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任务是一是恢复和发展经济一是巩固新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概括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2、形成——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背景:(1)召开(2)内容:①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决定了首都、国歌、国旗、纪年法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3、性质: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4、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阅读材料后回答: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2、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9月,、北京)(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刘少奇人大委员长、周恩来总理)1、条件: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确立:
2、意义:(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问:(1)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2)体现了什么原则?(3)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4)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享受民主广泛程度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人民民主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原因:(1)共同纲领明确规定。(2)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2、建立:3、含义:4、表现:五个省级自治区的建立和一百多个自治县(旗)的成立5、意义:各民族大团结56个兄弟,56朵花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小结:我国民主政治体系的基本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的政治制度
基本的政党制度基本的民族制度
1、下列有关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2、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
(1)人民民主(2)民主集中(3)社会主义(4)民主协商
A.(1)(3)B.(2)(4)C.(2)(3)D.(1)(4)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选举朱德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D.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巩固练习BAD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结束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文化大革命”的开始6.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巩固练习ABB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开始于A、1949年秋B、1954年秋C、1956年底D、1978年秋8、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为了A、发展统一战线B、取得民主党派的拥护C、改造民主党派D、更好地扩大民主,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巩固练习BD9.1949年召开的政协会议与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的相同点不包括
A.有民主党派参加B.中共发挥积极作用
C.体现民主协商的精神D.协议得到实行D10.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③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④改变了“共同纲领”关于国家性质的定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11.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巩固练习D12.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是在()
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13.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是()
A.民主改革B.土地改革
C.民族区域自治D.改革开放1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一届人大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CC巩固练习D15.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最早规定该制度的法律文件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人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l.时间: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旧政协:指抗战胜利后不久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间?地点?通过了什么决议?实施了没有?1946.1;重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由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共同建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以别于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旧政协”。1948年,中国共产党号召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以扩大、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9年6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