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关联限时集训(一)古代中西文明的比较(从文明起源至13世纪)(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上古神话中的诸神在形象上“神兽合一”“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平凡人的情欲”;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形象则是神人同形,有人类的七情六欲。这样的差异源于()A.主流价值观念不同 B.经济发展模式差异C.文化艺术传统不一 D.政治运作模式相悖A[中国上古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差异源于主流价值观的主体差异性,A项正确。]2.“以前的地位显赫的国家官员现在变成了轮流坐庄的‘贵族’,因而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另外,国家公务由这么多公民承担,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段十分有益的人生经历。因此,同其他古代国家相比,雅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这意在说明雅典()A.国家官员不再履行管理职员B.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C.国家事务应由贵族最终决定D.公民教育有利于处理公务B[根据材料“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段十分有益的人生经历”“雅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故选B项。]3.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而同一时期古希腊梭伦改革也正在进行中。中西方这两次改革的共性()A.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B.都实现了社会的转型C.涉及的领域都很广泛 D.都冲击了贵族的利益D[鲁国实行初税亩在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从根本上冲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而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特权的垄断,故选D项;鲁国的初税亩和梭伦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排除A项;梭伦改革和鲁国的初税亩都属于奴隶制性质的改革,都没有实现社会转型,排除B项;鲁国的初税亩主要是税制改革,但梭伦改革涉及政治、经济等比较广泛的领域,排除C项。]4.经过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的改革,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两条道路的本质区别是()A.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与建立城邦国家B.实行专制主义统治与实行公民民主政治C.全面发展农业与全面发展工商业D.发展封闭的思想文化与发展开放的思想文化B[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中国处于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时期,为争夺霸权,各诸侯国纷纷进行改革,而法家主张建立专制主义统治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潮流,成为中国改革的指导思想。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雅典社会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雅典改革的重点是通过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权利来缓解社会矛盾。因此,实行专制主义统治与实行公民民主政治是当时东西方改革的本质区别,故B项正确。]5.战国时期,士已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成为上(统治者、官吏和剥削者)与下(被统治者、民、被剥削者)交流、转换的中间地带。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加速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材料中社会新阶层的出现()A.满足统治阶级需要 B.加重下层民众负担C.推动社会转型发展 D.激化已有社会矛盾C[材料中“战国时期,士已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加速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表明社会新阶层的出现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表明推动社会转型发展,故C项正确。]6.“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A.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C[孔子强调道德的力量和重视教育,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就是美德,二者都重视道德和教育,故C项正确。]7.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这一事件()A.说明世界已经联成一个整体B.表明专制制度不断强化C.反映出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D.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C[根据“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天花、鼠疫和麻疹都属于传染病,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疫乱,说明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联成一个整体,A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疫乱,和政治体制无关,排除B项;两个帝国人口数量下降,不能说明两个帝国分崩离析,排除D项。]8.习近平在访问希腊时引用希腊文学家卡赞扎基斯的话说:“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苏格拉底和孔子共同追求的理性是()A.知识与道德 B.伦理与规范C.民主与人权 D.救世与责任A[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重视教育,符合理性(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确定的结果),故选A项。]9.战国时代,中国的名家讲求辨别名实异同,注重文字的意义和逻辑关系,强调论辩技巧。由此可见,名家与雅典智者学派的相同点在于()A.忽视评价事物的客观标准B.都具有统一的政治追求C.普遍忽视民众的政治需求D.仅契合贵族的需要A[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的名家注重文字和逻辑关系,强调论辩技巧,善于语言分析,这与智者学派注重实利,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的工具,辩论方式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有共同之处,都忽视评价事物的客观标准,故选A项。]10.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提出“节原文化带”这一理念,意即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这说明陆上丝绸之路()A.形成了高级文明形态 B.侧重于塑造文化特色C.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 D.缔造出灿烂草原文化C[“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体现了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故选C项;题干体现生成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是各文明的交融、发展,而不是形成高级文明,故排除A项;题干体现了文明的交融、发展,没有体现文化特色,故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草原文化,故排除D项。]11.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西域与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等。这些从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A.交通十分发达B.商业贸易繁荣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C[“丝绸之路”“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等称呼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的发达、商业贸易的繁荣,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的通道;“佛教之路”的称呼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成为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通道,故A、B两项不够全面,C项正确;丝绸一直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商品,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2.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刻写于12块铜牌之上。这表明()A.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B.中西方开启了法治文明的交流C.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D.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D[根据“郑国把刑书刻在青铜鼎上”“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刻写于12块铜牌之上”可知,古代东西方法治文明都经历了由不成文到成文的发展历程,这表明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故选D项;中国比西方更早出现成文法不能表明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且古代中国主要是人治社会,排除A项;题干没有反映古代中西方法治文明有交流的信息,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古代中西方都进入了成文法阶段,没有说明法律文献对社会的作用,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西方近代体育的源头在希腊。古希腊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带有鲜明的“海的文化”特征,古希腊人对海神、以力服人的英雄的崇拜正是从中孕育出来的。当时的希腊奴隶制经济发达,使一部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体育活动。参与公共事务与战争是当时公民的职责,他们必须懂政治、会打仗,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古希腊体育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古希腊体育对当时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古希腊雕塑艺术中对理想肉体、健康活泼形态的展现便多是从体育活动中汲取灵感的。——摘编自吴庆华《古希腊体育文化起因及其个性初探》材料二我国宫廷体育特征明显。春秋战国时,女子相扑渐露端倪。至两汉,汉武帝与汉光武帝刘秀深喜此术,以至“宫廷伎人,拥而之”。唐敬宗时宫中教坊组织伎女“分朋驴鞠”,分拨打“驴球”。在男性匮乏的宫内,宫女甚至嫔妃从事一些体育项目成为必然。金、辽、清是北方少数民族,因此一入南朝就将骑射列入皇宫体育的范畴。清代为游牧民族,每年会举行木兰围猎、鹰台杀虎等活动。古代皇帝出猎有专门的规格与级别,例如《两都赋》和《上林赋》记载用法驾。宫廷体育除了用极其奢华、隆重的规模满足皇帝私欲之外,宫廷体育更有彰显皇帝权威的功效,利于各个阶级的稳定。——摘编自邓志红《我国宫廷体育特征及成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体育发展的原因及影响。(1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宫廷体育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古希腊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希腊奴隶制经济发达”“参与公共事务与战争是当时公民的职责”可归纳出答案要点;根据所学知识,还可回答文化艺术等精神文化的推动。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古希腊体育对当时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得出有利于城邦凝聚力的提升、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根据材料一“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西方近代体育的源头在希腊”可得出为现代体育奠定了基础。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女子”“伎女”“宫女”“嫔妃”“金、辽、清是北方少数民族,因此一入南朝就将骑射列入皇宫体育的范畴”“皇帝出猎有专门的规格与级别”“宫廷体育更有彰显皇帝权威的功效,利于各个阶级的稳定”可归纳出答案要点。第二小问,此题较为开放,可以从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等角度进行作答。[答案](1)原因:特殊的自然环境;文化艺术等精神文化的推动;奴隶制经济繁荣;城邦体制(或民主政治)的影响;对外战争的需要。影响:有利于城邦凝聚力的提升;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为现代体育奠定了基础。(13分)(2)特征:富含女性气息;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贵族化特征(或等级森严);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成因:皇宫独特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存在;宫廷是动员一切国家资源的权力重心,经济上有着天然优势;皇帝个人喜好对社会价值的导向。(12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第一帝国时代秦汉(公元前221—220年)秦汉实行郡县制秦朝统一文字秦朝修长城防御匈奴,秦汉长期同匈奴作战秦朝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秦汉时期丝绸、造纸、漆器以及冶铁技术领先世界汉朝出现《氾胜之书》汉朝开通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罗马帝国(公元前27—476年)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权力向君主和将军集中在不列颠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罗马长期抵抗外族侵略修建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往帝国各地的硬面公路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体系日趋完备玻璃工艺、银器、铸币和采矿技术先进科鲁美拉写就名著《论农业》海外贸易发达确定基督教为国教——摘编自胡孝文等《秦汉与罗马:帝国时代的倒影》从上表中提取秦汉与罗马帝国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帝国时代”的特征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解析]首先,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如秦汉实行郡县制,罗马帝国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罗马帝国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体系日趋完备;秦朝修长城防御匈奴,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罗马帝国在不列颠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修建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往帝国各地的硬面公路等。其次,明晰论证观点,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如古代帝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古代帝国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等。最后,根据提取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一:历史信息:古代帝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2分)探讨:第一帝国时期东西两帝国为了维护帝国的统一与安全,它们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如在行政制度上,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和罗马帝国时期的行省制度,都保证了中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卷帘门维修合同协议书
- 中通快递解除合同协议书
- 高新区合同转让协议模板
- 供暖没有协议合同
- 开发合同暂停协议
- 摊位买卖协议合同
- 亚湾游艇租赁协议合同
- 防水涂料代加工协议合同
- 政府培训协议合同怎么写
- 合作股权协议合同
- 水库维修养护实施方案
- 2025中国农业银行个人房屋按揭贷款合同
- 水库运行安全风险评估-全面剖析
- 第二单元 声现象(大单元教学设计)(新教材)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24)
- 美好家园《8未来城市》课件 -2024-2025学年浙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地铁英文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1套
- 施工员述职报告
- 个人顾问合同范本
- 2025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二十校联盟高三第二次预热演练语文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