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SL35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_第1页
编制说明-SL35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_第2页
编制说明-SL35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_第3页
编制说明-SL35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_第4页
编制说明-SL35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概况(一)任务来源根据《水利部关于水利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2016-2018年)项目任务书的批复》(水规计﹝2016﹞118号)及有关工作计划,《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技术标准修订工作列入2017年中央预算内水利前期投资工作计划,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为主持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为修订主编单位。(二)编制原则以《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为基础,根据标准发布并实施以来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及近年来技术发展、仪器设备升级和实践经验总结,遵循试验规程的科学性、先进性、协调性、可操作性,确定本次修订工作的主要原则如下:⑴去掉不适用的试验方法,补充科学、先进、可靠的新试验方法;⑵增加在实际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监督检验中需要的试验方法。⑶提高对试验环境温湿条件、试验仪器的准确度和自动化要求,提升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复验性。⑷修改SL352-2006实施以来发现和反馈的问题、不尽合理的要求和不规范用语。(三)主要工作过程按照标准项目的特点及管理方式,主要工作分阶段实施计划如下:1 起草阶段,2017.7-2017.12月,提交项目立项建议书、申报书、可行性报告,完成工作大纲。2017.6.15-16日,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标准编制工作大纲审查会,通过了本标准工作大纲的审查。2 征求意见阶段,2018.1-2018.10月,完善和审定工作大纲;完成标准编制资料调研和验证试验;起草讨论标准初稿;形成征求意见稿。3 审查阶段,2018.11-2019.4月,办理水利部办公厅函;发放征求意见资料;整理反馈意见提出意见汇总表;修改征求意见稿;完成送审材料。4 报批阶段,2019.5-11月,参加主持机构召开的专家审查会议;修改送审稿;完成报批材料;按照复读专家、主持机构、相关司局、部专家会议的反馈意见,分阶段修改完善报批材料。(四)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序号姓名职务职称业务专业所属单位所做的工作陈改新所长教高水工材料水科院主编,修订工作组织,全面技术内容审查蔡跃波所长教高水工材料南科院主编,全面技术内容审查王少江副主任高工水工材料水科院文稿统筹与编写纪国晋主任教高水工材料水科院质量检测部分技术内容审查,部分章节编写杨华全所长教授水工材料长科院碾压混凝土部分技术内容审查李光伟副所长教授水工材料成勘院全级配混凝土部分技术内容审查李文伟所长教授水工材料三峡集团拌和物和硬化混凝土部分技术内容审查陆采荣所长教高水工材料南科院砂石料部分技术内容审查阮燕主任教授水工材料武汉大学水质分析部分技术内容审查二、标准主要内容(一)标准化对象本标准规定了水利水电工程骨料、普通混凝土拌和物、硬化普通混凝土、全级配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现场混凝土质量检测、水泥砂浆和水质分析等试验室和现场的试验和检测方法。(二)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规定了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用砂石骨料试验方法、混凝土拌和物试验方法、硬化混凝土试验方法、全级配混凝土试验方法、碾压混凝土试验方法、现场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水泥砂浆试验方法、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用水的水质分析方法、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的试验室和现场试验、检测和质量控制,服务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实现行业内试验方法的规范化和统一,使试验结果更准确、可靠和可比,适应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质量管理和发展需求。(三)标准的框架结构(章、节和附录的名称)修订后本标准有10章161节2个附录,其框架结构如下:1总则(范围、引用文件、概述)2术语(新增)3砂石料3.01砂料颗粒级配试验3.02砂料表观密度及吸水率试验3.03砂料表观密度试验(李氏瓶法)3.04人工砂饱和面干吸水率试验(湿痕法)3.05人工砂饱和面干吸水率试验(试模法)3.06砂料含水率及表面含水率试验3.07砂料表面含水率试验3.08砂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3.09砂料粘土、淤泥及细屑含量试验3.10砂料泥块含量试验3.11人工砂石粉含量试验3.12砂料有机质含量试验3.13砂料云母含量试验3.14砂石料硫酸盐、硫化物含量试验3.15砂料轻物质含量试验3.16砂料坚固性试验3.17石料颗粒级配试验3.18石料表观密度及吸水率试验3.19石料表面含水率试验3.20石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3.21石料含泥量(石粉含量)试验3.22石料泥块含量试验3.23石料有机质含量试验3.24石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3.25石料超逊径颗粒含量试验3.26石料软弱颗粒含量试验3.27石料压碎指标试验3.28岩石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试验3.29石料坚固性试验3.30石料抗磨损试验3.31骨料碱活性检验(岩相法)3.32碳酸盐骨料的碱活性检验3.33骨料碱活性检验(砂浆棒快速法)3.34骨料碱活性检验(混凝土棱柱体试验法)3.35砂料亚甲蓝值试验(新增)3.36砂料氯离子含量试验(新增)3.37石料氯离子含量试验(新增)3.38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试验(砂浆棒快速法)(新增)3.39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试验(混凝土棱柱体试验法)(新增)4混凝土拌和物4.01混凝土拌和物室内拌和方法4.02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试验4.03混凝土拌和物维勃稠度试验4.04混凝土拌和物扩散度试验4.05混凝土拌和物泌水率试验4.06混凝土拌和物压力泌水率试验4.07混凝土拌和物表观密度试验4.08混凝土拌和物拌和均匀性试验4.09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试验(贯入阻力法)4.10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试验4.11混凝土拌和物水胶比分析试验(水洗法)4.12混凝土拌和物水胶比分析试验(炒干法)5硬化混凝土5.01混凝土试件的成型与养护方法5.0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5.03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5.04混凝土粘结强度试验5.05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5.06混凝土弯曲试验5.07混凝土抗剪强度试验5.08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与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5.09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试验5.10混凝土压缩徐变试验5.11混凝土拉伸徐变试验5.12混凝土干缩(湿胀)试验5.13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试验5.14混凝土导温系数测定5.15混凝土导热系数测定5.16混凝土比热测定(绝热法)5.17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测定5.18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5.19混凝土抗冲磨试验(圆环法)5.20混凝土抗冲磨试验(水下钢球法)5.21混凝土抗渗性试验(逐级加压法)5.22混凝土相对渗透性试验5.23混凝土抗冻性试验5.24混凝土(砂浆)动弹性模量试验5.25硬化混凝土气泡参数试验(直线导线法)5.26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电化学试验(新拌砂浆阳极极化法)5.27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电化学试验(硬化砂浆阳极极化法)5.28混凝土碳化试验5.29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电量法)5.30混凝土钢筋腐蚀快速试验(淡水、海水)5.31真空脱水混凝土试件的成型与养护方法5.32混凝土拌和物真空脱水率试验5.33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RCM法)5.34混凝土中砂浆的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测定5.35混凝土中砂浆的氯离子总含量测定5.36混凝土抗盐冻剥蚀试验5.37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新增)5.38硬化混凝土表观密度和吸水性试验(新增)5.39混凝土早期抗裂试验(新增)5.40混凝土泊松比试验(新增)6全级配混凝土6.01全级配混凝土试件的成型与养护方法6.02全级配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6.03全级配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6.04全级配混凝土弯曲试验6.05全级配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6.06全级配混凝土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6.07全级配混凝土渗透系数试验6.08全级配混凝土压缩徐变试验(新增)7碾压混凝土7.01碾压混凝土拌和物工作度(VC值)试验7.02碾压混凝土拌和物表观密度测定7.03碾压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试验7.04碾压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试验(贯入阻力法)7.05碾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7.06碾压混凝土表观密度测定7.07碾压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7.08碾压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7.09碾压混凝土弯曲试验7.10碾压混凝土抗剪强度试验7.11碾压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和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7.12碾压混凝土压缩徐变试验7.13碾压混凝土抗渗性试验(逐级加压法)7.14碾压混凝土渗透系数试验7.15碾压混凝土抗冻性试验7.16碾压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试验7.17碾压混凝土干缩(湿胀)试验7.18碾压混凝土导温系数测定7.19碾压混凝土导热系数测定7.20碾压混凝土比热测定(绝热法)7.21碾压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7.22碾压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测定7.23加浆碾压混凝土室内拌和成型方法(新增)8现场混凝土质量检测8.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8.02超声波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均匀性8.03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平测法)8.04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对、斜测法)8.05超声波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8.06混凝土芯样试验8.07混凝土与岩基和碾压混凝土层间原位直剪试验(平推法)8.08混凝土中钢筋半电池电位测定8.09碾压混凝土拌和物仓面贯入阻力检测8.10现场碾压混凝土表观密度测定8.11海砂、混凝土拌和物中氯离子含量快速检测9水泥砂浆9.01水泥砂浆拌合方法9.02水泥砂浆稠度试验9.03水泥砂浆泌水率试验9.04水泥砂浆表观密度试验及含气量计算9.05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9.06水泥砂浆劈裂抗拉强度试验9.07水泥砂浆粘结强度试验9.08水泥砂浆轴向拉伸试验9.09水泥砂浆干缩(湿胀)试验9.10水泥砂浆抗冻性试验9.11水泥砂浆抗渗性试验9.12水泥砂浆凝结时间试验(新增)9.13水泥砂浆吸水率试验(新增)10水质分析10.01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0.02pH值测定(电极法或酸度计法)10.03二氧化碳测定10.04碱度测定10.05硬度测定10.06钙、镁离子测定10.07氯离子测定(摩尔法)10.08氯离子测定(硝酸高汞法)10.09硫酸根离子测定(称量法)10.10硫酸根离子测定(EDTA容量法)10.11溶解性固形物测定10.12化学耗氧量测定10.13不溶物含量(新增)附录A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附录B水工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四)主要修订的技术内容及修订理由4.1总体修订情况章节原标准9151新标准10161其中新增1章14节取消4节补充细化45节4.2新增1章序号章节号章节名称修订原因12术语满足SL1《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对标准体例格式的要求;而且本规程方法众多,统一本标准各方法中的术语,以免重复和冲突。4.3取消4节序号章节号章节名称修订原因原2.34骨料碱活性检验(化学法)由于化学法检验骨料碱活性存在大量错判、漏判的实例,RILEM(国际材料与建筑构造研究试验所联合会)标准中已不再使用该方法作为骨料AAR活性的检验方法。美国、加拿大等也已弃用。原2.35骨料碱活性检验(砂浆棒长度法)由于棒长度法检验骨料碱活性存在大量错判、漏判的实例,RILEM(国际材料与建筑构造研究试验所联合会)标准中已不再使用该方法作为骨料AAR活性的检验方法。美国、加拿大等也已弃用。原2.39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试验该方法与实际工程情况相差较大,其所用骨料、判据以及可靠性受到广泛质疑。一般认为该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的骨料和特定的配比。美国、加拿大等已将其废除。原7.2射钉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方法实用性差,已逐步淘汰4.4新增14节序号章节号章节名称修订原因3.35砂料亚甲蓝值试验确定砂料中是否存在膨胀性粘土矿物并确定其含量的整体指标。3.36砂料氯离子含量试验从原材料源头控制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3.37石料氯离子含量试验从原材料源头控制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3.38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试验(砂浆棒快速法)原规程中的2.39节“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试验”的可靠性受到广泛质疑,参照ASTMC1567—2008、CSA-A23.2-28A—2004和DL/T5151-2014新增“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试验(砂浆棒快速法)。”3.39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试验(混凝土棱柱体试验法)根据以往大量试验结果,并参照ASTMC1293-08b、CSA-A23.2-28A—2004和DL/T5151-2014新增“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试验(混凝土棱柱体法)。”与“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试验(砂浆棒快速法)。”相比,棱柱体法的试验条件与实际情况更接近。5.37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该方法简单易行,不增加仪器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5.38硬化混凝土表观密度和吸水率试验表观密度是硬化混凝土的一个基本参数,为坝体稳定设计提洪依据。原标准SL352-2006中4.22.4关于相对渗透性系数计算公式中,规定混凝土的吸水率一般为0.03。因混凝土间吸水率差别较大,特增加混凝土吸水率试验方法。5.39混凝土早期抗裂试验混凝土裂缝主要发生在早期,该方法应用广泛。计划增加平板法和圆环法。5.40混凝土泊松比试验该参数国内混凝土类标准均无试验方法,该参数为混凝土结构应力应变计算提供数据。6.08全级配混凝土压缩徐变试验经过多个项目的研究和多年的试用,目前该方法基本成熟,建议补充完善水工全级配混凝土试验内容。参考4.10混凝土压缩徐变试验。7.23加浆碾压混凝土室内拌和成型方法经过多个项目的研究和多年的试用,目前该方法基本成熟,建议补充完善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内容。9.12水泥砂浆凝结时间试验砂浆凝结时间与混凝土凝结时间检测方法基本相同,但为保证砂浆部分的标准体系完整,建议增加。9.13水泥砂浆吸水率试验砂浆吸水率与耐久性紧密相关,建议增加。10.13不溶物含量不溶物含量是水质控制的一个重要参数,建议在本标准中补充该方法。4.5补充细化45节(不限于以下章节)序号章节号章节名称修订内容修订原因3.01砂料颗粒级配试验增加C系列筛水利工程外购骨料普遍采用C系列筛(英制)加工。3.13砂料有机质含量试验内容细化1.将原标准2.13.3中第2款中“注”修改为2.13.2中第二款中第二条。即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在试剂一款中单列一条;2.判断砂料中有机质含量是否合格,三种情况分列三款,使条理清晰。3.14砂料云母含量试验内容细化仪器设备中增加“筛孔尺寸为5mm、0.315mm的筛各一只”、鼓风干燥箱;增加筛分“筛除粒径大于5mm和小于0.315mm的颗粒”。3.15砂石料硫酸盐、硫化物含量试验增加对硫化物的检测内容根据硫化物和硫酸盐与盐酸反应产物分析,由于硫化氢会以气体状态挥发掉,此方法仅可测硫酸盐含量,无法测硫化物含量,所以增加对硫化物的检测内容。3.18石料颗粒级配试验增加C系列筛;增加中径筛余率计算水利工程外购骨料普遍采用C系列筛(英制)加工;SL677、DL/T5144均对中径筛余率有规定。3.21石料含泥量(石粉含量)试验人工石料石粉含量试验参照人工砂石粉含量试验制定检测方法,用以判定石料的洁净度和易磨性。4.01混凝土拌和物室内拌和方法增加使用强制式搅拌机要求适应试验室大量使用强制式搅拌机的现实情况。4.09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试验(贯入阻力法)内容细化提高试验仪器准确度要求。5.01混凝土试件的成型与养护方法提高标准养护环境要求原标准温度20℃±5℃要求较宽松,随着控制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保温室造价的降低,建议将温度控制水平提高到20℃±2℃或按照SL138分两级控制。5.0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提高对试验机的要求增加对试模和试件尺寸的测量和评判标准。5.03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提高对试验装置的要求钢制方垫条人工对齐难度较大,建议增加劈裂支架的内容。5.05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内容细化提高对试验机和变形测量数字化的要求。5.08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与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增加试件端面磨平要求圆柱体试件端面(尤其是顶端,为人工抹面)的平整度、垂直度、平行度对测试的影响比较大。建议增加采用双端面磨平机处理的内容和要求。5.10混凝土压缩徐变试验增加变形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储存适应仪器设备普遍自动化的现状。目前所有标准的相关方法内容仍为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化测试内容需为全新编写。5.11混凝土拉伸徐变试验增加变形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储存适应仪器设备普遍自动化的现状。目前所有标准的相关方法内容仍为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化测试内容需为全新编写。5.13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试验增加变形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储存,修改基准值确定要求适应仪器设备普遍自动化的现状。目前所有标准的相关方法内容仍为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化测试内容需为全新编写。变形测试基准值的确定非常重要,受缓凝剂、超缓凝剂的影响,24h作为基准时间已不适用。建议以凝结时间的测试结果确定测量起点基准值。5.14混凝土导温系数测定增加变形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储存适应仪器设备普遍自动化的现状。目前所有标准的相关方法内容仍为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化测试内容需为全新编写。5.15混凝土导热系数测定增加变形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储存适应仪器设备普遍自动化的现状。目前所有标准的相关方法内容仍为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化测试内容需为全新编写。5.16混凝土比热测定(绝热法)增加变形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储存适应仪器设备普遍自动化的现状。目前所有标准的相关方法内容仍为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化测试内容需为全新编写。5.17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测定增加变形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储存适应仪器设备普遍自动化的现状。目前所有标准的相关方法内容仍为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化测试内容需为全新编写。5.18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增加变形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储存适应仪器设备普遍自动化的现状。目前所有标准的相关方法内容仍为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化测试内容需为全新编写。测试结果的处理应考虑缓凝剂的影响。5.21混凝土抗渗性试验(逐级加压法)增加自动化主机加压控制适应仪器设备普遍自动化的现状。目前所有标准的相关方法内容仍为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化测试内容需为全新编写。重新编写停止试验的描述和结果处理的叙述。5.23混凝土抗冻性试验修改冻融循环制度的内容依据国标和ASTM标准调整冻融循环制度:循环历时由2.5~4.0h修改为2.0~4.0h,降温历时由1.5~2.5h修改为1.0~2.5h,升温历时由1.0~1.5h修改为1.0~2.0h。4降温和升温终了时,试件中心温度由“应分别控制在-17℃±2℃和8℃±2℃”修改为“应分别控制在-18℃±2℃和5℃±2℃”。5.24混凝土(砂浆)动弹性模量试验修正动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增加冲击共振法测定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方法依据ASTMC215-2006对动弹性模量计算公式进行修改。依据最新测试技术的进步,增加冲击共振法测定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方法。5.25硬化混凝土气泡参数试验(直线导线法)细化气泡间距系数计算方法;增加自动化测量装置依据ASTMC457-2006对气泡间距系数进行修改。依据最新测试技术的进步,增加自动化测量和结果处理的内容。5.29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电量法)细化电量计算方法按照ASTMC1202的结果处理重新编写本标准的相关内容。5.33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RCM法)细化扩散系数计算方法按照NTbuild492的结果处理重新编写本标准的相关内容。6.05全级配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增加变形测量数字化的要求与4.5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的修订内容协调一致7.05碾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提高对试验机的要求与4.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的修订内容协调一致7.07碾压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提高对试验装置的要求与4.3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的修订内容协调一致7.08碾压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提高对试验机和变形测量数字化的要求与4.5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的修订内容协调一致7.11碾压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和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增加试件端面磨平要求与4.8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与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的修订内容协调一致7.12碾压混凝土压缩徐变试验增加变形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储存与4.10混凝土压缩徐变试验的修订内容协调一致7.13碾压混凝土抗渗性试验(逐级加压法)增加自动化主机加压控制与4.21混凝土抗渗性试验的修订内容协调一致7.16碾压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试验增加变形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储存,修改基准值确定要求与4.13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试验的修订内容协调一致7.18碾压混凝土导温系数测定增加温度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储存与4.14混凝土导温系数测定试验的修订内容协调一致7.19碾压混凝土导热系数测定增加温度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储存与4.15混凝土导热系数测定试验的修订内容协调一致7.20碾压混凝土比热测定(绝热法)增加温度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储存与4.16混凝土比热测定试验的修订内容协调一致7.21碾压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增加温度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储存与4.18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的修订内容协调一致7.22碾压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测定增加温度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储存与4.17混凝土线膨胀系数试验的修订内容协调一致8.11现场碾压混凝土表观密度测定内容细化细化仪器技术要求和现场标定要求10.03二氧化碳测定内容细化1.增加“侵蚀性二氧化碳”定义;2.增加“游离二氧化碳和侵蚀性二氧化碳”滴定原理,便于对实验理解10.05硬度测定内容细化1.将原标准9.5.3中第1款中“150ml28%氨水”修改为100ml氨水。与相关标准一致,保证溶液pH值等于10;2.第5款中新标准溶液的浓度公式改为“C=m/65.38V”。原公式计算出为物质的量,不是浓度,需除以体积才可以。10.09硫酸根离子测定(称量法)内容细化1.在9.9.2条第1款“高温炉最高1000”改为“最高温度不低于1000℃”。温度上限高于1000℃的高温炉仍然可用,但低于1000℃准确度低且易烧坏;2.在9.9.3条第4款甲基红溶液配置加上名称“1%甲基红溶液”,乙醇的用量“99g”。甲基红溶液配制方法叙述不明确。附录A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增加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泵送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普遍应用,应补充其配合比设计方法,并体现水工泵送混凝土特点和要求。(五)对主要条文制修订依据、技术要素来源与可靠性等的说明《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是我国最早编制发布的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1962年版《水工混凝土试验方法》(试行)主要参照前苏联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编制,1982年修订版主要参照美国ASTM混凝土试验方法和美国USBR混凝土试验方法,2006年修订版的新增内容主要参照了美国和欧盟的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具体内容见附表。三、涉及专利情况无。四、预期效益今后几年我国水利行业资金投入巨大、上马工程项目增多、工程质量控制形式严峻。《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的试验室和现场试验、检测和质量控制,服务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实现行业内试验方法的规范化和统一,与水利部标准体系内有关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相匹配,现行水利行业规范中有关水泥混凝土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等过程中的水泥混凝土试验均需按本标准执行。因此本标准是我国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的基础性标准,与水利工程的质量息息相关。标准项目的社会效益显著,伴随的巨大的无形经济效益并具有持久的预期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采用本标准进行水工混凝土试验,对于保证试验结果准确,统一质量控制标准,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和复验性,促进水利工程建设混凝土质量控制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国际、国外同类标准的关系《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是我国最早编制发布的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1962年由水利电力部颁发,标准名为《水工混凝土试验方法》(试行)。1977年在原标准的基础上由水科院牵头主持修订,1982年原水利电力部发布,标准代号SD105-82。2006年由中国水科院主持修订,合并了SL48-94《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由水利部发布,按照水利部标准体系,标准代号改为SL352-2006。目前,我国发布有多部“混凝土试验规程”,可分为国家标准体系和行业标准体系。国家标准体系代号为GB,适用于一般的工业及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主要包括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行业发布的“混凝土试验规程”主要包括水利(代号SL)、建工(代号JGJ)、铁道(代号TB)、港工(代号JTJ)、公路(代号JTG)、冶金(代号YJ)等。上述国标和其他行标的第一次发布时间均在《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之后,针对使用范围和行业特点在试验条件、试验项目和方法上各有侧重。这些标准和《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的最大差别在于以下几点:①水工混凝土试验要求测试时混凝土全部为潮湿状态,其他标准则允许试验混凝土为自然干燥状态;②水工混凝土的骨料最大粒径可达到150mm,其他行业混凝土的骨料最大粒径均在40mm以下;③水工混凝土用于大体积结构时需要进行全级配混凝土大试件试验,其他行业混凝土没有这方面要求;④水工行业大量使用碾压混凝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