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单元古典音乐的殿堂
教材:人音版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
课程模块:音乐鉴赏(必修)
章节:第十三单元
课题:古典音乐的殿堂
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
第十三单元古典音乐的殿堂
(单元设计)
一、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音乐实施年级高一设计者
课程标准模块音乐鉴赏
使用教材人音版
第十三单元^^古典音乐的殿堂
单元名称第二十四节莫扎特
第二十五节贝多芬
单元课时2课时
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名称:
《古典音乐的殿堂》
(二)单元分析:
1.背景分析:
《古典音乐的殿堂》是选自人音版《音乐鉴赏》教材第十三单
元,即西方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一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下半
叶79世纪20年代)o
古典主义产生的时代是一个推崇理性的时代,这个时代具有全
欧性的启蒙运动思潮,影响了这一历史时期的音乐生活方式和行
为,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音乐创作与音乐审美风尚变化,出现了相
应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其中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作
曲家们,接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汲取德、奥、意、法、英
各国先辈作曲家的创作经验,写出了形式严谨、内容深刻,形式和
内容高度统一的各种器乐和声乐作品,成为后世音乐的典范,由于
他们主要是在维也纳生活与创作,在思想与艺术上一脉相承,并在
开拓欧洲音乐文化的伟大事业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而人们把他
们联系在一起,并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名称来概括他们的艺术
成就,他们创作的音乐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2.教学理念:
本单元主要探究的是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在教学内容
和教学目标要求上,要让学生们认识、了解音乐作品的音乐形式、
音乐结构、音乐体裁、内容和情感,欣赏、品鉴历史上具有较大影
响力流派及代表性音乐家的生平、作品、贡献等。学生通过学习西
方音乐的相关知识,感受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
语言等特点及重要作曲家的社会文化发展背景,能够更加具体的观
察音乐发展的脉络和变化方向,通过关注音乐作品及其人文层面的
内涵,获得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解音乐文化与其他艺术形
式、人文文化的同构关系,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本节课内容结构、呈现方式、教学过程分别
1.了解奥地利作扎特作品的音乐风格.
2,欣赏《费加罗的婚礼》的《序曲》,属音乐要素与音
古乐情绪间的关系。
莫扎特3,通力晰W解,了解古典音乐的S⅛风格.⅛⅛⅛乐
⅛¾≡t∑)≡S古典音⅛M,培#⅛⅛⅛古典音乐琳的喜
典《费加罗的婚礼》的《序曲》
爱之情.
立
乐
L聆听《第九(合唱)交响曲》片段《欢乐颂》,感受音
的乐旋律,准确、普。
2、通过对《欢乐颂》的旋律学唱,聆听四遍演奏中乐器、
殿贝多芬声部、织腌音乐要素析,吸与施
《第九(合唱)交响曲》加入的对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音乐要素和音乐
堂片段《欢乐颂》语言聆听音乐。
3、了解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特点。
图1内容结构
。弹唱导入9创设教学情境
听^曲;感受着乐情绪
•设疑鉴赏,问答构架探索
•体验探究,关注音乐本体
置或英蹴?霜联爆堂索圜
图2呈现方式
•情境
环节一
导入
•聆听
环节二
感知
•探索
环节三
分析
・主题
环节四
升华
图3教学过程
3.育人价值:
通过本单元的聆听鉴赏学习,让学生对古典音乐产生兴趣,尤
其是通过世界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品来吸引他们对古典音乐进行更多
关注,从而提升大家的综合音乐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和谐身心、
健全人格,感知世界,从而得到重陶与感染,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建
立起对他人、对人类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能对其艺术价值及其
现实意义有所认同与思考,在体验、学习的同时,体会莫扎特作品的
率真气质刚毅品质和强大力量,将生活的深刻性与音乐的美好相结
合,感悟贝多芬对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继承与创新。
(三)主题学情分析
按照人音版《音乐鉴赏》章节排列顺序来看,截止到本单元,
已经初步了解,掌握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以及
对复调音乐学习和聆听。接下来,我们要通过聆听莫扎特和贝多芬
的音乐作品,感受到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和魅力,并能够在对比
中,进一步感受到巴洛克和古典音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调查了解,高中生在小学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具备相
关的音乐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的欣赏能力,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也
有乐器方面的学习经历,这在教学上相比较以前更加容易。但现阶
段高中生在当前多元音乐文化流行的今天,大部分是以欣赏流行音
乐为主,学生对于西方古典音乐了解较少。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音
乐无论在时间跨度还是地域跨度上都离学生比较远,加上中西方文
化的差异,因此在欣赏和学习上,学生有可能存在一定鉴赏体验困
难,主要表现为情绪上不喜欢、体验上难共鸣、思想上不重视。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演唱、分析等手段找到切入点让学生
自如地进入音乐情境,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成为老师课堂有效教学
的关键点。课堂问题设置应简单直接,不宜过于抽象,选择题、判
断题等,更能够让学生激起听赏的兴趣,学生如果一旦感觉到老师
的问题难以理解回答,就会失去认真聆听的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
使理论知识和音乐形象联想之间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和教学趣味性
缺一不可。
(四)单元学习目标:
1.审美感知:
聆听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片
段《欢乐颂》,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并感受不同段落的音乐
情绪。
2.艺术表现:
运用多种方法对各段音乐主题进行体验与表现,感知调式、音
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树立音乐形象、传递情绪情感方面的
作用;唱会各段音乐主题,为完整欣赏全曲做好铺垫与准备,引导学
生学会如何运用音乐要素和音乐语言聆听音乐。
3.文化理解:
通过作品了解该作品的艺术价值,体会莫扎特将生活的深刻性
与音乐的美好性相结合,理解其作品率真气质、刚毅品质、强大力量
的真正原因;了解贝多芬生平以及所处的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特
点,最终达到“以美育人”的目标。
(五)单元学习内容框架
古典音乐的殿堂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片段《浓乐颂》
简介古典音乐和古典主义时期聆听,学唱《政乐颂》主题旋律
完整聆听《费加罗的婚礼》的《序曲》音频分段宴析音乐片段,感知音乐要素
赏析主部主题的两段旋律介貂《第九(合唱)交响曲》创作背曷
宴析副部主嶷的三段旋律赏析加入合唱后的取乐颂片段
分析主、副部主题连接段的音乐特点感受第九交响曲,了解贝多芬音乐的风格特点
分析作品再现部结尾部分
简述奏鸣曲和奏鸣曲式
(六)单元学习活动问题链
第一课时问题链:
1.弹奏乐曲片段,学生听辨乐曲名称?
2.听赏《费加罗的婚礼》序曲音频,作品风格特点?
3.对比弹奏主部主题第一旋律,问哪种处理能体现欢快灵活,神秘
的音乐氛围?
4,对比弹奏主部主题第二旋律,问哪种处理能展现辉煌明亮的音乐
效果,和结尾生动俏皮的鲜明对比?
5.听主部主题两段旋律,问演奏乐器有哪些?
6.第一旋律第二次演奏时的复调部分在哪里?
7.听副部主题第一旋律,提问学生可分成几段?
8.听副部主题第二旋律,提问学生演奏乐器?
9.听副部主题第三旋律,提问学生音乐形象特点?
第二课时问题链:
1.听一段熟悉的旋律,想想叫什么名字?“作者是谁?”
2.欢乐颂的音乐旋律在贝多芬的手中将会如何发展呢?
聆听乐曲时问题:
①片段一完整演奏了几遍?
②每遍使用了哪些乐器?T听到了哪些乐器?T每遍是变换乐
器还是增加乐器?T声部变化有何变化?
③四遍演奏,第几遍音乐形象发生了较大变化?
3.这段音乐出自于他的哪部作品?加入声乐演唱的最高形式——合
唱,又会给人怎样的体验呢?
4.除了合唱的加入使我们感到音乐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境界,乐队演
奏的节奏型,由之前的附点节奏再次变为了什么节奏?
七、单元作业设计
1.课下听赏复习聆听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拓展聆听
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同学之间交流和探讨,
原本我们熟悉的主题旋律是如何在交响曲中发展和变化的。
2.布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完整欣赏《第九(合唱)交响曲》及其他
感兴趣的古典音乐。
(ʌ)单元学习评价
单元学习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评
判、检测的活动,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个评价反思过程。
能为更好的教学提供依据,能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
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认知,有利于欣赏的审美体验和判断。
所以根据以上基础,制定了古典音乐的殿堂单元的学习评价。
1.复习聆听《费加罗的婚礼》序曲,根据表格自我检测学习效
果,在对应的区域里打(J)
能准确通过音乐划分出呈示部,再现部
能够跟着音乐旋律模唱主部主题第一旋律和第二旋
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听辨出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中的演奏乐器
能够听辨主调,复调旋律声部
能够听辨大调,小调在旋律中的转换变化,对音乐
情绪和音乐氛围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拓展聆听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分析奏鸣曲式中呈示
部,展开部,再现部在第一乐章中是如何划分的?尝试分析主部主
题与副部主题在音乐中的变化和发展,探讨演奏乐器,调式,力
度,节奏,音程对音乐情绪的刻画和影响。
3.聆听赏析《欢乐颂》时,轻声随录音哼唱曲调,分析音乐要素的
变化,并能根据评价标准,给自己评定相应等级
欢乐颂
I~^⅛s.贝衣芬―
I=D
fS-4B∣∙4StI1ftS∣S-gt
3―≡一«—6∣7432∣i—≡―t-3I«-I1-I
2-31∣t>4312>4S21263
3345543t∣1-23IE
等级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
能够准确演唱曲能够听辨《欢能够听辨出节奏、
评价谱乐颂》完整演声部、织体等音乐
标准奏次数及乐器要素的变化
变化
4.通过对古典主义时期不同作曲家的作品赏析,总结其音乐特点。
旋律
节奏
情绪
织体
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莫扎特
一、课时教材分析
第十三单元第二十四节选取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作为莫扎特代表曲
目,这首作品结构较莫扎特其他交响作品相对简单明了,情绪欢快,感情真挚,
音乐形象鲜明,音响效果辉煌。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安排上来看,此时学生
刚开始接触欧洲古典音乐,学生能够通过听赏分析这首作品,获得一定的成就
感,改变学生对古典音乐很枯燥这一刻板印象。作为学生学习聆听古典主义时期
音乐的第一首作品,应通过本课了解掌握古典音乐与古典主义时期的定义区别,
学习了解奏鸣曲式作品结构,和初步了解古典主义时期作品的音乐风格,为之后
的课程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和兴趣基础。
二、课时学情分析
农村中学学生音乐基础薄弱,课余生活受生活环境影响,学生偏向喜爱短视
频平台和网络歌曲,古典音乐对于学生来说遥不可及。课堂问题设置应简单直
接,不宜过于抽象。选择题更能够让学生激起听赏的兴趣,学生如果一旦感觉到
老师的问题难以理解,就会失去认真聆听的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使理论知识和
音乐形象联想之间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和趣味性缺一不可。
三、课时学习重点
通过音乐要素分析作品旋律片段,主部主题两段旋律音乐形象对比,副部主
题三段旋律音乐形象的对比,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之间音乐形象的对比,能初步
分辨管弦乐团中乐器组别的音色区别,为下一课内容听赏打下基础。
四、课时学习难点
如何在课堂上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在潜移默化中将音乐要素和音乐形象
有效的联系起来。
五、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作品的音乐风格。
2.欣赏《费加罗的婚礼》的《序曲》,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3.通过分析和讲解,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风格,奏鸣曲与奏鸣曲式的区别。感受
音乐的结构感受古典音乐美,初步掌握古典音乐听赏技巧,培养学生对传统古典音
乐艺术的喜爱之情。
六、课时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听过古典音乐吗?
2.老师弹几段旋律给大家听,听完再回答这个问题
3.刚才一共弹了几段旋律,这三个片段都听过的举手我看一下。
4.第一首是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第二首是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三
乐章《土耳其进行曲》,第三首是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
部主题,但是大家是在流行歌曲当中听过这个片段是不是?
5.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一点,有很多流行歌曲中的经典旋律片段都是取材于古典
音乐,让我们一起通过常用的音乐播放软件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古典音乐。
6.打开音乐软件,选择古典专区,点击时期,首先看到是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巴
洛克时期代表音乐家,J.S.巴赫。然后是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20世纪
音乐,当代音乐。问题来了,难道这么多时期所包含的音乐作品都是古典音乐
吗?古典音乐和古典主义时期又有什么区别呢?是这样的,当古典音乐作为音乐
类型出现的时候,广义的解释指的是从巴洛克时期开始,一直至当代音乐所有采
用了欧洲传统的作曲理论技巧的音乐作品,都可以归纳为古典音乐。而1750年-
1820年在西方音乐史中被称为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是“维也纳古典乐派”音
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今天我们课堂上要欣赏的就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
特,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创作的序曲。
(二)新课讲授
音乐鉴赏
1.听赏《费加罗的婚礼》序曲音频,提问:这首作品是喜剧还是悲剧?是很顺利
的直接圆满结局,还是遇到困难挫折后再圆满结局?根据学生回答安排教唱环
节。
2.教唱主部主题第一旋律,熟练时可用“lu--u”代替音名。
分析主部主题第一旋律,提问:如果想要表达欢快幽默,又带有神秘悬念感
的音乐氛围,选择哪一种演奏处理方式。
教师弹奏主部主题第一旋律,(对比1.有休止符力度弱2.无休止符力度
强),让学生选择。讲解力度,休止符。
3.提问:作为观众,预测一下接下来的第二旋律会延续第一旋律的风格,还是产
生变化?
4.教唱主部主题第二旋律,分析主部主题第二旋律,提问:如果想要表达明亮辉
煌的声音效果,选择哪一种演奏处理方式。
(1)教师弹奏主部主题第二旋律,(对比1.力度弱,结尾无休止符2.力度渐
强,结尾休止符)让学生选择。
(2)讲解跳进和力度带来的明亮辉煌的音响效果,和结尾休止符生动俏皮的鲜明
对比。演唱有休止符和无休止符对比效果。
5.听主部主题,听辨演奏乐器,会听辨木管组乐器的音色特点。找出第一旋律第
二次演奏时的复调部分,复习复调音乐知识点(有两个或多个旋律声部同时进
行)。
6.听副部主题,提问:刚才听赏的部分可分成几段旋律。
教师弹奏副部主题第一旋律,提问:旋律片段和主部主题是统一的风格还是
有变化的?再弹一遍,单独弹音程,介绍小二度不协和的声音效果,给音乐带来
了变化和张力,结合剧情转调至小调塑造冲突紧张的音乐氛围。
7.听副部主题第二旋律,教师引导:莫扎特是用怎样的音乐语言来介绍主要角色
的呢?听完你们来告诉老师。提问:这段旋律用哪些乐器演奏?大提琴和低音提
琴很多同学难以分辨,教师加以指导,为下一节课听赏贝多芬《第九“合唱”交
响曲》第四乐章做准备。
提问:旋律的音乐色彩有变化吗?用美术中的冷暖色调来体会。此处剧情进
展是否顺利?介绍和声解决,旋律解决至主音关联男主角音乐形象(正直,机
智,勇敢),学生选择歌剧中费加罗是男高音还是男中音。
8.听副部主题第三旋律,提问:听赏这段旋律联想到的季节。女主角的音乐形
象,女主角是女高音还是女中音。结合力度,大调,对比主部主题第二旋律中的
跳进,力度不同,跳进带来的不同音乐效果。
9.分析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之间连接部的音乐特点,音阶式的跑动,每个小乐句
的第一个音也是音阶,承上启下的作用。
10.分析作品结尾部分,作曲家在创作技巧中延迟满足这一特点,使音乐更加
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11.简述奏鸣曲与奏鸣曲式的区别。奏鸣曲指音乐作品体裁,是一种多乐章器
乐套曲,通常由3或4个相互对比的乐章构成。奏鸣曲式是指作品的结构,类似
于总分总的写作结构,由呈示部提出问题,展开部深入讨论,再现部总结结论。
12.介绍这首作品独特创新的结构,黑板上擦去展开部的板书。
13.根据时间安排再次听赏作品。
14.课堂小结:
因为遭受不公的待遇,莫扎特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宫廷乐师工作。即便处在生
活的困境中,他的音乐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当歌剧舞台上机智勇敢的费加罗不
畏强权,战胜困难时,他既是费加罗,也是(由学生来说:莫扎特)。在其三十
多年的音乐创作中,留下了六百多部宝贵的音乐遗产。他在钢琴协奏曲,歌剧乐
队编配,奏鸣曲式主题对比和交响曲等作品体裁和内容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将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推向了全新的高度。
七、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板书一:
x∖
Y劭W守
久、J、二本/')、但
b反'王超,周平/
、O士高喑,刘匕5L
<*7^一
板书二:
八、课时作业设计
课下听赏复习聆听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拓展聆听莫扎特
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同学之间交流和探讨,原本我们熟悉的主题旋律
是如何在交响曲中发展和变化的。
古典主义时期还有一位音乐家,后人这样评价他“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
漫主义之先河”,(由学生来说:贝多芬),请同学们课下预习第二十五课《贝
多芬》,聆听《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下课。
九、课时教学反思
课前反思: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因速度快,力度变化丰富,学生听完
往往只有“又快又响”的潦草印象。所以在课前准备时,准备了钢琴独奏版本乐
谱,在课堂上将想要讲解的细节通过钢琴呈现给学生。
课中反思:刚开始上这一课,因为对学生的音乐基础了解不全面,课堂设置
问题不够形象具体,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认真听赏回答的同时失去了音乐的
趣味性。在调整了问题难度以后,课堂氛围得到有效改善。
课后反思:音乐从作曲家的灵感中诞生,作曲技巧和理论知识的进步让音乐
获得更自由的发展,理论固然重要但音乐最可贵之处还是在于能引起人们情感上
的共鸣,音乐从感性出发由理性实践但总终要回归到感性中去。中学音乐课是学
生在繁重学习压力中,得以放松和调节情绪的“充电”方式,本课需在生动形象
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充分展现了古典音乐的魅力,能够从单纯欣赏音乐美,到能
理解音乐中不协和的音响和变化的声音色彩带来的变化和张力,真正让学生了解
接受并喜爱。
第二课时
贝多芬
一、课时教材分析
教材第十三单元第二十五节名为“贝多芬”,实际上是以点带面,以作品带
人物,以人物带时代,通过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引出时代的声音。
《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最精彩、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欢乐颂》。老
师可以以此为立足点,在同学准确、熟练地演唱该主题的前提下,进行作品中该
段落的深入剖析,紧紧围绕音乐本体的各个方面,立足于音乐要素展开教学。在
做扎实“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对音乐本体的学习上
升到对“文化理解”的把握,最终达成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个层次的目标。
二、课时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现阶段高中生平时以欣赏流行音乐为主,其中相当一部分学
生也有乐器方面的学习经历,这在识谱教学上相比较以前更加容易。但大部分学
生对于西方古典音乐了解较少。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无论在时间跨度还是地
域跨度上都离学生比较远,加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在欣赏和学习上仍存在
不小的难度。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演唱、分析等手段达到课堂教学目标,便
成为老师如何进行有效课题教学的关键点。
三、课时学习重点
在熟悉《欢乐颂》旋律的基础上,一层层深入音乐本体,了解作品中乐器、
声部、织体等的变化。在“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上做好做透,为本单元关
于古典主义音乐的“文化理解”打好基础。
四、课时学习难点
在反复演演唱、聆听,了解作品中乐器、声部、织体等的变化过程中,老师
通过对比、讲解、模仿、通感等手段引导学生对音乐本体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
五、课时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聆听《第九(合唱)交响曲》片段《欢乐颂》,感受音乐从单旋
律,一步步发展为气势磅礴的乐队合奏,最后合唱的加入,音乐升华,震撼心
灵。
准确、熟练地演唱《欢乐颂》曲谱。
艺术表现:通过对《欢乐颂》的旋律学唱,聆听四遍演奏中乐器、声部、织
体等音乐要素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及与合唱加入的对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
音乐要素和音乐语言聆听音乐。
文化理解:通过作品了解该作品的艺术价值,同时了解贝多芬以及所处的古
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特点,最终达到“以美育人”的目标。
六、课时教学过程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莫扎特的作品,今天
我们将继续了解另一位代表人物。请大家先听一段熟悉的旋律,想想叫什么名
字?”老师弹奏《欢乐颂》。T问:曲名?是否会唱?
2.学生用“la”跟琴唱《欢乐颂》(可能会暴露延音线问题。)
唱谱(解决延音线问题)。
谱例:
1=D4/4
3-45|5432|1-23|3.22-
3-45|54321-23|2.11
V“—
|2-31I23431|23432|1253
3345|54321-23|2.11-:|
3.“作者是谁?”老师简要介绍作者。
4.“这段音乐的旋律简洁、明了、朗朗上口,它在贝多芬的手中将会如何发展
呢?”-►听片段一。问题:①片段一完整演奏了几遍?
②每遍使用了哪些乐器?
(以上问题没有事先提出,让他们带着问题欣赏,为的就是考察学生欣赏音乐的
习惯,同时用这种办法刺激他们以后欣赏音乐可以带着问题欣赏。)
以上两个问题应该回答不上来,降级操作T问:听到了哪些乐器?
5.带着问题①、②,再次聆听片段一。
学生再次回答问题①、②(问题②可能还是回答不上来,再次降级操作)T
问:每遍是变换乐器还是增加乐器?
6.看片段一(视频),解决问题②(老师随时暂停视频进行讲解。)同时关注每
遍声部的变化:单T复(老师唱巴松声部作为提示)T多。
布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完整欣赏《第九(合唱)交响曲》及其他感兴趣的古
典音乐。
九、课时教学反思
课前:想上好这节课,老师自己首先要一遍遍反复聆听作品,直到各种灵
感、问题、想法都冒出来,再加以提炼、总结,以自己对作品真实、鲜活的亲身
感受为基础,设置问题和教学环节,而不是以各种成书概念为切入。之后在课上
与学生一起紧贴音乐,有效引导,交流互动,方能让学生对作品感同身受,收到
好的教学效果,以形成本课独特的教学风格。
课中:本节课立足音乐本体,紧紧围绕乐谱、音乐要素、乐器等音乐语言展
开教学,将通过演唱、聆听、思考等方式、用音乐解释音乐,引导学生掌握音乐
相关技能(如识谱、音乐要素等),改变他们固有的交响乐听不懂的想法。
课后:本节课没有泛泛地听整个乐章,而是抓住大家最熟悉的旋律《欢乐
颂》,通过反复演唱、反复聆听、反复对比的方法,贴近学生认知规律,在学生
越来越熟悉该旋律的前提下,剥茧抽丝,逐渐探索其音乐特点。表面上看,整节
课只欣赏了第四乐章的一部分,但是学生在这节课里吃透了音乐,掌握了如何欣
赏和分析音乐的方法及相关知识,提起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进而引导他们课
后自主欣赏整部作品。
附件:教材
第十三单元
古典音乐的殿堂
第二十四节莫扎特
第二十五节贝多芬
第二十四节
莫扎特
中作品鉴赏序曲
—选自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囚〔奥〕莫扎特曲
a
I二D
急板
f1_?1_J71O|1_J71__23_23__4∣δj45__45O|(后略)
PP
b
1=D
--2|1(513)I5--4|3(136)|(后略)
P
E
I=A
i1--3I27β5∣5555∣5-30|(后略)
作品介绍
奥地利作曲家英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体裁广泛,在
交响曲、歌剧、室内乐及钢琴协奏曲等方面都有名篇佳作问世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歌剧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786年:《序曲》篇福不长,
在结构上由省略了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写出,是音乐会上常见的经典曲目音乐体现
了莫扎特创作中常见的欢快、辉煌、充满生机的风格特点。
•莫扎特(1756—1791),集地利作曲家,出生于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乐派
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覆盖了当时绝大多数的音乐体裁形式一歌剧、交响曲、
协奏曲、室内乐和独奏曲。代表作品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
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朱庇特”交响曲》等。
6。
第二十五节
贝多芬
,作品鉴赏
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
〔德〕贝多芬曲
完成于1823年的《第九”合唱”交响曲》是贝多芬晚期的代表作品,也是
贝多芬创作的高峰和总结
在作品的第四乐章中,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作为歌词,贝多芬创
造性地使用了人声合唱和独唱
交响曲前三个乐章中的主题依次在第四乐章中出现,展现了作曲家寻求真理
的心路历程最后,作曲家终于找到理想的目标——“欢乐”主题最初,这个
主题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
IS432I123I3.22-
/--------------------------------------------------\
3-45I5432I1-23
2-31I23_43123_432
/---------、
3345I54321-23
P
之后,音量逐渐扩大,推向高潮,由合唱唱出: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人团结成兄弟。
音乐经过漫长的发展,最后,速度加快,乐队与合唱
怀着极度兴奋的激情,赞颂欢乐,交响曲在歌颂全人类团
结友爱的欢呼声中结束,表现出贝多芬理想主义的梦想——
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复杂的时代环境、个人的痛苦经历,铸造了贝多芬独
特的音乐性格:充满矛盾、激烈冲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社区物业设施设备定期检查与维护委托管理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水电工程劳务分包与施工工艺规范合同2篇
- 河塘清淤回填施工方案三篇
- 广东省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摊位租赁合同篇
- 2025版宠物医院消毒与疾病预防消杀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个人教育贷款债权转让与学业支持服务协议3篇
- 木材运输途中的保险合同
- 住宅小区装修延期合同
- 零售店铺物业承租居间协议
-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重要原则
- 重症医学科健康宣教手册
- 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培训课件
- 科技进步类现代轨道交通综合体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公
- 五个带头方面谈心谈话范文三篇
-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初一英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广西贵港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
- 外观质量评定报告
- 窒息的急救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