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_第1页
第四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_第2页
第四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_第3页
第四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_第4页
第四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第一节

连锁与交换

第二节

交换值及其测定

第三节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第四节

真菌类的连锁和交换

第五节

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第六节

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第一节

连锁与交换一、连锁遗传的表现

二、连锁遗传的解释

三、连锁交换的机理

四、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

第一节

连锁与交换

一、连锁遗传的表现

连锁(linkage)遗传现象最早是1906年英国学者贝特森(Bateson,W.)和潘耐特(Punnett,R.C.)研究香豌豆时发现的。F2四种性状不符合9:3:3:1分离,两个亲本性状个体数多于理论数,两种重组性状少于理论数。

概念

连锁遗传: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联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相引相(或相引组couplingphase):两个显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两个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

相斥相(或相斥组repulsionphase):一个亲本是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连在一起,另一个亲本是隐性性状和显性性状连在一起,这种杂交组合即为相斥相。

二、连锁遗传的解释

在独立遗传情况下,F2的四种表现型之所以呈现9:3:3:1的分离比例,是以F1个体通过减数分裂过程形成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为前提的。如果F1形成的四种配子不相等,就不可能获得F2的9:3:3:1比例。据此推论,在连锁遗传中,可能是F1形成的四种配子不相等。这可以用测交实验来验证。因为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反映了杂种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1922年Hutchinson的玉米测交试验

第一个测交试验:有色饱满(CCShSh)

无色凹陷(ccshsh)

有色饱满CcShsh

ccshsh无色凹陷

有色饱满有色凹陷无色饱满无色凹陷总数

CcShsh

Ccshsh

ccShsh

ccshsh403214915240358368

4032+4035

亲型子粒占总数:×100%=96.4%8368

149+152重组型子粒占总数:×100%=3.6%8368测交后代不符合独立分配的1:1:1:1比例,且亲型性状占多数,重组型性状占少数。

第二个测交试验:有色凹陷(CCshsh)

无色饱满(ccShSh)

CcShsh

ccshsh

有色饱满有色凹陷无色饱满无色凹陷总数

CcShsh

Ccshsh

ccShsh

ccshsh

638213792190667244595

21379+21906

亲型性状占的比例:×100%=97.06%44595

638+672重组性状占的比例:×100%=2.94%

44595亲型性状和重组性状占的比例与第一个试验相似。

测交结果表明:F1产生的配子比例不相等,且亲型性状多于重组性状,故F2没有出现9:3:3:1的比例。为什么F1产生的配子比例不相等呢?我们知道生物的性状有很多,因此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就很多,而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有限的,一条染色体上必定载有许多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叫连锁基因,常常连系在一起遗传,由它们控制的性状表现为连锁遗传。

上述玉米试验的亲本和F1代就可写成:第一个试验:

CSh

csh

CSh

CSh

c

sh

c

sh

相引相

第二个试验:

Csh

cSh

Csh

Csh

cSh

c

Sh

相斥相

既然在一条染色体的基因常常连在一起遗传,测交后代重组类型是如何产生的?

三、连锁交换的机理

(1)亲型配子多于重组型;(2)亲型配子两种相等,重组配子两种相等。

四、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完全连锁(completelinkage):杂种两对连锁基因之间不发生交换,只产生两种亲型配子。如雄果蝇、雌蚕。但这种情况是极少见的。不完全连锁(incompletelinkage):杂种的部分性母细胞在两对基因之间发生了交换,除产生两种亲型配子外,还产生两种重组配子。这是常见的情况。假设100个性母细胞中,有7个性母细胞交换发生在两对连锁基因之间,则产生的配子为:

配子CSh

Csh

cSh

csh

连锁区段内不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数93186186

连锁区段内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数77777

7+7

重组配子=×100%=3.5%

7

4+186

2

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百分数等于重组配子(又称交换配子)百分数的2倍。第二节

交换值及其测定

一、交换值的概念和意义

二、交换值的测定方法

一、交换值的概念和意义

重组型配子数交换值=

100%

总配子数

交换值的意义:0<交换值<50%,交换值大,说明两基因间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数多,两基因相距远,二者的连锁强度小;交换值小,则两基因相距近,二者的连锁强度大。交换值的大小表示了两基因间遗传距离的大小。常把交换值1%作为一个遗传单位,表示基因间的距离。交换值的测定结果会受到所用的材料、生物年龄、性别、温度等实验条件或遗传背景的影响,因此不同实验测得的交换值可能有差异,但对特定的两个基因来说,交换值是相对稳定的,要想得到较准确的结果必须做大量的试验,求其平均值。二、交换值的测定方法

1、测交法用F1与隐性个体杂交,通过测交后代计算交换值。由于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与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是完全相等的,所以

交换值=×100%

上例中玉米c-sh

间的交换值为3.6%(相引相)和3%(相斥相)重组表现型个体数总表现型个体数2、自交法此法更适合于自花授粉作物,以前例的香豌豆自交为例:P紫长(PPLL)

红园(ppll)

F1

PpLl

F2代PLPlpLplabcdaPLbPlcPLdpl

┇┇

总数T=6952┇-----------------------ppll

红园

1338(W)

双隐性个体(设为W)红花园花粉粒ppll的比例应是雌雄两种配子比例(d和d)之积,

WTWT由连锁交换的机理可知,a=d,b=c,a+b+c+d=1,所以相引组交换值=b+c=1-a-d=1-2d

W=(1-2)×100%TW相斥组交换值=a+d=2d=2×100%Td×d=d2

d=

第三节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一、基因定位

二、连锁遗传图

一、基因定位

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包括基因间的顺序和距离。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用交换值来表示的。

(一)两点测验

两点测验(two-pointtestcross):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确定两个基因间的距离。要确定三个基因间的位置就需进行三次杂交、三次测交,判断连锁关系后,计算出交换值,从而进行基因定位。例:玉米籽粒:有色糊粉层C对无色c为显性饱满Sh对凹陷sh为显性非糯Wx对糯wx为显性试确定这三个基因间的关系

思路:通过杂交和测交结果,判断基因是否连锁,如果连锁,计算交换值,根据交换值确定基因间的位置。

第一个试验:确定C-Sh的关系P:有色饱满

无色凹陷

CCShSh

ccshsh

有色饱满

无色凹陷F1

CcShsh

ccshsh

有色饱满有色凹陷无色饱满无色凹陷

CcShsh

Ccshsh

ccShsh

ccshsh40321491524035

结果表明C、Sh是连锁的(如是独立关系,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接近,而结果是亲型个体占多数,重组个体占少数),其交换值=(149

152)/总数

100%=3.6%

依此方法再测定wx-sh,wx-c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交换值3.6%20%22%wx

shcwxcsh23.6203.62016.43.6(1)√(2)(二)三点测验

三点测验(three-pointtestcross):通过1次杂交1次测交测定3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分析步骤:1、确定三对基因是否连锁2、确定基因排列顺序3、计算交换值4、基因标在染色体上1、确定三对基因是否连锁(1)

如果三对基因独立,则测交后代的8种表现型比例类似(画图);(2)如果两对基因连锁,另一对独立,则8种表现型中,4种比例相近,数据偏大,另4种比例相近,数据偏小(画图)。(3)如果三对基因连锁,则测交后代的8种表现型应分为四组数据,每组中的两个数据接近(画图)。2、确定基因排列顺序(即哪个基因在中间)

假设B在中间,该杂合体产生的亲型配子是ABC和abc,

产生的双交换配子是AbC

和aBc,亲型配子和双交换配子的区别就在于B的不同,反过来,如果发现亲型配子和双交换配子的区别是B,则证明B就在另两个基因之间。对比表中的亲型配子和双交换配子,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在于sh,所以sh在wx和c之间。

ABCabc3、计算交换值(1)计算双交换值4+2

wx-c间的双交换值=

100%=0.09%6708(2)计算单交换值626+601

wx-sh间的单交换值=

100%+0.09%=18.4%

6708116+113

sh-c间的单交换值=

100%+0.09%=3.5%

6708

4、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21.918.43.5

wx

shc注意:标在染色体上的遗传距离不能带“%”

(三)干扰和符合

理论上,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任何地点都可能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两次相邻的交换会不会相互影响,即有没有干扰现象呢?如果没有干扰,则双交换值应等于两个相邻交换频率之积。上例中,wx-c之间的双交换值应等于相邻两个单交换值之积18.4%

3.5%=0.64%,但实际测得的双交换值=0.09%,即比理论双交换值降低了,说明某一单交换发生之后就会影响相邻处的单交换的发生,这种现象称为干扰。干扰程度用符合系数表示。实际双交换值符合系数=(通常不用百分数表示),理论双交换值符合系数在0-1范围内,为0时,完全干扰;为1时,没有干扰。两个单交换相邻愈近,干扰就愈严重。上例中,符合系数=

=0.14,干扰相当严重0.090.64二、连锁遗传图

连锁群: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一个连锁群(linkagegroup)。一种生物的连锁群数目和染色体对数是一致的。但对于有的生物,由于研究资料较少,连锁群的数目暂时可能少于染色体对数。

连锁遗传图(linkagemap):把各个连锁群中基因间的顺序和距离绘成图。它表示了基因间的连锁关系。人类、果蝇、玉米、水稻等都有较为详细的连锁遗传图。对连锁遗传图的几点说明:(1)0点:发现的基因中,位于染色体最先端的基因定为0点。它不是染色体的顶端。(2)交换值

50%,而图上有的基因间的距离超过50,这不是说交换值

50%,而是每两点交换值的累加。(3)用途。用来查找相邻基因间的遗传距离,应用于实际。第四节

真菌类的连锁和交换

红色面包霉:子囊菌,生长快(有性世代10天左右),生理类型多,容易培养;无性世代是单倍体(n=7),不论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都可以直接表现出来;它的子囊很狭窄,在里面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孢子有一定的排列顺序,且一个子囊是一次减数分裂的结果,容易分析。

四分子:子囊果里合子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单倍体的子囊孢子。

四分子分析:对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孢子(四分子)进行遗传分析,称四分子分析(tetradanalysis)。

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上正常生长,成熟的子囊孢子呈黑色。

缺陷型: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物质的能力,这种生理类型叫营养缺陷型,它只能生长在加有这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赖氨酸缺陷型:不能合成赖氨酸,成熟的子囊孢子呈灰色。野生型lys+

缺陷型lys-

+-合子:+-合子经过减数分裂和1次有丝分裂在子囊中,子囊孢子(黑、灰)有六种排列方式:

第一次分裂分离:(1)、(2)lys+

lys—

是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分开的,叫第一次分裂分离(firstdivisionsegregation)。着丝点与+

—基因之间未发生交换,子囊为亲本型子囊。第二次分裂分离:(3)、(4)、(5)、(6)lys+

lys—是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分开的,叫第二次分裂分离(seconddivisionsegregation)。着丝点与+

—基因间发生了交换,子囊为重组型(交换型)子囊。

着丝点作图:因为交换值代表着该基因与着丝点间的距离,所以以着丝点为一位点,把该基因标在染色体上,就叫着丝点作图(centromeremapping)。交换型子囊数总子囊数交换值=

1

2

100%举例左图中(1)子囊数105亲型(2)子囊数129(3)子囊数9重组型(4)子囊数5(5)子囊数10(6)子囊数169+5+10+16交换值=×100%2(9+5+10+16+105+129)

=7.3%7.3

·

+小结

控制两个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杂种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一亲本的两个基因常随染色体分配到同一配子中去,但在两个位点之间有可能发生交换,根据交换值的大小,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遗传距离,从而绘成连锁遗传图。

第五节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1、此规律进一步证实了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2、根据连锁基因的交换值,可推算出杂交后代所需类型出现的理论比例,从而确定种植规模。举例:水稻抗病晚熟(PPLL)

感病早熟(ppll)

PpLl(抗病晚熟)↓

♀PLPlpLpl♂48.8%1.2%1.2%48.8%PL(48.8%)┆┆Pl(1.2%)----------PPll--------------Ppll

(1.44/万)58.56/万)

pL(1.2%)┆pl(48.8%)----------Ppll

(58.56/万)已知:P-L间的遗传距离是2.4个遗传单位,求(1)F3要选出纯合抗病早熟株系10个,F2至少选这种表现型多少株?(2)F2应种多大群体?解:(1)F2抗病早熟比例118.56∕万,纯合的占1.44∕万,所以1.4410=,x=823.3株118.56x

1.4410(2)F2应种=,

10000yy=69444.4≈7万株3、利用性状的连锁关系,可以提高选择效果连锁基因控制的性状,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对某一性状的选择可以间接提高相关性状的选择效果。如:棉花黄花药与抗角斑病有关.小麦高蛋白与抗秆锈病有关.大麦抗散黑穗病与抗秆锈病有关.尤其对不易识别的性状,如抗旱、抗寒等,可以选择与之相关的其它性状来间接提高该性状的选择效果。

第六节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一、性别决定

(一)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二)染色体的倍数决定性别

(三)基因决定性别

(四)环境影响性别

二、性连锁

一、性别决定(一)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性染色体(sexchromosome):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条或一对染色体。常染色体(autosome):性染色体以外的那些与性别决定关系不大的染色体。用A表示。1、XY型♂性性染色体为XY,♀性为XX。如果蝇等双翅目昆虫,牛、羊、人类等哺乳动物。人类:女性染色体组成为AA+XX×

男性为AA+XY

♂♀A+XA+YA+XAA+XXAA+XY

女1:1男2、XO型♂性性染色体为X,♀性为XX,如蝗虫、蟋蟀等。♀AA+XX╳AA+X♂

3、ZW型♂性性染色体是ZZ,♀性为ZW,如家蚕、鸡、鸭、鸟类等。♀鸡AA+ZW×AA+ZZ♂↓♂♀A+XA

1:1A+XAA+XXAA+X

雌1:1雄♂♀A+ZA+ZA+WAA+ZZ雄1AA+ZW雌1(二)染色体的倍数决定性别

性别与染色体的倍数有关,由受精卵发育的二倍体为雌性,未受精的卵发育成单倍体雄性。如蜜蜂、蚂蚁、黄蜂等膜翅目昆虫。(三)基因决定性别玉米性别受两对基因控制:Ba------叶腋内产生雌花,Ts----顶端分化为♂花

ba------叶腋内不产生雌花,ts----顶端分化为♀花

Ba_Ts_Ba_tsts

babaTs_babatsts

正常株雌株雄株双隐性雌株(四)环境影响性别♀

♂同株异花的黄瓜:早期增施氮肥或缩短光照有利于♀花形成。

“牝鸡司晨”(母鸡打鸣)现象:

性连锁(sexlinkage):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又叫伴性遗传(sex-linkedinheritance)。

伴性遗传现象最早是由摩尔根在果蝇中发现的。控制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目前,在人类的X染色体上就发现了二十几个基因,红绿色盲就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而Y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所以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据统计中国男性色盲患者约占7%,而女性则为0.5%。二、性连锁

♂♀X+YXcX+Xc

XcY女1:1男♂♀X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