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第2课时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勒夏特列原理1.通过温度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并掌握温度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2.了解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实质,并进一步探讨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从而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学习目标改变反应条件平衡移动的方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浓度时平衡移动的方向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复习回顾改变反应条件平衡移动的方向1.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同的可逆反应: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同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平衡
。向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移动向气体分子数增大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减小压强不移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浓度时平衡移动的方向一、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o(H2O)6]2++4Cl-
[CoCl4]2-+6H2O
∆H>0粉红色
蓝色步骤溶液的颜色平衡移动的方向室温紫色热水
冷水
溶液变蓝溶液变粉红色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知识梳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结论:1.温度升高时,正逆反应速率均(),但
,故平衡向
方向移动;增大v’(吸)>v’(放)吸热反应原因分析:升高温度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对反应:[Co(H2O)6]2++4Cl-
[CoCl4]2-+6H2O∆H>0t0vv(正)v(逆)原平衡v’
(吸热)v’
(放热)新平衡2.降低升高时,正逆反应速率均(),但
,故平衡向
方向移动;减小v’(放)>v’(吸)放热反应原因分析:降低温度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对反应:[Co(H2O)6]2++4Cl-
[CoCl4]2-+6H2O∆H>00vtv(正)v(逆)原平衡v’
(放热)v’
(吸热)新平衡思考:为什么说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若正反应吸热,则平衡正向移动,往正反应方向进行程度增大,K值增大。若正反应放热,平衡逆向移动,往正反应方向的进行程度减小,则K值减小。例1.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B例2.某一可逆反应,A+B
C,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C的含量与时间,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则:(1)T1___T2。(2)正反应为___热反应。T1T2t1t2tC%>放例3.可逆反应:3A(g)3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有变小的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B.B和C一定都是气体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D.B和C可能都是气体CD
催化剂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v正=v逆)使用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正催化剂能缩短平衡到达的时间二、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0vv(正)v(逆)原平衡t新平衡可见,要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必须是由于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引起v正≠
v逆。平衡移动的本质三、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1.概念的理解①影响平衡的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三种;②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只有一项条件变化的情况(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当多项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③定性角度: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减弱外界改变的方向。2.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合成氨工艺:N2(g)+3H2(g)2NH3(g)∆H<0在常温常压下反应极其缓慢且产生少量的氨气后,反应就达到了平衡状态,不利于氨的生产。德国化学家通过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来增加氨的产量。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系统合成氨,该过程称为合成氨工艺。浓度:向反应器中注入过量的氮气。不断将氨气液化,移去氨。温度:500℃压强:10~30MPa催化剂:铁触媒例4.如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D.减小体积C例5.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密闭、低温是存放氨水的必要条件B.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C.硝酸工业生产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NH3的利用率D.在FeSO4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D温度升高温度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勒夏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课堂小结1.如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C随堂练习2.对于合成氨的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和施以高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能提高反应速率,都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B.都对化学平衡状态有影响,都不影响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C.都能缩短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只有压强对化学平衡状态有影响D.催化剂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而压强无此作用C3.在高温下,反应2HBr(g)
H2
(g)+Br2
(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要使混气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A.减压 B.缩小体积C.升温 D.增大H2浓度
BC4.密闭容器中mA(g)+nB(g)pC(g),反应达到平衡,经测定增大压强P时,A的转化率随P而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则:(1)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______,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03月上海市静安区融媒体中心公开招聘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我的职业故事与发展蓝图
- 美术课程续课标准解读
- aed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DIP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涉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马原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 投标前期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 青岛版科学(2017)六三制六年级下册14.《有趣的碰碰球》教学课件
- JJF 1281-2011烟草填充值测定仪校准规范
- GB/T 5271.31-2006信息技术词汇第31部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 GB/T 21302-2007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 GB/T 14273-1993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性能试验方法
- GB 13326-1991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噪声限值
- GA/T 145-2019手印鉴定文书规范
- 基于STM32的自动灌溉系统
- 质量管理体系电子线路板PCBA生产质量控制计划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