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回延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6/37/wKhkGWYAJveAE8wQAAIu7E3LCdw008.jpg)
![2 回延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6/37/wKhkGWYAJveAE8wQAAIu7E3LCdw0082.jpg)
![2 回延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6/37/wKhkGWYAJveAE8wQAAIu7E3LCdw0083.jpg)
![2 回延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6/37/wKhkGWYAJveAE8wQAAIu7E3LCdw0084.jpg)
![2 回延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6/37/wKhkGWYAJveAE8wQAAIu7E3LCdw00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回延安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回延安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糜子(mí)延安(yán)树梢(shāo)柳林铺(pù)
B.心窝(wō)油馍(mó)脑畔(pàn)白羊肚(dù)
C.浪花(làng)眼眶(kuāng)登时(dēng)天安门(ān)
D.气喘(chuǎn)肩膀(bǎng)明镜(jìng)赤卫军(ch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发展心窝呼唤红旗飘飘
B.羊羔革命脚步天南海北
C.浪花历害高潮鸡毛信
D.欢喜窗花头顶杨家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纹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
B.这篇散文诗写的是雪,却是别出心裁地从描写雨来开篇的。
C.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D.消息灵通的报社记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这件事,一马当先地开着小汽车赶来了。
4.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B.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比喻)
D.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夸张、比喻)
5.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B.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C.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D.双手/搂定/宝塔山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社戏》写了作者故乡的风俗民情,描写了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象,是鲁迅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B.贺敬之的《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关雎》和《蒹葭》都是“风",指国风,属于地方民歌民谣。
D.“记”是一种文体,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7.下列对课文《回延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分为五个部分: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祝延安。
B.诗人描绘团聚的场面时,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米酒、油馍、窑洞、红窗花等,烘托了热闹的气氛。
C.“一头扑在亲人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无比激动的心情,可以从一个“扑”字看出来。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出来。“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排比,在数量上运用叠词,有陕北方言的特色。
8.下面对《回延安》一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贺敬之是一位喝延河水、吃延安小米、接受延安革命熏陶成长的革命文学家,所以他对延安的感情才如此深厚。
B.诗中写了延安十年来的巨变,赞扬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C.这首诗借鉴了四川民歌的格式,诗行错落有致,节奏感强。
D.本诗是按照“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的顺序进行串联的。
9.关于《回延安》,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北方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议论,亦可叙事。
B.几回回: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课文中另有“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
C.全诗是以诗人离别十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的。
D.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产生了无限的兴奋和喜悦,抒发了其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怀念和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10.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拉开序幕,贵州__________的山水风光,__________的特色风物,__________的民族风情从一个个精彩节目中完美展现,现场笑意满满、掌声阵阵。
①醇厚浓郁②多彩和谐③旖旎
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
二、语言表达
11.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秀颀挺拔
三、综合性学习
12.学习《回延安》这首诗后,班级拟开展一次以“继承前辈遗志,感受延安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开展“感受延安精神”诗歌朗诵会
活动形式二:____________
活动形式三:____________
(3)关于“继承前辈遗志,感受延安精神",你有哪些感悟?请谈谈。
四、诗歌鉴赏
阅读《回延安》片段,回答问题。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13.下面各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宝塔山下留脚印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延河滚滚喊“前进"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14.请仔细品味诗中加点字“照”与“喊"的表达效果。
15.怎样理解“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的含意
16.这一部分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桂林山水歌(节选)
贺敬之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1)“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诗人写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关山、马鞍、沙盘的作用是什么?
(3)这首诗主要赞美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分析】A.糜méi。B.肚dǔ。C.眶kuàng。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形的能力。C项,历——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答案】D
【解析】【分析】A.莫名其妙:莫:不能;名:说出;其:其中;妙:奥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理解不了其中之巧妙,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合乎句意,是正确的;B.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合乎句意,是正确的;C.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合乎句意,是正确的;D.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属用错对象,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4.【答案】C
【解析】【分析】A.“千万条"“千万只”是夸张,正确;B.“唱、笑、招手"这些动作都是人的,故是拟人,正确;C项是借代,“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代指延安的亲人们。故错误;D“千万句"是夸张,“浪花”是比喻,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比拟、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偶、对比、反语等,要对每一种修辞都能辨析,并恰当运用。
5.【答案】B
【解析】【分析】B项中“满窑"是一个词语,不能分开,应为“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节奏的划分。诗歌中的节奏,指的是朗读时短暂的停顿,以便把诗人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不能仅凭感觉来划分。划分节奏常用的方法有:1.根据词或词组划分。2.根据意思划分。3.综合词、词组和意思来划分。4.朗读划分。
6.【答案】A
【解析】【分析】A:有误,《社戏》是小说;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7.【答案】D
【解析】【分析】A对课文《回延安》的理解,正确;B用富有地方色彩的食物烘托亲人相见的热闹,正确;C对“扑"的理解,正确;D“千万条腿来千万句话”这里用的是夸张的修辞,不是排比,故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8.【答案】C
【解析】【分析】A正确;B正确;C《回延安》是借鉴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故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9.【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线索的把握能力,在《回延安》一文中,线索是“回延安的过程”而不是心情。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10.【答案】D
【解析】【分析】旖旎:本解释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这个词语是用来形容风景的,故应填入第一个空中。醇厚:指口味纯正浓厚。浓郁:浓重,浓厚。这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风物,故应填入第二个空中。“多彩和谐"应放在第三个空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近义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答题时,还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恰当。
11.【答案】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庄重挺立;做水一样的人/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必定清澈明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诗要注意句式一致“做……一样的人,不一定……但必须……”比喻恰当,内容连贯。
【点评】仿写句子须对例句从内容、句式、修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所写句子要合情合理。
12.【答案】(1)(示例)追思革命前辈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丰富内蕴。
(2)举办以“歌颂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举办以“牢记革命传统”为主题的报告会
(3)(示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困难很多,不仅要面对艰难的形势、困难的生活,甚至还要在党的事业与家庭、亲人乃至生命之间进行抉择。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因为怀揣着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才能坚定信念,前赴后继,不计个人得失,在困难的环境下,依然义无反顾,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在今天这样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我们应该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努力、积极地工作、学习。
【解析】【分析】(1)要围绕活动主题设计宣传标语。(2)参考活动形式一,活动可以是征文比赛、主题报告会、合唱比赛等,只要符合主题,适合在初中学生中开展即可。(3)可以阐释延安精神,围绕如何继承遗志,如何为国家、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谈感悟。
故答案为:⑴追思革命前辈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丰富内蕴。
⑵1、举办以“歌颂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2、举办以“牢记革命传统”为主题的报告会
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困难很多,不仅要面对艰难的形势、困难的生活,甚至还要在党的事业与家庭、亲人乃至生命之间进行抉择。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因为怀揣着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才能坚定信念,前赴后继,不计个人得失,在困难的环境下,依然义无反顾,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在今天这样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我们应该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努力、积极地工作、学习。
【点评】⑴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⑵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⑶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依据材料表达感想,作答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材料中的某些关键词语来表达,有必要在答案中出现材料中的一些关键字词,表达时,语意要清晰连贯,不能有语病。
【答案】13.C
14.“灯光"借喻毛泽东思想,“照”写出了毛泽东思想影响之大。“延河滚滚"之声借喻党中央的号召,“喊”写声音之大,写出了党中央的号召力之强。
15.社会主义道路上,延安要继续起带头作用。
16.歌颂延安辉煌的革命历史,展望延安的美好未来。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与掌握。拟人就是把物当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拟人修辞的作用:一是色彩鲜明;二是描绘形象,使人或事物更生动形象;三是表意丰富.更利于表达作者鲜明的感彩,增强语言的亲切感,还可以使被描写的事物变得生动起来。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品味能力。结合句子的含意和使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理解并解释重要句子的能力。理解句子要结合上下文,要抓关键词,抓修辞手法,从表达方式角度去分析,不仅要理解表层含义,还要结合文段理解深层含义和多重含义。
(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概括时可以摘录文中的总起句或过渡句、重点句等,也可要素归纳,关注事件地点人物事件,还可段意合并或自行概括。
13.A没有使用修辞;B身上像生长了翅膀,脚下像驾了云彩,是比喻;C.拟人,赋予延河人的行为;D没有使用修辞。
故答案为:C.
14.“照"即照耀的意思,喻毛泽东思想照耀人心,“喊”呼喊,写出党中央号召力之强大。
故答案为:“灯光"借喻毛泽东思想,“照”写出了毛泽东思想影响之大。“延河滚滚"之声借喻党中央的号召,“喊”写声音之大,写出了党中央的号召力之强。
15.“在前头"的意思就是走在前面起带头作用。
故答案为:社会主义道路上,延安要继续起带头作用。
16.从“红旗”“革命"等词语可知,这一部分是歌颂延安辉煌的革命历史;从“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可知,这一部分是展望延安的美好未来。
故答案为:歌颂延安辉煌的革命历史,展望延安的美好未来。
17.【答案】(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鲜明地突出了“甲天下"的桂林青山秀颀、娇美的姿态,读来令人心驰神往。
(2)通过写这些具体的景物,再现当年的战斗生活,回忆当年对桂林山水的心驰神往,随即发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感慨。
(3)赞美了桂林山水的秀美。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危险品船运输合同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登记台账
- 科技园区装修延期合同
- 设备使用协议书范本
- 产品商业摄影合作合同范本
- 政府合资公司合作开发旅游景区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太原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门窗工程专业分包合同范本
- 国营集体企业固定资产外汇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黑龙江货运驾驶从业资格考试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 (更新版)HCIA安全H12-711笔试考试题库导出版-下(判断、填空、简答题)
- 糖尿病运动指导课件
- 蛋白表达及纯化课件
- 完整版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
- T∕CSTM 00640-2022 烤炉用耐高温粉末涂料
- 304不锈钢管材质证明书
- 民用机场不停航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 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教学平台课件
- 新教科版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船的研究》全部PPT课件(共7节)
- QTD01钢质焊接气瓶检验工艺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