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题_第1页
初二物理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题_第2页
初二物理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题_第3页
初二物理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题_第4页
初二物理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初二物理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题

1.凸透镜焦距为13cm,假设物体距它的距离为21cm,那么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2.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戴上近视眼镜后,远处景物的像将成在他的()

A.视网膜的前面B.视网膜的后面C.视网膜上D.玻璃体上

3.以下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B.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

C.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D.凸透镜能使发散的光线减小发散

4.中同学要留意仪容仪表,当你出门前整理衣着时,所选用的是()

A.平面镜B.放大镜C.显微镜D.望远镜

5.如右图,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肯定距离的光屏,假设用一个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发觉在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那么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是()

A.肯定是凹透镜B.肯定是凸透镜C.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D.可能是平板玻璃

6.山东电视台的记者在国内首次拍摄到"空中楼阁'的实况,引起广阔观众的极大的爱好,其实"空中楼阁'是一种光学现象,人们观测到它的"景物是'是实际物体经过()

A.反射后形成正立的虚像B.折射后形成正立的虚像

C.反射后形成倒立的虚像D.折射后形成倒立的虚像

7.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A.凸透镜的大小B.观测者的位置C.物体的大小D.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

8.关于实像和虚像。正确的判断是()

A.实像能用光屏得到,虚像不能用光屏得到

B.虚像是人的错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却相反

C.平面镜只能成虚像,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D.由光的反射成虚像,折射成实像

9.如图一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的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耀到干草上。对于以下争论,正确的说法是()

A.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

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

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D.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平凸透镜,假如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10.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楚的像。假设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那么光屏上将()

A.呈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不能呈现像,但眼睛透过透镜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C.呈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新课标第一网

D.没有像,但调整光屏的位置仍能得到清楚的像。

11.要在屏上涌现正的"F'字,那么幻灯片的正确的放置方法是()

A.B.C.D.

12.关于远视眼的成因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来自近处的物体成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

B.一般是由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整技能减弱

C.晶状休太厚,或是晶状体的前后径太长

D.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

13.现在许多影片中都有"航拍'的镜头,有时航拍技术比在地面上拍摄的效果要好得多,假设航拍人员运用的照相机镜头为45mm,那么照相机底片与镜头的距离应当为()

A.等于45mmB.略大于45mmC.略小于45mmD.大于90mm

14.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要想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那么应当将物体放在()

A、小于10cm处B、大于10cm小于20cm处C、大于20cm处D、小于5cm处

15.在距离镜40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放大的像,那么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0cmB、30cmC、20cmD、10cm

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请将以下光学元件归为两类:

照相机,潜望镜,投影仪,舞蹈练功镜,放大镜,牙医内窥镜

第一类包括:,其特征为:;

第二类包括:,其特征为:。

17.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_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转变光的传播方向;B是_____________,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上的一点,这点称为凸透镜的,该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

19.一些透镜的截面如下图,在这些透镜中:

(1)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17题图第19题

20.某同学用放大镜观测一个60的角,那么她看到的角将60(填"'、"'或"=').

21.如下图,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那么该透镜起到_______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是________透镜,由此说明,能会聚于一点的透镜________(填"肯定'或"不肯定')是凸透镜。

22.关于凸透镜的三条非常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主光轴.

得分评卷人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12分)

23.请将图中的光路图补画完整。

24.画出适当的镜子,使光线能够发生图示现象。

得分评卷人四、(试验探究题,25题4分、26、27题每题6分,28题7分,共23分)

25.在讨论凸透镜成像的试验中,蜡烛、光屏、凸透镜已经调整到同一贯线上,且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在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确定后,无论怎样移动透镜,都不能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产生这一现象的缘由是。

26.请你设计出两种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器材自选)。

27.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试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用了A、B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进行了假设干次操作,并把试验数据及部分现象精确地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完成下表并援助他们分析从表中获得的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例如)结论一:在成实像的状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

结论二:在成实像的状况下,。

凸透镜焦距

(cm)物到凸透镜距离(cm)像到透镜距离(cm)像的状况

正、倒大、小虚、实

凸透镜A

142047

倒立

实像

3026缩小

4022缩小

6018缩小

凸透镜B

162080

倒立放大

实像

3034

4027缩小

6022缩小

28.在讨论凸透镜成像的试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如下图,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点,屏上涌现的像最大;

(2)把烛焰放在点,屏上涌现的像最小;

(3)把烛焰放在点,屏上不会涌现像

(4)把烛焰放在点,当屏上涌现清楚的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近;

(5)物体在焦点之外越是远离凸透镜,像越,像距越;

(6)当物体由a点向b点移动时,物像间距离的改变规律是:

1.凸透镜焦距为13cm,假设物体距它的距离为21cm,那么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2.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戴上近视眼镜后,远处景物的像将成在他的()

A.视网膜的前面B.视网膜的后面C.视网膜上D.玻璃体上

3.以下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B.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

C.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D.凸透镜能使发散的光线减小发散

4.中同学要留意仪容仪表,当你出门前整理衣着时,所选用的是()

A.平面镜B.放大镜C.显微镜D.望远镜

5.如右图,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肯定距离的光屏,假设用一个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发觉在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那么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是()

A.肯定是凹透镜B.肯定是凸透镜C.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D.可能是平板玻璃

6.山东电视台的记者在国内首次拍摄到"空中楼阁'的实况,引起广阔观众的极大的爱好,其实"空中楼阁'是一种光学现象,人们观测到它的"景物是'是实际物体经过()

A.反射后形成正立的虚像B.折射后形成正立的虚像

C.反射后形成倒立的虚像D.折射后形成倒立的虚像

7.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A.凸透镜的大小B.观测者的位置C.

物体的大小D.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

8.关于实像和虚像。正确的判断是()

A.实像能用光屏得到,虚像不能用光屏得到

B.虚像是人的错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却相反

C.平面镜只能成虚像,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D.由光的反射成虚像,折射成实像

9.如图一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的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耀到干草上。对于以下争论,正确的说法是()

A.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

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

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D.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平凸透镜,假如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10.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楚的像。假设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那么光屏上将()

A.呈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不能呈现像,但眼睛透过透镜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C.呈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新课标第一网

D.没有像,但调整光屏的位置仍能得到清楚的像。

11.要在屏上涌现正的"F'字,那么幻灯片的正确的放置方法是()

A.B.C.D.

12.关于远视眼的成因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来自近处的物体成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

B.一般是由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整技能减弱

C.晶状休太厚,或是晶状体的前后径太长

D.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

13.现在许多影片中都有"航拍'的镜头,有时航拍技术比在地面上拍摄的效果要好得多,假设航拍人员运用的照相机镜头为45mm,那么照相机底片与镜头的距离应当为()

A.等于45mmB.略大于45mmC.略小于45mmD.大于90mm

14.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要想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那么应当将物体放在()

A、小于10cm处B、大于10cm小于20cm处C、大于20cm处D、小于5cm处

15.在距离镜40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放大的像,那么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0cmB、30cmC、20cmD、10cm

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请将以下光学元件归为两类:

照相机,潜望镜,投影仪,舞蹈练功镜,放大镜,牙医内窥镜

第一类包括:,其特征为:;

第二类包括:,其特征为:。

17.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_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转变光的传播方向;B是_____________,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上的一点,这点称为凸透镜的,该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

19.一些透镜的截面如下图,在这些透镜中:

(1)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17题图第19题

20.某同学用放大镜观测一个60的角,那么她看到的角将60(填"'、"'或"=').

21.如下图,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那么该透镜起到_______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是________透镜,由此说明,能会聚于一点的透镜________(填"肯定'或"不肯定')是凸透镜。

22.关于凸透镜的三条非常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主光轴.

得分评卷人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12分)

23.请将图中的光路图补画完整。

24.画出适当的镜子,使光线能够发生图示现象。

得分评卷人四、(试验探究题,25题4分、26、27题每题6分,28题7分,共23分)

25.在讨论凸透镜成像的试验中,蜡烛、光屏、凸透镜已经调整到同一贯线上,且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在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确定后,无论怎样移动透镜,都不能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产生这一现象的缘由是。

26.请你设计出两种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器材自选)。

27.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试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用了A、B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进行了假设干次操作,并把试验数据及部分现象精确地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完成下表并援助他们分析从表中获得的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例如)结论一:在成实像的状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

结论二:在成实像的状况下,。

凸透镜焦距

(cm)物到凸透镜距离(cm)像到透镜距离(cm)像的状况

正、倒大、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