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人民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人民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人民版必修_第3页
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人民版必修_第4页
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人民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这个名字足以震撼世界有人说他是个残暴凶狠的魔鬼有人说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有人说他是十恶不赦的历史罪人也有人把他视为天之骄子,扭转整个世界的历史巨人他是英勇无畏的,又是冷酷无情的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列宁在其遗嘱中有关斯大林的叙述:“……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但他能不能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

“在十月革命前的革命生涯中,斯大林曾八次被捕,其中六次从流放地逃脱,又回到原地继续革命。……应当说,斯大林令人信服地展现了他非凡的意志力。……斯大林的思想,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比较看重,对客观规律则尊重不够;对该做什么比较强调,对能做什么不够重视,这恐怕是造成斯大林理论思想中主观主义过多的原由之一。”

斯大林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专制主义、皇权主义思想严重。考点要求1.知道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3.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4.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模式:

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又称为:苏联模式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背景(1)苏联建立时间:1922年12月加盟共和国:4个11个(2)列宁逝世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3)国民经济恢复后仍是落后的农业国(4)资本主义的包围3、开始:2、目的:4、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

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1926年起开始想一想:为什么?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斯大林选集》下卷

请思考: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通常都是走怎样的道路?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先轻工业,后重工业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斯大林选集》下卷

请思考: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通常都是走怎样的道路?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发展轻工业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可以为重工业积累资金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斯大林选集》下卷

请思考: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同资本主义国家有何不同?主要理由是什么?首先发展重工业。理由: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为了保卫国家,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5、工业化的进程及成就:

3、开始:2、目的:名称时间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1933年-1937年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4、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

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1926年起开始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第聂伯河上的水力发电站T-34型坦克,作为二战中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共生产了四万辆PPSH(波波沙)-41冲锋枪,共产六百万枝喀秋莎火箭炮在怒吼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就?政府对重工业的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的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材料二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果,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危机。”——《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材料三毛泽东在评论苏联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请思考:苏联的工业化是如何进行的?牺牲农业,轻视轻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6、问题:

a、经济为粗放型增长方式

b、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c、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

d、要求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1、背景:2、目的:缓解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危机3、开始:4、过程:5、特点:农业仍然停留在个体小生产水平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5、特点:全盘集体化机械化强制性、追求高积累农民在集体农庄用餐集体农庄化农业全盘集体化中的拖拉机〓学习延伸材料一: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据统计……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1/3材料二: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牺牲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6、评价

虽然暂有利于工业发展,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它违背了农民自愿加入的意愿,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不相适应,从而破坏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7、教训农业全盘集体化忽视了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需要以生产力的水平为条件,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受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正确处理好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政府将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用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支出将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

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原先336亿元的农业税赋,而且取消了700多亿元的“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等,还取消了各种不合理收费,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引自2006年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了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这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步骤……——引自2006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事关注三、斯大林模式2、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1、形成:3、含义: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按照斯大林的计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它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又叫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形成。4、表现:经济上:

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

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这就是计划经济三、斯大林模式2、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1、形成:3、含义: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按照斯大林的计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它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又叫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形成。4、表现:经济上:

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政治上:

高度集权(党政不分,干部委任和终身制;大清洗)

大清洗是从斯大林一件小小的礼仪失崇开始的。1934年1月召开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按规定对总书记斯大林的鼓掌可达10分钟,对其他政治局委员鼓掌不能超过2分钟,可是政治局委员兼列宁格勒州书记基洛夫出现时,鼓掌长达10分钟之久。选举总书记时基洛夫得的票数超过了斯大林,由于基洛夫不愿意担任此职,斯大林才得以连任。大祸随之临头,基洛夫在散步时莫名其妙被人枪杀了,此后,参与该案侦察工作和见证的人不是死于车祸就是永久失踪。由此开始,和斯大林意见不一致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也被指控为犯有谋杀罪和叛国罪而被害。接着,内务部的部长们和主要局长被杀,参加十七次代表大会的1966人中被捕、被杀的有1108人,大会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有近80人被捕、被杀。在军队中,大约有2万名军官遭到清洗,全军5名元帅中有3名被杀害,10多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中,无一人得以幸免,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名被清洗。同时,在经济建设部门,大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进行。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各州、市都进行类似的清洗,把一切敢于揭露特权和官僚主义,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视为政敌加以逮捕或消灭肉体。在斯大林时代有2000多万人遭到杀戮,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已占当时苏联人口近1/9。三、斯大林模式2、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1、形成:3、含义: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按照斯大林的计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它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又叫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形成。4、表现:经济上:

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政治上:

高度集权思想上文化:行政干预手段管理学术文化;个人崇拜

1929年12月21日,举国上下庆祝斯大林50寿辰。《真理报》用8个版面刊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祝寿文章,称颂斯大林是列宁的唯一主要助手,是列宁事业的继承人,是活着的列宁。各地党政组织和个人也纷纷向斯大林发出致敬信。许多城市、工厂、农庄和街道甚至山峰都用斯大林的名字来命名。此后,过分颂扬之风愈演愈烈,进而成为一种政治思潮。一切成绩胜利都归功于斯大林。斯大林就是党和国家的化身,真理的代表,他的讲话成为人们工作、发言的唯一依据,判断事物对错的唯一标准。斯大林被奉为神明,当作偶像顶礼膜拜。5、特点:高度集中(高度集权)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⒈是否符合国情;

⒉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⒋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路程。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苏联有什么明显的变化?⒉苏联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就?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苏联“一五”计划之后,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⒈移民国家向苏联移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们还对什么感兴趣?⒊西方国家为什么对苏联的计划经济感兴趣呢?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军队突袭苏联。一星期内,苏军损失兵力100万人以上,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希特勒微笑着声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的仪式,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德军不仅被全线扼止,而且开始遭遇反攻。希特勒不明白,已经失去西部工业基地的苏联,为什么会越战越强?

……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这组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时间粮食人均产量(公斤)肉类人均产量(公斤)1928~1929470351930~193246020~251933~1937440~45015~201938~1940420~43025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苏联笑话: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老婆说:“没有油啊。”

伊万说:“那就煮!”

老婆说:“没锅。”

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5、评价:

(1)积极方面:

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

保证党的领导,发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治的稳定;

国民素质得到提高;有利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经济上:政治上:

思想文化上:(2)消极方面:

从长远看,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牺牲农民利益,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权力的高度集中,导致个人专断作风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过于单一的文化模式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结论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探究学习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形成原因: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②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历史传统制约;③再加上斯大林的个人因素。形成过程:工业: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农业:搞集体农庄,实行全盘集体化为工业化创造条件政治:高度集权,缺乏民主监督,个人崇拜盛行。

最终形成了高度集权,以行政手段实施计划经济的斯大林模式。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来看,从斯大林模式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历程对比来看,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