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第6课时让资源再生课型制作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核心问题,地球上的很多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让资源得以再生利用有着重要意义。学生日常生活中有使用一些再生制品,而且有运用一些材料进行环保小制作的经历,因此他们对资源再生有所了解。但学生对资源再生对于环境的影响只是停留在节约资源的浅显层面,没有深入理解。教学目标科学观念*有些资源不可以再生,有些资源可以再生利用。*纸的再生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科学思维*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评价再生纸的意义。探究实践*模拟再生纸的制作。态度责任*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纸的再生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难点:模拟再生纸的制作。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古代造纸流程图(或相关视频)、现代造纸厂造纸流程图、多种再生纸样品、以再生纸为原料的商品、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废报纸、纸巾、水、水杯、搅拌棒、干毛巾、再生纸成品、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教师用课件展示“循环利用”标志,提问:你们在哪看到过这个标志?(学生回顾、交流)2.介绍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3.聚焦问题:怎样制作一张再生纸?再生纸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板书课题)本环节从认识“循环利用”标志开始,引导学生关注再生资源,聚焦本课任务:制作一张再生纸。二、探索活动一:了解我国古代的造纸技术。1.用课件展示“中国古代造纸流程”图或播放相关的视频。2.学生阅读或观看,了解中国古法造纸的一般流程斩竹漂塘→煮程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3.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造纸流程对我们制作再生纸有什么启发。活动二:试着做一张再生纸。1.出示材料:废报纸、纸巾、水、水杯、搅拌棒、干毛巾。2.用课件展示再生纸制作的方法,并简要概括: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3.小组分工制作。4.分发事先自制的再生纸,让学生观察再生纸,说一说再生纸与普通纸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5.书写体验,感受再生纸的特点。活动三:了解造纸厂的造纸流程。1.观察“造纸厂造纸流程”图,了解现代造纸厂造纸流程。2.说一说现代造纸厂造纸流程与古代造纸流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比较再生纸的制造和普通纸张的制造有什么区别。活动四:节约用纸。1.用课件展示教材第53页的资料,引导学生阅读。2.结合资料,讨论:为了节约用纸,我们能够做些什么?(1)纸张双面打印、复印和使用。(2)使用再生纸。(3)用手帕代替纸巾。3.小结:使用再生纸可以节约大量原材料,进而起到保护树林等生态资源的作用。1.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流程,为制作再生纸做准备。2.通过制作再生纸的活动,体验资源再利用的实际意义。3.通过对比现代与古代的造纸流程,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便利。4.通过资料阅读,引导学生形成节约用纸的意识。三、研讨1.用回收的废纸制造再生纸有哪些意义?(引导学生从节约资源、节约成本、减少垃圾、减少污染等方面交流自己的认识,也可以适当与自己的行为相结合)2.以纸的回收利用为例,谈谈对资源再利用的看法。预设:节约原材料、节约水和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以再生纸为例,引导学生从人与环境的视角来分析资源再生问题,培养学生强烈的节约资源的意识。四、拓展除了废纸再生外,生活中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也能回收再利用,例如塑料、金属和玻璃等。阅读资料,了解其中一种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过程。查阅资料,拓展对资源再生的认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资源再生的意义。板书设计让资源再生教学反思学生几乎每天都在使用、消耗纸张,所以他们对纸的认识还是比较充分的。同时,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结合本课的主题体验造一张再生纸,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古代的造纸流程,还能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提倡多使用再生纸。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造一张再生纸从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大概需要5分钟左右的时间,因此,这个制作活动是便于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的。但在制作活动开始前,一定要提醒各小组分工合作,确保每一位组员都参与活动,避免出现一两位同学包搅制作活动全过程的情况。再生纸材料的选择上,除了报纸和卫生纸,我们也可以选用宣纸,其制作原料为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更接近于古人的造纸体验。第四单元热第1课时温度与水的变化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学生常常感受着天气的冷热变化现象,而且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了很多热现象,但是通过探究获得的理性认识很少,对温度变化等热学基本概念的关注也相对较少。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了热量在传递,完善“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这一科学概念。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科学思维*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存在*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探究实践*尝试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能够基于所学的知识,对研究问题做出假设,说明假设的依据。*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用酒精灯、三脚架等组成加热装置,开展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探究活动。*通过持续加热和停止加热,记录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假设,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对探究活动进行小结,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态度责任*形成对热量与水的温度变化、形态变化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通过长时多次的测量和记录,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树立用证据说话的意识,能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主动研讨与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给水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和形态发生的变化。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水的温度、形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铁架台、温度计、温度计夹子、温水、护目镜、湿布、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用课件展示图片,提问:图片中的水以哪些形态存在?水的这些形态会发生变化吗?2.谈话:自然界的水以不同的形态在循环运动着,很多生物依靠环境而生活,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关联着的。引导学生思考:水在自然界里运动着,水的形态在发生着变化,水的形态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3.板书课题:温度与水的变化。学生回忆自然界中有不同形态的水,思考水的形态是否会变化,聚焦问题“水的这些形态变化跟什么有关”。二、探索活动一:探寻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1.提问:水形态的变化与什么有关?2.引导学生回顾水结冰的温度,水沸腾的温度。3.讨论:水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水的形态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活动二: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1.将水加热到100℃,水开始沸腾,水的形态会转变成水蒸气。怎样用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呢?2.小组讨论实验步骤,制订实验计划。3.出示实验器材,确定实验步骤,明确注意事项。4.小组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在水沸腾后的变化记录表中。5.交流、汇报:水在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形态发生变化。1.引导学生回顾三年级学习的“水沸腾后变成水蒸气,水凝固后变成冰”等实验。在前概念的基础上,梳理水的形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2.用实验验证猜想,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同时根据数据分析梳理水的形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三、研讨1.回顾实验现象,分析数据记录。思考: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停止加热后,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2.水沸腾的过程跟什么有关?3.小结:只有持续提供热量,水才会沸腾。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探究记录,研讨温度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的关系。四、拓展1.在水结成冰和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热量是否产生了影响?2.学生提出假设后,小组讨论实验方法。3.师生共同完善探究方案。4.布置教材第60页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水的温度和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的概念。板书设计温度与水的变化受热,吸收热量受冷,释放热量受热,吸收热量受冷,释放热量温度上升,温度下降,水温度上升,温度下降,教学反思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