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化学研究些什么》课件_第1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化学研究些什么》课件_第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化学研究些什么》课件_第3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化学研究些什么》课件_第4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化学研究些什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3/24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化学研究些什么》课件你认识蜡烛吗?通过蜡烛燃烧你知道了蜡烛的什么特点?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蜡烛在空气中的燃烧(1)白色固体〖观察现象〗(2)起始,___;蜡烛熔化点燃后,_________,火焰上的白瓷板表面有_______,蜡烛逐渐

变短

;发光放热黑色粉末(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4)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6)刚熄灭时,烛芯上方出现一缕白烟熄灭后一段时间,__________。蜡烛液体凝固(5)粗玻璃管内引出一缕白烟再探蜡烛燃烧⑴蜡烛燃烧变成了什么物质?⑵白瓷板表面的黑色粉末是什么物质?⑶蜡烛熄灭后,烛心上方的一缕白烟是什么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炭粉蜡烛蒸气凝华形成的蜡烛小颗粒三探蜡烛燃烧点燃时,蜡烛发生哪些变化?⑴起始,_______;⑵点燃后,___________,火焰上的白瓷板表面有_______,蜡烛逐渐

变短

;⑶刚熄灭时,________________;⑷熄灭后一段时间,__________。蜡烛熔化产生火焰放热黑色粉末烛芯上方出现一缕白烟蜡烛液体凝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观察实验的方法观察原物质变化的条件现象新物质

颜色、状态、气味等加热、点燃、通电等色态变化;光热现象;形成烟雾、气体、沉淀等颜色、状态、气味等归纳一:物质的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本质区别特征判断方法联系实例没有产生新物质是否产生新物质产生新物质三态互变、外形改变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玻璃碎裂、冰雪融化、酒精挥发、食盐溶于水、车胎爆裂、电灯发光、湿衣服晾干食物变质、钢铁生锈、呼吸、各种燃烧、碳酸氢铵受热、燃放烟花、光合作用交流与讨论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属于化学变化。1.水的三态变化;2.汽油的挥发;3.煤油的燃烧;4.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5.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6.金刚石加工成钻石;7.植物的光合作用。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坚硬的金刚石可以加工成钻石;把灼热的金刚石放入液态氧气中,金刚石可以燃烧。在这两种情况下,金刚石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金刚石具有什么性质?金刚石硬度很大,把它加工成钻石十分困难灼热的金刚石可以在液态氧气中燃烧金刚石发生了什么变化?具有什么性质?

金刚石可以加工钻石,但比较困难,因为金刚石较硬;把灼热的金刚石放入液态氧气中,金刚石可以燃烧。在这两种情况下,金刚石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金刚石具有什么性质?金刚石加工成钻石是物理变化

(硬度大)---物理性质金刚石燃烧是化学变化(可燃性)---化学性质金刚石发生了什么变化?具有什么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毒性等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色、味、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物质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变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酸碱性、热不稳定性、毒性等归纳二:化学变化中伴随什么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形成烟雾等⑵能量变化:化学能光能热能(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电能其它⑴现象:化学变化的现象化学变化的现象和特征如: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有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以热能、光能、电能等形式释放出能量。如:石蜡、酒精燃烧时都发光,并放出热量;干电池在放电时内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释放出电能。有些化学变化,需要外界提供一定能量。如:绿色植物要吸收太阳能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许许多多事实表明,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空气是人们都熟悉的物质,我们每时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空气,生命就难以存在.为了使今后的生活更美好,我们要了解空气,防治空气污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演示,并注意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思考并和同学们讨论下列问题: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完全,说明了什么?(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氮气吗?(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1)把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分(2)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伸入集气瓶,塞紧橡皮塞(3)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导管伸入烧杯中,打开止水夹1.操作: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2)吸入瓶中水的体积占瓶容积的1/53.实验可得出的结论:a.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b.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c.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占空气体积的______

4/52.现象:4:吸入水的体积分数不足1/5的可能原因有哪些?⑴红磷量较少⑶温度没降到常温下(4)红磷中含有杂质,该杂质燃烧后生成气体(5)导气管中事先没有放水⑵装置气密性不好学生讨论

如果水面上升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哪些?1.装置气密性不好。2.磷取的量不足,氧气未消耗完。3.未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4.导管未注满水,打开止水夹后,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5.点燃红磷,未迅速伸入集气瓶5:吸入水的体积分数超过1/5的可能原因有哪些?⑴燃烧匙伸入广口瓶时有部分气体逸出⑵实验开始时未夹紧弹簧夹6.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进行相同的实验?不能,蜡烛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瓶内气压没有变化。2、纯净物与混合物混合物:由两种物质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食盐水、糖水、氨水等。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让我们再次讨论: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

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如果实验中,红磷在集气瓶里已经全部燃烧(没有剩余),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1.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只是单一的某种物质.2.18世纪70年代,a.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气.3.空气发现史舍勒-----瑞典化学家,氧气的发现人之一,同时对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都有深入的研究普利斯特里-----英国化学家、自学成材的气体化学大师拉瓦锡----法国化学家,他建立了燃烧理论,创立了化学物质分类新体系,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舍勒普利斯特里拉瓦锡b.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c.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和英国化学家拉姆塞合作发现了氩气活动与探究取少量的葡萄糖、砂糖、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到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的残渣。上述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d.葡萄糖、砂糖、面粉中都有碳元素齐读课本15页最后两段和16页第一段e.化学变化不会生成新的元素f、物质由微粒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粒构成。金刚石石墨碳元素组成碳原子构成,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金刚石晶体金刚石晶体结构模型石墨晶体

石墨晶体结构模型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和制法阅读课本P16最后一段完成下面填空1.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晶体有光泽,做钻石2.石墨能导电,做电极3.石墨为黑色质软的固体,制铅笔芯4.金刚石硬度大,做钻头、玻璃刀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1.我国化学家于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2.弗莱明研制出了青霉素;

3.诺贝尔成功的研究出炸药等。4.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表5.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石英晶体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一、葡萄糖加热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的残渣主要是________,说明葡萄糖中含___元素,其元素符号为_____。

巩固碳碳C二、物质常发生下列变化:①挥发;②燃烧;③熔化;④发光;⑤锈蚀;⑥腐烂;⑦爆炸。其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⑤⑥D、①⑤⑥C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物理变化物理性质酒精容易挥发天然气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石蜡熔化加热碳酸氢铵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水结成冰连线练习三、连线四、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煤气中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有煤气泄漏时,人们可以从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泄漏了,以便采取措施。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略小。一氧化碳燃烧产生二氧化碳。(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1

2

3

4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1

2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常温下是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有毒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五说出下列变化中能量的转化方式:①蜡烛燃烧_______________②太阳能电池充电__________③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④用电钣锅煮饭____________⑤蓄电池的充电与放电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能转化为热能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六.在庆典活动中,人们常用氦气充灌探空气球,你认为期中利用了氦气的哪些性质:①密度比空气小得多②在空气中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③是一种无色气体④不能供给人类呼吸A、①②③B、②③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