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实验中学2024年高考生物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C/1F/wKhkGWX_jXiAbxcMAAKTWpSgsJU777.jpg)
![贵州省贵阳市实验中学2024年高考生物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C/1F/wKhkGWX_jXiAbxcMAAKTWpSgsJU7772.jpg)
![贵州省贵阳市实验中学2024年高考生物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C/1F/wKhkGWX_jXiAbxcMAAKTWpSgsJU7773.jpg)
![贵州省贵阳市实验中学2024年高考生物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C/1F/wKhkGWX_jXiAbxcMAAKTWpSgsJU7774.jpg)
![贵州省贵阳市实验中学2024年高考生物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C/1F/wKhkGWX_jXiAbxcMAAKTWpSgsJU77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实验中学2024年高考生物四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赫尔希和蔡斯进行了验证DNA是噬菌体遗传物质的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①将大肠杆菌细胞分别放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或32P的培养基中培养②将大肠杆菌细胞放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③用T2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使T2噬菌体分别被35S或32P标记④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注入→复制→组装→释放⑤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DNA的实验方法叫荧光标记法⑥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结果中,上清液理论上不含放射性,因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⑦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④⑥⑦ D.②⑤⑦2.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及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通过统计视野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数目,可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C.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保持相似性D.培养洋葱根尖时添加适量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可使细胞停滞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3.果蝇体内的一个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段时期内某种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a代表2个染色体组,则该细胞在CD段可能含有4条X染色体B.若a代表4个核DNA分子,则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C.若a代表4条染色体,则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D.若a代表8条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在CD段可发生基因重组4.细胞代谢能在常温常压下迅速有序地进行,其中酶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酶是所有活细胞都含有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H2O2分解实验中,加热、Fe3+、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依次增强C.有些酶需要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运输D.人体的各种酶发挥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不完全相同的5.下列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观察质壁分离时,可以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黑藻的叶片B.可以采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的结构特点C.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必须通过分子检测D.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检测,若变蓝则说明有目的DNA产生6.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研究早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B.实验中用细菌培养液对R型菌进行了悬浮培养C.S型菌的DNA使R型菌发生稳定的可遗传变异D.R型菌的转化效率仅取决于S型菌DNA的纯度7.“率”是指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增长率D.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8.(10分)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据观察,感染者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出现肺炎、肺衰竭甚至死亡。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属RNA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表现生命特性B.新型冠状病毒能致病,说明患者体内不发生免疫反应C.与正常人相比,发热患者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较快D.肺衰竭症状的出现说明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二、非选择题9.(10分)2019年1月由东南亚侵入我国云南的草地贪蛾对玉米等农作物产生了极大的危害。经科学家试验研究表明,引入蠋蝽作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在防治草地贪蛾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田地中包含草地贪蛾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草地贪蛾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入蠋蝽来控制草地贪蛾的数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治,二者可通过反馈调节来维持数量相对稳定,其中反馈调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引入蠋蝽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2019年12月以来,武汉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除南极洲以外的其它六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疫情。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新冠病毒与HIV一样都是单链RNA病毒。两种病毒在宿主细胞内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翻译时,因____________(填结构)移动得到一类多聚蛋白,多聚蛋白均需要在一种由病毒自己编码的蛋白酶催化下被剪切成单个蛋白,才能发挥作用。有专家曾推荐两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用于治疗这种新冠肺炎,从原理上看两种药物都是通过与病毒自己编码的蛋白酶结合而使这种蛋白酶失效。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来看,两种药物都通过改变病毒这种蛋白酶的____________,使蛋白酶失去它的功能,从而抑制病毒的繁殖;从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来看,两种药物都通过干扰子代病毒的____________(填“注入”或“合成”或“组装”)而不能形成子代病毒。另外,有人用新冠肺炎康复者经过严格病毒灭活等处理过的____________治疗重症患者取得明显效果。(2)这种新冠病毒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与健康,研制并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最有效措施。假如某医疗研究小组已研制出某种新冠病毒疫苗,但不知道该疫苗的免疫效应如何,请利用若干只健康小鼠等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该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应。要求简要写出: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要求对照实验包括实验组甲和对照组乙两个组)11.(14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天然培养基,多数微生物能够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物质用量物质用量牛肉膏5g琼脂20g蛋白胨10g水定容至1000mLNaCl5g(1)按物理状态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上述培养基配方中提供碳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_________以及氧气的要求。(2)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环使用前后要进行___________灭菌。(3)该培养基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嗜吡啶红球菌可以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还能使榨菜在腌制过程中变红;该菌的菌落呈红色、奶酪状、圆形、隆起。研究人员为了初步鉴定变红的榨菜中是否含有嗜吡啶红球菌,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嗜吡啶红球菌的培养基的pH应调至_____________,该步骤应在_____________之前完成。(2)初步鉴定嗜吡啶红球菌时,先要纯化榨菜中的菌种,纯化时先将榨菜样液用滤膜过滤,滤膜的孔径应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菌种的体积。挑取滤膜上的菌种,接种在平板上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培养微生物时,常培养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目的是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观察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则可初步确定变红榨菜中含有嗜吡啶红球菌。(3)为了进一步确定变红榨菜中含有嗜吡啶红球菌,可挑取上述平板菌落中的菌种接种在含有_____________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_____________法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研究者: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2)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3)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4)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5)实验过程:首先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了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了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然后,用被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去侵染细菌,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简单过程为:标记细菌→标记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细菌→搅拌离心。(6)分析:测试的结果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并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的外部,噬菌体的DNA却进入了细菌体内,可见,噬菌体在细菌内的增殖是在噬菌体DNA的作用下完成的。(7)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即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传给后代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详解】①②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要先分别标记大肠杆菌,即将大肠杆菌细胞分别放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或32P的培养基中培养,①正确,②错误;③用T2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使T2噬菌体分别被35S或32P标记,③正确;④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注入→复制→组装→释放,④正确;⑤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DNA的实验方法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⑤错误;⑥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结果中,上清液理论上不含放射性,因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⑥正确;⑦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⑦错误。综上②⑤⑦错误。故选D。2、D【解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有丝分裂的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细胞的亲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详解】A、分裂间期所占时间最长,故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中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A正确;B、视野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数目与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成正比例,B正确;C、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保持相似性,C正确;D、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培养洋葱根尖时添加适量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可使细胞停滞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D错误。故选D。3、C【解析】
根据图示分析可知:图中表示在果蝇细胞分裂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物质含量减半的过程;无论DNA、染色体、还是染色体组,减半发生的时期都为细胞分裂完成时,故着重分析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各物质的变化特点。【详解】A、因为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若a代表2个染色体组,则CD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组加倍,如果该果蝇为雌性,此时该细胞中有4条X染色体,A正确;B、因为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若a代表4个核DNA分子,则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B正确;C、因为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若a代表4条染色体,则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C错误;D、因为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若a代表8条染色体单体,则CD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整个过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D正确。故选C。4、B【解析】活细胞的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A项正确;H2O2分解实验中,加热使H2O2分子达到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不是降低活化能,B项错误;大部分酶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需要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运输,C项正确;人体的各种酶发挥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不完全相同,D项正确。5、D【解析】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详解】A、黑藻含有大液泡和叶绿体,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黑藻的叶片,会出现质壁分离,叶绿体的存在也便于观察,A正确;B、沃森和克里克采用物理模型建构的方法,研究了DNA分子的结构特点,B正确;C、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细胞水平的筛选只能选出杂交瘤细胞,如筛选出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必须用抗原-抗体杂交法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检测,C正确;D、PCR的产物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到溶液变蓝色,说明含有DNA,但不一定是目的DNA,所以不能据此判断目的DNA的产生,D错误。故选D。6、D【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科学家又进行了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从活的S型菌中抽提DNA、蛋白质和荚膜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并进行悬浮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其中的DNA组分能够把R型菌转化为S型菌,又进一步研究表明,用DNA酶处理DNA样品,DNA被降解后就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可见一种细菌的DNA掺入到另一种细菌中,能够引起稳定的遗传变异,后来的研究不断证实:DNA不仅可以引起细菌的转化,而且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研究证实了这样的论断:DNA是遗传物质,DNA赋予了生物的遗传特性。【详解】A、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早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A正确;B、由分析可知,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用细菌培养液对R型菌进行了悬浮培养,B正确;C、实验表明,S型菌的DNA使R型菌发生稳定的可遗传变异,C正确;D、R型菌的转化效率不仅取决于S型菌DNA的纯度,而且还取决于培养条件,D错误。故选D。7、B【解析】
A项,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故A项正确。B项,食物链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不能提高,能量只能多级利用,故B项错误。C项,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持续增长,故C项正确。D项,当适当降低温度时,会抑制有关细胞呼吸的酶的活性,所以细胞呼吸速率降低,故D项正确。故选B。8、B【解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3、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活,A正确;B、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要靠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和呈递,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与之结合来完成体液免疫,但免疫系统的功能不是绝对的,B错误;C、与正常人相比,发热患者体温升高,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较快,C正确;D、感染者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出现肺炎、肺衰竭,表明人体免疫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新冠肺炎病毒的疫情来考察学生对病毒知识和生命活动的调节方面的知识的掌握。二、非选择题9、玉米→草地贪蛾→蠋蝽(初级)消费者生物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直接以绿色植物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一般为消费者,分解动植物遗体残骸的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腐生动物也属于分解者。【详解】(1)草地贪蛾对玉米等农作物产生了极大的危害,说明草地贪蛾以玉米为食,引入蠋蝽作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可防治草地贪蛾,说明蠋蝽捕食草地贪蛾,所以玉米田地中包含草地贪蛾的一条食物链是玉米→草地贪蛾→蠋蝽。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草地贪蛾属于初级消费者。(2)引入蠋蝽来控制草地贪蛾的数量属于利用捕食性天敌来控制种群数量,属于生物防治。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3)引入蠋蝽可控制草地贪蛾的数量,从而使能量更多的储存在玉米等农作物中,所以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意义是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0、核糖体空间结构装配(组装)血浆(或血清、抗体)思路:将若干只健康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某种新冠病毒疫苗,乙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的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小鼠;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抗体浓度(或者一段时间后两组小鼠再分别接种一定量的新冠病毒,观察两组小鼠的发病率、死亡率),并作好记录。
参考答案一:若甲组(实验组)小鼠体内抗体浓度明显高于乙组(对照组),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较好;若两组小鼠抗体浓度差异不明显,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不好。
参考答案二:若甲组(实验组)小鼠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低于乙组(对照组),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较好;若两组小鼠发病率、死亡率差异不明显,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不好。【解析】
翻译时核糖体沿mRNA移动,读取密码子合成蛋白质;根据题目信息可以推测,两种药物的作用原理是通过与酶结合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去其功能从而抑制病毒繁殖,阻断子代病毒的“组装”过程而不能形成子代病毒。【详解】(1)翻译时核糖体沿mRNA移动,读取密码子合成蛋白质;根据题目信息,两种药物发挥作用的原理都是通过与病毒自己编码的蛋白酶结合而使这种蛋白酶失效。因此可推测,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来看,两种药物都通过改变病毒这种蛋白酶的空间结构,使蛋白酶失去它的功能,从而抑制病毒的繁殖;病毒的多聚蛋白已经合成,两种药物都通过干扰病毒多聚蛋白形成单个蛋白的酶切过程阻止其发挥作用,因此从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来看,两种药物都是通过干扰子代病毒的“组装”过程而不能形成子代病毒。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血浆)中存在针对该病毒的抗体,因此可用新冠肺炎康复者经过严格病毒灭活等处理过的血浆(或血清、抗体)治疗重症患者。(2)根据实验目的及对照实验设置的具体要求,可确定该实验的大致实验思路:将若干只健康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某种新冠病毒疫苗,乙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的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小鼠;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抗体浓度(或者一段时间后两组小鼠再分别接种一定量的新冠病毒,观察两组小鼠的发病率、死亡率),并作好记录。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若甲组(实验组)小鼠体内抗体浓度明显高于乙组(对照组),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较好;若两组小鼠抗体浓度差异不明显,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不好。或若甲组(实验组)小鼠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低于乙组(对照组),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较好;若两组小鼠发病率、死亡率差异不明显,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不好。【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获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加以分析和解题,利用所学知识和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恰当地设计实验思路,确定可观察、可测量等相应的实验结果并预测相应的实验结论。11、固体牛肉膏、蛋白胨特殊营养物质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灼烧不能该培养基不含纤维素,且含有提供碳源的牛肉膏、蛋白胨,大多数细菌均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解析】
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划分,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是否添加琼脂);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详解】(1)由于培养基中含有琼脂,按物理状态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题述培养基配方中提供碳源的物质是牛肉膏、蛋白胨。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13《猫》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 Unit 4 Customs and Traditions:Review of Passives 语法衔接活动案例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沪外版必修第一册
- 8 安全记心上《平安出行》(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西藏小区变压器施工方案
- 27《巨人的花园》(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3 我的本领大-循环模块与执行器模块组合应用》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001
- 9元日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Unit 3 Seasons Lesson 2(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二年级下册
- 倒卖人口合同范例
- 邵阳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表
- 稀土配合物和量子点共掺杂构筑发光软材料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3年1月份修订)
- JJG 921-2021环境振动分析仪
- 中药炮制学-第五、六章
- 中国风军令状誓师大会PPT模板
- 小儿高热惊厥精品课件
- 2023机械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2年电拖实验报告伍宏淳
- 丰田汽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体系研究(2021)
- 即兴口语(姜燕)-课件-即兴口语第一章PPT-中国传媒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