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1电荷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知道元电荷的概念,认识各种起电方法及实质。
3.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知识点一、电荷及相互作用
1.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物质的微观结构
(1)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原子核正电荷
的数量跟核外电子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电中性。
(2)原子电性:原子核的正电荷的数量与核外电子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的位置表
现为电中性。
(3)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能自由活
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了带正电的离子。
4.物体带电: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当物体内的正电荷数量多于负电荷数量时,物体带正电,反之,带负电。正电荷数量与负电荷数量相
等时,物体不带电。
[题1]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轻质小球“,”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
始时,“、人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人带电,则
A.6将吸引“,吸住后不放开B.b先吸引小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
【答案】B
【解析】b球带电后,使a产生静电感应,感应的结果是a靠近人的一侧出现与b异种的感应电荷,远
离〃的一侧出现与6同种的感应电荷。虽然〃上的感应电荷等量异号,但因为异种电荷离b更近,所以b
对“的静电力表现为引力。当人吸引。使两者接触后,由于接触带电,氏a便带同种电荷,有斥力作用,
因而又把a排斥开,所以B正确。
C.“、〃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D.人立即把〃排斥开
知识点二、三种起电方式
1.接触起电:(1)指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而使不带电的导体
带上电荷的方式,如图。
(2)本质:接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
2.摩擦起电:(1)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不紧的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得
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如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玻璃棒容
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硬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时,硬橡胶棒容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如图。
(2)摩擦起电的本质:摩擦起电时,电荷并没有凭空产生,其本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所以两个相
互摩擦的物体一定是同时带上性质不同的电荷,且电荷量相等.
3.感应起电
(1)自由电子:金属中离原子核较远的能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的电子。
(2)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
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的现象。
(3)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如图。
(4)感应起电的操作步骤:
.4.B____AB
①如图所示,使带电体C(如带正电)靠近相互接触的两导体A、及
②保持C不动,用绝缘工具分开A、B。
③如图所示,移走C,则A带负电,8带正电。
若先移走C,再分开A、B,则A、8原来在C的作用下感应出的异种电荷会立即中和,A、B分开后不
带电。
(5)感应起电的判断方法
①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产生静电感应现象,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
一端带同种电荷。
②凡是遇到接地问题时,该导体与地球可视为一个导体,而且该导体可视为近端物体,带异种电荷,
地球就成为远端导体,带同种电荷。
【题2】如果天气干燥,晚上脱毛衣时,会听到“僻啪”的响声,还会看到电火花,关于这种现象产生
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身体上产生电流B.接触带电造成的C.摩擦起电造成的D.感应起电造成的
【答案】C
【解析】脱毛衣时由于摩擦起电,衣服间产生异种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电火花,
并伴有“僻啪”声,选项C正确,A、B、D错误。
4.三种起电方式比较
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条件两不同绝缘体摩擦时导体靠近带电体时导体与带电导体接触
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且电性导体上带上与带电
现象两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与原带电体“近异远同”体相同电性的电荷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带正(负)电物自由电荷在带电体
原因
的束缚力不同而发生电子得失体吸引(排斥)而靠近(远离)与导体之间发生转
摩擦后的毛皮与橡胶棒分别带放于电场中的导体两端带有等量异
举例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正电和负电种电荷
实质均为F自荷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转移
【特别提醒】(1)感应起电成功的关键在于先分开两物体(或先断开接地线)然后再移去
带电体。
(2)摩擦起电中对原子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差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对原子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的
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5.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两种方法
(1)将物体靠近轻小物体(例如纸片、头发),若能吸引轻小物体则带电,否则不带电。
(2)将待检验物体靠近或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若金属箔片张开则带电,否则不带电。
[题3]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架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
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8分开,然后移去C,A、8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C.先把C移走,再把4、8分开,4、8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然后重新让4、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
闭合
【答案】AB
【解析】(1)C移近A时,带正电的小球C对4、8内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使4、8中的自由电子向左
移动,使得A端积累了负电荷,8端积累了正电荷,其下部的金属箔片也分别带上了与A、8同种性质的电
荷。由于同种电荷间的斥力,所以金属箔片都张开,A正确。
(2)C靠近后保持不动,把A、8分开,4、8上的电荷因受C的作用力不可能中和,因而A、8仍带
等量的异种感应电荷,此时即使再移走C,因A、B已经绝缘,所带电荷量也不会变,金属箔片仍张开,B
正确。
(3)先移走C,再把4、8分开,A、8上的感应电荷会马上在其相互之间的引力作用下吸引中和,不
再带电,所以箔片都不会张开,C错。
(4)先把4、3分开,移走C,然后重新让A、8接触,A、3所带的异种电荷马上中和,箔片都不会
张开,D错。
【题4】如图所示,放在绝缘支架上带正电的导体球A,靠近放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导体B,导体8
用导线经开关S接地,现把S先合上再断开,再移走A,则导体B
A.不带电B.带正电C.带负电D.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易错分析:对于绝缘柱支持的导体8,由于静电感应,其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左端接地,
左端电荷被导走,导体8带正电,故选B。
在感应起电的过程中,远端带同种电荷,近端带异种电荷。将8的左端接地后,8和地球组成了一个
大导体,地球是导体的远端,故8成了近端,带负电。
【题5]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
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
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
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该物体的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
【答案】CD
【解析】两物体摩擦时得失电子取决于原子对电子的束缚力大小,A错。由于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
得失,所以两物体带电种类一定不同,数量相等,B错C*j。由题中例子不难看出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
体摩擦,带电种类可能不同,D对。
知识点三、电荷守恒定律
1.两种表述
表述一: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它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
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述二: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2.守恒的广泛性:电荷守恒定律同能量守恒定律一样,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任何电现象都不违
背电荷守恒定律。起电过程的本质都是电子发生了转移,也就是说物体所带电荷的重新分配。不论哪一种
起电过程都没有创造电荷,也没有消灭电荷。
3.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
(1)电荷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一样,也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守恒定律。
(2)两种典型的摩擦起电现象:一是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二是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
胶棒带负电。玻璃棒和橡胶棒上带的电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摩擦使物体之间发生了电子得失的现
象,符合电荷守恒定律,可以推断: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要带负电,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要带正电。
(3)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金属球相接触,发生电荷中和,两球都不再带电,这个过程中两球所带电荷
的总量并没有变(为零),电荷也是守恒的。
(4)电荷守恒定律的广泛性:任何电现象都不违背电荷守恒定律,涵盖了包括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的微
观粒子在变化中遵守的规律。如:由一个高能光子可以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一对正、负电子可
同时湮没、转化为光子。在这种情况下,带电粒子总是成对产生或湮没,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4.“中性”与“中和”的理解
(1)中性:物体内有电荷存在,但正、负电荷的绝对值相等,对外不显电性。
(2)中和:两个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带电体相遇达到电中性的过程.
5.接触起电现象中电荷量的分配
(1)导体接触带电时电荷量的分配与导体的形状、大小有关。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时,电荷量平均
分配;形状、大小不同的导体接触时电荷量不能平均分配。无论哪种情况,接触前后电荷总量不变。
(2)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时电荷量的分配情况:若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的带电量分别为
则它们接触后再分开都带有驾Q的电量,式中电量。卜均包含它们的正负号。
【题6】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带电的物体一定没有电荷B.带电物体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C.一根带电的导体棒放在潮湿的房间,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导体棒不带电了,这过程中电荷不守恒
D.摩擦起电实际上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答案】D
【解析】不带电的物体内部正电荷的电量和负电荷的电量相等,体现出电中性,故A错误;物体带电
可能有多余的正电荷,也有可能有多余的负电荷,故B错误;导体棒上面的电荷通过潮湿的空气发生了转
移,电荷仍然守恒,故C错误;物体带电的本质都是电荷的转移,故D正确。
知识点四、元电荷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其国际单位为库仑,符号是C。
2,元电荷: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
表示,这是电荷的最小单位。
3,元电荷的数值:e=1.60x1019c。其它带电体所带电荷量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即物体带的电荷
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
4.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侬之比叫电子的比荷。电子的比荷也是一个常用的物理量,电
1.60乂10-19
子的比荷为嬴=09]>](尸0C/kg=1.76x10"C/kgo
【题7】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6.4xl09c,02=-3.2x10
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后,A、8带电量各是多少?此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转移了多
少个电子?
【答案】1.6xlO-9C^1.6xlO-9C,3.0xl()i。个
【解析】当两小球接触时,带电荷量少的负电荷先被中和,剩余的正电荷再重新分配。由于两小球相
同,剩余正电荷必均分,即接触后两小球带电荷量相等,
Qi+Q,6.4xl0-9-3.2xl0-9一。
QA=QH'=^^=--------2--------C=1.6x109Co
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8球转移到A球,不仅将自身电荷中和,且继续转移,使8球带的正电荷,
这样,共转移的电子电荷量为A。=一。2+。8'=(3.2x10-9+16x10-9)C=4.8xlO^9C,
转移的电子数〃=券=需合个=3.0x101。个。
e1.ox]u
【题8】4、B两物体均不带电,相互摩擦后A带负电荷,电荷量大小为Q,则B的带电情况是
A.带正电荷,电荷量大于。B.带正电荷,电荷量等于。
C.带负电荷,电荷量大于。D.带负电荷,电荷量等于。
【答案】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A8相互摩擦后,A得到电子的能力大于8,物体带负电荷,物体B
带正电荷,电荷量等于Q,故B选项正确。
【题9】如图所示为科技馆里一个趣味体验项目的照片和简化图,核心装置为一个金属球,在干燥的空
气里,体验者双脚站在绝缘凳上,手(图中为右手)按在金属球上,并远离周围其他物体。一条特殊传送
带(图中未画出)给金属球不断地输送电荷,过一段时间后,体验者的头发便会四处散开,甚至倒立,十
分有趣,在此状态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右手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招生策划方案
- 钢筋购销合同协议书
- 银行委托支付协议书
- 到诊所兼职执业协议书
- 车间安全保密协议书
- 迪拜钢琴转让协议书
- 高空吊绳安全协议书
- 车位物业代销协议书
- 一方放弃房子权协议书
- 运输公司买卖协议书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 2024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 塔吊定期检查记录表
- 信息系统监理师(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软件资格考试(中级)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上海市上宝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评估+物理试卷答案
- 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能大赛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2024年浙江省嘉兴市初三中考三模科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核心素养-空间观念
-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真题答案】
- DZ/T 0462.3-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3部分:铁、锰、铬、钒、钛(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