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指定

位置,然后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

工整,笔迹清晰。

3.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在世人心中一直占据着显①(he)的地位。古人

利用自然资源与建筑形成独特风景,滕王阁与远处的青山绿水遥相呼应,缸。登临滕王阁,我们不但可

以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可以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伫立江畔,观赏北流之赣江水,仰望蓝

天,虽不能见“落霞与孤鹫齐飞”,但也可以看到飞鸟展翅盘桓于长空,勾起游人对王勃所描写的美丽秋

景的联想。

1.文中加点字“桓”的读音正确的是()

AhengB.huiinC.yuanD.geng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A.赦B.赧C.赫D.郝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A.交相辉映B.相得益彰C.相映成趣D.俯仰生姿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临滕王阁,不但我们可以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更可以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B.登临滕王阁,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可以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

C.我们登临滕王阁,不但可以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可以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

D.登临滕王阁,我们不但可以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更可以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仁”的另一义是果核的内里,如桃仁、杏仁等,它是个有生机的活物,种在地上能发芽。

②“仁”是儒家极为重要一个范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③因此,在孔子那里,仁是道德的根基和最高境界。

④《说文解字》释“仁”为“亲也”。“仁”即对人友善、相亲。

⑤从这两层意思出发,“仁”既有恻怛慈爱之意,又有生生不息、利人活物的气象。

A.④③①⑤②B.②④①⑤③C.④②③①⑤D.②④③①⑤

6.张立同学将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为班争光。他这几天有些紧张,下列用于鼓励他的话

语,最得体的是()

A.张立同学,你都参加过那么多次诗歌朗诵比赛了,还会紧张呀?

B.张立同学,不过就是一次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嘛,你肯定可以的,好好表现!

C.张立同学,班级选你参加比赛,你可不能紧张,影响发挥,丢大家的脸。

D.张立同学,我听过你的朗诵,表现得特别好,同学们都为你骄傲。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每小题2分,共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唇

刘敏中

短梦惊回,北窗一阵芭蕉雨。雨声还住,斜日明®高树。

起望行云,送雨前山去。山如雾,断虹②犹怒。直入山深处。

【注】①明:动词,照亮。②断虹:彩虹被如雾的山遮住了一部分,故称“断虹”。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的是词人在清晨的睡梦中被雨打芭蕉声惊醒。

B.词人醒来后看见斜日照亮高树,一个“明”字使整个画面变得明朗而清新。

C.从描写角度看,上片侧重听觉,下片侧重视觉,有声有色,情韵悠然。

D.词人通过写景将情绪变化寓于景中,情景相融,蕴藉丰富。

8.请简要分析“山如雾,断虹犹怒。直入山深处”中“怒”字的妙处。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鲁直德性夙成

黄鲁直得洪州解头咒赴省试。公与乔希圣数人待榜②,相传鲁直为省元®。同舍灌酒,有仆自门被发

大呼而入,举三指,问之,乃公与同舍三人,鲁直不与。坐上数人号散去,至有流涕者,鲁直饮酒自若。

饮酒罢,与公同看榜,不少见于颜色。公尝为其妇翁④孙莘老言:“重之后妻死,作《发愿文》⑥,绝嗜

欲,不御酒肉。”至黔州命下久亦不少动。公在归州⑦日,见其容貌愈光泽。留贬所累年,有见者,无学

仕宦时。议者疑者直,其德性殆夙成⑥,非学而能之。

【注】①黄鲁直: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解头:又称“解元”“举首”,

指乡试第一名。②公:此处指孙升。待榜:等待录取名单公布。③省元:省试第一名。④妇翁:俗指岳

父,孙莘老是黄庭坚的岳父。⑤《发愿文》:见《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一。⑥黔州命下:黄庭坚曾为

《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有人指责《实录》有不实之处,黄庭坚就被贬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

(今重庆彭水县)安置。⑦不少动:不稍改变。少,同“稍”。⑧归州:地名。⑨殆:大概。夙成:长期

养成。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S()(2)f()(3)耳()

10.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之,乃公与同舍三人,鲁直不与。

(2)饮酒罢,与公同看榜,不少见于颜色。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认为黄庭坚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古仁人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句子是:

(2)当同学遇到挫折时,我们可以用《行路难(其一)》中的“,”来安慰他。

(3)辛弃疾时时不忘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他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要收

复北方失地,建立功名的句子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和远方

彭程

①吴桥是著名的杂技之乡,与我的故乡景县隔着一条京杭大运河。它的县城有个诗意的名字“桑

园”,离我住的县城只有十几华里,但在当时感觉已经很远了。第一次来这里,还是在几年前,几个小伙

伴刚刚结伴学会骑自行车,有人提议去桑园看火车,便一同骑车前往。津浦铁路从这里穿过,让我们十分

羡慕。当一列开往南方的绿皮客车从身旁驰过时,每个人都兴奋不已。我知道,脚下这条被阳光照耀得闪

闪发亮的铁轨,通往这些陌生的地方:济南、徐州、南京、苏州、上海……它们遥远而神秘,让我内心充

满了向往。

②“诗和远方”,如今已经是一个十分寻常的譬喻。相对于日常枯燥琐碎的生活而言,远方以其陌生

感,天然具有一种魅惑,因此还有一个类似的表达,“生活在别处”。距离感是它得以产生的关键。而对

于我来说,除了真实的旅行,这种走入远方之感,还来自书中所呈现的生活。

③每一册书都是一扇开向世界的窗户,让我望见了一片天地。它既有地理意义上的真正的山河大地,

也展开在情感和思想的维度之上,呈现为种种精神的风景。每一本喜欢的书,都会带来某些远方的消息,

都参与了对阅读者精神人格的塑造,成为其成长之路上的一处处路标。

④但这里我更想说的是,这样的事情若发生在旅途中,在日常生活的固定处所之外,无疑会带来一种

特别的感受。地理上的远方叠加了精神的远方,就有了双重的意味,更为浓郁的诗意,自然更难以忘记。

⑤第一次远行,是1986年的初夏,我去贵州和云南出差。离开贵阳之前,在住处旁边的一家新华书

店,我买到了英国作家乔治•吉辛的《四季随笔》,翻译者是李霁野。在昆明跳荡流淌的阳光下,我仔细

地读完了这本书,从文字间感受作者漫步于阳光照耀的夏日英格兰河谷中的惬意,那是他多年前住在伦敦

阴郁逼仄的阁楼上、为赚取每天果腹的面包而拼命写作时根本不敢想象的享受。那种孤独中的恬适,那种

从书籍和自然中获得的慰藉,让我感到了某种心性的亲近。读一本书,常常伴随着对自我的发现。

⑥然后是一年多后,在上海城隍庙的一家书店,买到了一册《六人》,是三联书店“文化生活译丛”

中的一本。当时仍然处于为意义而迷茫的生命阶段,这本德国人写的小书正对胃口。作者通过描述每个人

的性格习惯和生活道路,用一种浓郁的抒情笔调,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很有几分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的

意味。大上海喧嚣纷乱,五光十色的街景,扰攘匆忙的人流,正契合了当时的情感状态,为阅读和思考提

供了合适的背景氛围。

⑦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买上一本书,并在书的扉页上记下购书的时间和地点,曾经是我多年的习

惯,仿佛今天人们去某处旅游,喜欢拍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一样。但这些文字痕迹的意义,完全是属于我

自己的,借助它们,某个记忆中的片段得以复活。

⑧像这本《成都竹枝词》,购于成都热闹繁华的春熙路。书中收录的诗句跨度长达几百年,活泼清

新,描绘了这座古老都市的年节岁时、风土民俗和百工技艺,文字间流溢出的风趣谐谑、优游乐生的气

息,正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这本小开本的《蒙田随笔》,是在西安一个叫作小寨的地方买到的,收入

的文章并不多,但作者对人类情感行为的冷峻观察,文字间透露出的强大的理性力量,足以让我读得入

迷,因此多年之后作者的全集翻译出版时,我第一时间就买到了手。这本曹聚仁的《万里行记》购于福州

西湖公园边,一代国学大师渊博丰厚的学养,让他得以用文化和历史的双重目光,观照每一个履迹所至之

处,从而有了深刻独到的发现和感悟,远非众多浮光掠影的游记散文所能企及。

⑨岁月逝水,往事云烟。

⑩这次回家乡,是为了办理父亲的后事。父母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二十年,搬来了京城,住在我家附

近。父亲可能并不知道,是他当年的一番话,让我在心中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朦胧的远方。

⑩己得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对我提到了作家浩然。已经记不清楚起因是什么,好像是

一次作文被老师表扬,作为范文油印出来在同年级几个班里散发?父亲很高兴,鼓励我好好写,说写好了

能当作家,并举出浩然的例子。那时正值文化浩劫的年代,能读到的文学作品很少,父亲也只是一个普通

党政干部,对文学并没有多少了解。他提到这位作家,是因为浩然在当时可谓是最出名的了。那个年代的

父母们,很少会为孩子筹划未来,所以父亲的这几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还记得,当时全家几口

人住在县委家属院一间东西朝向、光线阴暗的平房里,和对面人家共用一间过厅兼厨房。

⑫父亲未必会想到,他的话对我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我从此留意浩然的作品,但对当时正在流行的他

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不太能读懂,倒是从一位同学那里看到了他的《幼苗集》,一本儿童故事集,非

常喜欢,就希望自己也能有一本。县城的书店没有,我便央求父亲,于是他托单位出差的人在邻近的山东

德州新华书店给买了一本。那是一个地级市,比县城大很多。接下来的一年里,我把那本书读得熟透。

⑬⅛1今看来,这本书和作家的其他一些作品一样,都难以避免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印迹,限

制了它拥有更好的成色,但在满目荒芜的当年,它毕竟闪耀出一种动人的文学之美,仿佛一面蒙上尘土的

玻晴,仍然能够依稀映出天空的蔚蓝。这种迷恋,在我的心中播撒下一粒梦想的种子。二十多年后,在北

京东边的一座县城,我见到了这位自己从小崇拜的作家,这里正是他长期深入生活的地方。我由裒地表达

T对他的感谢。

⑭⅞口今,我的书柜里还有一本《幼苗集》,当然已经不复是当年那本了,是后来从北京琉璃厂的古旧

书市上买到的,作为一个纪念,一种对过往岁月的祭奠。看到它时,我总会想到父亲。父亲已经长眠在北

京昌平的一处墓园里。墓园背靠逶迤的燕山山脉,宽阔的草坪连绵起伏,蔚蓝的天空下,树木苍翠,百花

绽放,气氛宁静肃穆。

⑮K寸我来说,离家五十公里外的这一个地方,是我的思念的边界,是远方的远方。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9月23日,有删改)

13.文章围绕“书和远方”叙事,抒发感受。请通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书目购书地点精神的远方

贵阳新华书

《四季随笔》(1)

契合了当时的情感状态,为阅读和

《六人》(2)

思考提供氛围

《成都竹枝

成都春熙路(3)

词》

《蒙田随笔》西安小寨(4)

文化和历史的双重目光观照每一个

福州西湖公

(5)履迹所至之处,有了深刻独到的发

园边

现和感悟

北京琉璃厂

《幼苗集》(6)

的古旧书市

14.有人说文章第⑪©段与写“书和远方”的关系不大,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阐明理由。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作者和小伙伴第一次去桑园的兴奋和激动,这一经历开启了作者对遥远而神秘的远方的向往,

为下文写“书和远方”的故事作铺垫。

B.文章围绕“书和远方”行文,选材丰富多样,富有代表性,在材料安排上也体现了详略得当的特点。

C.结尾处“思念的边界”指的是吴桥桑园,“远方的远方”是地理上再也无法触及的地方,表达了我对

父亲浓郁的情思。

D.本文融记事、忆人、抒情、议论于一炉,行文变换交错,笔法灵活.

16.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苦是人生的补药

马祖云

20世纪初,青年毛泽东在刻苦读书的岁月中,一直坚持“自讨苦吃”:烈日炎炎的盛夏,别人待在寝

室摇扇避暑,他却赤背顶着骄阳暴晒;北风呼啸的寒冬,别人躲在屋里取暖,他却穿着薄衫于山谷中作

“冷风浴”;雷鸣电闪的雨中,别人撑伞避淋,他却光着上身傲然进行“雨淋浴”。后来,毛泽东在谈及

青年时代的吃苦经历时,常常提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古训。可以说,正是持之以恒地在苦境中练

体魄、砺胆气,才铸就了一代伟人超凡的革命意志和坚定信念。

有哲人说,苦是奋进人生的一剂补药,吃苦能补精神、补信念、补品格、补才能,使人生由苦至甜,

走向理想的彼岸。

志从苦中砺。“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燃来;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古往今

来,举凡抱负高远者,必先立志献身:献身信仰历程,必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的艰辛磨砺。正是这样的人生淬炼,才使思想跃然升华、信念愈加坚定、毅力不断坚强、人格日臻完

善,从而实现远大的人生抱负。朱德、贺龙等无数老一辈革命家,立志献身信仰,或舍弃高官厚禄,或告

别富裕生活,矢志投身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皆经历了一个浴火重生的过程。正所谓,吃苦励志,苦生芳

华。

才从苦中长。立学,是奋进人生的一门必修课。立学成才,尤须呕心沥血、渐入佳境的修炼与升华。

正如著名学者王国维所阐述的三重境界:始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继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

消得人憔悴”,终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

舟”,成才不惧苦,就能苦出才学,苦出功底,苦出硕果。

功从苦中建。没有汗水,难有收获;安于享受,难以建功。坚苦是拓荒者的底色,坚忍乃创业者的特

质。哲人言,一切希望和理想,都要靠咬牙挺着,一直挺来成功的曙光。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背后,是坚忍

不拔的艰难攻关;体育健将摘金夺银的背后,是千锤百炼的艰辛付出;名师名角一鸣惊人的背后,是厚积

薄发的艰苦练功。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坚忍36年苦战,才凿通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

道险崖的水渠,彻底改变了山民世代缺水的命运。科学家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艰辛勘探了

IOOO多处重峦洼地,终于找到安装“天眼”的最佳位置。无数建功立业者的经历表明:“看似寻常最奇

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然而,在当今社会,总有一些既想舒心获得,又不愿苦心付出的“自在”者。有的只想吃香喝辣而不

想吃苦受累,让梦想成了梦幻;有的想出彩而不想出力,让愿景成了泡影;有的想升迁而不想作为,让机

遇成了“危机”。殊不知,天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实现梦想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但只要有吃苦开拓

的精神,必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1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苦是人生的一剂补药,吃苦能补精神、补信念、补品格、补才能”。

B.文章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先通过毛泽东的事例引出总论点,接着提出三个分论点,进而进行论述,最

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总论点。

C.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进行论证,既有权威性,又具体形象,具有

很强的说服力。

D.文章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吃苦对于人生的重要价值,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

趣。

18.下列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虽然范仲淹的家境贫寒,寒冬时只能早晚喝两顿粥,但他坚持刻苦学习。凭着这份刻苦,终成一代名

臣。

B.王霜从小对足球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天赋和热爱,7岁时便被启蒙教练徐义龙招进少儿女子球队。凭借着

满腔热爱,她一步步从国少队走入国家队,完成了一场场高规格的比赛。

C.卡塔尔世界杯大使加尼姆•阿尔•穆夫塔患有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尾椎退化综合征,但这并没有

打倒他。目前他正在攻读大学学位,目标是成为一名外交官。

D.宋濂是早产儿,小时候经常生病。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他克服种种困难,勤学苦读,终成一代大

儒。

(≡)(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了Al,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Al绘画的出现,恰如瑞士艺术家保罗•克利所言:“艺术不是再现

可见,而是使不可见成为可见。”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目前基于不同类型或者模态元素的AI绘画发展

情况不尽相同,发展最久的是“以图生图”,再到近期火爆的“文+图”生图。当然,也有团队已经研发

出由语音生成图像的技术。

上传一张图片,或者输入一些简单的关键词,系统就能自动生成一张卡通图像……最近一段时间,Al

绘画开始在互联网社交平台走红。

Al绘画,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绘画,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其主要原

理是收集大量已有作品,通过算法对其内容和风格特征进行解析,最后再生成新的作品,所以算法是Al

绘画的核心。

(摘编自金凤《AI绘画“小秘密”都在这一篇文章里》)

材料::

这一年,Al绘画小程序、网站等开始迅猛增长,而美图秀秀、抖音等软件也加入了Al画图功能。抖

音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6日,该特效已有超2428.4万人使用,排名也迅速飙升至特效潮流

榜第一位。Al绘画的百度指数也从日均两三千上升到日均3万,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Al绘画的火爆也让AlGC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所谓AlGC(AlGeneratedContent),即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新型生产范式。其技术主

要涉及两个方面:自然语言处理(NLP)和AlGC生成算法。其中,自然语言处理是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通

过自然语言进行交互的手段。

最初,AIGC可生成的内容形式以文字为主,经过2022年指数级的发展,目前AIGC技术可生成的内容

形式已经拓展到了包括文字、图像、视频、语音、代码、机器人动作等多种内容形式,2022年也因此被称

为“AIGC元年”。生成式Al让机器开始大规模涉足知识类和创造性工作,未来预计能够产生数万亿美元

的经济价值。

(摘编自都范《2022年,人工智能带给人类更多惊喜》)

材料三:

因Al绘画技术快速发展,加上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理论与实务界均存在争议,目前对Al作品所

涉的侵权证明和维权仍然是较为复杂的问题。

在何可人看来,由于目前Al技术发展变化较快,素材选取随机性较强,糅合方法越发具有模糊性,

“抄袭”的痕迹也容易从技术角度规避,该类案件在取证和举证方面面临较为困难的局面。

“从实践层面,当画师发现自己发布在公共平台的作品存在被抓取作为Al学习素材的可能性,甚至

已经在生成的Al绘画中看到了类似体现,为了维护自身权利,建议可及时与相应的网站或软件公司联

系,要求其删除自身作品的相关数据。同时,应注意保存作品被抓取利用和抄袭的证据,并视需要进行证

据的固定和及时保存。”何可人说。

对于Al绘画中存在的种种版权问题,王正志建议,及时完善现有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广泛宣传著

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凝聚行业共识,及时形成Al绘画领域关于版权的工作指引和行业规范。

有些人认为,Al发展得越来越快后,画家会面临集体失业。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普通画师可能受到较大冲击,但我觉得Al绘画和人类创作并非'你死我活'

的关系,画师可以利用Al进行辅助类工作,在画师创作时为其提供信息和灵感,拓宽思路。它还降低了

绘画门槛,让更多有兴趣的人参与其中。”赵原说。

黄群辉认为,将来Al绘画和画家作画或不存在版权纠纷,两者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将来智能化

的Al绘画软件,不再是复制粘贴的抄袭,而是在深刻学习的情况下,形成自身独有的素材库,这些素材

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不同的作品供筛选使用。这些作品给观众呈现的多是绘画技巧,但“不够

人性化”。而画家的作品则相反,除了创作技巧外,给观众呈现的多是人性化的思考表达,两者的创作重

点将完全不同。所以,Al绘画将会是一类独立的艺术形式。

(选自《法治日报》2022年11月24日,有删改)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述材料介绍了Al绘画的相关内容,材料层层递进,条理清晰。

B.材料一主要解释了何谓Al绘画,同时简要介绍了三种基于不同类型或者模态元素的Al绘画:“以图

生图”,,文+图”,,语音生成图像”。

C.材料二指出,2022年被称为“AIGC元年”,是因为AIGC可生成的内容形式由原来以文字为主,拓展

到了包括文字、图像、视频、语音、代码、机器人动作等多种内容形式。

D.材料三探讨了Al绘画带来的侵权证明和维权问题,同时指出将来智能化的Al绘画软件在深刻学习的

情况下,会形成自身独有的素材库,可以呈现出丰富的人性化的思考表达。

20.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Al绘画的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

四、名著阅读(10分)

21.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在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第一次使用“艾青”

这个笔名。

B.《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C.《水浒传》在结构上采取了先分后合再分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逐步发

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D.《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的,表现的是普通士人

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22.品味语言是重要的诗歌阅读方法。请从“陌生化”的角度,对下面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一首短诗进

行赏析。

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它们自己却藏在远山之中。

23.假如你是宋朝人,因为得罪了京城的权责而遭到陷害,不得不投奔梁山。在梁山的三任寨主(王伦、

晁盖、宋江)中,你最想投奔的是哪一位?请说明理由。

五、写作(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天文学家哥白尼读中学时,听说日算可以用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他很好奇,找老师问了日算的原

理,回家后自己做了一个。他利用自己做出来的日辱,研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规律。哥白尼后来提出了著

名的“日心说”,推翻了一直以来的“地心说”。

一位叫A•怀特的英国医生为亲身体验某种传染病,拿自己的身体做了一次实验。他将从病人身上取

下的液体擦到自己身上,甚至在自己身上开了一个切口,把带病毒的液体植进去。很快,怀特便患病了,

十几天过后,症状加重,甚至来不及医治,他就在一次高热后身亡。

读完以上两则关于“好奇”的材料,你有什么想法?请自选角度,写一篇关于“好奇”的文章。要求:确

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在世人心中一直占据着显①(he)的地位。古人

利用自然资源与建筑形成独特风景,滕王阁与远处的青山绿水遥相呼应,/。登临滕王阁,我们不但可

以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可以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伫立江畔,观赏北流之赣江水,仰望蓝

天,虽不能见“落霞与孤鹫齐飞”,但也可以看到飞鸟展翅盘据于长空,勾起游人对王勃所描写的美丽秋

景的联想。

1.文中加点字“桓”的读音正确的是()

A.hengB.huanC.yuanD.geng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I

A.赦B.赧C.赫D.郝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I

A.交相辉映B.相得益彰C.相映成趣D.俯仰生姿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临滕王阁,不但我们可以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更可以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B.登临滕王阁,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可以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

C.我们登临滕王阁,不但可以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可以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

D.登临滕王阁,我们不但可以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更可以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答案】I.B2.C3.B4.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桓”读hu6n;盘桓,panhuan,意思是徘徊、逗留。

故选B0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

显赫,xianhe,权势、名声等盛大显著的。

故选Co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A.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

B.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C.相映成趣:指互相衬托,显得很有趣味。

D.俯仰生姿:形容高矮错落有致,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滕王阁与远处的青山绿水遥相呼应”,故横线②处填“相得益彰”。

故选Bo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分析画波浪线的句子可知,该句是一个递进复句,逻辑语序不当,应将“领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

“一览赣江绝美的自然风光”互换位置。

故选D。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仁”的另一义是果核的内里,如桃仁、杏仁等,它是个有生机的活物,种在地上能发芽。

②“仁”是儒家极为重要的一个范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③因此,在孔子那里,仁是道德的根基和最高境界。

④《说文解字》释“仁”为“亲也”。“仁”即对人友善、相亲。

⑤从这两层意思出发,“仁”既有恻怛慈爱之意,又有生生不息、利人活物的气象。

A.④③①⑤②B.②④①⑤③C.④②③①⑤D.②④③①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与连贯。

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通过分析可知,②句是观点句,强调“仁”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性。④句是对

“仁”的阐释,而①句中“另一义”承接④句的解释,⑤句中的“从这两层意思出发”是对④句和①句的

总结,③句是总结,为结尾句,正确的顺序为②④①⑤③。

故选Bo

6.张立同学将代表班级参加学校诗歌朗诵比赛,为班争光。他这几天有些紧张,下列用于鼓励他的话

语,最得体的是()

A.张立同学,你都参加过那么多次诗歌朗诵比赛了,还会紧张呀?

B.张立同学,不过就是一次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嘛,你肯定可以的,好好表现!

C.张立同学,班级选你参加比赛,你可不能紧张,影响发挥,丢大家的脸。

D.张立同学,我听过你的朗诵,表现得特别好,同学们都为你骄傲。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A.含质疑口吻,不得体;

B.不包含鼓励的意味,不得体;

C.语气生硬且不礼貌,不得体;

D.肯定了张立同学的才华与能力,增加了他的自信,能有效缓解他的紧张情绪;

故选D。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每小题2分,共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唇

刘敏中

短梦惊回,北窗一阵芭蕉雨。雨声还住,斜日明©高树。

起望行云,送雨前山去。山如雾,断虹②犹怒。直入山深处。

【注】①明:动词,照亮。②断虹:彩虹被如雾的山遮住了一部分,故称“断虹”。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的是词人在清晨的睡梦中被雨打芭蕉声惊醒。

B.词人醒来后看见斜日照亮高树,一个“明”字使整个画面变得明朗而清新。

C.从描写角度看,上片侧重听觉,下片侧重视觉,有声有色,情韵悠然。

D.词人通过写景将情绪变化寓于景中,情景相融,蕴藉丰富。

8.请简要分析“山如雾,断虹犹怒。直入山深处”中“怒”字的妙处。

【答案】7.A8.“怒”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彩虹人格化,形象地描绘了彩虹直入如雾的山深处的景象,

用字极妙,给诗句增添了一些灵动感。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赏析.

A.有误,首句写黄昏小憩,不觉成梦。梦里也许正与友人相聚,或将要见到友人,谁知窗外一阵雨,惊断

了短梦,而不是清晨;

故选A0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赏析。

“怒”,本是人类才有的情绪,在句子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彩虹人格化,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描绘

了彩虹直入如雾的山深处的景象,把静态的彩虹描写得富于气势和动态,使人如见其“面”,给诗句增添

了一些灵动感,表达了诗人对此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OO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鲁直德性夙成

黄鲁直得洪州解头咒赴省试。公与乔希圣数人待榜②,相传鲁直为省元久同舍理酒,有仆自门被发

大呼而入,举三指,问之,乃公与同舍三人,鲁直不与。坐上数人号散去,至有流涕者,鲁直饮酒自若。

饮酒罢,与公同看榜,不少见于颜色。公尝为其妇翁④孙莘老言:“重之后妻死,作《发愿文》⑤,绝嗜

欲,不御酒肉。”至黔州命下⑥,亦不少动。公在归州⑦日,见其容貌愈光泽。留贬所累年,有见者,无号

仕宦时。议者疑鲁直,其德性殆夙成⑧,非学而能之。

【注】①黄鲁直: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解头:又称“解元”“举首”,

指乡试第一名。②公:此处指孙升。待榜:等待录取名单公布。③省元:省试第一名。④妇翁:俗指岳

父,孙莘老是黄庭坚的岳父。⑤《发愿文》:见《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一。⑥黔州命下:黄庭坚曾为

《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有人指责《实录》有不实之处,黄庭坚就被贬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

(今重庆彭水县)安置。⑦不少动:不稍改变。少,同“稍”。⑧归州:地名。⑨殆:大概。夙成:长期

养成。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S()(2)皆()(3)#()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之,乃公与同舍三人,鲁直不与。

(2)饮酒罢,与公同看榜,不少见于颜色。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认为黄庭坚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9.①.置办,布置(补充:“设置,摆设”亦可②.全,都③.不同

10.(1)问他(仆人),(回答)是孙升跟同住旅舍的其他两人(共三人高中),黄庭坚不在其中。

(2)(黄庭坚)喝完酒,跟孙升一同看榜,脸上看不出一点沮丧的神色。

11.从黄庭坚在放榜后未中仍饮酒自若,看榜时脸色不变,妻子死后、遭受贬谪仍坚持“绝嗜欲,不御酒肉”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沉着冷静,内心坚定、从容的人。(补充:从被贬多年“容貌愈光泽”可见其性格乐观

豁达.)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I)“同舍置酒”的句意是: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置办了酒席。置:置办,摆设。

(2)“坐上数人皆散去”的句意是:坐在一起喝酒没有中榜的人纷纷散去。皆:全,都。

(3)“无异仕宦时”的句意是:与做官时没有什么两样。异:不同。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

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

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I)句中的“乃(是)、与(同)、不与(不在其中)”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罢(完成,结束)、于(在)、颜色(脸色)”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评价。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作答。

从“鲁直饮酒自若。饮酒罢,与公同看榜,不少见于颜色”可见其性格沉稳;从“重之后妻死,作《发愿

文》,绝嗜欲,不御酒肉”“公在归州日,见其容貌愈光泽。留贬所累年,有见者,无异仕宦时”可见其

淡泊名利、内心坚定、乐观豁达。据此概括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黄庭坚参加洪州乡试得了第一名,赶赴省城参加省试。考完后孙升与乔希圣等数人等待公布录取名

单,大家都在互相转告说黄庭坚得了第一名,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置办了酒席设宴庆贺他。有童仆从外面

披着头发大叫着进入旅馆,举起了三根指头(有三个人中了),大家问他是哪三人中榜了,竟是孙升与同住

在旅馆的其他两个人,黄庭坚不在其中。坐在一起喝酒没有中榜的人纷纷散去,有些还痛哭流泪,只有黄

庭坚自饮其酒,饮罢,又与大家一同看榜,毫无沮丧的神色。孙升曾经对黄庭坚的岳父孙莘老说起这件

事,都认为他性格十分沉稳。后来黄庭坚的妻子死了,他写了《发愿文》,戒除一切嗜好欲望,不沾酒

肉,就是被贬谪到黔州,也没有改变。孙升在归州的时候,看见黄庭坚容颜相貌更加光彩。被流放那么多

年,有见到他的,都说他与做官时没有什么两样。当时议论的人怀疑黄庭坚的道德品性大概是长期养成

的,不是学学就能够达到的。

(三)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古仁人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句子是:

(2)当同学遇到挫折时,我们可以用《行路难(其一)》中的“,”来安慰他。

(3)辛弃疾时时不忘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他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要收

复北方失地,建立功名的句子是“,”。

【答案】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②.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③.长风破浪会有时④.直挂

云帆济沧海⑤.了却君王天下事⑥.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

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沧”“赢”

等字的书写。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和远方

彭程

①吴桥是著名的杂技之乡,与我的故乡景县隔着一条京杭大运河。它的县城有个诗意的名字“桑

园”,离我住的县城只有十几华里,但在当时感觉已经很远了。第一次来这里,还是在几年前,几个小伙

伴刚刚结伴学会骑自行车,有人提议去桑园看火车,便一同骑车前往。津浦铁路从这里穿过,让我们十分

羡慕。当一列开往南方的绿皮客车从身旁驰过时,每个人都兴奋不已。我知道,脚下这条被阳光照耀得闪

闪发亮的铁轨,通往这些陌生的地方:济南、徐州、南京、苏州、上海……它们遥远而神秘,让我内心充

满了向往。

②“诗和远方”,如今已经是一个十分寻常的譬喻。相对于日常枯燥琐碎的生活而言,远方以其陌生

感,天然具有一种魅惑,因此还有一个类似的表达,“生活在别处”。距离感是它得以产生的关键。而对

于我来说,除了真实的旅行,这种走入远方之感,还来自书中所呈现的生活。

③每一册书都是一扇开向世界的窗户,让我望见了一片天地。它既有地理意义上的真正的山河大地,

也展开在情感和思想的维度之上,呈现为种种精神的风景。每一本喜欢的书,都会带来某些远方的消息,

都参与了对阅读者精神人格的塑造,成为其成长之路上的一处处路标。

④但这里我更想说的是,这样的事情若发生在旅途中,在日常生活的固定处所之外,无疑会带来一种

特别的感受。地理上的远方叠加了精神的远方,就有了双重的意味,更为浓郁的诗意,自然更难以忘记。

⑤第一次远行,是1986年的初夏,我去贵州和云南出差。离开贵阳之前,在住处旁边的一家新华书

店,我买到了英国作家乔治•吉辛的《四季随笔》,翻译者是李霁野。在昆明跳荡流淌的阳光下,我仔细

地读完了这本书,从文字间感受作者漫步于阳光照耀的夏日英格兰河谷中的惬意,那是他多年前住在伦敦

阴郁逼仄的阁楼上、为赚取每天果腹的面包而拼命写作时根本不敢想象的享受。那种孤独中的恬适,那种

从书籍和自然中获得的慰藉,让我感到了某种心性的亲近。读一本书,常常伴随着对自我的发现。

⑥然后是一年多后,在上海城隍庙的一家书店,买到了一册《六人》,是三联书店“文化生活译丛”

中的一本。当时仍然处于为意义而迷茫的生命阶段,这本德国人写的小书正对胃口。作者通过描述每个人

的性格习惯和生活道路,用一种浓郁的抒情笔调,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很有几分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的

意味。大上海喧嚣纷乱,五光十色的街景,扰攘匆忙的人流,正契合了当时的情感状态,为阅读和思考提

供了合适的背景氛围。

⑦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买上一本书,并在书的扉页上记下购书的时间和地点,曾经是我多年的习

惯,仿佛今天人们去某处旅游,喜欢拍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一样。但这些文字痕迹的意义,完全是属于我

自己的,借助它们,某个记忆中的片段得以复活。

⑧像这本《成都竹枝词》,购于成都热闹繁华的春熙路。书中收录的诗句跨度长达几百年,活泼清

新,描绘了这座古老都市的年节岁时、风土民俗和百工技艺,文字间流溢出的风趣谐谑、优游乐生的气

息,正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这本小开本的《蒙田随笔》,是在西安一个叫作小寨的地方买到的,收入

的文章并不多,但作者对人类情感行为的冷峻观察,文字间透露出的强大的理性力量,足以让我读得入

迷,因此多年之后作者的全集翻译出版时,我第一时间就买到了手。这本曹聚仁的《万里行记》购于福州

西湖公园边,一代国学大师渊博丰厚的学养,让他得以用文化和历史的双重目光,观照每一个履迹所至之

处,从而有了深刻独到的发现和感悟,远非众多浮光掠影的游记散文所能企及。

⑨岁月逝水,往事云烟。

⑩这次回家乡,是为了办理父亲的后事。父母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二十年,搬来了京城,住在我家附

近。父亲可能并不知道,是他当年的一番话,让我在心中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朦胧的远方。

⑪i已得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对我提到了作家浩然。已经记不清楚起因是什么,好像是

一次作文被老师表扬,作为范文油印出来在同年级几个班里散发?父亲很高兴,鼓励我好好写,说写好了

能当作家,并举出浩然的例子。那时正值文化浩劫的年代,能读到的文学作品很少,父亲也只是一个普通

党政干部,对文学并没有多少了解。他提到这位作家,是因为浩然在当时可谓是最出名的了。那个年代的

父母们,很少会为孩子筹划未来,所以父亲的这几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还记得,当时全家几口

人住在县委家属院一间东西朝向、光线阴暗的平房里,和对面人家共用一间过厅兼厨房。

⑫父亲未必会想到,他的话对我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我从此留意浩然的作品,但对当时正在流行的他

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不太能读懂,倒是从一位同学那里看到了他的《幼苗集》,一本儿童故事集,非

常喜欢,就希望自己也能有一本。县城的书店没有,我便央求父亲,于是他托单位出差的人在邻近的山东

德州新华书店给买了一本。那是一个地级市,比县城大很多。接下来的一年里,我把那本书读得熟透。

a今看来,这本书和作家的其他一些作品一样,都难以避免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印迹,限

制了它拥有更好的成色,但在满目荒芜的当年,它毕竟闪耀出一种动人的文学之美,仿佛一面蒙上尘土的

玻璃,仍然能够依稀映出天空的蔚蓝。这种迷恋,在我的心中播撒下一粒梦想的种子。二十多年后,在北

京东边的一座县城,我见到了这位自己从小崇拜的作家,这里正是他长期深入生活的地方。我由衷地表达

了对他的感谢。

⑭4。今,我的书柜里还有一本《幼苗集》,当然已经不复是当年那本了,是后来从北京琉璃厂的古旧

书市上买到的,作为一个纪念,一种对过往岁月的祭奠。看到它时,我总会想到父亲。父亲已经长眠在北

京昌平的一处墓园里。墓园背靠逶迤的燕山山脉,宽阔的草坪连绵起伏,蔚蓝的天空下,树木苍翠,百花

绽放,气氛宁静肃穆。

⑥寸我来说,离家五十公里外的这一个地方,是我的思念的边界,是远方的远方。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9月23日,有删改)

13.文章围绕“书和远方”叙事,抒发感受。请通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书目购书地点精神的远方

贵阳新华书

《四季随笔》(1)

契合了当时的情感状态,为阅读和

《六人》(2)

思考提供氛围

《成都竹枝

成都春熙路(3)

词》

《蒙田随笔》西安小寨(4)

文化和历史的双重目光观照每一个

福州西湖公

(5)履迹所至之处,有了深刻独到的发

园边

现和感悟

北京琉璃厂

《幼苗集》(6)

的古旧书市

14.有人说文章第®g)段与写“书和远方”的关系不大,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阐明理由。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作者和小伙伴第一次去桑园的兴奋和激动,这一经历开启了作者对遥远而神秘的远方的向往,

为下文写“书和远方”的故事作铺垫。

B.文章围绕“书和远方”行文,选材丰富多样,富有代表性,在材料安排上也体现了详略得当的特点。

C.结尾处“思念的边界”指的是吴桥桑园,“远方的远方”是地理上再也无法触及的地方,表达了我对

父亲浓郁的情思。

D.本文融记事、忆人、抒情、议论于一炉,行文变换交错,笔法灵活。

16.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

【答案】13.(1)感受作者漫步的惬意,感到了某种心性的亲近

(2)上海城隍庙的一家书店

(3)描绘了成都的风土人情,正是它的精神底色

(4)作者的文字间透露出的理性力量,让“我”读得入迷

(5)《万里行记》

(6)作为一个纪念,一种对过往岁月的祭奠,怀念父亲

14.不同意,这里使用了插叙的手法,与写“书和远方”有很大关系。这两个自然段详细交代了“我”走上

文学创作道路的原因,父亲购买的《幼苗集》,在“我”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开启了"我”的文学创作之

旅。同时,为下文写“我”在古旧书市上购买《幼苗集》为纪念作铺垫,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5.C

1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幼苗集》比作“一面蒙上尘土的玻璃”,但仍然能够依稀映出天空的蔚蓝,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幼苗集》在当时的环境下给“我”带来的美好的阅读体验和精神享受,表达了作者对书

本、对往事的美好追忆。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难度不大,考生可从文中寻找关键语句进行摘抄、概括。

(1)处由第⑤段“我仔细地读完了这本书,从文字间……让我感到了某种心性的亲近”可概括为:感受

作者漫步的惬意,感到了某种心性的亲近;

(2)处由第⑥段“然后是一年多后,在上海城隍庙的一家书店,买到了一册《六人》”可知,购书地点

为上海城隍庙的一家书店;

(3)处由第⑧段“描绘了这座古老都市的年节岁时、风土民俗和百工技艺,文字间流溢出的风趣谐谑、

优游乐生的气息,正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可概括为:描绘了成都的风土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