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2011.12目录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失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充分就业234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失业理论目标之一——充分就业衡量标准以失业率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
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充分就业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概述失业☆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允许自然失业存在☆空缺职位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失业率就业率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失业人数(U)劳动力总数(N)
失业人数(U)
1失业人数(U)+就业人数(E)=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失业率的波动反映的就业率的波动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就业率=(E)(N)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量在劳动总量中所占比重自然就业率货币主义者提出
指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自然率假说卢卡斯在“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关于就业、产出、物价等经济变量存在着一种由政府政策支配的实际因素(如生产、技术等)决定的自然水平的理论观点
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下的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下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U)(N)=
l
1l+fl代表离职率f代表就职率我国历年的失业率年份失业率(%)年份失业率(%)年份失业率(%)19785.319892.620003.119795.419902.520013.619804.919912.320024.019813.819922.320034.319823.219932.620044.219832.319942.820054.219841.919952.920064.119851.819963.020074.019862.019973.120084.2(9.4)19872.019983.120094.319882.019993.120104.17%摩擦失业
自愿失业
季节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生产过程中由于难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行业受季节变动的影响引起的失业☺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失业分类自然失业制度变迁、信息不畅通或者获得信息花费的成本较高,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在寻找工作求职性失业,劳动者不满意现有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而造成的失业“有的人没事干,有的事没人干”劳动力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性别结构、部门结构)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失业非自愿失业
周期性失业
☺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非自然失业隐蔽失业☺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做出贡献的人所处的就业状态。其边际生产力为零。NWOSDW0N0W1N1N2失业的经济学解释NfE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就业自愿失业事件紧张程度事件紧张程度配偶死亡100解雇40入狱66学业不良被迫辍学37失去工作49孩子离家29亲密朋友死亡47工作条件变化20失业对个人的影响失业的影响自愿失业带来闲暇享受或者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非自愿失业使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政府要增加福利支出,造成财政困难影响社会稳定使实际GDP减少失业对社会的影响失业的影响影响政府的公信度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称之为奥肯定律。如果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则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约3%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奥肯定理失业与GDP的关系失业对经济影响产出损失
人力资本流失和劳动力资源浪费
加剧贫困
导致分配不公
降低社会福利
通货膨胀理论目标之二——价格稳定消费物价指数CPI衡量标准价格指数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PPIGDP平减指数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P0—基期价格Q0—基期交易量Pt—报告期价格没有扣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与剔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之比我国历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年份增长率年份增长率年份增长率19780.7198918.020000.419791.019903.120010.719807.519913.42002-0.819812.419926.420031.219821.9199314.720043.919831.5199424.120051.819842.8199517.120061.519859.319968.320074.819866.519972.820085.919877.31998-0.82009-0.7198818.81999-1.420103.3改革开放后五次通货膨胀及其治理项目产生背景特点广义货币价格指数措施第一次1980-1981从1980年开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化建设上来,全民劳动积极性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迅猛发展,投资规模激增财政支出的加大致使出现较严重的财政赤字,以及盲目的扩大进口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外贸赤字严重在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上,1980年比1979年新增货币384.8亿元1980年通货膨胀达到7.5%,其中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1%采取了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和控制物价等办法第二次1984-198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了过热的现象1981—1983年,每年平均新增货币400多亿元。货币增长速度为22%,1984年比1983年新增货币竟高达1071.3亿元
1985年,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8.7%,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3%,其中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6%。加强信贷基金和消费基金管理,减少货币发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物价上涨
项目产生背景特点广义货币价格指数措施第三次1987-19891986年各项政策又开始全面松动,导致社会需求量严重膨胀,工农业比例关系严重失调,资金、外汇、物资的分配权过度分散,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严重削弱,从而引发通货膨胀表现为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从1984年到1989年,平均每年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到1989年货币存量已达11949.6亿元
1988年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高达18.8%。在如此之高的CPI背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同比竟然还上涨了23%,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也上涨了15%控制社会需求和减少财政信贷的双紧方针,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开展增产节支运动,提高各个方面的经济效益第四次1993-1995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不过,由于当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迅猛扩张,以及秩序的持续混乱,形成了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
“四热”“四高”“四紧”“一乱”1993年比1992年新增货币9400亿元,环比增长39%,1993年货币存量达到34879亿元。1994年货币增长量超过万亿元,1994年比1993年新增12044亿元,环比增长34.6%;1995年比1994年新增13827亿元,达到60750.5亿元
1993—1994年3年间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年均同比上涨分别为19.5%,18.6%,24.4%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加快金融改革,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能力,将投资体制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宏观管理,控制基建投资规模,减少社会总需求,抑制物价水平
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和“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项目产生背景特点广义货币价格指数措施第五次2007-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引发食品价格上涨,股改的完成,掀起投资热潮居民消费品价格,房地产价格和金融产品价格同步上涨2008年2月,我国M2的存量是42万元亿人民币,差不多是年度GDP的180%月份1011121234567891011CPI4.35.14.54.94.95.45.35.56.46.56.26.15.54.2PPI5.06.15.96.67.27.36.86.87.17.57.36.55.02.7是今年本期(如10月)指标与上年本期(如10月)指标之比是今年本期(如10月)指标与今年上期(如9月)指标之比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率=概述通货膨胀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率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指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经济所需数量而引起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的上涨。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从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跌现象通货紧缩,包括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危害一是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上升,抑制消费与投资;反过来,需求不足又会加剧通货紧缩,交互影响,恶性循环。二是通货紧缩使企业利润下降,失业增加,社会矛盾上升三是企业和个人债务负担过重,银行坏账增多,危及社会信用,加剧金融动荡四是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各国出口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关系趋于紧张恶性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50%以上)爬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3%之内)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3%~6%之间)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6%~9%)飞奔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50%以下)通货膨胀分类价格上升的速度对价格影响的差别未预期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预期的通货膨胀平衡的通货膨胀人们的预期程度我国历年的通货膨胀率年份通货膨胀率(%)年份通货膨胀率(%)年份通货膨胀率(%)1978198918.020000.4197919903.120010.719806.019913.42002-0.819812.419926.420031.219821.9199314.720043.919831.5199424.120051.819842.8199517.120061.519859.319968.320074.819866.519972.820085.919877.31998-0.82009-0.7198818.81999-1.420103.3通货膨胀的原因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内容也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以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也就是说“过多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原因①凯恩斯主义的解释②货币主义的解释PYOASAD1AD2AD3AD4Y1Y2YfP1P2P3P4①凯恩斯主义的解释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用膨胀性缺口解释实际总需求>充分就业总需求膨胀性缺口①②③①产量提高,价格稳定②瓶颈式的通货膨胀③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社会上存在大量尚未被充分利用的经济资源,总需求增加并不引起价格上升由于瓶颈现象,有效需求的增加引起产量增加,同时又引起物价上涨——半通货膨胀当产量达到充分就业以后,由于生产能力的制约,总需求增长不再引起产量的增加,而只导致物价水平上涨AS需求拉动通货膨胀②货币主义的解释现代货币主义认为,引起总需求过度从而导致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过量发行。货币流通速度通货膨胀发生在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了产量增加速度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总需求=货币供给量×在货币流通速度稳定的假定下货币供给总需求①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②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供给推动通货膨胀内容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以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原因③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PYOP1P2P3AS1AS2AS3Y1Y2Y3YfASADE1E2E3①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工会要求工资↑成本↑P↑AS↓通货膨胀实际购买力下降工会继续要求工资↑工资-价格螺旋②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寡头企业和垄断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完全垄断、寡头垄断为了超额利润限制产量、提高价格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增长的速度通货膨胀③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进口的原材料价格↑↑本国产品生产成本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动通货膨胀内容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总需求↑物价↑工资↑成本↑总供给↓物价↑通货膨胀PYOP1AD1AD2AS1AS2P2P3Y1Y2Y3E1E2E3经济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结构性通货膨胀内容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价格的持续上涨叫做结构性通货膨胀原因物价扩展部门对劳动力需求↑扩展部门工资↑非扩展部门攀比非扩展部门工资↑各部门工资↑成本↑总供给↓↑通货膨胀预期的通货膨胀内容通货膨胀往往具有一种惯性,这种惯性通常来源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一般价格水平一旦上涨,就会持续一定时间。这时,人们就会调整自己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并预计价格将在下期连续以此速度上升,从而在交易中把这一点考虑在内。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或预期的通货膨胀惯性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出现以后,由于惯性而不易制止,从而使通货膨胀持续。它强调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又称“通货膨胀螺旋”预期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出现以后,公众产生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并采取相应行动(例如要求涨工资并且将通货膨胀率写进合同)来对付,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持续和加剧。它强调现在对未来的影响PyOy1P0P1y0AD0AD1AS0超额需求AS1P2AD2P3如果通货膨胀突发,人们无法完全预测到劳动力货币工资率的增长小于物价的上升总需求上升的冲击总需求曲线右移超额需求、价格上升工人要求涨工资工资提高总供给曲线左移消费扩大总需求曲线右移价格上升、需求进一步增加价格继续上升、另一轮工资上涨一个人获得的货币数量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货币收入实际收入一个消费者用他的货币收入所能买到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基本情况:
固定收入的领取者受损固定支出的支付者受益雇员受损雇主受益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出租者受损承租者受益公众受损政府受益效应①通货膨胀有利于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而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③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④助长投机并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②在长期内,由于人们会较准确地预期到通货膨胀水平,通货膨胀对产量和就业没有促进作用
①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的发生通常是人们未预期到的,如果这种通货膨胀是温和的通货膨胀,那么,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刺激就业,成本推进的通贷膨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减少就业。③超级通货膨胀,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但这是有条件的:第一,资源未被充分利用,且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合理第二,必须存在通货膨胀错觉第三,通货膨胀是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治理紧缩性需求政策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来遏制通货膨胀。但后果往往使经济衰退,失业增加二是激进式的紧缩政策紧缩性需求政策有两种操作方法一是渐进性紧缩政策π0YY0π0π1AS0AS1AS2AD0AD1AD2E0E1E2π2π3π4E3E4π0YY0π0AS0AS2AD0AD2E0π3π4E3E4渐进式激进式以较小的失业和较长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以较高的失业和较短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Y1Y1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又称工资与物价控制政策,是为了降低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速度而采用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手段,以控制货币工资增长率和一般物价上涨率的政策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理论是指按通货膨胀率来调整有关变量的名义价格,目的是使其实际值保持不变利率指数化名义利率随通货膨胀率自动调整工资指数化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比例上升税收指数化按通货膨胀率来调整纳税的起征点和税率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凯恩斯的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如存在失业,资源闲置,总需求AD的增加只会使国民收入Y增加,而价格P不变如充分就业,资源充分利用,总需求AD的增加会使价格P增加,而国民收入Y不变PyOP1P2y0AD0AD1ASy1y2P02、菲利浦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本来含义关于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菲利普斯在1958年提出他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低失业率总是与高货币工资增长率联系在一起,而高失业率总是伴随着低货币工资增长率引申含义1960年萨缪尔森与索洛在《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一文中,用通货膨胀率替换了货币工资增长率,从而将原始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关系延伸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就低;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就低年份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年份通货膨胀率(%)失业率(%)19877.32.01998-0.83.1198818.82.01999-1.43.1198918.02.620000.43.119903.12.520010.73.619913.42.32002-0.84.019926.42.320031.24.3199314.72.620043.94.2199424.12.820051.84.2199517.12.920061.54.119968.33.020074.84.019972.83.120085.94.220095.24.3我国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PC5115BA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替换关系”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高宏观经济政策当失业率高时可以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当通货膨胀高时可以用一定的失业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减少∏u0E44U*长期PC1π3π2U*附加预期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实际通货膨胀率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长期中工人有预期高通胀工人要求增加工资不会减少失业uπ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PC2PC3LPC3、货币主义学派PC0U1π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下移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短期短期有效宏观经济政策长期无效uu0∏短期与长期都无效PC无论短期与长期,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都不存在交替关系。无论短期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都是一条从U0出发的垂线发生通胀时,工人一开始就有预期,且预期值与实际通胀发生值相同高通胀必然造成工资增加,也就无法降低失业率宏观经济政策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人们理性预期的作用,实际通货膨胀率将总是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相一致4、理性预期学派复习与思考1、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那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一般来说,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问题更严重。
因为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的失业者都可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增强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增加就业信息,协助劳动者家庭搬家等都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是劳动力市场失衡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更严重一些。2、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不能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所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3、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自然失业率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及引起自然失业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
(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而这些人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2)政府政策的影响。如失业救济制度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寻业的失业”;最低工资法使得企业尽量少雇用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3)技术进步因素。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必然要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较多失业。同时,技术进步使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而被淘汰出来。
(4)劳动市场的组织情况,如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与迅速性,职业介绍与指导的完善与否,都会影响到自然失业率的变化。
(5)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厂商、行业和地区会兴起和衰落,而劳动者和厂商需要时间来与之适应与配合。这些无疑会引起劳动者的大量流动,增大结构性失业。4、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货币主义者认为,在工资谈判中,工人们关系的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当通货膨胀率不太高,工人还没有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就被称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物价的上涨而下降,就会要求雇主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由于工人不断地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使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一条条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方移动,最终演变成为一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不断运动形成的。5、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为:①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他们持有的每一个单位收入的购买力将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下降。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例如,那些从利润中得到收入的企业主也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利,如果其产品价格比资源价格上升得快的话,则企业的收益将比他的产品的成本增加得快
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同样像保险金、养老金以及其他固定价值的证券财产等,本来他们是作为未雨绸缪和蓄资防老,在通货膨胀中,其实际价值会下降③通货膨胀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作用。一般地,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表现为:①随着通货膨胀出现,产出增加。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许多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坚持这样的看法,即认为温和的爬行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扩大的效应。假设总需求增加,经济复苏,造成一定程度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会跑到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的前面,由此扩大了企业的利润。利润的增加就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的效果。这种情况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后果会被由于更多的就业,增加产出所获得的收益所抵消。例如,对于一个失业工人来说,如果他唯有在通货膨胀条件之下才能得到就业机会,显然,他就受益于通货膨胀。②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业。这里讲的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产业和就业的下降。假定在原总需求水平下,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如果发生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则原来总需求所能购买的实际产品的数量将会减少。也就是说,当成本推动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既定的总需求只能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所以,实际产出就会下降,失业会上升③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储蓄和投资都会减少,使经济增长率下降。企业增加生产和扩大就业的积极性逐渐丧失,生产萎缩。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会导致许多经济行为无法实现,市场经济机制也无法正常运行,会产生大规模的经济混乱6、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这种通货膨胀被认为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如右图所示:PyOASAD1AD2AD3AD4y1y2yfP1P2P3P4E1E2E3E4在图中,横轴y表示总产量(国民收入),纵轴P表示一般价格水平。AD为总需求曲线,AS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AS起初呈水平状,这表示,当总产量较低时,总需求的增长不会引起价格的上涨.在图中,产量从0增加到y1,价格水平始终稳定。总需求曲线AD1和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E1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1,总产量水平y1。当总产量达到y1以后,继续增加总供给,就会遭到生产过程中所谓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等的不足而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图中总需求曲线AD继续提高时,总供给曲线AS便开始逐渐向右上方倾斜,价格水平逐渐上涨。总需求曲线AD2与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E2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2,总产量为y2。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即为充分就业的产量yf时,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全部得到利用。图中总需求曲线AD3与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E3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3,总产量水平为yf。价格水平从P1上涨到P2和P3的现象被称作“瓶颈”式的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yf以后,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总供给就不会再增加了,因而总供给曲线AS呈垂直状。这时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例如,图中总需求曲线从AD3提高到AD4时,它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总产量并没有增加,仍然为yf,但是价格水平已经从P3上涨到P4,这就是需求劳动的通货膨胀。7、若某一经济的价格水平1984年为107.9,1985年为111.5,1986年为114.5。问1985年和1986年的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若人们对1987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期是按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算术平均来形成。设1987年的利率为6%,问该年的实际利率为多少?根据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有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为同理可得π1986=2.69%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1987年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6%-3.015%=2.985%8、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苹果季节性收购与加工服务合同3篇
- 三方交易款项分配合同(2024年修订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力工程合同索赔处理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靖西县妇幼保健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二零二五年食堂设计与装修服务承包合同2篇
- 2024年版权许可使用合同:影视作品授权播放平台
- 2024版展会现场导览服务合同2篇
- 2024版完整的工厂劳动合同
- 主题05-常见天气系统(答案版)(中图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1)
- xps保温板施工方案
- 建筑用砂采石场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预防措施、追责建议
- 常用护理技能操作流程
- 小批量试制总结报告
- 墨鱼干最好的泡发方法
- 生猪领域:牧原食品企业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 人生目标规划PPT模板课件
- 老年人健康和慢性病管理课件
- 消防设施操作员报名承诺书
- 学生体育习惯培养重点
- (完整)Tribon m3培训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