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养物质代谢_第1页
非营养物质代谢_第2页
非营养物质代谢_第3页
非营养物质代谢_第4页
非营养物质代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非营养物质代谢第十一章

非营养物质代谢生物转化作用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第四节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血红素的生物合成第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

生物转化作用第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体内非营养物质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生物转化的定义:一些非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转变过程称为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生物转化的对象:非营养物质内源性:如激素、胺类等外源性:如药物、毒物等第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物转化的意义:

对体内的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使其灭活

(inactivate),或解毒(detoxicate);更为重要的是可使这些物质的溶解度增加,易于排出体外。

*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

肝是主要器官,但在肺、肾、胃肠道和皮肤也有一定生物转化功能。※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解毒作用二、肝的生物转化作用不等于解毒作用第5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肝的生物转化作用包括两相反应概述:

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水解、还原反应

第二相反应包括结合反应

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即可顺利排出体外

物质即使经过第一相反应后,极性改变仍不大,必须与某些极性更强的物质结合,即第二相反应,才最终排出。第6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参与肝生物转化作用的酶类第7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1氧化反应——最多见的生物转化反应:※基本特点:能直接激活氧分子,其中一个氧原子加入底物分子中,另一氧原子被还原为水,故又称为混合功能氧化酶。1、依赖P450的加单氧酶系(monooxygenase)存在部位:微粒体组成:

CytP450,NADPH+H+,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催化的基本反应:RH+O2+NADPH+H+

ROH+NADP++H2O第8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产物:羟化物或环氧化物举例:NH2NH2OH苯胺对氨基苯酚多环芳烃环氧化物第10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黄曲霉素是致肝癌的重要危险因子——黄曲霉素B1经CYP作用生成的黄曲霉素2,3-环氧化物可与DNA分子中鸟嘌呤结合,引起DNA突变。

黄曲霉素B12,3-环氧黄曲霉素DNA-鸟嘌呤环曲霉素与DNA的结合产物第1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目录3,4,5-三甲氧基苯乙酸麦斯卡林3,4,5-三甲氧基苯乙醛2、单胺氧化酶系(monoamineoxidase,MAO)存在部位:线粒体内催化的反应:催化胺类氧化脱氨基生成相应的醛第1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醇脱氢酶(alcoholdehydrogenase,

ADH)

醛脱氢酶系(aldehydedehydrogenase,ALDH)存在部位:胞液中催化的反应:ADH催化醇类氧化成醛

ALDH催化醛类生成酸CH3CH2OH+NAD+

CH3CHO+NADH+H+CH3CHO+NAD++H2OCH3COOH+NADH+H+

第1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DH与MEOS之间的比较第15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硝基还原酶和偶氮还原酶是第一相反应的主要还原酶

还原酶类:

硝基还原酶类(nitroreductase)偶氮还原酶类(azoreductase)

还原产物:相应胺类第16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7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酯酶、酰胺酶和糖苷酶是生物转化的主要水解酶

存在部位:肝细胞内质网和胞液中

催化的反应酯酶(esterases)可以水解羧酸酯、硫酯、磷酸酯等,产生水溶性较强的酸和醇。酰胺酶(amidase)可水解各种酰胺类。环氧化物水解酶(epoxidehydrolase)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微粒体中,胞液虽也有环氧化物水解酶,但不重要。该酶水解环氧化物产生邻二醇。第18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H3CH3CH3COCCH2CH2CCH2CH2CH2NCH2CH2COOCCH2CH2CCH2CH2CH2NCH2CH2COH

苯丁酸氮芥异丁酯苯丁酸氮芥异烟肼异烟酸肼苯并芘苯并芘-7,8-二醇DHEP-BP第19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结合对象:凡含有羟基、羧基或氨基的药物、毒物或激素均可发生结合反应

结合剂:葡萄糖醛酸、硫酸、谷胱甘肽、乙酰基、甲基等极性强的水溶性物质(四)结合反应是生物转化的第二相反应第20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

——最多见的结合反应葡萄糖醛酸基的直接供体: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UDPGA)

2NAD+2NADH+2H+UDPG脱氢酶第2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催化酶: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lucuronyltransferases,UGT)举例:+UDPGA苯酚+UDP苯β葡糖醛酸苷第2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硫酸结合反应硫酸供体:

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PAPS)催化酶:

硫酸转移酶(sulfatetransferase)

举例:+PAPS雌酮+PAP雌酮硫酸酯第2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乙酰基化反应4、谷胱甘肽结合反应:CH3CO~SCoAHS-CoA+++GSH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部位:胞液第2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甲基化反应

甲基的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SAM)+S-腺苷甲硫氨酸

甲基转移酶+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5、甘氨酸结合反应:胆酸+甘氨酸甘氨胆酸N-甲基烟酰胺第25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四、生物转化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疾病、诱导剂、抑制物等体内的各种因素。意义:

指导用药第26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二节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第27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胆道系统肝分泌胆囊浓缩(肝胆汁)(胆囊胆汁)*主要有机成分:

胆汁酸盐(bilesalts)、无机盐、粘蛋白、磷脂、胆色素、胆固醇、多种酶类一、胆汁的主要固体成分是胆汁酸盐第28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胆汁酸(bileacids)的概念:

胆汁酸是存在于胆汁中一大类胆烷酸的总称,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存在,即胆汁酸盐,简称胆盐(bilesalts)。

胆汁酸的分类:按结构分:游离胆汁酸(freebileacid)结合胆汁酸(conjugatedbileacid)二、胆汁酸有游离型、结合型及初级、

次级之分第29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胆酸(cholicacid)脱氧胆酸

(deoxycholicacid)

游离胆汁酸

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acid)

石胆酸

(lithocholicacid)第30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甘氨胆酸(glycocholicacid)

牛磺胆酸(taurocholicacid)

结合胆汁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icacid)

牛磺鹅脱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acid)第3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游离胆汁酸结合胆汁酸例:胆酸例:甘氨胆酸CONHCH2COOHCONHCH2CH2SO3H例:牛磺胆酸COOH例:鹅脱氧胆酸第3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结构式:

第3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按来源分:初级胆汁酸(primarybileacid)次级胆汁酸(secondarybileacid)﹡初级胆汁酸:

是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的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及相应结合型胆汁酸。﹡次级胆汁酸:

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初级胆汁酸7α-羟基脱氧后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及石胆酸。第3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初级胆汁酸胆酸脱氧胆酸7α-羟基脱氧第35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α-羟基脱氧鹅脱氧胆酸石胆酸次级胆汁酸第36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胆汁酸的功能(一)

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立体构型——亲水与疏水两个侧面(二)

抑制胆汁中胆固醇的析出胆汁中胆汁酸、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正常比值

10︰1第37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8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胆汁酸的代谢及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一)

初级胆汁酸的生成:

部位:肝细胞的胞液和微粒体中原料:胆固醇※胆固醇转化成胆汁酸是其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

限速酶:胆固醇7α-羟化酶第39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胆固醇(27C)7α-羟化胆固醇初级胆汁酸(24C)结合型初级胆汁酸7α-羟化酶过程:复杂第40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胆汁酸合成的调节受调节的酶:7α-羟化酶、HMG-CoA还原酶调节因素:A、胆汁酸:抑制胆汁酸和胆固醇的合成B、高胆固醇饮食:促进胆汁酸合成,抑制胆固醇的合成C、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促进胆汁酸合成D、甲状腺激素:促进胆汁酸合成E、消胆胺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促进胆汁酸合成第4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次级胆汁酸在肠道由肠菌作用生成﹡部位:小肠下段和大肠﹡过程: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肠菌水解脱羟第4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熊脱氧酸脱氧胆酸石胆酸胆酸脱7

-羟基鹅脱氧胆酸脱7

-羟基鹅脱氧胆酸脱7

-羟基转变为7

-羟基

第4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简要生成过程:第4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库存循环利用

﹡概念: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通过重吸收经门静脉又回到肝,在肝内转变为结合型胆汁酸,经胆道再次排入肠腔的过程。胆汁酸池(bileacidpool)机体内胆汁酸储备的总量,成人胆汁酸池约3

5g。

第45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过程:第46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肠肝循环的生理意义:将有限的胆汁酸反复利用以满足人体对胆汁酸的生理需要。第47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

血红素的生物合成BiosynthesisofHeme第48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血红素的生物合成过程

组织和细胞定位:主要骨髓在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

合成原料:甘氨酸、琥珀酰CoA、Fe2+

亚细胞定位:

起始和终末阶段均在线粒体内进行,而中间阶段在胞浆内进行。

第49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合成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A、

-氨基--酮戊酸(aminolevulinicacid,ALA)的生成:由ALA合酶(ALAsynthase)催化,是血红素合成的关键酶COOHCH2CH2C~SCoAO+CH2NH2COOHCOOHCH2CH2COCH2NH2HSCoA+CO2

ALA合酶(磷酸吡哆醛)反应部位:线粒体①第50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B、胆色素原的生成:ALA生成后从线粒体进入胞液COOHCH2CH2COCH2NH2COOHCH2CH2COH—C—HH—N—HALA脱水酶2H2O反应部位:胞液第5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尿卟啉原与粪卟啉原的生成:4胆色素原线状四吡咯尿卟啉原Ⅲ粪卟啉原Ⅲ尿卟啉原Ⅰ同合酶尿卟啉原Ⅲ同合酶尿卟啉原Ⅲ脱羧酶反应部位:胞液第5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D、血红素的生成:胞液中的粪卟啉原Ⅲ再进入线粒体反应部位:线粒体粪卟啉原Ⅲ原卟啉原Ⅸ原卟啉Ⅸ血红素粪卟啉原Ⅲ氧化脱羧酶亚铁螯合酶原卟啉原Ⅸ氧化酶第5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合成的主要部位是骨髓和肝脏,但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B、合成的原料简单:琥珀酰CoA、甘氨酸Fe2+等小分子物质;C、合成过程的起始与最终过程在线粒体,中间过程在胞液。

血红素合成的特点:第55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①ALA合酶: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

受血红素反馈抑制;

高铁血红素强烈抑制。

某些固醇类激素可诱导其生成。②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

与膜受体结合,加速有核红细胞的成熟以及血红素和的合成促使原始红细胞的繁殖和分化。二、血红素合成的调节③

重金属可敏感抑制ALA脱水酶与亚铁螯合酶第56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节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第57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第58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来源:体内的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约80%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2胆红素(bilirubin)的生成与转运一、胆红素是铁卟啉类化合物的降解产物(一)胆红素主要源自衰老红细胞的破坏第59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部位:肝、脾、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

微粒体与胞液中过程:血红蛋白血红素+珠蛋白氨基酸胆红素胆红素的性质;亲脂疏水,对大脑具有毒性作用(二)血红素加氧酶和胆绿素还原酶

催化胆红素的生成第60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M:-CH3P:-CH2CH2COOH胆红素的生成过程第6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胆红素空间结构示意图胆红素的特有结构赋予其亲脂疏水的性质,易自由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第6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红素加氧酶(HO)有3种同工酶:HO-1、HO-2和HO-3。HO-1(32kDa)是一种诱导酶,为热激蛋白32(HSP32)。主要存在于肝、脾、和骨髓等降解衰老红细胞的组织器官。HO-2(36kD)是组成型酶,仅受糖皮质激素诱导,主要存在于大脑及睾丸组织内,其功能多认为与CO的神经信使作用有关。HO-3(33kDa)与HO-2有90%的同源性,亦属组成型表达,其功能尚未明晰。第63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HO-1在血红素代谢中居重要地位,其生物合成可被其底物血红素迅速激活,以及时清除循环系统中的血红素。HO-1亦是迄今所知的诱导物最多的诱导酶。缺氧、高氧、内毒素、重金属、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炎症细胞因子等许多能引发细胞氧化应激(oxidativestress)的因素均可诱导此酶的表达,从而增加CO、胆绿素和继之胆红素的产生。第64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许多疾病亦表现HO-1的表达增加,例如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阿尔茨海默病等。HO-1作为一种应激蛋白,其诱导因素的多样性是对细胞的一种重要保护机制。HO-1在上述诸多有害环境刺激和疾病存在条件下所呈现的对机体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催化生成的产物来实现的,这些产物主要是CO与胆红素。第65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血液中的胆红素主要与清蛋白结合而运输

运输形式: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意义:

增加水溶性,易于运输。

水溶性增加,透过生物膜的能力降低,毒性降低。竞争结合剂:如磺胺药,水杨酸,胆汁酸等

第66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时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在17~35

mol/L,出生后3天可上升至80~100

mol/L,一周后逐渐下降至15~20

mol/L。约5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5天内肉眼可见黄疸。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严重的损害新生儿的大脑,产生核黄疸(kernicterus),或称胆红素脑病(bilirubinencephalopathy)。新生儿黄疸属肝前性黄疸,其直接原因是肝细胞合成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UGT)的能力低下。第67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三、胆红素在肝细胞中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并泌入胆小管

▲摄取:

肝细胞膜表面的特异胆红素受体对胆红素主动地摄取▲转运:由胞浆→内质网胆红素载体蛋白——Y蛋白和Z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胆红素在肝细胞浆的主要载体第68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胆红素在内质网结合葡糖醛酸生成水溶性结合胆红素部位:滑面内网质

反应:结合反应(主要为UDPGA)酶: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产物:主要为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另有少量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硫酸胆红素,统称为结合胆红素

第69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葡糖醛酸胆红素的生成及其结构第70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1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两种胆红素理化性质的比较*重氮试剂反应又称凡登白反应(vandenBergh’stest),临床检验已停止使用第72页,共8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排泄: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毛细胆管排泄入胆汁中,再随胆汁排入肠道。(三)肝细胞向胆小管分泌结合胆红素肝分泌胆红素入胆小管是肝代谢胆红素的限速步骤。多耐药相关蛋白2(MR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