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_第1页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_第2页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_第3页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_第4页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教材分析本单元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本单元共3课内容,分别是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到20世纪初期列强侵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以及社会各阶级为救国而努力。本单元内容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近代史学习中地位至关重要。本单元主题是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本单元分为两条线索,一是列强侵略的逐步深入,二是中国人民为救国所做的努力。有关列强侵略的史事有两次鸦片战争、各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主要包括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救亡图存设计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单元纲要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边疆不断出现危机,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试图推翻清朝,建立“地上天国”。继而,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试图解决国弱民贫问题。这些都未能挽救国家落后挨打的局面。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涨,八国联军趁机侵略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全面加深。四、学情分析1.知识背景:本单元基本史事在八年级的学习中都有涉及到,因此学生对近代以来的列强侵略和救亡图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史实积累缺乏理性思维支撑,属简单记忆而流于肤浅。另一方面,时间久远,存在部分知识遗忘。同时,由于这一部分知识繁多时间线杂乱,学生对于史事的梳理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初中学习时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不强,因此对于认识列强侵华多方面的影响,以及各阶层救亡图存的积极性与局限性存在一定的困难。2.能力背景:高一学生已基本具备历史学习的基础方法,喜欢思考问题,看待事物初具思辨性,但缺乏系统与全面的评价方法。有主动探究的意识,但还尚处于抽象思维培育阶段,不能很好地在辨析史料的基础上,去认识和评价历史问题。单元式教学的实行,已初步掌握通过线索串联单元知识能力,同时初步掌握历史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小组建设基本完成,合作探究模式初具轮廓五、单元主题以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为线索,展开近代以来列强侵略的不断加剧,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中国人民为寻求救国之路的步步探索,从反抗清政府到“扶清灭洋”,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再到思想学习。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1840-1900期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阶级在救亡图存中的作用及局限性(4)了解地主阶级抵抗派看眼看世界的史实,概述洋务运动的相关事实,认识地主阶级在救亡图存中的作用及局限性。(5)概述戊戌变法的史实,认识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救亡图存中的作用及局限性。(6)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签订的各项不平等条约,理解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了解近代以来人民群众的抗争,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理解近代以来列强侵华的经济原因,认识到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落实唯物史观理念通过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及世界社会背景,理解列强侵华与中国救亡图存产生的时代背景,明确列强的侵华行为与中国人民的各种抗争行为都是在特定历史时空背景下的产物,落实时空观念素养。通过解读相关史料,理解列强侵华带来的多方面影响,理解各阶级救亡图存的作用及局限性,落实史料实证素养以相关史料为依据,并结合史实,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通过了解人物生平,客观批判救亡图存中的重要历史人物,落实历史解释核心素养通过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顽强抗争的史实,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感受其高度的爱国精神,落实家国情怀素养。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列强侵华的基本史实;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各阶级救亡图存的基本史实;(补充史料,设计活动,突破重点)教学难点:列强侵华的原因;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不平等条约的多方面影响;各阶级救亡图存成败的原因及其评价。本单元课时紧,涉及史事多,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有效教学,突破难点。组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以事件为中心,列强侵华的开端)第二课时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冲突与探索)第三课时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斗争失败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作业设计课外阅读有关近代人民抗争列强侵略的小故事,撰写读后感选取你感兴趣的近代历史人物,了解其生平,你有什么话想对他(她)说,你对他(她)有怎样的评价?写下来。观看电视剧连续《走向共和》,撰写观后感。4.配套课后练习题单元评价设计试题:近三年有关此内容的全国卷高考试题。活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故事教学评价与反思本单元涉及史事较多,如何有效整合梳理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思考。有关近代史的史学前沿较多,如何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值得探讨。课时教学设计两次鸦片战争课标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教材分析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6课,为第五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主题为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介绍了列强侵略的步步加深,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本课为单元开端,介绍了19世纪中后期列强与中国的社会情况,以及两次鸦片战争战争的爆发,部分中国人民开始开眼看世界。本课内容为近代史的开端,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至关重要,起到了奠基的作用。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部分中国人惊醒,开始反思失败原因。本课为近代史其他事件埋下了伏笔,是近代史学习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多数在初中历史中有涉及到,因此从知识层面上来说,学生具备一定的史实基础。高一学生具备主动探究的意思,但思维较抽象,在解读史料、辨析史料并分析、解决历史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本课将两次鸦片战争与开眼看世界放在一起,对于其中的逻辑关系,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偏差。同时,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往往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应该帮助学生梳理整合好知识,形成体系。教学目标运用时空定位,分析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世界局势以及中英两国社会背景,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通过史料分析,了解鸦片战争进程,知道中英两国的军事差异,理解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通过解读条约内容,分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理解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通过史料分析,总结归纳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多方面的影响。通过梳理史实,了解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的概况,并结合史实,认识其进步性和局限性。整体把握19世纪以来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认识鸦片战争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华民族日益觉醒的催化剂。通过了解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抗争史实,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史料教学、探究学习。教学过程新课导入:2017年10月3日,中国军舰首次进入英国内水,让英国民众百感交集,也让中国民众感慨万千(展示新闻截图)。英国《每日邮报》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幸好,他们来我们首都的目的是和平之行。”为何会有这样的感慨呢,178年前,英国军舰也曾抵达中国,不同的是,他们的目的不是和平之行,也揭开了中国屈辱近代史的序幕,今天就让我们回到178年以前,了解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战争——鸦片战争。新课讲授第一部分殇之源——两种文明的差异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相信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对鸦片战争有所了解了,下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总结鸦片战争发生前,中英两国的差异,填好表格中国英国经济自然经济重农抑商工业革命“世界工厂”政治封建君主专制强化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君主立宪制)军事军备废弛武器落后船坚炮利装备先进文化文化专制禁锢思想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四伏宽松稳定对外关系天朝自居闭关自守海外贸易全球殖民扩张其实,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两国主要是经济上的贸易往来,请同学们看图,说说看,中英贸易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呢?(展示图片)材料一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贸易顺差),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变为入超(贸易逆差)鸦片贸易对中国危害巨大,损害人的健康,使白银大量外流,,军队战斗力下降,政治腐败更严重。这时候,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将查封的鸦片在虎门销毁,史称“虎门销烟”展示图片虎门销烟触犯了英国在华利益,英国决定用战争打开中国大门。总结,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根本原因: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第二部分殇之形——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两次鸦片战争为何失败?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探究其原因。材料二海疆战事起,既绌於兵械,又昧於敌情,又牵掣於和战之无定,畏葸者败,忠勇者亦败。——《清史稿》材料三虎门要塞作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广东海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巧借地势、炮台林立、火炮齐全密集、辅助设施配合得力等特点,整顿了沿海防务,有效增强了防御功能,官兵们的英勇抗敌,也打击了英军嚣张气焰。然而,由于炮台建筑缺乏合理性、武器装备落后、建设经费不足、消极被动海防观念等方面的局限,使得这座坚固的虎门海防要塞最终被轻易地攻陷了。材料四林则徐相信,

英国人没有茶叶和大黄就活不下去,且认为英国士兵的双腿因打了绷带而不能伸展:一位御史提出,只要击中他们的脚就能致其死命,而蓍英则报称这些夷人在夜里视力极差。一一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日本人看鸦片战争之结局:假设现在让华盛顿作中国的皇帝,让惠灵顿作他的将军,率领中国军队同英国军队作战,结果胜负如何呢?即使中国拥有大量的军舰大炮,也要被英国的土枪和帆船打败的。由此看来,战争的胜败,既不在于帅,也不在于武器,而完全在于一国之根本力量。

-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客观方面:中国武器装备落后,敌军武器装备先进且作战计划周密,部署合理。主观方面:主战主和犹豫不决作战指挥不当军事理念落后消极被动防御愚昧无知不了解敌军情况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两次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请同学们自主梳理两次鸦片战争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结合内容,分析其危害,你认为那一条危害最大,为什么?危害:赔款数额大,加剧财政负担损失大量国土,失去较多资源通商口岸开辟后,列强经济侵略加剧(中英五口通商章程)领事裁判权丧失司法主权(南京条约)协定关税,丧失海关自主权,便于列强经济掠夺通商口岸的开辟,便于外国商品输出,成为侵略者的据点(虎门条约)片面最惠国待遇,便于多国列强攫取更多特权(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来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经济侵略与思想侵略同时加剧。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逐步加深补充资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为封建通知,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经逐渐近代化了。“半殖民地”指政治上丧失了部分但不是全部的独立权,在经济上指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文化上表现为“西学东渐”。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1]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为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领事裁判权: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鸦片战争是否对当时的中国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呢?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材料五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鸦片战争...是中国历

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英国的大炮破坏了

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时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打破,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结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外交、教育、经济、军事的近代化进程。第三部分殇之思——国人的反思鸦片战争的失败,真的让当时的中国人惊醒了吗?展示材料:材料6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就已经不易防范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鸦片战争后,对于协定关税一款,清政府反而沾沾自喜,耆英曾向道光帝报称,此次与英夷头目协定的税则,通盘核算,于国课有赢无拙。1842年9月,钦差大臣著英向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提出:“此后英国商民,

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

《天津条约》签订以后,咸丰皇帝表示:

“因思驻京一节,为患最巨,断难允行”。竟然指示钦差大臣用外国来华贸易全部免税来换取条约中的外国公使驻京等四项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