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B/03/wKhkGWX-2VSAJzaCAAIaAkD-avc484.jpg)
![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B/03/wKhkGWX-2VSAJzaCAAIaAkD-avc4842.jpg)
![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B/03/wKhkGWX-2VSAJzaCAAIaAkD-avc4843.jpg)
![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B/03/wKhkGWX-2VSAJzaCAAIaAkD-avc4844.jpg)
![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B/03/wKhkGWX-2VSAJzaCAAIaAkD-avc4845.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清都[注]春霁,寄胡三、吴十一元稹蕊珠宫殿经微雨,草树无尘耀眼光。白日当空天气暖,好风飘树柳阴凉。蜂怜宿露攒芳久,燕得新泥拂户忙。时节催年春不住,武陵花谢忆诸郎。[注]清都:此处指作者在长安寓居的清都观。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描写清都春雨过后的画面,由概括到具体,虚实结合,并调动多种感官。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雨后初晴的阳光映照下,洁净如洗,清新和暖,充满生机。C.诗人面对春景,又见蜂、燕在春雨之后的忙碌,引发内心诸多的感慨和思绪。D.诗人状物注重细节描写,且运用拟人等手法,画面生动活泼,笔触清新自然。15.唐代诗人贾岛在《二南密旨》中说“题者,诗家之主也”。本诗是如何围绕标题写作的?请简要分析。(6分)14.A(“虚实结合”错,画面没有虚写)15.①本诗标题为《清都春霁,寄胡三、吴十一》,首句用“蕊珠宫殿”照应“清都”;(2分)②接着用草树无尘、白日当空、蜂、燕、宿露、新泥等景物描绘“春霁”画面;(2分)③“忆诸郎”则紧扣“寄胡三、吴十一”;诗人有感于春日雨后初晴的景物,慨叹时光荏苒,世事匆忙,引起对友人胡三、吴十一的思念,进而写诗寄友。(2分)陕西省铜川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邺都①引张说②君不见,魏武③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④明月在。邺旁高冢多贵臣,娥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⑤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注】①邺都:曹操挟持汉献帝迁都于邺城,邺城在今河南安阳市北,河北磁县东南。②张说(667年—730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历经四朝,三度执掌大政。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相州刺史后所作的。③魏武:曹操,曹丕建魏朝后,尊曹操为魏武帝。④西园:即铜雀园,曹氏父子经常在此聚会赋诗。⑤铜台:即铜雀台。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三句起势雄壮,高度集中地叙述了曹操创立功业的壮举,当中的“群雄睚眦”更烘托出曹操的英雄气概。B.四、五句将魏武帝集勇猛豪雄与风流儒雅为一体的英姿活现出来,作者的赞美、崇敬、向往之情也溢于纸上。C.八、九句承上启下,雄伟的城郭化为废墟,与上文中描绘的丰功伟绩形成对比;明月如旧,引发追思与感慨。D.最后两句,诗人想追寻往日盛况却徒增惆怅,此中情感与辛弃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表达的情感相同。15.历代诗评家认为此诗具有“慷慨苍凉”的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14.D(在《邺都引》中,昔日繁华今日成空,所以诗人登上铜雀台想要寻访昔日盛况,但是哪怕是铜雀台,也只空余萧瑟秋风,昔盛今衰之情怀古伤己之情更进一层;而“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表面上讽刺的是民众遗忘历史的这一现象,实质上是在批判南宋朝廷苟安,不知收复失地。)15.①慷慨苍凉,在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情绪之中蕴含着一丝深沉的忧愁悲伤;②在对曹操英雄形象的塑造和对其功绩表达赞颂的过程中,寄托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展现出慷慨激昂之情;③在今与昔的强烈对比中表达了苍凉之叹,由此及彼,寄托了对自己时运不济、壮志难酬的感伤。(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陕西省安康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雪后苦寒行饶抚道中有感陆游残雪暮还结,朔风晴更寒。重裘犹粟肤,连酌无骍①颜。指直不可握,终日缩袖间。十年走万里。何适不艰难。附火才须臾,揽辔复慨叹。恨不以此劳,为国戍玉关。【注释】①骍,红色。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还结”写出傍晚时路上刚融化的雪重新结成冰碴的状态,体物细致、描写准确。B.“十年走万里,何适不艰难”两句道出了诗人对自己仕途坎坷且迁徙不定的慨叹。C.“附火”一句是说诗人在篝火旁烤了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侧面写出了天气苦寒。D.玉关,即玉门关,诗人借此表达了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期待为国戍守边疆的愿望。15.诗人是如何写“苦寒”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14.【答案】C【解析】须臾是时间很短,“烤了很长时间”理解错误。此项虽错,但“侧写”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和完成第15题。15.【答案】(1)“残雪”两句,直写天气,从总体上写苦寒;(2)“指直”两句用人的具体动作,直接表现天气苦寒;(3)“重裘”两句,侧面落笔,连“重裘”“连酌”都无法对抗苦寒。(每点2分,三点6分。)陕西省商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万岁楼孟浩然万岁楼头望故乡,独令乡思更茫茫。天寒雁度堪垂泪,日落猿啼欲断肠。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言诗人身在异乡,因思乡而登上万岁楼眺望故乡,但乡思未减,反而更甚。B.颔联上句写诗人托鸿雁传书而不能,下句写日落时分猿猴啼叫,引发无限伤感。C.颈联叙写诗人登楼望远之所见,古堤、冻浦、远岸、枯杨,满目凄凉,意境渺远。D.尾联上句中的“同袍友”,泛指兄弟、同僚、朋友,“偶”字传达出意外之感。15.本诗和杜甫的《登高》同为登高抒怀之作,在结构安排和思想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4.B15.①结构安排:《登高》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由景及情,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本诗首联和尾联叙事抒情,中间两联写景,情,景穿插交错,转换自然灵动。②思想情感:《登高》通过刻画眼前之景,渲染悲秋的氛围,抒发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本诗通过刻画眼前之景,借叙写偶遇故人,喜得家书之事,抒发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颔联上句写诗人托鸿雁传书而不能”错误,颔联上句写天气渐冷,鸿雁南飞,以此暗示诗人有家难归,竟不如雁,并未提及鸿雁传书之事。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结构和评价诗歌中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①结构安排:《登高》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由景及情,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本诗首联和尾联叙事抒情,首联写作者站在万岁楼上,眺望故乡,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写作者意外地遇到了一位老友,并且收到了家书,这使得他非常高兴。中间两联写景,情,景穿插交错,转换自然灵动。颔联描写了寒冷的天气和飞过的雁儿,这些景象触动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令他感到伤心,而太阳下山时,猿猴的哭声更是激起了作者的悲伤之情。颈联描写了一片冻结的河流,河岸上的枯杨树与远处的景象相映成趣。②思想情感:《登高》通过刻画眼前之景,渲染悲秋的氛围,抒发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前两联诗人选用急风、高天、猿啸、江渚、白沙、飞鸟等意象,渲染悲秋的气氛。颈联的“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指诗人已到暮年。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尾联写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诗通过刻画眼前之景,借叙写偶遇故人,喜得家书之事,抒发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首联写作者因思乡而登上万岁楼远望,不但未减乡思,反而思乡之情更浓。颔联写天气渐冷,鸿雁南飞以及日落时分猿猴悲哀的啼叫,引得作者“垂泪”“断肠”,抒发无限伤感之情。颔联以作者登高所见,古老的堤岸、冻结的河流和近岸的枯杨,叙写满目凄凉之感。尾联写作者因偶遇同袍,得到家书而分外欢喜。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友情和家书的珍视之情。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陈去病①西风落日晚天晴,列岛遥看战一枰。番舶正连鹅鹳阵②,怒涛如振鼓鼙声。凭高独揽沧溟远,斫地谁为楚汉争?海水自深山自壮,不堪重忆郑延平③。[注]①陈去病(1874—1933),字佩忍,中国近代著名诗人。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先后参加“二次革命”“护法运动”。本诗作于二十世纪初。②鹅鹳阵,古代战阵名。③郑延平,郑成功曾被封为延平郡王。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用西风落日、海岛遥列的景象,营造出开阔苍凉的抒情氛围。B.颔联描写外国船只排列成鹅鹳阵型,表达出了诗人对敌人的蔑视。C.尾联写山海永在而英雄难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沉的追思与悲慨。D.全诗融沉郁顿挫与喷薄汹涌于一体,写出了特定时代中的文人情怀。15.有人认为颈联“独览”比“独揽”更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14.B(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模块组合集成电源合作协议书
-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2025年胺类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工业炉窑的新型燃烧装置合作协议书
- 小学英语外研版(三起点)六年级上Module1课本+翻译+练习
- 2025年个人房屋质押借款合同模板(三篇)
- 2025年个体销售员劳动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产品代理销售合同参考样本(三篇)
- 2025年中学食堂合伙经营协议(三篇)
- 2025年个人旅游协议范文(2篇)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 《处理人际关系》课件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 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整体解读课件
- 2024年实验小学大队委竞选笔试试题题库
- GB/T 44412-2024船舶与海上技术液化天然气燃料船舶加注规范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加换算)
- 机械制造HSE协议书
- 2024-2030年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中国化工生产企业碳核算指南
-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综合复习-现代文阅读题(辽宁地区适用)(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