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循环系统结构特点(婴幼儿生理基础)_第1页
婴幼儿的循环系统结构特点(婴幼儿生理基础)_第2页
婴幼儿的循环系统结构特点(婴幼儿生理基础)_第3页
婴幼儿的循环系统结构特点(婴幼儿生理基础)_第4页
婴幼儿的循环系统结构特点(婴幼儿生理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婴幼儿的循环系统结构特点第五章循环系统第一节婴幼儿的循环系统结构特点心一血管二淋巴系统三循环系统组成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肺循环毛细血管体循环毛细血管心脏淋巴结淋巴管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主要功能:物质运输一、心位于胸腔内,两肺之间,膈肌上方,约2/3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呈倒置的圆锥形,其大小相当于本人的拳头,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一)心的位置与外形左肺右肺膈心尖左心室右心室一、心婴幼儿特点:新生儿心脏位置较高并呈横位,心尖的体表位置在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外2岁以后:心脏由横位逐渐转成斜位,心尖位置下移至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1~2cm(一)心的位置与外形成年人心脏体表投影一、心心脏是肌性的空腔器官,其表面覆盖有心包膜心包膜具有保护作用,并防止心腔过度扩大(二)心的结构心包膜心包膜心包液一、心由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构成心室肌比心房肌厚新生儿左、右心室壁的厚度几乎相等(二)心的结构1.心壁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心房心室一、心四个腔: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左、右心房之间有房间隔,左、右心室之间有室间隔(二)心的结构2.心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一、心右心房(二)心的结构2.心腔入口: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出口:右房室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右房室口一、心右心室(二)心的结构2.心腔入口:右房室口,附有三尖瓣出口:肺动脉口,附有肺动脉瓣瓣膜:防止血液逆流右房室口三尖瓣肺动脉瓣肺动脉口一、心左心房(二)心的结构2.心腔入口:左右肺静脉口出口:左房室口左肺静脉口右肺静脉口左房室口一、心左心室(二)心的结构2.心腔入口:左房室口,附有二尖瓣出口:主动脉口,附有主动脉瓣瓣膜:防止血液逆流左房室口二尖瓣主动脉口主动脉瓣一、心(二)心的结构2.心腔婴幼儿特点:心肌纤维短而细,心腔容积较小新生儿的心脏容积为20~22ml,2岁半时增至3倍,18岁时达240~250ml,接近成人水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一、心冠状动脉:发自升主动脉起始部,分左、右冠状动脉心的静脉:汇入冠状窦,注入右心房(二)心的结构3.心的血管升主动脉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冠状窦二、血管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全身各部分组织静脉:将血液运回心脏毛细血管:位于微动脉、微静脉之间(一)血管的分类主动脉肺动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肺静脉婴幼儿特点:血管内径比成年人宽,毛细血管的数量较多,组织器官能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二、血管右心室→肺动脉及其分支→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二)血液循环途径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1.肺循环的血管二、血管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分支→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二)血液循环途径2.体循环的血管主动脉毛细血管上腔静脉下腔静脉二、血管(二)血液循环途径2.体循环的血管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主动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左髂总动脉

右髂总动脉右颈总动脉

右锁骨下动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降主动脉二、血管(二)血液循环途径2.体循环的血管颈总动脉→颈内、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髂内动脉二、血管(二)血液循环途径2.体循环的血管上腔静脉系: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主要接纳头颈、上肢和胸部的静脉血,汇入右心房下腔静脉系: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主要接受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静脉血,注入右心房心静脉系:收集心的静脉血左头臂静脉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右髂总静脉右髂总静脉三、淋巴系统淋巴管道:输送淋巴液淋巴器官:淋巴结、脾、胸腺、扁桃体淋巴组织:分布于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管道以及皮肤等处扁桃体颈部淋巴结颈内静脉胸腺腋淋巴结胸导管脾红骨髓腹股沟淋巴结阑尾腘窝淋巴结三、淋巴系统毛细淋巴管:以盲端起始于组织间隙,通透性较大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通过淋巴结淋巴干:由淋巴管汇合而成淋巴导管:包括胸导管、右淋巴导管,注入静脉(一)淋巴管道扁桃体淋巴组织淋巴结胸腺阑尾骨髓脾淋巴管胸导管胸导管右淋巴导管淋巴结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瓣膜淋巴管毛细血管组织细胞组织间液毛细淋巴管三、淋巴系统形态:椭圆形小体位置:成群聚集、沿血管分布,位于身体较隐蔽部位功能: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参与免疫反应局部感染可引起相关的淋巴结肿大或疼痛(二)淋巴器官1.淋巴结小梁输入淋巴管淋巴细胞输出淋巴管三、淋巴系统形态:扁椭圆形位置:腹腔的左上方功能:产生淋巴细胞、过滤和储存血液、参与免疫反应质软且脆,遭受暴力打击易导致脾破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