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要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以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制备得到的血清中抗

蛇毒毒素成分分别是。

A.特异性免疫抗体B.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C.特异性免疫抗原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2.为了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实验如下: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

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

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下列叙述最严谨的是()

A.需将另一个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和等量蔗糖的培养液中,作为对照组

B.由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的近地侧乙烯的合成多,生长被抑制

C.生长素与乙烯对根的生长表现为拮抗作用

D.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3.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医院指尖取血时,虽然针刺感到疼痛,但手不缩回。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缩手反射过程,兴奋在B处以电信号形式双向传导

B.兴奋在C处的传递速度比D处快

C.取血时不缩手说明乙受甲发出的指令调控

D.D是传出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

4.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细胞膜内外电位差为0

B.受到刺激时,Na+内流导致细胞膜内负外正,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完成了化学信号到电信号再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5.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B.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C.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6.如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A、B、C为三种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C的靶细胞是全身各处细胞

B.图中抗体的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相似

C.由图分析可推知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D.Graves病人体内的A、B含量较低

7.下列有关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性状类型比为3:1B.Fi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遗传因子组成类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8.(10分)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

B.草食动物的同化量包含其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

C.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会影响其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使种群密度发生变化

D.退耕还林,可以增加物种丰富度

二、非选择题

9.(10分)兴凯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包括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两部分,上游的小兴凯湖可通过两个泄洪闸与大兴

凯湖连通。如图1为小兴凯湖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请回答问题。

大型肉食性鱼类

(乌鳄、口和盟嘴舶等)

(绿藻'睢藻、篮藻等)(浮评、户韦等)

图1

(1)湖内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由图1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鲤与浮游动物的关系是

(2)兴凯湖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图2

在不同采集点采集浮游植物,每个采集点收集三次,用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并计数,取,以确定单位体积中

浮游植物的,发现浮游植物以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主。与绿藻相比,蓝藻细胞结构的主要特征是。从图

2中可以看出小兴凯湖的浮游植物的高于大兴凯湖。

(4)受周边农业、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湖中N、P污染物超标。大银鱼自2000年引入小兴凯湖养殖后,繁殖迅

速,已成为小兴凯湖主要经济鱼类。由于大银鱼对水质要求较高,为了保证小兴凯湖的水质和大银鱼的捕捞量,有人

提出打开与大兴凯湖连通的泄洪闸。请你依据所学生态学知识对这个做法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阐述理由。。

(5)湖中N、P污染物超标是当前水环境治理中的重点,请你根据生态学相关知识,提出具体治理措施。。(至

少答2点)

10.(14分)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如图甲表示牵张反射的

过程。图乙是图甲相应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将两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

相连,刺激e处,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请分析回答:

电流计

刺激

'A

肌肉脊柱

(1)牵张反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效应器是

(2)刺激e处时,e处膜外电位的变化是,兴奋以形式沿传入神经纤维传导。

兴奋再由a传出神经传至肌肉,引起收缩,a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

向传递的原因是□

(3)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大脑发出的冲动能作用于a和丫传出神经的结果,这

说明o

11.(14分)水稻抛秧育苗时,多数茎和根系平躺在田面。科学家针对此现象开展下列研究。

(1)在横放的水稻幼根中,受重力影响,近地侧IAA浓度较高,导致近地侧细胞的生长速度比远地侧,根向地

弯曲生长。

(2)将水稻根分成8组,先将各组置于黑暗环境中,之后对各组分别进行处理,放入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实验

处理和结果如表所示。

玻璃方缸

图1

处理根尖的生长情况

1黑暗中垂直生长

2某处理负向光生长

3遮住根尖以上的部位负向光生长

4遮住根尖垂直生长

5完全剥除根冠

约在1天内失去负向光性,新根

6不完全剥除根冠(残留根冠原始细胞)冠

形成后仍负向光生长

7切除根尖o.5mm(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有限的伸长生长,无负向光性

8切除根尖2mm(即切除根冠、分生区和伸长区)

对2—8组应给予,第5组根尖的生长情况为,第8组根尖的生长情况为。据表推测是根的感光

部位。

由图2、图3可知

光处理后时间(d)光处理后时间(d)

(4)用单侧光处理水稻根后,检测根尖4mm向光侧和背光侧IAA含量,结果如表:

向光侧/背光侧/

处理弯曲度

(ng•g'1•FW)(ng•g'1•FW)

光强/

63184498

(100Umol•m-2•s-1)

黑暗0418418

据表可知,单侧光照使水稻根IAA,引起根的负向光性生长。

(5)结合(3)(4)推测水稻根发生负向光性的原因可能是oIAA的含量决定了根尖的生长方向,即低浓度促进

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6)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研究分析秧苗能够扎根直立的原因是o

12.如图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大脑

下丘脑

垂’体

内分泌腺

及某些细胞

体温上升

(1)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在细胞因子刺激下,有关腺体分泌的

和激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B淋巴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的刺激和的作用下,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

细胞,小部分分化为细胞。

(3)当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时,机体消灭该病毒的免疫过程首先是,再次是

o其中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对于这些病原体的作用意义是:抗体与病原体的

结合可以,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

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在细胞免疫中,新形成的被细胞毒性

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A

【解析】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

【详解】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

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由分析可知将灭活的蛇毒

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蛇毒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蛇毒起作

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免疫,这种蛇毒相当于

抗原,抗蛇毒毒素血清属于抗体,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2^B

【解析】实验设计应抓住实验目的,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区分无关变量,这样再根据对照实验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科学地确定实验设计思路。

【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乙烯浓度。为了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

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作为对照组,证明蔗糖的作用,A错误;

B、根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了乙烯,乙烯抑

制了根近地侧的生长,B正确;

C、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细胞的生长,乙烯抑制细胞的生长,且生长素

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所以低浓度的生长素与乙烯,两者之间是拮抗

作用,高浓度的生长素与乙烯作用具有协同作用,C错误;

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根本原因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同时含受环境影响,D

错误。

故选B。

3、C

【解析】根据突触结构或感觉神经元的位置,可判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甲为高级中枢,乙为低级中枢,甲可

控制乙。

【详解】A、缩手反射过程,兴奋在B处以电信号形式单向传导,A错误;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突触中经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传递速度较慢,兴奋在

C处的传递速度比D处慢,B错误;

C、取血时不缩手说明乙受甲发出的指令调控,C正确;

D、自主神经是控制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D是控制肌肉的传出神经,不属于自主神经,D错误。

故选D。

4、D

【解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

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

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A、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细胞膜内外电位差不为0,称为钾离子的电位,A错误;

B、受到刺激时,Na+内流导致细胞膜外负内正,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B错误;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完成了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号的转变,C错误;

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

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

调节作用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

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详解】A、生长激素有促进骨骼生长与蛋白质的合成等,在代谢起很重要的作用,成年后人仍然能够分泌生长激素,

A错误;

B、激素是微量高效物质,但不提供能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是传递信息,有些激素是小分子,不是高能物质,

B错误;

C、胰腺的生理活动既受神经调节也受体液调节,C正确;

D、神经中枢如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从而调节甲状腺的生理活动,D错误。

故选C。

6、B

【解析】由图可知,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Graves病人自身

具有与B激素受体结合的抗体,应该是自身免疫病。

【详解】A、C是甲状腺激素,其靶细胞是几乎全身细胞,A正确;

B、图中抗体作用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使得甲状腺细胞大量分泌甲状腺激素,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

体,不作用于甲状腺,故抗体的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不同,B错误;

C、Graves病人自身具有与B激素受体结合的抗体,应该是自身免疫病,C正确;

D、由图分析可知Graves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通过反馈调节,会使机体的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水平较健

康人低,D正确。

故选B。

7、B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

给后代。

【详解】A、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属于表现型的比例,不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

B、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所以Fi能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因此Fi产生配子的比

例为1:1,最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正确;

C、F2遗传因子组成类型的比为1:2:1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不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

错误;

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是性状分离比,可推测Fi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但不能直接说明分离定律的实

质,D错误。

故选B。

8、D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

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

【详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包括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四个部分组成,A错误;

B、草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B错误;

C、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会影响其出生率,但是不会影响死亡率,C错误;

D、退耕还林,可以增加物种的数目,即增加物种丰富度,D正确。

故选Do

二、非选择题

9、(1).生物群落(2).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3).捕食和种间竞争(4).间接(5).平均值

(6).种类和数量(7).无成形的细胞核(8).丰富度(9).这个做法不妥。大兴凯湖的浮游植物丰富度较小兴凯湖

低,其抵抗力稳定性可能较弱;且大银鱼繁殖迅速,若打开泄洪闸,可能会造成大银鱼进入大兴凯湖后,造成大兴凯

湖的原有营养结构被破坏,造成物种多样性降低,进而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不能仅仅直接打开泄洪闸,打开泄洪闸

之前需要对打开泄洪闸之后对大兴凯湖的影响做评估)(10).①控制污染源,减少外界向水体中排放污染物,减少

水体中的N、P等无机盐。②增加本地可快速吸收N、P等无机盐的水生植物的量。

【解析】1、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详解】(1)湖内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由图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即浮游

植物和水生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根据食物网可知,就可以捕食浮游动物,同时都以浮游植物为食,所以它们的关

系是捕食和竞争。

(2)兴凯湖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3)在不同采集点采集浮游植物,每个采集点收集三次,用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并计数,取三次统计的平均值,以

确定单位体积中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现浮游植物以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主。绿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

与绿藻相比,蓝藻细胞结构的主要特征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从图2中可以看出小兴凯湖的浮游植物的种类即

物种丰富度高于大兴凯湖。

(4)根据资料分析可知,大兴凯湖的浮游植物丰富度较小兴凯湖低,其抵抗力稳定性可能较弱;且大银鱼繁殖迅速,

若打开泄洪闸,可能会造成大银鱼进入大兴凯湖后,造成大兴凯湖的原有营养结构被破坏,造成物种多样性降低,进

而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所以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不能仅仅直接打开泄洪闸,打开泄洪闸之前需要对打开泄洪闸之后

对大兴凯湖的影响做评估)。

(5)湖中N、P污染物超标,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浮游植物大量的进行增殖。治理的关键是减少浮游植物的量和控

制湖水中的N、P的含量,采取的措施主要如下:从根本上应该控制污染源,减少外界向水体中排放污染物,减少水

体中N、P等无机盐,降低水体中的水华生物的容纳量;还可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加本地可吸收快速吸

收N、P等无机盐的水生植物的量,与水华生物竞争吸收无机盐;还可利用种间关系,适当增加以水华生物为食的本

地鱼苗的量,用于捕食水华生物,减少水华生物数量(环境容纳量)。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综合知识,解答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应用于解决实际相关的生

态问题。

10、(1)①.脊髓②•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2)①.由正变负②.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③.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受

(3)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

【解析】分析甲图:图中肌梭是感受器,肌肉是效应器,还有传入神经和两种传出神经,神经中枢的突触由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

分析乙图:a表示神经-肌肉接头,b、c、d位于传出神经上,e位于传入神经上。动作电位产生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

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经过突触时有突触延搁,速度会变慢。

【小问1详解】

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牵张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

支配的肌肉。

【小问2详解】

刺激e处,会产生动作电位,e处膜外电位由正电荷变为负电荷,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兴奋在突

触处传递时,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在此处的传导是单向的。

【小问3详解】

大脑发出的冲动通过脊髓才能作用于a和丫传出神经,这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对所学知识综合掌握,

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结构。

11、(1)慢(2)①.单侧光②.能伸长生长,但失去负向光性③.停止生长,无负向光性④.根冠

(3)蓝光增强了IAA氧化酶活性,使IAA减少

(4)分布不均(5)单侧光促使IAA向背光侧运输,蓝光提高了IAA氧化酶的活性,促使向光侧的IAA氧化分解得

(6)根尖一方面受到重力的影响发生向地弯曲生长,另一方面受到上方光照影响发生向下弯曲生长,茎负向地生长

【解析】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口引噪乙酸,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可以发生横向运输,导致生长素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进而出现向光弯曲生长。

【小问1详解】

在横放的水稻幼根中,IAA因重力影响使近地侧浓度较高,表现为抑制生长,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表现为促进作

用,近地侧细胞的生长速度比远地侧慢,根出现向地弯曲生长,该过程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小问2详解】

要研究水稻根在不同的处理下是否会出现负向光性(光的影响下),则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的有无,1为对照组处于黑

暗中,对2〜8组实验组应给予单侧光处理,观察其是否会出现负向光性;根据第6、7组结果可知,第5组完全去掉

根冠,由于有伸长区,根尖能伸长生长,但失去负向光性,因此第5组根尖的生长情况为垂直生长;第8组切除根冠、

分生区和伸长区后,根停止生长,无负向光性。由图表信息可知,有根冠可以感受单侧光刺激,无根冠不能感受单侧

光刺激,故推测根冠是根的感光部位。

【小问3详解】

分析图2和图3曲线可知,与黑暗和白光处理比较,蓝光处理的IAA含量明显减少,但IAA氧化酶活性增强,从而

说明蓝光增强了IAA氧化酶活性,使IAA减少。

【小问4详解】

由表格可知,光强处理下,根尖向光侧IAA含量明显减少,而背光侧含量稍微有所增加,从而可推测水稻根发生负向

光性的原因可能是单侧光促使IAA向背光侧运输,使得背光侧IAA含量高,表现为抑制生长(根敏感性强),蓝光提

高了IAA氧化酶的活性,促使向光侧的IAA氧化分解的多,使得向光侧I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