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

陕西省咸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凤仙花

刘庆邦

用凤和仙给花儿命名,真是好听。凤为鸟中王,花有花仙子之喻,似乎就有了仙气,让

人高看不已。可惜的是,这个小地方的人都不知道凤仙花是什么,明明是凤仙花,却跟没看

见花一样,被他们说成是指甲草。没事的,不管是叫花,还是叫草,都不耽误他们对指甲草

的喜爱。因为,指甲草上面开出的花朵可以染指甲呀。

每年春夏之交,住在大杂院的大奶奶都会种上一盆子指甲草。大奶奶用来种指甲草的东

西是一只废弃的尿罐子。罐子口的一个鼻子被碰掉了,一提一侧歪,不能再盛尿水。尿帽子

内壁结了一层厚厚的尿碱,有些难闻。这不要紧,大奶奶正好变废物为花盆。加上指甲草与

其他草一样,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待遇,只要有土壤、水分、肥料和阳光,就可以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尿碱也许正好可以化为指甲草的肥料呢。

大奶奶怕院子里那些孙女们看不到,够不着,就把花盆放在堂屋门口东侧用泥坯垒成的

鸡窝顶上。这样一来呢,指甲草刚一冒芽儿,孙女们就能看见。等开出花来,孙女们一伸手

就能摸到花朵。明白了吧,大奶奶种指甲草不是为自己种的,是为院子里那些孙女们种的。

大奶奶说过,她一个大老婆子,脸上的皱纹一抓一大把,不抓也是一大把,还种草养花儿干

什么!她每年种指甲草,还不是给小闺女们种的?小闺女们都爱美嘛,都喜欢染红指甲嘛!

院子里年龄差不多大的闺女有三个,一个是大奶奶的孙女儿,名字叫梅灵;两个是二奶

奶的孙女儿,姐姐叫大玉,妹妹叫二叶。二奶奶死得早,她们都愿意跟着大奶奶玩儿,几乎

把大奶奶当成了她们的亲奶奶。

刚过了二月二,大玉和二叶就在一天午饭后来到大奶奶家,问大奶奶是不是该种指甲草

了•

大奶奶正坐在堂屋当门的一只小板凳上捻蚕丝。小小的木头架子上,放有一团蚕茧煮得

膨松的蚕丝,架子下面吊着一个木制的圆锥形捻锤儿,手捻捻锤儿的铁锭子,让捻锤儿旋转,

就可以把蚕丝纺成丝线。每捻好一段丝线,大奶奶就缠到捻锤儿上,再捻下一段。大奶奶说:

花盆里的冻土还没有完全化开,等过了清明节再种指甲草也不晚。大奶奶想着呢,放心吧,

不耽误你们这些小妮儿染红指甲。

梅灵也过来了,说她奶奶老捻老捻,捻到啥时候丝线才够长呢,才能做成一件捻绸布衫

子呢?

奶奶说,人不管干啥事儿都不能着急,得像蚕一样,一口一口吐丝,一丝一丝结成茧屋

子。等把丝线捻得够长了,长得比到天边儿还长,就可以织成捻绸布,做成捻绸布衫子了!

那,等你织好了捻绸布,先给谁做捻绸布衫子呢?

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先给你爹做了。谁让你爷爷被土匪打死了呢,谁让你爹是奶奶的儿

子呢,谁让你奶奶就这么一个儿子呢!

我就知道你,只喜欢男孩子,不喜欢女孩子。

谁说我不喜欢女孩子,我要是不喜欢女孩子的话,能年年想着给你们种指甲草吗?能教

你们用指甲草上开的花儿染指甲吗?好了,我给你们唱个小曲儿吧。鸡叫了,天明了,一朵

花儿开红了。

清明节早上,天下着小雨,院子里有些雾气蒙蒙。大奶奶把花盆从鸡窝顶上搬下来,用

铁铲子把花盆里的土刨松。老人并没有跟三个孙女儿打招呼,她花白的头发上顶着银亮的水

珠,弯着有些伸不直的腰,一个人不声不响就劳动上了。她刚把花盆里有些发潮的土刨开,

大玉就走了过来,问大奶奶要种指甲草了吗?大奶奶说是呀,今天清明节,日子好记。今天

下着雨,把花籽儿埋在土里就不用浇水了,老天爷替咱们浇水。

大玉过来了,梅灵和二叶很快也过来了。却原来,她们每天在院子里出来进去,时不时

地都会往花盆那里看一眼,都在操着种指甲草的心。她们都有些兴奋,捋胳膊,结袖子,跃

跃欲试。大奶奶说:你们都不用动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大奶奶,你栽的不是树,种的

是指甲草呀!

道理是一样的,前人种指甲草,后人染红指甲。

花盆儿里的土整好了,整得松松软软,细细腻腻,大奶奶掀开衣服的大襟子,从下面的

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小纸包,露出了里面包藏着的指甲草的花籽儿。三个孙女儿一

伸头都看见了,花籽儿小小的,黑黑的,底色有些暗红。纸包儿里的花籽儿是一小撮儿,大

奶奶没有把花籽儿全都撒进花盆里,她只挑了三颗,以三角的形式种进花盆的土里。

二叶问:大奶奶,你为啥只种三颗呢,是不是我们三个人每人一颗呀?

大奶奶说:这个二叶,就是聪明。不过呢,有些事情看破了不要说破,自己心里有数就

中了。好了,你们三个都在土上掘掘吧。大带小,大玉先掘。

是要携手印儿吗?大玉问。

对,五指并拢,使劲把土往下掘,掘出你的手印儿来。

大玉把右手伸出来了,手指并拢严丝合缝,看着大奶奶,不明白大奶奶为什么让她们在

土上掘手印。

大奶奶说:做人心要软,种花土要实,你们把土掘得越实在,土和指甲草的种子贴得越

紧,种子胖得就越快,发芽就越快。这跟人穿衣服一样,如果衣服呢里唯当,人就不暖和。

把衣服穿得贴皮贴肉呢,人的身体就暖和,越暖和长得越快。明白了。大玉把手放在松软的

土上使劲儿往下掘,想出一个深深的手印。清明雨还在细纷纷地下着,梅灵和二叶学着大玉

的样子,也先后在花盆里的土上按下了属于自己的手印。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先写凤仙花的命名与众不同,再写它被当地人称为指甲草,表现出此地独特的民情

风俗,富有乡土气息。

B.大玉和二叶姐妹都愿意跟着大奶奶玩儿,几乎把她当成了她们的亲奶奶,可见她俩对大

奶奶的亲近和喜爱之情。

C.小说围绕大奶奶为孙女们种凤仙花的事展开,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对日常生活的

描写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D.小说于行文当中,不时闪现出哲思之光,如“人不管干啥事儿都不能着急”,“做人心要

软,种花土要实”等。

8.作者认为“情感之美是小说之美的核心”,这篇小说表达了哪些美好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9.刘庆邦小说的语言具有地方化、本色化、审美化三个方面的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你

的理解。

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联考语文试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屋坍塌记

胡金洲

轰隆!一声巨响,古家大屋在遮天盖地的飞尘中塌了。

风把七婆盘起来的头发吹的七零八落。七公瘫坐着,满身尘土,吁出一口长气:哎!迟

一天早一天的事,老天爷总算把大家给撵出来了啊!

七公是马来西亚老古家第二代华侨,排行老七。七公的父亲靠长长的一根挑牙虫的细银

针发了财。后来,六个兄长在父亲弥留之际,为争夺家产大打出手。七公一气之下,带着马

来西亚女人回到湖北老家紫金镇。同他爹一样,七公有七个儿子。

紫金镇三街九巷,三街实际就是一条街。东头叫东街,西头叫西街,中间叫马街。起先

只有马街,一条茶马古道,后来渐渐有了东西街。马街是古道上普洱茶贩子洗马歇脚之地,

茶楼酒肆戏台客店,一应俱全,十分繁华热闹。

大屋建在紫金镇后街西头,偎山,绵延半里多长。厅堂厢阁房厨道厩大大小小一百零九

间。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瓦反盖,沿袭山西古家祖屋建制。十几根二十来米长的杉木起梁,

遇山面做墙,逢兀石架槐,最后一堵石头墙收官。大屋墙体和棱形扇形镂空花窗用青砖,其

它则用上等木材。园椽方椭,大格门,斜孔窗,嵌贴阴阳木雕或石凿。蝙蝠蟾蛛和十二生肖

图饰随处可见。大屋九重,每重前厅天井后堂,后堂分左右厢房。因依山而建,大屋阔门设

在侧边。石柱巍然。上挂南洋大灯,黑漆铁色,六面彩花玻璃。入夜,点灯,彻夜通明•

20世纪60年代初,一位古建筑学家路过紫金,探访古家大屋,临走挥毫写下中堂对联:

神针定海海可驭,奇晓培木木不枯。抓着七公的手说:此屋不可复制,老哥哥务必保护好啊!

七公十分感动,连连点头。

七公七婆第三代后人先后嫁娶。古家人丁兴旺,牛满厩,猪满圈。1995年,七公召集

“耕樵渔读荣宗耀”七子分了家。

分家后不到一月,七房必耀的孙媳妇儿提出拆墙开店。孙媳妇儿是裁缝店老板的小女,

自幼随父穿针走线,一进古家就吵着要开裁缝店。必耀不敢兴头,找主事的长兄必耕请示,

必耕到外地去了,必耀只好装糊涂,任凭孙媳妇儿拆门破墙。必耕回来,见了又急又气,假

传七公七婆的圣旨:限令七房五日内撤掉裁缝店,否则,逐出大屋自立门户!

孙媳妇儿拎着烫衣服的大烙铁挡在店门口大哭大闹。六房子孙赶来围观,七嘴八舌,竟

然无一指责者。必耀暗喜,带着老婆找七婆,说:“您的宝贝孙媳妇儿要开裁缝店,大哥说

您有圣旨不能开!”

七婆说:我不是皇帝,谁是皇帝你们找谁去!

必耀又去找七公。七公沉吟片刻,缓缓地说:我也不是皇帝,哪来的圣旨?

裁缝店照开不误。

不久,二房至六房如法炮制,先后打墙开店。有卖服装的,有卖烟酒的,有卖锅碗瓢盆

等日杂百货的。三个月后,古家大屋一溜儿二十一间房子全成了张灯结彩的店铺,几乎占了

紫金镇镇头的半条街!

六房都开了店,唯独长房必耕一家还没有店铺。必耕晚来得子,其子无儿,只有一女。

孙女婿是个大货司机,入赘没几天,便怂恿丈母娘给老婆开个卖虎头鞋的店铺打理。儿媳妇

来请示必耕,必耕无奈就去问七公七婆。七公开门见山:六房他们都可以开店,唯独你们不

行!

必耕一愣,问:为啥呢?我是你们抱养的?

七婆摇着头,说:儿啊,你知道为啥给你两重六干房吗?就是要让你们长房守住古家这

份家业呀!

必耕不解:这和开店有关系吗?

七婆叹了一口气,一五一十向必耕道出了其中原由:古家能在这块地上架起半里之长的

大屋,靠的就是偎依的山体和一堵收官的石头墙。山体做墙永远是不会倒的,但这面收官的

石头墙犹如大屋基石,只要稍稍动一动,古家大屋就会七零八落,必塌无疑!

必耕惊诧良久,默默退出,但错就错在他知道原由后再没同儿媳妇支吾此事,自以为不

吱声他们就不敢打墙开店。

这天,渔梁洲举行全县龙舟大赛。古家六房统统关门歇业,倾巢而出去看龙舟赛。必耕

的孙女婿偷偷找来一个姓吴的泥工,泥工扬起大锤哼着小曲猛砸石头墙。他从基脚打起,捅

碎了墙下的一块巨石,不一会儿功夫,便将石头墙从下到上渐渐打掉……等必耕和七公七婆

跑出来查看的时候,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古家大屋塌了。

正当大家哭的哭喊的喊,惊天动地闹闹嚷嚷,七婆坐在太师椅上突然对身边的七公说:

七公,你坐会儿啊,我先走了啊!

七婆眼一闭,断了气。享年103岁。两天后,七公跟着潘然去世,享年107岁。

至今,古家大屋残砖断瓦仍堆积如山,成为导游向来自四方的游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景点。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公排行老七,同他爹一样,也有七个儿子,看似巧合,实则是作者巧思,预示着两代

人之间可能会有相似的命运。

B.小说将故事背景设在紫金镇一条茶马古道上,既能突出古镇的繁华,为下文竞相开店做

铺垫,又增加了小说历史感。

C.七公给七子取名“耕樵渔读荣宗耀”,让其从事传统行业,与孙媳妇裁缝店老板女儿的身

份形成对比,最终导致冲突。

D.小说语言凝练古朴,不仅用词典雅,“茶楼酒肆戏台客店”“蝙蝠蟾蛛”等故意省略顿号,

也有助于小说凝练之风。

8.小说为什么要用繁笔对古家大屋进行细致描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题为“古屋坍塌记”,你觉得古屋为什么会坍塌?坍塌的古屋为什么又会成为“导游

向来自四方的游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景点”?

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H)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张师傅的行为艺术

肖遥

我爸张师傅年轻时有个怪癖,就是讨厌一切装饰品。那个年代并不提倡佩戴饰品,衣服

上除了纽扣,再没有别的。可是,张师傅连纽扣也讨厌,在我的印象里,张师傅只穿厂里发

的那种拉链工作服,简单方便。

张师傅会给孩子们订杂志,买很多小人书。我们最喜欢的是小人书上的古装美女,临摹

她们的项链、耳环、发簪。画这些的时候,因为匮乏与渴望,我们简直想象力爆棚。画着画

着,摘两朵地雷花,挂在耳朵上当耳环,照着镜子臭美几分钟。几分钟后,要么地雷花掉了,

要么张师傅瞪着眼睛气呼呼地出现了。

在那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年代,人们崇尚简朴实用。尽管张师傅的审美观有时代因

素,但这并不影响他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我们小的时候,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张师傅把

一盆扁竹花放在窗台上,撑起画板,铺开纸笔,开始画画。院子里种了很多花,他偏偏就选

了一盆扁竹花。清晨,扁竹花还是一个花苞,等他终于画出轮廓的时候,再一抬头,花瓣已

经张开了,等他染好颜色的时候,花已经完全盛开了,还伸出一丛鹅黄的花蕊。也怪周围邻

居们,这个过来看看,那个过来瞅啾,还搭讪几句“张师傅还会画画啊”。张师傅就跟他们

吹几句牛,说:“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里张贴的电影海报、校报的插画都是我画的。”这么

说着,抬头一看,眼前的花和手中画的花又不一样了,只好重起一张草稿……那天,那盆花,

张师傅画了十几遍。

那时候,家里的米缸是用废报纸捣碎化成纸浆糊的,其他人家的米缸外面贴的都是从报

纸、杂志上剪下来的画,只有我家的米缸上贴着张师傅画的画。看到我家米缸上的画,邻居

们请张师傅给他们画。因为那次遭遇了扁竹花的戏弄,张师傅在邻居们的鼓舞下拓展了“戏

路”,开始画山水画。画的是他带我们春游路上看到的山山水水。和传统山水画中点景的亭

台楼阁不同,张师傅画的山水画里点景的是电线杆或拖拉机。越来越多的邻居请张师傅画米

缸,于是,我们那栋楼上的邻居都用上了有着拖拉机和电线杆的山水画的米缸。

张师傅从大山沟调回城里以后,生活节奏变快,就再也没有时间画画,直到我和姐姐相

继大学毕业,张师傅退休。退休后10年间,张师傅自己办了个小型的机械加工厂。那些年,

机械行业整体衰退,逐步让位于信息产业。所以,张师傅其实一直在一个夕阳产业里奋力挣

扎。厂子除了安置一些下岗职工,缴了些税,基本没挣钱。而且比起从前在单位做总工程师

的时候,张师傅办工厂的那10年操心多了。他这个厂长,平时就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看谁

手慢些他就自己上手,看谁车零件出错率高他就自己动手,看扫院子的扫得不干净他也抄起

扫把自己扫,久而久之,他其实就是工厂里领头干活的勤快的老头儿。

我对我姐说,张师傅如果退休后不办工厂,而是继续画画,如今他也成画家了。这样说

其实挺功利的,因为张师傅当年就是热爱办工厂,就好像如今的许多年轻人想开一间咖啡屋

一样。那种心心念念,可能就是现代人寻寻觅觅的自我。想来,自我未必就非要冲着时代逆

流而上,或者和现状背道而驰;自我,不过是通过完成自己热爱的事而成全的一通过走过的

路、翻过的山、克服的困难,生长出一个新的更丰满、更完整的我,就像“办工厂”这件事

对张师傅的成全。

张师傅60岁铺开宣纸画画的时候,和他同龄的学院派画家已经开始画逸笔山水和文人

画了。张师傅学习能力超强,飞快地掌握了画画需要的所有技法,然而,他的画里好像总缺

了些什么。他画的花鸟画太蓬勃、太甜腻了,就好像画家画的是清茶,他画的却是一杯白糖

水。可是,现在谁还喝白糖水呢?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张师傅的画显然阳气过于充沛了.

如今张师傅画的山水已然没有了电线杆和拖拉机,但是他画的山,一看就不是那种清清

静静像住着神仙的所在,也不是学院派画家笔下的枯棚茅舍,而是山风呼啸、层林尽染,中

间还开着几户农家乐的山。因为从来没有出世之心,所以他的画烟火气很浓。人家画的是云

烟,他画的是炊烟,即便临摹,他也能把“云深不知处”临摹成“白云生处有人家”。

张师傅对生活始终保持着机警和热情,所以不论游戏规则如何变化,他都能快速适应。

如果非要说欠缺,他可能一直欠缺艺术家所谓的那种与现实的纠结、对抗、叫板。他从来不

愁肠百结,所以他的画里也没有那种萧索孤寂。生活对张师傅来说,就是一辆战车,他驾驭

着这辆车,或者被这辆车拖着,身不由己也罢,呼啸前行也罢,根本来不及悲悲切切。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当口儿,张师傅正在临摹齐白石的公鸡。齐白石画的是农村里那种扑

扇着翅膀、贼精贼精的鸡,张师傅画出来的却像一个精神抖擞、整装待发的厂长。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师傅画扁竹花一事,富有波澜,充满了意趣,既表现了张师傅追求完美的精神,也起

到了吸引读者的艺术效果。

B.“这样说其实挺功利的”,这句话带有些许调侃的意味,体现了“我”和“我”姐对张师

傅开工厂的做法很不理解。

C.文章用许多精辟的语句来评价张师傅的行事风格,比如,“我”对张师傅开工厂一事的看

法,深刻地体现了文章主题。

D.文章叙述的是“我”爸爸的事情,但全文却以“张师傅”这个称呼来叙事,这样安排一

定程度上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形象。

8.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张师傅的行为艺术”,为什么还要叙述张师傅办工厂的事情?这对文

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文章在讲述张师傅画画一事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请结合此手法谈一谈张师傅画

作的特点。(6分)

陕西省宝鸡市2023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写给一个哥哥的回信

殷夫

亲爱的哥哥:

你给我最后的一封信,我接到了,我平静地含着微笑地把它读了之后,我没有再用些多

余的时间来想一想它的内容,我立刻把它揉了塞在袋里,关于这些态度,或许是出于你意料

之外的吧?

可是这,你是失望了,我不但不会“觉悟”过来,不但不会有痛苦扼住我的心胸,不但

不会投降到你们的阵营中来,却正正相反,我读了之后,觉到比读一篇滑稽小说还要轻松,

觉到好像有一担不重不轻的担子也终于从我肩头移开了,觉到把我生命苦苦地束缚于旧世界

的一条带儿,使我的理想与现实不能完全一致地溶化的压力,终于是断了,终于是消灭了!

我还有什么不快乐呢?所以我微微地笑了,所以我闭了闭眼睛,向天嘘口痛快的气。好哟,

我从一个阶级冲进另一个阶级的过程,是在这一刹那完成了:我仿佛能幻见我眼前,失去了

最后的云幕,青绿色的原野,无垠地伸张着柔和的胸膛,远地的廊门,明耀地放着纯洁的光

芒,呵,我将为他拥抱,我将为他拥抱,我要无辜地瞌睡于这和平的温风中了!哥哥,我真

是无穷地快乐,无穷快乐呢!

在一九二七年春季!你记得吗?那时你真是显赫得很,C总司令部的参谋处长,谁有你

那么阔达呢?可是你却有一次给我利用了,这是你从来没有梦想过的吧?自然,这时我实在

太小,太幼稚,这个利用,仍然是一种心底的企图,大部分都没有实现,尤其是因为胆怯和

动摇,阻碍了我计划的布置,这至今想起来有些遗憾,因为如果我勇敢地“利用”你了,我

或许在这时可以很细小的帮助一下我们的阶级事业呢!

“你这小孩子,快不要再胡闹,好好地读书吧!"你在C总司令部参谋处里,曾这样地

对我说。

“这些,为什么你要那么说呢?我不是在信中给你说过了吗?"我回答。

“但是,”你低声地说,“我告诉你,将来时局一下变了,你是一定会吃苦的。”

“时局要变,你怎么知道呢?”

“我……怎么不知道?”

“那么,告诉我吧!"我颤抖了,那时我就在眼前描出一幅流血的惨图。

“你不要管,小孩子,我要警告你的是:不要再胡闹,你将来一定要悔恨……”

你站起来说:

“回学校去吧?知道了吗?多用用脑子,多看看世界!”

我颤战着,动摇着走回去,一路上有两个情感交战着:我们的劫难是不可免的了,退后

呢?前进呢?这老实说,真是不可赦免的罪恶,我旧的阶级根性,完全支配了我,把我整个

的思维,感觉系统,都搅得像瀑下的溪流似的紊乱,纠缠,莫衷一是。

过了一夜,上海便布满了白色的迷雾,你的警告,变成事实来威吓我了。到后来,你的

预言,不仅威吓我,而己真的抓住我了:铁的环儿紧扣着我的手脚,手枪的圆口准对着我的

胸口,把我从光明的世界迫进了黑暗的地狱。到这时候,在死的威吓之下,在笞楚皮鞭的燃

烧之下,我才觉悟了大半;我得前进,我得更往前进!

我在这种彻悟的境地中,死绝对不能使我战栗。

出狱后,你把我软禁在你的脚下,你看我大概是够驯服的了吧,但你却并没知道我在预

备些什么功课呢?

当然,你对待我,确没有我对待你那样凶,因为你对我是兄弟,我对你是敌对的阶级。

我站在个人的地位,我应该感谢你,佩服你,你是一个超等的“哥哥”。譬如你要离国的时

候,你送我进D大学,用信,用话,都是鼓励我的,都是劝慰我的,我们的父亲早死了,

你是的确做得和我父亲一般地周到的,你是和一片薄云似的柔软,那么熨贴,但是试想,我

一站在阶级的立场上来说呢?你叫我预备做剥削阶级的工具,你叫我将来参加这个剥削机械

的一部门,我不禁要愤怒,我不禁要反叛了!

D大学的贵族生涯,我知道足以消灭我理想的前途,在敌人地位上愈接愈近的了。

你说你关心我的前途,我谢谢你的好意,但这用不着你的关心,我自己已被我所隶属的

集团决定了我的前途,这前途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我们全个阶级的,而且这前途也正和你们

的前途正相反对,我们不会没落,不会沉沦到坟墓中去,我们有历史保障着;要握有全世界!

完了,我请你想到我时,常常不要当我还是以前那么羞怯,驯服的孩子,而应该记住,

我现在是列在全世界空前未有的大队伍中,以我的瘦臂搂挽着钢铁般的筋肉呢!我应该在你

面前觉得骄傲的,也就是这个:我的兄弟已不是什么总司令,参谋长,而是多到无穷数的世

界的创造者!

别了,再见在火线中吧,我的“哥哥”!你最后的弟弟在向你告别了,听!

1930.3.11.晨

注:殷夫(1909-1931),左联五烈士之一,这是殷夫写给当时任国民党革命军总司令部参

谋处长的哥哥徐培根的信。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的开头“我不但不会”“我将为他拥抱“,运用反复的手法,充分表现了殷夫收到哥哥来

信的心理感受和他投身革命后的喜悦。

B.回忆1927年兄弟二人的对话,提到的“时局要变”“白色迷雾”,反映了当时政治背景,

上海乃至中国将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中。

C“我不禁要愤怒,我不禁要反叛了”,指出殷夫不愿意听从哥哥安排,不做剥削阶级的工

具,表明殷夫与哥哥的阶级决裂的决心。

D.信的结尾写到“这前途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我们全个阶级的”,表达了殷夫要为无产阶级

革命、为人民大众解放和幸福奋斗的信念。

(2)这封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3)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著名诗作《自由与爱情》,其中有一个译本:“生命诚可贵,爱情

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便是殷夫翻译的。有人评论说殷夫用行动践行了裴多

菲的诗。请结合殷夫写给哥哥的信,谈谈你对这句评论的理解。

陕西省汉中市2023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二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Ξ)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傅雷家书两则

(-)

没收到来信,不知你究竟哪一天走的;最担心的是寒衣未带,你一路上怎么办?尤其过

莫斯科的时候,不要把你冻坏了吗?你电话中虽说咳嗽已愈,我怀疑你是特意安慰我;但愿

不要把回国来得的小病带回华沙。在京见到了哪几位部长?可有机会详谈?反应如何?报销

及音乐会收入等等如何下落,不知你离京前的信中可曾一一提到?我六日寄京的第二信可曾

收到?

这两天开始恢复工作:一面也补看文件,读完了刘少奇同志在“八大”的报告,颇有些

感想,觉得你跟我有些地方还是不够顾到群众,不会用适当的方法去接近、去启发群众。希

望你静下来把这次回来的经过细想一想,可以得出许多有益的结论。尤其是我急躁的脾气,

应当作为一面镜子,随时使你警惕。感情问题,务必要自己把握住,要坚定,要从大处远处

着眼,要顾全局,不要单纯地逞一时之情,要极冷静,要顾到几个人的幸福,短视的软心往

往会对人对已造成长时期的不必要的痛苦!孩子,这些话千万记住,爸爸妈妈最不放心的就

是这些。

音乐院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令我想到克里斯多夫的象征。而你的个性居然和

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

了''复旦"的黎明时期,愿你做中国的一一新中国的一一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

学习方面,我还要重复一遍:重点计划必不可少。平日生活要过得有规律一些,晚上睡

觉切勿太迟。你走了,仍有多方面的人反映,关心你的健康。睡眠太迟与健康最有影响。这

些你都得深自克制!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日深夜

(二)

孩子:十个月来我的心绪你该想象得到: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

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国的大

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

好多话,妈妈已说了,我不想再重复。但我还得强调一点,就是:适量的音乐会能刺激

你的艺术,提高你的水平;过多的音乐会只能麻痹你的感觉,使你的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

从而损害你的艺术。你既把艺术看得比生命还重,就该忠于艺术,尽一切可能为保持艺术的

完整而奋斗。这个奋斗中目前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不能只考虑需要出台的一切理由,而

要多考虑不宜于多出台的一切理由。其次,千万别做经理人的摇钱树!他们的一千零一个劝

你出台的理由,无非是趁艺术家走红的时期多赚几文,哪里是为真正的艺术着想!这许多道

理想你并非不知道,为什么不挣扎起来,跟经理人商量——必要时还得坚持一一减少一半乃

至一半以上的音乐会呢?我猜你会回答我:目前都已答应下来,不能取消,取消了要赔人损

失等等。可是你能否把已定的音乐会一律推迟一些,中间多一些空隙呢?否则,万一临时病

倒,还不是照样得取消音乐会?来信既说已经站稳脚跟,那么一个月只登台一两次(至多三

次)也不用怕你的名字冷下去。

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

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为了身体,为了精神,为了艺术,为了国家的荣誉,你都

不能不大大减少你的演出。为这件事,我从接信以来未能安睡,往往为此一夜数惊!

还有你的感情问题怎样了?来信一字未提,我们却一日未尝去心。我知道你的性格,也

想象得到你的环境。你成年已久,到了二十五岁也该理性坚强一些了,单凭一时冲动的行为

也该能多克制一些了。不知事实上是否如此?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多用理智考虑,勿被感

情蒙蔽!除了艺术以外,你在外做人方面就是这一点使我们操心。因为这一点也间接影响到

国家民族的荣誉,英国人对男女问题的看法始终清教徒气息很重,想你也有所发觉,知道如

何自爱了;自爱即所以报答父母,报答国家。

真正的艺术家,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多半是在回想中和想象中过他的感情生活的。唯其

能把感情生活升华才给人类留下这许多杰作。反复不已的、有始无终的恋爱,只会使人变得

轻薄,变得玩世不恭:而你知道,玩世不恭的祸害,不说别的,先就使你的艺术颓废。人寿

几何,全部贡献给艺术还不够,怎容你如此浪费!

总之,你无论在定演出合同方面,在感情方面,在政治行动方面,主要得避免“身不由

主”,这是你最大的弱点。一一在此举国欢腾,庆祝十年建国、十年建设、十年成就的时节,

我写这封信的心情尤其感触万端,非笔墨所能形容。孩子,珍重,各方面珍重,千万珍重,

千万自爱!

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

(摘编自《傅雷家书》,有删改。标题为摘编时所加)

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两封家书不仅是傅雷对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呼唤,也体现了祖国母亲对海外游子的深情呼

唤。

B.谈及艺术时,傅雷尖锐地指出参与过多商业演出的危害,提醒儿子加以注意。

C两封家书虽间隔近三年时间,但都谈及了艺术、感情、学业及爱国等问题。

D.两封家书语言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对儿子谆谆告诫的话语蕴意深刻,拳拳父爱令人感动。

8.第一封家书中的画线段落,傅雷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现实与期待中的儿子的形象。请从

表达技巧的角度加以赏析。(6分)

9.《苏氏家语》说:“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请结合

两封家书的内容,谈谈傅雷在“善教”方面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借鉴意义。(6分)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2023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东坛井的陈皮匠

何晓

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

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

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

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

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

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静和自信,哪怕

他只是一个缅鞋掌钉的小皮匠。

③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

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

④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

子,被重点保护了。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

花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陈家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丁

对着的巷子里,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

街沿上。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

正宗的土著。

⑤皮匠的手艺好,补的鞋既巴适又牢实。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呦,一个老高中生,灵

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皮匠才不这样想,他悠闲自在地守在

摊子上,不管生意好坏,中午十二点都要准时收摊。他上午挣了多少钱,下午就要买多

少钱的书。古城收售旧书和收藏旧书的人,都认得他,晓得他在意哪一类书,只要看到

他来了,立马抱一摞出来任他选。钱不够,也没关系,第二天拿来就是了。古城的人都

爱老书,或者自己读,或者倒来倒去当古董卖。

⑥晚上,皮匠一般都待在他的藏书室里。至于他在里面干些啥,皮匠娘子从不过问。要

休息的时候,只是在外面喊:老汉,等你哈。皮匠听了,先咳嗽一声,然后才出来。

⑦皮匠的生活一直都像这样,很平静。古城其他人的生活也很平静一一直到上个月皮匠

的女儿回来。

⑧女儿是在上飞机的时候才打电话说要回来的。黄昏时,女儿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个

干巴老头。女儿一进屋就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历史学家牟汉达教授。爸爸,老教授

想看看我们的族谱。

⑨皮匠一听来人是历史专家,心里就已经有数了。第二天,皮匠和女儿陪着教授在藏书

室里整整待了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里,从《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人轶事汇编》《宋

史选举志》到《南充史志》《保宁府志》《将相堂记》《重修三陈书院记》《陈氏家谱》……

教授一直在翻书,皮匠的女儿一直在拍照,皮匠一直在回答教授的提问。

⑩他们终于从藏书室里出来时,教授说:你已经有了我想有的一切。

⑪皮匠回应说:我这一辈子,就等这一天哩。

⑫数月后,一篇学术论文震惊了整个历史学界:《南宋三陈故里之重考》。而同时被震惊

的还有古城的官员、文人和实业家:那么著名的历史人物原来是古城人啊!于是,古城

迅速掀起了一股宣传、发现、挖掘的热浪,无限的商机突然摆在了眼前,安静的古城人

一下子变得疯狂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被导游带来参观陈家大院,一批又一批的说客拥

来劝皮匠合伙开发陈家大院……皮匠想:这东坛井陈家大院的大门,怕是再也关不上了。

⑬收到女儿寄回的报纸、杂志,皮匠认认真真地把老教授的论文和与论文相关的评论文

章,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他歇了十多天业,把家里的藏书整理出来,重新造册,一一

核对之后,全部送给了牟汉达教授。

⑭从此,陈皮匠和古城的其他皮匠一样,下午也要补鞋了。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丰厚的历史底蕴;也为陈皮

匠鲜明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提供了环境依据。

B.在文中富有传统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和人物语言细节中,看得出作者心底对于经济发

展与精神寻根关系的纠结,体现了故土依恋和文化乡愁的主旨。

C.第⑤段先写皮匠手艺好,为他“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做铺垫;后文皮匠臧书果然

“成气候”,不仅数量多,还都与古城文化和家族历史紧密相关,颇有文化价值。

D.其他古城人更多关注的是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带来的商业价值,作者并不赞赏这种对待

文化遗产的态度,对比中也流露出对时下强烈功利化的社会现象的忧虑。

(2)陈皮匠说“我这一辈子,就等这一天哩”,“这一天”具体指什么?结合小说,谈谈

你的理解。

(3)史载南充陈氏一门昆弟三人,文中状元、官至宰相,是北宋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有人认为做人要像他们一样声名赫赫;也有人认为“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陈皮匠

也是令人钦敬的“孤勇者”。请你据此来分析陈皮匠这一人物形象。

文学类文本阅读

陕西省咸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凤仙花

刘庆邦

用凤和仙给花儿命名,真是好听。凤为鸟中王,花有花仙子之喻,似乎就有了仙气,让

人高看不已。可惜的是,这个小地方的人都不知道凤仙花是什么,明明是凤仙花,却跟没看

见花一样,被他们说成是指甲草。没事的,不管是叫花,还是叫草,都不耽误他们对指甲草

的喜爱。因为,指甲草上面开出的花朵可以染指甲呀。

每年春夏之交,住在大杂院的大奶奶都会种上一盆子指甲草。大奶奶用来种指甲草的东

西是一只废弃的尿罐子。罐子口的一个鼻子被碰掉了,一提一侧歪,不能再盛尿水。尿帽子

内壁结了一层厚厚的尿碱,有些难闻。这不要紧,大奶奶正好变废物为花盆。加上指甲草与

其他草一样,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待遇,只要有土壤、水分、肥料和阳光,就可以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尿碱也许正好可以化为指甲草的肥料呢。

大奶奶怕院子里那些孙女们看不到,够不着,就把花盆放在堂屋门口东侧用泥坯垒成的

鸡窝顶上。这样一来呢,指甲草刚一冒芽儿,孙女们就能看见。等开出花来,孙女们一伸手

就能摸到花朵。明白了吧,大奶奶种指甲草不是为自己种的,是为院子里那些孙女们种的。

大奶奶说过,她一个大老婆子,脸上的皱纹一抓一大把,不抓也是一大把,还种草养花儿干

什么!她每年种指甲草,还不是给小闺女们种的?小闺女们都爱美嘛,都喜欢染红指甲嘛!

院子里年龄差不多大的闺女有三个,一个是大奶奶的孙女儿,名字叫梅灵;两个是二奶

奶的孙女儿,姐姐叫大玉,妹妹叫二叶。二奶奶死得早,她们都愿意跟着大奶奶玩儿,几乎

把大奶奶当成了她们的亲奶奶。

刚过了二月二,大玉和二叶就在一天午饭后来到大奶奶家,问大奶奶是不是该种指甲草

了。

大奶奶正坐在堂屋当门的一只小板凳上捻蚕丝。小小的木头架子上,放有一团蚕茧煮得

膨松的蚕丝,架子下面吊着一个木制的圆锥形捻锤儿,手捻捻锤儿的铁锭子,让捻锤儿旋转,

就可以把蚕丝纺成丝线。每捻好一段丝线,大奶奶就缠到捻锤儿上,再捻下一段。大奶奶说:

花盆里的冻土还没有完全化开,等过了清明节再种指甲草也不晚。大奶奶想着呢,放心吧,

不耽误你们这些小妮儿染红指甲。

梅灵也过来了,说她奶奶老捻老捻,捻到啥时候丝线才够长呢,才能做成一件捻绸布衫

子呢?

奶奶说,人不管干啥事儿都不能着急,得像蚕一样,一口一口吐丝,一丝一丝结成茧屋

子。等把丝线捻得够长了,长得比到天边儿还长,就可以织成捻绸布,做成捻绸布衫子了!

那,等你织好了捻绸布,先给谁做捻绸布衫子呢?

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先给你爹做了。谁让你爷爷被土匪打死了呢,谁让你爹是奶奶的儿

子呢,谁让你奶奶就这么一个儿子呢!

我就知道你,只喜欢男孩子,不喜欢女孩子。

谁说我不喜欢女孩子,我要是不喜欢女孩子的话,能年年想着给你们种指甲草吗?能教

你们用指甲草上开的花儿染指甲吗?好了,我给你们唱个小曲儿吧。鸡叫了,天明了,一朵

花儿开红了。

清明节早上,天下着小雨,院子里有些雾气蒙蒙。大奶奶把花盆从鸡窝顶上搬下来,用

铁铲子把花盆里的土刨松。老人并没有跟三个孙女儿打招呼,她花白的头发上顶着银亮的水

珠,弯着有些伸不直的腰,一个人不声不响就劳动上了。她刚把花盆里有些发潮的土刨开,

大玉就走了过来,问大奶奶要种指甲草了吗?大奶奶说是呀,今天清明节,日子好记。今天

下着雨,把花籽儿埋在土里就不用浇水了,老天爷替咱们浇水。

大玉过来了,梅灵和二叶很快也过来了。却原来,她们每天在院子里出来进去,时不时

地都会往花盆那里看一眼,都在操着种指甲草的心。她们都有些兴奋,捋胳膊,结袖子,跃

跃欲试。大奶奶说:你们都不用动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大奶奶,你栽的不是树,种的

是指甲草呀!

道理是一样的,前人种指甲草,后人染红指甲。

花盆儿里的土整好了,整得松松软软,细细腻腻,大奶奶掀开衣服的大襟子,从下面的

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小纸包,露出了里面包藏着的指甲草的花籽儿。三个孙女儿一

伸头都看见了,花籽儿小小的,黑黑的,底色有些暗红。纸包儿里的花籽儿是一小撮儿,大

奶奶没有把花籽儿全都撒进花盆里,她只挑了三颗,以三角的形式种进花盆的土里。

二叶问:大奶奶,你为啥只种三颗呢,是不是我们三个人每人一颗呀?

大奶奶说:这个二叶,就是聪明。不过呢,有些事情看破了不要说破,自己心里有数就

中了。好了,你们三个都在土上揭掘吧。大带小,大玉先掘。

是要握手印儿吗?大玉问。

对,五指并拢,使劲把土往下掘,掘出你的手印儿来。

大玉把右手伸出来了,手指并拢严丝合缝,看着大奶奶,不明白大奶奶为什么让她们在

土上握手印。

大奶奶说:做人心要软,种花土要实,你们把土掘得越实在,土和指甲草的种子贴得越

紧,种子胖得就越快,发芽就越快。这跟人穿衣服一样,如果衣服唯里口匡当,人就不暖和。

把衣服穿得贴皮贴肉呢,人的身体就暖和,越暖和长得越快。明白了。大玉把手放在松软的

土上使劲儿往下掘,掘出一个深深的手印。清明雨还在细纷纷地下着,梅灵和二叶学着大玉

的样子,也先后在花盆里的土上按下了属于自己的手印。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先写凤仙花的命名与众不同,再写它被当地人称为指甲草,表现出此地独特的民情

风俗,富有乡土气息。

B.大玉和二叶姐妹都愿意跟着大奶奶玩儿,几乎把她当成了她们的亲奶奶,可见她俩对大

奶奶的亲近和喜爱之情。

C.小说围绕大奶奶为孙女们种凤仙花的事展开,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对日常生活的

描写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D.小说于行文当中,不时闪现出哲思之光,如“人不管干啥事儿都不能着急”,“做人心要

软,种花土要实”等。

8.作者认为“情感之美是小说之美的核心”,这篇小说表达了哪些美好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9.刘庆邦小说的语言具有地方化、本色化、审美化三个方面的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你

的理解。

【答案】7.C8.①热爱质朴、琐碎而又快乐的乡土生活。②赞美温暖、真挚而又亲密

的祖孙之情。③感恩大奶奶在日常小事和平淡话语中所寄寓的人生智慧。

9.①地方化:小说中多处使用方言,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如称凤仙花为“指甲草”,以及

“捻蚕丝”“衣服唯里唯当”等,亲切自然②本色化:小说中人物语言多用口语,十分符合

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如“鸡叫了,天明了,一朵花儿开红了”,如话家常,本色质朴。

③审美化:小说语言纯净质朴,富有诗意。如写奶奶捻蚕丝、撒花籽儿,捕捉一个场景,娓

娓道来,让人感到一种细微而美妙的意境美。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情节一波三折”错误,原文描写老人捻蚕丝织绸布,替爱美的孙女们种指甲草,叙写乡

土生活的质朴与琐碎,流露出乡村大地寻常百姓家老人和儿子孙女的款款温情,情节舒缓有

致。并未一波三折。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每年春夏之交,住在大杂院的大奶奶都会种上一盆子指甲草。大奶奶用来种指甲草的

东西是一只废弃的尿罐子”“大奶奶怕院子里那些孙女们看不到,够不着,就把花盆放在堂

屋门口东侧用泥坯垒成的鸡窝顶上。这样一来呢,指甲草刚一冒芽儿,孙女们就能看见。等

开出花来,孙女们一伸手就能摸到花朵。明白了吧,大奶奶种指甲草不是为自己种的,是为

院子里那些孙女们种的”以及奶奶捻蚕丝、撒花籽儿等生活场景的描绘可见,小说表达了热

爱质朴、琐碎而又快乐的乡土生活的美好情感。

依据“大奶奶怕院子里那些孙女们看不到,够不着,就把花盆放在堂屋门口东侧用泥坯垒成

的鸡窝顶上。这样一来呢,指甲草刚一冒芽儿,孙女们就能看见0等开出花来,孙女们一伸

手就能摸到花朵”“院子里年龄差不多大的闺女有三个,一个是大奶奶的孙女儿,名字叫梅

灵;两个是二奶奶的孙女儿,姐姐叫大玉,妹妹叫二叶。二奶奶死得早,她们都愿意跟着大

奶奶玩儿,几乎把大奶奶当成了她们的亲奶奶”可见,小说赞美温暖、真挚而又亲密的祖孙

之情。

依据“奶奶说,人不管干啥事儿都不能着急,得像蚕一样,一口一口吐丝,一丝一丝结成茧

屋子”“做人心要软,种花土要实,你们把土搪得越实在,土和指甲草的种子贴得越紧,种

子胖得就越快,发芽就越快。这跟人穿衣服一样,如果衣服唯里口匡当,人就不暖和。把衣服

穿得贴皮贴肉呢,人的身体就暖和,越暖和长得越快”可见,小说表达了感恩大奶奶在日常

小事和平淡话语中所寄寓的人生智慧的美好情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特点的能力。

小说语言具有地方化的特点,多处使用方言,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如原文称凤仙花为“指

甲草”,以及“捻蚕丝”“衣服唯里唯当”,方言色彩浓厚,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还原乡土

生活的质朴与琐碎,流露出淡淡的温情。

小说语言具有本色化的特点,人物语言多用口语,十分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如“谁

说我不喜欢女孩子,我要是不喜欢女孩子的话,能年年想着给你们种指甲草吗?能教你们用

指甲草上开的花儿染指甲吗?好了,我给你们唱个小曲儿吧。鸡叫了,天明了,一朵花儿开

红了”,语言符合老人的质朴乡村老人的人物身份,慈爱而温柔。

小说语言具有审美化的特点,小说语言纯净质朴,富有诗意。如“大奶奶正坐在堂屋当门的

一只小板凳上捻蚕丝。小小的木头架子上,放有一团蚕茧煮得膨松的蚕丝,架子下面吊着一

个木制的圆锥形捻锤儿,手捻捻锤儿的铁锭子,让捻锤儿旋转,就可以把蚕丝纺成丝线。每

捻好一段丝线,大奶奶就缠到捻锤儿上,再捻下一段”“花盆儿里的土整好了,整得松松软

软,细细腻腻,大奶奶掀开衣服的大襟子,从下面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小纸包,

露出了里面包藏着的指甲草的花籽儿。三个孙女儿一伸头都看见了,花籽儿小小的,黑黑的,

底色有些暗红。纸包儿里的花籽儿是一小撮儿,大奶奶没有把花籽儿全都撒进花盆里,她只

挑了三颗,以三角的形式种进花盆的土里”,作者选取典型的日常生活场景,娓娓道来,让

人感到一种细微而美妙的意境美。

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联考语文试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屋坍塌记

胡金洲

轰隆!一声巨响,古家大屋在遮天盖地的飞尘中塌了。

风把七婆盘起来的头发吹的七零八落。七公瘫坐着,满身尘土,吁出一口长气:哎!迟

一天早一天的事,老天爷总算把大家给撵出来了啊!

七公是马来西亚老古家第二代华侨,排行老七。七公的父亲靠长长的一根挑牙虫的细银

针发了财。后来,六个兄长在父亲弥留之际,为争夺家产大打出手。七公一气之下,带着马

来西亚女人回到湖北老家紫金镇。同他爹一样,七公有七个儿子。

紫金镇三街九巷,三街实际就是一条街。东头叫东街,西头叫西街,中间叫马街。起先

只有马街,一条茶马古道,后来渐渐有了东西街。马街是古道上普洱茶贩子洗马歇脚之地,

茶楼酒肆戏台客店,一应俱全,十分繁华热闹。

大屋建在紫金镇后街西头,偎山,绵延半里多长。厅堂厢阁房厨道厩大大小小一百零九

间。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瓦反盖,沿袭山西古家祖屋建制。十几根二十来米长的杉木起梁,

遇山面做墙,逢兀石架楝,最后一堵石头墙收官。大屋墙体和棱形扇形镂空花窗用青砖,其

它则用上等木材。园椽方桶,大格门,斜孔窗,嵌贴阴阳木雕或石凿。蝙蝠蟾蛛和十二生肖

图饰随处可见。大屋九重,每重前厅天井后堂,后堂分左右厢房。因依山而建,大屋阔门设

在侧边。石柱巍然。上挂南洋大灯,黑漆铁色,六面彩花玻璃。入夜,点灯,彻夜通明。

20世纪60年代初,一位古建筑学家路过紫金,探访古家大屋,临走挥毫写下中堂对联:

神针定海海可驭,奇晓培木木不枯。抓着七公的手说:此屋不可复制,老哥哥务必保护好啊!

七公十分感动,连连点头。

七公七婆第三代后人先后嫁娶。古家人丁兴旺,牛满厩,猪满圈。1995年,七公召集

“耕樵渔读荣宗耀”七子分了家。

分家后不到一月,七房必耀的孙媳妇儿提出拆墙开店。孙媳妇儿是裁缝店老板的小女,

自幼随父穿针走线,一进古家就吵着要开裁缝店。必耀不敢兴头,找主事的长兄必耕请示,

必耕到外地去了,必耀只好装糊涂,任凭孙媳妇儿拆门破墙。必耕回来,见了又急又气,假

传七公七婆的圣旨:限令七房五日内撤掉裁缝店,否则,逐出大屋自立门户!

孙媳妇儿拎着烫衣服的大烙铁挡在店门口大哭大闹。六房子孙赶来围观,七嘴八舌,竟

然无一指责者。必耀暗喜,带着老婆找七婆,说:“您的宝贝孙媳妇儿要开裁缝店,大哥说

您有圣旨不能开!”

七婆说:我不是皇帝,谁是皇帝你们找谁去!

必耀又去找七公。七公沉吟片刻,缓缓地说:我也不是皇帝,哪来的圣旨?

裁缝店照开不误。

不久,二房至六房如法炮制,先后打墙开店。有卖服装的,有卖烟酒的,有卖锅碗瓢盆

等日杂百货的。三个月后,古家大屋一溜儿二十一间房子全成了张灯结彩的店铺,儿乎占了

紫金镇镇头的半条街!

六房都开了店,唯独长房必耕一家还没有店铺。必耕晚来得子,其子无儿,只有一女。

孙女婿是个大货司机,入赘没几天,便怂恿丈母娘给老婆开个卖虎头鞋的店铺打理。儿媳妇

来请示必耕,必耕无奈就去问七公七婆。七公开门见山:六房他们都可以开店,唯独你们不

行!

必耕一愣,问:为啥呢?我是你们抱养的?

七婆摇着头,说:儿啊,你知道为啥给你两重六干房吗?就是要让你们长房守住古家这

份家业呀!

必耕不解:这和开店有关系吗?

七婆叹了一口气,一五一十向必耕道出了其中原由:古家能在这块地上架起半里之长的

大屋,靠的就是偎依的山体和一堵收官的石头墙。山体做墙永远是不会倒的,但这面收官的

石头墙犹如大屋基石,只要稍稍动一动,古家大屋就会七零八落,必塌无疑!

必耕惊诧良久,默默退出,但错就错在他知道原由后再没同儿媳妇支吾此事,自以为不

吱声他们就不敢打墙开店。

这天,渔梁洲举行全县龙舟大赛。古家六房统统关门歇业,倾巢而出去看龙舟赛。必耕

的孙女婿偷偷找来一个姓吴的泥工,泥工扬起大锤哼着小曲猛砸石头墙。他从基脚打起,捅

碎了墙下的一块巨石,不一会儿功夫,便将石头墙从下到上渐渐打掉……等必耕和七公七婆

跑出来查看的时候,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古家大屋塌了。

正当大家哭的哭喊的喊,惊天动地闹闹嚷嚷,七婆坐在太师椅上突然对身边的七公说:

七公,你坐会儿啊,我先走了啊!

七婆眼一闭,断了气。享年103岁。两天后,七公跟着溢然去世,享年107岁。

至今,古家大屋残砖断瓦仍堆积如山,成为导游向来自四方的游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景点。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公排行老七,同他爹一样,也有七个儿子,看似巧合,实则是作者巧思,预示着两代

人之间可能会有相似的命运。

B.小说将故事背景设在紫金镇一条茶马古道上,既能突出古镇的繁华,为下文竞相开店做

铺垫,又增加了小说历史感。

C.七公给七子取名“耕樵渔读荣宗耀”,让其从事传统行业,与孙媳妇裁缝店老板女儿的身

份形成对比,最终导致冲突。

D.小说语言凝练古朴,不仅用词典雅,“茶楼酒肆戏台客店”“蝙蝠蟾蛛”等故意省略顿号,

也有助于小说凝练之风。

8.小说为什么要用繁笔对古家大屋进行细致描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题为“古屋坍塌记”,你觉得古屋为什么会坍塌?坍塌的古屋为什么又会成为“导游

向来自四方的游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景点”?

【答案】7.C8.①用繁笔突出古屋的古朴精致,美轮美奂,引发读者联想。

②古屋的古朴精美为后文古建筑学家的赞美和提醒做铺垫,同时与后文古屋坍塌形成反差,

引发读者思考。

③增添了小说的知识性,使小说有古朴之风,流露出厚重的历史感。

9.(1)①古屋坍塌表面上是因为收官的石头墙被打掉,大屋基石没了;②深层原因是,随

着社会发展,经济利益的冲击使古屋四分五裂,古家人心涣散。

(2)之所以成为一个景点,是因为这里不仅有故事,对后人也有启示意义,引人思考。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让其从事传统行业”错误,于文无据;“与孙媳妇裁缝店老板女儿的身份形成对比,最

终导致冲突”错误,由原文”分家后不到一月,七房必耀的孙媳妇儿提出拆墙开店。孙媳妇

儿是裁缝店老板的小女,自幼随父穿针走线,一进古家就吵着要开裁缝店”可知,最终导致

冲突,不是因为身份对立,而是因为“提出拆墙开店,要开裁缝店”。

故选Co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情节、语段作用的能力。

结合“大屋建在紫金镇后街西头,偎山,绵延半里多长。厅堂厢阁房厨道厩大大小小一百零

九间。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瓦反盖,沿袭山西古家祖屋建制”“大屋九重,每重前厅天井

后堂,后堂分左右厢房。因依山而建,大屋阔门设在侧边。石柱巍然。上挂南洋大灯,黑漆

铁色,六面彩花玻璃。入夜,点灯,彻夜通明”可知,大屋绵延半里多长,厅堂厢阁房厨道

厩大大小小一百零九间,大屋九重,每重前厅天井后堂,后堂分左右厢房。用繁笔突出古屋

的古朴精致,美轮美奂,引发读者联想。

结合下文“20世纪60年代初,一位古建筑学家路过紫金,探访古家大屋,临走挥毫写下中

堂对联:神针定海海可驭,奇晓培木木不枯。抓着七公的手说:此屋不可复制,老哥哥务必

保护好啊”可知,古屋的古朴精美为后文古建筑学家的赞美和提醒做铺垫;结合“必耕的孙

女婿偷偷找来一个姓吴的泥工,泥工扬起大锤哼着小曲猛砸石头墙。他从基脚打起,捅碎了

墙下的一块巨石,不一会儿功夫,便将石头墙从下到上渐渐打掉……等必耕和七公七婆跑出

来查看的时候,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古家大屋塌了”可知,最后古家大屋塌了,古屋的古

朴精美与后文古屋坍塌形成反差,引发读者思考。

结合“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瓦反盖,沿袭山西古家祖屋建制。十几根二十来米长的杉木起

梁,遇山面做墙,逢兀石架楝,最后一堵石头墙收官。大屋墙体和棱形扇形镂空花窗用青砖,

其它则用上等木材。园椽方椭,大格门,斜孔窗,嵌贴阴阳木雕或石凿。蝙蝠蟾蛛和十二生

肖图饰随处可见”可知,介绍了古屋的建制,增添了小说的知识性,使小说有古朴之风,流

露出厚重的历史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结合“古家能在这块地上架起半里之长的大屋,靠的就是偎依的山体和一堵收官的石头墙。

山体做墙永远是不会倒的,但这面收官的石头墙犹如大屋基石,只要稍稍动一动,古家大屋

就会七零八落,必塌无疑”“必耕的孙女婿偷偷找来一个姓吴的泥工,泥工扬起大锤哼着小

曲猛砸石头墙。他从基脚打起,捅碎了墙下的一块巨石,不一会儿功夫,便将石头墙从下到

上渐渐打掉”可知,古屋坍塌表面上是因为收官的石头墙被打掉,大屋基石没了;

结合“不久,二房至六房如法炮制,先后打墙开店。有卖服装的,有卖烟酒的,有卖锅碗瓢

盆等日杂百货的。三个月后,古家大屋一溜儿二十一间房子全成了张灯结彩的店铺,几乎占

了紫金镇镇头的半条街!六房都开了店,唯独长房必耕一家还没有店铺。必耕晚来得子,其

子无儿,只有一女。孙女婿是个大货司机,入赘没几天,便怂恿丈母娘给老婆开个卖虎头鞋

的店铺打理”可知,六房都打墙开店,古家大屋一溜儿二十一间房子全成了张灯结彩的店铺,

表明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利益的冲击使古屋四分五裂,古家人心涣散。

结合“至今,古家大屋残砖断瓦仍堆积如山,成为导游向来自四方的游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景

点”可知,之所以成为一个景点,是因为这里不仅有七公七婆一家的故事,古家大屋残砖断

瓦对后人也有启示意义,引人思考。

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张师傅的行为艺术

肖遥

我爸张师傅年轻时有个怪癖,就是讨厌一切装饰品。那个年代并不提倡佩戴饰品,衣服

上除了纽扣,再没有别的。可是,张师傅连纽扣也讨厌,在我的印象里,张师傅只穿厂里发

的那种拉链工作服,简单方便。

张师傅会给孩子们订杂志,买很多小人书。我们最喜欢的是小人书上的古装美女,临摹

她们的项链、耳环、发簪。画这些的时候,因为匮乏与渴望,我们简直想象力爆棚。画着画

着,摘两朵地雷花,挂在耳朵上当耳环,照着镜子臭美几分钟。几分钟后,要么地雷花掉了,

要么张师傅瞪着眼睛气呼呼地出现了。

在那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年代,人们崇尚简朴实用。尽管张师傅的审美观有时代因

素,但这并不影响他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我们小的时候,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张师傅把

一盆扁竹花放在窗台上,撑起画板,铺开纸笔,开始画画。院子里种了很多花,他偏偏就选

了一盆扁竹花。清晨,扁竹花还是一个花苞,等他终于画出轮廓的时候,再一抬头,花瓣已

经张开了,等他染好颜色的时候,花已经完全盛开了,还伸出一丛鹅黄的花蕊。也怪周围邻

居们,这个过来看看,那个过来瞅瞅,还搭讪几句“张师傅还会画画啊”。张师傅就跟他们

吹几句牛,说:“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里张贴的电影海报、校报的插画都是我画的。”这么

说着,抬头一看,眼前的花和手中画的花又不一样了,只好重起一张草稿……那天,那盆花,

张师傅画了十几遍。

那时候,家里的米缸是用废报纸捣碎化成纸浆糊的,其他人家的米缸外面贴的都是从报

纸、杂志上剪下来的画,只有我家的米缸上贴着张师傅画的画。看到我家米缸上的画,邻居

们请张师傅给他们画。因为那次遭遇了扁竹花的戏弄,张师傅在邻居们的鼓舞下拓展了“戏

路”,开始画由水画。画的是他带我们春游路上看到的山山水水。和传统山水画中点景的亭

台楼阁不同,张师傅画的山水画里点景的是电线杆或拖拉机。越来越多的邻居请张师傅画米

缸,于是,我们那栋楼上的邻居都用上了有着拖拉机和电线杆的山水画的米缸。

张师傅从大山沟调回城里以后,生活节奏变快,就再也没有时间画画,直到我和姐姐相

继大学毕业,张师傅退休。退休后10年间,张师傅自己办了个小型的机械加工厂。那些年,

机械行业整体衰退,逐步让位于信息产业。所以,张师傅其实一直在一个夕阳产业里奋力挣

扎。厂子除了安置一些下岗职工,缴了些税,基本没挣钱。而且比起从前在单位做总工程师

的时候,张师傅办工厂的那10年操心多了。他这个厂长,平时就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看谁

手慢些他就自己上手,看谁车零件出错率高他就自己动手,看扫院子的扫得不干净他也抄起

扫把自己扫,久而久之,他其实就是工厂里领头干活的勤快的老头儿。

我对我姐说,张师傅如果退休后不办工厂,而是继续画画,如今他也成画家了。这样说

其实挺功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