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莆田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莆田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莆田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莆田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试卷

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风着陆场成

功着陆。飞行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先后进行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

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1.中国空间站可能面临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有()

①强紫外辐射②极光干扰③耀斑突然爆发④巨大的温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本次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从距地面约400km返回过程中会依次经过()

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B.平流层、臭氧层、对流层

C.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D.逆温层、电离层、对流层

3.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风着陆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荒漠

【答案】LC2.C3.D

【解析】

【1题详解】

从图中信息可知,中国空间站在高层大气中,由于大气稀薄,大量紫外线还没有被吸收,使得空间站周围

具有超强的紫外辐射,对空间站及站外活动具有一定威胁,①符合题意;极光主要出现在地球的两极地区

上空,空间站通过极地上空的时间不长,对空间站影响小,②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的耀斑突然爆发,会

射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和强烈射电,这些物质到达地球后,会直接威胁空间站及干扰空间站与地面的联系,

③符合题意;由于大气稀薄,大气的削弱和保温的作用弱,使得空间站附近有巨大的温差,给空间站带来

一定威胁,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从距地面约400km(位于高层大气)返回过程中会依次经

过高层大气、平流层和对流层,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题详解】

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风着陆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地带性植被类型可能是温带荒漠,D正

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植被,A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为温带季风气候的典型植

被,B错误;亚寒带针叶林为亚寒带气候区的植被,C错误;故选D。

【点睛】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平均厚度约12千米)、

平流层(处于12千米与50千米高度之间)和高层大气(高度50千米以上)。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

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流以水平运

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高层大气的特点:气体稀薄,具有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大多

数人造天体也在此层运行。

图为某地质剖面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脚含三叶虫化石③勿含裸子植物化石

②母含原始鱼类化石④。含恐龙化石

4.图中地层形成年代最早的是()

A.①B.②C.③D.@

5.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爬行动物一海洋无脊椎动物一脊椎动物B.爬行动物一脊椎动物一海洋无脊椎动物

C.海洋无脊椎动物一爬行动物一脊椎动物D.海洋无脊椎动物一脊椎动物一爬行动物

6.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兴盛的代表性植物是()

A.蕨类植物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藻类植物

【答案】4.A5,D6.B

【解析】

【4题详解】

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比古生代脊椎动物中的原

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还要早,所以图中化石形成年代最早的是①含三叶虫的化石,因此A正确。故选

A„

[5题详解】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经历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

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

在地球表层,以后又出现了脊椎动物,依次出现原始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人类,因此

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根据地质年代表可知,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中生代的代表性植物为裸子植物,B正确。蕨类植物和藻类植

物为古生代植物,被子植物为新生代植物,ACD均错误。因此本题选B。

【点睛】地质时期生物的演化发展简史大概是:原始的蓝细菌、藻类一埃迪卡拉动物群一小壳动物群一澄

江动物群一寒武纪生命爆发,三叶虫等原始节肢动物繁盛一半索动物出现,鱼类出现,腔肠动物繁盛,海

洋节肢动物开始衰落,头足类、腕足类出现一泥盆纪植物登陆,之后节肢动物登陆,鱼类登陆一两栖动物

及原始爬行动物出现一爬行动物繁盛,海洋中鱼类繁盛,陆地蕨类及原始裸子植物繁盛一恐龙繁盛,菊石

繁盛,裸子植物繁盛一恐龙绝灭,爬行动物衰落,菊石绝灭,裸子植物衰落,原始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出

现一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繁盛一人类出现。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02月06日09时17分在土耳其(北纬37.15度,东经36.95度)

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结合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

8.图中地球各圈层特征是()

A.①圈层底部密度最大B.②圈层厚度均匀

C.③圈层是最活跃圈层D.④圈层是地壳的一部分

9.地震发生后,容易引发的次生灾害有(

①滑坡②冻害③水灾④沙尘暴⑤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D.①③⑤

【答案】7.B8.A9.D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圈层位于地表以上,应为大气圈,②圈层位于莫霍面以上,应为地壳,③为海洋,应为

水圈,④为位于莫霍面以下、软流层以上,应上地幔顶部。地震主要发生在岩石圈,因此震源不可能位于

大气圈和水圈,排除AC。材料信息表明,地震发生在土耳其,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km,此次震源

深度20千米,所以震源位于地壳,没有位于地幔,B正确,D错。故选B。

【8题详解】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大气主要集中在大气圈(①圈层)底部,因此①圈层底部密度最大,A正确。地

壳(②圈层)厚度不均,陆地地壳比海洋地壳厚,陆地地壳中,海拔越高地壳越厚,B错误。最活跃的圈

层是生物圈,不是水圈(③圈层),C错误。上地幔顶部与地壳共同构成岩石圈,因此上地幔顶部(④圈

层)不是地壳的一部分,是岩石圈的一部分,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地震发生后,地震破坏了地质结构,容易引发的次生灾害包括滑坡、水灾、有毒有害物质

泄漏等,①③⑤正确。冻害是极端低温天气,与地震无关,②错误;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与冷锋活动相关,不是地震引发,④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

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

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台风“达维”于2017年11月4日凌晨登陆越南中部,带来的狂风暴雨诱发了洪涝灾害,造成至少11

人死亡、多人失踪。下图为“达维”的遥感图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获取台风“达维”图像信息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虚拟现实技术

11.救灾决策部门运用GIS分析此次台风造成的洪涝灾情,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

①土壤类型分布图②水系分布图③地形分布图④地质构造分布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10.A11.B

【解析】

【1。题详解】

能够获取信息的地理信息技术只有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能够获取台风大范围图像信息的只有遥感,A正

确,C错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都不是获取地理信息的技术,B、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与气候、地形、水系分布、植被等因素有关。因此救灾决策部门运用GIS分析此次台

风造成的洪涝灾情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水系分布图和地形分布图,②③正确。洪涝灾害的形成与土

壤类型和地质构造无关,因此不需叠加土壤类型分布图和地质构造分布图,①④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理信息技术有:

1、遥感

使用空间运载工具和现代化的电子、光学仪器,探测和识别远距离研究对象的技术。

2、GPS

GPS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和任何天气,在地球表面接收信号,实时或通过后处理得到GPS接收机的精

确3D绝对或相对位置、准确时间和速度,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

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

3、GIS

GIS技术从简单计算机制图、空间数据库管理、GIS模型到空间推理,GIS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地理信息技

术范畴。

下左图为“某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右图为“某海域表层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左图所示海区,对应可能是右图中的点()

A.①B.②D.@

13.右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由图可知该洋流是()

A.北半球的寒流B.南半球的寒流C.北半球的暖流D,南半球的暖流

14.若右图中点①与②,③与④分别处于同一纬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与②的盐度大小相同B.②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C.④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D.①的盐度小于④的盐度

【答案】12.A13.C14.C

【解析】

【12题详解】

从图中看,左图所示海区表层水温为10~20℃;右图中①的水温为10~20℃,A正确;②的温度为

20~30℃,B错误;③的水温为0~10℃,C错误;④的水温为0℃,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图中等温线向北温度减少,说明向北纬度高,为北半球,B、D错误;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流向,图中洋

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C正确,A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暖流可增温、增湿、增盐度,因此②比①温度高、盐度高,A错误。一般来说,海水表层温度越高,密度

越低,②温度比③高,密度比③小,B错误;④温度较③低,密度比③大,C正确;海水盐度从副热带海

区向两侧递减,根据温度可推测出图示区域位于中高纬度,①温度高于④,纬度较④低,则盐度高于④,

D错误。故选C。

【点睛】寒暖流交汇处还会导致海水上泛,形成大型渔场。

图为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月8日14时10月8日20时

15.14时,乙地的风向为()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16.20时,丙地与甲地相比,其风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

A.大丙地地面摩擦力小B.大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C.小丙地地面摩擦力大D.小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答案】15.D16.B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等压线的分布,乙地东南方气压高于西北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

转,为东南风。排除ABC,故选D。

【16题详解】

20时,图中丙处等压线比甲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B正确,CD错误;甲丙均位于

陆地,没有详细的下垫面信息,无法判断甲和丙的摩擦力大小,A错误,选B。

【点睛】风速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

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为丘陵地形,每年有百十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崩塌多发生在地

形坡度大于50°、高度大于30米的斜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小于50°的斜坡上。图为广西梧州市地质

灾害发生频数与月平均降水量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01_1--1'--1--1-r''—

123456789101112月份

17.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滑坡、降水量、崩塌B.崩塌、滑坡、降水量

C.降水量、滑坡、崩塌D.降水量、崩塌、滑坡

18.该市地质灾害()

A.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均衡性B.降水是主要诱发因素

C.其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D.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

【答案】17.C18.B

【解析】

【17题详解】

广西位于南方地区,雨季长,一般在6-9月,所以a表示降水量;滑坡多是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该

地是丘陵地形,降雨量最多时,滑坡灾害多,所以b是滑坡;坡度50度以上的斜坡上多崩塌,丘陵地区

坡度陡的区域面积小,崩塌灾害数量少,c表示崩塌。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

【18题详解】

图示表明该市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不能表示均衡性,A错误。由图可知,图中地质灾害数量与降

雨量呈正相关,所以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B正确。该是的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崩

塌、地震等,不是所有的地质灾害都与人类活动有关,C错误。图中没有信息表面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城

市,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

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

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

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某洞穴剖面景观小意图

19.该地形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的()

A.云贵高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黄土高原

20.形成图示洞穴的外力作用为()

A.风力磨蚀B.海浪掏蚀C.冰川刨蚀D.流水溶蚀

【答案】19.A20.D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该洞穴中存在石笋、钟乳石、石柱等,属于喀斯特溶洞,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

国西南云贵高原上,A正确;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沃野千里,BC错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D错误。故选

【20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喀斯特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的溶蚀与侵蚀,D正确;风力磨蚀较为典型的景观是风

蚀蘑菇、风蚀柱等,主要在我国西北地区,A错误;海浪掏蚀发生在海岸地带,典型为海蚀平台、海蚀

穴、海蚀拱桥等,B错误;冰川刨蚀形成U形谷,C错误。故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或者重力崩

塌、坍塌和堆积等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各种奇特的溶洞。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

的有石芽、溶沟、喀斯特漏斗、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等,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

下图为吉林公主岭和湖南祁阳甲、乙两地土壤的基本数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表1

有机质氮磷钾

地点pH值

(g/kg)(g/kg)(g/kg)(g/kg)

性质

甲(公主岭)22.81.401.3922.17.6

乙(祁阳)13.61.071.0722.15.7

21.与甲地相比,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微生物分解速度慢B.成土母质中矿物质含量丰富

C.以常绿林为主,枯枝落叶少D.降水多,土壤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强

22.两地进行土壤改良和养护的正确做法是(

A.甲一土壤中掺入沙子,增加透气性B.乙一补充熟石灰,增施有机肥

C.甲一减少粮食种植面积,退耕还草D.乙一引淡水灌溉,抑制蒸发返盐

【答案】21.D22,B

【解析】

[2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乙为湖南,气候湿热,生物循环快,微生物分解速度快,A错;乙地土壤矿物质含量比甲地

少,B错;乙地是亚热带气候,植被以常绿林为主,枯枝落叶少,C错;乙地湿热,降水多,土壤化学风

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更高,有机质含量少,D对;故选D。

【22题详解】

甲地位于东北,土壤类型为黑土,掺入沙子,增加透气性主要是针对黏性重通气性差的的红壤,A错;林

区减少粮食种植面积,退耕还草,不是土壤改良的方法,C错;乙地位于湖南,补充熟石灰,增施有机肥

可以改良黏性重通气性差的的酸性红壤,B对;盐碱地的改良方法是引淡水灌溉,抑制蒸发返盐,D错;

故选Bo

【点睛】土壤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等组成

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其中张家口赛区承办大部分滑雪项

目。下图示意张家口某高山滑雪场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滑雪比赛中,下列赛段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AB段B.BC段C.CD段D.DE段

24.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几乎可以观看到比赛全程的是()

A.①B.②C.③D.@

【答案】23.C24.B

【解析】

[23题详解】

题干要求确定“滑雪比赛……平均速度最大”赛段,即找出区间短并且坡度大的赛段。读图可知,图中

等高距为30m。AB、BC和CD段均跨过三条等高线,因此落差均在60~120m之间;DE段跨过两条等高

线,落差范围为30~60m;EF段跨过一条等高线,落差范围为0~60m。水平距离中,AB>BC>CD段,

CD、DE和EF段水平距离相近。根据“坡度”相关知识,坡度与垂直距离成正比,与水平距离成反比。CD

段垂直落差范围大,水平距离小,因此CD段坡度最大,故该赛段在滑雪比赛中,平均速度最大。故本题

应选C。

【24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相关知识,等高线凸向低海拔处为山脊。读图可知,①③均位于山脊的东侧,视野受到山脊

阻挡,不能完整观看山脊西侧的赛道,排除A、C项。观察图片。由A到B等高线先稀疏后密集,坡度先

缓后陡,为凸坡,④处海拔在1740~1770m之间,无法通视AB段,排除D项。根据“地貌的观察”相关知

识,应选择视野开阔地区。②处海拔在1920~1950m之间,视野开阔,几乎可以观看到比赛全程,故本题

正确答案为B。

【点睛】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垂直

距离相同,水平距离越小,坡度越大;水平距离一定,垂直距离越大,坡度越大。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

高线由数值大的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表示为山脊;等高线由数值小的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表示为山

谷。等高线图中,等高线上部稀疏下部密集为凸坡,无法通视;等高线上部密集下部稀疏为凹坡,可以通

视。

25.发生泥石流逃生时应()

A.顺山谷地势往低处跑B.借助山谷中大树避险

C.向泥石流沟两侧躲避D.迅速向山顶方向攀爬

【答案】C

【解析】

【详解】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是发生在山谷中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为了快速避

险、远离泥石流路径,应向泥石流沟两侧高处躲避,C正确。由于泥石流顺山谷地势往低处快速流动,所

以不能顺山谷地势往低处跑,A错。泥石流发生时,山体和植被的稳定性都较差,故借助大树躲避和向山

顶攀爬都是较危险的行为,BD错误。故选C。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作为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具备一系列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

的条件。为了探索地球的结构特点,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图1为太阳系结

构示意图,图2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图2

,C表示,G表示,小行星带处在___和轨道之间(填

天体名称)。

(2)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图1反映出地球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原因是一;

除了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适合生物生存的自身有利条件还有一o

(3)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图2中D与F代表不连续

面,D表示____面,F表示____面。

(4)以不连续面为界,地球内部划为不同圈层。图2中C与E代表地球内部的不同圈层,C是,E是

—。火山喷发时的岩浆来自于—(填字母)。

【答案】(1)①.金星②.地球③.天王星④.火星(或木星)⑤.木星(或火星)

(2)①.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液态水

(3)①.莫霍②.古登堡

(4)①.地壳②.地幔③.E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太阳系结构示意图和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等知

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B水星、A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

星、G天王星、H海王星。故A表示金星,C表示地球,G表示天王星。由图所示,小行星带位于D火星

和E木星之间。

【小问2详解】

图1可以看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有自己的公转轨道,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了安

全稳定的宇宙环境。除了外部条件外,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还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和

液态水。

【小问3详解】

图2中,A波速度小于B波,且通过地下深处2900km处后,A波忽然消失,可知A是横波,B是纵波。

D不连续面接近地表,且A横波和B纵波通过D不连续面后,波速都明显加快,可知D是莫霍界面;地

震波通过F不连续面(地下2900km处)后,A横波忽然消失,B纵波速度降低,可知F表示古登堡面。

【小问4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D是莫霍面,F是古登堡面。C位于莫霍面到以上,是地壳。E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

之间,是地幔。G是地核中的外核,H是地核中的内核。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

幔上部,即软流层来自于地幔E。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气作为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产生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还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

相关。农民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减少极端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根据大气垂直分层的不

同特点,人们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拓展人类活动的生存空间和影响范围。图1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

图,图2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潭度(千米)

140»

图1图2

(1)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图8中的②③④代表大气受热过程中的不同辐射,依

次为一辐射、—辐射、一辐射,其中,④对地面有一作用。

(2)深秋时节的北方地方经常出现霜冻,主要发生在—(填“阴天”或“晴天”)的一(填“白

天”或“夜晚”),原因是一=以前,当地农民为减少霜冻对农作物带来的影响,采取燃烧秸秆的方

式,是为了增加图1中的一(填序号)来对地面的热量进行补充。

(3)图2中电离层位于一层(填字母),A层大气热量直接来自于—辐射,该层大气的气温分布规律

是一,水汽很少,无云雨现象,利于航天飞行的是一层。

【答案】(1)①.太阳辐射②.地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保温

(2)①.晴天②.夜晚③.晴天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散失多,降温快,易结冻。

④.④

(3)①.C②.地面③.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④.B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大气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等相关内容,考查学

生图文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技能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大气受热过程知识,图1序号的代表含义易知,①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内的太阳辐

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④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小问2详解】

北方霜冻主要发生在晴天夜晚,原因是晴朗的天气条件下,云层少,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散失热

量多,降温快,易结冻。采取燃烧秸秆的方式,是为了增加图1中④大气逆辐射来对地面的热量进行补

充。

【小问3详解】

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即C层,A层对流层大气热量直接来自于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的气温分布规律是随

高度增加而递减。水汽很少,无云雨现象,利于航天飞行的是平流层B层。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行山脉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其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在太行山

区,从南向北分布有数条河流,这些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流出太行山主脉地区后,在山脉东麓形成冲积扇

(图)。图为太行山东麓A处冲积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的冲积扇属于一地貌,其主要的森林植被类型是—

(2)描述A处冲积扇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3)与B处河谷相比,说明C处河谷形态的主要特点,并简述原因。

(4)分析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适合农耕的自然条件。

【答案】(1)①.河流堆积②.温带落叶阔叶林

(2)平均粒径变小从扇顶到扇缘地势变缓,流速减慢。

(3)C处河谷窄而深(或呈V形),C处河流流经山区,流速快,下切侵蚀强。

(4)地形平坦开阔,便于耕种;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且土层深厚;属于季风气候区,距离海

洋较近,降水充足。

【解析】

【分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河流堆积地貌、植被类型分布、河流的侵蚀地貌、农

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行山东麓的冲积扇是由于河流流出太行山,地势变得地平,速度下

降,导致泥沙沉积形成的,因此属于河流堆积地貌,由于太行山东侧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属于我国北方地

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垂直差异不明显,因此森林植被类型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

【小问2详解】

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流流速较快的时候,颗粒小的泥沙会被携带走,一些颗粒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