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嫡长子继承制B.父系家长制C.分封制D.等级制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反映了诸侯应该履行的义务是A.王室有难,出兵拯救B.向周天子交纳贡赋 C.诸侯间相互访问 D.向周天子朝觐述职3.在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A.内阁首辅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4.中国古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是A.大禹B.成汤C.周武王D.秦始皇5.秦朝实行郡县制,不封诸侯王,汉朝逐步削夺诸侯王封地和权力,其主要目的是A.加强各地的经济交往 B.加强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C.发展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D.促进民族融合6.三省六部的实行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B.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C.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7.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中央财政的是A.唐朝中书省B.唐朝节度使C.北宋三司使D.北宋通判8.在我国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A.春秋B.战国C.秦朝D.元朝9.“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A、顺治年间B、康熙年间C、雍正年间D、乾隆10.公元前6世纪初,在雅典推行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制的是A.苏格拉底B.梭伦C.克里斯提尼D.伯利克里1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B.标志着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C.成为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D.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12.1635年,查理一世未经国会批准而征收“船税”,乡绅约翰·汉普顿拒绝交纳,这一案件被提交给财务署审理。约翰·汉普顿的辩护律师声称:“为保障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国王的特权在任何时候都应受到法律的限制。”约翰·汉普顿因抗缴船税而成为英国令人瞩目的英雄。这一事件说明当时英国人A.要求国王尊重法律和政治传统B.要求废除君主制,确立共和体制C.认为行政权属于议会,而非国王D.认为国王的权力不受任何人限制13.有一本书名为《星条旗下的驴象之争》,它的内容最可能是叙述美国A.从邦联到联邦B.制宪会议中的斗争C.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D.联邦和州的权力分配14.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这体现的原则是A.联邦制原则B.主权在民原则C.权力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15.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拍卖所拍卖的圆明园流失文物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兔、鼠首铜像,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导致它们流失海外的侵略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6.有一座城市,中国近代历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这里签订,30年代日军在此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这座城市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17.下列近代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对应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18.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虎门销烟北洋舰队“致远号”战舰义和团旗帜A.反抗外来侵略B.探索救国之路C.掀起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19.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0.“不信中原力已疲,忍将和局误师期。谁知辽海消兵日,正是军民痛哭时。”(作者曹润堂)这首写于1895年的诗歌反映了哪一场战争的情况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下列事件按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香港岛被英国割走②外国军队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线驻扎③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D.③②①2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黄海大战B.大连之战C.旅顺之战D.威海卫战役23.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C.光复会D.同盟会24.几位同学排练辛亥革命历史短剧时,出现了一处与史实不符的场景,是下列各项中的A.街头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南京城内插挂着许多五色旗C.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25.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主要是因为这次革命A.建立共和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B.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材料二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电》材料三自北京大学学生发动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舒言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血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志致,社会遂逢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由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孙中山1920年1月29日《致海外国民党同志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学生的基本主张(4分)2根据材料二,北洋政府最担心的是什么(2分)3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学生的态度有什么不同(4分)4材料三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原因分析是否完全正确?(2分)为什么(4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条,第一项,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国会。……第七项,凡通过众议院及参议院之法案,应于成为法律前呈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如批准该项法案,即应签署之,否则退还之。……第二条,第一项,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任期为四年。……第三条,第一项,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其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非玩忽职守,得终身任职。……”——引自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信仰等自由;……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社会主义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所有制。苏联社会主义所有制表现为两种形式:国家财产(全民财产);合作化集体农庄财产(各集体农庄财产、各合作社财产)。──《1936年苏联宪法》材料四:“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杜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第六条,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两个文件在国家权力机构的设置上和体现的政体上有何相同点?(2分)其意义何在?(4分)(2)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二,两个文件反映的政权性质有何不同?(2分)在维护民主权利方面哪一个文件的作用更大?(2分)(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在这两个宪法的影响下,两国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共同点?(2分)我们应吸取怎样的教训?(2分)33.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2分)请结合有关史实,选用适当角度评述这种观点(18分)。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2019-2020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答题卡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装订线(一)选择题(25×2’=50’)装订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第31题16分,第32题14分,第33题20分)31.1根据材料一,概括学生的基本主张。(4分)2根据材料二,北洋政府最担心的是什么?(2分)4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学生的态度有什么不同?(4分)4材料三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原因分析是否完全正确?(2分)为什么?(4分)32.(1)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两个文件在国家权力机构的设置上和体现的政体上有何相同点?(2分)其意义何在?(4分)(2)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二,两个文件反映的政权性质有何不同?(2分)在维护民主权利方面哪一个文件的作用更大?(2分)(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在这两个宪法的影响下,两国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共同点?(2分)我们应吸取怎样的教训?(2分)33.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2分)请结合有关史实,选用适当角度评述这种观点。(18分)2019—2020学年度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123456789101112131415AABDBCCCDBAACC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AACDBDDDB1A2A3B4D5B6C7C8C9D10B11A12A13C14C15B16D17A18A19C20D21B22D23D24D25B26B27D28C29C30A31.(1)希望工商各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斗争(2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2分)(2)担心三罢斗争联合危及北洋政府的统治(2分)(3)材料二反对学生运动,(2分)材料三支持、赞扬学生爱国运动(2分)(4)不完全正确。(2分)因为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展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的加入,推动了斗争的发展。(2分)由于时代和经济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2分)32、(1)权力机构: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分别有总统、国会、法院掌握)(1分)政体: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意义:通过三权分立,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从而防止专制独裁统治的出现,有利于维护民主共和制度。(4分)(2)性质:前者——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后者——社会主义民主政权。(2分)作用:后者作用更大。(2分)(3)共同点:宪法推动了两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2分)教训: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完善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