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统编三年级下册期中复习阅读专项训练—阅读理解(一)(+详细解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复习专项训练——阅读理解(一)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沙百灵的制胜之道
①在撒哈拉沙漠,有一种特别的鸟儿叫沙百灵,它身体很小,只有麻雀那般大。就是这种弱小的鸟儿,在与“沙漠之王”响尾蛇的较量中,竟然每战必胜。
②有探险家记录下了沙百灵与响尾蛇搏斗的精彩一幕:
③当沙百灵扑扇着翅膀停在沙丘上,准备寻找食物的时候,在沙丘里等候多时的响尾蛇凶猛地张开大口蹿了出来。眼看沙百灵就要成为响尾蛇的美餐时,不可思议的画面出现了:面对响尾蛇的扑击,身体灵活的沙百灵用自己并不有力的爪子狠狠地拍打着响尾蛇的头部,尽管力量有限,对响尾蛇似乎也构不成什么威胁,但沙百灵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拍击。沙百灵一边躲闪着响尾蛇的血盆大口,一边用爪子疾速地拍击着响尾蛇的头部,其准确程度分毫不差。就在沙百灵拍击了一千多下之后,响尾蛇终于无力地瘫软在沙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蛇口脱险的沙百灵停在沙丘上,从容地吃了一些甲虫类的食物后,才扑扇着翅膀慢慢地飞走了。
④沙百灵和响尾蛇的力量对比是悬殊的,但为何获胜的总是弱小的沙百灵呢?生物学家对此的解释是:沙百灵在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掌握了一套对付响尾蛇的制胜之道,那就是瞄准一个点—响尾蛇的头部,一个很脆弱的部位,并持之以恒地用爪子拍击。沙百灵就是用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一次次敌强我弱的较量中赢得了最后胜利。
⑤成功的人生往往就是从瞄准一个目标并且坚持不懈开始的。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缺少了沙百灵那种执着的精神。
1.联系短文,我知道了“敌强我弱”的意思:响尾蛇“____________地张开_____________蹿了出来”,多么强大啊!而沙百灵“身体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那般大”,多么弱小啊!
2.第①和第③自然段分别有一个词表示“完全没有想到”的意思,它们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沙百灵生活在撒哈拉沙漠,被称为“沙漠之王”。()
(2)第②自然段说的“精彩一幕”指的是沙百灵就要成为响尾蛇的美餐的情景。()
(3)沙百灵用嘴疾速地拍击着响尾蛇的头部一千多下,终于打败了响尾蛇。()
4.沙百灵的制胜之道是什么,请用“”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这是一种____________精神?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5.借助关键句,试着概括第4自然段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读了沙百灵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
换尾巴
小袋鼠长着一条又粗又硬的尾巴。它觉得自己的尾巴长得太难看了。小兔子长着一条又软又短的尾巴。它嫌自己的尾巴太短了,不好看。
一天,它俩碰到一起,高高兴兴地换了尾巴。
小袋鼠在林子里一蹦一跳地找东西吃,忙了一个上午,现在该坐下来歇会儿了。哎呀,真糟糕!小袋鼠跌了个大跟头。小袋鼠原来的尾巴又硬又长,和两条后腿一起撑在地上,正好成了一个“三脚凳”。可是现在,它换了尾巴后就不能坐了。小袋鼠急得团团转,真想马上找到小兔子把尾巴换回来。
小兔子呢,带着长尾巴,到林子里玩,突然碰见一只大灰狼。小兔子拼命地跑呀,跑呀,可大尾巴拖在后面沉沉的,老是跑不快。眼看小兔子就要被大灰狼追上了,突然,从林子里又跳出一只兔子,它一边跑一边冲着大灰狼喊:“喂,笨狼,快来追我呀!”噢,原来是兔妈妈。兔妈妈飞快地跑着,引开了大灰狼。
小兔子躲在树后,难过地低着头,心里对这条长尾巴失望极了:讨厌的长尾巴,差点儿要了我的命!原来的尾巴多好,又轻又软,跑起来可真带劲儿。对,真正有用的,才是最美的。我找袋鼠去!
小袋鼠和小兔子找到对方,迫不及待地换回了自己的尾巴。从那以后,它们都不觉得自己的尾巴难看了。
7.读选文,填一填。
(1)小袋鼠尾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小兔子尾巴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小袋鼠和小兔子换尾巴的原因是它们都觉得自己的尾巴____________。
8.小袋鼠和小兔子换了尾巴后各自遇到了什么麻烦?请用“”画出小袋鼠遇到的麻烦,用“﹏﹏﹏”画出小兔子遇到的麻烦。
9.读下面的句子,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A.后悔B.高兴C.着急
(1)原来的尾巴多好,又轻又软,跑起来可真带劲儿。()
(2)小袋鼠和小兔子找到对方,迫不及待地换回了自己的尾巴。()
10.“从那以后,它们都不觉得自己的尾巴难看了。"这是因为()
A.它们的尾巴变好看了。B.它们发现别人的尾巴并不好看。
C.它们改变了自己的尾巴。D.它们发现自己的尾巴对自己有好处。
11.下面是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后的两种看法,你赞成哪一种?写出你的理由。
①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②别人的东西,都不如自己的好。
我赞成第()种看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要素阅读。
青草、老鼠和桃子
兔子和猫争论着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兔子抢着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青草,那股(清香清凉)味儿,远远胜过萝卜。特别是春天的青草,吃起来还甜滋滋的,我一说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这个意见,它说:“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比老鼠更好吃的东西啦。你想想,那鲜嫩的肉,柔软的皮,嚼起来又酥又软。只有你体验过这样的幸福,你才懂得老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好东西。”
它们两个都(坚持坚定)自己的意见,争论了好久,还是得不到解决,最后只好去找猴子来评个理。猴子听了它们的两种意见,都不同意,它说:“你们都是十足的傻瓜蛋,连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都不知道。我告诉你们吧,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桃子。嗨!说起桃子,我的口水只能往肚里咽,那个甜蜜味儿,谁吃了都会高兴得唱歌。我说,你们这回该记住了吧,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桃子。”
猫听了直摇头,它说:“我以为你要说别的什么,没想到你会说桃子,那玩意毛茸茸的有什么好吃的?你拿出十个桃子,也抵不上一只老鼠。算了吧,我可不相信你的话。”
兔子听了没有说什么,不过,它心里嘀咕着:要是说桃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那么为什么我宁可吃青草呢?
猴子提议说:“那好,我们也别争了,还是去问熊博士吧!它最公正。”于是,它们一起去熊博士家。到了熊博士家,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熊博士说:“你们说得都没有错,但是各人有各人的爱好,你们不能把自己的爱好强加于人。”
1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打上“√”。
13.请在文中找出包含下列含义的词语,并写在括号里。
(1)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2)小声说;私下里说。()
14.兔子、猫和猴子争论的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兔子、猫和猴子在争论的过程中为什么意见不一?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1)因为它们人数太多,意见不好统一。()
(2)它们各自吃的东西不一样,又都认为自己爱吃的东西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16.猫为什么觉得老鼠最好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觉得这则寓言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
小猪找朋友
小猪想找个朋友玩。
这天早晨,它拎着一个大包出了门,碰见了小猴,就从包里掏出一个桃子对小猴说:“给你吃桃子,你跟我一起玩好吗?”小猴说:“我不吃你的桃子,也不跟你玩,因为你太懒惰了。”
小猪走啊走,又碰见了小牛。它从包里掏出一块麦饼说:“?”小牛说:“我不吃你的麦饼,也不跟你玩,因为你做事不动脑筋。”
忽然,小猪看见小羊从桥上掉进河里了。它赶紧扔下大包,向河边跑去。小猪跳进河里,很快就把小羊救上了岸。小猴和小牛跑来。大伙都喜欢和小猪做朋友了。小猪真高兴。
18.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勤劳——()讨厌——()伤心——()
19.在文中横线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20.因为小猪以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小猴和小牛都不愿和它做朋友。
21.小猪做了一件什么事让大家改变了对它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鹿角和鹿腿(节选)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蹶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2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均匀——()
24.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5.选文第一自然段中小鹿说的话应该读出____________的语气,第二自然段中小鹿说的话应该读出________的语气。
26.鹿觉得自己的腿是怎样的?鹿对自己的腿是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理解。
蚕
春末,养蚕人取出蚕卵,把盐水洒在上面,这叫作“浴蚕”。蚕卵是黏在纸上,密密地铺排着。初生的时候,卵是黄色的,渐渐转绿,后来成为黑色;它比针尖大不了多少,分量很轻,一万颗只有十克重。
①蚕才孵化,很细很小,桑叶要剪碎了喂。②蚕渐渐长大,大约十天工夫,眠期到了。③同在一起的蚕,眠期有早有晚。④眠的时候不吃桑叶,也不行动,经过四十八个钟头,就脱去了一层皮,重新活动起来,这是“头眠”。⑤“头眠”以后十天,眠期又到了,这是“二眠”。⑥顺次到了“四眠”,那就快要吐丝结茧了。⑦“四眠”的时候,蚕身最长;过了“四眠”,反而缩短了,通体显得透明。⑧许多过了“四眠”的蚕聚在一起,吃桑叶的声音“沙沙沙沙”,好像一阵急雨落在芭蕉叶上。
蚕将要结茧的时候,养蚕的人把它们放到稻秆束上,这叫作“上山”。蚕就在那里吐丝结成了茧,就化作蛹。吐丝的时候,蚕昂起了头上下摇动,丝就从它的嘴里出来,本来是两缕,离了嘴才合作一缕,围绕着蚕身,渐积渐厚,结果成为椭圆形的、稍微有点儿弹性的茧。起初吐出来的丝浮松地附着在茧的外面,这叫作“茧网”,是不能拿来缫丝的,茧白色的居多,间或有黄色的。
把蚕丝放在显微镜下面去看,就见两股东西互相纠缠着,像透亮的玻璃一般。本来是两缕,由蚕嘴里黏液的力量,才合作一缕的。丝质极细极轻,一千个茧的丝合在一起,只有四百克多一点的生丝。
27.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到对应的词语写下来。
(1)养蚕人将盐水洒在去年所收的蚕卵上。()
(2)蚕将要结茧的时候,养蚕人将蚕放到稻杆束上。()
28.“蚕从初生到结茧,除了眠期,不停地吃着桑叶。”这句话放在第2自然段中的()处最合适。
A.第②句话开头B.第③句话开头C.第⑧句话开头D.第④句话开头
29.短文第2自然段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根据所画的句子及本自然段的叙述,我知道本自然段的内容可以简要地概括为()
A.蚕吃桑叶B.蚕的眠期C.蚕的变化D.蚕的活动
30.根据短文中蚕的变化过程填上空。
“浴蚕”→________“上山”→________→________
31.句子理解
(1)第2自然段加点的词“大约”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读画“”的语句,从说明方法、蚕丝特点等方面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理解。
小龙虾
①小龙虾外形美观。它的首端顶稍有一对大约一分米长的触须,长须中还有两根短须。须根两侧凸出的一对眼珠好看极了,触须下是嘴,嘴巴下长着两根七八厘米长的大钳,是用来挖洞及保护自己的锐利武器。小龙虾的中端是腹背部,长着四对钳爪子,那是用来划水的桨和登陆用的足,腹背部被坚硬的盔甲保护着,盔甲上布满了凸点,像天上的繁星。小龙虾的末端由五片扇形鳞甲组成,鳞甲边缘长成锯齿形状。
②小龙虾在陆地上行动之时便是人们捕捉它们的好机会。它待人是先礼后兵。当你要伸手去逮它时,它总是尾扇作凳,竖起两钳,一伸一伸地左右摆动,很像是在向你问好,也像是赔不是,它一直后退着,退了很远才转头溜掉。当你伸手抓它时,它是决斗士,不停地张合摆动着的双钳,触须像雷达一样不停摆动,一旦你被它钳着,保证你喊爹喊娘。无论你怎么叫,怎么甩,直至拧断钳子它也不放松。
③小龙虾的繁殖率很高,河沟里到处都有它的影子。它也是我们这里家庭餐桌上的常客,老少皆宜。
32.从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龙虾外形美观。它的首端顶稍有一对大约一分米长的触须,长须中还有两个短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短文第①段写了小龙虾的首端、中端和末端三个部分,其中首端主要写了_____、____、嘴巴和大钳,从而把小龙虾“__________”这一特点写得很清楚。
34.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短文第②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如果要给短文中画“____”的文字配一幅插图,你觉得下面哪一幅图与这段文字的描写最匹配?()
A.B.C.D.
36.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龙虾末端由五片扇形鳞甲组成。
B.小龙虾的四对钳爪子是用来划水的桨和登陆用的。
C.人们捕捉小龙虾最好的机会,就是小龙虾在水里的时候。
D.小龙虾在“我们”这里常被作为桌上的菜肴。
八、阅读。
它发芽了
老师(号召招呼)我们在科技月中每人做一个科学小实验。我想出了一个有意义的实验题目:观察玉米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芽。
于是,我准备好做实验用的东西:一根小木棍、三粒玉米、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一杯水、一段绳子。
实验开始了。我先把三粒玉米(分别个别)拴在小木棍的上、中、下三个地方,接着把小木棍放进玻璃瓶里,然后往瓶里倒水,直到水升到中间那粒玉米的下方时就停止倒水,最后我把瓶子放在向阳的窗台上。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三天后,中间的那粒玉米发芽了,从它的肚子里钻出了一个白嫩的小芽。其他两粒玉米没有变化。又过了两天,那粒玉米的芽已经约三厘米长了,白中透绿的小茎上顶着两片嫩绿的小叶。另外两粒玉米(果然仍然)沉睡着。又过了三天,出芽的玉米下面又伸出两条细小的根,根向水下伸展着。再看看另外两粒玉米,上面的好像瘦了,下面泡在水里的却胖了些,可它们都没有发芽的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经过妈妈的点拨,我明白了,在温度合适的情况下,中间一粒玉米既能吸收水分又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所以发芽了。而另外两粒,一个只能吸到水,一个只能呼吸到空气,因此不能发芽。这个实验使我懂得了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和空气的道理。
37.用“√”选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38.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
39.做玉米发芽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第四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能借助这一关键语句概括这段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为什么只有中间一粒玉米能发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最后,通过这个实验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她之所以能悟出这个道理是因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
柿子树
朋友家的院子里长了一棵柿子树,已是一棵老树了,枝杈飞张开来,有几枝探出院外,横在小道的上空。
柿子树开花后不久,便站了小小的青果。这些青果经受着阳光雨露,在你不知不觉之中长大了,大得你再从枝下经过时,不得不注意它们了。我将伸出院外的枝上所结的柿子很仔细地数了一下,共二十八颗。
二十八颗柿子,二十八盏小灯笼。你只要从枝下走,总要看它们一眼。它们青得十分均匀,青得发黑,加上其他果实所没有的光泽,让人有了玉的感觉。晚上从枝下走过时,不远处正巧有一盏路灯将光斜射下来,它们便隐隐约约地在枝叶里闪烁。愈是不清晰,你愈是想看它们。此时,你就会觉得,它们就像一只只夜宿在枝头的青鸟。
柿子树这种植物很奇特。秋天来了,它们往往是不等果子成熟,就先黄了叶子。随着几阵秋风,你再从小路上走时,便看到了宿叶脱柯、萧萧下坠的秋景。那二十八颗柿子,便一颗颗裸露出来。终于有一天,风吹下了最后一片枯叶,此时,你看到的只是一树赤裸裸的柿子。这些柿子没有任何遮挡,在依旧还有些力量的秋阳之下,终于开始变色——灯笼开始一盏盏地亮了,先是轻轻地亮,接着一盏一盏地红红地亮了起来。
二十八盏小灯笼,装点着这条小路。
43.照样子,写词语。
不知不觉(ABA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柿子树的果实初成长时,它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还带有光泽,好像一块_____________。
45.“此时,你就会觉得,它们就像一只只夜宿在枝头的青鸟”这句话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句中将“它们”比作________________。
46.读文中画“”的句子,判断以下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灯笼”指的是柿子,“亮起来”是指柿子熟了。()
(2)“轻轻地亮”指的是柿子悄悄地熟了。()
(3)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柿子成熟的过程。()
(4)“一盏一盏地红红地亮了起来”指柿子一个接一个地成熟变红了。()
47.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这篇短文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
机智的萧伯纳
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十分机智。
他的名著《机器与人》第一次上演时,场内鸦雀无声,大家都被生动的剧情吸引住了。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要求同萧伯纳见面。
正当萧伯纳从座位上站起来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楼座上有个人对着他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收回去,停演吧!”
观众大吃一惊,以为萧伯纳一定会为这个人的有意挑衅而发怒。谁知道萧伯纳不但不生气,反而转过身来,对着楼座鞠了一躬,笑着说:“我的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说到这里,他指了指剧场中的观众说,“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的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它不演吗?”
萧伯纳这番话赢得了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
49.上演《机器与人》时,场内鸦雀无声的原因是()
A.《机器与人》是第一次上演B.萧伯纳巧妙地回答了挑衅者的话
C.有个人劝他停演D.大家都被生动的剧情吸引住了
50.联系上下文,对文中“挑衅”一词的正确理解是()
A.一点儿声音都没有B.形容一个人非常有才华
C.借机闹事,企图引起冲突D.挑起重担
51.文中对萧伯纳不正确的评价是()
A.才华横溢B.十分机智C.幽默D.自以为是
52.有个人说萧伯纳的剧本糟透了,原因是:()
A.剧本确实不好B.他故意挑衅
C.他很不喜欢这个剧本D.他想借机表现自己
53.仔细阅读全文,找出不正确的一项()
A.“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十分机智。”这句话总领全文
B.演出结束后,所有观众要求同萧伯纳见面
C.最后萧伯纳的一番话赢得了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
D.“萧伯纳不但不生气,反而转过身来,对着楼座鞠了一躬”说明他待人礼貌
参考解析:
1.凶猛大口很小麻雀2.竟然不可思议3.××√4.那就是瞄准一个点—响尾蛇的头部,一个很脆弱的部位,并持之以恒地用爪子拍击。坚韧不拔(或坚持不懈)5.弱小的沙百灵总是能战胜响尾蛇的原因。(或沙百灵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一次次敌强我弱的较量中赢得了胜利。)6.成功的人生往往就是从瞄准一个目标并且坚持不懈开始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按文段填上空回到文段中可以就可以快速回答本题。
在沙丘里等候多时的响尾蛇凶猛地张开大口蹿了出来。
有一种特别的鸟儿叫沙百灵,它身体很小,只有麻雀那般大。
2.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中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竟然:副词。表示出乎意料。
不可思议: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3.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学生在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介绍对象和主要事件,准确把握和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由“就是这种弱小的鸟儿,在与“沙漠之王”响尾蛇的较量中,竟然每战必胜。”可知“沙漠之王”是响尾蛇。
(2)小百灵被响尾蛇吃掉是根据他们身形、力量比较后的常规判断,没有“精彩”可言,但小百灵凭借坚持不懈的精神反转打倒大巨蟒才是真正的“精彩一幕”。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通过熟读文段可知第四自然段对这场悬殊的战斗进行了分析。
掌握了一套对付响尾蛇的制胜之道:那就是瞄准一个点—响尾蛇的头部,一个很脆弱的部位,并持之以恒地用爪子拍击。
沙百灵就是用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一次次敌强我弱的较量中赢得了最后胜利。
5.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段落大意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先回到相应的段落中去概括和理解,平时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6.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学生在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介绍对象和主要事件,准确理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道理。
7.又粗又硬又软又短不好看8.小袋鼠:小袋鼠跌了个大跟头。可是现在,它换了尾巴后就不能坐了。
小兔子:小兔子拼命地跑呀,跑呀,可大尾巴拖在后面沉沉的,老是跑不快。9.AC10.D11.①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常常会觉得别人的东西更好,但是别人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对自己有好处的,适合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
7.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1)从“小袋鼠长着一条又粗又硬的尾巴”和“小兔子长着一条又软又短的尾巴”中可以看出其尾巴的特点。
(2)从“它觉得自己的尾巴长得太难看了。”和“它嫌自己的尾巴太短了,不好看。”中可以看出换尾巴的原因。
8.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从“小袋鼠跌了个大跟头。可是现在,它换了尾巴后就不能坐了。”中可以看出小袋鼠遇到的麻烦。
从“小兔子拼命地跑呀,跑呀,可大尾巴拖在后面沉沉的,老是跑不快。”可以看出小兔子遇到的麻烦。
9.考查选词填上空的能力。
后悔:意思是对以前没有做的事情或做错了的事情感到难以释怀,心中总是惦记着,想着怎么自己当初没有去做,而不断地埋怨和懊恼。
高兴:通常用来表述人的情绪,令人感到快乐的,愉快的,意思是指内心的一种表述。与生气,愤怒等词词义相反。
着急:焦躁不安,赶紧。词意是形容焦躁不安,十分心急。
(1)从“原来的尾巴多好”来看应填写后悔。
(2)从“迫不及待地换回了自己的尾巴。”来看应填写着急。
10.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从“原来的尾巴多好,又轻又软,跑起来可真带劲儿。对,真正有用的,才是最美的。我找袋鼠去!”可以看出因为:它们发现自己的尾巴对自己有好处。
11.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学生在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介绍对象和主要事件,准确理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道理。
12.清香坚持13.独一无二嘀咕14.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15.(2)√16.因为老鼠是猫的捕食对象,猫主要以吃老鼠为生。17.各人有各人的爱好,不能把自己的爱好强加于人。
12.此题考查选择合适的词语。
清香:指清淡的香味。
清凉:凉而使人清爽的。
结合语境可知“清香”是形容味道的。
坚持:即意志坚强,坚韧不拔,持即持久,有耐性。
坚定:解释为意志坚强,不动摇。
结合语境选“坚持”,坚持自己的意见。
13.此题考查词语解释。
独一无二:意思是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嘀咕:小声说,私下里说。
14.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短文内容“兔子和猫争论着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可知。
15.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短文内容“兔子抢着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青草”“猫不同意这个意见,它说:“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比老鼠更好吃的东西啦。”“猴子听了它们的两种意见,都不同意,它说:“你们都是十足的傻瓜蛋,连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都不知道。我告诉你们吧,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桃子。”可知,它们各自吃的东西不一样,又都认为自己爱吃的东西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所以在争论的过程中意见不一。
16.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因为老鼠是猫的捕食对象,猫主要以吃老鼠为生。所以猫觉得老鼠最好吃。
1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联系实际说出寓意。
结合短文最后一自然段“你们说得都没有错,但是各人有各人的爱好,你们不能把自己的爱好强加于人。”作答。
18.懒惰喜欢高兴19.你想吃吗20.懒惰做事不动脑筋21.小猪跳进河里,把小羊救上了岸22.只有勤劳,做事爱动脑筋,乐于助人的人才能交到朋友。
18.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
勤劳:努力劳动,不怕辛苦。反义词:懒惰。
讨厌:惹人厌烦。反义词:喜欢。
伤心:由于遭受不幸或不如意的事而心里痛苦。反义词:高兴。
19.考查在文中横线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从“它从包里掏出一块麦饼。”可补充句子为:给你吃麦饼,你跟我一起玩。
20.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小猴和小牛都不愿和它做朋友的原因是“小猪你太懒惰了。”“小猪你做事不动脑筋。”所以所以小猴和小牛都不愿和它做朋友。
2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因为“有一次,小猪看见小羊从桥上掉进河里,它赶紧扔下大包,向河边跑去。小猪跳进河里,很快把小羊救上了岸。”通过小猪做的这件事,所以大家改变了对它的看法,就都愿意和他做朋友了。
2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深刻理解。
通过学习小猪找朋友这篇童话故事,我从中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你不懒惰,做事肯动脑筋,并且乐于助人,你就会有很多朋友。
23.欣赏匀称24.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25.高兴、自豪失望、难过26.鹿觉得自己的腿很难看,不满意自己的腿,认为腿配不上美丽的角。
23.本题考查近义词。
观赏:观看欣赏。
文中的近义词是:欣赏。
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文中的近义词是:匀称。
24.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通读选文,结合文章第一自然段内容“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可是是比喻句,把鹿的角比作珊瑚。
25.本题考查朗读句子。
结合句子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可知鹿很骄傲很自豪,所以朗读时应该读出高兴、自豪的语气。
结合句子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蹶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可以看出鹿对自己腿的失望和难过,所以应该读出失望、难过的语气。
26.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蹶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可知鹿觉得自己的腿太细了,很难看。认为腿配不上美丽的角。
27.浴蚕上山28.C29.蚕渐渐长大,大约十天工夫,眠期到了B30.眠期吐丝结茧31.不可以,“大约”虽然表示不确切,但是对可观事物真实情况的准确反映,去掉了看似肯定,反而不科学了。用数字等词语,我知道了蚕出的丝非常少,重量很轻,蚕丝很珍贵。很多人像春蚕一样有奉献精神。
27.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文章信息以及理解词语的能力。根据意思找到对应词语应该先认真阅读意思,理解意思后再从文中寻找词语。
(1)根据文中内容“春末,养蚕人取出蚕卵,把盐水洒在上面,这叫作‘浴蚕’。”可知解析①为“浴蚕”
(2)根据文中内容“蚕将要结茧的时候,养蚕的人把它们放到稻秆束上,这叫作‘上山’。”可知解析②为“上山”
2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分析能力,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眠期出现应该在②——⑧句话之间,所以这句话也应该在此间。而根据句子内容可知,眠期蚕不吃桑叶的内容,联系前后文,⑧句出现了蚕吃桑叶的描写,所以此句应该放在⑧句前。
29.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概括能力。熟读本自然段,完成练习。本自然段主要讲了蚕的“头眠”“二眠”“四眠”,从中可以看出本段的内容和蚕的眠期有关,故解析选B。然后画出能体现该意思的一句话,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句。
3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在熟读短文的基础上,我们知道该短文的每个自然段都讲述了蚕的一个变化过程,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归纳。其中第3自然段讲述的是蚕最后两部分的变化吐丝和结茧。
3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句子的能力。需要通过文章理解句子含义并进行分析。
(1)本题应该先从词语的含义作用出发,分析词语的重要性。“大约”是个概述,表示约等于并不全等于。去掉大约之后句子的表述就不够准确了。
(2)短文最后一句话讲的是蚕丝的质地和稀有。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蚕丝的珍贵之处。抓住这几点进行表述即可,解析不唯一。
32.“大约”表示估计,说明小龙虾的触须大概一分米长,是不确定的说法,我从中体会到了语言的严谨。33.触须眼珠外形美观34.小龙虾待人先礼后兵。35.B36.C
32.本题考查的是对加点词语的理解和辨析,结合词语的特点以及语境的特点进行分析。加点词语“大约”意思是用于对数量的推测;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句子里有数字)。所以在语境中说明小龙虾的触须大概一分米长,是不确定的说法,我从中体会到了语言的严谨。
33.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语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原文的内容“小龙虾外形美观。它的首端顶稍有一对大约一分米长的触须,长须中还有两根短须。须根两侧凸出的一对眼珠好看极了,触须下是嘴,嘴巴下长着两根七八厘米长的大钳,是用来挖洞及保护自己的锐利武器。小龙虾的中端是腹背部,长着四对钳爪子,那是用来划水的桨和登陆用的足,腹背部被坚硬的盔甲保护着,盔甲上布满了凸点,像天上的繁星。小龙虾的末端由五片扇形鳞甲组成,鳞甲边缘长成锯齿形状。”可以得出其中首端主要写了触须、眼珠嘴巴和大钳,从而把小龙虾“外形美观”这一特点写得很清楚。
3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把握时间地点任务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概括。第二段文字主要写了小龙虾待人先礼后兵的经过。
35.本题考查的是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配图,重点分析划线句的内容和特点,根据图片的内容进行辨析。划线句主要写了伸手抓小龙虾时它的动作,依据图片内容可以得出与这段文字的描写最匹配是B项。
3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C项,根据文章第二段的内容可以得出“小龙虾在陆地上行动之时便是人们捕捉它们的好机会。”
37.号召分别仍然38.拟人小鸟在树枝上唱歌。39.观察玉米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芽准备材料→把三粒玉米放到有水的玻璃瓶里→进行连续观察40.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我”观察玉米粒的变化41.因为中间一粒玉米既能吸收水分又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所以发芽了。42.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和空气响应老师的号召,勇于实践、勤于观察、善于思考
37.本题考查的归纳点为词语辨析及词语搭配。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词语解释及词语搭配相关方面的知识。
号召,指向所有人发出通知,让大家响应所发出的告示。
招呼是一种礼貌行为,用文明语言、微笑表情或动作对朋友老师等进行的交流,打招呼会增进自己与对方的距离和感情,有时还可缓解尴尬,有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暗示等。
分别:离别。
个别,汉语词语,意思是极少数的;少有的。
果然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果真如此。指事实与预料的相同。
仍然是一个汉语词语,同“仍”。表示情况持续不变或恢复原状。出自巴金《序》。
38.本题考查的归纳点为修辞手法。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修辞手法相关方面的知识。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钻出了”拟人。
39.本题考查的归纳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从以下语句:我想出了一个有意义的实验题目:观察玉米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芽。
于是,我准备好做实验用的东西:一根小木棍、三粒玉米、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一杯水、一段绳子。实验开始了。我先把三粒玉米分别拴在小木棍的上、中、下三个地方,接着把小木棍放进玻璃瓶里,然后往瓶里倒水,直到水升到中间那粒玉米的下方时就停止倒水,最后我把瓶子放在向阳的窗台上。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
我们可以找到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电分包简易合同范例
- 水池范例租赁合同范例
- 淘宝拍摄 合同范例
- 居间合同范例和房产
- 2025届陕西省渭南三贤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高级中学高考仿真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山西省晋城市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山东省沂源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省曲靖市一中高三最后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届福建省厦门市重点中学高三最后一模英语试题含解析
- 深圳大学《西方文明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30年中国肉牛养殖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效益分析报告权威版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真题
-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初中数学30种模型(几何知识点)
- 多能互补规划
- 天一大联考●皖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语文答案
- GB/T 44291-2024农村产权流转交易 网络交易平台服务规范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补充(北京)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公司研发项目审核管理制度
-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