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控制室的组成及设计要求(电气消防)_第1页
消防控制室的组成及设计要求(电气消防)_第2页
消防控制室的组成及设计要求(电气消防)_第3页
消防控制室的组成及设计要求(电气消防)_第4页
消防控制室的组成及设计要求(电气消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控制室的设计要求

∆消防控制室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可独立设置,也可以与保安监控室、综合控制室等合用,并保证专人24小时值班。1、仅有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且无消防联动控制功能时,可设消防值班室,消防值班室可与经常有人值班的部门合并设置。消防控制室设计要求∆消防控制室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可独立设置,也可以与保安监控室、综合控制室等合用,并保证专人24小时值班。2、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或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机械防(排)烟设施的建筑,应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设计要求

∆消防控制室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可独立设置,也可以与保安监控室、综合控制室等合用,并保证专人24小时值班。3、具有两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的大型建筑群或超高层,应设置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控制室设计要求

∆消防控制室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可独立设置,也可以与保安监控室、综合控制室等合用,并保证专人24小时值班。4、消防控制室应设有用于火灾报警的外线电话。消防控制室设计要求

∆消防控制室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可独立设置,也可以与保安监控室、综合控制室等合用,并保证专人24小时值班。5、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消防控制室设计要求

∆消防控制室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可独立设置,也可以与保安监控室、综合控制室等合用,并保证专人24小时值班。5、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消防控制室设计要求消防控制室的设置要求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国家规范的要求,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①一级耐火等级建筑:主要建筑构件全部为不燃烧性②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主要建筑构件除吊顶为难燃烧性,其它为不燃烧性。③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屋顶承重构件为可燃性。④四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为不燃烧性,其余为难燃性和可燃性。消防控制室设置要求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国家规范的要求,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2、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物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距通往室外出入口不应大于20m。亦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和1.5小时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消防控制室设置要求∆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国家规范的要求,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3、消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消防控制室设置要求∆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国家规范的要求,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4、消防控制室的送、回风管在其穿墙处应设防火阀。消防控制室设置要求5、消防控制室内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6、消防控制室周围不应布置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它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消防控制室设置要求∆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国家规范的要求,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消防控制室基础设施建设消防控制室是火灾扑救时的信息、指挥中心,也是建筑物内防火、灭火设施的显示控制中心,因此在建筑物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为了保证消防控制室发挥应有的作用,便于消防人员扑救时联系工作,及时有效地扑灭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消防控制室对基建设计亦有相关规定。消防控制室基础设施建设一、土建:1.单独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内的首层或地下一层(采取防水淹措施),并宜布置在靠外墙部位;消防控制室基础设施建设一、土建:3.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正常工作的房间附近;4.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消防控制室基础设施建设一、土建:5.消防控制室内的设备构成及其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控制与显示功能以及向远程监控系统传输相关信息的功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和《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25506-2010的规定。消防控制室基础设施建设二、暖通消防控制室送、回风管的穿墙处应设防火阀。消防控制室基础设施建设消防控制室的建筑设计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第6.2.7(强)规定: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设置在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和0.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基础设施建设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第8.1.7(强)规定: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需要联动控制的消防设备的建筑(群)应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②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内首层或地下一层,并宜布置在靠外墙部位;

③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正常工作的房间附近;④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消防控制室基础设施建设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第8.1.7(强)规定: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需要联动控制的消防设备的建筑(群)应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⑤消防控制室内的设备构成及其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控制与显示功能以及向远程监控系统传输相关信息的功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和《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

25506的规定。⑥消防水泵房和消防控制室应采取防水淹的技术措施。消防控制室基础设施建设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设备应能监控并显示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并应具有向城市消防远程监控中心(以下简称监控中心)传输这些信息的功能。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见附录A.1。消防控制室基础设施建设消防控制室基础设施建设消防控制室基础设施建设消防控制室基础设施建设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

∆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值班、维修人员都要占有一定的空间。为便于设计和使用,又不致造成浪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对消防控制室内控制设备的布置作了明确规定:1、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消防控制室内设备得到布置2、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消防控制室内设备得到布置3、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应小于1m。消防控制室内设备得到布置

4、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消防控制室内设备得到布置5、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消防控制室内设备得到布置消防控制室内设备得到布置消防控制室内设备得到布置消防控制室日常管理制度一、火灾报警处理程序:1.当值班人员接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时,应通过无线对讲系统或电话等通讯工具立即通知巡查人员或报警区域的楼层值班、工作人员赶往现场实地核查。2.核查人员确认火情后,要立即通过报警按钮、楼层电话或无线对讲系统等通讯工具向消防控制室反馈确认火灾信息,同时组织本楼层或防火分区工作人员和员工,按分工及时引导本楼层顾客、消费者疏散,并实施扑救初起火灾。报警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制度

3.消防控制室接到核查人员确认的火情报告后要同时做到:立即启动事故广播,发出火警处置指令,向单位值班领导报告,通知本单位当班工作人员和员工赶赴火灾现场增援,并告知顾客、消费者不要惊慌,在单位工作人员和员工的引导下有序地疏散、撤离火灾现场;确认消防设施处于自动状态,启动正压送风、排烟系统等联动设备;拨打“119”电话报警。一、火灾报警处理程序:报警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制度4.当班工作人员和员工接到消防控制室发出的火警指令后,应迅速就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同时做到:灭火行动组的人员立即赶赴火灾现场实施增援灭火,疏散引导组引导各楼层人员紧急疏散,通讯联络组继续拨打“119”电话报警。5.情况处理完毕后,恢复各种消防设备正常运行状态。报警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制度二、日常管理制度1、消防控制室必须实行每日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应少于2人。(一)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报警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制度2、消防控制室的日常管理应符合《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A587)的有关要求。3、消防控制室应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4、消防控制室应确保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气压水罐等消防储水设施水量充足;确保消防泵出水管阀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上的阀门常开;确保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柜开关处于自动(接通)位置。报警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制度5、接到火灾警报后,消防控制室必须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6、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必须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7、消防控制室必须立即启动单位内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应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报警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制度

1、当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接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时,应通过电话或无线对讲系统等通讯工具立即通知巡查人员或报警区域的楼层值班、工作人员赶往现场实地核查。2、核查人员确认火灾后(或单位员工发现火灾时),应立即通过报警按钮、楼层电话或无线对讲系统等通讯工具向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反馈确认火灾信息,同时组织本楼层或防火分区工作人员和员工,按分工及时引导本楼层顾客、消费者疏散,并实施扑救初起火灾。(二)消防控制室火灾处置方法:报警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制度3、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接到核查人员确认的火灾(或单位员工发现的火灾)报告后应同时做到:拨打“119”电话报警;向单位值班领导报告,通知本单位当班工作人员和员工赶赴火灾现场增援,立即启动事故广播,告知顾客、消费者不要惊慌,在工作人员和员工的引导下有序地疏散、撤离火灾现场;确认消防设施处于自动状态,启动正压送风、排烟系统等联动设备。报警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制度

4、当班工作人员和员工接到消防控制室发出的火灾指令后,应迅速就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同时做到:疏散引导组有序引导各楼层人员紧急疏散,灭火行动组立即赶赴火灾现场开展扑救工作,通讯联络组做好火灾扑救现场的通讯保障工作。报警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制度(三)误报处理方法:

观察现场是否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气流速度是否过大;是否有高频电磁干扰等环境干扰;如果环境干扰因素正常存在,应记录在案,并考虑更换探测器类型。如有大量粉尘存在应考虑将感烟火灾探测器更换成感温火灾探测器。报警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制度(四)消防控制室制度牌匾样式:金黄色双线边框(外粗内细),长宽比=1.55:1。背景为浅青绿色,文字为蓝色黑体字。建议用无框玻璃或有机玻璃封装。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职责□□□□□□□□□□□□□□□□□□□□□□□□□□□□□□□□□□□□□□□□□□□□□□□□□□□□□□□□□□□□□□□□消防控制室火灾处置方法□□□□□□□□□□□□□□□□□□□□□□□□□□□□□□□□□□□□□□□□□□□□□□□□□□□□□□消防应急组织机构□□□□□□□□□□□□□□□□□□□□□□□□□□□□□□□□□□□□□□□□□□□□□□□□□□□□□□□□□□□□□□报警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制度三、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常见故障类型主要有:

1.探测器故障;2.主电源故障;3.备电源故障;4.通讯故障。报警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制度1.火灾探测器故障现象: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故障报警,故障指示总灯亮,探测器故障指示灯亮;打印机记录探测器故障类型、时间、部位。原因分析:1.探测器与底座脱落或接触不良;2.探测器总线与底座接触不良;3.探测器总线损坏、断裂或接地性能不良造成短路;4.探测器本身损坏;5.控制器接口板故障。报警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制度排除方法:1.重新拧紧探测器,或增大底座与探测器卡簧的接触面积;2.重新压总线使其与底座有良好接触;3.用“优选法”查出有故障的总线位置;4.予以更换,更换探测器;5.维修或更换接口板。报警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制度2.主电源故障

现象: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故障声响,主电源故障指示灯亮。原因分析:1.市电停电;2.电源线路接触不良;3.主电保险丝断。报警处理程序及日常管理制度排除方法:1.连续停电8小时应关机,主电正常后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