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年级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朔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年级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朔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年级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朔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年级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朔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年级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朔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o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得到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D.要实现Fe2+—Fe3+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

2、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肯定被还原

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被还原

3、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B.硅单质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C.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D.水晶项链是硅酸盐制品

4、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03、NaHCCh和Na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

确的是()

A.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没有固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Na2cCh

B.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aO粉末,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03

C.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适量AgNC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I

D.取一定量固体,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HCCh

5、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所选用的方法和仪器不正确的是()

序号ABCD

食盐水与分离水和植物从浓食盐水中得

实验目的制取蒸储水

泥沙分离油到氯化钠晶体

分离方法萃取蒸储分液蒸发

选用仪器T

A.AB.BC.CD.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KNO3,将固体溶解后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B.FeCb可用于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这说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

C.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D.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水反应制漂白粉,保存漂白粉的塑料袋要密封

7、下列碱性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MnO4>ClB.K+、Ag\NO3>Cl

22

C.Ba2*、Na+、Cl\SO4'D.Na\Cu\NO3\Cl'

8、体检时的一些指标常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可将元素近似折算成相应离子)。根据下图相关数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

是()

项目名称结果状态单位参考值范围

总钙TCa2.57mmobL-12.1—2.7

磷P1.51fmmol-L-10.8—1.5

镁Mg0.95mmobL-10.75—1.25

钾K仪器故障维修mmol・L-3.5一5.5

钠NammobL-1135—160

氯C1mmobL-195—105

A.1mmol,L-1=l.OX10-3mol,L-1

B.可用焰色反应测定钾离子的含量

C.该报告中Mg2+指标正常

D.若某人10mL血清样本中含钙离子1.2毫克,则其钙含量略偏高

9、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转移溶液

产稀释浓硫酸

D.

L泳及酸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U.2L二氧化硫所含的氧原子数等于NA

B.0.5molH2。所含的电子数为9NA

C.8.0gCu2s和CuO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O.INA

D.300mL2moi•!/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NA

1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硝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F++4NH3•H2O=A1O2"+4NH4t+2H2O

B.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大量H2:A1+2OH=A1O2+H2t

+

C.实验室制取Ch:MnO2+4H+2Cr_lMn^+Cht+2H2O

+

D.氯气溶于水,与水的反应:Cl2+H2O=2H+cr+ClO-

12、既能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气体的单质是()

A.NaAlO2B.AI2O3

C.NH4HCO3D.Al

1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NA个分子

B.ImolNaHSCh溶于水后电离出的离子数目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0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O.INA

D.O.lmolL_1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IT数目为0.2NA

14、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但溶于水后能导电的是()

A.HC1B.氧气C.氧化镁D.二氧化硫

15、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取金属镁

B.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氯气

C.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灰石、纯碱和晶体硅

D.工业上制取硝酸的第一步为氨的催化氧化反应

16、下列关于NaHCCh和Na2cC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HCCh比Na2c。3稳定

B.NaHCCh、Na2cO3可相互转化

C.NaHCCh可用于焙制糕点;Na2c。3可用于玻璃、造纸等工业

D.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17、某溶液中含有H+、Mg2+、AF+三种阳离子,逐滴加入O.lmol/LNaOH溶液,消耗NaOH溶液体积和生成沉淀之

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3+

A.横坐标0—50mL时,发生反应只有:Mg+2OH=Mg(OH)2IA1+3OH~=Al(OH)3I

B.B点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3.6g

C.若往C点的溶液中加入O.lmol/L盐酸100mL,沉淀将全部溶解

D.H+、Mg2+、AF+三种阳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2:1

18、下列性质中体现了金属物理通性的是()

A.铜能导电传热、有延展性B.铝常温下不溶于浓硝酸

C.铁能够被磁铁磁化D.钠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19、有关胶体等分散系的制备、性质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B.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现象为先生成红褐色沉淀,之后沉淀溶解

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将氢氧化铁胶体与硅酸溶胶相互混合,混合液变浑浊

20、分类法是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乙中的物质与甲的分类关系匹配的是

选项甲乙

A干燥剂浓硫酸、石灰石、无水氯化钙

B弱电解质冰醋酸、氨气、水

C空气质量检测物质氮氧化物、二氧化硫、PM2.5

D酸性氧化物三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硅

A.AB.BC.CD.D

21、焰色试验常用于检验试样中所含金属元素的种类,灼烧下列物质时,火焰呈浅紫色的是()

A.碳酸钾B.硫酸铜C.氯化钙D.氯化钠

22、下列有关硅和硅的化合物的用途错误的是

A.硅单质作耐火材料B.晶体硅作半导体材料

C.二氧化硅作光导纤维材料D.高纯硅作计算机芯片材料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2017年3月21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废水节省水资源,加强废水的回收利

22

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已知:某无色废水中可能含有H+、NH4\Fe3+、AF+、Mg2+、Na+、NO3\CO3\SO4-

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分别取废水样品100mL,进行了三组实验,其操作和有关图象如下所示:

|m(祝烫)g

君凌100mL

嫡)

白僮莅」ilfiNiOH

加BiCI:君好“S!

0.0550.M2n^OH)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3组实验可以分析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2)写出实验③图象中沉淀开始减少至完全消失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分析图象,在原溶液中c(NH4+)与c(AF+)的比值为,所得沉淀的最大质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o

(4)若通过实验确定原废水中c(Na+)=0.14mol・L-i,试判断原废水中NCH-是否存在?(填“存在”“不存在”或“不

确定”)。若存在,C(NO3-)=___________molL-'o(若不存在或不确定则此空不填)

24、(12分)铁和铝是科技、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

现有铁、铝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T体A

加入足*NaOH溶液冰砂R

FPe.Al------------------------------溶液B

加入稀/酸厂气体A

-固体C--------------

「溶液D

⑴操作X的名称是O

⑵气体A是。

(3)A与Cb混合光照可能发生爆炸,生成(填化学式),A在该反应中作为(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溶液B中阴离子除OH-外还有,溶液D中存在的金属离子为。

25、(12分)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3+

(方法一)用不含Fe的FeSCh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储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来制备。

实验室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一般需加入铁粉和稀硫酸,加入铁粉的目的是

(方法二)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04等试剂来制备。

ABC

(1)实验开始时,止水夹e是(填“打开”或“关闭”)的。

(2)如何检验装置内空气已经排尽?o

(3)排尽装置内空气后,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操作步骤是。

(4)开启活塞f放掉约2/3液体,此时装置B中试剂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下列各图示中(填序号)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

26、(10分)现有某铁碳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设计

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夹持仪器已省略),请你参与此项活动并回答相应问题(由实验装置引起的实验误

差忽略不计)。

,\_FiMI

H

I、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

(1)按图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___________,称量E的质量。

(2)将ag铁碳合金样品放入A中,再加入适量的浓硫酸,仪器A的名称为,未点燃酒精灯前,A、B均无明

显现象,其原因是o

(3)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如A中2Fe+6112so,浓)兽=Fe2(SO4)3+3SO2t+6H2O,

写出A中C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中的现象是,因

此可得到浓硫酸具有性。

(4)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逐渐减小变为稀硫酸,A中还可能发生某些离子反应,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II、测定铁的质量分数

(5)待A中固体完全消失并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E并称重,E增重bg。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写表达式)o

(6)某同学认为上述方法较复杂,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其他常用的实验仪器测定某些数据即可。为了快速和准确地

计算出铁的质量分数,最简便的实验操作是(填写代号)。

凝T'x无水CaCh

丹产足量稀硫酸

强、mg铁碳合金

①用排水法测定H2的体积

②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残渣的质量

③测定反应前后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ag

27、(12分)金属铝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制备铝单质。

(2)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如图为铝热反应的实验装置图。

①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②铝热反应在工业上用于冶炼_____金属(填编号)。

A.强还原性B.难熔性C易导电D.活泼

③反应结束后,从沙中取出生成的固体物质,有同学推测该固体是铁铝合金,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此固体中含有金

属铝: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当观察到现象时,证明固体中含有金属铝。

28、(1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明帆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均填化学式)。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请你举出

一种含硅的材料名称。

(2)①用少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需要先将自来水晒一晒,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绿柱石(绿宝石)矿藏其主要化学成分为Be„Al2Si6018,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nBeO-Al203-6SiO2,其n值为;

北京奥运金牌“金镶玉”环形玉璧由昆仑玉制成,昆仑玉的成分可简单看成是Ca2MgsSisOzzSH)?,将其化学式改写成氧

化物形式为。

③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Fe",通常以硫酸亚铁的形式补充,而硫酸铁无这种药效。当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

有一层特殊的糖衣,这层糖衣的作用是o

(3)SiOz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用途也非常广泛,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也用于生产半导体材料硅。写出工业上用石

英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o

29、(10分)“84”消毒液是一种以NaClO为主的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院、食品加工、家庭等的卫生消毒。

(1)“84”消毒液中通入CO2能增强消毒效果,写出向“84”消毒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

(2)测定“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如下:

①配制100.00mL0.5000mol-L1的Na2s2O3溶液。配制过程中需准确称取Na2s2O3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g,需要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量筒、o

②准确量取10.00mL消毒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用足量的乙酸酸化,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加Na2s2O3

溶液,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2O3溶液25.00mL。反应过程中的相关离子方程式为:

2CH3COOH+2I-+C1O-=I2+C1+2CH3COO-+H2O,I2+2S2O=2L+S。

通过计算求出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析】

A.阳离子可以有还原性如Fe2+,阴离子可以有氧化性如CUT,故A错误;

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如稀有气体既难失去电子,又难得到电子,故B错误;

C.氧化性强弱与得到电子多少没有关系,故C错误;

D.Fe2+到Fe3+的转化属于氧化反应,必须加入氧化剂,故D正确。

答案选D。

2、C

【解析】

A.化合价的变化可在同一种元素之间,如CI2+H2OHCI+HCIO,A错误;

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元素可能被氧化,如C1-TC12,也可能被还原,如Cu2+~Cu,B错误;

C.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如反应CL+H2O=HC1+HCIO,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

变化,C正确;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可做氧化剂被还原,也可做还原剂被氧化,如H2,D错误。

答案选C。

3、A

【解析】

A.硅酸钠不燃烧,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故A正确;

B.硅单质主要应用用半导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板,而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光纤通讯行业,故B错误;

C.盐酸与二氧化硅不反应,则不能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故C错误;

D.水晶项链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为硅的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二氧化硅及硅酸盐,明确二氧化硅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硅及其化合物二氧化硅的用途。

4、D

【解析】

A.碳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可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没

有固体析出,可能是溶液的浓度较小造成的,不能说明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a2c03,故A错误;

B.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钙,会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都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一定含有碳酸

钠,故B错误;

C碳酸钠、氯化钠均可以和硝酸银之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向溶液中滴加适量AgNCh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原固体中不一定含有NaCl,故C错误;

D.取一定量固体,加热,只有碳酸氢钠能够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HCCh,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Na2CO3+Ca(OH)2=CaCO3

;+2NaOH,NaHCOj+Ca(OH)2=CaCO3;+NaOH+H2O或2NaHCC)3+Ca(OH)2=CaCO31+Na2co3+2H2O。

5、A

【解析】

A.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所用仪器主要为漏斗,故A错误;

B.制取蒸储水时用到蒸储烧瓶进行蒸储操作可以实现,故B正确;

C.水和植物油不互溶,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可实现分离,故C正确;

D.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可用蒸发皿进行蒸发结晶实现,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6、A

【解析】

A.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KNO3,将固体溶解后蒸发,NaCl结晶析出,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得纯净的NaCl晶

体,A正确;

B.FeCb可用于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这说明Fe3+的氧化性比Ci?+强,B不正确;

C.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C不正确;

D.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保存漂白粉的塑料袋要密封,D不正确。

故选Ao

【点睛】

漂白粉是由氯气与氢氧化钙(消石灰)反应制得。因为绝对干燥的氢氧化钙与氯气并不发生反应,氯气只能被氢氧化

钙所吸附。但漂白粉遇水或潮湿空气会强烈水解,甚至引起燃烧爆炸。所以制取漂白粉时,采用含有1%以下游离水

分的消石灰来进行氯化,所用的氯气也含有0.06%以下水分。

7、A

【解析】

A、K+、Na\MnO4,在碱性透明溶液中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正确;B、在碱性溶液中Ag+不能大量共存,

且与C厂也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Ba?+与SO4?一在溶液中转化为硫酸钢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在碱

性溶液中Ci?+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A。

8、B

【解析】

A.lmmoL<L=1.0xl0-3moVL,A正确;B.焰色反应只能定性判断元素的存在,不能用焰色反应测定钾离子的含量,B

错误;C.该报告中Mg2+的浓度介于0.75与1.25之间,因此指标正常,C正确;D.若某人10mL血清样本中含钙离子

L2毫克,浓度是;^二二二二二二3二二二二'二,所以则其钙含量略偏高,D正确,答案选B。

9、A

【解析】

A.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可用玻璃棒引流,注意不能将玻璃棒接触容量瓶口,防止液面外流,故A正确;

B.蒸储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支管口处,冷凝水方向错误,应下进上出,故B错误;

C.酒精和水能互溶,不能用分液分离,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到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错误。

答案选A。

10、C

【解析】

A.常温常压下,11.2L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不是0.5mol,因此氧原子数也不等于NA,故A错误;

B.lmol水分子中含lOmol电子,O.SmolJhO所含的电子数为5NA,故B错误;

C.Cu2s的摩尔质量是CuO的2倍,含有的铜原子也是CuO的2倍,故8.0g混合物可以认为均由CuO构成,故含

8g

有的CuO的物质的量为n=芯1~7=0.1mol,则含O.INA个铜原子,故C正确;

D.300mL2moi蔗糖溶液中溶质分子物质的量=0.3Lx2mol/L=0.6mol,溶液中还含有水分子,溶液中所含分子数大于

0.6NA,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本题易错点为C,也可以设Cu2s和Cu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根

据质量找到x、y的关系,然后再求含有的铜原子数。

11、C

【解析】

A.硝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13++3NH3・H2O=A1(OH)31+3NH4+,故A

错误;

B.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1+2OIT+2H2O=AK)2-+3H2T,故B错误;

A

2+

C.实验室用二氧化镒和浓盐酸加热制取C1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2C「=Mn+Cht+2H2O,故C

正确;

D.氯气溶于水,氯气与水的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12+H2O=H++C「+HC1O,故D错误;

选C。

12、D

【解析】

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两者均产生氢气。且题中问的是单质,故只有铝符合要求,D项正确,

答案选D。

13、C

【解析】

V

A.SO3在标况下不为气体,无法由公式〃进行计算,A项错误;

++

B.硫酸氢钠溶于水发生电离的方程式为:NaHSO4=Na+H+SOt,因此Imol硫酸氢钠溶于水电离出的离子数

目为3NA,B项错误;

C.一般可认为气体的体积与气体分子的种类无关,N2和02均为气体,所以2.24L标况下他们的混合物,一定含有O.INA

的分子,C项正确;

D.由于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所以溶液中OH-的数目无法计算,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V

在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首先要注意,该公式只能适用于气态的物质,其次要注意Vm的具体数值。

,m

14、D

【解析】

A.HC1的水溶液能导电,HC1是电解质,故不选A;

B.氧气微溶于水,水溶液不导电,氧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不选B;

C.氧化镁熔融状态能导电,氧化镁是电解质,氧化镁难溶于水,水溶液不导电,故不选C;

D.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由于二氧化硫不能自身电离出离子,所以二氧化硫是非

电解质,故选D;

故答案选D。

【点睛】

注意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且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物质本身电离的,不能是

与其它物质反应后的物质电离的。

15、C

【解析】

A.制取金属镁时,由于镁的活泼性很强,故一般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取,故A正确;

电解

B.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的方程为2NaCl+2H,O=2NaOH+H,T+C1,T,所以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氯气,故B正

确;

C.石灰石、石英和纯碱是制备玻璃的主要原料,而不是晶体硅,故c错误;

催化剂

D.氨气在催化作用下反应被氧化生成NO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里34NO+6Hq,是工业制硝酸的

第一步,故D正确;

故选:Co

16、A

【解析】

NaHCCh和Na2c03相比较,NaHCCh不稳定,加热易分解,二者可相互转化,都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NaHCCh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故A错误;

B.Na2cCh可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Ch,NaHCCh分解可生成Na2cO3,二者可相互转化,所以B选项是正确

的;

C.NaHCCh加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使面包疏松多孔,可用于焙制糕点,Na2c03可用于玻璃、造纸等工业,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Na2cCh和Ca(OH)2混合后生成CaCO3,发生Na2cC>3+Ca(OH)2=CaCO3!+2NaOH,NaHCCh可与澄清石灰水发生

NaHCO3+Ca(OH)2=CaCO31+NaOH+H2O,或2NaHCO3+Ca(OH)2=CaCO3I+Na2co3+2H2O,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选A。

17、C

【解析】

++

根据图象知,横坐标为O-lOmL时发生的反应是:H+OH=H2O,加入lOmLNaOH溶液结合中和氢离子,n(H)=n

(NaOH)=0.01Lx0.1mol/L=0.001mol;横坐标为50-60mL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l(OH)j+OH=A1O2+2H2O,A1(OH)3

完全溶解消耗消耗lOmLNaOH溶液,由方程式可知n(AF+)=n[AI(OH)3]=n(NaOH)=0.01Lx0.1mol/L=0.001mol,根

3+2+

据铝元素守恒可知,n(Al)=n[Al(OH)3]=0.001mol;横坐标为10-50mL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是:Mg+2OH=Mg(OH)2b

3+

A1+3OH=A1(OH)3;,沉淀为最大值时,该阶段消耗40mLNaOH溶液,根据OH守恒,2n[Mg(OH)2]+3n[Al(OH)3]=n

(NaOH)=0.1mol/molx0.04,得n[Mg(OH)2]=n(Mg2+)=0.0005mol„

【详解】

+

A.由分析可知,横坐标为O-lOmL时发生的反应是:H+OH=H2O,横坐标为10-50mL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Mg2++2OH-=Mg(OH)2J、A13++3OH=AI(OH)3;

,故A错误;

2+3+

B.由分析可知:n[Mg(OH)2]=n(Mg)=0.0005mol,n(Al)=n[Al(OH)3]=0.001mol,B点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78g/molx0.001mol+58g/molx0.0005mol=0.107g,故B错误;

C.C点时剩余Mg(OH)2沉淀,物质的量为0.0005mol,加入O.lmol/L盐酸100mL,盐酸过量,沉淀将会完全溶解,

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n(H+)=0.001mol,n(Mg2+)=0.0005mol,n(Al3+)=0.001mol,H+,Mg2+,Ap+三种阳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

比为2:1:2,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Co

【点睛】

本题考查反应图象有关计算,能根据图象正确判断各阶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注意利用守恒

的计算。

18、A

【解析】

金属通性指的是金属的某些共有的物理性质,如“不透明、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等。

【详解】

A.铜能导电传热、有延展性,属于金属的物理通性,故A正确;

B.铝常温下不溶于浓硝酸是发生了钝化,铝,铁遇到浓硫酸,浓硝酸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属于化学性质,不属于

金属的物理通性,故B错误;

C.铁能够被磁铁磁化是铁的特性,属于铁的物理性质,不属于金属的通性,故C错误;

D.钠或者一部分活泼金属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属于部分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属于金属的物理通性,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金属通性指的是金属的某些共有的物理性质,如“不透明、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等。

19、C

【解析】

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b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制得氢氧化铁胶体,故A正确;

B.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先发生氢氧化铁胶体的聚沉,硫酸过量时,氢氧化铁沉淀溶解,因此实验

现象是先生成红褐色沉淀,之后沉淀溶解,故B正确;

C.溶液、胶体与浊液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故C错误;

D.硅酸胶体的胶粒带负电荷,与氢氧化铁胶体混合将发生聚沉,混合液变浑浊,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明确分散系分类的标准、胶体的性质、制备是解答的关

键,注意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共性。

20、C

【解析】

A、石灰石是碳酸钙,不能做干燥剂,A错误;B、氨气是非电解质,B错误;C、氮氧化物、二氧化硫、PM2.5均是

空气质量检测物质,C正确;D、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与碱不反应,D错误,答案选C。

21、A

【解析】

A.碳酸钾含有钾元素,透过蓝色的钻玻璃观察,灼烧时火焰的颜色为浅紫色,故A正确;

B.硫酸铜含有铜元素,灼烧时火焰的颜色为绿色,故B错误;

C.氯化钙含有钙元素,灼烧时火焰的颜色为砖红色,故C错误;

D.氯化钠含有钠元素,灼烧时火焰的颜色为黄色,故D错误;

答案选A。

22、A

【解析】

A.硅单质常用作半导体,硅酸钠可作耐火材料,A错误;

B.晶体硅能导电,可作半导体材料,B正确;

C.二氧化硅可作光导纤维材料,C正确;

D.高纯硅可作计算机芯片材料,D正确。

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

23,CO3-Na+、H+、AF+、NH4+A1(OH)3+OH=A1O2+2H2O1:10.546g存在0.36moH/i

【解析】

无色溶液排除铁离子,焰色反应显黄色,说明含有钠离子,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领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

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阶段没有沉淀,说明含有氢离子,则一定不存在CO32,沉淀达到最大值后,继续加入

氢氧化钠,沉淀不立即溶解,说明该阶段发生铁根与氢氧根的反应,即一定存在NH4+,最后沉淀完全消失,说明沉淀

只有氢氧化铝,因此一定存在AF+,没有Mg2+,结合有关数据根据电荷守恒分析判断。

【详解】

(1)无色废水,一定不存在Fe3+,根据实验①确定存在Na+,根据实验②确定存在SC^一,根据实验③确定有H+、

AF+、NH?,没有CO32,Mg2+,因此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CO32,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Na+、H+、Al3\

+

NH4;

(2)实验③图象中沉淀开始减少至完全消失阶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铝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

式为A1(OH)3+OH=A1O2+2H2O;

+

根据图象可知与钱根反应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是0.042mol-0.035mol=0.007mol,根据反应NH4+OH=NH3«H2O可

知钱根的物质的量是0.007mol;沉淀铝离子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035mol-0.014moi=0.021moL根据方程式

+

AF++3OIT=A1(OH)31可知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21mol+3=0.007moL所以在原溶液中c(NH4)-^c(AF+)的比值为

1:1,所得沉淀的最大质量是0.007molx78g/mol=0.546g;

(4)根据图象可知中和氢离子消耗氢氧化钠是0.014mol,则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4mol。硫酸领沉淀的质量是2.33g,

n(SO4”)=2.33g+233g/mol=0.01mol,根据电荷守恒,阴离子电荷总物质的量为0.01molx2=0.02mol,阳离子电荷

总物质的量为n(H+)+n(Al3+)+n(NH4+)+n(Na+)=0.014mol+0.007x3mol+0.007mol+0.14mol/Lx0.1L=0.056mol,

则原废水中存在NO3一,物质的量是0.056mol-0.02moi=0.036mol,则c(NO3")=0.036mol+0.1L=0.36mol/L。

【点睛】

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推断与检验,定性与定量以及与图象的相结合增加了解题的难度,明确离子的性质、发生反应的

先后顺序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的应用。

2+

24、过滤H2(或氢气)HC1还原剂A1O2Fe

【解析】

金属混合物中Fe与NaOH溶液不反应,而A1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Ch、H2,NaAlCh易溶于水,所以气体

A是H2,溶液B是NaAlCh与NaOH的混合溶液,固体C是Fe,Fe是比较活泼的金属,与HC1发生置换反应产生

FeCL和氢气,因此溶液D为FeCk,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⑴操作X的名称是分离难溶性的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名称是过滤;

⑵气体A是H2;

(3)A是H2,也和Cb的混合气体光照会发生爆炸,反应生成HC1,在该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

氧化,所以H2作还原剂,;

(4)溶液B是反应产生的NaAlCh与过量的NaOH的混合溶液,所以溶液B中阴离子除OH外还有A1O2;铁可以和盐

酸反应生成FeCL和七,溶液D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Fe2+»

【点睛】

本题考查金属铁以及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HCI的氧化性比较弱,只能把Fe氧化为Fe2+,

CI2,H2O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Fe氧化为Fe3+;Al既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氢气,也可以与强碱溶液反应反应氢气,等

物质的量的铝与足量的酸、碱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25、为了防止FeSCh被氧化打开收集装置B中试剂瓶上方导管口处的氢气,验纯,若氢气纯净,则装置内空

气已经排尽关闭止水夹e4Fe(OH)2+2H2O+O2=4Fe(OH)3①②③

【解析】

【方法一】实验室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由于硫酸亚铁能够水解,并容易被氧气氧化,为了抑制水

解和防止被氧化,一般需加入铁粉和稀硫酸,其中加入铁粉可以防止FeSO4被氧化,故答案为为了防止FeSO4被氧化;

【方法二】⑴硫酸亚铁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需要用生成的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则实验开始时,止水夹

e需打开,故答案为打开;

⑵检查B装置的C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纯度,当排出的氢气纯净时,说明装置中空气已经排净,具体操作为:收集装置

B中试剂瓶上方导管口处的氢气,验纯,若氢气纯净,则装置内空气已经排尽,故答案为收集装置B中试剂瓶上方导

管口处的氢气,验纯,若氢气纯净,则装置内空气已经排尽;

⑶排尽装置内空气后,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需要关闭止水夹e,随着氢气的生成,锥形瓶中气体的压强逐渐

增大,将生成的硫酸亚铁压入氢氧化钠容易中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故答案为关闭止水夹e;

(4)开启活塞f放掉约2/3液体,空气能够导管进入B装置,将氢氧化亚铁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4Fe(OH)2+2H2O+O2=4Fe(OH)3,故答案为4Fe(OH)2+2H2O+O2=4Fe(OH)3;

⑸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要较长时间保存Fe(OH)2沉淀,必须在制取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和空气接触,对比3个实验,明显

可以发现:①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滴管伸入放有还原性铁粉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可以避免试管中部分氧气对氢氧化

亚铁的氧化,则能减少与氧气接触;②中Fe和稀硫酸生成氢气能排出装置中的氧气,所以也能减少与氧气接触;③中

加入有机物作隔离层和空气接触少,因此3个装置都能长时间观察到氢氧化亚铁,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本题考查了氢氧化亚铁的制取,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气氧气,所以制取氢氧化亚铁时注意必须在无氧气条件下

进行反应。本题的易错点为方法二中的(5),要较长时间保存Fe(OH)2沉淀,必须在制取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和空气接触。

26、气密性蒸储烧瓶常温下,铁被浓硫酸钝化C+2H2s04(浓)普=C(M+2sChf+2H2。品红溶

11a入

+2+

液逐渐褪色强氧化2Fe3++Fe=3Fe2+Fe+2H=Fe+H2t“-xlOO%③

11«

【解析】

测定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首先铁碳合金和浓硫酸在加热下反应,碳和浓硫酸会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铁也

会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混合气进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再进入足量的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中,二氧化硫被吸

收,经过浓硫酸干燥后,二氧化碳被足量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根据碱石

灰增重的质量计算碳的质量,即可计算出铁的质量以及铁的质量分数。用稀硫酸和铁碳合金反应测铁的质量分数,测

定反应前后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装置质量的减少量即为氢气的生成量,而铁的质量可以通过氢气的质量求出。

【详解】

(1)按图示连接好装置以后,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蒸储烧瓶;常温下Fe在浓硫酸中钝化,碳不与浓硫酸反应,故无明显现象;

(3)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碳与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2H2s04(浓)普=CO2T+2SO2T+2H2。;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因此B中的现象是品红溶液逐渐褪色,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4)硫酸浓度减小后,稀硫酸与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另外铁还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离子

+2+3+2+

方程式分别为Fe+2H=Fe+H2T>2Fe+Fe=3Fe;

(5)称取ag铁碳合金,加入过量浓硫酸,加热待A中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E装置并称重,E增重bg,

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b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ag铁碳合金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组义12=理,则含铁的质量

4411

“3bgIla-3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