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化常识选择题 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化常识选择题 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化常识选择题 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化常识选择题 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化常识选择题 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化常识选择题专项练习题3

1.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七年级开展的“课本中的礼仪”大赛正

在举行,请在下列各项中选出表述不恰当的一项()

A.假如要为《诫子书》补充称呼与落款署名,称呼为“吾儿”,落款署名为“父示”。

B.当听到史铁生的母亲去世的消息,他的朋友可以这样来安慰悲痛的史铁生:“惊闻令

尊辞世,无比痛悼,尚祈节哀!”

C.《散步》一文中,假如孙子要询问奶奶的年龄,他可以说:“奶奶,您今年高寿?”

D.《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假如面对的是父亲的一位“有礼”的朋友,陈元方可以

说:“叔叔,欢迎光临寒舍!”

2.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义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青

鸟”指信使,“征蓬”指出兵征伐,“阳”指山南水北。

B.《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

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作者刘

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

合称“三杰”,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D.法国作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如

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3.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蓬,是指飘飞的蓬草,在古诗中常常用来比喻隐居不仕。

B.竹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刚强正直等精神内涵。

C.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用与年龄相关的称谓来表示,如“始批”指七八

岁。

D.古代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末期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

汇编,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C.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D.《诫子书》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子侄辈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

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5.结合“知识卡片”,判断下列选项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知识卡片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

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摘自《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①安吉龙山古城遗址

②长兴百叶龙舞

③安吉项家皮影戏

④长兴紫砂烧制工艺

⑤长兴城山石刻

⑥安吉上舍化龙灯

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②®©⑤D.②③④⑥

6.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说法生碰的一项是()

A.“红红火火过大年”指的是过春节,有燃鞭炮、贴春联、拜年贺喜等活动;正月十五

则是闹元旦,有赏花灯、闹年鼓、猜灯谜的传统。

B.《史记》是由西汉司马光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3000多年的历史,被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所著的《孟子》,

和《论语》《大学》《尚书》一起合称为“四书”。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和唐代韩愈、柳宗元以及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辙、

王安石、曾巩七位散文家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下氐理的是()

A.中国自古以来就特别讲究礼仪,譬如“持兵揖”中的“揖”指的是“拱手行礼”。

B.律诗一般有四联,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C.孟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主要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D.《列子》是一部有趣的书,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

8∙【传统文化品古诗】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蓬舟吹取三山去”中“三山”指蓬莱、苍梧、瀛洲。

B.“三更灯火五更鸡”中“五更”指早上4-6点。

C.“豆蔻梢头二月初”中“豆蔻”指十一二岁的女孩子。

D.“晴川历历汉阳树”中“阳”指江、河之北。

9.你发现小浦整理的笔记中有一处表述有误,这一处是()

A.从《愚公移山》学习中得知,“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

的方位,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淮阴”这座城市位于淮河的南岸。

B.“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这一句压缩后的句子主干是:荧光闪耀着。

C.“成语,是中华文化与智慧的浓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瑰宝。它存在于络绎不

绝的历史中,存在于口耳相传的故事中J一句中“络绎不绝”这个成语使用不当。

D.《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包括本纪、世家、

列传、表、书五个部分。《周亚夫军细柳》出自“世家”部分。

10.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旦、小生、小丑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

B.“记”是古代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记人、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冬奥会展示了我国“二十四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

日。

1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尊送的一项是()

A.“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

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B.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牛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此推算,中国共产

党成立200周年时是龙年。

C.《沁园春•雪》中写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

风》和《楚辞》里的《离骚》,“风骚”后泛指文章辞藻。

D.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做周树人,字豫才。课文《故乡》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吗》分别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和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12.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B.《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这两部作品集分别用作者的号、官职来命名。

C.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藏而食之”,后以“采薇”比喻遭贬谪。

D.“始世”指七八岁,“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耄耋”指八九十岁。

13.【文化长廊】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2022年是农历壬寅年,为小郡的本命年,他比弟弟大三岁,他在弟弟生日的时候选

择了与弟弟生肖一致的卡通玩具蛇作为生日礼物。

B.女子十五岁称为“束发”,就是到了这个年龄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C.《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该书是西汉司马光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

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D.汪曾祺曾经在昆明生活多年,这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昆明的雨》就是在这

个时期写的。

14.下列表述有■馋的一项是()

A.“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定”指晚上八时左

右。

B.《红楼梦》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红楼梦》以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鲁迅先生所著,前者选自《朝花夕拾》,后者

选自《且介亭杂文》。

D.雨果、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等,莫泊桑的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15.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无砸的一项是()

A.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B.簪和缨是古代皇帝的帽饰,缨,指帽带。

C.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遣军队的凭证。

D.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16.下列传统文化常识表述不氐碘的一项是()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一词是指古代官员升职。

B.“吹面不寒杨柳风”语出南宋志南和尚《绝句》。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

C.《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书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

“异”指奇异的故事。

D.《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17.下列关于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

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B.鲁迅,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五猖会》《二十四

孝图》《狗•猫•鼠》等十篇文章结集在《朝花夕拾》里。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D.“令”是一种敬辞,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

的称呼。

18.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氐碰的一项是()

A.《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与《史记》《资治通鉴》一样

都采用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

B.古代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

C.“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每晚八时左右初更开

始。

D.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社稷”成为国家的代称。

19.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尊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尊”,谦称自己的弟弟为“舍弟”。尊称对方的见解为“高

见”,谦称自己的家舍为“寒舍”。

B.《繁星》《春水》是我国现代女作家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因而在艺术上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

C.《诫子书》中“夫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

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D.《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时期)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

客共同编写而成。

2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史学著作,又称《国策》,共33

篇,属于国别体史书。

B.《左传》是一部古代编年体史书,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C.孟子,名轲,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世称为“亚圣”,《孟子》一书

一般认为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共同编著的。

D.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出师表》即是此类文

τ⅛~-

-^∙O

2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走砸的一项是()

A.古时女子满十五岁就要将头发盘起,用簪子插起来,称为及笄。

B.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号柳泉居士,他写的《狼》出自散文集《聊斋志异》。

C.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一些年龄有特殊的称谓,例如男子15岁被称为“志学之年”,

30岁被称为“而立之年”。

D.安徒生是丹麦儿童文学家,《皇帝的新装》是他写的一篇童话。

22.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中借邮票、船票、坟墓、

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

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B.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C.莫泊桑,美国作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它与《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3.小明积累了一些描写二十四节气诗句,其中,描写“立夏”节气的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C.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D.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24.为了参加“讴歌时代先锋”征文比赛,小七准备了三个主题的古诗文来丰富文章内容,

其中有一项主题词和名句不匹配,请你帮他找出来()

A.坚贞不屈一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自怨自艾一一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居安思危一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一百三

十多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科普巨著。《昆虫记》

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

西汉历史学家。

D.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扼要

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使用充足事实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或阐释。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七年级开展的“课本中的礼仪”大赛正

在举行,请在下列各项中选出表述不恰当的一项()

A.假如要为《诫子书》补充称呼与落款署名,称呼为“吾儿”,落款署名为“父示”。

B.当听到史铁生的母亲去世的消息,他的朋友可以这样来安慰悲痛的史铁生:“惊闻令

尊辞世,无比痛悼,尚祈节哀!”

C.《散步》一文中,假如孙子要询问奶奶的年龄,他可以说:“奶奶,您今年高寿?”

D.《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假如面对的是父亲的一位“有礼”的朋友,陈元方可以

说:“叔叔,欢迎光临寒舍!”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积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令尊”称对方父亲,此处应该使用“令堂”。

故选:B。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

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2.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义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青

鸟”指信使,“征蓬”指出兵征伐,“阳”指山南水北。

B.《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

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作者刘

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

合称“三杰”,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D.法国作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如

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

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

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有误,“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BCD.正确。

故选:Ao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

籍等必须熟记。

3.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蓬,是指飘飞的蓬草,在古诗中常常用来比喻隐居不仕。

B.竹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往往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刚强正直等精神内涵。

C.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用与年龄相关的称谓来表示,如“始龊”指七八

岁。

D.古代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积累。

【解答】A.有误,“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长歌怀采薇”

中的''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BCD.正确。

故选:Ao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

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末期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

汇编,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C.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D.《诫子书》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子侄辈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

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

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

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

熟记于心。

5.结合“知识卡片”,判断下列选项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知识卡片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

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摘自《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①安吉龙山古城遗址

②长兴百叶龙舞

③安吉项家皮影戏

④长兴紫砂烧制工艺

⑤长兴城山石刻

⑥安吉上舍化龙灯

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⑥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解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

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

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据此可判断②③④⑥为非物质文

化遗产。

故选:D。

【点评】做文化常识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6.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说法氐州的一项是()

A.“红红火火过大年”指的是过春节,有燃鞭炮、贴春联、拜年贺喜等活动;正月十五

则是闹元旦,有赏花灯、闹年鼓、猜灯谜的传统。

B.《史记》是由西汉司马光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3000多年的历史,被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所著的《孟子》,

和《论语》《大学》《尚书》一起合称为“四书”。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和唐代韩愈、柳宗元以及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辙、

王安石、曾巩七位散文家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与文化常识正误的辨析。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作答。

【解答】A.有误,正月十五是闹“元宵”,元旦在传统节日中是指春节。

B.有误,《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有误,《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一起合称为“四书”,“四书”中没有《尚

书》。

D.正确。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

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巧砸的是()

A.中国自古以来就特别讲究礼仪,譬如“持兵揖”中的“揖”指的是“拱手行礼”。

B.律诗一般有四联,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C.孟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主要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D.《列子》是一部有趣的书,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此类题主客观题的可能性都有,但更要注意主观题的考查

方式,作家作品结合考查的方式。要根据命题人的提示准确理解、回答。

【解答】ABD.正确;

C.“道家”有误,应为“儒家”。

故选:Co

【点评】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

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答错。

8∙【传统文化品古诗】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蓬舟吹取三山去”中“三山”指蓬莱、苍梧、瀛洲。

B.“三更灯火五更鸡”中“五更”指早上4-6点。

C.“豆蔻梢头二月初”中“豆蔻”指十一二岁的女孩子。

D.“晴川历历汉阳树”中“阳”指江、河之北。

【分析】文学常识主客观题的可能性都有,但更要注意主观题的考查方式,作家作品结

合考查的方式。要根据命题人的提示准确理解、回答。

【解答】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A.有误,“蓬舟吹取三山去”中“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没有苍

梧;

B.有误,“三更灯火五更鸡”中“五更”指凌晨3点到5点;

C.有误,“豆蔻梢头二月初”中“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女孩子;

D.正确。

故选:D。

【点评】平时要注意积累,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

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9.你发现小浦整理的笔记中有一处表述有误,这一处是()

A.从《愚公移山》学习中得知,“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

的方位,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淮阴”这座城市位于淮河的南岸。

B.“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这一句压缩后的句子主干是:荧光闪耀着。

C.“成语,是中华文化与智慧的浓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瑰宝。它存在于络绎不

绝的历史中,存在于口耳相传的故事中。”一句中“络绎不绝”这个成语使用不当。

D.《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包括本纪、世家、

列传、表、书五个部分。《周亚夫军细柳》出自“世家”部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常识、句子主干、成语.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

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

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该句句子主干是:轮廓闪耀。

故选:Bo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

籍等必须熟记。

10.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旦、小生、小丑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

B.“记”是古代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记人、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冬奥会展示了我国“二十四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

日。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

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故选:Co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

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1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尊送的一项是()

A.“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

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B.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牛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此推算,中国共产

党成立200周年时是龙年。

C.《沁园春•雪》中写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

风》和《楚辞》里的《离骚》,“风骚”后泛指文章辞藻。

D.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做周树人,字豫才。课文《故乡》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吗》分别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和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

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

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中国共产党成立200周年时是蛇年。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

必须熟记。

12.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B.《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这两部作品集分别用作者的号、官职来命名。

C.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臧而食之”,后以“采薇”比喻遭贬谪。

D.“始龊”指七八岁,“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耄耋”指八九十岁。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

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

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BD.正确;

C.有误,“采薇”比喻有骨气地隐居。

故选:Co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

籍等必须熟记。

13.【文化长廊】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2022年是农历壬寅年,为小郡的本命年,他比弟弟大三岁,他在弟弟生日的时候选

择了与弟弟生肖一致的卡通玩具蛇作为生日礼物。

B.女子十五岁称为“束发”,就是到了这个年龄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C.《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该书是西汉司马光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

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D.汪曾祺曾经在昆明生活多年,这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昆明的雨》就是在这

个时期写的。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学生需在平时注意积累,牢固掌握。

【解答】A.正确;

B.有误,男子十五岁称为“束发”,就是到了这个年龄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C.有误,《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该书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

D.有误,“《昆明的雨》就是在这个时期写的”有误。1939年开始,汪曾祺在西南联大

中文系学习,在这里生活学习了七年。四十多年后,汪曾祺还对这个地方念念不忘,于

1984年写下了这篇散文《昆明的雨》。

故选:Ao

【点评】学生需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熟知各种文学文化常识,不断扩大自己的语

文视野,提高语文素养。文学文化常识可按朝代、类别、国籍等分类整理,重点作家作

品需单独整理、重点练习。

14.下列表述有W的一项是()

A.“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定”指晚上八时左

右。

B.《红楼梦》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红楼梦》以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鲁迅先生所著,前者选自《朝花夕拾》,后者

选自《且介亭杂文》。

D.雨果、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等,莫泊桑的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分析】文学常识主客观题的可能性都有,但更要注意主观题的考查方式,作家作品结

合考查的方式。要根据命题人的提示准确理解、回答。

【解答】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ABDo正确。

C有误,《故乡》是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选自其小说集《呐喊》。

故选:Co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题目,根据命题人的提示准确理解、回答。

15.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氐砸的一项是()

A.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B.簪和缨是古代皇帝的帽饰,缨,指帽带。

C.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遣军队的凭证。

D.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

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簪和缨是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

故选:B«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

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16.下列传统文化常识表述不F硕的一项是()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一词是指古代官员升职。

B.“吹面不寒杨柳风”语出南宋志南和尚《绝句》。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

C.《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书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

“异”指奇异的故事。

D.《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

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

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有误,“左迁”指降职。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

必须熟记。

17.下列关于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

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B.鲁迅,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五猖会》《二十四

孝图》《狗•猫•鼠》等十篇文章结集在《朝花夕拾》里。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D.“令”是一种敬辞,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

的称呼。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

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A.有误,“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

龄;

B.有误,《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不是小说集;

C.正确;

D.有误,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不能用“令尊”“令堂”这样的称呼.“令尊””令

堂”是对别人父母的敬称。

故选:Co

【点评】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

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

18.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下无硼的一项是()

A.《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与《史记》《资治通鉴》一样

都采用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

B.古代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

C.“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每晚八时左右初更开

始。

D.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社稷”成为国家的代称。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

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解答】A.有误,《史记》是纪传体。

BCD.正确。

故选:Ao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

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19.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尊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尊”,谦称自己的弟弟为“舍弟”。尊称对方的见解为“高

见”,谦称自己的家舍为“寒舍”。

B.《繁星》《春水》是我国现代女作家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因而在艺术上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

C.《诫子书》中“夫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

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D.《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时期)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

客共同编写而成。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

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

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有误,古代尊称对方父亲为“令尊”。尊称对方的母亲叫“令堂”或“令慈”;

BCD.正确。

故选:Ao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

2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史学著作,又称《国策》,共33

篇,属于国别体史书。

B.《左传》是一部古代编年体史书,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C.孟子,名轲,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世称为“亚圣”,《孟子》一书

一般认为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共同编著的。

D.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出师表》即是此类文

章。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

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

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

故选:Co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

必须熟记。

2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下E班的一项是()

A.古时女子满十五岁就要将头发盘起,用簪子插起来,称为及笄。

B.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号柳泉居士,他写的《狼》出自散文集《聊斋志异》。

C.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一些年龄有特殊的称谓,例如男子15岁被称为“志学之年”,

30岁被称为“而立之年”。

D.安徒生是丹麦儿童文学家,《皇帝的新装》是他写的一篇童话。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知识的理解辨析能力。结合自己对文学、文化

常识知识的积累解答即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选项中“散文集

《聊斋志异》”的表述不正确。

故选:B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