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客为主:一种生动的课程关照-以小学语文教学现场为阐述背景_第1页
反客为主:一种生动的课程关照-以小学语文教学现场为阐述背景_第2页
反客为主:一种生动的课程关照-以小学语文教学现场为阐述背景_第3页
反客为主:一种生动的课程关照-以小学语文教学现场为阐述背景_第4页
反客为主:一种生动的课程关照-以小学语文教学现场为阐述背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内容分析可以确认,“核心素养”如何落实是此次课标修订的主要任务及内容,此次修订也让“素养”的概念成为课程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研究中,其焦点主要集中于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创新、语文拓展活动开设等,但鲜有人从“课程与学生角色定位”的角度进行研究。笔者认为,从“核心素养”层面看,课程改革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养成具有促进意义,对于课程完善也有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现场为阐述背景,揭示课程现状,阐述课程改革思路,明确课程改革必然,探究课程与学生关系呈现。一、课程现状:学生——课程客体中国唐宋时期就出现了“课程”一词,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朱熹《朱子全书·论学》中提到“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但此处的课程和现代概念有着明显区别,这里的“课程”解读为“学程”更为恰当。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课程(curriculum)”一词由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H.Spencer)提出,从拉丁语Currere(跑道)派生演化而来。课程概念揭示了课程本质,即“需要在跑道上不断奔跑”。[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中对于生活实践性的要求也和“课程”实施标准相契合。(一)“教材定势”中的思维浅表认知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必要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实践中,教师把语文课程作为一种“文本课程”实施,在这种课程呈现方式下,相对于课程,学生始终处于客体地位。[2]在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一课中,文中对于兵马俑的挖掘及规模等进行介绍,教师根据课本向学生提出“哪些地方显示兵马俑规模宏大”“兵马俑有什么特征”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课文中有明显的答案。向学生提问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整个学习过程也只是指向“知识的完成”。笔者认为,更应该让学生思考的是秦始皇的功绩、秦国强大的原因、中国近代受列强欺辱的原因等,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发散学生思维的提问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注重“教材定势”,就会忽视“学法思维”,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将学生置于课程的客体位置。(二)“工具意识”下的人文缺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学生的核心素养总结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这六大素养对学生社会能力及终身发展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学会学习”素养。“学会学习”也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怎么样才能实现“学会学习”,其决定性因素是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在“课程”的道路上奔跑。[3]在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中,教师会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感受文中语言的魅力,整个教学过程中被“读”填满,先是老师示范朗读,然后老师指导朗读,还要求学生细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读到最后学生只是记住了课文,却没有了思考的空间,更没有获得美的感受的机会。学生很难通过课程和课文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更谈不上对自然的热爱了。这种方式下,学生与课程的相遇,只遇见无声的文字,没有切身的感受,也没有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感受的机会,学生与课程仍然隔空相望。注重“工具意识”,就会忽视“人文精神”,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将学生置于课程的客体位置。二、课程改革思考:学生——课程主体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的灌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对于知识灌输教学方式的批评也从未停止。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积极参与、轻松愉悦的氛围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方式等对于小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要。因此,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的变革也在悄然发生,小学语文课程也将由“文本课程”逐步向“体验课程”转变,通过这种转变将学生置于课程主体。(一)尊重学生知识结构特点和智力特点将学生置于小学语文课程的主体位置,就需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成长特点构建教学体系。在小学语文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结构特征、获取知识特点、成长发展特点、思维方式等问题,不能将成人“自以为是”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在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中,学生主观能动性是其必要驱动力,即为学生创造更多语文实践、独立思考、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与环境。以学生为核心进行课程构建,是人本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在此过程中必须将人本主义思想贯穿始终。基于此,小学语文课程实施才能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课程实施中,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课程目标创设实践场景,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实现从课本中学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全面提升。[4]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具备了社会语文学习的双重地位,既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客体,又是构建自我语文知识体系的主体。(二)凝练核心素养,展示语文魅力江苏省初中语文特级教师张玲老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分析时指出,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情境,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积累、构建,并运用语文思维与语言解决实践问题,这种语文教育理念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新课标带来的另一大变化在于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即: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建立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通过将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延伸到社会生活,让学生融入现实生活场景中,充分释放学生能量,激发学生各种潜能。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素养”不应该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语文魅力的重要表现。三、课程改革目标:学生——课程本体课程的定义、课程的目的、课程对于学生与教师的影响等问题是教育工作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教师对课程持何种态度直接决定教师对于课程的处理方式。[5]将课程看作“文本课程”,学生将始终处于课程的客体地位,如果将课程看作“体验课程”,学生之于课程的关系将转变为主体。(一)还学生主动权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应该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始终坚持的理念与根本思想。小学语文课程实施中,教师应通过内容优化、方法创新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新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6]例如,在古诗《独坐敬亭山》教学中,笔者深知学生对于古诗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为缓解学生这种“恐惧”,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我放弃了之前读、背、讲的授课方式,先以组的形式将学生进行划分,并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仔细阅读古诗:1.这首诗讲的内容是什么?2.整首诗你最喜欢哪个字或者哪一句,为什么?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完古诗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后再让个别学生进行发言,学生发言后再让学生共同评出“最佳发言人”。课堂实践表明,这样的授课方式对于提升学生课堂主动性与积极性有着积极作用,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表现机会,在阅读古诗过程中会主动思考“尽”“孤”“闲”等字的含义,也会积极主动与同学沟通对于古诗的理解。由于归还了主动权,学生在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古诗的学习。(二)让学生站在课程中央人如何通过社会成长,其决定性因素是如何对待社会生活。要想学生在社会环境中不断成长,就要鼓励积极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社会历练中不断成长。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谈礼貌》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礼貌”、生活中常见的“讲礼貌”行为、“讲礼貌”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并为学生设计了“校园文化礼貌”实践小活动,让学生注意观察校园中有哪些不讲礼貌的行为。为了让学生认识讲礼貌的重要性,和学校沟通后组织学生参加“我用微笑迎接你”活动,活动安排在早上上学时间,学生站在校门口,面对每一位进校的老师和学生微笑问好。活动结束后,每个学生都在热烈谈论着老师和同学们温暖的回应,让他们自己也感受到快乐。通过活动,学生感受了“礼貌”的重要性,也认识到我们在社会中需要讲礼貌,自己的文明礼貌行为不但展现了自己的修养,也向别人传递了自己的热情,自己也能够收获更多的愉悦与尊重。在活动中,学生所站的是人群中央,更是站在了课程中央,学生通过社会活动实现了真正的学习。(三)让课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新课标中对语文学习提出了“强化语文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联系”的要求,这也充分肯定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教学中也应将小学语文课程作为一个综合系统。在该系统中,基础知识结构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条件,但并非唯一条件。语文的学习还需融入生活并回归生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实践获取与应用十分重要,要将语文课程学习融入学生生活。在2022年实施的语文新课标中,语文核心素养指标包含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核心指标。语文核心素养指标实施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近社会的机会,强化语文课程与社会联系,锻炼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7]在课文《草虫的村落》授课中,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强化课程与实践联系,我以课文内容“今日,我又躺在野外里,在无穷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布置了学生课外实践作业,让学生感受“静谧”的内涵与意境。课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图书、咨询家长等方式了解“静谧”的含义,并请求家长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让自己深切感受“静谧”的意境。如此,学习门路就不会限制在讲堂,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知识,感受语文魅力。社会实践也可以将枯燥的语文学习过程变得有色彩,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促进语文课程向生活方式转变,学生将转变为课程本体,实现学生促进课程、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