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新教材新高考新方向2024高三一轮复习1生态脆弱区1也称生态交错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接过渡区域,目前泛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系统稳定性差的地区。概念: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土地沙化石漠化盐碱化土壤侵蚀所谓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导致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荒漠化2.荒漠化的类型荒漠化类型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盐渍荒漠化土地沙漠化石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红漠化云贵高原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冻土退化青藏高原华北平原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冻融作用盐碱化水土流失
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1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3.1西北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山脉阻挡,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发展。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多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2)人为因素——荒漠化的决定性因素
因素分布地区破坏原因危
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严重破坏植被,易造成风沙侵蚀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入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地区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生态恶化次生盐渍化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荒漠化的人为原因: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②人类活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交通线沿线地区或者工矿开发区破坏土壤、植被周围土地退化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3.2荒漠化的危害主要危害基本内容造成经济损失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面临土地丧失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8%生态问题严重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引发饥荒问题荒漠化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3.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
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草方格的作用】①草方格夜晚吸收露珠并保温,白天释放水汽,为沙丘上植被的生长提供了一定水分和温度条件,有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②铺设草方格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5)控制人口增长。
(6)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防护意识。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4.荒漠化的其他典型案例石漠化(石质荒漠化)分布:我国南方(岩溶)地区,以云贵高原最为严重原因自然人为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沛,降水变率大地形: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水文: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壤:土层浅薄,植被覆盖率较低岩石:石灰岩为可溶性岩石人口增长过快,生态压力大;不合理土地利用,过度开垦治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人工造林,恢复植被;大力发展沼气、省柴灶、小水电;建立自然保护区;控制人口增长,进行适当的生态移民;落实扶贫工程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岩溶地区的生态压力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次生盐碱化的成因自然原因①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区;②气候: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③土壤:表层土层疏松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渗漏严重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次生盐碱化的危害①土地生产力下降,耕地减少;②土壤板结,含盐量高,土地肥力下降;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灌井排;③合理灌溉,禁止大水漫灌;④农田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⑤开挖排碱水沟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次生盐碱化问题典例(2022海南卷)在治理吐鲁番风沙的过程中,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建设了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引种和收集荒漠区的植物,开展繁殖培育工作。除了小部分植物因气候等原因引种栽培失败外,目前已成功引种栽培500多种植物。据此完成3~5题。3.春季露天苗圃栽培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A.大风
B.严寒
C.干旱
D.雨雪4.引种栽培失败的荒漠植物最有可能源于A.哈萨克斯坦 B.沙特阿拉伯 C.阿根廷
D.蒙古5.建设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主要目的是①繁殖培育固沙植物,促进荒漠化防治
②繁殖培育观赏植物,发展沙漠旅游业③繁殖培育药用植物,发展沙产业
④提取抗病耐寒基因,丰富青藏地区作物品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BA2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水土流失指在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土壤受到侵蚀(破坏、磨损、散、搬运、沉积的过程)的现象,一般在坡耕地、放牧的荒山荒坡、沟壑等三种土地产生这种生态环境问题。1.水土流失的含义2.水土流失的成因自然因素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水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形态和植被状况来影响水土流失。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①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树木用作薪柴。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③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设施等开发工程建设不当。人为因素: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3.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的过程,其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如下所示:农业减产耕地减少、工矿交通安全水源匮乏、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区域内地貌、土壤、生物和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水土流失淤积危害侵蚀危害生态恶化水文变化地貌变化土壤侵蚀植被退化气候恶化泥沙淤积、洪水泛滥侵蚀沟谷、沟壑纵横表土流失、肥力下降植被减少、逐渐消失蒸发加剧、趋于干旱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水土流失的危害4.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住,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恶化生物措施主要是采取种树种草、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农业技术措施在耕作区,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提高复种指数等农耕作业。同时,配合精心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以达到提高肥力、保持水土和发展生产的目的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防治点拨:沟头防护工程水平沟鱼鳞坑打坝淤地治沟造地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沟陡坡水土流失的治理鱼鳞坑能拦截地面径流,使下渗增加,起到保水作用;随径流减小,土壤侵蚀减弱,起到保土作用;拦截山坡上流下来的有机物质,起到保肥的作用。滞洪、拦泥,淤地、蓄水、建设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减轻黄河泥沙。通过闸沟造地、打坝修渠、垫沟覆土等主要措施增良田、保生态、惠民生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3长城以南祁连山以东渭河太行山以西汾河秦岭以北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地貌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从山地、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作用差。由粉砂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开矿破坏植被,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物源。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破坏林、草植被等。过度樵采、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人为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3生态脆弱区的一般分析思路生态脆弱区分布生态脆弱区退化成因生态脆弱区破坏带来危害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措施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过渡区域自然:降水、土质、植被、地势...人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生态失衡,引发自然灾害,危害生产生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政策措施、环保措施…DA典题领悟1.(2020·全国卷Ⅰ)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完成(1)~(3)题。解析: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是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说明治沟造地出来关注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和作物产量,还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C典题领悟1.(2020·全国卷Ⅰ)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完成(1)~(3)题。解析:该题关键是注意审题,抓住关键词“生产条件”,丘陵沟壑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田间耕作条件差,如多坡、地形起伏大、灌溉条件差、机械化条件差等。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公共服务和提高耕地肥力不属于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方便田间耕作是改善生产条件的主要体现。(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B典题领悟1.(2020·全国卷Ⅰ)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完成(1)~(3)题。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复垦空废宅基地和易地移民搬迁,说明该地居住用地不紧张,但生态环境脆弱,需要易地移民搬迁;坡面退耕还林,治沟造地,说明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在图中没有体现出来。(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典例(2020全国卷三)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8所示。图9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典例(1)分别简述图8所示I、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I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II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凤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凤沙活动此消彼长典例(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典例(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高频非选择题25题)(原卷版)
- 《波兰歪屋设计》课件
- 《证券市场概述周》课件
- 玩具设计美工工作总结
- 2023-2024年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带答案(黄金题型)
- 关于认识实习报告汇编六篇
- 《系统安全评价概述》课件
- 《妇产科学绪论》课件
- 《监理工作程序》课件
- 《应用开发和管理》课件
- 青岛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高空作业安全免责协议书范本
- 石油化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手术后如何防止排尿困难
- 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表格
- 重点关爱学生帮扶活动记录表
- 2021年10月自考00850广告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结构化面试表格
- 地热能资源的潜力及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 2023版:美国眼科学会青光眼治疗指南(全文)
- 家长会课件:小学寒假家长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