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京族哈节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国京族哈节研究》是一篇深入探讨中国京族哈节文化现象的文章。京族,作为中国的一个独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防城港市,其传统文化丰富多样,而哈节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本文旨在全面解析京族哈节的起源、发展、文化内涵以及社会功能,以期对京族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深度。本文将首先介绍京族哈节的历史背景,包括其起源和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考察,揭示哈节如何从一种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逐渐演化为今天兼具宗教、文化、娱乐等多重功能的盛大节日。本文将分析哈节的文化内涵。通过深入研究哈节的仪式、习俗、传说等,揭示其中蕴含的京族人民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展示哈节如何成为京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还将探讨哈节在京族社会中的功能。哈节不仅是一个文化庆典,更是京族社会凝聚力的体现。本文将分析哈节在促进京族社区团结、传承和发展京族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将总结京族哈节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京族哈节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为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二、哈节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京族哈节,作为京族人民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其起源和历史发展深深地根植于京族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哈节,又称“唱哈节”,是京族用以祭祀海神、祈求丰收和平安的传统节日。据历史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京族的先民们为了感谢海神赐予的丰饶海洋资源,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这就是哈节的雏形。在历史的长河中,哈节不断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节日体系和庆祝方式。传统的哈节庆祝活动通常包括祭祀海神、歌舞表演、民间游戏等多个环节,其中祭祀海神是节日的核心内容。通过祭祀,京族人民表达对海神的崇敬和感激之情,祈求海神保佑京族人民风调雨顺、渔业丰收。随着时代的变迁,哈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现代的哈节庆祝活动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使得节日氛围更加浓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与和研究。哈节作为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京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传承了京族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哈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京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为保护和传承京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三、哈节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哈节,作为中国京族独有的一种民族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京族人民深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而且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点。文化内涵方面,哈节是对京族祖先文化的一种深刻怀念和尊敬。在京族人的信仰中,哈王或哈圣母是至高无上的神祇,他们被认为是京族的保护者和恩赐者。哈节的庆祝活动,如祭祀、歌舞、宴饮等,都体现了京族人对祖先和神灵的敬仰,以及他们对和谐生活的追求。哈节还融入了海洋文化、农耕文化等多重元素,成为京族文化的综合体现。特点上,哈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在京族社区,哈节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既有庄重肃穆的祭祀仪式,也有欢快热烈的歌舞表演。这些活动往往以家庭或村落为单位进行,体现了京族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哈节的庆祝时间、方式和内容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人们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这种灵活性使得哈节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哈节作为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通过对哈节的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京族人民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四、哈节的现状和问题中国京族的哈节,作为京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节日体系。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哈节的现状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京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弱,哈节的参与度和热情逐渐降低。这使得哈节的传承面临巨大的压力,一些传统的仪式和习俗逐渐淡化,甚至被遗忘。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对京族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哈节中的一些传统元素和符号,逐渐被其他文化所替代或融合,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魅力。这不仅影响了哈节的纯正性和独特性,也威胁到了京族文化的完整性和传承性。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京族人民的生活节奏加快,传统的哈节庆祝活动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京族人民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无法参与到哈节的庆祝中,这使得哈节的庆祝氛围逐渐减弱,节日的影响力逐渐降低。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哈节。加强对京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鼓励和支持京族人民参与到哈节的庆祝活动中,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我们也需要对哈节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保护好京族的传统文化,让哈节在未来继续传承下去。五、哈节在中国京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哈节,作为中国京族的一项独特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深深地烙印在京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之中。它不仅是一种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京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道德伦理以及审美追求。在京族文化中,哈节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京族人民团结凝聚的精神纽带,是京族文化身份的象征和认同。哈节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包括祭祀海神、歌舞表演、民间游戏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京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传承和弘扬了京族的传统文化。哈节对京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哈节的庆祝活动,京族人民得以回顾历史,缅怀祖先,传承文化。同时,哈节也为京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动力。在庆祝哈节的过程中,京族人民不断融入新的时代元素,使京族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哈节还促进了京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在哈节的庆祝活动中,京族人民与其他民族的人民共享欢乐,分享文化,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这种文化交流与融合不仅有助于推动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也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哈节在中国京族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丰富了京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传承和弘扬了京族的传统文化,还促进了京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哈节是京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六、结论通过对中国京族哈节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一传统节日不仅是京族人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们历史、信仰、生活方式的生动体现。哈节承载了京族人民对于自然、祖先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也传承了他们的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和审美意识。哈节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既有独特的祭祀仪式,又有欢快的歌舞表演,充分展示了京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哈节也是京族人民团结互助、祈求丰收和美好生活的象征,对于维护社区和谐、促进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京族哈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年轻人对哈节的了解和参与程度不高。另一方面,随着京族人口的不断减少和社区结构的变迁,哈节的庆祝活动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因此,保护和传承京族哈节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加强对哈节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参与度。也需要创新庆祝方式,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让哈节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时代感。中国京族哈节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节日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对其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京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也为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的参考。参考资料:中国京族哈节,是京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节日。哈节,又称“唱哈节”,是京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节日之一。然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民俗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威胁。因此,对京族哈节传统民俗的当代功能与传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社会凝聚功能:哈节活动作为京族人民的重要聚集场合,促进了社区内部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参加哈节活动,人们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形成共同的社区意识。文化传承功能:哈节传统民俗是京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和参与哈节活动,人们可以了解和传承京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娱乐休闲功能:哈节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娱乐元素,如唱歌、跳舞、游戏等,为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机会。经济发展功能:哈节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商机和活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建立传承机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传承机制,包括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教育普及等,确保哈节传统民俗的传承和发展。挖掘文化内涵:对哈节传统民俗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为传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创新发展: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对哈节活动进行创新和改编,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口味,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媒体传播: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如网络、电视、广播等,对哈节传统民俗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国京族哈节传统民俗是京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具有重要的当代功能和传承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其文化内涵,建立完善的传承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借助现代媒体手段进行传播和推广,可以确保哈节传统民俗在当代社会中的持续发展和传承。也可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发展。京族哈节,又称“唱哈节”,所谓“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流行于广西京族居住地区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京族哈节是为了纪念海神公的诞生,京族人每年都要到海边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京族哈节的日期各地不同,尾岛为农历六月初九到十五,巫头岛为八月初一到初七,山心岛为八月初十到十五。哈节仪式主要有迎神、祭神、乡饮(入席、听哈)和送神等内容。哈亭是节庆的活动中心,哈节期间,全村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哈亭内外,依次举行迎神、祭神、入席、送神等仪式,民俗风情淳朴奇特。2006年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申报的京族哈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7)。关于哈节的历史渊源有不少民间传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传说称:古代有位歌仙来到京族三岛,以传歌为名,动员群众起来反抗封建压迫。她的歌声感动了许多群众。后人为了纪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传歌,渐成节俗。各村的哈亭是节日活动的中心。另一说在四五百年前,北部湾岸边的白龙岭下,有一条巨大的蜈蚣精,它吃人成性,凡从此海域过往的船只,都要奉送一个活人给它吃,不然就会翻船,害得人们妻离子散,不得安宁。有一位神仙知道后,就来到这里为民除害。神仙化作乞丐,搭船过海,船驶到蜈蚣精洞口,当蜈蚣精张口扑来时,神仙把事先煨得滚烫的大南瓜塞进蜈蚣精口里,蜈蚣精吞下大南瓜,烫得直打滚,尸断三截,随波逐流成为巫头岛、山心岛、万尾岛“京族三岛”,附近居民才得以安居乐业。于是京族人把大仙尊奉为“镇海大王”,立庙祀之,每年都到海边迎接“镇海大王”来享祭,这就成了一年一度的哈节。“哈”或“唱哈”,京语即唱歌之意,哈节就是歌节。哈节的具体日期因地而异,万尾、巫山二岛为农历六月初十日,山心岛为农历八月初十,海边的一些村落则在正月二十五日,虽然日期各异,但节日的形式与内容基本相同。节期一般为三天,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周围各族群众亦来欢庆。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哈亭位于村边,以上乘木料建成,坚固美观。哈亭正堂设有神台,上供全村共同敬奉的神位(如“镇海大王”“陈朝上将”等)和祖先牌位。哈节活动可分为四个环节:首先是迎神,其次是祭神,再次是入席听哈。唱哈是哈节的高潮,所占时间最长。在唱哈前一天,集队举旗擎伞抬着神座到海边,遥遥迎神,把神迎进哈亭。把所养的“象”(其实是猪)赶到哈亭绕行三周。然后留到半夜杀掉,由主持哈节活动的头领组织参加哈节乡饮,听哈的人(即有资格入席的人按先后次序登记在本子上,每年轮到排在最前的一定人数,为“哈头”筹办祭品。)各养一头大猪,养时要把猪洗得干干净净,不得弄脏,也不能咒骂,称为“养象”。到了节日,看哪家养的猪最大就选他的,这头猪用来祭神之后,只把8斤猪肉分给众人吃,其余的由“养象”户自行支配。祭神的具体时间为节日的当天下午3点钟左右。祭祀仪式开始后,首先由主祭者带领人们迎接来自海上、天宫各位神灵、祖先进入神位,读祭文,紧接着是向诸神敬酒和献礼。在祭祀之后进行娱神的过程中,表演内容不但穿插了人们喜闻乐见、反映生活情趣的古诗词演唱、历史故事说唱等,还要唱“进香歌”,跳“进香舞”“进酒舞”“天灯舞”等。少女舞者在劝慰神灵饮酒的进酒舞中,反复以双膝微颤的三角步进退往复于神案前,同时双手在胸前表演从小指依次轮指带动手腕转动的“轮指手花”和两手互绕、手指轮转拉开的“转手翻花”等柔美舞姿,以表达京族少女对诸神的爱戴和崇敬。采茶摸螺舞从情歌《舞采茶》演变而来。歌舞中“桃姑”(女舞者)们用各种模拟采茶和捕捞海螺的动作在歌声陪伴下翩翩起舞,把人们的思绪忽而带到绿茵葱茏的茶林,忽而又引向碧波喧嚣的海边,共同分享姑娘们摸螺捉虾的喜悦。整个表演像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抒情诗,使人陶醉。按京族古老习俗,未婚的男女青年,若各自制作的木屐大小、样式和花纹都同样的话,那么这对青年男女即被认为是获得天意撮合的夫妻。为此,京族民间便演变出述说为获得“天意撮合”的名分,恋人便私下“串通”花屐的大小、式样与花纹,使“巧合”成为现实的对花屐舞蹈。在天灯舞中,舞者头顶瓷碗,碗上叠盘,盘子里点燃蜡烛,同时两手端着酒杯,杯中也各有蜡烛一根。载歌载舞时,三根蜡烛闪闪不灭,若是群舞,一片烛光闪烁,煞是好看。天灯舞的结束开启了亭内外人们与咏队歌声的闸门,如潮的歌声此起彼伏,还逐渐加入着由近及远的人声和笑声。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歌舞,不但达到了“娱乐神灵”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真正获得了身心的愉快和精神上的享受。祭神毕,入席饮宴与听哈,称为“坐蒙”(又称“哈宴”),每席6~8人。酒肴除少数由“哈头”供应外,大部分由各家自备,每餐由入席人轮流出菜,且边吃边听“哈妹”唱歌。妇女只是捧菜上桌,不能入席坐。妇女、儿童均在“哈亭”外边听歌。唱哈是哈节的主要活动项目,唱哈的主要角色有三人,即一个男子叫作“哈哥”,又称“琴公”,两个女子叫作“哈妹”,又称“桃姑”。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殿堂中间,手里拿着两块小竹片,一边唱一边摇摆着敲,伴唱的“哈妹”坐在旁边地上,两手敲打竹制的梆子和之。“哈妹”每唱完一句,“哈哥”就依曲调拨奏三弦琴一节。如此一唱一合一伴奏,直到主唱的“哈妹”困倦了,转由另一个“哈姝”出来主唱。唱哈要连续进行3天。歌的内容有民间传说、哲理佳话、爱情故事等。京族作为广西特有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京族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其民俗仪式中。哈节作为京族最重要的节日集中体现了包括信仰、信念、精神与情感,以及京族的音乐舞蹈艺术的京族文化。京族哈节为期数日,其仪式又不同的、特定的礼仪环节,形式讲究、场面隆重。充分表达了京族人的情感特征与感情归宿。京族作为海洋少数民族,以渔业为主要生计来源,他们对大海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每年渔季结束,京族人都要在各自的村子举行盛大的庆典来感谢大海的无限恩泽、感激海神和祖先的庇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富足。京族人民主要通过以集体祭祀和唱哈这样一种质朴、自然流露的“原生态”方式表达他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自身存在意义的认知,以其崇尚大海、信仰神灵、感恩生活的渔家情怀赋予了京族哈节充满生活气息的原生态文化价值:一是表达对大海的敬畏之心。浩瀚的大海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海洋资源,京族人世代以海为生、以渔为业得益于大海的无限恩泽,自然而然产生了对大海的敬畏之心,并且将这种敬畏之心鲜明地体现在哈节当中。在哈节最为重要的迎神仪式当天,京族人身穿节日盛装,用最好的祭品庄严肃穆地到海边把“镇海大王”迎回哈亭拜祭,前往祭拜的民众言行举止都十分端庄得体;二是表达对海神和祖先们的感恩之情。从京族哈节的由来可以看出京族是一个信仰神灵的民族,京族人相信能有今天安居乐业的生活离不开海神的恩德和艰苦创业的祖先们的荫佑。在哈节期间,京族人把各路神灵“迎接”回哈亭之后,每天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来表达他们对于海神和祖先们的感恩之情;三是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作为京族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唱哈几乎贯穿于哈节期间各项仪式活动,京族人通过用朴实无华的歌声来歌颂先祖们的丰功伟绩,诉说渔家人生活的艰辛与快乐,展现渔家人其乐融融的祥和景象,表达他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京族哈节流行于京族人民聚居地,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的万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的部位,与越南隔海相望。哈节是京族唯一的本民族传统节日,每年都隆重庆祝,以祭祀神灵、团聚乡民、交际娱乐为主要内容。经过近五百年的发展演进,京族哈节是京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了解京族哈节迎神、祭神、唱哈、乡饮、送神的全部过程,从中可解读哈节作为海洋文化的积淀。京族舞蹈形式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哈节祭祀仪式中。哈节中的舞蹈是京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哈节舞蹈以它独特的形式、丰富的内涵和古朴的风格,生动地展示了京族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生活习俗、恒稳的心理状态及多姿多彩的文化风貌。哈节舞蹈凝聚了京族民族文化的精髓,其舞蹈风格特征是京族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罗周文,男,京族,1935年5月出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京族哈节。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12月,入选防城港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9年,京族哈节和京族字喃文化传承研究中心29日在广西防城港市正式挂牌成立。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族哈节和京族字喃文化。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东兴市文化馆获得“京族哈节”项目保护单位资格。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京族哈节项目保护单位东兴市文化馆评估合格。2019年7月11日,农历六月初九,京族哈节庆典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东兴市万尾岛上演。上午9点半,身着京族传统服装的迎神队伍从哈亭出发,以五星红旗和龙旗为前导,来自四面八方的京族同胞护卫着“龙车”,一路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来到海边恭请“镇海大王”,并将海神迎回哈亭敬奉,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壮族人民经过漫长的岁月发展起来的,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瑰宝。三声部民歌壮语叫“欢哈”。“欢哈节”即三声部民歌歌圩。举办壮族“欢哈节”,是壮族三声部民歌活态保护传承的有效方式,是建设壮族歌圩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有效尝试。“欢哈”是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壮语叫法,“欢”指唱山歌,“哈”指和声。“欢哈节”即壮族三声部民歌歌圩。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在二声部欢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专唱“哼”、“哪”衬词的低音声部而形成的。“歌圩”一词,乃汉语译名,从字面上说,即“唱歌的集市”之意。此词壮语的对应译文为hawfwen,其中haw为圩fwen是歌,壮语中形容词修饰名词时,被修饰的词在前,形容词殿后:一名词修饰另一名词时亦然,即被修饰者在前,修饰者位于其后。这种修饰方法正好与汉语相反,却与法语、西班牙语等西方语言相同。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发源于广西马山县的壮族民歌,明代邝露《赤雅》中称之为“浪花歌”,自古以来当地群众称马山三声部民歌为“欢哈”(汉译意为“合声”山歌)。据史书记载:“壮人迭歌声合,含情凄婉,皆临居自撰,不能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壮族三声部民歌最早出现在唐宋时期,盛行于明清时期,至今仍有演唱,至少有近千年历史。三声部民歌由广西民歌专家范西姆发现于1980年12月。当时范先生恰巧在马山县古零镇采风,发现一种叫做“三顿欢”的壮族民歌,由三个人唱三种声调,后经细致考察,终于确定这种“三顿欢”就是三声部民歌。壮族三声部民歌有相对固定的演唱歌本,如《达红欢》《灯焕欢》《二十四孝》等;但也有即兴创作的,即根据日常生活出口成诵。包括三个声部,代表主旋律的第第二声部由主唱者演唱,第三声部由二人以上合唱者合声附唱,一声部、二声部独立音调,三声部陪衬和声。前者指众人聚集在一起唱歌。这种歌圩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即兴性、自发性、随意性强,出行途中,赶圩归程,上山砍柴,下河捕鱼,田间劳作……兴之所至,张口即来,此唱彼和,即成歌圩。其规模较小,数人不嫌少,十数人、数十人照样唱,逾百人、数百人亦成圩。后者指在特定的时间里,在固定地方举行的自发性大型歌唱活动。这种歌圩传统性、季节性强,一般在农闲时段和节日期间举行,具体时间,各地不一,有的地方每年举行数次,每次历时数日。其规模则远远超过前者,少亦成百上千,多达迈乃至上十万人,2003年4月8~10日(夏历三月初七至初九)在田阳县百育镇那贯村敢壮山举行的歌圩,参与人数达15万余人次,其中初八这一天就有12万多人参加。歌圩举行之地,据20世纪80年代广西师范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在广西40个县市进行的调查,确切的歌圩场共有642个待查点尚不包括在内。这642个歌圩场,是经“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摧残之后统计到的部分资料。“文革”前歌圩盛行,仅龙州县就有约250个歌圩场,上述80年代调查结果仅存43个,十年动乱,文化浩劫,令人痛心疾首。由此可以推断,“文革”前广西的歌圩场数量应达数千个。“群众每逢圩日在圩场上小规模的(地)唱”,“在圩日放电影以后,每晚常常聚集1000多青年男女,先唱山歌,后谈恋爱”,德保县“几乎每个较大的圩镇、村庄都曾有过歌圩”,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若把这些也加进去,数量就更大了。单凭这点,人们就不难理解广西为什么被称为“歌海”了。歌圩的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也有老人和小孩前往观看热闹。有影响的歌圩,除本地歌手外,往往还有邻县“发烧友”参加。歌圩以唱歌为主,期间往往穿插一些文娱活动,如放花炮、舞龙、舞麒麟、演戏、武术表演等。在大新县保圩乡上甲(今板禄、板价两村)一带,还有斗鸡、斗画眉鸟活动。博扇亦称扇歌,曾盛行于古代宾州(今宾阳等地)一带,方法为男女各持扇子、手帕互拍着玩。飞纟它是女方将绣球抛给经唱歌认识的自己喜爱的小伙子,继之双双退出歌圩场所,互赠礼品,作为定情信物。现已演化为民族民间文化体育活动——抛绣球。碰蛋流行于都安一带,做法是将煮熟的鸡蛋染上红色,并用绳子将其联串起来。青年男女分别提着成串的红蛋在歌圩场上寻找物件,看中后就用自己手中的红蛋碰对方的红蛋(一般为男子主动),对方有意则允许碰蛋并双双隐去谈心,对方无意则把蛋蒙起来不让碰,小伙子只好知趣地走开,另觅意中恋人。关于歌圩的种类,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节日性歌圩,这类歌圩举行的时间,各地并不一致,按当地习惯择日举行,有的地方一年举行数次之多;二是临场性歌圩,这类歌圩包括劳动歌会、圩市会唱、婚娶会唱等形式;三是竞赛性歌圩,含“放球”“还球”歌圩、庙会赛歌、唱“草歌”等形式。关于歌圩的功能,学术界作过探讨,总结出若干种,其中主要的有庆贺丰收、心理满足、娱乐、择偶,等等。这些功能是否健全,是否继续发挥作用,与歌圩的生死存亡有关系。歌圩实际上已成为以壮族青年男女为主,择偶婚配的场所,可以说歌圩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它的婚配功能。歌圩不仅在青年男女择偶婚配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加强不同村落的联系中也发挥着作用。具有组织、凝聚的功能,它加强不同等级的社区内部、家族或宗族内部以至性别群体内部的凝聚力。歌圩,这一最初的原始宗教的祭拜活动,在经历了从“娱神”到“娱人”变化后,它的文化娱乐功能更为突显。歌圩就是青年男女择偶社交的场所,男女在结交过程中,除了对山歌,抛绣球、抢花炮、斗蛋、博扇等既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同时又可以娱乐大众的活动外,还有伴随着歌圩举行的其他各种文娱活动,如演戏、杂技、舞龙、舞彩凤、舞彩马、舞麒麟、唱采茶、赛诗、演武术等,新中国成立后还有放电影、球类比赛、演新戏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这些都使歌圩真正成为节日性、群众性、自娱性的民族文化活动的集中表现。如果说演戏游神、对歌赛歌是歌圩初始即有,属主动性的行为,最初的内容和手段是敬神,后来才演变为一般性的群众娱乐,那么在歌圩上的商业贸易活动则是后来增加,相对被动,逐渐后来居上的行为。壮族地区因为多是山区,交通不便,商业不发达,所以他们的交易买卖多依赖于歌圩。虽然壮族地区的许多圩市已经独立出来了,但对于一年中按时举办的歌圩来说,它仍然可以说是定期集市的一部分。在相当多的壮族地区,都是既有普遍的定期集市,又有歌圩举行,说明歌圩有着普通圩市取代不了的独特功能,那就是娱神更娱人的人性化功能和沟通人际关系的功能。统计资料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亦相对落后,在这些地区歌圩比较盛行,参与人数也比较多。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西师范学院调查广西40个县市的642个歌圩场中,地处桂西山区的百色地区(今已撤地建市)明显多于其他地方,其中原百色市有73个,靖西县有55个,那坡县有38个,德保县有34个,这三个县一市之和为200个,占调查总数的31%强。在这642个歌圩场中,参加人数在万人以上的58个,上述原百色地区三县一市就占36个,占62%强。而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生活贫乏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男女青年谈恋爱、择偶的方式也随之改变,历史所赋予歌圩的这部分功能因此寿终正寝。自明朝中叶封建王朝逐步对土司统治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封建统治者就一直视歌圩为“风流圩”,把歌圩中演唱的山歌视为“风流歌”,认为“伤风败俗”而加以禁止。新桂系政府1931年颁布了《广西各县市取缔婚丧生寿及陋俗规则》、1936年又颁布了《广西省改良风俗规则》都有条文禁止歌圩。建国初期,歌圩习俗一度得到恢复,随着“左”的影响,“四清”运动以后,“文革”中,歌圩停办。但歌圩是屡禁不止,如《岭表纪蛮》中所述,思恩知府李彦章禁歌不遂,反被耻笑:“兰卿(李彦章字)太守真多事,示禁花歌浪费神!”东兰歌手唱道:“天上大星管小星,地上元帅管总兵。只有知州管知县,谁来管我唱歌人”。可见歌圩越禁,唱的人越多,犹如雨后春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壮族青年人走出壮乡,来到外地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在接触到更多的外来文化后,他们逐渐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呈现出一种冷淡的态度。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现在的壮族歌圩出现了老龄化的趋势,也就是现在去赶歌圩的大都是老年人。会鼓使用的套具主角是鼓,配角是锣和钹,鼓者声音洪亮、浑圆、厚重,钹和锣声则显得十分清脆。会鼓时所使用的鼓一般为牛皮鼓,这种鼓是选用生长时间长,木质较坚硬,而且粗大的樟、榕、枫等原木,锯成长约5米的木段,挖成空心后做成鼓壳,两头盖上牛皮,用竹篾或铁丝从四周把两头牛皮拉紧后晒干而成。会鼓有很多打法,有混鼓打、狂欢鼓、舞龙鼓、扁担鼓、花灯鼓等,中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插曲鼓。敲打时,多人协作,鼓声撼动四面八方。扁担舞也叫“打扁担”,壮语叫“谷榔”,也叫“谷鲁榔”。打榔古称“打舂堂”,打扁担源于“打榔”。由打榔演变至木板、长凳、扁担、故成为如今的打扁担。打扁担主要反映壮族人民从种到收的主要劳动过程,打时,每人手执一根扁担,模拟劳动动作,上下左右,站立下蹲,转身跳跃,原地先进等互相敲击,有时还有长竹筒和锣鼓伴敲,有时配合叫喊“咳咳”呼声,场面紧凑,气氛热烈,得到强身健体的娱乐作用。牛身用竹片编织而成,黑布或灰布做套;绵纸做头和角,画上中眼。两人一头一尾钻入布套中,边唱边舞;一人头包毛巾,手扶犁架跟在后面,做犁田状;其他人或提灯笼,或敲锣鼓,或领唱春牛歌。每到一村,先在土地庙前表演,叫做“老虎入村投土地”;然后挨家挨户预祝人寿年丰。艾菜馍是马山壮家的一种独具风味的食品。这是壮族人在欢度花朝节(农历二月初二)时,普遍制作的野菜馍。因为这个节日要求人们戒荤食素,祭祀花婆(百花仙子)也要用素品祭祀。所以人们都要做艾菜馍。其做法是:到田野上采摘回艾菜,将其洗净捣碎,挤出菜汁,将糯米浸泡,待糯米瀑胀后,滤干、碾碎,加入适量黄糖,将艾菜与米粉搓捏成球状的馍馍,可水煮、蒸熟或煎熟。艾菜馍清凉香甜,味道鲜美,有消除腻意,增进食欲的作用。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节日,小伙子和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成群结队前往。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才开始对歌。有的则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有些歌圩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愿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边蛋让他碰,不愿,就整个握住。还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彩球,相约还球时举行山歌比赛,如乙村输了,彩球不准送还,来年继续比赛,直到唱赢为止。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主要作品有:《欢雅娜》、《孤儿欢》、《孝儿欢》、《花婆欢》、《季节欢》、《花欢》、《送别欢》、《迎客欢》等。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壮族人民经过漫长的岁月发展起来的,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瑰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08年6月,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三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壮族三声部民歌常唱的有蛮欢、卜列欢、加方欢、结欢等调。其结构为三个声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具有独立音调,第三声部陪衬和声,三个声部都能突出和丰富主旋律,声部间互相协调,音调柔和,风格统一。歌词一般是五字四句和五三五言六句式,有严格的腰脚韵。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壮族人民的口头文学,表现的是壮族人民对宇宙自然的崇拜和信仰,颂扬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伪、恶、丑,渗透于壮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发展变迁无不带着壮民族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社会变迁的烙印,体现着壮民族的心理特征、宗教信仰等文化特质,承载着区域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京族哈节,又称“唱哈节”,所谓“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流行于广西京族居住地区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京族哈节是为了纪念海神公的诞生,京族人每年都要到海边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京族哈节的日期各地不同,尾岛为农历六月初九到十五,巫头岛为八月初一到初七,山心岛为八月初十到十五。哈节仪式主要有迎神、祭神、乡饮(入席、听哈)和送神等内容。哈亭是节庆的活动中心,哈节期间,全村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哈亭内外,依次举行迎神、祭神、入席、送神等仪式,民俗风情淳朴奇特。2006年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申报的京族哈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7)。关于哈节的历史渊源有不少民间传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传说称:古代有位歌仙来到京族三岛,以传歌为名,动员群众起来反抗封建压迫。她的歌声感动了许多群众。后人为了纪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传歌,渐成节俗。各村的哈亭是节日活动的中心。另一说在四五百年前,北部湾岸边的白龙岭下,有一条巨大的蜈蚣精,它吃人成性,凡从此海域过往的船只,都要奉送一个活人给它吃,不然就会翻船,害得人们妻离子散,不得安宁。有一位神仙知道后,就来到这里为民除害。神仙化作乞丐,搭船过海,船驶到蜈蚣精洞口,当蜈蚣精张口扑来时,神仙把事先煨得滚烫的大南瓜塞进蜈蚣精口里,蜈蚣精吞下大南瓜,烫得直打滚,尸断三截,随波逐流成为巫头岛、山心岛、万尾岛“京族三岛”,附近居民才得以安居乐业。于是京族人把大仙尊奉为“镇海大王”,立庙祀之,每年都到海边迎接“镇海大王”来享祭,这就成了一年一度的哈节。“哈”或“唱哈”,京语即唱歌之意,哈节就是歌节。哈节的具体日期因地而异,万尾、巫山二岛为农历六月初十日,山心岛为农历八月初十,海边的一些村落则在正月二十五日,虽然日期各异,但节日的形式与内容基本相同。节期一般为三天,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周围各族群众亦来欢庆。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哈亭位于村边,以上乘木料建成,坚固美观。哈亭正堂设有神台,上供全村共同敬奉的神位(如“镇海大王”“陈朝上将”等)和祖先牌位。哈节活动可分为四个环节:首先是迎神,其次是祭神,再次是入席听哈。唱哈是哈节的高潮,所占时间最长。在唱哈前一天,集队举旗擎伞抬着神座到海边,遥遥迎神,把神迎进哈亭。把所养的“象”(其实是猪)赶到哈亭绕行三周。然后留到半夜杀掉,由主持哈节活动的头领组织参加哈节乡饮,听哈的人(即有资格入席的人按先后次序登记在本子上,每年轮到排在最前的一定人数,为“哈头”筹办祭品。)各养一头大猪,养时要把猪洗得干干净净,不得弄脏,也不能咒骂,称为“养象”。到了节日,看哪家养的猪最大就选他的,这头猪用来祭神之后,只把8斤猪肉分给众人吃,其余的由“养象”户自行支配。祭神的具体时间为节日的当天下午3点钟左右。祭祀仪式开始后,首先由主祭者带领人们迎接来自海上、天宫各位神灵、祖先进入神位,读祭文,紧接着是向诸神敬酒和献礼。在祭祀之后进行娱神的过程中,表演内容不但穿插了人们喜闻乐见、反映生活情趣的古诗词演唱、历史故事说唱等,还要唱“进香歌”,跳“进香舞”“进酒舞”“天灯舞”等。少女舞者在劝慰神灵饮酒的进酒舞中,反复以双膝微颤的三角步进退往复于神案前,同时双手在胸前表演从小指依次轮指带动手腕转动的“轮指手花”和两手互绕、手指轮转拉开的“转手翻花”等柔美舞姿,以表达京族少女对诸神的爱戴和崇敬。采茶摸螺舞从情歌《舞采茶》演变而来。歌舞中“桃姑”(女舞者)们用各种模拟采茶和捕捞海螺的动作在歌声陪伴下翩翩起舞,把人们的思绪忽而带到绿茵葱茏的茶林,忽而又引向碧波喧嚣的海边,共同分享姑娘们摸螺捉虾的喜悦。整个表演像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抒情诗,使人陶醉。按京族古老习俗,未婚的男女青年,若各自制作的木屐大小、样式和花纹都同样的话,那么这对青年男女即被认为是获得天意撮合的夫妻。为此,京族民间便演变出述说为获得“天意撮合”的名分,恋人便私下“串通”花屐的大小、式样与花纹,使“巧合”成为现实的对花屐舞蹈。在天灯舞中,舞者头顶瓷碗,碗上叠盘,盘子里点燃蜡烛,同时两手端着酒杯,杯中也各有蜡烛一根。载歌载舞时,三根蜡烛闪闪不灭,若是群舞,一片烛光闪烁,煞是好看。天灯舞的结束开启了亭内外人们与咏队歌声的闸门,如潮的歌声此起彼伏,还逐渐加入着由近及远的人声和笑声。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歌舞,不但达到了“娱乐神灵”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真正获得了身心的愉快和精神上的享受。祭神毕,入席饮宴与听哈,称为“坐蒙”(又称“哈宴”),每席6~8人。酒肴除少数由“哈头”供应外,大部分由各家自备,每餐由入席人轮流出菜,且边吃边听“哈妹”唱歌。妇女只是捧菜上桌,不能入席坐。妇女、儿童均在“哈亭”外边听歌。唱哈是哈节的主要活动项目,唱哈的主要角色有三人,即一个男子叫作“哈哥”,又称“琴公”,两个女子叫作“哈妹”,又称“桃姑”。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殿堂中间,手里拿着两块小竹片,一边唱一边摇摆着敲,伴唱的“哈妹”坐在旁边地上,两手敲打竹制的梆子和之。“哈妹”每唱完一句,“哈哥”就依曲调拨奏三弦琴一节。如此一唱一合一伴奏,直到主唱的“哈妹”困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生物医药制品研发与临床试验合同
- 经纪人合同三篇
- 2024年农村小产权房屋转售合同3篇
- 2024年度金融服务合同包含贷款额度与利率规定2篇
- 2024年建筑施工木材材料供应合同3篇
- 2024年度福建海域使用权转让合同
- 秋季学期实践教学方案计划
- 旅游诚信服务:导游行为承诺书
- 2024年度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与聘用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楼顶篮球场租赁合同:体育活动与使用权协议3篇
- 3Dsmax参考论文
- MPU9250配置例程
- 中介人合作协议(模版)
- 优质课一等奖《村居》教学设计
- 木业公司防疫与质量管理制度
- 充电站监理规划
- 山西省省直机关住房分配货币化实施方案 - Shanxi University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 四新技术应用情况总结
- 离心引风机叶轮的磨损分析及措施处理
-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户外游戏的实践探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