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重庆市渝中学区实验校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积累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关公崇拜起源于荆州,也寄寓着荆州人民对关羽的特殊感情。关公是“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守土报国的________,也看到了治军安民的________;看到了扶危济困的________,也看到了同生共死的________。A.仁义侠义情义忠义 B.忠义仁义侠义情义C.情义忠义仁义侠义 D.侠义情义忠义仁义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禀赋(bǐn)啜泣(chuò)潸然泪下(sān)B.慰藉(jiè)虬枝(qiú)硕腹巨贾(gǔ)C.脱臼(qiù)热衷(zhōng)泰然处之(chù)D.恻隐(cè)太监(jiān)坦荡如砥(dí)3.排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与辞賦、律诗、词曲等诸多传统文体相比,对联在现代生活条件下依然保持旺盛的活力。②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③随着对联试题进入中高考的语文试卷,对联文化越来越受到教学界重视。④它是由汉字音、形、义特性发展出来的独特文体。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章回体小说,《杨修之死》塑造了一个嫉才妒能的曹操形象。B.《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吴敬梓写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是一篇规范的立论文。D.傅雷,我国著名翻译家,他以书信形式劝慰、激励儿子不惧孤独,勇攀艺术高峰。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根之茂者其实遂,__________。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__________,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梦境是古诗词中常描述的内容。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幻想天帝关心她,灵魂得到虚幻的慰藉;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想象出征前遍分将士烤炙、奏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A.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B.鲁智深抡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得树有二寸深痕,齐齐折了,喝一声道:“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与这树一般。”摆着手,拖了禅杖,叫声:“兄弟保重。”自回去了。董超、薛霸都吐出舌头来,半晌缩不入去。语段A选自名著《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语段B选自《水浒传》,作者是________,其中的人物鲁智深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二、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隆中对陈寿亮躬耕陇亩,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徐庶见先主,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有删减)1.下列句中的“以”与“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中的“以”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清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可以一战 D.以塞忠谏之路也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诸葛亮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而当时的人都不认可他,表明他们根本不了解诸葛亮。B.刘备“凡三往”求见诸葛亮,这足以证明刘备的求贤下士是出自真心诚意,这也是诸葛亮愿意见他的一个重要原因。C.诸葛亮认为荆州地理位置很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益州地势险要、自然条件优越。提示刘备夺取这两个州作为蜀汉政权的根据地。D.隆中对策就是诸葛亮为刘备成就蜀汉大业规划的一条明确而又完整的内政、外交政策和军事路线,体现了他“足不出户而知天下”的远见卓识。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将军岂愿见之乎______(2)欲信大义于天下______(3)然操遂能克绍______(4)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______4.翻译下列句子。(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周厉王使芮伯率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弃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告之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遂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注)①芮:姓氏,读ruì。戎:泛指西部少数民族②贾:ɡǔ招致。③谮:zèn,诬陷。④渎货:贪财。启:引发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1)使_____(2)卒_____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大王的左右丞相一定认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请求。B.大王身边的臣子一定因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请求C.大王的左右丞相一定因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索求。D.大王身边的臣子一定认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索求3.概括文章内容,并拟写一个标题。4.作者认为两伯“罪”在“知王之渎货而启之”。其实,芮伯面对文中的其他人物,也犯下了致命的过错。请你总结出两点。9.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将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使之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元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待之。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十,略有改动)1.下列句中的“以”与“据龙尾洲以待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固以怪之矣B.以中有足乐者C.杀之以应陈涉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在解救襄阳受围的战斗中,张贵做先锋,张顺殿后,最终他们迅速突围。B.襄阳城中已经很久没有救援了,士兵们听闻援军到,士气顿时高涨百倍。C.张贵抵达襄阳后,主帅吕文焕极力挽留他共同守护襄阳,但张贵拒绝了。D.元军得到了叛逃士兵的消息,在龙尾洲附近设了埋伏,张贵当场战死。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毋败吾事败:②贵恃其骁勇恃:③举流星火示之示:④身被数十枪被:4.翻译下列句子。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后使之为都统。②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站成一棵树父亲是在李阳出事的第二天赶回村庄的。事情也不算大,李阳打了同学。李阳以前也打同学,只不过这一次运气不好,打在了同学的头上,头破了,对方家长报了警。在拘留所待了十天,李阳出来了。站在门口接他的是父亲。两年不见,父亲的背有些驼,眼睛红红的,凌乱的头发中似乎有几根白发在飘舞。李阳只是匆匆地瞥了父亲几眼,便大步向前。医药费加上车旅费,肯定不少。老头儿这回一定心痛死了。①想到这些,李阳心里竟莫名地掠过一丝快意。在心里,李阳一直管父亲叫老头儿。不为什么,只为父亲常年在外,只知道逼着自己读书。母亲早逝,李阳一直跟着七十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李阳曾经跟父亲提出,不想读书了。实际上,他已经辍学大半个学期了。父亲竟然同意了。明天,跟我上山种树吧!父亲说。第二天,父亲果真带着李阳,买来树苗,一颗一颗,扛到村外的山坡上。挖好坑,放上树苗,又一锹一锹地培好土。你去山下提水吧。父亲说。望望蜿蜒的山路,望望山下远远的水田,李阳摇摇头。那你在这里待着。父亲挑着水桶,下了坡。过了二十来分钟,父亲才挑着水,步履蹒跚地爬上坡。放下水桶,父亲吭哧吭哧地直喘气。看着父亲艰难的上上下下,百无聊赖的李阳拿起一个水桶,对父亲说,我们一起提吧。二十棵小树苗种好了,站在山坡上。远远望去,只是那么不起眼的一些小黑点儿。这次是光明正大的不用上学了,李阳很高兴,每天舒舒服服的睡懒觉,睡醒了就吃饭、看电视、打游戏。两年不见,父亲的脾气不知为啥也变好了,不烦也不唠叨。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星期,李阳却烦了,想找几个哥们儿玩。那几个哥们儿都比他大,都是以前辍学的学生,整天在镇上晃,他们曾经一起抽烟、喝酒、打架。那是一起很刺激的生活。一天,李阳偷偷溜出去了,晚饭时候才回来。父亲没有多问,盛好饭端到他前面说,多吃点儿,照料好自己。父亲看着他,眼神里有一丝心疼。②他的心便莫名地有些慌,又有些烦,急急地低下头扒拉饭。半夜,刮起了大风,尔后噼噼啪啪的雨点敲打着窗户。父亲把他叫醒。叫他穿衣起床,来到门口。父亲递给他一把绳子,自己抱着一捆竹竿。父亲带着他来到山坡上。小树苗在风中东摇西摆,无助的晃动。给每棵树苗都绑上了竹竿,父亲才欣慰的舒了口气。“树苗太弱,禁不起风雨,把它们扶直了,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父亲边说边擦着满脸雨水和汗水。“就这几棵小树……”李阳轻蔑地撇撇嘴。隔三岔五的,李阳便出去找那些哥们儿玩。回来的时候,有时带着烟味,有时带着酒味,也有时带着淤青的伤。每次,父亲不打也不骂,只是早早地做好饭等他回家,只是用那种惋惜甚至愧疚的眼神看着他。每次,看到父亲的这种眼神,李阳心里便烦,便乱,他希望父亲骂自己,甚至打几下也好,就是不要用这样的眼神看自己。一有空的时候,父亲便带着李阳上山种树,山坡上已经种了快三分之一了。父亲的理想是种满整个山坡。“等这些树长高了长直了,长成一片树林,不管是阳光普照,还是风吹雨打,树都巍然挺立,那该多好啊!”父亲说着,满脸向往的神色。也许有那么一天!看着整齐排列的树苗,看着最先种下的二十棵树苗叶片青翠,已经蹿高了一节,李阳想这么说,却最终没有开口。李阳越来越感觉生活的无聊,他无事可做,依旧去找那些哥们儿玩。有一天,他走出村口,忽然想到那些树。他回过头,山坡上,父亲栽的树,一行行整齐地排列着,像听话的士兵。在一颗树苗旁边,站着一个身影,笔直,望着他的方向。他揉揉眼睛,没错,那是父亲。走过了这么多次,却重来没有想过回头,他忽然想到,也许,父亲每次都站在那里。树苗是父亲的理想,他是父亲的理想。泪眼朦胧中,他看见父亲站在小树旁边,似乎也是一棵树,一棵饱经沧桑的树。(选自《百花园》2014年第2期)1.请将“他是父亲的理想。”这句话规范、美观的抄写在方格里。2.简要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3.结合原文的情节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4.从修辞的角度上赏析下面这句话。“山坡上,父亲栽的树,一行行整齐的排列着,像听话的士兵”这一处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赏析下面句中词语“竟然”。父亲竟然同意了。6.选文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7.阅读小说后,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请从“父亲”和“李阳”两个角度分别分析。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老家缝纫店李汀①小店在一棵小叶榕树旁,绿油油的树叶遮挡了店名,只从窗户玻璃反射出“老家缝纫店”五个字。每天上下班,我都要经过这家小店,布料的那种青草和泥土味迎过来,感觉像置身在青草盈盈的田野,吸入的每一口气都那么干净纯粹。②那天一时兴起,我在下班路上拐进小店。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妇人静静坐在一台老式缝纫机前,埋着头,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她戴着一副黑框老花镜,笑容安静地绽放。她手上的鞋垫已经绣出一朵花的雏形,是桃花绽放的样子。她头也不抬,低声地招呼我一句:“随便看哈。”那声音温暖地传入我的耳朵,像极了母亲的一句问候。③小店只有几平方米,却很整洁,一排木架子上一字摆好小布鞋,还有叠好的布围裙。这时,屋子里一幅“中国梦,我的梦”的十字绣吸引了我,我静静欣赏着。老人依然头也不抬,低声地说了一句:“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呢。”我连连称是,随手又拿过一双绣好的鞋垫看,一朵朵花绽放在鞋垫上。④我拿过一双千层底的布鞋,沉甸甸的,手摸上去,那种厚实感一下笼罩过来。我见过母亲做千层底布鞋,一张张白色的土布用面糊粘起来,再剪成各式鞋样,然后用细麻绳一针一线地钉。钉好一双千层布鞋底,需要密密麻麻钉上两千多针,母亲要费上十多个夜晚才能做好。母亲右手中指上戴着一枚铜顶针,针头吃进布底后,再用铜顶针去顶针尾,针头露出来,再用牙齿把针头扯起来。两千多个针眼,就是这样反复两千多次。母亲扯线有时用力过猛,线头“嘣”一声断了。断了,接上,母亲有的是耐心。生活需要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干不成。母亲常这样告诉我。⑤我端详着这一双双千层底布鞋,心里盘算着,做一双鞋需要十几个夜晚,这些布鞋,需要多少个夜晚?我眼前的这个老人,她把日子过得这么安静,这么平和。做好一双千层底布鞋,摆一双在木架子上,她为自己的劳动由衷地欢喜。我恭敬地把手上的一双千层底布鞋放回木架子上,深深地回望了一眼。⑥小店在一条热闹的大街上,人声嘈杂,老人却视而不见。她要么专心绣着鞋垫,要么精心纳着千层鞋底,要么专注地转动着缝纫机,给顾客缝补一个拉链,为顾客改一条裤子。走进这家小店,我或者买一双千层底布鞋,或者买一双鞋垫。每次我走进小店,和老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说几句话,心里也会像被春风拂过一样,平展而安静。即便什么也不说,能够在小店门口呼吸一下那些布料的气息,心里也会安逸很多。⑦一天,小店贴出一张告示,告知小店搬去了东城。我赶紧骑车去找。一条街上,清一色的小店,传出“哒哒哒”响的缝纫店,散发着木香的小木工店,满屋子小背篼、小箩筐、小斗笠、小蒸笼的篾具店,还有摆着小铁锤、小锄头、小镰刀的铁具店。我走进“老家缝纫店”,老人一眼认出我,不停地给我说,这街上人气旺,整条街都是小商小店。老人滔滔不绝地讲着,这个城市好呢,专门给我们腾出一条街来,让我们小店都经营得很体面。⑧我推着自行车走到一棵小叶榕树下,看着那些缝纫店、木工店、篾具店、铁具店,我很激动,为这个城市拥有这些小店激动,为这些小店的老人们激动。这个城市有这么多小店,为我们的日子积聚着点点滴滴生活的便利与温暖。⑨回到家里,我有了新的愿望,哪天退休了,我也要去东城开家小店,做老布鞋垫,做千层底布鞋,天天享受那种布料带来的幸福味道。(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①段写“青草、泥土味、田野”,意在表现小店的自然清新、干净纯粹。B.文章第②段对老妇人进行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明。C.文章第⑦段写城市专门腾出一条街,表现出城市想通过小店获得更大经济效益。D.文章结尾写到我退休的愿望,“幸福味道”正是对和善认真的社会风气的赞扬。2.第④段回忆母亲做千层底布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第③段中的语句。老人依然头也不抬,低声地说了一句:“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呢”我连连称是,随手又拿过一双绣好的鞋垫看,一朵朵花绽放在鞋垫上。(1)赏析画线的句子。(2)赏析加点的词语。4.小店老妇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5.文章标题“老家缝纫店”中的“老家”二字有什么内涵?请简要分析。三、应用12.[权威发布]“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11116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1.3%,较11113年的2.9%有所提升。报告数据还显示,111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上升。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年份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11113年3.3%4.1%16.18%13.13%11116年7.16%161.0%9.3%10.18%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报告发现,虽然111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单位:分钟/每天)年份纸质媒介数字化媒介图书报纸期刊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11113年11.212.213.131616.2164.412.916.1611116年11.410.013.9130.161.410.1318.1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23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其中,118-29周岁人群占19.13%,30-39周岁人群占213.1%,40-23周岁人群占21.2%。117-7周岁人群仅占13.13%。(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11118年4月21日)[广州调查]《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11118)》数据显示:11116年度广州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0%,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916.11分钟,远超11113年度全国成年国民161.416分钟的阅读时长。未成年人以纸质阅读为主,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23.418分钟,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318.1分钟。而成年人在数字阅读上花费了更多时间,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1613.216分钟,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26.132分钟。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率达到27.11%,其中成年人达到916.163%,未成年人相对较低(1813%),而市民日均数字阅读时长达到163.41分钟。另一方面,尽管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已经相当普遍,但数据显示,部分广州市民仍然偏好纸质阅读,如就广州成年人的纸质报纸(130.2%)、杂志(1618.18%)的阅读率而言,这一数字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资料来源:广州文明网)[各抒己见]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忡。我以为,“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更何况,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片化阅读”?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和阅读的内容。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子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人民大学新授郭英剑:我想表述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与数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3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11116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在上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也在提升。B.111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占比最大,电子阅读器阅读占比提升幅度最大。C.11116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都有所提升,但其总时长远远低于人均手机阅读时长。D.11116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年龄越小的人群占比越大。310.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力对碎片化阅读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也是合理的,人们大可不必对数字阅读忧心忡忡。B.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内容受到载体的限制,因此深度、长篇阅读很难进行,目前数字化阅读还无法替代纸质书阅读。C.《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11118)》数据显示部分广州市民在数字阅读相当普遍的今天仍偏好纸质阅读。D.郭英剑认为数字化阅读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阅读的深和浅应由作品内容界定。33.你对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预测?请根据文本内容和自身阅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作。(1)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父母无私的爱的养育,经历苦难之后的成长,不断地学习所积累下来的智慧,陌生人的馈赠,自然界的一花一世界,五千年的锦绣华章……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请以“礼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2)“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重要讲话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1、B【解析】试题分析: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根据第一空前“守土报国”一词可知选“忠义”,第二空前“治军安民”一词可知选“仁义”,第三空前“扶危济困”一词可知选“狭义”,第四空前“同生共死”一词可知选“情义”,故选B。【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B【解析】
试题分析:A.禀赋(bǐn)-(bǐng)、潸然泪下(sān)-(shān);B.正确;C.脱臼(qiù)-(jiù)、泰然处之(chù)-(chǔ);D.太监(jiān)-(jiàn)、坦荡如砥(dí)-(dǐ)。据此,答案为B。3、B【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排列语序的能力。这段文字以“对联”为中心进行讲解,②句是起始句;④句开头的“它”字,代指上句的“对联”,可作为第二句;①句中“与辞赋、律诗、词曲等诸多传统文体相比”来体现对联的“独特性”,可作为第三句;③由“对联是”可以判断此句为结尾句。综合以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④①③。故选B。4、C【解析】
C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5、(1)膏之沃者其光晔(2)不亦说乎(3)富贵不能淫(4)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5)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膏、晔、淫、殷勤、麾、炙、弦”等字词容易写错。6、儒林外史吴敬梓施耐庵慷慨大方、疾恶如仇、豪爽直率、但粗中有细【解析】
(1)由文段中的人物“范进”“胡屠户”可知出自名著《儒林外史》是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2)由文段中的人物“鲁智深”可知出自名著《水浒传》由著名文学家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考查人物的性格,文中追踪、护送林冲,表现鲁达重情义、疾恶如仇;不向差役透露自己的住处表现了鲁达粗中有细的特点。二、阅读7、1.B2.A3.(1)是否(2)通“伸”,伸张(3)最终(4):亲自4.(1)先帝不嫌(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亲自降低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拜访)我。(2)这个人值得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您应当屈尊亲自去拜访他。【解析】1.例句中“以”意思是“把(它)作为”,B项用法同例句相同。A.因为。C.凭借。D.以至。2.A项“表明他们根本不了解诸葛亮。”理解有误。琅琊山的诸葛亮住在襄阳隆中,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说明诸葛亮隐居山野,不慕荣华富贵,不图显姓扬名。徐庶的举荐和向刘备提出“枉驾顾之”的建议,引出下文“三顾茅庐”,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非凡。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注意第(2)小题中“信”为通假字,通“伸”。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字字落实。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此题(1)注意“卑鄙(身份低微,见识浅陋)”的正确翻译。(2)就见:意思是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就,接近、趋向。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译文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诸葛亮回答道:“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8、1.派最终2.D3.芮伯献马4.(1)不听芮季的劝说,执意献马.(2)对王身边的人贪婪不得而诬陷自己缺乏防备。【解析】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古今异义词,使:派。2.考查句子的翻译。根据重点词语:“左右”指身边的臣子,以:认为。求:索求。故选D。3.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要根据文章内容来拟写。此文写的人物是芮伯,事件是芮伯想把得到的良马献给周厉王,故而拟写为芮伯献马。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芮季已经告诉他周厉王是个贪得无厌、听信谗言、良莠不分的昏君,而芮伯却依然献马取宠、行贿送礼。荣夷公果然派人来向芮伯索求东西,没有得到,就在大王面前诬陷芮伯。总结出两点原因一是周厉王贪得无厌,二是王身边的人的诬陷。【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译文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攻打戎,得到一匹良马,芮伯想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劝阻说:"不如舍弃这主意。大王贪欲无厌,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现在在军队回来的时候献上马,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马,就都要向你索求。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王面前说你的坏话,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芮伯不听劝告,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荣夷公果然派人来向芮伯索求东西,没有得到,就在大王面前诬陷芮伯。说:"芮伯还有藏私啊!"周厉王大怒,将芮伯逐出。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有过错。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引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9、1.C2.D3.(1)败坏(2)依靠(3)给……看(4)遭受4.(1)(他们)都智勇双全,一直受到将士们的信服,(宋朝将领)让他们做都统。(2)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解析】1.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据龙尾洲以待之”中的“以”是连词,“来”的意思。A.已经;B.因为。C.来,连词。D.凭借。所以选C。2.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即可作出选择。D.根据“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的意思“张贵身中几十枪,终因力不能支被俘虏。终究他也不屈服,被害死”,可知此项“张贵当场战死”,说法不正确。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根据词语所在的句子的意思来理解词义即可。①句意:不要破坏了我们的事情。败:破坏,搞坏。②句意:张贵倚仗他的骁勇。恃:倚靠,依靠。③句意:举起流星火向他们示意。示:示意,给……看。④句意:张贵身中几十枪。被:遭受。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为”,被;“服”,佩服;“旦日”,第二天;“往往”,到处;“语”,谈论。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选自《宋史》作者:脱脱年代:元参考译文:张顺,是民兵的部将。襄阳被围困五年,悬出重赏招募敢死的战士,得到三千人。寻求部将,找到了张顺和张贵。人们俗称张顺为“矮张”,张贵为“竹园张”。他们两人都有智有勇,向来被众将佩服,让他们做都统。他们发出号令说:“这次出发只有一死,你们有的如果不是出于自愿,应当立刻离去,不要破坏了我们的事情。”人人都受感触而精神振奋。汉水正在上涨,发出一百艘船,逐渐进入团山之下。过了两天,进入高头港口,结成方阵,各船安置火枪、火炮、烧炭、大斧、劲弩。夜漏滴下三刻,起掉石墩出江,用红灯作为标识。张贵首先登船,张顺殿后,乘风破浪,径直向重重包围开进。到了磨洪滩以上,北军的战船和水师布满江面,没有缝隙可以进入。众人乘着锐气总共砍断铁索以及连在一起的木桩几百根,转战一百二十里,黎明时抵达襄阳城下。城中长久断绝救援,听说救兵来了,欢呼跳跃勇气增强百倍。等到收兵,唯独失去了张顺。过了几天,有一具浮尸逆流而上,身着甲胄,手拿弓箭,直接抵达浮桥,人们一看是张顺,身上中了四枪六箭,怒气冲冲像活着时一样。各位将士为之惊叹,把他看作神人,修了坟墓把他收敛埋葬,建立祠庙祭祀他。张贵抵达襄阳以后,襄阳大帅吕文焕极力挽留他共同守卫。张贵倚仗他的骁勇,想返回郢州。攻击的日期已经定下来,张贵就告别了吕文焕东下,检查所率领的部队,等到上船时,帐前有一个人逃走,是有罪过被打过的人。张贵惊慌地说:“我们的事情已经泄露了,赶快出发,他们或许还来不及知道。”又不能衔枚隐藏行踪,就开炮叫喊着开了船,趁着夜晚砍断绳索突破包围冒险前进,敌众都被惊退。出了危险地段以后,已是半夜,天很黑。到了小新城,敌人大军拦击,他们以死抗战。沿岸捆扎芦荻排列成火炬,火光冲天如同白昼一样。到了勾林滩,逐渐接近龙尾洲,远远地看到军船上旗帜飘扬,张贵的部队欢喜跳跃,举起流星火向他们示意,军船看到火光就向前迎来,等到快要会和时,却发现来的船上都是北兵。郢州兵在前两天因为风吹草动而吃惊怀疑,退驻三十里,而敌人大军得到逃跑士卒的报告,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张贵部队作战已经困乏,又遭受出乎意料之外的迎击,被杀伤殆尽。张贵身中几十枪,终因力不能支被俘虏。终究他也不屈服,被害死。10、1.他是父亲的理想。2.记叙了一个父亲用种树的方式来挽救十足的孩子的故事。3.勤劳、有责任心:一直在外打工,逼着孩子读书。。爱孩子、会教育孩子:看到孩子学坏,不打也不骂,用种树的方式启发孩子,默默地等待孩子的成长。4.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排列整齐的小树写成“士兵”,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父亲种的小树蓬勃的长势,为下文我受树苗的启示而醒悟做铺垫。5.“竟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李阳在得到了父亲同意他不上学的请求下的惊讶之情。6.结构上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内容上的作用:深化主题:表达了李阳的悔恨、醒悟和感动之情。7.从父亲的角度:对犯错误的孩子教育得法,信任孩子,默默地等待,最后就一定能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方向。从李阳的角度: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苦,只要真心悔改,一定能成长成一个优秀的人【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解答此题相对容易,注意书写规范,间架结构得当即可。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主人公是“父亲”,事件是“用种树的方式来挽救走向歧途的孩子”,可据此概括。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父亲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文章第三段“父亲常年在外,只知道逼着自己读书”,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位勤劳,有责任心的人;从文中父亲用种树的方式来教育李阳,可以看出父亲关爱孩子,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4.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时按题目的要求先判断句子的修辞,再结合内容分析出修辞的表达效果即可。这句话将排列整齐的小树比作“士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父亲种的小树的长势,也为下文李阳受树苗的启示而醒悟作铺垫。5.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竟然”所处的语境,弄清它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竟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在这里突出了李阳为父亲同意他不上学感动十分的惊讶。6.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段落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分析。结尾段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的作用,要紧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结尾的抒情议论句还起到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的作用。本文的最后一段在结构上就是总结全文,篇末点题;内容上表达了李阳的悔恨、醒悟,深化了主题。7.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启示。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要按题目要求,从父亲及李阳两个角度,提炼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注意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从父亲的角度,可以围绕父亲的教育方法去谈;从李阳的角度,可以围绕对父爱的理解进行。11、1.C2.运用插叙的手法,将老妇人与母亲的共同点表现了出来,突出了她们辛劳及认真做事的态度(耐心),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及对老妇人的尊敬。3.(1)“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呢”,呼应前文十字绣上的“中国梦,我的梦”;既强调了每个人都有梦想,也语带双关地暗示自己虽老,也有梦想;老人朴实的话里,说出了当今主流的价值观,使文章的主题更为深远。(2)“绽放”既指鞋垫上绣好的一朵朵绽开的花;也指老人的好手艺和鞋垫的好质量,得到十分清楚的呈现,并且能像美丽的花儿一样给人以美的感受。4.①小店老妇人常在缝纫机旁干活,体现了她的勤快。②老妇人常含微笑,体现她的温情与开朗。③老妇人做工细致认真,体现她良好的职业操守。④老妇人为小店搬迁而欢欣,体现了她的热情与满足。5.①“老家”让人想到了家中的母亲,营造了浓浓的家的温馨。②“老家”呈现的是老手艺活,暗示着一些传统手工的传承不但承载着亲情,更需要传承和保护。【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A、B、D三项理解分析无误,C项第⑦段写城市专门腾出一条街,从“老人滔滔不绝地讲着,这个城市好呢,专门给我们腾出一条街来,让我们小店都经营得很体面。”一句可以看出并不是“表现出城市想通过小店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因此选C。2.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作用:(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使文章脉络清晰。(4)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5)突出主题,升华主题。(6)为下文作铺垫。(7)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8)补充说明了有关文章的具体内容。(9)让文章结构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10)使结构紧凑。(11)有助于情节的展开,刻画人物性格,补充背景材料,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突出其某个特点,或交代细节,从而升华主题。本文第④段由“我拿过一双千层底的布鞋,沉甸甸的,手摸上去,那种厚实感一下笼罩过来。”过渡到“我见过母亲做千层底布鞋”引出对母亲的回忆,这是插叙手法。“一张张白色的土布用面糊粘起来,再剪成各式鞋样,然后用细麻绳一针一线地钉”“密密麻麻钉上两千多针,母亲要费上十多个夜晚才能做好”“母亲右手中指上戴着一枚铜顶针,针头吃进布底后,再用铜顶针去顶针尾,针头露出来,再用牙齿把针头扯起来”可以看出母亲做布鞋很辛苦;“两千多个针眼,就是这样反复两千多次”“断了,接上,母亲有的是耐心。”可以看出母亲有耐心。母亲在“辛苦、耐心”方面与老妇人有共同点,“我”对老妇人油然而生敬意。3.本题考查语言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找准句子的语言特点,再根据特点思考该句的表达作用,然后结合整篇文章思考深层作用。答题要做到准确简洁,可用以下答题模式:语言特点(修辞或描写方法或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表达效果(手法或词的表达作用)+深层作用(语境作用)。本题(1)“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呢”一句是老妇人的语言描写,联系前文“这时,屋子里一幅“中国梦,我的梦”的十字绣吸引了我,我静静欣赏着。”两句是相互呼应的;老妇人说此句话既是指每个人有梦想,也指自己人老有梦想;“中国梦,我的梦”具有时代性,“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呢”说出了当今主流的价值观,使文章的主题更为深远。本题(2)“一朵朵花绽放在鞋垫上”一句可以看出“绽放”是描写花的开放,这些花是老妇人一针一针地绣在鞋垫上,绽放的花也是老妇人精湛手艺的结晶。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文中“她要么专心绣着鞋垫,要么精心纳着千层鞋底,要么专注地转动着缝纫机,给顾客缝补一个拉链,为顾客改一条裤子。”可以看出老妇人很勤快;“专心”“精心”“专注”更看出她做工细致认真,有职业操守;“笑容安静地绽放”可以看出她她的温情与开朗;“老人一眼认出我,不停地给我说,这街上人气旺,”“老人滔滔不绝地讲着,这个城市好呢,专门给我们腾出一条街来,让我们小店都经营得很体面。”可以看出小店搬迁后老妇人的热情和满足。5.本题考查对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一要理解文题的具体意思,二要理解与主题相关的意思,即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做到作用与文本内容结合。“老家”本指父母长期居住的地方,在那里能感受到温暖,文中“那声音温暖地传入我的耳朵,像极了母亲的一句问候。”让人想到了家中的母亲,营造了浓浓的家的温馨。文中“看着那些缝纫店、木工店、篾具店、铁具店,我很激动,为这个城市拥有这些小店激动,为这些小店的老人们激动。这个城市有这么多小店,为我们的日子积聚着点点滴滴生活的便利与温暖。”可见“老家”呈现的是老手艺活,暗示着一些传统手工的传承不但承载着亲情,更需要传承和保护。三、应用12、32.C310.D33.【
参考答案一】我认为纸质阅读目前并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完全替代,纸质阅读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现在学校教材、合同、公文等都不能脱离纸质阅读。其次部分人对纸质阅读的偏爱也将稳定纸质阅读在人群中的占比,纸质书更便于做笔记和保存,很多书籍也具有宝贵的收藏价值,这些都是数字化阅读所不具备的特点。【
参考答案二】我认为纸质阅读运渐会被数字化阅读替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如KINDLE等电子阅读器,以及各类阅读app,数字化阅读变得越来越普遍,各个年龄层接触数字化阅读的人也在逐渐增多,数字化阅读的时间也在随之增加。而且数字化阅读的信息容量也在逐渐增大,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阅读内容。【解析】32.A正确,由第①段可知。B正确,由表1对比数据可知。C错误,由表2“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可知,“报纸”的阅读时长116年较113年比有所下降。D正确,由第③段对比数据可知。310.A正确,由原文【各抒己见】第①段可知。B正确,由原文【各抒己见】第②段可知。C正确,由原文【各抒己见】第③段可知。D不正确,由原文【各抒己见】第④段“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可知原观点并没有肯定“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33.科技与传统的对比和讨论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十分常见,学生平时需要对此类知识进行积累,关注生活中的科技发展与其带来的变化,自己也要对各种现象有所思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阐述观点的能力,需要学生结合实际找到适合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难度不算大。如认为纸质阅读目前并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完全替代,可从纸质阅读有不可替代性和人们对纸质阅读的偏爱等角度作答。如认为纸质阅读运渐会被数字化阅读替代,可从电子阅读器的普及和接触数字化阅读的人也在逐渐增多、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等角度作答。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礼物凡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是老师送我的礼物,也是我前进路上的一盏灯。怎么办,又要去上小提琴课了,按刘老师要求每晚最少练40分钟的基本要求,我这个星期练的时间实在算是少的了,才练了三次,每次也只有30分钟,所以,成果显而易见,肯定又要挨老师训了。路上,我怀着无比烦躁的心情,慢慢悠悠地走着,一边想着,如果迟到,老师是不是就没时间说我了,一边又想着,小提琴一节课还是挺贵的,一节课时间也短,如果迟到了,学的东西就更少了,所以,不自觉的,还是加快了步伐。我没有迟到。直到课上完,即使我拉得不熟练老师也没说什么。我正暗自庆幸逃过一劫,飞快收拾好琴具,准备快速逃离,只听到刘老师叫了声“你等一下”。我十分不情愿地走回教室,老师看了看我,又叹了口气,然后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明白你不想练琴,因为很枯躁,因为会占用了你玩的时间,但是你只要换个方向想想,把它当成学习之外的另外一种放松心情,那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当你觉作文得练琴其实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时,那你就会慢慢爱上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临时签订合同报告
- 国企劳动派遣合同
- 合同法案例精解
- 钟点工聘用合同范本
- 大班课件《谁是采蜜冠军》
- 2024正规的自然人借款合同样本
- 2024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合同】
- 2024个人租房协议书合同租房协议书(详细版)
- 2024标准销售业务员合同范本
- 2024个体借款合同协议模板
- GB/T 10095.1-2022圆柱齿轮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第1部分: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 GB/T 25296-2022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试验导则
- GB/T 7424.2-2008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
- GB/T 26342-2010国际运尸木质棺柩
- DB63-T 2083-2022公路波纹钢管涵洞通道设计规范
-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23年)-1
- 《认识牙齿》教学课件
- 季节性检查表
- 最新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
- 控制三高健康生活远离心脑血管疾病课件(模板)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在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