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宝清第一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宝清第一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宝清第一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宝清第一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宝清第一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宝清第一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促成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唐朝A.政治军事实力的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2.下面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武装起义(部分)及国内形势表。由此可推知,此时期年份事件1906年萍乡煤矿工人、浏阳会党醴陵士兵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3万人1907年同盟会在广东惠州七女湖联合一部分会党力量发动起义1908年黄兴先后在广东钦州、廉州、云南河口起义1910年赵声、倪映典组织广州新军举行起义1911年黄兴、赵声联络广州新军、防营、警察、民军举行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湖北军政府成立A.资产阶级革命派积小胜成就大胜B.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已土崩瓦解C.暴力革命是制度变迁的唯一方式D.民主革命的爆发具备一定社会基础3.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没有“一战”就不会有十月革命的发生 B.俄国所有革命的必备条件是“有战争”C.“一战”激化俄国内矛盾推动革命发生 D.参与“一战”是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4.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说:“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这个观点反映近代日本的一个特点,即A.“脱亚入欧”B.“和魂汉才”C.“师夷长技”D.“尊王攘夷”5.相对如图而言,明治维新后最突出的变化是A.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B.从幕藩体制发展为中央集权体制C.从君主专制转化为君主立宪体制D.从东亚文化圈的国家到脱亚入欧6.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此举旨在A.建立新时代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B.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C.为向杜会主义过渡奠定思想基础 D.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7.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A.民间租佃关系日益规范B.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C.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D.对经济控制逐步加强8.秦朝部分律法律法主要内容《田律》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降雨量和受益田地的面积以及受灾的面积,中央政府严密关注生产进度等《厩苑律》规定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奖罚制度十分明确,如牛因劳累而腰围每瘦一寸,主事者受笞打十下的惩罚等《仓律》不同身份人的口粮定量都做了严格明确规定等这一现象反映了秦朝A.农业上的精耕细作 B.法律体系十分完备C.经济管理的军事化 D.户籍管理较为严密9.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流行词汇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时期流行词汇15、16世纪新航路、新教17、18世纪革命、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表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其中,19世纪中期的流行词汇是A.工业家、社会主义B.理性、危机C.进化论、浪漫主义D.垄断、罢工10.小吴经常以“日耳曼人征服”、“隶奴与农奴”、“查理·马特改革”、“封建等级”等为关键词搜索有关资料。据此推测他关注的是A.欧洲君主专制 B.欧洲封建制度 C.德国宗教改革 D.中世纪城市自治11.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拥戴皇长子朱常洛,而明神宗意欲立朱常询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被立为太子。这场国本之争表明A.官僚体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 B.明朝的君臣关系极度紧张C.明朝皇帝已经失去了太子册立权 D.专制集权制度出现了削弱12.商周之际,人们普遍认为,君主受上天的旨意统率万民,是身负天命不可替代的。纣王自恃“天命在身”而肆意为虐。自从武王伐纣代商而兴之后,周人试图转变这种固有的政治意识,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制造“天命在德”的政治舆论。这一变化旨在A.强化君主专制 B.塑造政治认同 C.否定“君权神授” D.宣扬道德教化13.周代在王位和诸侯国国君继承对象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嫡出,若没有嫡出之子,再考虑庶出;在坚持“立嫡”原则的同时,还要坚持以年龄排序的原则,由长及幼,不能错乱。这说明周代A.儒家“尊老敬长”的礼制成为政治准绳B.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前提与基础C.官僚政治的巩固须借助嫡长子继承制D.注重维系政权继承的稳定性14.明末,一些文人对代代相传的话本编辑、加工,并模拟话本进行小说写作,又通过书商的大量刊印、发行,使白话小说在当时社会流传甚广。明末白话小说广为流传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B.印刷技术不断革新C.封建社会逐渐由盛转衰 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15.1877年5月,发生了法国共和派西蒙内阁打击教权主义的活动,总统写信对西蒙进行指责,西蒙内阁被迫辞职,王政派的布罗伊便被任命为内阁总理,众议院就此提出抗议,总统又将众议院解散。材料反映出当时法国A.政治力量对峙严重危及共和制 B.总统拥有较大实权C.保皇派获取到了政治上的优势 D.社会发展尚不明朗16.下列材料描绘的内容与所指对象相符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7.1882年,德国女性在农业领域的就业比重仅为1.8%,1907年这一比重增加到2.5%,女性在农业领域的就业状况与男性相差无几。这种变化说明A.农业生产的收益日益增加 B.工业化推动社会结构转型C.女性的家庭地位不断降低 D.劳动力短缺现象十分严重18.有学者惋惜:1840年至1860年使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光阴。其意指是A.当时知识分子反抗西方侵略,人才大量牺牲B.满清致力修补对外关系,无暇进行内部变革C.鸦片战争爆发中断了魏源等筹划的改革工作D.鸦片战争后满清仍以天朝自居,延误改革时机19.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 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0.中国夏商之际的“方国”名称来源于商朝晚期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卜辞,卜文中多以“X方”的形式称呼这些诸侯部落或国家,它们与中原共主王朝夏、商构成一种政治联盟关系,而西周在广阔的疆域内授土授民,既封且分。这表明A.夏商实现了对方国的直接统治 B.方国与夏商王朝政治关系平等C.分封制增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力 D.分封制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21.晚清中央和各地方设具有传习性质的工艺局,其中直隶各属传习工场艺徒人数达2712人。直隶各属民办工厂,所用技师匠目,多属该工艺局毕业工徒,据此可知A.政府行为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B.满足中国抢占国际市场的需求C.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到来 D.近代企业带有传统官营的色彩22.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五十万个村庄一样,他们很快就要透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C.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 D.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23.1950年香港对内地贸易总值比上年增长了73.4%,但1952年却比上年下降了45.3%。香港对内地贸易总值急剧下降,主要是因为A.苏联加大了对华援助 B.新中国经济迅速恢复C.西方孤立和封锁中国 D.内地改变了经济制度24.下表是清代前期民间年画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部分)。这反映出,清代前期年画名称主题《女子自强》妇人携带两名幼子向教书先生请教,年画上文字大意为:女性只有自强,才能与男子共同生存下去《庄稼稼穑难》妇女已经大量迈出家门,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妻打男挨》妻子是一副“悍妇”形象,丈夫则被打得跪地求饶A.底层女性地位上升 B.女性自主意识日益凸显C.女性维权意识强烈 D.封建礼教内容与时俱进25.下图为1954年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该作品反映了A.农民土地改革之后的喜悦 B.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C.扫盲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 D.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变革26.1960年,英国与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六国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由于联盟的实力不及欧共体,英国和丹麦于1972年底退出联盟,后加入欧共体,其余成员国也纷纷与欧共体国家签署建立自由贸易区协定。这体现了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力日趋减弱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放缓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向明显D.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27.“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材料中的“我”所代表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波兰D.捷克斯洛伐克28.“读书万卷不学律,致君泽民总无术”反映的是哪个学派的思想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29.1870年代,当法国皇家科学院举办年度艺术展览时,一帮被批评家们冠以“印象主义派”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被拒之门外。这主要在于该类作品A.强调刻画英雄人物 B.创作风格悖于传统C.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表现手法夸张抽象30.冷战结束后,欧盟东扩吸纳了东欧国家,但欧盟不但未能因此而强大反而导致了欧盟一体化进程停滞不前,致使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危险。这佐证了A.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B.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力减弱C.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崛起 D.区域集团化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宋育仁(1857—1931年),四川富顺县人,1886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I894年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在欧期间,他锐意考察和研究外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经常出入英国议院、学校、工商各界,写成《采风录》4卷,介绍西方的政教、风俗。回国后,他参加维新组织“强学会”,主讲“中国自强之学”018%年,到重庆主持四川商务矿务,兴办煤油、煤矿、玻璃等公司。1897年,创办爱国杂志《渝报》,树起了维新宣传的旗帜。1914年,宋育仁赴京任国史馆纂修并主持馆务;1917年,任四川国学学校校长。晚年他隐居成都东郊狮子山一心修志著书,不问世事,编撰完成了《四川通志》初稿与《富顺县志》。——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育仁的主要活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育仁的主要活动。32.材料1978年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没有金融活动,金融活动与财政活动合为一体,当时中国唯一的一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财政部。1984年,组建了中国工商银行,加上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形成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体系。与此相适应,财政不再对国有企业拨款,改为由银行贷款,至此,金融的功能与财政的功能得到初步分离。1990年,上交所、深交所成立,中国人民银行颁布《证券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证券公司是专门经营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金融业分业经营的雏形开始出现。2003年,中国银监会成立,建立了独立于政府行政权的第三方专业监管,人行不再承担监管的职能,实现了行政与监管的分离。2004年,中央汇金公司成立后,拉开了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造的大幕,此后国家不再对银行的经营好坏承担无限责任,银行的经营业绩由银行负责,自担风险。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造使得中国银行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也顶住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据曹远征《大国大金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40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和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意义。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张议潮(?-872年)沙洲敦煌人,世代为州将。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落,河西诸州为吐蕃控制。河西人民惨遭吐蕃的蹂躏,“壮丁者沦为奴婢,种田放牧;羸老者咸杀之”。公元848年,张议潮结交豪俊,发动起义驱逐吐蕃守将,光复沙洲,并先后收复河西各州。唐宣宗下诏褒奖张议潮,授归义军节度使,统领河西地区。张议潮加强战备,积极防御,领导河西军民多次击退吐蕃军队进攻。他着手恢复农业生产,在沙洲兴修沟渠,发展灌溉,妥善安置沙洲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在河西地区大力传播汉族的先进文化,“训以华风,咸会训良,规俗一变”,很快就使沙洲“人物风华,一同内地”;仿照内地的军政体制,恢复了相应的一套文书、行政制度,按照唐制编制新的户籍,制定新的赋税制度。经过努力,河西走廊也慢慢回复到了往日的繁荣景象。——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议潮光复河西各州归唐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张议潮的历史功绩。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据材料“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等信息可知,统治阶级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故D选项正确;唐朝政治军事实力强大与音乐出现融合不同地域文化分格没有直接关系,故A选项错误;秦统一后,百家争鸣局面逐渐结束,故B选项错误;材料所述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而不是现实统治的需要,故C选项错误。2、D【解析】

根据材料“1906年,萍乡煤矿工人、浏阳会党醴陵士兵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3万人”“1911年黄兴、赵声联络广州新军、防营、警察、民军举行起义”结合所学可知同盟会成立以后的各地武装起义不但有新军士兵,还有警察、民军和群众,表明辛亥革命的爆发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基础,故传D;根据所学可知同盟会组织的武装起义只有在武昌起义中获得胜利,A错误;B是在武昌起义后,排除;C说法绝对,排除。3、C【解析】

材料中列宁的意思是因为一战促使了俄国革命的条件成熟,缩短了革命形势发展准备时间。根据所学,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促使了革命条件的加快成熟,故C项正确;战争只是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促进因素,排除AB;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的爆发,不是说.参与“一战”是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排除D。故选C。4、A【解析】

根据材料中福泽谕吉所说的对邻邦和西洋国家的态度,可知这是日本近代所谓的“脱亚入欧”论,A项正确;“和魂汉才”是古代日本学习中国的做法、“师夷长技”和“尊王攘夷”分别是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和武装倒幕运动,这些活动与“与其坐等邻邦之进……不如脱离其行伍”的说法不符,BCD三项错误。5、B【解析】

明治维新之前的社会是幕府统治,明治维新之后实行天皇制,明显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正确;图示说明的是管理体制的变化,不是社会性质的巨变,排除A;君主立宪体制确立的标志是《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排除C;图示没有显示出日本脱亚入欧的信息,排除D。故选B。6、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教育领域上的方针要为国家建设和为人民服务,肃清旧社会的参与,主要是为了建立新时代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A正确;此时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尚未完成,B排除;向社会主义过渡时间是1953年到1956年,C排除;D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排除。故选A。7、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宋朝保护财产权的立法,这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得民事经济活动较前代活跃,民事侵权纠纷相对较多,相应的规定民事侵权的法律也较为丰富。这本质上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的制定与完善,故选B。A、C、D三项不符合题目材料主旨。8、C【解析】

秦朝部分律法内容体现了政府“关注农业的发展状况”及与农耕密切相关的“耕牛”饲养,针对不同情况予以奖罚。对不同身份人的口粮也做了严格限制,这体现了经济管理的军事化,C正确;A与材料无关;材料体现的是秦朝的部分律法,B以偏概全;D与材料无关。9、A【解析】

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A项符合题意;17、18世纪,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兴起,故B项排除;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后期,故C项排除;垄断出现于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排除。【点睛】“19世纪中期”是关键时间信息。10、B【解析】

根据题干“日耳曼人征服”、“隶奴与农奴”、“查理·马特改革”、“封建等级”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欧洲中世纪的历史现象,由此可知,小吴关注的是欧洲的封建制度,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不能概括题干全部信息,排除A项;德国宗教改革为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排除C项;中世纪城市自治属于欧洲封建制度的一方面,排除D项。故选B。11、A【解析】

“明神宗意欲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被立为太子”表明官僚体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君臣关系极度紧张,排除B;皇帝依然掌握对太子的册立权,排除C;明清时期,专制中央集权持续加强,D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12、B【解析】

依据材料“君主受上天的旨意统率万民”“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并结合商周政治制度来看,周朝改变政治意识以获取百姓的认同、支持。B正确;君主专制出现于秦朝,A排除;“君权神授”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C排除;道德教化是春秋末期的孔子提出的,D排除。故选B。13、D【解析】

周代规定王位和诸侯国君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有利于维系政权继承的稳定性,故选D项;材料体现了宗法制,没有涉及礼制,故排除A项;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故排除B项;周代实行贵族政治,不是官僚政治,故排除C项14、D【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市民阶层队伍壮大,需要丰富精神生活,小说恰恰满足了这种需要,因此这时期白话小说的流传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宋代已经松动,而非在明代开始松动,A项错误;明代印刷技术是有革新,但不能说不断革新,且材料现象与印刷技术革新无直接关系,B项错误;小说的流传不能反映封建社会由盛转衰,C项错误。15、B【解析】

由材料信息“总统写信对西蒙进行指责,西蒙内阁被迫辞职……总统又将众议院解散”可知,此时法国总统拥有较大的实权,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危及共和制,故A项排除;1875年共和派以一票的微弱优势取得胜利,故排除C项;共和制度已是发展的趋势,故D项排除。16、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所说的“烧生铁精以重柔铤”,“以柔铁为刀脊”,对应的是将生熟铁一起冶铸的灌钢法,B项正确;①栏中“江南水轮不假人”“一轮十筒挹且注”,相对的是唐代的灌溉工具筒车,而非翻车,③栏中“越窑”、“翠色”指的是青瓷而非白瓷,④栏中“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描绘的是陆上丝绸之路,不是海上丝绸之路,ACD三项错误。17、B【解析】

据材料“就业比重仅为1.8%……增加到2.5%”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女性地位提高,就业比重增长,成为重要的劳动力,说明工业化推动社会转型,故B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妇女就业状况,不能体现农业收益的增加,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妇女地位的提高,故C选项错误;妇女就业比重增加,说明劳动力增加,不是短缺现象,故D选项错误。18、D【解析】

据材料“1840年至1860年使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光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并未认清世界形势,仍然固步自封,没有积极变法强国,故D正确;1840年至1860年并没有大量知识分子反抗西方侵略而牺牲,故A排除;当时满清政府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而不是致力修补对外关系,故B排除;魏源等人并没有主张改革变法,故C排除。19、C【解析】

据材料“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说明唐玄宗时期绢布绫罗丝绵可以当货币进行物物交换;“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可知,交换的在市价一千以上的,也可以钱物兼用,否则违者科罪。这说明政府没有认识到物物交换与货币交换之间的区别,没有认识到货币交换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打破原有交易规范,只是以立法的形式维护物物交换,A错误;B与材料无关;据材料分析可知,政府没有认识到物物交换与货币交换之间的区别,没有认识到货币交换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没有顺应经济发展趋势,D错误。20、C【解析】

夏商时期中原王朝和地方诸侯方国构成政治联盟,到西周时期“授土授民、既封且分”建立诸侯国,形成中央与地方的统属关系,表明分封制增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力,C项正确;夏商时期中原王朝与方国是政治联盟,还未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统治,A项错误;夏商王朝是各方国的“共主”,与方国不是平等关系,B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不仅局限于边远地区的开发,D项错误。21、A【解析】

依据材料“民办工厂,所用技师匠目,多属该工艺局毕业工徒”来看,晚清时期政府推动了工厂的建立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中国近代工业化产生了推动作用。A正确;此时中国尚不能维护国内市场,更不用提及抢占国际市场,B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时中国处于民国政府统治时期,清政府已被推翻,C错误;工艺局有官办色彩不能代表整个近代企业都带有官营的色彩,D错误。故选A。22、D【解析】

材料是改革开放后,关于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情景的描述,说明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故选D;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实现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排除A;农村基层选举和政府机构无关,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直接选举全面展开,排除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五十万个村庄一样,他们很快就要透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联系所学我国基层民主建设成就分析解答。23、C【解析】

抗美援朝时期,香港对内地贸易总值急剧下降,主要是因为西方孤立和封锁中国,C项正确;苏联对华援助、新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内地改变经济制度都不是香港对内地贸易额下降的主要原因,ABD三项错误。24、B【解析】

材料中的“女子自强”“妇女已经大量迈出家门,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妻打男挨”等信息凸显了当时女性的自主意识,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底层妇女地位和女性维权意识,故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涉及封建礼教内容的变化,故排除D项。25、B【解析】

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及“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的描述可知,该作品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故选B。画中老人持有的是选民证,而非土地证,且土地改革在1952年已经基本完成,与材料时间也不符合,故排除A;画中老人持有的是选民证,而非与教育相关的证书,排除C;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即1954年生产资料所有制还未实现根本变革,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的成就,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画不是重点,对画背景的解读才是,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务必请关注括号内的解释信息。26、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英国和丹麦于1972年底退出联盟,后加入欧共体,其余成员国也纷纷与欧共体国家签署建立自由贸易区协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信息所处时代特征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向明显,故选C项。材料没有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力日趋减弱,故排除A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放缓与所学史实不符,排除B项。仅从材料判断不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故排除D项。点睛:材料“英国和丹麦于1972年底退出联盟,后加入欧共体,其余成员国也纷纷与欧共体国家签署建立自由贸易区协定”反映出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27、D【解析】材料信息“慕尼黑做出的决定”说明这个国家是捷克斯洛伐克,故D项正确;英法是《慕尼黑协定》的制定者,故AB错误;波兰是下一个受害者,故C项错误。28、B【解析】

材料意思是书读得再多,不读律书,也没有办法辅佐君主做像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可见崇尚法治。结合所学,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儒家主张仁者爱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29、B【解析】

材料显示,这类作品为印象派画作。印象派画家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遭到时人的批评和拒绝,B正确;A项与印象画派作品不符,排除;C项为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D项为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30、D【解析】

材料“欧盟东扩吸纳了东欧国家,但欧盟不但未能因此而强大反而导致了欧盟一体化进程停滞不前,致使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危险。”表明欧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可以得出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过程中也是充满了曲折的,故D正确;当今世界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多极化格局尚未正式形成,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突显大国的影响,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第三世界国家问题,故C不正确。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主要活动:研究和介绍西方先进文化;传播维新思想;主持和创办工矿实业;出任校长,从事教育事业;著书立说,编撰地方志。(2)简评: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传播了西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开办实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四川文化教育发展做出贡献;为保存文化典籍做出贡献。【解析】

(1)活动:根据材料“考察和研究外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经常出入英国议院、学校、工商各界”可归纳出研究和介绍西方先进文化;根据材料“参加维新组织‘强学会’”可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