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创新探究13000字(论文)】_第1页
【后危机时代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创新探究13000字(论文)】_第2页
【后危机时代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创新探究13000字(论文)】_第3页
【后危机时代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创新探究13000字(论文)】_第4页
【后危机时代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创新探究13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危机时代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创新研究摘要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出境旅游上,我国出境人数在世界旅游人数上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增长。2015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超过4万亿元,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85.8%。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旅游贸易中,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为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路径需要进行优化。本文主要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我国在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后危机时代上海市旅游服务贸易模式发展为例,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路径进行归纳。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路径;模式目录TOC\o"1-3"\h\u142741.引言 4135481.1选题背景及意义 4204941.2研究方法 680601.3文献综述 611881.3.1国外研究现状 6309811.3.2国内研究现状 855712.旅游服务贸易概念及发展历程 9249852.1相关概念 9104572.1.1后危机时代 9245802.1.2旅游服务贸易 9113132.2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 10269592.3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模式 11104823.后危机时代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2126103.1后危机时代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 12322832.3.1入境旅游发展持续稳定 12296732.3.2出境旅游发展迅速且消费旺盛 1352192.3.3分布较为集中且发展呈萎缩状态 14103573.2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15230853.2.1旅游产品结构过于单一 15204613.2.2旅游法律不完善 1540693.2.3旅游服务质量较低 15262443.2.4旅游产品国际宣传力度不够 15288043.2.5旅游服务贸易核心竞争力下降 16298474.上海市旅游服务贸易的模式与路径 16243444.1上海市旅游服务贸易的模式 16257544.1.1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16116534.1.2旅游产品多元化 1775464.2上海市旅游服务贸易的路径 1765224.2.1旅游服务贸易专项资金支持 17138914.2.2自贸区特色旅游 1757944.2.3游轮旅游产业完善 18154404.2.4长三角区域旅游 18130355.总结与建议 1853665.1总结 18246435.2建议 18284785.2.1加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19246005.2.2提升旅游产品质量 1989185.2.3提升国际旅游形象 1937515.2.4加大国内旅游市场监管力度 194930参考文献 21

1.引言1.1选题背景及意义20世纪70年代起,在全球范围内,服务贸易最终成为独立的概念。服务贸易在之后的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发展速度逐渐超越货物贸易,演变成全球主要的两大贸易之一。多年来,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基本由分布在欧洲和美洲的旅游大国所控制,目前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变,欧洲虽然是世界旅游服务贸易最为发达的地区,但在全世界旅游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62%下降至1999年的57.5%左右。20世纪5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旅游市场的份额不到3%,而1991年己经升至24%左右。1950-1991年,世界国际旅游收入平均每年增长6.7%,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率高达13.5%,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梁圣蓉.外商直接投资的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创汇效应与时空差异[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2016,(02):68-76.梁圣蓉.外商直接投资的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创汇效应与时空差异[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2016,(02):68-76.旅游一直是国际收支经常账户服务中最重要的项目,在服务平衡中处于关键位置。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快速发展,旅游服务的进出口不断增加。在服务贸易部门,旅游业保持了最大的盈余,成为服务业最重要的外汇来源。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额、进口额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根据联合国WTO的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口、出口都排进了世界前五位,己经在实际上确立了旅游服务贸易大国的地位。然而,另外一个现实的情况是,根据WTO的数据,1998年至2002年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占服务出口比重一直在50%以上,这一比重在2003年快速跌至40%以下,而受2008年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影响,中国旅游业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入境旅游市场出现明显下降,这一比重己不足30%,只有27.89%。旅游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部门中的比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旅游服务贸易的作用和地位重新引起广泛的讨论。这种规模的增长与结构调整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旅游业总规模仍然稳步增长。另一方面,服务贸易行业的旅游服务贸易比例一直在下降。许多现象表明,中国旅游业正在发展结构调整趋势。近年来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越来越大。2013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为730亿美元,2014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对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优化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成为当前必须思考的课题。1.2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本文通过图书馆、知乎等渠道搜索后时代危机、旅游服务贸易等相关关键词,对学者们的文献进行阅读,通过整理、归纳,丰富本文的理论依据。案例分析法。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本文以天津市为例,对其旅游服务贸易为例,对其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路径进行整理。1.3文献综述1.3.1国外研究现状关于服务价格与技术差异对服务贸易结构产生的影响。Sagari(1989)得出结论,国家间存在技术水平差异,他进一步修正了传统理论模型,将技术水平的差别引入原始的H-O-S模型。论文分析中,技术转移被纳入到服务贸易内容中。该研究学者Sagari认为,由于技术与劳动熟练性的差异,不同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类,是存在不同的比较优势的,Jones(1990)得出结论证明,服务价格、劳动生产率,这两方面是存在某一相关关系的宋瑞.旅游服务贸易、经济增长与汇率——基于美国数据的VAR模型分析[J].经济管理,2015,(10):117-124.宋瑞.旅游服务贸易、经济增长与汇率——基于美国数据的VAR模型分析[J].经济管理,2015,(10):117-124.关于要素票赋成为服务贸易形成比较优势的原因。R.J.Langhammer(1989),B.Hoekmanand和G.Karsenty(1992)等人通过测算不同收入水国家的要素票赋,得出结论,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受收入水平影响,即越高的收入水平下,存在越大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当然在实证研究中存在一些个别情况,在一些国家中,收入水平虽然不高,但仍是存在比较优势的。Deardorff(1985)得出一国的服务贸易产品,都遵循价格差异下的比较优势原则,但由要素享赋的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将对服务贸易结构起到决定性作用。Jones等人(1990)通过建立特定要素模型,来分析服务贸易中要素享赋所起的作用,并研究了服务贸易的最终选择的方式问题。学者主要将生产者服务贸易,作为本类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金融、保险在内的以知识、技术为主的资本密集型服务产品。Grubel等人(1990)详细定义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并深入将其起因结果等发展过程做了详细分析;Guerrieri等人(2005)具体分析了服务业竞争优势,并以产业互动为切入点,研究了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Francois(1995)针对在交替模型角度下,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动态效应模型做出总结。又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角度的研究,证明得出金融服务贸易、竞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得出,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可带动总收入与总产出的相应增加。基于旅游资源角度研究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学者主要有:G.Deasy和P.Griess(1966),S.Smith(1989)其主要观点为一国或地区拥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可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进而提高旅游市场份额。基于旅游竞争策略的角度研究的学者主要有:J.Jribe(1997),Calantone(2005),LittleJoinDavid和WatsonSandra(2008)其主要观点为一国旅游业具有竞争优势,并不意味着一定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竞争优势还需要相应的竞争策略辅助其将竞争优势转化为竞争实力。在旅游业贸易发展的情况下,早期的研究文献从需求的角度着重研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旅游的概念主要是从需求的角度来定义的,需求模型往往集中在讨论旅游收入如何改变旅游市场的变化,如市场价格的变化,旅游成本,汇率变化等等,这些变化将导致目的地国家旅游流量的变化,这样一个研究框架的显着优点是可以作为旅游市场的短期预测工具来分析和预测主要来源旅游目的地市场(Jensen,2007)。但该种研究框架的前提假设是将所有旅游目的地国家作为一个同质对象来处理,一方面它忽视了旅游产品的差异(Papatheodorou,2001),另一方面它也忽略了旅游产品输出国的旅游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又是旅游流的重要吸引源泉,TrauerandRyan(2005)和YoonandUysal(2005)都论述到了这一点。另外,需求分析框架是一种静态的研究方法,它忽视了旅游目的地国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征,而旅游目的地国家各自不同的历史演进过程也是吸引旅游客源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研究旅游流时应该将旅游目的地国旅游发展不同阶段的动态比较优势因素也考虑进来。1.3.2国内研究现状关于服务贸易结构的研究中,赵景峰等(2006)使用服务贸易项目对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研究的三个指标进出口比例,竞争力指数,贸易和贸易差额进行平衡。通过实证检验,结论证明,中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有落后的增长方式。传统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势并不明显,现代服务贸易部门的发展落后,与国际比较,整体竞争力较弱。张碧琼(2006)对比研究了我国和世界的服务贸易结构数据后,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服务结构发展落后。中国传统服务贸易行业的具体表现相对较大,现代服务贸易部门显然处于劣势。曲凤杰(2006)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认为优化出口结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且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可通过发展服务贸易,优化服务贸易结构的途径,要不断加强服务贸易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及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在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中,倪珊珊《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现状及改善路径》指出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21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上涨23%。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欧盟、美国的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目的地,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出境旅游市场。然而,中国自2009年首次出现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后,逆差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基于此,首先分析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现状,并剖析了产生逆差的原因,最后从政府宏观调控、树立国际形象、细分客源市场等视角提出了改善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路径选择、梁佼佼、傅晓《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优化路径》指出目前中国出境旅游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却非常萎靡。在分析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优化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路径,以期为促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刘名俭、唐静《中国旅游企业“走出去”的路径与模式分析》中指出在中国旅游业现有发展基础上,提出中国旅游企业可通过国际旅游接待、分销渠道构建、跨境旅游服务、管理合同、特许经营、绿地投资、收购兼并等七种基本路径“走出去”,并根据服务出口、协议签订、资本投入三个划分标准,提出了旅游出口、旅游契约、旅游投资三种“走出去”模式。2.旅游服务贸易概念及发展历程2.1相关概念2.1.1后危机时代后\t"/item/%E5%90%8E%E5%8D%B1%E6%9C%BA%E6%97%B6%E4%BB%A3/_blank"危机时代就是指随着\t"/item/%E5%90%8E%E5%8D%B1%E6%9C%BA%E6%97%B6%E4%BB%A3/_blank"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由于固有的\t"/item/%E5%90%8E%E5%8D%B1%E6%9C%BA%E6%97%B6%E4%BB%A3/_blank"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而使世界\t"/item/%E5%90%8E%E5%8D%B1%E6%9C%BA%E6%97%B6%E4%BB%A3/_blank"经济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严重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又一次冲击。在各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其中中国政府追加了四万亿的投资来刺激经济,主要投资在国家的基础建设方面。2009年二季度以来,尽管失业率依然走高,但全球经济信心逐步恢复,经济先行指标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得到回升,工业实际产出开始回暖,金融市场利差指标恢复正常,消费者信心震荡回升,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全球经济逐步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后危机时代”。2.1.2旅游服务贸易“旅游”和“服务贸易”由来已久的,但又都是至今尚无统一定义的词汇。目前对旅游服务贸易的定义可以归纳为有两类:一类是在旅游框架内,将旅游服务贸易作为国际旅游的代名词,如“旅游服务贸易是人们为满足国际旅游的欲望,在具备一定支付能力的客观条件下所进行的跨国旅游活动”。另一类是在贸易框架内,将旅游服务贸易看作是旅游服务在国家间的有偿流动和交换过程,如“旅游服务贸易是国家之间相互为旅游者进行国际旅游活动所提供的各种旅游服务的交易过程”;“旅游服务贸易是一国或地区旅游从业人员运用可控制的旅游资源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旅游服务贸易的定义之所以产生如此的差别,一方面是由于学者们习惯依据各自的研究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旅游”和“服务贸易”进行界定,进而得出不同的“旅游服务贸易”的定义;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服务贸易研究和发展正在不断取得进步,相关的旅游服务贸易研究在思维方式及研究深度上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尽管对于旅游服务贸易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的提供模式的认识却是基本一致,都是参照GATS中服务贸易提供模式及WTO服务贸易理事会的规定,其中以罗明义对旅游服务贸易的定义最具代表。认为旅游及相关服务包括宾馆与饭店、旅行社以及旅游经营者所提供的服务、导游服务及其他服务。旅游服务贸易也可以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和商业存在四种基本形式和类型。2.2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后,概括来讲,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具有起步晚、基础弱而又发展迅猛的特点,从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李辉,魏弘,王恬.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变动趋势——基于2001-2013年数据的分析[J].财经理论研究,2015,(03):67-71.李辉,魏弘,王恬.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变动趋势——基于2001-2013年数据的分析[J].财经理论研究,2015,(03):67-71.(1)起步发展阶段(1964年~1978年)1964年7月22日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旅游业贸易开始走向正常发展的轨道,但这一时期国家旅游业的定位是“政治外交接待”,作为政治外交的辅助手段,而不是真正的行业发展,所以这个时期的旅游业不能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随后的“文化大革命”十年使我们的旅游业陷入瘫痪状态。(2)迅速发展阶段(1978年~1997年)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由于1950年至197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基本上都在1亿美元左右徘徊,1973年甚至出现了外汇赤字,因此这一时期国家对旅游服务贸易的定位主要在于发展入境旅游赚取外汇,不提倡甚至抑制出境旅游的发展。1986年我国旅游业发展“七五”计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外来”的口号,这标志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真正实现从政治接待型向经济创收型的转变。1992年我国政府将发展旅游贸易作为一种明确的产业政策提出来,明确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至此我国的旅游业转变成为出口创汇型产业,而对出境旅游、国内旅游采取的是“不宣传、不提倡、不鼓励”的政策。国家方针政策的确立使得我国入境旅游发展迅猛。1978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仅为180.9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63亿美元,居世界排名第41位,而到1997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达到了5758.79万人次,比1978年接待人数增长了近32倍,旅游外汇收入达到了120.74亿美元。这一阶段虽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地位和经济功能得到了确立,但是出口创汇的思想使得入境旅游发展迅猛,出境旅游发展迟缓,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表现出不平衡的特点。(3)成熟发展阶段(1997年一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及休假制度的改革,出境旅游开始渐成气候。1997年国家旅游局适时地提出了“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方针,1997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正式启动,目前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已达到了920个。随着出境旅游的蓬勃发展,中国旅游服务业的定位逐渐从外汇转移到旅游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旅游服务贸易体系逐步完善,旅游服务贸易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贸易逐步走上成熟的道路。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这一阶段携手并进,旅游业开始走平衡发展之路。2.3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模式世界旅游经济实践表明,各国旅游发展模式有两个选择:一是超前型模式;一个是滞后型模式。超前型模式是旅游经济超越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阶段,首先是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滞后型模式的发展是旅游经济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基础上形成了强大的体系,自主驾驶的旅游经济发展。超前型和滞后型发展模式,是不同经济条件下的世界各国在旅游发展道路上的两种选择,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与此同时.两种发展模式的运行环境和经济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超前型发展模式的适应条件是:旅游的自然环境条件较好,旅游资源丰富且吸引力强。适应范围主要是:经济基础较好的沿海地区和旅游资源丰富且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板块旅游与条线旅游是这种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由于这种超前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国民经济较低水平之上的。因此,该模式不是追求行业的经济效益,而是旅游经济效益,即利用旅游经济综合特点,通过高度投资旅游,综合经济发展相关产业,旅游发展和弱点,不是旅游本身的问题,而是国民经济的整个行业发展。旅游业的作用不仅是获得外汇和回报货币,而且成为经济起飞的突破口。中国国际旅游业伴随着中国的开放政策和新产业的发展,从工业经营环境出发,这个行业建立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基础上,使旅游业在短期内形成了强大的工业体系,有必要加入旅游投资,这将导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严重失衡。但是,从旅游产业的宏观功能去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人力发展旅游产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产业又是必要的.据此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使得中国旅游业成为超前型模式,根据这一发展模式,在评估中国旅游业的运作质量时,无法评估其产业效益,而应从旅游产业外存效益,特别是从传播和共同效益来评价,是对中国旅游业发展进行客观评价的唯一途径。3.后危机时代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问题分析3.1后危机时代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与改革开放30年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综合国力不断发展,逐步发展,中国旅游业从零开始就从小到大,从简单开发接待到目前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综合开发进程。目前我国有旅游企业30多万个,星级饭店1万多家,著名景点景区1万多处,旅行社1.5万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648万人。总结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以下的特点:2.3.1入境旅游发展持续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入境旅游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我国的入境旅游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旅游外汇收入及接待入境游客有所下降外,一直都保持着稳定增长,入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096,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1.38%,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在世界排名也在稳步上升。自2003年“非典”事件之后,我国入境旅游人次总体增幅趋缓,但旅游外汇收入却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我国入境旅游在稳定发展的同时在外汇收入构成及入境游客构成上也形成了独有的特点。中国入境旅游发展非常缓慢,近年来甚至呈现负增长状态。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不,2008年-2013年,中国入境旅游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0%、-2.73%、5.76%、1.24%、-2.23%和-2.51%。2014年中国入境旅游数量为12849万人次,比2013年的12907万人次下降0.5%。事实上,长期以来中国入境旅游发展都非常缓慢,1990年至今,年均增幅不到5%。从入境过夜游客统计数据看,2013年这一数据为5569万人次,同比增长率为-3.53%,占总入境游客数量的43.14%;从入境游客构成比例看,外国入境游客数量为2629万人次,占总入境游客数量的20.37%,港澳游客数量为9762万人次,占总入境游客数量的75.63%,台湾游客数量为516万人次,占总入境游客数量的4.00%张帆,荆雪峰,粟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5,(04):22-24.张帆,荆雪峰,粟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5,(04):22-24.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指标看,200-2007年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幅超过15%,但2008年一2013年间,中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幅低于5%;从国际旅游人均消费指标看,虽然从2001年至今中国入境旅游人均消费呈增长趋势,但增幅不大,如2013年同比增幅不到5%。2.3.2出境旅游发展迅速且消费旺盛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关于2015年春节旅游情况报告》指出,春节期间中国出境旅游人次首次超过国内跨省旅游人次,占到总旅游人数的60%以上,其中80后成为了出境旅游的主力军。汇率利好、签证放宽、消费环境改善等有利因素进一步激发了中国游客春节期间出境旅游消费的热情。图12011-2015年全国出境游人次情况从出境游人次占总人口的比例来看,韩国接近30%,日本为13%-15%,美国接近20%,俄罗斯超过35%,南非在10%左右,巴西和印度则低于5%,而中国2015年出境游总人次1.2亿,总人口量为13.68亿人,出境旅游率达到8.8%。中国出境旅游消费非常旺盛,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为11659万人次,海外交易总额为1648亿美元,人均消费金额为1413美元,是入境人均消费金额(400美元)的3.5倍,大大超过了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次均旅游消费金额。中国出境旅游人均消费金额较多的国家(地区)包括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波利尼西亚、摩洛哥、大溪地、约旦、马尔代夫、塞舌尔和斐济,其中,50%以上的旅游支出用在了购物消费上。2016年,中国大陆游客占比全球已登记游客人数近10%,稳坐世界旅游大国位置。2016年中国大陆游客境外消费总额达2610亿美元,占全球旅游总消费额20.9%,以全球第一的排名拉动着世界旅游经济和旅游目的国的发展。2.3.3分布较为集中且发展呈萎缩状态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到中国旅游的游客中,亚洲入境游客人数为1606万人次,非洲入境游客人数为48.88万人次,欧洲入境游客人数为593.78万人次,北美入境游客人数为286.42万人次,大洋洲入境游客人数为85.93万人次。以上数据表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从国别上看,到中国旅游人数最多的前十位国家包括:韩国、日本、俄国斯、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蒙古、菲律宾、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十个国家的入境游客总人数占到入境游客总人数的63.69%。从各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变化情况看:韩国依然保持较高增长率,2010年-2013年到中国旅游的韩国游客年均增长幅度超过16%,印度的这一增长幅度约为10%左右。但许多国家包括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荷兰、葡萄牙、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到中国旅游的游客年均增长幅度呈负增长状态。2.3.4旅游服务贸易结构日趋完善旅游服务贸易的基本结构包括与旅游相关的交通、住宿、旅游观光、餐饮、购物、旅行社、娱乐部门等众多行业,从而需要满足游客旅游期间的“衣食住行游乐购”的6大旅游需求要素。旅游服务贸易相关联性较强,覆盖面广,这里的优化指的就是在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当中不同行业或部门所形成的更紧密的内在联系,以及更合理的比例关系。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内的行业结构。据了解,目前限制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瓶颈是旅游交通,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限制了这些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发展。2013年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构成中长途交通占到33.8%;而在旅游服务贸易当中盈利能力最大的一部分一一商品购物和娱乐总共才占到28.6%,在发达国家这一百分比通常至少在30%以上。这表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创汇能力还有待提高。3.2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3.2.1旅游产品结构过于单一旅游产品是旅行社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准备向游客出售。广泛的旅游产品包括旅游景点,交通和接待三部分狭义旅游产品,主要是指旅游景点。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多年来,中国的旅游产品主要是通过一些热门城市,属于文化旅游。产品类型太单调,与国际旅游高端产品细分,多样,特殊,灵活特点相当远,无法适应海外旅游多方位需求。3.2.2旅游法律不完善旅游管理,旅游政策等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不匹配。一是旅游管理分散,难以整合。旅游资源管理和产业管理脱节,旅游资源属于文物、建设、林业、环保、海洋等不同部门,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部门。第二,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得到矫正。基层旅游管理需要加强政府的力量,旅游的存在“不顾”问题,旅游市场的作用尚未到位。三是缺乏系统的政策制度。旅游立法落后,缺乏配套法规,旅游规划缺乏僵化的限制,旅游规模不够健全。3.2.3旅游服务质量较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导游追求佣金,提示等所谓的灰色收入;一些导游要求提示,频繁购物,影响正常访问旅游;有的甚至帮助非法卖家伪造商品,一些风景名胜区的合法权益自由提高了旅游票价和区域价格,强烈的买卖,严重挫败了旅游观光的心情,也大大降低了我国的国际信誉。3.2.4旅游产品国际宣传力度不够近年来,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推出旅游推广规划,不断增加国内旅游产品,促进国际上大力吸引外国游客,包括中国游客到这些国家旅游。2012年5月,美国为吸引外国游客和推广本国旅游产品,制定了长达十年、总额为2500亿美元的旅游产品促销规划,年均促销宣传费用占到美国GDP的1.66%,并且向外国游客提供签证便利。反观中国,入境旅游主要依托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对接服务,旅游服务贸易鼓励性政策严重缺乏,对旅游产品的国际宣传推广力度较弱。3.2.5旅游服务贸易核心竞争力下降旅游服务贸易核心竞争力下降主要是由于缺乏创新的国内旅游企业,旅游产品没有品牌知名度不强等特点。从旅游业务服务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来看,一是旅游企业的能力差,服务意识不强。二是缺乏专业的旅游企业,现有的服务水平较低的人员,导致外国游客入境旅游人数将下降。从旅游业的角度来看,中国缺少当地特色产品,大部分旅游景点提供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影响入境游客的意愿。从品牌创造的角度来看,国内大部分旅游企业依靠景区现有资源,习惯坐下来享受,不想投资品牌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导致旅游服务贸易核心竞争力下降。4.上海市旅游服务贸易的模式与路径2013年度上海旅游业服务质量指数为81.67。上海入境市场以外国人为主。上海年接待外国游客居全国城市之首。上海是国际对华投资的重地,驻沪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商投资公司和外资研发中心合计近900家。总部企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超过30%。上海入境市场商务客比重(近40%)高于全国。4.1上海市旅游服务贸易的模式4.1.1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上海的散客旅游条件较为成熟。首先,上海在国际上名气较大,在外国人的商业、旅游的选择中均占有较大的支持率。其次,上海自近代开始就是国际友人的聚集地,在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因此在散客旅游条件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最后,上海在基础建设上起步较早,市区内地铁、公交等建设完善,在酒店、城市环境等方面投入较大。上海通往周边的高铁、公路等设施不断成熟,周边旅游文化也得到了较好的规划发展,使得上海的旅游服务贸易得到更好发展。4.1.2旅游产品多元化除文化观光、城市休闲等,商务会展(MICE)尤其突出。2010年,上海承办国际协会会议81个,在ICCA(国际会议大会协会)的国际协会会议城市排名中居第21位。2012年,上海入境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前四位的客源国中有三个周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韩建交20周年、中德建交20周年,相关的双向交流活动已拉开序幕。随着上海迪士尼的开幕,使得上海旅游结构进一步得到了调整,整合了上海旅游资源,整合南京路、淮海路、城隍庙等商业中心,打造国际购物天堂;依托嘉定国际赛车场,发展赛车国际赛事等,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4.2上海市旅游服务贸易的路径4.2.1旅游服务贸易专项资金支持上海市商务委发布了《2017年度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对旅游会展类相关企业的申报进行了指导。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在旅游企业的配置、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了专项资金支持,对符合相关资质的旅行社、星级酒店、经济型连锁酒店给予一定的支持;在旅游类展会上,对展览会的场馆、展示承办工程、承办方等资质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申报指南》鼓励本市服务贸易企业(单位)以海外设点、海外投资、项目合作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4.2.2自贸区特色旅游2013年8月22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自贸区的成立为上海旅游服务贸易提供了发展契机。在自贸区特色旅游贸易建立上,可实现集团效益,联合银行业,在未来三年内自贸区货币将自由兑换化,抢得先机赢得发展。还可以积极开展在自贸区建立各国进口旅游产品的进出口以及转口销售。拓展旅游企业的经营范围和种类。同时,可以发展国际旅游展业。借助于上海国际大都会的优势,在自贸区开展国际会展业。旅游会展是旅游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会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参加展会的参展商、访客等对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商机;展会所带来的还有后续系列服务,将为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4.2.3游轮旅游产业完善游轮旅游是近年来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上海受其地理优势影响,在游轮旅游上拥有资源优势。在上海市内的外滩,游轮旅游成为了旅游景点之一;而在国内海域、国际游轮旅游上,上海拥有较大的市场。因此,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中游轮旅游产业的完善会促进相关旅游企业、游轮公司、旅游产品等方面的发展,为上海旅游格局进一步优化。4.2.4长三角区域旅游上海是长三角的代名词,在世博会期间形成的长三角旅游业联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建设,打破行政区划阻隔,搭建区域统一旅游信息平台,将长三角各地优势旅游产品整合起来,实现长三角旅游业资源共享、规划共绘、市场共推、品牌共建、责任共担、各方共赢。深化沪台、沪港旅游合作,实现两岸三地旅游业携手发展。加强与日韩、东南亚各国交流,巩固日、韩、美、德等上海传统的国际客源市场,开拓印度、俄罗斯、东欧、中东等新兴客源市场。5.总结与建议5.1总结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服务业的重要部分,也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来源。我国民众旅游意识提升,使得我国成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客源输出国之一,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但是在国内旅游市场上,我国民众旅游仍占据主导地位,入境旅游的增加率及消费与出境旅游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且我国的入境旅游地区集中程度较高。本文认为主要是由于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宣传度不够,我国的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建设等还需要完善,旅游附增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造成。本文以天津市旅游服务贸易的模式与路径为例,天津市运用独特的区域优势,结合经济发展机遇,丰富自身的旅游服务贸易内涵,构建双轮渠道模式,在发展路径上开拓欧美游客、提高自身旅游服务技术含量、优化旅游购物环境,增强旅游者的体验感。这对我国其他城市的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借鉴。5.2建议综合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结合天津市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路径,本文认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5.2.1加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中国节日期间游客人数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如鼓励当地居民参加家庭酒店等住宿市场,建立行业协会,统一信息登记制度,加强行业管理。改善标志、租车服务等旅游基础设施,使入境游客有更好的体验。5.2.2提升旅游产品质量促进旅游服务创新,主要围绕旅游服务贸易体系建设,从粗放服务到优质服务,品质服务转变,良好的个性化服务和标准化服务,从传统服务到专业服务转变,做好旅游生产服务和消费服务,如旅游加工,旅游产品设计与生产,旅游规划设计。在旅游区举行仪式,如此个性化、罚款。将展示旅游的特点。同时,根据游客的需要,定制旅游产品如定制旅行路线。5.2.3提升国际旅游形象我国地大物博、旅游资源丰富、民族特色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认识。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宣传上则高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