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哦,香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人物刻画方法,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和意义。2、把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3、理解“火车”“铅笔盒”的象征意义,理解小说中人物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对现代文明的追求。【教学重难点】理解“火车”“铅笔盒”的象征意义,理解小说中人物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对现代文明的追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一分钟能做什么?一分钟,看了一页书;一分钟,浏览了一则新闻;一分钟,也许什么都不干,就愣了一会儿神......那么,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靠能给大山深处带来什么呢?让我们走进当代女铁凝的成名之作《哦,香雪》,看看在大山深处,火车停靠的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请大家齐读题目“哦,香雪”题目“哦”字是一个叹词,表示领会,醒悟。也包含赞叹、喜爱之情。“香雪”是文中主人公的名字,它让我们想到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作者把梅雪两种不可兼得的美好形象融在一起,塑造了一个纯净、美好的追梦姑娘——香雪。故事还要从火车开进台儿沟的“一分钟”说起。2、写作背景这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时值改革开放初期。在此之前的山村闭塞、落后、传统,没有人外出务工。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来,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1982年的中国也像一个年轻人,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也渴望紧跟现代社会的步伐,对未来的新生活也满怀着期待和憧憬。如果香雪可以象征一个广义的意象,那一定可以象征“青春中国”。二、抓梗概、品细节(一)梳理情节脉络根据课前阅读理解,概述本文故事情节。明确:一辆火车开进山村,姑娘们对火车充满好奇,在火车经停的时候售卖特产,香雪渴望一个自动铅笔盒,用鸡蛋换铅笔盒,误上了火车,走了三十里夜路回来。(二)感受细节魅力1、研读课文49节。讨论作者是如何借助细节描写,将这一简单事件写得摇曳多姿的?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谁知没等人家回话,车已经开动了她追着它跑了好远,当秋风和车轮的呼啸一同在她耳边鸣响时,她才停下脚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可笑啊。(1)此节中作者用了四个“打听”,用意何在?提示:从表述方式和内容两方面思考。明确:从表述方式上看,连用四个“打听”表示强调,强调香否对外面的世界、对大学、对精神文化的东西是非常感兴趣的,她甚至还问到铅笔盒的价格,说明她动了想要得到它的念头,而且非常渴望。以“打听”的内容来看、香雪打听的四个事物:外界、大学、诗歌、铅笔盒,范围逐渐缩小,逐渐具体,最后落到“铅笔盒”上,构成了整个故事的线索,因此,连用四个“打听”,表现出香雪这个乡村少女对外面精彩世界的极度渴望,将香雪的内心指向、精神追求等都包含在内。(2)若将“当秋风和车轮的呼啸一同在她耳边鸣响时”一句改成“当她意识到已经追不上的时候”,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点拨:想象一个十七岁的小姑娘跟者火车狂跑,跑了很久,意识到已经追不上了,才停下来的情景。然后将两者做比较。明确:“当秋风和车轮的呼啸一同在她耳边鸣响时”一句更有场景感,一下子将读者带入到具体情境中,,走进了香雪的内心世界。——事实上“秋风和车轮的呼啸”一直都存在,为什么香雪到后来才意识到呢?是因为这时她脑子里面全都是铅笔盒,渴望铅笔盒的念头是如此的强烈!让她完全沉浸其中,听不到任何的声响。直到她筋疲力尽之后,才感知到车轮巨大的声音。“当她意识到已经追不上的时候”,只是简单叙述了追火车的过程,不能体现香雪当时丰富的心理活动。也表现不出香雪对铅笔盒的执着与渴求,感染力不强。作者是用“秋风”“车轮呼啸声”等景物描写的方式起到心理描写的表达效果。2、读课文第75节,思考:这段文字中的细节描写表现了香雪怎样的心理状态?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提示:重点研读“端详、看清、打开、轻轻一拍、又打开、摸出、放进去、又合上”等词语,体会香雪丰富的心理变化。明确:“端详、看清、打开、轻轻一拍、又打开、摸出、放进去、又合上”这一系列动作细节,写出香雪如愿以偿获得铅笔盒之后无比欢愉与幸福的心情。三、品对话、析心理阅读课文第18~21节的人物对话,联系上下文分析人物心理。“房顶子上那个大刀片似的,那是干什么用的?”又一个姑娘问。她指的是车厢里的电扇。“烧水在哪儿?”“开到没路的地方怎么办?”你们城市里一天吃几顿饭?香雪也紧跟在姑娘们后边小声问了一句。(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交流体会。)1、香雪的问话与其他女孩子的问话有何不同之处?明确:其他女孩子关注的是眼前所见到的有关火车及车厢内的东西,而香雪问的是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天吃几顿饭,不同的问话所包含的内容上的细微差异,看似无关紧要,其实折射出人物不同的心理需求。2、香雪问“城里人一天吃几顿饭?”这其中包含了怎样的意涵?明确:联系上下文,小说还穿插了另外-些细节——在学校里,镇上的同学反复问香雪一天吃几顿饭,并对香雪一天只吃两顿饭表示嘲笑与挖苦,对此,香雪心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贫穷”。因此当她看到火车上来自大城市的人们时,自然想了解大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3、深度理解香雪特有的提问方式。示例:“你们城市里一天吃几顿饭?”香雪也紧跟在姑娘们后边小声问了一句。明确;“小声”,一方面是因为她的性格原本文静、不爱说话,另一方面可能是香雪在问的时候想到因为贫穷不光彩而带来的自卑感,所以是“紧跟”“小声”地问“一天吃几顿饭”这句奇怪的问话,折射出同学们对香雪的瞧不起给她带来的深深的自卑感,同时,也呼应了她随后不顾一切与人交换铅笔盒的原因。小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小说人物对话在刻面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将人物对话与上下文相关细节内容联系起来分析,会对人物形象有更深、更立体的理解。四、析环境、悟主题一座小小火车站,一只小小的铅笔盒,一个简单的有关铅笔盒的故事,究竟包含了哪些丰富的内容呢,请思考下面的问题:1、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别有何用意?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提示:环境是小说人物活动的重要背景,影响并制约着人物的行为与思想。明确:表面看是自然环境的描写,其实写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发生在台儿沟这样一个地处偏僻、贫穷落后、封闭保守的小山村。这里的人们安于现状,自甘封闭。正是因为它的封闭,所以才有了后面这些山里的姑娘对火车的惊喜,才显得香雪对外界文明的追求的可贵,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走夜路时的环境描写:(1)“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2)“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3)“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4)“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明确:环境描写起到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香雪的心理发生了“害怕——不怕——犹豫——坚定”的变化。2、开头写火车进入村庄,有什么寓意吗?火车开进台儿沟之后,给那里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提示:结合小说创作年代——1982年,加以理解,反映的是时代的变迁。明确:火车进村代表着现代文明对小山村的冲击,给台儿沟带来的变化是人们有了各种各样的新追求。3、铅笔盒仅仅是铅笔盒吗?香雪如此渴望得到铅笔盒,这意味着什么?明确:铅笔盒蕴含着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小说要表达这样一种意蕴——改革开放之初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和这样充满活力的青春少女一样,对待外面的世界既感到陌生害怕,又充满好奇与喜悦,她们有者对现代文明抱持着害怕、好奇与向往的心理,她们又是如此朝气蓬勃并且充满活力。这是青春少女的诗意.也是一个焕发青春的古老民族的诗意——这是一个特定时代特有的诗意。巩固练习关于《哦,香雪》,对香雪换铅笔盒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出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B.铅笔盒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就像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C.香雪对铅笔盒的向往,就是对文明的向往,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前进,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强烈的意义。D.香雪执意要换回铅笔盒是因为她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她热爱学习。五、总结提升主题一:赞美香雪纯洁的心灵和美好的品性,以及积极向上,执着追求目标的精神。主题二:赞美迫切的要求冲破封闭的文化氛围、走向现代文明的纯美自尊的农村青年。主题三: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六、比较阅读《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除了塑造主人公之外,还分别塑造了“我”和凤娇的形象,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明确:《百合花》中的“我”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不可缺少的穿针引线的人物,是故事的叙述和情节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作品不仅通过“我“特有女性特征的细微观察,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既然纸上,而且通过富于浪漫气息的想象,使作品充满抒情色彩。比如,“我”想象的小通讯员在家乡天目山拖毛竹时的情景语言不多,却充满诗情画意。《哦,香雪》中凤娇是为了更好地衬托香雪的形象。凤娇等女孩说话大胆直率,性格泼辣;而香雪少言寡语,性格文静腼腆。凤娇只关注物质生活的改变,而香雪除了关注物质层面的同时更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她渴求文化。凤娇羡慕城里人的头饰和手表,而背着家人用鸡蛋换了这些奢侈品回来;而香雪想换的不仅只是一只铅笔盒,而是要换回自己的尊严,甚至付出了比别人更大的代价。同样是心地善良的女孩,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但其性格还是具有明显的差别的。巩固练习: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火车象征着现代文明,它为台儿沟打开了一扇瞭望外面世界的窗口,唤醒了山村姑娘心中的精神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B.“迎候贵宾”“接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环保课堂合作合同(2篇)
- 《机器学习技术应用》课件-任务1-1 项目需求分析
- 品种品质差异深度解析与评估研究
- 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新质生产力数控
- 环形胰腺的临床护理
- 克-雅病性痴呆的临床护理
- 老年挛缩的临床护理
- 2025标准城市公寓购房合同范本
- 2025全新合同公证服务指南
- 2025-2030中国宠物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AGC-AVC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山洪灾害防御知识课件
- 决胜新高考·四川名优校联盟2025届高三4月联考英语+答案
- 宾馆卫生考试题及答案
- 殡葬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带货主播职业发展路径与技能提升指南
- DB52/T 1212-2017 煤矿地面在用瓦斯泵及瓦斯泵站安全检查规范
- 境外道路货物运输应急预案
-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液压与气压传动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