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统编九年级上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训练(解析)《醉翁亭记》
一、填上空题
1.填上空。
(1)《醉翁亭记》的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朝代)文学家,和、苏洵、苏辙、韩愈、、、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用“,”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2.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
(1)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2)归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
(3)乐山水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谓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5)之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二、选择题
3.下列各句中“也”字表述的语气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故自号曰醉翁也B.山间之朝暮也
C.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D.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杂然而前陈者陈:摆放,陈列B.临溪而渔渔:捕鱼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快乐D.太守谓谁谓:为、是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杂然而前陈者
A.水落而石出者B.朝而往
C.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D.而年又最高
6.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述的语气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朝而往,暮而归B.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C.山水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D.四时之景不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听觉置换视觉。一“回”一“转”,方见亭子。
B.第三段太守颓然与众宾喧哗相映衬,既照应首段太守“饮少辄醉”,又暗含众人不知太守快乐之意,凸显了被贬滁州后的愁苦和愤懑。
C.本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骈散句,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运用,把整齐的句子断开,使文章带上了散文的韵味。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点睛之笔,“醉翁”之“醉”,不仅因太守酒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重含义。
9.下列加点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翼然临于泉上(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野芳发而幽香(花)
D.佳木秀而繁阴(秀美)
10.下面的“而”字表修饰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三、情景默写
11.根据提示默写。
(1)美国发动贸易战,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借关税手段打压中国向高精尖制造业强国升级,这一意图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义同。
(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用对偶句“,”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概括了山间四季的不同风光。“(春),(夏),(秋),(冬),山间之四时也”,一季一幅画面,都紧紧抓住山林泉石的特点,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
(4)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动静对比之美。“,”,树木之静对比出百鸟啁瞅之动,相得益彰;“,,众宾欢也。,,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四、课内阅读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后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日出而林霏开/连月不开太守归而宾客从/喜从天降
B.杂然而前陈者/推陈出新四时之景不同/春和景明
C.往来而不绝者/身怀绝技朝而往,暮而归/完璧归赵
D.渐闻水声潺潺/闻鸡起舞而乐亦无穷也/理屈词穷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介绍醉翁亭之所在,写山写水,写泉写路,移步换景,写明了醉翁亭位于滁州城西南诸峰中的琅琊山的酿泉之上。
B.第二段写了醉翁亭四时之美,有春日野花的芬芳,夏天树木的挺拔,秋天天高气爽、霜露洁白,冬天水流减少、石头显露。
C.第三段写了欢乐祥和的滁人游和热闹的太守宴。太守因年迈,不胜酒力,所以醉了,与前文“得之心而寓之酒”相呼应。
D.第四段写了宾客与太守日暮醉归的情景。太守乐,因为他“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15.阅读上文和下面两则材料,围绕“乐”字,简要说明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各有怎样的人生志趣。
材料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材料二
迁叟①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志倦体疲,则于园中投竿取鱼,决渠灌花,操斧伐竹,临高纵目,惟意所适②。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日肺肠,悉为己有。踽踽③焉,洋洋④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取材于司马光《独乐园记》)
注:①[迂叟]自称。②[适]闲适,舒畅。③[踽踽]独行。④[洋洋]舒缓。
16.阅读《醉翁亭记》,完成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名之者谁②有仙则名
B.①云归而岩穴暝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临溪而渔
D.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从视觉、听觉角度,由远及近,介绍了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笔下的琅琊山,四季景色各有特点:春花香幽,夏树繁阴,秋风肃杀,冬水下落。
C.“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与前文“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首尾相照,体现了文章结构的严谨性。
D.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而”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循环往复的音韵美。
(4)选文中主要写太守的“醉”,中主要描写太守的“醒”,太守的“醉”和“醒”的内涵有何共同之处?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构②亭曰“丰乐”,自为记。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③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
①涯:水边的陆地,这里指旁边。②构:搭建。③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
五、对比阅读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民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①舍。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②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请于上官,诚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总督卢兴祖等荐卓异。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
(节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①廨:官署,官舍。②拊循:抚慰,安抚。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弈者胜
②颓然乎其间者
③太守谓谁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次第举行
②期月户增至千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
(5)文的欧阳修和文的于成龙在为官方面是否有共同之处?请结合文段分别说说。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即墨①之东南,百里皆山焉。山之大者,曰劳山。劳山之群峰,其最高者,曰巨峰。巨峰之巅,有洞焉,曰白云。洞深而明,旁有水泉,可引以漱濯,甲于巨峰。虽当晴昼云气蓊郁则咫尺不可辨顷刻变幻则又漠然不知所之矣。然地气高寒,又多烈风,非神完骨强者,不敢久居。其登也,缘崖攀萝,崎岖数十里,非有泉石之癖者,亦不能至也。
北泉山②人,薄游海上,南访朐山,登琅邪台,北观芝罘山,雄秀突兀,皆未有若劳山者也。《齐山》曰:“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劳。”是劳山之高,高于泰岳矣。然劳山僻在海隅,名未闻于天下,而朐山、琅邪、芝罘,以秦皇之游览也,人人知之。呜呼!山之见知与不见知,而亦有幸不幸存焉。山川且然,而况于人乎?
(节选自蓝田《劳山巨峰白云洞记》)
①即墨:地名,今山东省即墨市。文中的老山、朐(qú)山、瑯邪台、芝罘(fú)山,皆在山东。②北泉山人:自称。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太守自谓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
(3)皆未有若劳山者也
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B.野芳发而幽香/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人人知之/不知所言(《出师表》)
D.山川且然/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20.(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虽当晴昼云气/蓊郁则咫尺不可辩/顷刻变幻/则又漠然不知/所之矣
B.虽当晴昼/云气蓊郁/则咫尺不可辩/顷刻变幻/则又漠然不知所之矣
C.虽当晴昼云气/蓊郁则咫尺/不可辩/顷刻变幻/则又漠然不知所之矣
D.虽当晴昼/云气蓊郁则咫尺/不可辩顷刻/变幻则又漠然/不知所之矣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22.(甲)(乙)两文开篇的写法各具特色,但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甲)文以“环滁皆山也”领起,层层推进,先写,后写,再写泉水潺潺,最后“峰回路转”推出醉翁亭。(乙)文从即墨“东南百里皆山”起笔,由远及近写劳山、、,文笔简练。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①,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有删改)
注:①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2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1)峰回路转()(2)醉翁之意不在酒()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4)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24.翻译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25.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6.山水风光,寄情寓理。两文借山水各表述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轼)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①,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昌化,故儋耳地,非人所居,药饵②皆无有。初僦③官屋以居,有司犹谓不可,轼遂买地筑室,儋人运甓畚土④以助之。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①蒂芥:内心不满,或不快。②药饵:药品。③僦:租赁。④运甓畚土:搬砖运土。
27.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中的“绝”是断绝的意思,“不绝”表现游山的滁人很多。
B.“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中的“喧哗”是声音大而嘈杂的意思,再现了太守宴上欢快热闹的情景。
C.“树林阴翳,鸣声上下”中的“上下”是方位词,意思是鸟儿一会飞上,一会儿飞下,很快乐。
D.“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中的“寻”是不久的意思,这句话写出苏轼官职一贬再贬,处境不断变差。
28.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9.联系,结合甲文段分析欧阳修写作《醉翁亭记》的目的。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由于支持范仲淹等人推行的北宋革新运动庆历新政,欧阳修被贬放滁州。他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使百姓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30.欧阳修遭贬谪后,曾表示不愿做“穷愁怨嗟”的“庸人”。苏轼是“庸人”吗?请结合乙文段中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
参考解析:
1.(1)六一居士宋代苏轼柳宗元王安石(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作答此题,要靠平时的积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他和苏轼、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2)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理解型默写回答时要先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需要填写的句子是哪几句,然后结合自己平时的背诵积累写出正确的名句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霏”“暝”为易错字。
2.(1)秀丽;茂盛。
(2)聚拢;返回;投靠,依附。
(3)乐趣;欢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4)命名;为,是。
(5)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醉翁亭;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本题考查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作答此题,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句子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注意本题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第一个”乐”意思是”意动用法,以……为乐”;本句中“之”的意思是“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A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的能力。
A选项中的“也”表示陈述,语气较为平缓;
BCD三项中的“也”均表示判断,语气更为肯定;
故选A。
4.C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乐:以……为乐。故选C。
5.B
本题考查“而”字的用法。例句:“杂然而有陈者”意思是杂七杂八的摆放在面前的。“而”表修饰。
A.“而”表承接;
B.“而”表修饰;
C.“而”表承接,意思是因而,因此;
D.“而”表递进,相当于“而且”;
故选B。
6.C
C项中的“也”表陈述,其他三项中的“也”表判断。故选C。
7.D
A.而:连词,表递进/连词,表修饰;
B.谓:动词,命名/动词,是;
C.乐:名词,乐趣/形容词,欢乐;
D.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故选D。
8.B
B项,第三段太守颓然与众宾喧哗相映衬,既照应首段太守“饮少辄醉”,又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但全文却是以“乐”贯穿,体现出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向往。故选B。
9.D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D项的解释有误,“秀”的意思是“枝叶长得茂盛”。
10.D
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A项“而”表示并列关系;B项“而”表示顺承关系;C项“而”表示转折关系;D项“而”表示修饰关系。故选D。
1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树林阴翳鸣声上下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背诵默写及理解性默写。不仅要背诵所学的古诗文,还要对课内的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知晓诗句的内容、情感以及诗歌的主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理解能力,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不要出现多字、少字和错别字的情况。本题要注意“霏、穴暝、阴翳、觥筹、喧哗、颓”等字的写法。
12.D13.(1)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2)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啊。14.A15.欧阳修“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写出了“与民同乐”志趣:范仲淹心怀天下,先忧后乐;司马光在园中读书劳作,自得其乐。
1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理解。
A.散开/(天气)放晴;跟从/由;
B.陈列/旧的;景物、景象/日光;
C.断/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回家/归还;
D.都是“听见”的意思;都是“尽”的意思;
故选D。
1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重点词语:
(1)意,这里指情趣;乎,相当于“于”。
(2)乐①,意动用法,以……为乐;乐②,快乐。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B.第二段不只写了醉翁亭四时之美,还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这是山间朝暮之美;
C.第三段除了写滁人游和太守宴,还有“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的“众宾欢”的场景;太守的醉也不是因为“年迈,不胜酒力”,而是陶醉在眼前与民同欢的“和乐”中;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意思是: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结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和“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可知,表述了寄情山水,与民之乐,侧面表现出政治清明的景象,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的志趣。结合后文“太守也”和“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可知,还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之情,还蕴含着文采出众,能以文记乐的自得自负之意;
故选A。
1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文末的“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乐是与民同乐;
结合材料一的“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可以看出,范仲淹的乐是心怀天下,先忧后乐;
结合材料二的“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志倦体疲,则于园中投竿取鱼,决渠灌花,操斧伐竹……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可以看出,司马光是在园中读书劳作,自得其乐。
参考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荫,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荫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事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材料一: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
材料二:我平日大多在读书堂中读书,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神志倦怠了,身体疲惫了,就在园子之中执竿钓鱼,挖开渠水浇灌花草,挥动斧头砍伐竹子,登临高处纵目远眺,让自己神情闲适。明月按时到来,清风自然吹拂,行走无所牵挂,止息无所羁绊,耳目肺肠都为自己所支配。孤行而舒缓,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什么乐趣可以替代这种生活。于是(将这些美景与感受)合起来,把它命名为独乐园。
16.(1)D
(2)①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于心里。
②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
(3)B
(4)太守“醉”“醒”于亭子优美的自然环境,表述了欧阳公热爱山水的自然理趣和在仕途失意时“与民同乐”的恬淡。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命名/出名;
B.聚拢/返回;
C.居高面下/靠近;
D.均为“离开”的意思;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之,的,得,领会,寓,寄托。
②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苍颜,苍老的面容,颓然,醉醺醺的样子。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B.结合“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可知山中四季景色特点是春花香幽,夏树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下落。“秋风肃杀”表述错误;
故选B。
(4)题考查比较阅读。
结合“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可知醉翁亭景色优美,结合“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可知醒心亭自然环境优美,太守“醉”“醒”于优美的自然环境,表现了欧阳修对山水的热爱;依据“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可知,太守“醉”醒”于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参考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在滁州的西南面,一泓泉水的旁边,欧阳公建造了一个名叫“丰乐”的亭子,并亲自作记,在丰乐亭的东面几百步,找到一个山势较高的地方,建造了一个叫“醒心”的亭子,让我作记。每逢欧阳公与州里的宾客们到这里游览,就肯定要到丰乐亭喝酒。有时喝醉了,就一定要登上醒心亭眺望。那里群山环抱、云雾相生、旷野无垠、草木茂盛、泉水嘉美,所见到的美景使人眼花缭乱,所听到的泉声使人为之一振。于是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更想久留而不返回了。所以就根据这个缘故给亭命名。
17.(1)下棋倒下的样子是
(2)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3)按次序满一个月
(4)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
(5)甲文滁人游的快乐,宴饮的快乐,可以看出百姓在滁州安居乐业,乙文于成龙到任缉捕盗贼,百姓安居乐业,之后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罗城得以政治修明,局势安定。由此可知共同特点:做地方官时,心怀当地百姓,尽心为民做事,治理效果突出。
(1)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解释词语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弈者胜:下棋的下赢了。弈:下棋。
②颓然乎其间者:醉倒在众人中间的。颓然:倒下的样子。
③太守谓谁:太守是谁呢?谓:是。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
若夫:句首语气词,至于;林霏:树林里的雾气;霏:弥漫的云气;开:消散,散开;归:聚拢;暝:昏暗;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
(3)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解释词语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次第举行:都按次序一件一件实行。次第:按次序。
②期月户增至千:满一个月后,户口增加到上千。期月:满一个月。
(4)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明确句意,同时运用以下方法:明词性(根据词性找句子结构),找句式(注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对称句、倒装句等一些固定句式),看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言),据修辞(排比、对偶、反复、顶针)等。
“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意思是:于成龙到任以后召集官吏百姓安抚他们,明确保甲制度。有强盗出现,就立即抓捕治理。故可断为: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
(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由文中“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等句可知,百姓在滁州游玩宴饮,十分快乐,可见百姓安居乐业;由文中“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民安其居,尽力耕耘。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可知,于成龙的做法为:到任缉捕盗贼,百姓安居乐业,之后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罗城得以政治修明,局势安定。这两个人都是地方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尽心尽力为百姓做事,政绩显著。据此回答即可。
参考译文:
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酿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
文: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被任命为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县处在万山之中,流行瘴气瘟疫,民风粗犷凶悍。又正处于战争之后,遗地荒草荆棘,县城中仅有六家居民,县城也没有城墙和官署。于成龙到任以后召集官吏百姓安抚他们,明确保甲制度。有强盗出现,就立即抓捕治理,向上级请示,审判清楚后就处决,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于成龙和百姓相亲相爱如同家人和父子一样。他向上级写文书请求放宽徭役制度,又兴建学舍,创立养济院,凡是应当兴办和去除的事情,都按次序一件一件实行,全县治理得很好。总督卢兴祖等人以政绩“卓异”为理由把他推荐给朝廷。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在大乱之后,合州剩下的百姓只有一百多人,可是赋税和劳役却很繁重。于成龙请求革除旧弊,招揽百姓开垦荒地,借给百姓耕牛和种子,满一个月后,户口增加到上千。
18.(1)命名(2)意趣,情趣(3)及,比得上19.C20.B21.(1)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2)不是有喜爱泉石癖好的人,也不能够到达。22.西南峰壑之美琅琊山草木之秀巨峰白云洞
1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
(1)句意: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谓:命名。
(2)句意: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意:意趣,情趣。
(3)句意:都没有比得上劳山的。若:及,比得上。
19.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A.欣赏,领会/获得,得到;
B.开放/起,指任用;
C.都是“知道”的意思;
D.尚且/和;
故选C。
2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意:即使晴朗的白天,白云洞也是云雾缭绕,只隔咫尺也难看清眼前的景物,霎时又会被云封雾锁,就又变得无影无踪不知在哪里了。“虽当晴昼”在句中开头作时间状语,可放一处,“云气蓊郁”是主谓短语,应划分为一处,“则咫尺不可辩”是一处完整的短句,形容云雾缭绕,离得很近也看不清,“则”表顺承,在其前也应断开,故断句为:虽当晴昼/云气蓊郁/则咫尺不可辩/顷刻变幻/则又漠然不知所之矣。
故选B。
21.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重点词:若夫:句首语气词,用在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可以翻译为“至于”,并无实际意思;而:表转折;归:聚拢;暝:昏暗;
(2)重点词:非有:不是;之:结构助词,的;癖:癖好;至:到达。
22.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甲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可知,文章开头写“环滁皆山也”,接着写西南山峰的美丽,还写了琅琊山上的幽深的草木。据此可知第①空可概括为:西南峰壑之美;第②空可概括为:琅琊山草木之秀。
结合乙文“即墨之东南,百里皆山焉。山之大者,曰劳山。劳山之群峰,其最高者,曰巨峰。巨峰之巅,有洞焉,曰白云”可知由远及近写劳山、巨峰、白云洞。据此第③空可概括为:巨峰;第④空可概括为:白云洞。
参考译文:
甲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乙文:即墨的东南方向,绵延百里都是山。有一座最高大的山,叫做劳山。劳山的群峰中最高的那座山峰,叫做巨峰。在巨峰的山顶,有一个山洞,叫做白云洞。白云洞洞深而且明亮,洞旁有泉水,可以引泉水来漱洗,这是巨峰山最奇特的风景。即使晴朗的白天,白云洞也是云雾缭绕,只隔咫尺也难看清眼前的景物,霎时又被云封雾锁,就又变得无影无踪不知在哪里了。但是这里地势高天气寒冷,又经常刮猛烈的风,不是体质强健者,不敢过久地停留。要登上这里,就要沿着悬崖攀着藤萝,崎岖几十里的山路,不是有喜爱泉石的癖好的人,也不能够到达。
我在海上游历,往南寻访过朐山,登过琅邪台,往北观赏过芝罘山,雄壮秀美突出,都没有比得上劳山的。《齐山》说:“泰山虽然如云天高,但却比不上东海的劳山。”这是因为劳山的高度,比泰山更高。然而劳山在偏僻的海边,名字没被天下人听说,但朐山、琅邪山、芝罘山,因为秦始皇到过游览,人人都知道这些山。唉!山被人知道与不被人知道,也有幸运不幸运的存在啊!山川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
23.曲折,回环意趣,情趣茂盛的样子确实,的确24.(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2)千秋万代写文章的方法不外乎也是这样,哪里只是作画呢?25.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26.甲借游历山水表述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之情及与民同乐之思想。乙既表述了对山水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或欣赏。
2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回:曲折,回环;
(2)句意为: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意:意趣,情趣;
(3)句意为: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蔚然:茂盛的样子;
(4)句意为:做学问的人的确能不同角度的思考看待事物。诚:确实,的确。
2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句子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重点词:
(1)得:领会;寓:寄托。
(2)道:方法;是:这样;岂:哪里。
2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根据句子的意思,应该断句为: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6.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比较分析能力。作答本题,从文中找出表示观点的句子,分析作答。甲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体现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述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豁达情怀。乙文中,“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表述对自然山水的热爱;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层深意,从眼前山水“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的特点悟出了一个道理,即“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也就是说,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该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参考译文:
(甲)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技术洞察报告-洞察分析
- 云端程序监控平台-洞察分析
- 物联网数据流处理技术-洞察分析
-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建议书课件
- 《基础工程复习要点》课件
- 《有机化合物的起始》课件
- 企业培训中的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 初创企业战略规划的实践与思考
- 冰雪运动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创新实践
- 办公环境下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策略
- 警务指挥与战术学总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电池制造工(电池(组)装配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绘本小狐狸卖空气
-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6章《除法》单元测评必刷卷(北师大版)
- 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 媒体创意经济:玩转互联网时代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华东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素养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 中考二次函数应用题(含答案)
- 画说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基于“三新”背景下的2025届新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