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解析)_第1页
惠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解析)_第2页
惠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解析)_第3页
惠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解析)_第4页
惠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惠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解析)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24.1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积累和运用(26分)

1.根据你这学期的积累,请完成下面的诗文内容。

品读诗文,我们赏四时之景: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①__________"的春天的花鸟景象让人遐思;盛夏来临,郦道元“②__________,不以疾也”的湍急之水令人震撼;金秋悄至,王绩“树树皆秋色,③__________"的夕阳之美令人感慨;严冬来袭,刘祯笔下“④?松柏有本性”的坚韧之品令人敬佩。

品读诗文,我们悟家国之思:战火纷飞,杜甫慨叹“⑤_________,家书抵万金"的艰难之情令人怅然;面对强敌,将士“报君黄金台上意,⑥__________”的报国之志让人动容;“东风不与周郎便,⑦__________",表达了杜牧对国家运势的反向思考;“⑧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孟子认为这种情况不利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2.读下面语段,填上相应的汉字或拼音

丰富的课文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藤野先生》,从给予鲁迅深厚教huì____的日本老师身上感受到了无私;读《背影》,体会到朱自清看到父亲蹒_____跚背影的感动;在《苏州园林》中,领略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hè____的风采;在《梦回繁华》中,看到当年汴京街上行人摩肩接zhǒng_____的繁华……

3.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一项是()

A.苏州园林那些石雕惟妙惟肖,看到它们的人无不连连赞叹工匠们的手艺。

B.急需输液的张大爷血管不好找,穿着防护衣的王护士妙手偶得,大家连声赞叹。

C.她穿着一件典雅的汉服,画着精致的妆容,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D.灵岩村人手扛肩挑修出万里山路,凭愚公移山的精神让荒山变金山。

4.对下面语句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参加这次志愿活动的人员主要是刚毕业的学生。(划线部分起修饰限制作用)

B.各个社团的学生们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特色活动。(句子主干是:学生们开展活动。)

C.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这句话没语病)

D.“到那边来信!"与“不要挤眉弄眼了。”(两句都是祈使句)

5.关于建筑的起源,小谷找到了以下资料。其中排列最连贯的一项是()

①因此,在传统语境中多以“土木"指代建筑。

②同时,因其以柱承重,以墙围合,故有“墙倒屋不塌”的美誉。

③后来,起源于北方的“穴居"和起源于南方的“巢居”,经过演变逐渐趋同,最终形成以木结构为主,土、竹、砖、石等材料为辅的古典建筑体系。

④“土"和“木”正是这两种文明在住宅建筑上的表现。

⑤从建筑的起源来看,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有两个——北方的黄河流域和南方的长江流域。

A④⑤③②①B.④③⑤②①C.⑤④①③②D.⑤③①②④

6.下列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对年龄有不同的叫法,如七八岁换牙的孩童称为“始龀",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为“弱冠”。

B.“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指的是汉水南岸;“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的是汉水北岸。

C.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弟子言行的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D.《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这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共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

综合性学习。(5分)

7.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我校八年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参加活动吧。

(1)惠山古镇因古祠堂群而著称,“范文正公祠"是为纪念范仲淹而建。范仲淹因《岳阳楼记》名闻天下,请根据范公的思想及对联知识,选出恰当的下联()

上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下联:

A.万紫千红总是春B.万家忧乐到心头

C.千锤万凿出深山D.万户争传新乐府

(2)除惠山古镇外,无锡还有很多名胜古迹,请再推荐一处作为要重点保护和传承的景观,使其成为无锡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从特色、地位或影响推荐)

名胜古迹名称: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赏析(44分)

(一)(6分)

8.班级进行名著专题汇报活动,请完成下面关于名著的相关内容。

作品专题内容阅读成果

《红星照耀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成长之路①投身政治活动,主笔《湘江评论》。②参加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参与建立苏维埃政府。③反抗父亲,读“禁书”,剪辫子④带领红军发展壮大,通过长征到达甘、陕地区。(1)这是与毛泽东有关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

《昆虫记》跟法布尔学写作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2)《昆虫记》是“科学和诗的结合",请从这个角度对文字进行评析。

(二)(6分)

阅读诗歌并完成下面小题。

与赵莒①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②醉溜霞③。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注释]①赵莒:钱起的朋友。②羽客:道士。③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

9.诗人借______、紫茶、______”等物象表达了对高洁志趣的追求。

10.请分析“竹下忘言对紫茶"与陶渊明《饮酒》(其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两个“忘言"各自内涵。

(三)(12分)

疏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

(《汉书·疏广传》)

11.运用表格中所提示的方法,解释文段中的疑难词语。

方法加点词所在语句方法提示加点词的意义

课内外迁移今日饮食费且尽年且九十(1)_______

吾既亡以教化子孙河曲智叟亡以应(2)________

联系现代词语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希冀(3)________

查阅工具书趣卖以供具①趋;②意味;③催促(4)_________

12.请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14.“家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典范。联系课文《愚公移山》,请简要概括愚公和疏广各自的家风。

(四)(7分)

豆腐

①豆腐是一种很有中国特色的食品。

②豆腐的发明就很有中国特色,人们大家都知道火药是道士在炼丹中发明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豆腐也与道士炼丹有渊源。据说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成就了道家经典之一,淮南子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豆腐历史悠久,已营养中华文明二千余年。

③豆腐的口味也含有中国特色,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优点,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豆腐和各地口味相结合,变身为一道道美味的菜肴。例如四川的麻婆豆腐,北京的砂锅豆腐,东北的熏干豆腐。这些以豆腐为主角的贫民菜,也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名菜。

④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达到“意"的境界,是豆腐最突出的中国特色。

⑤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周易》言,“食以养德”。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遵循“耻于味欲,安于俭食"的思想,简约于食。他常以豆腐修身,悟出了做人要克己寡欲的道理。清朝胡济苍有一首题为《豆腐》的诗,其中后两句是“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在这两句诗中,他由豆腐的表现特点悟出了深意,豆腐在做人做事、修身等方面给了古代清正儒学之士很多启示。

⑥简简单单的豆腐已不只是一种食品,尝一口豆腐,品出的是中国特色。

(选文有改动)

15.为什么说“豆腐是一种很有中国特色的食品"?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16.第③段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7.第⑤段中写“他是由豆腐的表现特点悟出了深意”,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胡济苍由豆腐的什么表现特点悟出了怎样的深意?

(五)(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燕子来时

何君华

①过完年,父亲又该出门去打工了。

②临出门,他却放下行李,重新打开家门,扛了一把梯子爬到三楼,将三楼房檐下的玻璃窗推开了一道缝儿。我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做——他是想让我们家的燕子在春天里能进屋筑巢。父亲说过,燕子是念家的,一旦选定一户人家筑巢安家,终其一生都会回到这户人家里,哪怕跋山涉水,也会年年回到“故乡"。

③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来。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家里住的是泥瓦房,有一只燕子在我们家屋顶筑巢。后来,看着新泥垒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着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我心里想,它们的窝里还有什么?一个周末的午后,我心血来潮,拿一根竹竿将房顶上燕子的巢穴捅了。父亲回来,我看到他铁青的脸时,才知道自己闯祸了。父亲说:“古话说‘燕子不进苦寒门,燕子不落忧愁家’,农人都把燕子入户筑巢看作是吉祥的征兆,燕子勤劳肯干,终日在空中捕捉苍蝇、蚊子等害虫,是农人最亲密的益鸟,巢穴也是一口泥一口泥地衔来的……”

④听了父亲的话,我哭了!心想:“燕子再也不肯回我们家了!"整个下午,我一个人呆呆地坐着,盯着房顶,那被我捅掉后残留的一角巢穴,像我空落落的心!

⑤果然,整个春天和夏天,燕子再也没回我家。我经常望着那房顶发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放心吧!明年春天它还会回来的。”

⑥于是,我日日盼望过年。因为年一过,春天就要来了。春天来了,燕子就该回来了。

⑦在我的朝思暮想中,第二年春天,真有一只燕子飞到了我家。我急切地问父亲:“是去年那只燕子吗?"父亲抬头仔细看了看,肯定地点了点头:“你看,它的脸颊是砖红色的,它回来啦!”听了父亲的话,我喜出望外,好像我的罪责减轻了一样。父亲的话得到了印证,燕子回来了,它是念旧的!我又看到了新泥垒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又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了!

⑧燕子的寿命只有十年左右。终于有一年春天,那只有着砖红色脸颊的燕子没有回到我家。我知道,它再也不会回来了。我虽然知道这是世间一切生物都难逃的宿命,但仍然难过不已。好在没过多久,又有一只燕子来到我家“安家落户"——那是一只有着普通棕红色脸颊的燕子。很快,又看到新泥垒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又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了。这使我感到心安,整个春天抑郁的心情终于得到缓解。

⑨去年,我们拆了家里的泥瓦房,当然连同燕子的巢穴也拆掉了。在原来的宅基地上盖起了一幢崭新的三层小楼,特意用青琉璃瓦盖了屋顶——是为了方便燕子回来筑巢。父亲心里一直记得,来年外出打工时,一定要将房檐下的玻璃窗留一道缝儿。这样,即便一整年锁着门在外头打工,我们家的燕子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⑩是的,父亲说的是“我们家的燕子”,他已经将燕子当成我们家的一员了。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我的耳畔又响起了儿时的歌谣:“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车窗外的行道树已经吐出新芽,坐在车里的父亲分明感到,新的春天已经来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8.“看到新泥垒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此场景在选文中三次出现,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19.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从描写方法或修辞的角度赏析。

(1)临出门,他却放下行李,重新打开家门,扛了一把梯子爬到三楼,将三楼房檐下的玻璃窗推开了一道缝儿。

(2)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

20.结尾一段选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

21.“圆月”寓意合家团圆,“鸽子"寓意珍爱和平。在中国人的心中,“燕子”也是一个文化符号,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燕子"的寓意。

三、表达与交流(5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要知道,一旦兴趣被引发出来,那么人们的生活就会从单调、沉闷中解脱出来。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以“单调、沉闷的生活就这样发生了改变……”为开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按文体要求作文,不少于600字;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有真情实感;④不得出现真实地名、人名等信息。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24.1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积累和运用(26分)

1.根据你这学期的积累,请完成下面的诗文内容。

品读诗文,我们赏四时之景: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①__________"的春天的花鸟景象让人遐思;盛夏来临,郦道元“②__________,不以疾也”的湍急之水令人震撼;金秋悄至,王绩“树树皆秋色,③__________"的夕阳之美令人感慨;严冬来袭,刘祯笔下“④?松柏有本性”的坚韧之品令人敬佩。

品读诗文,我们悟家国之思:战火纷飞,杜甫慨叹“⑤_________,家书抵万金"的艰难之情令人怅然;面对强敌,将士“报君黄金台上意,⑥__________”的报国之志让人动容;“东风不与周郎便,⑦__________",表达了杜牧对国家运势的反向思考;“⑧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孟子认为这种情况不利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答案】①.似曾相识燕归来②.虽乘奔御风③.山山唯落晖④.岂不罹凝寒⑤.烽火连三月⑥.提携玉龙为君死⑦.铜雀春深锁二乔⑧.入则无法家拂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燕、御、唯、罹、烽、携、拂。

2.读下面语段,填上相应的汉字或拼音

丰富的课文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藤野先生》,从给予鲁迅深厚教huì____的日本老师身上感受到了无私;读《背影》,体会到朱自清看到父亲蹒_____跚背影的感动;在《苏州园林》中,领略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hè____的风采;在《梦回繁华》中,看到当年汴京街上行人摩肩接zhǒng_____的繁华……

【答案】①.诲②.pán③.壑④.踵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教诲,jiàohuì,教导训诫。

蹒跚,pánshān,形容步伐不稳,歪歪斜斜的样子。

丘壑,qiūhè,山谷,借指隐居的地方。

摩肩接踵,mójiānjiēzhǒng,肩碰肩,脚碰脚。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

3.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一项是()

A.苏州园林那些石雕惟妙惟肖,看到它们的人无不连连赞叹工匠们的手艺。

B.急需输液的张大爷血管不好找,穿着防护衣的王护士妙手偶得,大家连声赞叹。

C.她穿着一件典雅的汉服,画着精致的妆容,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D.灵岩村人手扛肩挑修出万里山路,凭愚公移山的精神让荒山变金山。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正确;

B.妙手偶得:指文学修养很高的人,由于偶发灵感而写出的佳句、佳作。此处形容王护士医术高,用错对象;

C.鹤立鸡群:形容一个人的仪表或本领出众。正确;

D.愚公移山:形容面对困难的时候不后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解决它。正确;

故选B。

4.对下面语句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参加这次志愿活动的人员主要是刚毕业的学生。(划线部分起修饰限制作用)

B.各个社团的学生们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特色活动。(句子主干是:学生们开展活动。)

C.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这句话没语病)

D.“到那边来信!"与“不要挤眉弄眼了。”(两句都是祈使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法分析。

C.“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语序不当,改:质疑问题,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故选C。

5.关于建筑的起源,小谷找到了以下资料。其中排列最连贯的一项是()

①因此,在传统语境中多以“土木”指代建筑。

②同时,因其以柱承重,以墙围合,故有“墙倒屋不塌"的美誉。

③后来,起源于北方的“穴居”和起源于南方的“巢居",经过演变逐渐趋同,最终形成以木结构为主,土、竹、砖、石等材料为辅的古典建筑体系。

④“土”和“木"正是这两种文明在住宅建筑上的表现。

⑤从建筑的起源来看,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有两个——北方的黄河流域和南方的长江流域。

A.④⑤③②①B.④③⑤②①C.⑤④①③②D.⑤③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句子排序。仔细阅读句子可知,⑤点出了说明的内容“建筑的起源”,应为首句。④句中“这两种文明",照应⑤句中“北方的黄河流域和南方的长江流域”,应为次句,①句中“因此"的“此”承接④句中“‘土’和‘木’正是这两种文明在住宅建筑上的表现"。②句中的“同时”承接③句中表示时间的“后来"。排序为:⑤④①③②。

故选C。

6.下列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对年龄有不同的叫法,如七八岁换牙的孩童称为“始龀”,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为“弱冠"。

B.“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指的是汉水南岸;“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的是汉水北岸。

C.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弟子言行的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D.《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这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共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汉阳"指的是汉水北岸,“汉阴”指的是汉水南岸;

C.“春秋"有误,应为:战国。“道家”有误,应为:儒家;

D.“司马光"有误,应:司马迁;

故选A。

综合性学习。(5分)

7.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我校八年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参加活动吧。

(1)惠山古镇因古祠堂群而著称,“范文正公祠"是为纪念范仲淹而建。范仲淹因《岳阳楼记》名闻天下,请根据范公的思想及对联知识,选出恰当的下联()

上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下联:

A.万紫千红总是春B.万家忧乐到心头

C.千锤万凿出深山D.万户争传新乐府

(2)除惠山古镇外,无锡还有很多名胜古迹,请再推荐一处作为要重点保护和传承的景观,使其成为无锡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从特色、地位或影响推荐)

名胜古迹名称: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

【答案】(1)B(2)示例:东林书院推荐理由: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讲学的地方,明末“东林党”在此聚集讲学,是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地。(院内悬挂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得到广泛的认可。)它有悠久的历史,极具人文价值。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属于一个主谓短语,其中主语“四面湖山"又是一个偏正短语,A项“万紫千红”是并列短语。B项“万家忧乐"是偏正短语。C项“千锤万凿”是并列短语。D项“万户争传"是主谓短语。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寄畅园。推荐理由:寄畅园是无锡最著名的古典园林。寄畅园引惠山泉水成为园中水景,巧妙地利用借景手法,在园内可以见到远处锡山上的龙光塔倒影在池塘的景象,布置相当别致。寄畅园曾是明朝归乡官员的私人园林,与南京瞻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具有浓厚的人文历史价值。

二、阅读与赏析(44分)

(一)(6分)

8.班级进行名著专题汇报活动,请完成下面关于名著的相关内容。

作品专题内容阅读成果

《红星照耀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成长之路①投身政治活动,主笔《湘江评论》。②参加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参与建立苏维埃政府。③反抗父亲,读“禁书",剪辫子。④带领红军发展壮大,通过长征到达甘、陕地区。(1)这是与毛泽东有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

《昆虫记》跟法布尔学写作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2)《昆虫记》是“科学和诗的结合”,请从这个角度对文字进行评析。

【答案】(1)B

(2)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蝈蝈的生活习性(晚上鸣叫),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蝈蝈夜晚鸣叫的特点,行文生动活泼,语言幽默而有情趣,具有文学的诗意美感。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情节识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详细记录了毛泽东早年反抗父亲,读“禁书",剪辫子。经历了长沙人民因为饥荒起来反抗和被镇压的事件;接下来介绍了毛泽东早期的思想来源,如何从军、如何进入湖南师范学校、北平工作,以及投身政治的政治运动,主笔《湘江评论》,创办文化书社、反对军阀,组织工人,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等;随后是作为共产党员的辉煌事迹,参加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参与建立苏维埃政府;最后简要记述了红军的发展壮大,几次反围剿的胜利和失败,通过长征到达甘、陕地区。因此排序为:③①②④;故选B。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所谓“科学与诗结合”指的是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根据选段中的“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可知,蝈蝈的生活习性是晚上鸣叫,让读者得到科普知识,体现了“科学性”。

根据选段中的“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可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根据“蝈蝈在窃窃自语”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蝈蝈晚上鸣叫时的特点。比喻和拟人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具有文学的诗意和美感,体现了“文学性"。

(二)(6分)

阅读诗歌并完成下面小题。

与赵莒①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②醉溜霞③。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注释]①赵莒:钱起的朋友。②羽客:道士。③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

9.诗人借______、紫茶、______”等物象表达了对高洁志趣的追求。

10.请分析“竹下忘言对紫茶"与陶渊明《饮酒》(其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两个“忘言"各自的内涵。

【答案】9.①.竹②.蝉

10.诗人与朋友志同道合、友谊深厚,无需多说,都能心领神会,心意相通;诗人领悟的人生之理、自然之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读者自己体会。

【解析】

【分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物象。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结合“竹下忘言对紫茶”可得物象:竹、紫茶;结合“一树蝉声片影斜"可得物象:蝉。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与赵莒茶宴》采用白描的手法,写作者与赵莒在翠竹下之下举行茶宴,一道饮紫笋茶,并一致认为茶的味道比流霞仙酒还好。饮过之后,已浑然忘我,自我感觉脱离尘世,红尘杂念全无,茶兴却更浓,直到夕阳西下才尽兴而散。“竹下忘言对紫茶”写作者与赵莒一块办茶宴,地点选在竹林,但不像“竹林七贤"那样狂饮,而是以茶代酒,所以能聚首畅谈,“忘言”二字表现的是诗人与朋友彼此心领神会,无需言语,就已默契。陶渊明《饮酒》(其五)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三)(12分)

疏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

(《汉书·疏广传》)

11.运用表格中所提示的方法,解释文段中的疑难词语。

方法加点词所语句方法提示加点词的意义

课内外迁移今日饮食费且尽年且九十(1)_______

吾既亡以教化子孙河曲智叟亡以应(2)________

联系现代词语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希冀(3)________

查阅工具书趣卖以供具①趋;②意味;③催促(4)_________

12.请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14.“家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典范。联系课文《愚公移山》,请简要概括愚公和疏广各自的家风。

【答案】11.①.将近②.同“无”,没有③.希望④.催促

12.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

13.(1)寒暑交换一次季节,才往返一次啊。

(2)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意志;愚蠢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加他的过失。

14.愚公的家风:勇于面对困难,知难而进,苦干实干,锲而不舍;

疏广的家风:自食其力,不依赖父辈。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

(1)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且,将近。今日饮食费且尽:如今每天这样饮食,耗费将尽。

(2)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的智叟无言以对。亡,同“无",没有。吾既亡以教化子孙:我既然没有办法来教化子孙。

(3)希冀:希望得到。冀,希望。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址:子孙后代到了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几乎是不可以立下这样的产业。

(4)句意:催家人去买东西回来供养亲朋。趣,催促。选③。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句意:我并不是老糊涂了,也不是不顾念子孙。只是家里本有旧田老宅,让子孙勤于耕作。分析语意可知,“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是一个反问句。“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解释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故断句为: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1)易,交换。始,才。反,同“返",往返。(2)而,表并列。则,就。其,他的。益,增加。过,过错。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家风。

结合《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知,年且九十的愚公面对高耸的王屋太行,直面困难,知难勇进,苦干实干,锲而不舍,所以愚公的家风便是如此;

结合文本中的“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可知,疏广教育自己的子孙要自食其力,不依赖父辈,不能因为父辈的依靠而懒惰,要自己奋斗,勤奋努力,所以疏广的家风便是如此。

【点睛】参考译文:

疏广回归乡里后,天天让家里摆设酒食,邀请族人老朋友及宾客,一起娱乐。多次询问家里的余金还有多少,催家人去买东西回来供养亲朋。过了一年多,疏广的子孙私下对疏广所喜爱相信的兄弟老人说:“子孙后代到了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几乎是不可以立下这样的产业,如今每天这样饮食,耗费将尽。应该像您家一样,劝说他买田治宅。"老人就用闲暇时间给疏广讲了这些话,疏广说:“我并不是老糊涂了,也不是不顾念子孙。只是家里本有旧田老宅,让子孙勤于耕作,应该能够供其衣食,与普通人相同。如今又增加了这么多赢余的钱财,它只能教子孙怠惰罢了。贤能而多有钱财,那么就会捐弃其志向;如果愚蠢而又多有钱财,那么就更助长了他们的过错。况且富人,是众人所怨恨的啊;我既然没有办法来教化子孙,也不想助长他们的过错而招致怨恨。更何况这些金钱,是圣上恩赐我用来养老的啊,所以我希望与乡党宗族共飨圣上的恩赐,来尽我的余日,不也可以吗!”于是族人为他心说诚服。后来他就这样终老一生。

(四)(7分)

豆腐

①豆腐是一种很有中国特色的食品。

②豆腐的发明就很有中国特色,人们大家都知道火药是道士在炼丹中发明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豆腐也与道士炼丹有渊源。据说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成就了道家经典之一,淮南子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豆腐历史悠久,已营养中华文明二千余年。

③豆腐的口味也含有中国特色,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优点,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豆腐和各地口味相结合,变身为一道道美味的菜肴。例如四川的麻婆豆腐,北京的砂锅豆腐,东北的熏干豆腐。这些以豆腐为主角的贫民菜,也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名菜。

④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达到“意"的境界,是豆腐最突出的中国特色。

⑤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周易》言,“食以养德”。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遵循“耻于味欲,安于俭食"的思想,简约于食。他常以豆腐修身,悟出了做人要克己寡欲的道理。清朝胡济苍有一首题为《豆腐》的诗,其中后两句是“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在这两句诗中,他由豆腐的表现特点悟出了深意,豆腐在做人做事、修身等方面给了古代清正儒学之士很多启示。

⑥简简单单的豆腐已不只是一种食品,尝一口豆腐,品出的是中国特色。

(选文有改动)

15.为什么说“豆腐是一种很有中国特色的食品"?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16.第③段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7.第⑤段中写“他是由豆腐的表现特点悟出了深意”,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胡济苍由豆腐的什么表现特点悟出了怎样的深意?

【答案】15.豆腐的发明就很有中国特色;豆腐的口味也很有中国特色;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达到“意"的境界,是豆腐最突出的中国特色。

16.举例子,举了四川、北京、东北的豆腐做法,具体地说明了“豆腐和各地口味相结合,变身为一道道美味的菜肴。”

17.由豆腐的外形洁白、方正,由此联想到清白、方正的做人品格。示例:他悟出了立身处世,应当时时念及豆腐,心向方正,清白为人,永远保持自己本来的样子。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根据第②段中的“豆腐的发明就很有中国特色",第③段中的“豆腐的口味也含有中国特色”,第④段中的“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达到‘意’的境界,是豆腐最突出的中国特色"提炼可得。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根据画线句中的“例如”可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四川、北京、东北的豆腐做法。联系前句“豆腐和各地口味相结合,变身为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可知,此处举例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豆腐和各地口味相结合,变身为一道道美味的菜肴。”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第⑤段中胡济苍的诗“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可知:作者以豆腐的外形洁白、方正为喻,它是“清廉方正客”,是“一生知己",由此可知:豆腐有外形洁白、方正的特点;“属贫人”说明:哪怕贫穷的人也能吃,表现出豆腐物美价廉的特点;由第⑤段“他由豆腐的表现特点悟出了深意,豆腐在做人做事、修身等方面给了古代清正儒学知识很多启示"提示,胡济苍悟出了的深意可从做人做事、修身等方面作答。

(五)(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燕子来时

何君华

①过完年,父亲又该出门去打工了。

②临出门,他却放下行李,重新打开家门,扛了一把梯子爬到三楼,将三楼房檐下的玻璃窗推开了一道缝儿。我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做——他是想让我们家的燕子在春天里能进屋筑巢。父亲说过,燕子是念家的,一旦选定一户人家筑巢安家,终其一生都会回到这户人家里,哪怕跋山涉水,也会年年回到“故乡”。

③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来。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家里住的是泥瓦房,有一只燕子在我们家屋顶筑巢。后来,看着新泥垒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着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我心里想,它们的窝里还有什么?一个周末的午后,我心血来潮,拿一根竹竿将房顶上燕子的巢穴捅了。父亲回来,我看到他铁青的脸时,才知道自己闯祸了。父亲说:“古话说‘燕子不进苦寒门,燕子不落忧愁家’,农人都把燕子入户筑巢看作是吉祥的征兆,燕子勤劳肯干,终日在空中捕捉苍蝇、蚊子等害虫,是农人最亲密的益鸟,巢穴也是一口泥一口泥地衔来的……"

④听了父亲的话,我哭了!心想:“燕子再也不肯回我们家了!”整个下午,我一个人呆呆地坐着,盯着房顶,那被我捅掉后残留的一角巢穴,像我空落落的心!

⑤果然,整个春天和夏天,燕子再也没回我家。我经常望着那房顶发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放心吧!明年春天它还会回来的。"

⑥于是,我日日盼望过年。因为年一过,春天就要来了。春天来了,燕子就该回来了。

⑦在我的朝思暮想中,第二年春天,真有一只燕子飞到了我家。我急切地问父亲:“是去年那只燕子吗?”父亲抬头仔细看了看,肯定地点了点头:“你看,它的脸颊是砖红色的,它回来啦!"听了父亲的话,我喜出望外,好像我的罪责减轻了一样。父亲的话得到了印证,燕子回来了,它是念旧的!我又看到了新泥垒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又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了!

⑧燕子的寿命只有十年左右。终于有一年春天,那只有着砖红色脸颊的燕子没有回到我家。我知道,它再也不会回来了。我虽然知道这是世间一切生物都难逃的宿命,但仍然难过不已。好在没过多久,又有一只燕子来到我家“安家落户”——那是一只有着普通棕红色脸颊的燕子。很快,又看到新泥垒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又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了。这使我感到心安,整个春天抑郁的心情终于得到缓解。

⑨去年,我们拆了家里的泥瓦房,当然连同燕子的巢穴也拆掉了。在原来的宅基地上盖起了一幢崭新的三层小楼,特意用青琉璃瓦盖了屋顶——是为了方便燕子回来筑巢。父亲心里一直记得,来年外出打工时,一定要将房檐下的玻璃窗留一道缝儿。这样,即便一整年锁着门在外头打工,我们家的燕子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⑩是的,父亲说的是“我们家的燕子",他已经将燕子当成我们家的一员了。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我的耳畔又响起了儿时的歌谣:“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车窗外的行道树已经吐出新芽,坐在车里的父亲分明感到,新的春天已经来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8.“看到新泥垒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此场景在选文中三次出现,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19.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从描写方法或修辞的角度赏析。

(1)临出门,他却放下行李,重新打开家门,扛了一把梯子爬到三楼,将三楼房檐下的玻璃窗推开了一道缝儿。

(2)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

20.结尾一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

21.“圆月"寓意合家团圆,“鸽子”寓意珍爱和平。在中国人的心中,“燕子"也是一个文化符号,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燕子”的寓意。

【答案】18.燕子刚来“我"家筑巢时我很好奇;第二年春天燕子回来了,“我”喜出望外;旧燕死去后有新的燕子到我家筑巢,让我感到心安,抑郁的心情终于得到缓解。

19.①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放下"“打开”“扛"“推开”一系列动词,准确、具体地描写了父亲临出门时专门为燕子留通道的整个过程,表现了父亲对燕子回家的期待。

②示例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种温暖的情思"比作“爬山虎的藤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燕子、对家人的爱越来越浓的情感变化。

示例二: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燕子、对家人的爱越来越浓的情感变化。

20.内容上,暗示了父亲对燕子回归的期盼,对家和家人的呵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主题;结构上,照应标题和文章开头,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

21.示例:文章中有诗句“谁家新燕啄春泥"、儿歌“小燕子年年春天来这里”、内容上多次出现“春天"、“燕子是念家的”,所以,我认为燕子有恋家、爱家、勤劳持家及春天使者等寓意。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情感变化。

根据③段“看着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着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我心里想,它们的窝里还有什么"可知,燕子刚来“我”家筑巢时我很好奇;

根据⑦段“听了父亲的话,我喜出望外,好像我的罪责减轻了一样"可知,第二年春天燕子回来了,“我”喜出望外;

根据⑧段“这使我感到心安,整个春天抑郁的心情终于得到缓解"可知,旧燕死去后有新的燕子到我家筑巢,让我感到心安,抑郁的心情终于得到缓解。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答题思路:题干要求从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先判断手法,然后分析作用,作用主要扣住形象、心理、情节、主题、情感等几个方面把握。

(1)结合“放下”“打开"“扛”“爬"“推开”等动词可知,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结合第②段“我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做——他是想让我们家的燕子在春天里能进屋筑巢"可知,这一系列动作把父亲临出门时专门为燕子留下进门通道的行为描写的完整而具体,父亲这个特意的行动表现出对燕子回家的期待和重视。

(2)结合第⑩段“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可知,这里把“温暖的情思"比成“爬山虎的藤蔓”,可判断运用了比喻修辞;结合第⑩段“在我的心里蔓延着"可知,这是对“我”内心感受的描写,可判断运用了心理描写;结合第⑩段“是的,父亲说的是‘我们家的燕子’,他已经将燕子当成我们家的一员了"可知,“温暖的情思”具体指的是父亲把燕子当作家人这个行为让“我"感到温暖;“爬山虎的藤蔓”一般都是成片的生长,很多,“蔓延着"写逐渐增多,故可知这里写出了本体“温暖的情思”的特点,即父亲把燕子当成家人这个行为让我感到温暖,这个温暖逐渐增多,故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燕子、对家人的爱越来越浓的情感变化。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结尾段作用。结尾段一般具有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用,结构上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照应题目和开头,内容上有点明主旨,表达某种情感的作用。

(1)内容作用。结合第段“车窗外的行道树已经吐出新芽,坐在车里的父亲分明感到,新的春天已经来了”可知,春天到来了,意味着燕子要回来了,父亲“感到"春天到了,是暗示了父亲对燕子回归的期盼;结合第⑩段“是的,父亲说的是‘我们家的燕子’,他已经将燕子当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