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活鱼运输_第1页
第8章 活鱼运输_第2页
第8章 活鱼运输_第3页
第8章 活鱼运输_第4页
第8章 活鱼运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活鱼运输活鱼运输是鱼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从不同水域收集亲鱼,鱼苗、鱼种从苗种池运至各养殖户,商品鱼以鲜活鱼供应市场等都牵涉到活鱼运输。活鱼运输的关键问题是提高成活率和降低运输成本。目录§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影响运输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器具 常用活鱼运输方法第一节影响运输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一)鱼的种类、规格、与体质§(二)水温§(三)水质(一)鱼的种类、规格、与体质1.鱼的种类(1)生活习性,反应敏感程度例:鲢性急躁,受惊即跳跃或激烈挣扎,易受伤

鳙、鲫性温顺,受惊不跳跃,不易受伤(2)耗氧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水量有限,密度高,鱼呼吸使水体缺氧代谢排泄物(CO2、粪尿),污染水体颠簸、鱼体挣扎跳跃,消耗体力且容易受伤§耗氧率低、耐低氧并对恶劣环境适应力强、性温顺或不善跳跃的鱼类,耐运能力就强。§在27℃时,鲢夏花耗氧率是620mg/kg·h,鳙夏花在 同样条件下为430mg/kg·h,因此鳙的耐运力比鲢 强。§乌鳢、胡子鲶等具辅助呼吸器官,耐低氧力强,其耐运能力也大大提高。(一)鱼的种类、规格、与体质乌鳢 胡子鲶泥鳅 鳗鲡(一)鱼的种类、规格、与体质2.鱼的规格同种鱼类,其个体大小不同,耗氧率也有差异。个体越小,单位体重的耗氧率越大。例如,当年鲤(12~15厘米)耗氧率为120mg/kg·h;体重320~350g的鲤,耗氧率为65mg/kg·h;体重500~700g的鲤,耗氧率为45mg/kg·h。(一)鱼的种类、规格、与体质3.鱼的体质及锻炼程度伤病及体质弱的鱼:难忍恶劣水质和颠簸,病情加剧,死亡体质健壮的鱼:若不锻炼(鱼苗除外),粪便多,耗氧高,排出的CO2也多,水质恶化,也不耐操作,容易受伤,影响运输成活率。若预先锻炼,其肌肉、鳞片结实,体表也无多余的黏液,肠道内粪便已排空,其代谢排泄物少,耗氧率低,对恶劣水质忍耐力强,耐操作不易受伤,运输成活率明显提高。

对鲢亲鱼测定表明(王武,1975),在同样的水温条件下,经在网箱中暂养停食16小时的鲢亲鱼,采用塑料袋充氧运输,其二氧化碳排出量比未经暂养停食的低44%。(一)鱼的种类、规格、与体质

因此,在运输前鱼体必须经过锻炼,越是长途运输锻炼要求越严格。肉食性的鱼苗、鱼种则有所不同,若在网箱内暂养,会由于饥饿而互相啃咬,受伤后容易感染病害而死亡。故这一类鱼不宜锻炼,只需在起运前3-4小时停食即可。此外,鱼苗体内贮存能量少,不宜锻炼。

(二)水温

水温是影响活鱼运输成活率的重要因子。水温越高对运输越不利。原因:(1)水的饱和溶解氧含量与水温成反比,即水 温越低,饱和溶氧越高。(2)温度高耗氧率快代谢物多微生物分解加快水体缺氧,水质恶化(3)水温高,鱼类活动加剧,运输过程中鱼往 往跳跃、急剧挣扎和冲撞,既消耗体力又 容易受伤。(二)水温降低水温往往是运输成功的技术关键,但运输水温也不能太低,太低鱼体容易冻伤(其症状是鳞片下出血),甚至冻死。据测定,体重为6.5公斤的鲢亲鱼,当水温从3℃经7小时下降至0.3℃,鱼即失去平衡随即死亡(此时水中溶氧达11.2mg/L,二氧化碳为10.6mg/L)。(二)水温运输鲤科鱼类最适水温为5℃~10℃,在南方以15℃以下为宜,一般不超过25℃。运输过程中、运输开始装鱼或运输结束时,水温不能急剧变化,不然会给运输成活率带来不利影响。鱼类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三)水质1.运输用水 运输用水必须选择水质清新、含有机质和浮游生物少、中性或微碱性、不含有毒物质的水。通常,澄清的河流、湖泊、水库等大水面的水较清新,适宜作为运输用水。(1)养鱼池的水较肥,一般不宜采用(2)井水往往含氧量较低,宜先注入水泥池停置2~3天或用充气泵增氧后使用(三)水质(3)自来水由于水中含有余氯,而余氯对鱼类有毒害作用 对家鱼苗有效氯致死试验表明:水中含氯量 在0.2~0.3mg/L时即可引起部分鲢、鳙鱼苗死亡 达0.35mg/L时,则全部鱼苗死亡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出厂自来水的余氯不得低于0.3mg/L,部分大中城市自来水的余氯含量比规定高出一倍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mg/L,因此,用自来水作为运输用水,必要时先去除水中的余氯(三)水质去氯可采用以下方法:①将自来水放入水泥池或大容器内放置2~4天,让水中余氯自然逸出后再用;或用气泵(或微型增氧机)向水中充气24小时后即可使用。②如需立即使用,可向水中加入硫代硫酸钠快速除氯。其原理是:

Cl2+2Na2S2O3→NaCl+Na2S4O6计算硫代硫酸钠用量时,要考虑市售硫代硫酸钠含有5个结晶水(即Na2S2O3·5H2O)(三)水质2.二氧化碳(CO2) 运输过程中,鱼类呼吸不断排出二氧化碳积累水中,从而影响鱼类生存。 在开放式运输容器中:CO2会逸出水面,故水中CO2的积累浓度不会危及到鱼类的生存。 在封闭式运输容器中:CO2无法向外扩散,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其常会积累到很高的浓度,引起鱼类麻痹甚至死亡(三)水质

因此,如何降低水中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是提高运输成活率的技术关键,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来减少水中二氧化碳等有毒物质的积累(1)降低运输水温(2)向水中添加缓冲剂(3)加入天然沸石(三)水质

上海水产大学的测试数据表明:采用塑料袋加水充氧(封闭式)长途运输家鱼亲鱼,袋内水中CO2浓度在

50mg/L~80mg/L,鱼类表现为呼吸乏力; 80mg/L~140mg/L,鱼起麻痹作用,每分钟的呼吸频率减少;

达150mg/L以上时,开始死亡,此时,水中溶氧均较高。 因此,塑料袋内亲鱼的死亡并不是由于缺氧,而主要是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或其与氨联合作用所引起。§Figure1Thedependenceofcyprinidstockdensityinclosedsystemson theindividualfishweight,inwatertemperature20°Candtransporttime5h(Orlovetal.,1974)§Figure3Thedependenceofthestockdensityofcyprinidsinaclosedsystemonshipmenttime;individualweight10g,transporttime5h,watertemperature20°C(Orlovetal.,1974)§Figure4Thedependenceofcyprinidstockdensityinaclosedsystemonwatertemperature;1-individualweight10g,transporttime15h;2-individualweight5g,transporttime25h(Orlovetal.,1974)此外,影响活鱼运输成活率的因素还有运输操作的熟练程度、运输器具的选择以及运输途中颠簸程度等。第二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

(一)运输前的准备 做好运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获得运输成功 的基础。运输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运输计划运输前必须制定周密的运输计划。根据鱼的种类、大小、数量、运输温度和运输时间等确定运输方法,安排好交通工具。洽谈落实有关运输的各项事宜。2.人员配备运输前须做好起运点、转运点、目的地等各环节的人员组织安排,且需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保证运输顺利进行。第二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

(一)运输前的准备3.准备好运输器具根据运输的实际情况准备好运输容器和所有相关工具设备,并须检验与试用,看有无损坏或不足,好及时修补、添置,同时还应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器具4.做好鱼体锻炼在长途运输夏花、鱼种、食用鱼或亲鱼前,应进行拉网锻炼,鱼种、食用鱼和亲鱼还需放在网箱内停食暂养,以减少其排泄物,增强耐运力。第二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二)运输工具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运输器具有:鱼篓、塑料袋、橡胶袋、活鱼箱、活鱼船等。1.鱼篓

鱼篓一般用于短途运输,由竹篾编成,可直接在内壁衬一层塑料布,也可用油布挂在篓内使用。第二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二)运输工具2.塑料袋

塑料袋俗称尼龙袋,用透明聚乙烯薄膜(厚0.1毫米)电烫加工而成,可用于鱼苗、鱼种运输,塑料袋规格可自行设计,但不宜过大,否则容易破裂。塑料袋均用于加水充氧密封式活鱼运输。

优点:该袋轻便光滑,具有弹性,鱼体在内挣扎、冲撞也不易受伤。缺点是容易破损,故通常只使用一次。缺点:容易破损,故通常只使用一次第二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二)运输工具2.塑料袋

生产上为保证运输安全,常采用双套袋(此时内袋可采用密封性能好,但不耐冲击的强力塑料薄膜;外袋仍用厚度为0.1毫米的塑料薄膜,密封性能虽不及前者,但较耐冲击),同时外包纸板箱。装好鱼的塑料袋放入纸板箱时应固定好,避免其在箱中滚动而影响运输成活率。用纸板箱包装有隔热、遮光、搬运方便等功用。§Figure6Transportofabaginstyrofoamcase(Vollmann-Schipper,1975)1-lid,2-insulationfilling,3-oxygenatmosphere,4-waterwithfish,5-insulationlining,e.g.,foamrubber,6-ice第二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二)运输工具3.橡胶袋

橡胶是用厚度约1毫米的橡胶布制成,宽80~100厘米,长200~250厘米。橡胶袋实际上是放大了的塑料袋,运输方法也同塑料袋。与塑料袋相比,橡胶袋解决了塑料袋易破损、容量小、只能使用一次的弊病,其主要用于食用鱼和亲鱼的运输,但价格较贵。第二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二)运输工具4.活鱼箱

活鱼箱是用钢板或铝板焊接而成装载活鱼的容器,安装于载重汽车上,适宜于运输食用鱼。箱内配有增氧、制冷降温装置及抽水机等。

活鱼箱作为运输容器时,增氧有以下几种方式:①增氧系统采用以喷水式为主,射流式为辅;②采用射流增氧系统;第二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二)运输工具4.活鱼箱③开敞式增氧,活鱼箱上端留3O厘米干舷,箱顶无盖,设限位的金属拦鱼网,以免溢水,但活鱼箱容积不能得到充分利用;④纯氧增氧,其运输效果好,运行时间长,成活率高,可充分利用鱼箱容积,但造价较贵。第二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

(二)运输工具

5.活水船 目前活水船均配以动力,被广泛用于成鱼及亲鱼 和鱼种的运输。目前使用的活水船主要有以下几种:(1)普通活水船船舱分为三舱,中、后两舱不装鱼,用以控制船体吃水深度,前舱为鱼舱。活水舱前端底部两侧为一方形水门,水门上设有拦鱼栅,配有木栓,可以启闭。鱼舱后部两侧各开两个出水孔,也配有拦鱼栅及木栓,可以启闭。活水船行进时水从前端水门进入,后部两侧水孔排出,使舱内水体得以交换。第二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二)运输工具5.活水船

由于此类活水船没有增氧等专用设备,如船在污水区域航行时,其进出水门必须关闭,时间太长,鱼的生存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其航线受严格限制,同时鱼的装载量也较低。第二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

(二)运输工具

5.活水船(2)喷淋增氧活水船即在原来普通活水船的活水舱内安装喷淋式增氧装置。该装置由柴油机、水泵、喷水管、阀门等组成。由柴油机驱动水泵,将鱼舱底部的水抽吸上来送至喷水管,通过喷水管再喷洒于鱼舱水面进行增氧。运输过程中,一方面打开前后进、出水阀进行鱼舱换水,同时开动增氧装置增氧,这样装运的鱼水比夏季可为1:3,冬季右为1:2。第二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二)运输工具5.活水船(3)射流增氧活水船

射流增氧活水船是将喷淋增氧活水船的喷淋式增氧装置改为射流增氧式增氧装置,并加装净水、制冷装置而成。其优点是运输时间较长,鱼水比可进一步缩小。第三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

活鱼运输的方法,一般归纳为封闭式运输法和开 放式运输法两大类型。(一)封闭式运输法

封闭式运输法是将鱼和水置于密闭充氧的容器中进行运输。封闭式运输法的运输器具常采用塑料袋和橡胶袋。1.封闭式运输法的操作步骤:(1)选择完好无损的塑料袋或橡胶袋,向袋内加入不低于袋总容量2/5,不要超过袋总容量1/2的运输用水。第三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2)根据运输时间、温度、鱼体大小以及鱼的种类等因素,向袋内装入准备好运输的鱼类,密度要适宜。通常性温顺、耗氧量低的鱼,运输密度可适当大些。用7O厘米×4O厘米的塑料袋,加水8~10千克,在水温25℃时装运鱼苗、鱼种的密度可参考表下表运输时间(小 时)装运密度(尾/袋)鱼苗夏花鱼种8.3~10厘米 鱼种10~1515~2020~2525~3015万~18万10万~12万7万~8万5万~6万2500~30001500~20001200~1500 800~1000300~500尾第三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第三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3)向袋内充入氧气,并捆扎好袋口,避免氧气溢出。袋内氧气不必充得过足,以袋表面饱满有弹性度为准。经试验,塑料袋充氧密封活鱼运输10昼夜,袋内水溶氧量仍可达9.8毫克/升,说明溶氧已富足有余第三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4)将装鱼充氧捆扎好的袋,放于专用硬纸箱内(最好每箱一个),打包托运,目前空运鱼苗等均采用此法,也可直接放于运输车上并固定好。为保持鱼体正常姿势,防止剧烈震动,提高运输成活率,用狭窄的木箱,内衬垫料,夹住塑料袋,使鱼不易卧倒,保持平衡状态。对于亲鱼而言,此点尤为重要。第三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

亲鱼个体大,尽管可根据鱼体大小配制相应大小的塑料袋,但鱼仍无法浮起,往往侧卧一侧,致使鱼的基础代谢增大,呼吸频率比正常鱼增高1/2(表6-6),且经常因姿势不适而剧烈挣扎,这就大大增加了鱼的代谢强度,其每小时每千克鱼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比浮于水面、保持正常姿势的鱼大1倍以上,这就容易引起鱼类死亡处理体重平均呼吸频次/分)鱼体动态结束时测定溶氧(毫克/升)CO2(毫克/升)CO2排出量(毫克/公斤.小时)浮于水面,鱼正常放在桌上,鱼侧卧74.518.828正常,120小时开袋62小时呼吸乏力,96小时死亡14.414.7140.3162.64.28.6第三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表6-6不同运输姿势对鲢亲鱼的影响第三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最好的办法是放在盛有水的大容器中(如在车厢内用帆布围成大箱袋),让塑料袋浮于水面,不仅可使鱼在袋内保持正常的姿势,同时可在水中加冰,使大容器内的水维持在5~8℃,以降低鱼的代谢强度,减少其二氧化碳等的排泄量。⑤作好运输途中的管理,检查是否有漏水溢气情况,如有,应急时采用备用器具进行抢救。⑥到达目的地后,将袋放入待放养的水体内,当袋内水温与放养水体水温一致后(约15分钟)再开袋,将鱼放入水中。第三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二)开放式运输法

开放式运输是鱼和水置于非密封的敞开式容器中进行运输。开放式运输法的运输器具常采用活水船和活鱼箱,极短距离的运输采用鱼篓。1.开放式运输法的操作步骤:(1)对将运输的鱼类,作好其准备工作。夏花和冬花或春花鱼种在运输前必须做好鱼体拉网锻炼,成鱼、亲鱼需在大网箱中暂养停食,以减少排泄物,提高对缺氧的忍耐力。第三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2)在运输器具中加入适量的运输用水并在装鱼前提前半小时充氧。运输用水应水质清新,溶氧高,含有机质少,无毒无臭的水(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要求),如用井水,因其含氧量低,需充气或存放一段时间后再用。(3)根据运输时间、温度、鱼体大小以及鱼的种类等因素,向运输器具中装入合理密度需运输的鱼类。第三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4)加强运输途中的管理。运输途中应经常检查鱼的活动情况和充氧等装置,避免疏忽大意而导致运输失败。鱼苗、鱼种在长途运输时可适当喂食,以补充鱼体能量消耗,但不宜投喂太多,以免水质恶化。运输用时2天以上的,如条件许可,途中可休息一段时间,将鱼苗、鱼种放入设置在清水水体的网箱内暂养,使其在含氧充足的水中恢复体质,一般可在傍晚喂食,第二天早上继续运输。不要在临行前匆忙喂食,以免起运后鱼体排出大量粪便,污染水质,增加耗氧量。此外,还应及时清除沉积于容器底部的死鱼、粪便及其他有机污物,以减少耗氧量。第三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5)到达目的地后,将运输器具内的鱼转入要放养的水体中,转运时,操作要细致,尽量避免因操作不当而损失鱼体,并需注意水温差不能过大。2.开放式运输的优缺点开放式活鱼运输的优点是:①简单易行。②可随时检查鱼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可及时抢救。③可随时采取换水和增氧等措施。④运输成本低,运输量大。⑤运输容器可反复使用或"一器多用"。第三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开放式活鱼运输的缺点是:①用水量大②操作较劳累,劳动强度大③鱼体容易受伤,特别是成鱼和亲鱼④一般装运密度比封闭式运输低

第三节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三)其他运输方法1.“无水”湿法运输uuu

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的鱼类,能在潮湿空气中存活一定时间,可进行“无水”湿法运输(“干运”)。 鳗鲡、鲇、鲤等,皮肤呼吸量超过总呼吸量的8%~10%,能进行“无水”湿法运输。鱼类利用皮肤呼吸的比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水温的升高而减小。 黄鳝、乌鳢、斑鳢、泥鳅等都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能呼吸空气中的氧,只要体表和鳃部保持一定的湿度,可进行“无水”湿法运输。鳗鲡的“无水”湿法运输§淋水运输鳗苗的苗箱一般分上层冰箱、中间装苗箱和下层底盘。§装苗箱由木板制成。其规格为50cm×35cm×8cm,箱底和四周镶钉20目聚乙烯网片。§水温在20℃以上时,在上层冰箱里装满冰块,溶化的冰 水漏入苗箱,既可降温,又可湿润鳗苗。每层苗箱中各装 鳗苗1kg~2kg,然后同底盘一起捆扎运输。这种方法运 输30h,成活率可达90%以上。鳗苗运输箱2.麻醉运输

用麻醉剂或镇静剂注射鱼体或在水中配成一定浓 度,使鱼体在运输过程中处于昏迷或安定状态;此时, 鱼的呼吸频率大大下降,耗氧率低,鱼也不容易受伤, 有利于运输。几种麻醉剂和镇静剂:§1、乙醚短途运输亲鱼时可采用乙醚麻醉。用用棉花沾乙醚(体重10~15kg的鱼,约用2.5ml)塞入亲鱼口内,2~3分钟后鱼就麻醉,再将鱼放到盛水容器中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