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部分高中高一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在某一社会群体中高度集中的形象投射,即构成这一时代的精神偶像。当下,科技创新被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这种时代召唤下,无数中国科学家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潜心研究,倾情奉献,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非凡贡献。作为民族崛起的重要力量,这些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故事值得被铭记,科学家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理应被褒奖。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以科学工作者为表现对象的影视作品尤其是科学人物传记片,数量并不多,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更是屈指可数。探究科学人物传记片创作式微的原因,一方面是科学人物传记片的创作门槛较高,要求主创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充沛的学习热情、较高的学习能力,以及相当的艺术造诣。主创需花大力气将深奥的理论和技术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才能让观众真正理解这些科研项目的艰辛和科学事业的意义。另一方面,创作者对此类电影的认知定位有些模糊。比如究竟是历时性地深入挖掘科学工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人生亮点,彰显科学工作者的丰硕成绩,以及他们对国家,甚至是人类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还是围绕他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世界的互动关系,展现人物的人性弧光;是照搬平移人物的生平轨迹,还是在此基础上加入必要的艺术想象,将现实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此类问题搞不清楚,创作就容易出现生硬拔高人物精神境界,使人物塑造扁平化,以及剧情囿于“成绩罗列”“忘我工作”“与病魔抗争”等程式化模块,缺乏创新之类的问题。比如《人到中年》把更多力气花在反映科学工作者日常生活的描写和坚毅品质的渲染上,作品虽然感人,却没有充分反映出科学工作的特殊性。《超导》则过于专业,无法引起观众的广泛共鸣。因此,如何运用电影艺术手段更好地讲述科学工作者的故事,让更多闪耀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的科学之星成为时代偶像,是新时代对电影创作者提出的新创作命题。要创作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首先是在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表达理性的科学精神,并在表达过程中涉及科学概念、科学事实,以及理性思考时,尽量避免科教片式的过程演示与概念阐释。无论是科学家抽象的理性思维,还是相关科学概念和事实,都应该服务于塑造人物、表达情感,作为情节发展的一种变量,构成叙事表达的结构性要素。让创作始终围绕人物的情感、动机与目标追求,进行戏剧化的叙事建构。既表现科学人物理性的存在状态,更要表现他非理性的情绪与情感的冲动。既要表现超然物外的执着一面,更要有平凡世俗,甚至是迟钝的一面。通过反差、吸引、冲突与转化等一系列艺术手段,所塑造的科学人物才能具备丰富个性和温暖情感,才能更接地气,更有生气。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更能艺术化地表现其作为科学工作者异于常人的观看世界、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此外,电影叙事在根本上是有关“关系”的叙事。其中,既包括人与自我的关系,更包括人与他人、与社会群体、与社会机制间的关系。因此,仅仅是深入挖掘科学工作者的自我成长经历,以及他的科学成就,对于科学人物传记片而言,还远远不够。没有天生有趣的人物,人物的人性弧光需要在互动关系中得以呈现。对于那些有着明确科学目标追求的科学家而言,在他们所要面对的“关系冲突”中,最重要的是与自我的冲突,借用一句京剧的行话,即“不疯魔,不成活”。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疯魔”状态,影片中科学探索的荆棘之路才会彰显出人物真正的精神。除了解决创作层面的问题,高质量科学人物传记片要批量涌现,也与整体社会氛围密切相关。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发挥好引导、规划、组织、调控的主导作用,吸纳更多具有制作实力的组织机构参与科学人物传记片创作。通过强化政策扶持,推出重量级、标杆性的作品,在电影行业掀起创作热潮。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有了对科学家精神的深入理解,以及更多的科学知识作为基础,创作者和受众才能在更高维度上形成共鸣并且互相激发。总之,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一个民族才更有希望。希望越来越多的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能涌现出来,用感人的科学家故事激励引领越来越多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紧随他们的步伐接力奋斗,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摘编自孙承健《让科学家成为时代偶像》)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代的精神偶像是时代精神高度集中的形象投射,它可以反映出这个时代所特有的时代精神。B.科学人物传记片的创作中,照搬平移人物的生平轨迹,就会出现生硬拔高人物精神境界的问题。C.创作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不仅要表达科学精神,还应尽量避免科教片式的过程演示与概念阐释。D.高质量科学人物传记片的批量涌现,离不开有关部门发挥在引导、规划、组织、调控等方面的主导作用。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数科学家取得了辉煌成就,做出了非凡贡献,这些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故事值得被铭记。B.新时代的电影创作者应深入思考如何运用电影艺术手段更好地讲述科学工作者的故事。C.科学家面对的“关系冲突”中最重要的是与自我的冲突,这是科学人物传记片的主要内容。D.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能够用感人的科学家故事激励引领越来越多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文章观点的一项是()A.电影《奥本海默》是一部关于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传记电影,如果不熟悉背景知识和这些举足轻重的物理学家,可能会觉得很难跟上剧情。B.纪录片《超凡未来》尽显中国科学家的浪漫和仁心,这种对科学家人文情怀的描述,给予观众深刻的思想启迪:科学创新的终极目标,是让世界更美好。C.为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拍摄的电影《钱学森》,主要讲述的是钱学森青年赴美、励志求学、涉险回国、建功立业等一系列的曲折人生。D.影片《居里夫人》讲述了居里夫人发现“镭”的前后经历,致敬了她的独立探索、不唯名不唯利的精神,给予后世的科研工作者以无尽的启示。4.请简要分析文本的论证思路。5.班级计划为袁隆平院士拍摄一部传记片,你认为应做好哪些准备?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答案】1.B2.C3.A4.①先指出科学工作者的杰出贡献及当下表现科学人物的影视作品尤其是传记作品较少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②接着论述如何创作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③再论述如何塑造整体社会氛围,以促进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的涌现;④最后总结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所具有的积极意义。5.①了解有关杂交水稻的科学知识,并将其中深奥的理论和技术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②深入挖掘袁隆平院士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人生亮点,彰显他的丰硕成绩,以及他对国家、人类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展现他的人性弧光。③围绕袁隆平院士的情感、动机与目标追求,将他的人生经历、研究经历等进行戏剧化的叙事建构。【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照搬平移人物的生平轨迹,就会出现生硬拔高人物精神境界的问题”以偏概全,原文表述是“此类问题搞不清楚,创作就容易出现生硬拔高人物精神境……之类的问题”,但“此类问题”不仅包括“照搬平移人物的生平轨迹”;“就会出现”也过于绝对。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这是科学人物传记片的主要内容”错误,原文相关内容为“此外,电影叙事在根本上是有关‘关系’的叙事……在他们所要面对的‘关系冲突’中,最重要的是与自我的冲突”,由此不能推出“关系冲突”“是科学人物传记片的主要内容”,选项于文无据。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讲述的是缺乏背景知识无法看懂《奥本海默》,针对的是观众,文中无此观点。BD.可以体现“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用感人的科学家故事激励引领越来越多的观众”的观点。C.可以体现“彰显科学工作者的丰硕成绩,以及他们对国家,甚至是人类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的观点。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一、二段,“目前以科学工作者为表现对象的影视作品尤其是科学人物传记片,数量并不多,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更是屈指可数”“探究科学人物传记片创作式微的原因,一方面是科学人物传记片的创作门槛较高……”“另一方面,创作者对此类电影的认知定位有些模糊”,指出科学工作者的杰出贡献及当下表现科学人物的影视作品尤其是传记作品较少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第三、四段,“要创作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首先是在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此外,电影叙事在根本上是有关‘关系’的叙事”,论述如何创作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第五段,“高质量科学人物传记片要批量涌现,也与整体社会氛围密切相关。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发挥好引导……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再论述如何塑造整体社会氛围,以促进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的涌现;第六段,“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一个民族才更有希望……用感人的科学家故事激励引领越来越多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紧随他们的步伐接力奋斗,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最后总结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所具有的积极意义。【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结合“要求主创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充沛的学习热情、较高的学习能力,以及相当的艺术造诣。主创需花大力气将深奥的理论和技术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可概括出,了解有关杂交水稻的科学知识,并将其中深奥的理论和技术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究竟是历时性地深入挖掘科学工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人生亮点,彰显科学工作者的丰硕成绩,以及他们对国家,甚至是人类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还是围绕他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世界的互动关系,展现人物的人性弧光”可概括出,深入挖掘袁隆平院士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人生亮点,彰显他的丰硕成绩,以及他对国家、人类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展现他的人性弧光。结合“无论是科学家抽象的理性思维,还是相关科学概念和事实,都应该服务于塑造人物、表达情感,作为情节发展的一种变量,构成叙事表达的结构性要素。让创作始终围绕人物的情感、动机与目标追求,进行戏剧化的叙事建构”可概括出,围绕袁隆平院士的情感、动机与目标追求,将他的人生经历、研究经历等进行戏剧化的叙事建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爱喝稀粥王蒙①在我的祖籍河北省南皮县,和河北的其他许多地区一样,人们差不多顿顿饭都要喝稀粥。甚至在米饭炒菜之后,按道理是应该喝点汤的,我们河北人也常常喝粥。②家乡人最常喝的是“黏粥”,即玉米面熬的糊糊。乡亲们称做这种粥为“馇”,他们说“馇锅黏粥”,而不说什么“熬一锅粥”。新下来的玉米,有时候加上红薯,饭后喝上两碗,一可以补足尚未完全充实饱满的胃,二可以提供进餐时需要摄入的水分,三可以替代水果、甜食、冰激凌,为一顿饭收收尾,做做总结,把嘴里的咸、腥、油腻、酸、辣味去一去,为一顿饭打上个句号。③喝稀粥的时候一般总要就一点老腌萝卜之类的咸菜。咸菜与稀粥是互相提味、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这一点无须多说。吃惯了这种搭配,即使吃白米粥、糯米粥、牛奶麦片粥、燕窝粥、海鲜粥,如我后来有幸吃过的那样,也常常不能忘情于老腌萝卜、云南大头菜或者四川榨菜,还有天源酱园、六必居、保定“春不老”的名牌特制酱菜。咸菜也是不断发展丰富提高的,常吃稀粥咸菜也罢,食者是完全用不着气馁的。④也有属于甜点性质的粥:赤豆汤,八宝莲子粥,板栗、杏仁、花生做的羹食等等。就不就咸菜,则无一定之规了。⑤粥喝得多、喝得久了,自然也就有了感情。粥好消化,一有病就想喝粥,特别是大米粥。新鲜的大米的香味似乎意味着一种疗养,一种悠闲,一种软弱中的平静,一种心平气和的对于恢复健康的期待和信心。新鲜的米粥的香味似乎意味着对于病弱的肠胃的抚慰和温存。干脆说,大米粥本身就传递着一种伤感的温馨,一种童年的回忆,一种对于人类幼小和软弱的理解和同情,一种和平及与世无争的善良退让。大米粥还是一种药,能去瘟毒、补元气、舒肝养脾、安神止惊、防风败火、寡欲清心。大鱼大肉大虾大蛋糕大曲老窖都有令人起腻、令人吃不消的时候,然而大米粥经得住考验而永存。⑥另一种最常喝的粥就是“黏粥”了。捧起大粗碗,“吸溜吸溜”吸吮着玉米面熬的稠稠乎乎、热热烫烫的黏粥,真有一种与大地同在、与庄稼汉同呼吸、与颗颗粮食相交融的踏实清明。玉米粥使人变得纯朴,变得实在,玉米粥甚至给人一种艰苦奋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乡土意识、忧患意识,安贫乐道、随遇而安、人不堪其忧我也不改其乐的意识。玉米粥会叫人想到贫穷困难。此话不假,笔者在三年困难时期就有过一天只喝两顿粥的经验,玉米粥拼命喝,喝得肚子里咣里咣当,喝得两眼发直。正因为如此,笔者才由衷欢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繁荣经济、人民生活提高等有目共睹的伟大成绩。同时,玉米食品又是和营养学、现代化、生活选择的多样化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在那个一些小子认为月亮都要比中国的圆的美国,炸玉米片、崩玉米花都是深受欢迎的大众食品,少量的玉米糊糊也可以作为配菜与主菜一道上台盘,为西式大菜增色添香。近年来,国内的玉米方便改良食品也方兴未艾。呜呼,吾乡之玉米粥也,且莫以其廉价简陋而弃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的生命力还远大着呢!⑦至于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北方农村普遍熬制的“腊八粥”,窃以为那是粥中之王,是粥之集大成者。谚曰:“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粮食堆成尖。”是故,到了腊八这一天,家家起五更熬腊八粥。腊八粥兼收并蓄,来者不拒,凡大米、小米、糯米、黑米、薏仁米以及其他等等,均融汇于一锅之中,熬制时已是满室的温暖芬芳,入口时则生天下粮食干果尽入吾粥,万物皆备于我之乐,喝下去舒舒服服、顺顺当当、饱饱满满,真能启发一点重农爱农思农之心。说下大天来,我们十多亿人口中的八九亿是在农村呀,忘了这一点可就是忘了本喽。⑧闽粤膳食中有一批很高级的粥,内置肉糜、海鲜、变蛋乃至燕窝鱼翅,食之生富贵感营养感多味感南国感,食之如接触一位戴满首饰的贵妇,心向往之赞之叹之而终不觉亲近。这大概反映了我土包子的那一面吧。⑨当然,不是说稀粥至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眼界的开阔,我们的餐桌上理应增添许多新鲜的、富有营养的饮食,饮食习惯上的保守是不足取的。其实讲到吃东西,我是很能接受新鲜事物的,包括各种东洋西洋土著乃至特异食品。这一点使我深觉自豪,这一点使我时而自吹自擂:鄙人口味,就是富有开放性兼容性嘛。我喜欢尝试新经验,包括吃喝,这样,活得不是更有滋味吗?对身体健康不是更有利吗?⑩但是,我对稀粥咸菜似乎仍然有特殊的感情。当连续的宴请使肠胃不胜负担的时候,当过多的海鲜使我这个北方人嘴上长泡、身上起荨麻疹的时候,当一种特异的饮食失去了最初的刺激和吸引力、终于使我觉得吃不消的时候,当国外的访问生活使我的肠胃不得安宁的时候,我会向往稀粥咸菜,我会提出“喝碗粥吧”的申请,我会因看到榨菜丝、雪里蕻、酱苤蓝,闻到米粥香味而欢呼雀跃,因吃到了稀粥咸菜而熨帖平安。不论是什么山珍海味,不论是什么美酒佳肴,不论走到哪个地方,在不断尝试新经验、补充新营养的同时,我都不会忘记稀粥咸菜,我都不会忘记我的先人、我的过去、我的生活方式,以及那哺育我的山川大地和纯朴的人民。我相信我们都会吃得更美好、更丰富、更营养、更文明、更快乐。(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差不多顿顿饭都要喝稀粥,甚至在米饭炒菜之后不按道理喝汤而常常喝粥,是河北许多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B.作者家乡的“黏粥”不仅可以饱腹,还可以提供水分,甚至可以去除嘴里的味道,比水果、甜食、冰激凌更美味。C.作者认为粥喝得多、喝得久了,人对粥自然也就有了感情。比如人在生病的时候,会想喝粥,特别是大米粥。D.作者爱喝稀粥,原因丰富,有内心不能忘记自己过去的经历和过去的生活方式的原因,有思念故乡的原因。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标题“我爱喝稀粥”既是全文的线索,又概括了文章的内容,直接点明中心。B.第⑥段“捧起大粗碗”“吸溜吸溜”“热热烫烫”等口语的运用,使文章浅显易懂。C.第⑧段写闽粤膳食中高级的粥,与作者家乡的粥形成对照,体现作者家乡粥的土气。D.喝稀粥是生活中的常见小事,作者运用以小见大手法,在小事中寄寓情感和思考。8.文中多处引用古诗、名句、谚语等,有何作用?9.王蒙曾说,要通过自己的作品“给人一点忠告,一点经验,一点建议,希望更多的人活得明朗一些”。请结合文本,谈一谈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忠告、经验或建议。【答案】6.B7.C8.①第六段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阐述玉米粥使人懂得忧患意识的道理。②第六段最后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生动地说明了伴随着国内玉米方便改良食品的方兴未艾,家乡的玉米粥也具有了远大的生命力。③第七段引用“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粮食堆成尖”,形象地体现了腊八时家家户户熬腊八粥的场景,寄寓丰收的喜悦之情。④引用这些古诗、名句、谚语等,使文章语言更显典雅,富有文学气息。9.①第三段写咸菜与稀粥的关系、咸菜不断发展丰富提高,作者鼓励常吃咸菜稀粥的人不用气馁,暗示人与人、外物等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紧密联系,人也是不断发展前进的,不必为当下的困境所局限。②第五段写米粥对生病之人的抚慰、作用等,告诉我们要培养宁静致远、清心寡欲、善良退让的品质。③第六段写玉米粥使人变得纯朴、实在,使人记得家乡、具有忧患意识和安贫乐道意识等,启示我们做人不可忘本,要有忧患意识和安贫乐道精神等。④第九段写作者乐意尝试新事物,从中我们可以学习作者勇于体验、兼收并蓄的精神,形成开阔的眼界。【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比水果、甜食、冰激凌更美味”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可以替代水果、甜食、冰激凌”,并未说比水果、甜食、冰激凌更美味。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的能力。C.“体现作者家乡粥的土气”错误,应是体现闽粤粥具有高级感,与作者记忆中家乡的粥有很大不同,但作者更怀念家乡的粥。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表现手法及语句作用的能力。首先,引用这些古诗、名句、谚语等,可以增添文章的文学底蕴,使文章语言更显典雅。此外,从内容上分析,结合后文的“乡土意识、忧患意识,安贫乐道、随遇而安、人不堪其忧我也不改其乐的意识”“玉米粥会叫人想到贫穷困难。此话不假,笔者在三年困难时期就有过一天只喝两顿粥的经验,玉米粥拼命喝,喝得肚子里咣里咣当,喝得两眼发直”可知,玉米粥会叫人想到贫穷困难,所以会更懂得艰苦奋斗的意义。所以作者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阐述玉米粥使人懂得忧患意识的道理。结合“玉米食品又是和营养学、现代化、生活选择的多样化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在那个一些小子认为月亮都要比中国的圆的美国,炸玉米片、崩玉米花都是深受欢迎的大众食品,少量的玉米糊糊也可以作为配菜与主菜一道上台盘,为西式大菜增色添香。近年来,国内的玉米方便改良食品也方兴未艾”可知,曾经“廉价简陋”的玉米粥,伴随着国内玉米方便改良食品的方兴未艾,越来越受欢迎,甚至走出了国门。作者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生动地说明了伴随着国内玉米方便改良食品的方兴未艾,家乡的玉米粥也具有了远大的生命力。民间有“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粮食堆成尖”的谚语,所以家家户户会争先恐后的熬腊八粥。所以作者引用“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粮食堆成尖”,形象地体现了腊八时家家户户熬腊八粥的场景,寄寓丰收的喜悦之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文章的意蕴的能力。“咸菜与稀粥是互相提味、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这一点无须多说”,咸菜和稀粥是互相促进的,而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与人、人与外物之间也是这样;“咸菜也是不断发展丰富提高的,常吃稀粥咸菜也罢,食者是完全用不着气馁的”,粥在不断发展,咸菜也是不断发展丰富提高的,常吃稀粥咸菜的食者同样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可见第三段写咸菜与稀粥的关系、咸菜不断发展丰富提高,作者鼓励常吃咸菜稀粥的人不用气馁,暗示人与人、外物等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紧密联系,人也是不断发展前进的,不必为当下的困境所局限。“粥好消化,一有病就想喝粥,特别是大米粥。新鲜的大米的香味似乎意味着一种疗养,一种悠闲,一种软弱中的平静,一种心平气和的对于恢复健康的期待和信心”“大米粥还是一种药,能去瘟毒、补元气、舒肝养脾、安神止惊、防风败火、寡欲清心。大鱼大肉大虾大蛋糕大曲老窖都有令人起腻、令人吃不消的时候,然而大米粥经得住考验而永存”,简单的米粥对生病之人的抚慰、作用,“大鱼大肉大虾大蛋糕大曲老窖”长期食用会令人起腻,而清淡、简单的粥却可以经得住考验而永存,所以第五段写米粥对生病之人的抚慰、作用等,告诉我们要培养宁静致远、清心寡欲、善良退让的品质。“真有一种与大地同在、与庄稼汉同呼吸、与颗颗粮食相交融的踏实清明。玉米粥使人变得纯朴,变得实在,玉米粥甚至给人一种艰苦奋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乡土意识、忧患意识,安贫乐道、随遇而安、人不堪其忧我也不改其乐的意识。玉米粥会叫人想到贫穷困难”,第六段写玉米粥使人变得纯朴、实在,使人记得家乡、具有忧患意识和安贫乐道意识等,启示我们做人不可忘本,要有忧患意识和安贫乐道精神等。“其实讲到吃东西,我是很能接受新鲜事物的,包括各种东洋西洋土著乃至特异食品。这一点使我深觉自豪,这一点使我时而自吹自擂:鄙人口味,就是富有开放性兼容性嘛。我喜欢尝试新经验,包括吃喝,这样,活得不是更有滋味吗?对身体健康不是更有利吗”,第九段写作者乐意尝试新事物,从中我们可以学习作者勇于体验、兼收并蓄的精神,形成开阔的眼界。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隋内史令德林子也。幼多病,祖母赵以“百药”名之。七岁能属文,父友陆乂等共读徐陵文,有“刈琅邪之稻”之语,叹不得其事。百药进曰:“《春秋》‘鄅子藉稻’,杜预谓在琅邪。”客大惊,号奇童。引荫补三卫长。乃性疏说,喜剧饮。开皇初,授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被谗,辄谢病去。十九年,召见仁寿宫,袭父爵安平公。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爱其才,署礼部员外郎。奉诏定五礼、律令、阴阳书。初,以疾去舍人也,炀帝在扬州,召不赴,衔之。及即位,夺爵,为桂州司马。官废,还乡里。大业九年,戊会稽,管崇乱,城守有功,帝顾其名谓虞世基曰:“是子故在,宜斥丑处。”乃授建安郡丞。至乌程,江都难作,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更相灭,百药转侧寇乱中,数被伪署,危得不死。会高祖遣使招伏威百药劝朝京师既至历阳中悔,欲杀之,饮以石灰酒,因大利濒死,既而宿病皆愈。伏威治书辅公柘使杀之,为王雄诞保护得免。公柘反,授吏部侍郎。贞观元年,拜中书舍人,封安平县男。明年,除礼部侍郎。时议裂土与子弟功臣,百药上《封建论》,理据详切,帝纳其言而止。四年,授太子右庶子。太子数戏媒无度,乃作《赞道赋》以讽。它日,帝曰:“朕见卿赋,述古储贰事,劝励甚详,向任卿,固所望耳!”赐彩三百段。帝尝与偕赋《帝京篇》,叹其工,手诏曰:“卿何身老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卒,年八十四,谧曰康。百药,名臣子,才行世显,为天下推重。侍父母丧还乡,徒跣数千里。服虽除,容貌癯瘠者累年。好奖荐后进,得俸禄与亲党共之。翰藻沈郁,诗尤其所长,樵厮皆能讽之。所撰《齐史》行于时。(选自《新唐书·李百药传》,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会高祖A遣使招B伏威C百药D劝朝E京师F既至G历阳H中悔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荫补,文中指因父李德林荫庇补官三卫长,这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选官制度。B.被,指遭受、遭遇,与《琵琶行并序》“妆成每被秋娘妒”中的“被”词义不相同。C.顾,指看着,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赢得仓皇北顾”中的“顾”词义相同。D.望,指希望,与《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中的“望”词义不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百药聪慧多知。父亲的朋友共读文章时,不知“刈琅邪之稻”的故事,却被李百药说出是杜预所说的,父友十分震惊。B.李百药才华出众。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欣赏李百药的才华,安排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后来又命李百药修订五礼、律令、阴阳书。C.李百药历经危难。隋末江都发生叛乱,李百药辗转寇乱,后多次被伪政权任命官职,还曾差点死于杜伏威之手。D.李百药深受推崇。他赤足护父母灵柩还乡,好奖掖年轻人,又将自己的俸禄分享给亲朋幕僚,他的才能和品行彰显于世,深得天下人推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伏威治书辅公柘使杀之,为王雄诞保护得免。(2)卿何身老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14.从炀帝和太宗对待李百药的事件中反映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10.CFH11.C12.B13.(1)杜伏威写信给辅公袥让他杀死李百药,(李百药)因为王雄诞的保护而幸免。(2)你为什么身体衰弱但才华横溢,年老但想法更新呢?14.隋炀帝忌恨李百药不听从他的招引,将他贬到边远地方,说明隋炀帝心胸狭隘;唐太宗赞赏李百药,看了李百药对太子的劝谏,唐太宗认为李百药尽职尽责,说明唐太宗知人善用。【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恰巧高祖派遣使者招抚杜伏威,李百药劝说杜伏威去京师朝见,(杜伏威)到历阳后,心中懊悔。“招”的宾语是“伏威”,C处断句;“百药劝朝京师”的主语是“百药”,“既至历阳”的主语是“杜伏威”,且“至”的宾语是“历阳”,所以应在FH处断句。故在CFH三处断句。【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及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正确。遭受、遭遇/介词,表被动。句意:遭受谗言诋毁。/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C.“词义相同”错误,“赢得仓皇北顾”中“顾”的意思是“回头看”。句意:炀帝看着他的名字对虞世基说。/落得仓皇逃命,回望追兵。D.正确。希望/向远处看。句意:正是希望这样啊!/曾经踮起脚后跟向远处看。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后来又命李百药修订五礼、律令、阴阳书”错误,依据原文“奉诏定五礼、律令、阴阳书”可知,应是李百药“奉诏”修订五礼、律令、阴阳书,而不是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命令李百药修订五礼、律令、阴阳书。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治书”,写信;“为”,被;“免”,幸免。(2)“何”,为什么;“齿宿”,年老;“意”,想法。【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初,以疾去舍人也,炀帝在扬州,召不赴,衔之”“大业九年,戊会稽,管崇乱,城守有功,帝顾其名谓虞世基曰:‘是子故在,宜斥丑处。’”可知,隋炀帝忌恨李百药不听从他的招引,即使李百药有功,也要将他贬到边远地方,由此可见隋炀帝心胸狭隘;“四年,授太子右庶子。太子数戏媒无度,乃作《赞道赋》以讽。它日,帝曰:‘朕见卿赋,述古储贰事,劝励甚详,向任卿,固所望耳!’赐彩三百段”,“向任卿,固所望耳!”的意思是“此前任用你为此官,正是希望这样啊!”,由此可知唐太宗早就看出了李百药的才华,又高度肯定了李百药的《赞道赋》,认为李百药尽职尽责。可见唐太宗知人善用。参考译文: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是隋朝内史令李德林的儿子。因生来体弱多病,祖母赵氏因此给他取名百药。百药七岁懂得做文章。父亲的朋友陆乂等(曾到李德林家中聚宴),共读徐陵的文章,有“收获完了成周的粟子,将要收获琅邪的稻谷”的话,都不知道说的什么事。百药当时侍立在旁边,走上前说:“《春秋》上说‘鄅子藉稻’,杜预注解说在琅邪。”客人感到非常惊奇,称他为奇童。李百药因祖上的功德补官为三卫长。他性情放达不受拘束,喜欢畅饮。开皇初年,(李百药)被授任为太子通事舍人,兼任学士。因遭受谗言诋毁,于是托病请求辞去官职。开皇十九年,皇帝在仁寿宫召见他,让他承袭父亲的爵位,封他为安平公。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欣赏他的才华,安排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后来李百药奉诏修订了五礼、律令、阴阳书。当初,李百药托病辞去太子通事舍人一职,那时炀帝在扬州,召他前往而他不去,炀帝因此怀恨在心。等到炀帝即位,削夺了他的封爵,让他担任桂州司马。官爵被撤销后,他返回乡里。大业九年,李百药前去戍守会稽,遇上管崇作乱,他守城有功,炀帝看着他的名字对虞世基说:“这个人还在,应该把他贬斥到边远偏僻之地。”于是授任他为建安郡丞。到了乌程,江都发生了叛乱,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一个个相继灭亡,李百药辗转于寇乱之中,多次被伪政权署任官职,虽经历危难而得以不死。恰巧高祖派遣使者招抚杜伏威,李百药劝说杜伏威去京师朝见,(杜伏威)到历阳后,心中懊悔,想要杀掉李百药,让他喝下石灰酒,李百药因此大泄不止,差一点死去,后来他的所有旧病都痊愈了。杜伏威写信给辅公柘让他杀死李百药,(李百药)因为王雄诞的保护而幸免。辅公柘反叛,授任李百药为吏部侍郎。贞观元年,李百药被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封安平县男。第二年,授任礼部侍郎。当时朝中商议分封土地给皇族子弟和功臣一事,李百药敬上《封建论》,论据翔实确切,太宗听从了他的话而终止了此事。贞观四年,授任他为太子右庶子。太子多次行事轻悔怠慢,于是他写了《赞道赋》来劝谏太子。后来有一天,太宗说:“朕见到你所作的《赞道赋》,详细叙述了古来太子所做的政事之外的事情,劝谏、勉励很是详细恳切,此前任用你为此官,正是希望这样啊!”于是赏赐给他彩色布帛三百段。太宗曾与李百药一同创作《帝京篇》,赞叹他的文章作得工巧,下亲笔诏说:“你为什么身体衰弱但才华横溢,年老但想法更新呢?”后李百药去世,享年八十四岁,谥号康。李百药,是名臣之子,才能和品行彰显于世,被天下人推重。他护送父母的丧柩还乡,赤足步行几千里。丧服虽已除去,但容貌仍连年消瘦。李百药喜欢奖掖、引荐年轻人,得到的俸禄和亲朋幕僚共同分享。他的文辞深沉蕴藉,尤其擅长作诗,连樵夫、厮役都能吟诵他的诗作。他所撰修的《齐史》在当时很流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雨夜眠①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注】①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秋,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加上好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更觉寂寞冷淡。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句描述了深秋的寒冷,交代了时间;“凉冷”二字未提雨,却写因雨而凉冷。B.诗中的“安闲”二字是诗眼,全诗围绕“安闲”着笔,塑造了夜雨无眠的老翁形象。C.颔联“卧迟”写出老年人睡眠少的特点“灯灭后”写出“卧迟”的时间,突出夜深。D.颈联“灰宿”“瓶火”反衬老翁怕冷,“香添”一句写老翁闲散慵懒、不想起床的情态。16.请简要分析尾联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答案】15.D16.(1)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满阶红霜叶,作者借老翁形象表达了自己闲散无事、孤寂淡泊的心境。(2)“寒”字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的心灰意懒。【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思想情感的能力。D.“反衬”错。“灰宿温瓶火”,以烘瓶里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老翁的“睡美”。才三秋之夜已经要烤火,突出老翁的怕冷,此处是“正衬”而非“反衬”。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晓晴寒未起”,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霜叶满阶红”,夜来风雨加深了“寒”意,“老翁”“晓晴寒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静淡泊,故表达了作者闲散无事、孤寂淡泊的心境。“晓晴寒未起”,“寒”字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环境的寒冷,也指作者心境的寒冷,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霜叶满阶红”,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无情。从树木移情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揭示了诗人暮年政治上的心灰意懒。(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的语言简洁凝练,开篇“____________”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____________”一句则点明了季节特征,并渲染了萧瑟落寞的氛围。(2)荀子在《劝学》中写到,“骐骥”是一种很善跑的骏马,但它一次跨越也不够人的十步远,与之相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正反对比说明坚持的重要性。(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答案】①.浔阳江头夜送客②.枫叶荻花秋瑟瑟③.驽马十驾④.功在不舍⑤.余音袅袅⑥.不绝如缕【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的能力。易错字词:浔、荻、瑟、驽、功、袅、缕。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主持人:A?学者:数字乡村建设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实惠。其中,“互联网+农业”促使农业生产向精细化、高效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互联网+流通”为乡村特色产业带来了巨大电商红利,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主持人:B?学者:①数字乡村建设还面临配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人才体系不够健全等方面。②在硬件方面,农村地区互联网、5G、数字广电等基础设施覆盖率仍有待提拔,③农业智能装备普遍精度不足、稳定性不强,④缺少农业专用传感器,⑤智能农机装备适应性较差。⑥同时,数据资源整合不够、共享不充分、开发利用不足,⑦依然“数据孤岛”现象存在。18.请根据回答,补写空缺处主持人提出的问题。19.下列各项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画横线处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随着经济回稳向好,企业用工需求和线下招聘恢复,劳动力市场也趋于活跃。”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宋小强介绍道。B.在成都大运会期间,主媒体中心推出“大唐风尚”主题日活动,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朋友,可以在工作之余,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C.今天的中国动画,在“技”与“艺”的碰撞、“古”与“今”的交融中提升审美价值、情感价值与认知价值。D.“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古琴,自古便是中国传统风雅文化的代表。20.学者的第二次回答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数字乡村建设给乡村面貌带来了哪些变化B目前各地数字乡村建设还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19.B20.语句①可改为:数字乡村建设还面临配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人才体系不够健全等方面的挑战。
语句②可改为:在硬件方面,农村地区互联网、5G、数字广电等基础设施覆盖率仍有待提升。
语句⑦可改为:“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根据“数字乡村建设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实惠”可知,主持人提问的关键词是“数字乡村建设”“农民”或“农村”“改变”或“变化”,可推知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是“数字乡村建设给乡村面貌带来了哪些变化”。B学者说到的是目前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不足以及困难和挑战,所以主持人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目前各地数字乡村建设还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A.表引用;B.表特定称谓;C.表突出强调;D.表引用。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成分残缺,“面临配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人才体系不够健全等方面”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应在句子最后加上“的挑战”。②搭配不当,“覆盖率仍有待提拔”搭配不当,应将“提拔”改为“提升”。⑦语序不当,“依然‘数据孤岛’现象存在”,“依然”应修饰“存在”,所以应将“依然”移到“存在”前面。(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童年在北极村时,家家住着木刻楞房子,房前屋后有自留地,主种蔬菜。而远离居民区的黑龙江畔,每户还有一两片大地,种的多是麦子。麦子播种后几乎不用管它,很快就出苗了,在春风中噌噌长了起来。我去江边刷鞋子时,只要几天不见,就会发现麦苗又出息了,它们长个子的速度比我快。麦子什么时候悄悄怀胎结粒的呢?在鸟儿婉转地鸣叫的清晨时刻,在阳光照彻心扉的正午时,薄雾给黄昏披上轻纱的时候;夜露温柔地滑过脸颊时,总之麦子悄悄抽穗了。你经过麦田时,麦芒伸出带刺的舌头,调皮地刮你的手了。家中的园田快罢园的时候,江畔的绿麦穗变成黄麦穗了,这时小孩子们喜欢揪麦穗烧麦子吃。若是大人允许,可以把麦穗带回家,在晚炊的余火中大大方方烘烤,待香味飘出,捻出麦粒放入口中,又软糯又筋道,还有股清甜气,实在是好享受。21.文中画横线的三处,前两句用“我”第三句用“你”,表达效果上有何区别?请简要说明。2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散句,请改成整句。可以少量增删词语,调整语序,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1.①前两句中的“我”都是特指,指的是作者,运用第一人称,拉进读者和文本的距离,给人身临其境之感。②第三句中的“你”是虚指,指的是经过麦田的任何人,运用第二人称,更具有亲切感。22.在清晨鸟儿婉转地鸣叫的时刻,在正午阳光照彻心扉的时刻,在黄昏被薄雾披上轻纱的时刻,在夜露温柔地滑过脸颊的时刻。【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称的作用的能力。第一、二两句话中,“我”是第一人称,并且这里面“我”指的是作者自己,所以“我”是特指。这里好像是作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读者,能够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第三句中的“你”,是指经过麦田的任何人,所以是虚指。运用第二人称,设身处地地写出了读者在经过麦田时的感受,以对话的形式,使表达更具有亲切感。【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画波浪线处由四个短句组成,要将这四个结构不同的句子改成整句,需要以某一个句子为模版,然后将其他三个句子的结构依照模版句子进行仿写。在变换句式之前,考生需要对所给句子进行综合分析、比对。本组句子,每一句话都蕴含着表示时间的词,如清晨、正午、黄昏、夜露,“时刻”“时”“时候”等。因此可将四句话都变成“在……的时刻”,并将清晨、正午、黄昏、夜露表示时间的词放置到每句话对应的固定位置上;同时,每句话中还有鸟儿、阳光、薄雾、夜露这样的意象,以及“婉转地鸣叫”“照彻心扉”“披上轻纱”“温柔地滑过脸颊”这样的动作或情态,同样放置到每句话对应的固定位置。最后可修改为:在清晨鸟儿婉转地鸣叫的时刻,在正午阳光照彻心扉的时刻,在黄昏被薄雾披上轻纱的时刻,在夜露温柔地滑过脸颊的时刻。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位60岁的老人,很想学小提琴,但是觉得年纪有点大,所以比较犹豫,于是就问了身边的一些人,结果不少人都投来诧异的眼光,说道“你年纪都这么大了,还折腾啥呢?”于是这位老人就放弃了学小提琴的想法。过了很多年,他在路边看到有人拉小提琴,羡慕不已,就突然想起自己60岁时的想法,不禁感叹道:“若是那时我学小提琴,那么到现在我就拉了30多年的小提琴了。”这一年他93岁。上述材料对我们当代学生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你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学海无涯,面向未来60岁的老人,因为旁人“年纪这么大就不要折腾”的成见就放弃了学习小提琴的梦想,最终在95岁的时候后悔不已。无独有偶,我却又看到清华“学霸奶奶”李路退休之后开始学电脑,玩智能手机,学摄影、修图,熟练操作设计软件,并在83岁时被阿里巴巴以40万年薪聘为资深体验师的新闻。这鲜明的对比,让我不由得想起圣人孔丘曾说过的:“学而不已,阖棺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浅谈中央空调中电气自动化技术
- 爱心传承协议:继承遗产协议书
- 《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协议》
- 农田沟渠整治与施工方案
- 地铁工程截流井施工方案
- 交通运输系统安全防火制度
- 沥青拌合站施工安全保障方案
- 图书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城市基础设施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方案
- 中国汽车刹车盘行业投资分析、市场运行态势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湘艺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复习题
- 小学高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12篇)
- 2024年中国吐司面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期中素养综合测试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 期中阶段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企业级IT系统监理服务合同
- 2024全球智能家居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20242025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新教材第1章第2节科学测量第2课时体积测量讲义教师版
- 6《人大代表为人民》(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