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莆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莆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家礼,是由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这“五礼”构成的完整的家庭家族礼仪系统。源远流长的中华家礼文化积淀着中国人民对于家庭文明和社会治理文明的历史智慧,而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也使得我们的先人们特别重视家礼建设。家礼是家庭或家族内部的礼仪,它以礼义、礼仪、礼制、礼俗、礼教调整着家庭成员的伦理关系,维系着孝老敬长、敦亲睦族的家庭家族日常生活,培育了一代代中国人浓郁真挚的家国情怀和慎终追远的感恩意识,维护了传统社会家庭家族生活的稳定与发展。家礼文化的功能和影响不仅仅限于家庭。因为“礼”的本质是一种“合于道德理性的规定”,是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性辩证统一的理性自觉。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中认为,儒家的礼仪文化“对家庭和社会态度做出了规定”,主要作用是“借此建立了一种旨在维持社会和国家之秩序、等级的伦理、生活规范”。在儒学的建构框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递进的逻辑体系。修身是齐家的前提,齐家是治国的根基,而治国有道,才能天下归心,四海宾服,所谓“一家之教化,即朝廷之教化也”。中华文明语境下的“家”与“国”总是呈现出“同心圆”式的关联图景,家庭礼仪文化始终是社会礼仪文化的价值之轴。从小家到大家,从家庭礼仪到社会礼制,家礼文化对全社会起着无所不在的渗透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为古代中国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基层制度保障,构成了中国社会数千年来爝火不息的“超稳定结构”,对乡土中国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们要积极吸纳借鉴传统家礼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有效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魅力,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一是利用家礼文化涵育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礼在操作性上贴近生活,通过“自然法”“习惯法”的形式,将家庭道德观念在洒扫应对、人伦日用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渗透给家庭成员,相较于“经礼”更能体现人的“主体精神”和“意识自觉”。因而家礼在承袭家族传统、沟通家庭情感、开展家庭教育、塑造家庭价值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载体作用。二是利用家礼文化加强社会治理。中国独特的家国文化传统,构成了中国家庭与中国社会独特的生成和作用逻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注重通过家庭治理来实现社会治理,并形成了一套以家礼家规、宗法制度、乡俗民约为基础的治理体系。家礼文化对于社会治理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一家一姓道德教化的范围,而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扩展到了更加宽广的社会领域。三是利用家礼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家礼文化作为涵养中国人家庭美德、培育中华文明的特色文化,不仅对中国人而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价值、教育价值和治理价值,而且就世界范围而言也蕴含着丰富的传播价值和交流价值。那些反映中国家庭生活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海外热议的文化现象,正是因为讲好了中国的家庭故事,引发了广泛的情感共鸣。(摘编自葛大伟、陈延斌《传统家礼文化的地位、功能与传承价值》)材料二:冠礼是中华礼仪的滥觞,是我国古代的成年礼,标志着男子由少年迈入成年,在古代社会家礼文化和人生成长诸阶段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根据礼书记载,先秦冠礼在宗庙进行,主持者一般为受冠者的父亲,即孟子说的:“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孟子·滕文公下》)如果父亲已经去世,则由兄长主持。加冠前,主人要通过占卜的方式确定冠日,随后邀请参加冠礼的宾客,尤其是为子弟加冠的正宾。加冠当日,主人要准备好冠礼所用的冠服器物等。加冠前,受冠者由赞冠者为其梳头、挽髻、加笄,再把头发系好,以便加冠。冠礼的主体仪式为“三加”,即由正宾依次给受冠者加缁布冠、皮弁、爵弁,每次加冠都要配以相应的服饰。加冠时,主宾要向受冠者宣读祝词,内容是勉励其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远大的人生志向。加冠后,正宾为冠者取字。同时,子弟加冠后要拜见母亲和尊长,并接受他们的教诲。南宋佚名《家山图书》所载《三加冠图》冠礼是中华优秀传统家礼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家文化与礼文化融合的结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虽然时代发生了变迁,但无论是冠礼的礼义内容还是其礼仪教化方式,都有诸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吸纳借鉴的地方。一方面,借鉴传统冠礼仪式和教化方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角色认知,培育礼仪文明素养;另一方面,承故拓新,充分挖掘传统冠礼文化中的积极内容,使之成为涵养青少年道德人格的丰厚滋养。(摘编自陈延斌、王伟《传统冠礼及其时代价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中华家礼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人民对于家庭文明和社会治理文明的智慧结晶,深受中华历代先民青睐。B.材料一指出儒家从修身到平天下是一个逐层递进的体系,而作为社会礼仪文化之轴的家礼文化对全社会的作用无所不在。C.材料一谈到家礼在塑造家庭价值等方面的载体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这和材料二中说冠礼的教化方式值得深入挖掘是一致的。D.材料二提到我国目前已从国家层面重视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要充分挖掘传统冠礼文化的全部内容,使其成为青少年道德实践的载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冠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礼是家庭家族礼仪系统中五礼之一,是中华礼仪的源头。成年礼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B.先秦时期,冠礼的举行非常隆重,不仅有固定的地点,而且要由受冠者的父亲或兄长主持,还要选择吉日。C.冠礼进行时,正宾先会依次给受冠者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再对受冠者予以品德、志向等人生勉励。D.加冠前,赞冠者要为受冠者做好梳头、挽髻等准备工作;加冠后,受冠者要拜见母亲和尊长并接受其教诲。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先由家礼的组成谈起,然后论证其文化功能和影响,最后谈其时代价值。B.材料二选取了传统家礼中的冠礼作为论证对象,论证其在当代的影响。C.材料一引用布罗代尔的观点,旨在论证家礼文化的功能和影响已超出了家庭。D.材料二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行文思路,层层递进,脉络清晰。4.《礼记》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说:孝有三个层次,至高境界是以功显亲,光耀父母;其次是不让父母为自己蒙羞;最下等级是能够养活父母。这一观点体现了传统家礼文化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5.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各自的论述对象“传统家礼文化”“传统冠礼”都提及了时代价值,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D2.C3.D4.①这句话折射出我国历史上注重通过家庭治理来实现社会治理的理念。②为国为民做的贡献越大,父母享受的尊荣就越高,这才是至孝,家礼文化由一家一姓的道德教化扩展到了宽广的社会领域。5.①材料一侧重于论述积极吸纳借鉴传统家礼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涵育家风,加强社会治理,讲好中国故事。②材料二侧重于论述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培养青少年的礼仪文明素养,涵养青少年的道德人格。【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要充分挖掘传统冠礼文化的全部内容”错误。原文说的是“充分挖掘传统冠礼文化中的积极内容”,选项扩大了范围。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再对受冠者予以品德、志向等人生勉励”错误。分析原文“主宾要向受冠者宣读祝词,内容是勉励其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远大的人生志向”,可知对受冠者予以品德、志向等人生勉励的是主宾,此处错误属于张冠李戴。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论点论据关系的能力。D.“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错误。材料二第一段解释了冠礼的概念,第二段论说了加冠的过程,第三段论证了冠礼的时代价值,采用的是“是什么、怎么样”的行文思路。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题干“孝有三个层次,至高境界是以功显亲,光耀父母”,可知孝是家礼文化,家礼文化虽是居家之礼,但其适用的领域、辐射的范围却不仅仅限于家庭内部。所以家礼文化折射出我国历史上注重通过家庭治理来实现社会治理的理念。根据“家礼文化对于社会治理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一家一姓道德教化的范围,而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扩展到了更加宽广的社会领域”,可知为国为民做的贡献越大,父母享受的尊荣就越高,才是至孝,家礼文化由一家一姓的道德教化扩展到了宽广的社会领域。【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结合材料一“我们要积极吸纳借鉴传统家礼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有效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魅力,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一是利用家礼文化涵育家风”“二是利用家礼文化加强社会治理”“三是利用家礼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可知以上内容都强调传统家礼文化的时代意义,因此材料一侧重于论述积极吸纳借鉴传统家礼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涵育家风,加强社会治理,讲好中国故事。结合材料二“冠礼是中华优秀传统家礼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家文化与礼文化融合的结晶”“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借鉴传统冠礼仪式和教化方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角色认知,培育礼仪文明素养”“承故拓新,充分挖掘传统冠礼文化中的积极内容,使之成为涵养青少年道德人格的丰厚滋养”,可知以上内容都强调传统冠礼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因此材料二侧重于论述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培养青少年的礼仪文明素养,涵养青少年的道德人格。(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红棉袄孙犁风把山坡上的荒草,吹得俯到地面上、砂石上。云并不厚,可沉重得怕人,树叶子为昨夜初霜的侵凌焦枯了,正一片片地坠落。我同小鬼顾林从滚龙沟的大山顶上爬下来。在强登那峭峻的山顶时,身上发了暖,但一到山顶,被逆风一吹,就觉得难以支持了。顾林在我眼前,连打了三个寒噤。我拉他赶紧走下来,在那容易迷失的牧羊人的路上一步一步走下,在乱石中开拔着脚步。顾林害了两个月的疟疾,现在刚休养得有了些力气,我送他回原部队。我们还都穿着单军服,谁知一两天天气变得这样剧烈。虽说有病,这孩子是很矜持的。十五岁的一个人,已经有从吉林到边区这一段长的、而大半是一个人流浪的旅程。在故乡的草原里拉走了两匹故人放牧的马,偷偷卖掉了,跑到天津,做了一家制皮工厂的学徒。事变了,他投到冀中区的游击队里……“身子一弱就到了这样!”像是怨恨自己。但我从那发白的而又有些颤抖的薄嘴唇,便觉得他这久病的身子是不能支持了。我希望到一个村庄,在那里休息一下,暖暖身子。风还是吹着,云,凌人地往下垂,我想要下雨了,下的一定是雪片吧?天突然暗了。远远地在前面的高坡上出现一片白色的墙壁,我尽可能地加快了脚步,顾林也勉强着。这时,远处山坡上,已经有牧羊人的吆喝声,我知道天气该不早了,应是拦羊下山入圈的时分。爬上那个小山庄的高坡,白墙壁上的一个小方窗就透出了灯火。我叫顾林坐在门前—块方石上休息,自己上前打门。门很快地开了,一个姑娘走了出来。我对她说明来意,问她这里有没有村长,她用很流利的地方话回答说,这只是一个小庄子,共总三家人家,过往的军队有事都是找她家的,因为她的哥哥是自卫队的一个班长。随后她就踌躇了。今天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妈妈去外婆家了,哥哥还没回来。她转眼望一望顾林,对我说:“他病得很重吗?”我说:“是。”她把我们让到她家里,一盏高座的油灯放在窗台上,浮在黑色油脂里的灯芯,挑着一个不停跳动的灯花,有时碎细地爆炸着。姑娘有十六岁,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头发梳得很平,动作很敏捷,和人说话的时候,眼睛便盯住人。我想,屋里要没有那灯光和灶下的柴火的光,机灵的两只大眼也会把这间屋子照亮的吧?她挽起两只袖子,正在烧她一个人的晚饭。我一时觉得我们休息在这里,有些不适当。但顾林躺在那只铺一张破席子的炕上了,显然他已是筋疲力尽。我摸摸他的额,又热到灼手的程度。“你的病不会又犯了吧?”顾林没有说话,我只听到他牙齿的“嘚嘚”声,他又发起冷来。我有些发慌,我们没有一件盖的东西。炕的一角好像是有一条棉被,我问那正在低头烧火的姑娘,是不是可以拿来盖一下,姑娘拾着头没听完我的话,便跳起来,爬到炕上,把它拉过来替顾林盖上去。一边嘴里说,她家是有两条被的,哥哥今天背一条出操去了。把被紧紧地盖住了顾林的蜷伏的身体,她才跳下来,临离开,把手按按顾林的头,对我蹙着眉说:“一定是打摆子!”她回去吹那因为潮湿而熄灭的木柴了,我坐在顾林的身边,从门口向外望着那昏暗的天。我听到风还在刮,隔壁有一只驴子在叫。我想起明天顾林是不是能走,有些愁闷起来。姑娘对我慢慢地讲起话来。灶膛里的火旺了,火光照得她的脸发红,那件深红的棉袄,便像蔓延着火焰一样。她对我讲,今年打摆子的人很多。她问我顾林的病用什么法子治过。她说有一个好方法,用白纸剪一个打秋千的小人形,晚上睡觉,放在身下,第二天用黄裱纸卷起来,向东南走出三十六步,用火焚化,便好了。她小时便害过这样的病,是用这个方法治好的。说完便笑起来:“这是不是迷信呢?”夜晚静得很,顾林有时发出呻吟声,身体越缩拢越小起来。我知道他冷。我摸摸那条棉被,不只破烂,简直像纸一样单薄。我已经恢复了温暖,就脱下我的军服的上身,只留下里面一件衬衫,把军服盖在顾林的头上。这时,锅里的饭已经煮好。姑娘盛了一碗米汤放在炕沿上,她看见我把军服盖上去,就沉吟着说:“那不抵事。”她又机灵地盯视着我。我只是对她干笑了一下,表示这不抵事.怎样办呢?我看见她右手触着自己棉袄的偏在左边的纽扣,最下的一个,已经应手而开了。她后退了一步,对我说:“盖上我这件棉袄好不好?”没等我答话,她便转过身去断然地脱了下来,我看见她的脸飞红了一下.但马上平复了。她把棉袄递给我,自己退到角落里把内衣整理了一下,便又坐到灶前去了,末了还笑着讲:“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穿上的。”她身上只留下一件皱褶的花条布的小衫。对这个举动,我来不及惊异,我只是把那满留着姑娘的体温的棉袄替顾林盖上,我只是觉得身边这女人的动作,是幼年自己病倒了时,服侍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有过的。我凝视着那暗红的棉袄。姑娘凝视着那灶膛里一熄一燃的余烬。一时,她又讲话了。她问我从哪里来,尽走过哪些地方,哪里的妇女自卫队好。又问我,什么时候妇女自卫队再来一次检阅。一会儿我才知道,在去年,平山县妇女自卫队检阅的时候,打靶,她是第三名!1941年(节选自孙犁《白洋淀纪事》)材料二: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比了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毛病的。现在已成了外国舆论一致攻击我们的把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冷的山坡、焦枯的树叶和迎面而来的寒风等细节,为后文情节发展奠定了悲凉的基调。B.第6自然段通过“我”对雨雪天气的判断以及“我”感觉到的天色变化,折射出“我”内心中对于顾林病情的焦虑与担忧。C.小说写姑娘面对来投宿的“我”和小战士的踌躇神情以及她介绍治打摆子的迷信方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而丰满。D.本文主要运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在叙述重点人物时又用第三人称“她”,人称交替使用,使叙述更立体化。7.关于小说最后一段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娘的讲话虽然不属于小说的主要情节,但却是主要情节之外的必要补充。B.补叙姑娘打靶的好成绩,暗含了作者对于姑娘积极上进的革命觉悟的赞美。C.相较于直接叙述,使用转述的方式再现姑娘与“我”的谈话,更具情境感。D.交代姑娘妇女自卫队员的身份,赋予了故事更深的意蕴,使小说余味无穷。8.请结合材料二的论述和小说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红棉袄》中“姑娘”作为“新乡民”形象的理解。9.读完这篇小说后,你的语文老师打算结合下面这一文学争鸣现象上一节研讨课。2009年,暨南大学宋教授在国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经典的模仿:〈百合花〉与〈红棉袄〉之比较分析》,指出《红棉袄》与《百合花》两部作品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历史承袭的模仿关系。同年,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李教授在该期刊上发表争鸣文章《模仿、独创及其他——为〈百合花〉辩护》,认为宋教授没有准确地了解和认识《红棉袄》与《百合花》之间的高下和优劣,茹志鹃的《百合花》与孙犁的《红棉袄》相比,有诸多超越之处。语文老师邀请你在这节研讨课上发言。你支持宋教授的观点还是李教授的观点?请结合两篇小说的内容,写出你的发言概要。【答案】6.A7.C8.①“姑娘”是抗战中涌现的甘于奉献的无私的新乡民的典型代表。②小说中“姑娘”将自己心爱的“红棉袄”加盖在顾林身上,表现出对战士的保护关爱,体现了她甘于奉献的火热心肠。③这也反映出以“私”为信条的旧观念在抗战过程中有所改变,以“姑娘”为代表的新乡民在抗战中识大体、富有献身精神,展现了爱国爱乡的无私情怀。9.示例一:支持宋教授的观点。①主要人物身份具有共性,存在着模仿关系。两个“我”都是故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两个“小战士”都是革命战士,两个女孩都是后方女性。②重点情节相似,存在着模仿关系。“小姑娘”为病重的“小战士”盖上自己的红棉袄,与“新媳妇”为牺牲后的“通讯员”盖上自己新婚用的百合花被子的情节相似。③表现的主题有共性,存在着模仿关系。两篇小说均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军民的亲密关系,讴歌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鱼水情深。④主要物象都具有象征意义,存在着模仿关系。“红棉袄”的红色象征革命精神,棉袄象征着温暖与关爱。“百合花”象征纯洁与美好,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纯洁无瑕。示例二:支持李教授的观点。①《百合花》的人物形象更为立体。《红棉袄》中的三人,顾林只是故事的触发者,“我”只是故事的推动者,主人公只是一个姑娘。而《百合花》中的三人,很难分出人物主次,人物关系更为复杂,更能展示故事不同的侧面。(若答到普通妇女的付出比妇女自卫队成员顺理成章的善举更能打动人,亦可。)②《百合花》表达的主题更为丰富。《红棉袄》讴歌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鱼水情深,《百合花》既表现了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还表现了人与人之间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人性美与人情美,更为丰富。③《百合花》的情节更有感染力。以结尾为例,较之于《红棉袄》的结尾,《百合花》以小通讯员的牺牲的悲剧结尾,新媳妇把唯一的嫁妆盖在通讯员遗体上的举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更耐人寻味。【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A.“为后文情节发展奠定了悲凉的基调”错误。小说开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冷的山坡、焦枯的树叶和迎面而来的寒风,引出了后文必须落脚休息和顾林打摆子需要保暖的情节,渲染了一种充满寒意的氛围,也与姑娘脱下棉袄的温情形成对照。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相较于直接叙述,使用转述的方式……更具情境感”错误。相对于直接叙述而言,用转述的方式再现姑娘与“我”的谈话,可以使内容更加集中,节省笔墨;而相较于转述,如果直接叙述姑娘与“我”的谈话,则更具情境感。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随后她就踌躇了。今天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妈妈去外婆家了,哥哥还没回来”可知,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她是不方便将讲个男子留在家里的,但是她看到顾林病的很重,还是将二人留了下来,体现出姑娘甘于奉献的形象,所以,“姑娘”是抗战中涌现的甘于奉献的无私的新乡民的典型代表。由原文“没等我答话,她便转过身去断然地脱了下来,我看见她的脸飞红了一下.但马上平复了。她把棉袄递给我,自己退到角落里把内衣整理了一下,便又坐到灶前去了,末了还笑着讲:‘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穿上的。’”可知,“姑娘”看到“我”将军服盖在顾林身上,认为是起不到作用,于是将自己早上才穿上的新棉袄脱了下来加盖在顾林身上,表现出对战士的保护关爱,体现了她甘于奉献的火热心肠。材料二说到“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可知,中国乡下人是以“私”为信条的,而“姑娘”的所作所为却体现出她甘于奉献的五四精神,所以,这也反映出以“私”为信条的旧观念在抗战过程中有所改变,以“姑娘”为代表的新乡民在抗战中识大体、富有献身精神,展现了爱国爱乡的无私情怀。【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支持宋教授的观点。两篇文章都采用第一人称为叙述对象,两篇文章中的“我”都是故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两篇文章中都描写了“小战士”的形象。《百合花》中小战士是在战斗开始前奉命护送女文工团员去包扎所,最后为了救护战友而牺牲。《红棉袄》中“小战士”投到冀中区的游击队里,所以两个“小战士”都是革命战士。《百合花》中描写了新媳妇的形象,小通讯员来借被子时,她没好意思说出不借的原因,只一味地表示不借,经过女文工团员做工作,她终于同意借被子。《红棉袄》中女孩是山村的一名女孩,她的哥哥是自卫队的一个班长,过往的军队有事都是找她家的。所以两篇文章中的两个女孩都是后方女性。所以,两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身份具有共性。“姑娘”看到“我”将军服盖在顾林身上,认为是起不到作用,于是将自己早上才穿上的新棉袄脱了下来加盖在顾林身上。《百合花》的结尾说到新媳妇看到牺牲的小战士将自己带有百合花图案的棉被盖在了小战士的身上。可见,“小姑娘”为病重的“小战士”盖上自己的红棉袄,与“新媳妇”为牺牲后的“通讯员”盖上自己新婚用的百合花被子的情节相似。所以,两篇文章的重点情节相似,存在着模仿关系。《百合花》以解放战争时期,某地前线包扎所作为具体环境,讲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红棉袄》中通过写女孩将自己的新棉袄加盖战士顾林身上,表现出后方百姓对战士的保护关爱之情。所以,两篇文章表现的主题有共性,存在着模仿关系。两篇小说均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军民的亲密关系,讴歌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鱼水情深。文中写到“那件深红的棉袄,便像蔓延着火焰一样”,女孩穿的火红的棉火焰袄一样蔓延,“红棉袄”的红色象征革命精神。“我只是把那满留着姑娘的体温的棉袄替顾林盖上,我只是觉得身边这女人的动作,是幼年自己病倒了时,服侍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有过的”写出了女孩将棉袄加盖在了顾林身上,棉袄象征着温暖与关爱。《百合花》中一方面,它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只是一个图案;另一方面,它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纯洁无瑕。所以,文中主要物象都具有象征意义,存在着模仿关系。支持李教授的观点。《红棉袄》中的主要人物是这个穿红棉袄的姑娘,通过姑娘将两个男子留宿在家里,将自己的棉袄加盖在战士顾林的身上,从而刻画了一个无私、甘于奉献的形象。而文中的顾林和“我”是次要人物,顾林只是故事的触发者,“我”只是故事的推动者。《百合花》中涉及到“我”、小战士、新媳妇这三个人,小战士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到包扎所后,“我”自告奋勇讨了向老乡家借被子的差事,也请通讯员帮忙动员几家再走,但通讯员出师不利,还说老百姓封建,经“我”说服,年轻媳妇抱出了被子交给我们。不久后,新媳妇也来包扎所帮忙。战斗打响了,半夜时担架队送来一个重伤员。担架员介绍说,这位同志是为保护担架队才受重伤的。这时,新媳妇和“我”发现那位重伤员正是小通讯员。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百合花》中的三人,很难分出人物主次,人物关系更为复杂,更能展示故事不同的侧面。所以,《百合花》的人物形象更为立体。《红棉袄》中通过写女孩将自己的新棉袄加盖战士顾林身上,表现出后方百姓对战士的保护关爱之情,讴歌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鱼水情深。《百合花》表面上表现了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但更深层面上,它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它告诉人们,即使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热爱都没有泯灭。文中对小通讯员舍己救人牺牲过程的叙述,表现出强烈的人性至爱。小通讯员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担架员生命的英雄壮举,是至高至善的人间至爱,展现了他崇高的人格美,表现了人与人之间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人性美与人情美,更为丰富。所以,《百合花》表达的主题更为丰富。《红棉袄》的结尾以姑娘渴望妇女自卫队再来一次检阅,姑娘在去年平山县妇女自卫队检阅的时候,打靶,是第三名!从而更丰富了人物想象。而《百合花》中以小通讯员的牺牲的悲剧结尾,新媳妇把唯一的嫁妆盖在通讯员遗体上,这一举动举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更耐人寻味。所以,《百合花》的情节更有感染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郏子、甚弘、师裹、老聃。郏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选自韩愈《师说》)材料二: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通于此说者,其知所以为天下乎!夏、殷、周之衰也,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纪纲存焉耳。秦之王天下也,无分势于诸侯,聚兵而焚之,传二世而天下倾者,纪纲亡焉耳。是故四支虽无故,不足恃也,脉而已矣;四海虽无事,不足矜也,纪纲而已矣。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善医善计者谓之天扶与之。《易》曰:“视履考祥。”善医善计者为之。(选自韩愈《医说》)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善医/善计者谓之天扶与之。B.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善医善计者/谓之天扶与之。C.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善医/善计者谓之天扶/与之。D.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善医善计者/谓之/天扶与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和“其知所以为天下乎”中的“所以”意义相同。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中的“传”字意义不同。C.“六艺”即指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D.“则群聚而笑之”和“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中的“而”意思相同,都表示转折关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第一段肯定从古以来老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都有迷惑,需有“师”来解“惑”。B.韩愈在《师说》第三段中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和前文提出的“能者为师”的观点相呼应。C.《医说》一文开始就提到擅长看病的医生一般不看病人表面的胖瘦程度,而主要根据病人的脉象来判断他是否有病。D.韩愈在《医说》一文中纵贯古今,从夏商周谈到秦汉以后至隋唐各时期的兴衰历史,总结历史教训,发人深省。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秦之王天下也,无分势于诸侯,聚兵而焚之,传二世而天下倾者,纪纲亡焉耳。14.《师说》和《医说》两篇文章均属于“杂说”,请简要概括韩愈《医说》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两篇“说”其论证方法的主要不同之处。【答案】10.B11.D12.D13.(1)不通晓句读,不理解疑惑,有的却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2)秦始皇称霸天下之后,不分设诸侯,聚兵咸阳、焚书坑儒,传位到秦二世便灭亡了,只因法度不存罢了。14.①主要内容:《医说》借医生治病来阐述“善计者”要重视“纪纲”,即重视纲常法度。②说理方法:《师说》主要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医说》则主要通过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担忧那些可以依靠的东西(指心脉),害怕那些可以夸耀的东西(指法度,意为害怕法度消亡),擅长医术与谋术的人,称之为上天赐予他们的帮助与恩惠。第一个“所”和“可恃”构成“所”字结构,应在“恃”后面断开,所以排除A和D;“善医善计”是指一类人,中间不应断开,应在“者”后面断开;并且“扶与”为一个词,中间不应断开,所以排除C。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均为“用来……的”;句意: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儒家经典著作、解释疑难问题的。/他的智谋学识就可以用来治理天下了!B.正确。“流传/传位”;句意:古代从师的传统不流传已经很久了。/却仍传位了数十代而未衰亡。C.正确。D.“意思相同,都表示转折关系”错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句意: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诸侯四起、战乱不断。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D.“秦汉以后至隋唐各时期”错误。由原文“夏、殷、周之衰也,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纪纲存焉耳。秦之王天下也,无分势于诸侯,聚兵而焚之,传二世而天下倾者,纪纲亡焉耳”可知,文中只是列举了夏商周和秦朝的兴亡历史。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师”,学习;“小学”,小的方面要学习。(2)“王”,称王,称霸;“倾”,倾覆,灭亡;“纪纲”,法度。【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主要内容:《医说》中写到“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也就是借医生治病来阐述“善计者”要重视“纪纲”,即重视纲常法度。说理方法:《师说》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师说》还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医说》中写到“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也就是借医生治病来阐述“善计者”要重视“纪纲”,即重视纲常法度。主要通过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参考译文:文本一: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儒家经典著作、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以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没有地位高低贵贱,没有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唉!古代从师的传统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太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普通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有疑惑解决不了,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世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文本二:擅医术的人,不看病人的胖瘦,只以其脉象来判断他是否有病;擅谋划天下的人,不看天下的战和,只以其法度是严明还是散乱来判断天下是否兴盛。天下,就如同人一样;战与和,就如人之胖瘦;纲常法度,就如人的心脉。心脉没有疾病,即使瘦也不会危害到生命;心脉有了病,再肥壮的人也只有死路一条。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他的智谋学识就可以用来治理天下了!夏朝、商朝、周朝末期,诸侯四起、战乱不断,却仍传位了数十代而未衰亡,只因法度还存在罢了。秦始皇称霸天下之后,不分设诸侯,聚兵咸阳、焚书坑儒,传位到二世便灭亡了,只因法度不存罢了。因此四肢虽无病痛,也没什么可放心的,心脉才是关键;四海虽无动乱,也没什么可自满的,法度才是关键。担忧那些可以依靠的东西(指心脉),害怕那些可以夸耀的东西(指法度,意为害怕法度消亡),擅长医术与谋术的人,称之为上天赐予他们的帮助与恩惠。《易经》中说:“处于人生艰难跋涉之途的君子,应该经常检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并考察前途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履”为鞋子,引申为自己走过的路,亦指人生之路。“祥”为外界所呈现出的吉凶之兆,引申为即将应对的前程。“视履考祥”,意思是说,处于人生艰难跋涉之途的君子,应该经常检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并考察前途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擅医擅谋的人也正是这样做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望秦川①李颀②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③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①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按此诗中意思指长安一带。②李颀,唐代诗人,四十五岁中进士后,只任过新乡县尉之类的小官,屡次考绩,未得迁调。《望秦川》为诗人晚年辞官归隐故乡、离别长安途中所作。③五陵:长安城外汉代的五个皇帝的陵墓。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开端,紧扣题目,由“望”字入手,描述了清晨诗人远眺所见的秦川。B.颔联承接首联,具体描绘山河城阙,“净”“重”二字传神点染出景物特点。C.颈联笔调一转,意境随之变化,视听结合,写出了秦川大地的秋声秋色。D.尾联收束全诗,点明主旨,说明写作此诗的原意,表明对“客”的同情。16.古人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入手赏析本诗。【答案】15.D16.示例:本诗寓情于景,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与不舍融于秋日早晨诗人放眼远眺秦川一带,所见到的山河明净阔朗、城阙连绵壮丽的景象中;写“万户竹”的“秋声”一片,“五陵松”的“寒色”清冷,也是着意渲染出萧飒苍劲、清冷萧条的意境氛围,以烘托诗人怅惘、凄凉的心境;尾联情景交融,写诗人因霜浓露重(仕途失意,人情冷漠)而感到凄凉,发出了“归欤”的叹息。【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对‘客’的同情”错,“客”是作者自指,表明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联“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描绘出清晨,遥望辽阔的秦川大地,太阳刚刚从东面苍凉的峰峦间隙中显露出来,照得长安、渭水一片苍翠。红日东升,本是极其绚丽多彩的景色,但是由于诗人的心境不佳,这美景也随着萧瑟的秋风显得肃穆苍凉。颔联“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描绘出太阳升起来了,将大地照得十分清洁、明净,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远处山葱草翠,近处渭水泛波;那蜿蜒起伏、逶迤连绵的城阙正是帝都长安。借用长安城周围的庄重肃穆,秋色的苍劲凄清,抒发了诗人此时凄凉的心境。颈联“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是说帝都附近,家家有竹,秋风袭来,竹摇叶动,萧萧飒飒,五陵松柏,蓊郁苍翠,微风吹动,松涛声响,更给长安增添了几分寒意,进一步渲染秋的悲凉气氛,烘托了诗人惆怅、伤感的心情。尾联说明写此诗的原意,诗人“望秦川”是因为“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联系注释②可知,诗人四十五岁中进士后,只任过新乡县尉之类的小官,屡次考绩,未得迁调,而如今就要返乡,诗人郁郁不得志而有“归欤”之叹。尾联是全诗的主旨,表明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这首诗,对秋景的描述是极为生动细致的,它不但用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的心境,而且将秦川大地的秋色呈献在读者面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情景交融的诗篇。(三)名句名篇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的《劝学》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印证君子只要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的道理。(2)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生活在自然之中,“清风”二字常会撩动古人心弦,化作佳句融入诗文之中,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故木受绳则直②.金就砺则利③.两情若是久长时④.又岂在朝朝暮暮⑤.苍山负雪⑥.明烛天南⑦.雕栏玉砌应犹在⑧.只是朱颜改⑨.清风徐来⑩.水波不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砺”“暮”“苍”“砌”。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每当夏天结束,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树木都会模样大变。红色、橙色、黄色以及棕色的叶子随着微风翩翩起舞,最终飘落在地,给大地盖上了一层松脆的“毯子”。秋天赋予了大自然独特的色彩,但①,这却是一个需要全力以赴争得生机的季节。光合作用是树叶产出日常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过程,其中,一种名为叶绿体的细胞器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到了秋天,落叶树会暂停光合作用,将营养物质转移到树干中储存,用以度过更为寒冷的冬季。随着②,树叶中的其他色素便纷纷登场,成为秋天的主角,把大地装点得五彩缤纷。除了常青树以外,大部分落叶树的树叶都很薄。在非常寒冷的冬天,如果树叶继续挂在枝干上,反而会因为细胞被冻裂,储藏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失,给树木越冬休眠③。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划线句“树叶中的其他色素便纷纷登场”相同的一项是()A.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胜利万岁》)B.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大卫•科波菲尔》)C.可是我知道这看来阴森森的村庄里还埋着星星点点的火种。(《党费》)D.全淀的芦苇收割了,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白洋淀》)【答案】18.①对于某些植物而言②叶绿体的不断减少③带来极大危害19.B【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前面句子介绍了秋天因为树叶变色而显得浓郁艳丽,后面句子说“这却是一个需要全力以赴争得生机的季节。”可见,“这”具体指代“落叶树”“某些植物”“一些植物”,再根据前后句意来看,这里需要补写的应该是状语成分。所以,“对于某些植物而言”“对于一些植物而言”“对于落叶树而言”等句子,都符合补写要求。②处结合整个材料来看,第二段第一句先说明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二句接着说“到了秋天,落叶树暂停光合作用”,可见,本处应是第二句的结果,可补出“叶绿素会减少”。③处根据“如果树叶继续挂在枝干”可知,本处说明的是冬天树叶继续挂在枝干上的危害和不良后果,补写的关键词应是“带来伤害”,再结合“储藏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失”中“大量”一词,补写句子应为“带来极大危害”。【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原句中“树叶中的其他色素便纷纷登场”是拟人,意思是其他色素纷纷显示出来。A.比喻兼排比句。“长征”是本体,“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是喻体。三个短句句式相似,意义相关,又构成排比。B.衣领“神气”这一外貌细节描写,是拟人,表现米考伯自命不凡的骄傲性格。C.比喻。“火种”是喻体,本体是“革命的力量”。D.比喻。本体是“芦苇垛”,“长城”是喻体。故选B。(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悯。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即不大适用。20.文学作品中感叹号用法丰富,有时极具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感叹号的用意。21.你觉得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是否与本文段的观点相符?请陈述理由。【答案】20.①感叹号用在此处是直接抒发自己面对泰山的心理感受,极高大、极壮阔,自己对此极震撼。②一连串的感叹号也表现出汉武帝找不到更好的、具体的方式来描述和赞美泰山。21.示例一: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写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在泰山面前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这是从宏观处着笔,写出了泰山宏阔的大境界。示例二: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写登山过程中夕照城郭的景象与登顶后的日出霞光景象,景物描绘都是基于现实,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气势磅礴。示例三:不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通过写山石、松树与冰雪,描绘了泰山严冬的景观,这是从微观处着笔,突出了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感叹号通常表示强烈的感情,其具体作用需结合具体语句展开分析。从后文中“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这一句来看,这里的感叹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泰山景色让汉武帝惊叹至极,但是,因为超出既往的经验,所以无从说起。所以画横线处感叹号一方面直接抒发了汉武帝面对泰山的心理感受,极高大、极壮阔,自己对此极震撼。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因为超出既往的经验,无从谈起,言辞苍白,只能用简单的形容词和感叹号。【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观点的把握能力。由原文“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可知,文中认为描写泰山要从宏观处着笔才能写出泰山宏阔的大境界。《登泰山记》中写到“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在泰山面前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这是从宏观处着笔,写出了泰山宏阔的大境界。所以,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符合本文段的观点。由原文“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可知,本文认为要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大境界。《登泰山记》中写到“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姚鼐《登泰山记》里写登山过程中夕照城郭的景象与登顶后的日出霞光景象,景物描绘都是基于现实,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气势磅礴。所以,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符合本文段的观点。由原文“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可知,本文认为要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大境界。《登泰山记》中写到“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姚鼐《登泰山记》里通过写山石、松树与冰雪,描绘了泰山严冬的景观,这是从微观处着笔,突出了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所以,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不符合本文段的观点。考生需要找出文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即“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姚鼐《登泰山记》中既有宏观,也有细致的微观,考生寻到一处即可得分。如果考生答有的地方符合,有的地方不符合,只要举例得当,也是可以的。《登泰山记》要求全文背诵,这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