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02/35/wKhkGWX63JiAbYLzAAM_ZAtFGxo084.jpg)
![浙江省舟山市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02/35/wKhkGWX63JiAbYLzAAM_ZAtFGxo0842.jpg)
![浙江省舟山市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02/35/wKhkGWX63JiAbYLzAAM_ZAtFGxo0843.jpg)
![浙江省舟山市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02/35/wKhkGWX63JiAbYLzAAM_ZAtFGxo0844.jpg)
![浙江省舟山市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02/35/wKhkGWX63JiAbYLzAAM_ZAtFGxo08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舟山市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1.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B.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的知识分子形象,比如《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故乡》中的“我”以及《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这些人物都来自他的小说。C.“唐宋八大家”是指包括韩愈、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曾巩在内的八位著名文学家。D.《巨人三传》记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法国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2.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思想家,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B.“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中“更定”是指第一次打更后,即五更中的一更天,也就是今天的19点到21点。C.《答谢中书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D.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是属猪人的本命年。与龚自珍写《己亥杂诗》已隔了一百八十年。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复兴号”高铁最高时速提至350公里,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已达到世界顶峰。(删去“随着”)B.《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我非常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应把“《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我非常熟悉”改为“我对《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非常熟悉”)C.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是否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关键在于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在“通过”前边加上“能否”)D.市粤剧团精心打造的《刑场上的婚礼》,是一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现代粤剧。(把“打造”改为“打磨”)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全力做好高考期间道路交通安全,交警部门制定了专门方案,确保道路畅通,让学子安心应考。(在“交通安全”后面加上“管理工作”)B.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打造精品服务平台。(删去“能否”)C.亮相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国产人工智能机器人,从生产、设计到研发都在青岛完成,现已实现量产。(将“生产”调到“研发”后)D.麝香追风膏的主要成分是由麝香、独活、海风藤等配制而成,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将“功效”改为“疗效”)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子日:“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____________,西北望,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孟子认为一个人经过艰难磨练后,将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益处(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原句填空)。默写赵师秀的《约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阿龙纳斯接受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采珠场。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在尼摩船长被鲨鱼的巨大躯体所压倒,危在旦夕时,尼德·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船长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由此,阿龙纳斯感到在尼摩身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无比勇敢,二是他对人类的牺牲精神。看来,这个古怪的人还没有完全斩断他爱人类的感情。以上这段话出自作品,作者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根据选文可以看出,“船长”具有性格特征。(2)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水浒传》)这两个人让林冲带上刀到白虎节堂,两人借故离开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二、阅读7.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影/布石上B.盖竹/柏影也C.无/丝竹之乱耳D.余/因得遍观群书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清(因为)B.乃记之而去(代词,指这里的情景)C.隶而从者(随从)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酒)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B.选文第③段巧妙设喻,写了小石潭源头远、岸势曲折的特点。C.选文第①段用“青树翠蔓”,写潭四周树木的色彩,“青”“翠”都有“绿”的意思,有重复啰嗦之嫌。D.选文第④段描绘了小石潭寂静寥落的环境,是作者对环境凄凉的感受,也是其遭贬后忧伤心情的流露。4.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选文第②段写了什么?请结合本段内容分析它们的特点。8.文言文阅读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湖中人鸟声俱绝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等等,共同构成了一个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从听觉方面写景,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表现出作者孤寂的情怀。C.作者以议论的表达方式收束全文,画龙点睛。舟子的喃喃之语是引俗人之见,以正面描写表现“相公”之痴。D.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醉翁亭记欧阳修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醉翁之意(____________)(2)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__)(3)宴酣之乐(______________)(4)苍颜白发(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醉能同其乐,醒能迷以文者,太守也。3.出自《醉翁亭记》的成语“醉翁之意”,意为言在此而意在彼。请结合全文,分析醉翁的“真意”在何处。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说说楚襄王的“与庶人共”和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链接材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①襟当②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注)①披:敞开。②当:迎接。10.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篱笆青青宋长征①篱笆青青,来自乡村的深处,青绿着,蜿蜒着,逶迤着,像一条绿色的丝带,拴住乡村的暖,拴住庄户人家的脚步,拴住千里万里之外游子的心房。你见过山的险峻,见过海的宽广,不一定就见过一围小小的篱笆,纤细,温柔,一如母亲慈爱的眼神。等你走得近了,等你放下手中的行囊,你禁不住要停下来,在这小小的篱笆旁,借着篱笆青青的思绪,想起了远方的亲人。②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段小小的竹林。青青的叶子,细细的竹节,繁密或稀疏的枝条,透过去,能看见鸡的逡巡、鸭的悠闲,或者还有一条狗戒备的眼神。忽而,篱笆深处闪过一张朴实的面孔,和蔼的女主人会用浓浓的方言问你:渴了?还是累了,要歇歇脚?庄户人家的日子散乱,不过水是甜甜的。没错,甜津津,凉丝丝,你不要介意隔着竹篱递过来的青瓷大碗,井拔的凉水混着竹的清新沁人心脾。③竹篱内外,陌生也变得如此温馨。④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棵棵紧密相连的花椒树。尖尖的针刺均匀分布在相互交错的枝丫间,不挡风,不挡雨,却可以忠实守护好自家的小院。院子里的枣树挂满了果儿,红的青的真好看,馋煞了几个调皮的乡下小子,商商量量围着花椒树篱笆转了好几圈儿,就是没找到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这些,树篱都看见了,只是不想说。⑤花椒树上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小花椒,红红的,在秋风里飘着麻酥酥的香味儿。⑥一丛篱笆可能是一串长长的豆角丝瓜架。父亲随便插了一圈小木棍,母亲在春天点上了种子。单等着春风吹,单等着夏雨下,长长的木篱笆上开满了花。有吊瓜花,有丝瓜花,有紫红如梅朵的梅豆花。要不人说乡下的母亲辛苦呢——见缝插针地打扮了一下,就给小小的农家小院牵来一篱笆美丽的花。蜜蜂嗡嗡飞,蝴蝶对对舞,偶尔有一只小虫子躲在花篱的深处,弹奏起柔柔的丝弦。⑦繁花锦簇的木篱笆是母性乡村优雅的蕾丝花边,掩映间,羞怯不语。⑧红红的朝阳升起来了,一声鸡啼啄破了黎明,一刹时乡村沐浴着七彩云霞,鸟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歌声婉转,流淌着多情的音符。我自散发着谷物香醇的梦里醒来,绕着青青的篱笆看了又看,像在读一首诗,像在欣赏一幅画,像在听一曲古典的乡情曲,像在欣赏一幅山水田园的水墨画。每一片叶子都是清新的,每一个花朵都飘散着清香;就连晶莹的露珠,一旦亲近上青青的篱笆,也会很久不舍得离去,自高处滑落,落在低处的叶面上,又跌落在篱笆下青青的草丛里。或许被几只早起的蚂蚁匆匆抢了去,分享着自然母亲赐予的芳醇。⑨花墙,当我想起这词来,青青的篱笆把我包围在幸福的记忆中央。我知道,乡村是贫穷的,但乡村又是那样的质朴,每一个村庄有每一个村庄的气息,每一个村庄都会有几条青青柔柔的篱笆墙。在春天,推开料峭的春寒,跟墙角的爬山虎较着劲儿,和田野里的庄稼打个赌——一定要把乡村打扮成如花的儿女。在秋天,你怎能拒绝篱笆上面青青红红的果实,长长的丝瓜,爬一路结一路,点缀其间;紫红的梅豆,站在最高处,像一枚枚飘扬在风中的旗帜。母亲呢,正忙着招呼路过篱笆门前的大娘婶子:“多摘点,多摘点,你看这篱笆要压塌了呢!”⑩平原的乡下,不见山不见水,惟独随处可见青青的篱笆。土墙呢,嫌太厚,嫌太重,让人感觉不到一丝轻松;砖墙呢,嫌太高,嫌太冷,有点不近人情。只有篱笆墙的影子,青青细细柔柔长长,像过也过不完的青葱岁月。我从乡下走来,深深懂得篱笆墙的平和之美:不与人争辩,也不自惭形秽,只要心中永驻春天,生命的青绿会一直蔓延。⑪轻轻地,当我的眼神再次抚摸青青的篱笆,刚好暮色渐浓。一弯新月升起在村庄的上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屋檐上,流泻在安静的庭院中,穿过岁月那围篱笆青青,投影在我安静的思绪里。这一生,是不是我也会拥有自己的篱墙,一丛青青的竹,或一排密密的小树,抑或一条开满春天的花墙,清与浊,真与假,善与恶,都不会轻易逾越。⑫只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选自《散文》2010年第4期)1.作者笔下的篱笆别有风味,文中描写了哪些篱笆?各有什么特点?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3.文章为什么以“篱笆青青”为题?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4.结尾句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11.阅读《马兰花》,回答各题。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啊?难怪昨天没看见麻婶,我正想问呢!”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信里都说了些啥?”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选文有改动)1.这篇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麻婶的行为是暗线,她是个难得的好人。请你细读文章,找出两个能证明麻婶“好”的依据。2.听说麻婶住院了,为什么“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3.“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中能看出马兰花是个么样的人?4.请简要概括,“男人”在麻婶病逝后对马兰花的态度如何?5.麻熔的女儿是如何处理母亲借钱这件事的?她为什么这样处理?三、应用12.下面是校园广播站播出的“你说我说”节目预告。请你仔细阅读,围绕讨论话题,写一段话,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100字左右。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其中规定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这主要是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通过关闭校园小卖部,让未成年人远离高盐、高糖、高脂的“垃圾食品”。对这项规定,同学们有什么看法呢?下一期的“你说我说”节目将围绕“校园小卖部是否应该关闭”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欢迎大家积极投稿。我们将选取部分优秀稿件,在节目中进行播出分享。(温馨提示)“你说我说”节目选稿标准(1)观点明确(2)紧扣观点阐述理由(3)语言表达简明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命题作文许多人的心里,都有一朵永不凋零的花。这朵花,或是蕴含深厚哲理的格言警句,或是沉淀文化精髓的唐诗宋词;或是苦痛时父母的一声关爱,或是跌倒时同学的一把搀扶;或是直面困难的勇气,或是坚忍不拔的毅力……这朵是一种情愫,一种力量,一种姿态。请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以“开在我心中的一朵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文体,内容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参考答案一、积累1、C【解析】
A错误,中“小福子不是另嫁他人,而是自杀”。B错误,《藤野先生》不是小说,是散文。D错误,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点睛】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2、C【解析】
C.《答谢中书书》中的“书”不是指文体,它的本意是指“书信”;故选C。3、D【解析】
D.修改有误,“打造”合适,“打磨”不合适,无需修改。故选D。4、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D项修改不正确,句式杂糅。正确的改法是删去“的”和“成分是”,或者删去“由”和“配制而成”。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5、学而不思则罔甲光向日金鳞开会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鳞,雕。6、(1)《海底两万里》凡尔纳沉着、善良、机智(2)要点:①高俅诬陷林冲擅入白虎节堂;②欲带刀行刺;③将其捉拿。【解析】
(1)由文段中的“尼摩船长”可知出自《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尼摩船长不仅提出了建议,还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看出船长沉着、善良、机智。(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水浒传》误入白虎堂这一情节的掌握程度。误入白虎堂情节梗概:林冲陪林娘子去还愿,看到鲁智深英雄了得,就聊了起来。不料高衙内看林娘子美貌,欲行无礼,林冲急忙赶去。终因他为顶头上司之义子放了高衙内,高衙内因想林娘子得病,陆谦献毒计,让高俅派人买宝刀给林冲,然后诈说高俅要看刀,令林冲带刀进高府。陆谦将林冲领入白虎节堂即高俅处理军务之地,诬陷他带刀进节堂有行刺之心,将林冲发配。【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二、阅读7、1.B2.D3.C4.(1)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个小潭,水很清激。(2)(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隐约可见。5.写了鱼和水。本段实写鱼虚写水,写鱼同时是写水。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写鱼无处藏身,好像在空中一样,突出了水清激的特点。【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B。改为:盖/竹柏影也。译为:原来是竹子,柏树枝叶的影子。2.D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改为:“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3.C“有重复啰嗦之嫌”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青树翠蔓”属于古文常用的“对文”写法,为了避免重复,一个意思用了不同的词语表达。不能说是“重复啰嗦”。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尤”:特别。“清冽”:清激。“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爬行那样。5.一问,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第2段,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选文第2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几句主要写了鱼和水。二问,可抓住具体语句分析。如“俶尔远逝”侧面(虚写)描写水的清澈;“皆若空游无所依”将水至清、若无的境界表达出来,从“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日光下澈,往来翕忽”的描写来看,是实写鱼的或静或动,目的是突出水之清。所以这是一种实写鱼虚写水的写法。【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8、1.消失客居还2.(1)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撑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3.C【解析】
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明末清初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平时考生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依据句中的文言词汇,常用的文言句式来翻译,(1)句抓住“沆砀”是白茫茫的一片的意思,(2)句抓住“更”。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3.试题分析:舟子的喃喃之语不是“正面描写”而是“侧面描写”点睛: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9、1.情趣茂盛、繁茂尽兴地喝酒容颜苍老2.(1)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2)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3.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百姓和乐、滁地富足、宾客尽兴,宾主同乐)、乐人之乐、与民同乐。4.楚襄王的“与庶人共”是自己想象的场面,百姓并未与他共享。欧阳修则是真正和百姓一起游乐,宾主同乐,醉同其乐、醒能记乐,这些均是发自欧阳修和百姓内心的意愿和快乐,这与楚襄王臆想的与民同乐是不一样的。【解析】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意”,情趣;“秀”,茂盛、繁茂;“酣”,尽兴地喝酒。2.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以”,用。3.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结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出:山水之乐;结合“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得出:宴酣之乐;结合“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得出:与民同乐。4.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和链接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与民同乐: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文本中欧阳修与百姓一起游玩山水,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是真正的“与民同乐”。链接材料中,楚襄王独自享受兰台之宫的美景,享受凉风的吹拂,却认为百姓和自己一起享受了这美景和凉风的快乐。楚襄王的“与民同乐”只是想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参考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杂七杂八的摆放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链接材料翻译: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10、1.①竹林篱笆:或繁密或稀疏,温馨清新;②花椒树篱笆:枝丫交错,香味麻酥酥;③木篱笆:繁花锦簇,优雅羞怯。2.比喻、排比;把篱笆比成“一首诗”“一幅画”“一曲古典的乡情乡韵”等,生动形象描写出花墙篱笆的优雅之美;表达作者内心对篱笆由衷地喜爱之情。3.①篱笆是全文叙事和抒情的线索,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②篱笆是全文叙事、抒情的载体,作者借篱笆含蓄地表达了“坚守心中的篱笆墙,希望心中永驻春天、生命的青绿常在”的主题。4.①守住心灵,守住我们自己内心的宁静、清洁、本真,不要让浮躁扰乱了我们的本性;②守护乡村,守住乡村文明,远离现代社会的喧嚣,在纯朴的乡村里尽享人情之美、本真之美。【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可以发现文章围绕“篱笆”一共写了三种篱笆:一是,②段中“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段小小的竹林”,“青青的叶子,细细的竹节,繁密或稀疏的枝条”“竹篱内外,陌生也变得如此温馨。”二是,④段中“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棵棵紧密相连的花椒树”“。尖尖的针刺均匀分布在相互交错的枝丫间”,“红红的,在秋风里飘着麻酥酥的香味儿”。三是,⑥段的“一丛篱笆可能是一串长长的豆角丝瓜架。父亲随便插了一圈小木棍”“繁花锦簇的木篱笆是母性乡村优雅的蕾丝花边,掩映间,羞怯不语”。据此概括作答。2.此题考查的是赏析句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我自散发着谷物香醇的梦里醒来,绕着青青的篱笆看了又看,像在读一首诗,像在欣赏一幅画,像在听一曲古典的乡情曲,像在欣赏一幅山水田园的水墨画”此句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有节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篱笆带给我的美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据此理解作答。3.此题考查的是文章题目的作用。文章标题的作用通常有:①概括文章内容②揭示文章主旨③提示文章线索④紧扣文章内容⑤吸引读者注意⑥一语双关。“篱笆青青”首先它能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的线索。再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不与人争辩,也不自惭形秽,只要心中永驻春天,生命的青绿会一直蔓延”。据此理解作答。4.此题考查的是对结尾句的理解。“只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句中提到相守的首先是“清寂”,告诉我们要保持心灵的纯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其次要守住的是“乡村”,表现了乡村的淳朴之美是无价的财富,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乡村能带给我们人情之美。据此理解作答。11、1.忙时麻婶主动帮忙,把借钱的事记在本上2.为麻婶的病情担忧,朋友不在感到失落,借给麻婶的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3.意思是损失六百元钱我认命了,表现马兰花的坚强和善良4.赔了六百元钱大发雷霆,得了便宜就喜笑颜开5.写信给马兰花道歉,还了一千元钱,让马兰花免费住麻婶的房子;受麻婶的影响,麻婶的女儿诚信、热心【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文章所叙写的“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这些内容概括作答。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文中“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分析,马兰花担心麻婶的病情;“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马兰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借给麻婶的钱,所以“提不起精神”。3.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和人物形象的理解。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意以及人物品质。结合前文语境,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男人在乎600元钱,而马兰花“认命”了,表现出马兰花是个坚强、善良的人。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分析对比男人在麻婶病逝后对马兰花的态度:“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因马兰花没问麻婶的女儿要回六百元钱而大发雷霆;“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麻婶的女儿多寄回400元钱,得了便宜就喜笑颜开。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中倒数第二段“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弃泡沫塑料再生装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无违规证明申请书
- 社会工作奖 申请书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张爱玲自译作品研究
-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维度下高校思政教学的实践探微
- 五千以内加减法水平作业训练题
- 冬季方木暖棚施工方案
- 冬季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房建
- 职业规划启航
- 掌握函数的精髓
- 2025年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罕见病诊治与病例管理制度
- 幼儿园开学前教职工安全培训
- 口腔接诊流程
- 东风汽车网上测评答案
- 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 2025-2030年中国智能安防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届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五 离子共存(含解析)
- 能源管理软件招标模板高效节能
- 2024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150题)
- 城乡环卫保洁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