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单选题1.下列思想家中,较早提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的是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孟子2.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思想不包括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轻徭薄赋 D.以“礼”治国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要了解他的思想,可以查阅的著作是A.《道德经》B.《论语》C.《墨子》D.《楚辞》4.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主张“节用、节葬”,认为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官吏,都要“择天下之贤者”来充当,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以强凌弱的战争。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5.阿南看到一则连环漫画,内容如下:漫画中老爷爷的言论最接近下列哪家学派的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6.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知,两者都(

)A.体现了蔑视天地的无畏精神B.认为自然存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认识的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7.春秋战国时期的某学派“以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用理性、重道德修养的醇厚之风,独树一帜”。这一学派的创立者是A. B. C. D.8.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礼治 B.无为而治 C.仁政 D.兼爱9.史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这反映了(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礼崩乐坏”已经无可挽回C.“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D.诸侯间经常爆发兼并战争10.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为仁”,力图复兴A.中央集权 B.礼乐秩序 C.法治社会 D.帝国气象11.“齐桓公于公元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这表明当时A.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B.礼乐制度不复存在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12.表为孔子年谱(摘要)表所示内容对孔子儒学思想的影响是A.以“仁”的宽广胸怀引导世人 B.主张“为政以德”的施政原则C.对“礼崩乐坏”局面进行反思 D.以“忠恕”理念对待社会动荡13.西周时诸侯国人口稀少而居住集中,国与国之间有大片空地。到了春秋时期,国与国疆土逐渐相连,接触显著增加。这一现象(

)A.瓦解了分封宗法制 B.促进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形成C.推动了人口的增长 D.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14.“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的提出者是(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15.《墨子》讲“古者圣王制为节葬之法,曰: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堀穴,深不通于泉,流不发泄,则止。死者既葬,生者毋久丧用哀”。可推断A.墨子提倡厚葬B.东周流行为帝王厚葬C.墨子提倡节葬D.生者为死者长期服丧二、材料分析题16.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征。(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它们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影响?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B【详解】“物极必反,柔能克刚”都属于道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提出的,故选B;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的代表,墨子是墨家的代表,排除ACD。2.B【详解】依法治国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故B符合题意;儒家倡导以德治国,轻徭薄赋和以“礼”治国,A、C和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3.B【详解】《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故要了解孔子的思想,需要查阅的书籍为B;A是道家老子的作品,C是墨家墨子的作品,D是屈原的文学作品,故排除ACD。4.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主张尚贤、节用、节葬,因此C项正确;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排除A项;庄子主张逍遥的人身态度,排除B项;韩非子主张变革,排除D项。故选C项。5.A【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儒家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主张实行德政。老爷爷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礼”,强调道德感化。A选项符合题意;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主张无为而治。B选项不符合题意;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C选项不符合题意;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儒家思想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6.D【详解】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天,百物生焉……”、“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可知,两者都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应该遵从大自然,D正确;ABC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D。7.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看,该学派“重血亲人伦”、“重道德修养”等,由此判断是儒家学派,其创始人是孔子,故A项正确;B为老子,是道家代表,C、D都是对儒学发展的人物,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8.C【详解】根据“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可知体现了孟子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故选C;材料体现的是孟子的仁政思想,不是礼治的主张,排除A;孟子是儒家代表,无为而治属于道家思想,兼爱是墨家思想,排除BD。故选C。9.A【详解】根据材料“周王室衰微……政由方伯(霸主)”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即分封制被破坏,A项正确;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礼乐制开始逐步瓦解,但没彻底瓦解,排除B项;“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指制礼作乐,出兵征伐,由天子来决定,与“政由方伯(霸主)”不符,排除C项;“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霸主)”指诸侯通过兼并战争成为霸主,发号施令,此项仅是材料的一层意思,排除D项。故选A项。10.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孔子提出了“仁”和“克己复礼”的学说,希望以此来重建礼乐秩序,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故B项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社会确立的,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故A项错误;建立法治社会是法家的思想主张,C项错误;秦朝时期才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D项错误。故选B。11.D【详解】通过“九合诸侯”这一事件发生的起因和过程可以看出,齐桓公在这一事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周天子更多的是一种名号,呈现出“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说明分封制度遭受挑战,D正确;A、B不符合史实,排除;C错在“开始”,而且题干与宗法制度无关,排除。12.C【详解】根据材料中的“齐国大臣崔杼弑齐庄公”“鲁君昭公被权臣驱逐至齐国”“卫国内乱父子夺位”等信息,说明这是一个统治秩序受到严重破坏的“礼崩乐坏”的时代,故对孔子的思想产生很大影响,C项。材料信息强调孔子对“礼崩乐坏”局面进行反思,与“仁”、“为政以德”、“忠恕”等内容无关,排除ABD。13.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到春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和使用,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大量私田被开垦,井田制逐渐瓦解,使得建立在井田制上的分封宗法制也随之解体,A项正确;秦朝正式形成中央集权制度,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B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乱频繁,人口增长乏力,排除C项;此时仍处于诸侯争霸时期,社会局势动荡,并没有促使国家走向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14.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言论出自《荀子·天论》,表达的是大自然有它本身的规律,与其把天看得非常神秘而对它顶礼膜拜,不如把它作为物来加以畜养和控制,与其对它颂扬和顺从,不如驾驭和利用它,C项正确;老子、孟子和孔子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B项和D项。故选C项。15.C【详解】根据材料“古者圣王制为节葬之法……生者毋久丧用哀”结合所学可知墨子是平民出身,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葬,故C项正确,A项排除。材料主要反映墨子的节葬主张和方法,不能得出东周流行为帝王厚葬和生者为死者长期服丧,故BD两项排除。16.(1)制度:分封制。现象:诸侯争霸。特征: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2)新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封建生产关系(小农经济)的确立;加速了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详解】(1)制度:根据图一《周初形势图》可知,图一主要体现了分封制。现象:根据图二《春秋争霸形势图》可知,图二主要体现了诸侯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