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4/39/wKhkGWX6u2-AQ3RDAAHmwxR9Ldg569.jpg)
![第9课《桃花源记》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4/39/wKhkGWX6u2-AQ3RDAAHmwxR9Ldg5692.jpg)
![第9课《桃花源记》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4/39/wKhkGWX6u2-AQ3RDAAHmwxR9Ldg5693.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3页,共=2*numpages36页 第=2*page24页,共=2*numpages36页第=2*11页,共=2*numpages24页 第=2*page12页,共=2*numpages24页《桃花源记》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评价任务目标1.
熟读并背诵课文。2.
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3.
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难点:理解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内容一、走进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陶渊明的作品以诗歌为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田园诗,这些诗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他的诗风格平淡自然,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除了诗歌,陶渊明还写有辞赋和散文,其中《桃花源记》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总的来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写作背景《桃花源记》的写作背景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经历有关🧐当时东晋王朝已极端腐败,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陶渊明对这种政治现实非常不满。但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此外,陶渊明本身就对田园生活充满热爱,在归隐田园后,他更是深入体验到了农村生活的恬静和安宁,这也为他创作《桃花源记》提供了灵感和素材。三、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武陵()缘()鲜美:()缤纷:()渔人:()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仿佛:()豁然开朗:()阡陌:()黄发垂髫:()具答之:()2.再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和停顿,读出感情和语气。3.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总结文言知识。通假字:“便要还家”中的“要”通“邀”,邀请的意思。(1)古今异义:“交通”古义为交错相通,今义为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义为妻子和儿女,今义为男子的配偶。鲜美:古义是鲜艳美丽,今义是食物味道好。绝境:古义是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出路的境地。(2)一词多义:“舍”,“便舍船”中是舍弃的意思;“屋舍俨然”中是房屋的意思。志:“处处志之”的“志”是做记号,“寻向所志”的“志”是标记、记号。为:“武陵人捕鱼为业”的“为”是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为”是对、向。寻:“寻向所志”的“寻”是寻找,“寻病终”的“寻”是随即、不久。(3)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中的“异”,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对……感到惊异。欲穷其林:穷,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走到……尽头。处处志之:志,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标记。才通人: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通过。(4)文言句式: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省略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倒装句:林尽水源。(是“林尽于水源”的倒装。句意: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四、深入探究1.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个桃花源有什么特点?作者通过这个桃花源想表达什么?作者虚构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有以下几个原因:社会现实的反映: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作者通过描绘桃花源的宁静、和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理想世界的寄托:桃花源是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代表了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批判现实:通过对比桃花源与现实世界的差距,作者隐晦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桃花源的特点主要有:环境优美:描绘了一个景色宜人、土地肥沃的地方。生活宁静:居民们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没有战乱和纷争。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相互关爱,展现了良好的道德风尚。与世隔绝:桃花源位于偏僻的地方,不易被外界发现,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作者通过桃花源想要表达的可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他或许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和追求和平、和谐的生活,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社会中种种问题的关注和反思。2.深入剖析主要人物如渔人、村民的形象特点,了解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渔人:渔人是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偶然发现桃花源的外人。他的形象特点可以概括为好奇、勇敢和善良。渔人的好奇心驱使他进入桃花源,探索这个神秘的世界;他的勇敢使他敢于面对未知,进入山洞;他的善良表现在他对村民的尊重和友好,以及离开时不泄露桃花源的秘密。渔人在故事中的作用是引导读者进入桃花源,展示这个理想世界的美好。他的经历也让读者对桃花源产生向往和思考。村民:村民是桃花源中的居民,他们的形象特点是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和安居乐业。他们对待渔人非常友善,热情地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展现了他们的好客之道。村民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没有外界的纷争和烦恼,体现了他们的淳朴和善良。他们在故事中的意义是代表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和谐、平静、幸福的生活。通过对渔人、村民形象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对于理想社会和人性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些人物形象也为故事增添了生动性和感染力。3.研究桃花源中的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探讨它们与现实社会的异同。社会秩序:桃花源中的社会秩序可能是相对简单和和谐的。居民们相互尊重、互助友爱,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异和争斗。这种社会秩序与现实社会中的复杂阶级结构和利益冲突形成对比。人际关系:在桃花源中,人际关系可能更加紧密和纯真。居民们之间相互关心、信任,没有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冷漠和竞争。这种人际关系反映了人们对真诚交往和情感联系的渴望。居民的生活方式:桃花源居民的生活方式可能是自给自足、简朴而满足的。他们从事农业劳动,享受自然的恩赐,没有过度的物质追求。这与现实社会中对物质财富和消费的追求有所不同。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桃花源中的社会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强调了人性的美好、和谐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现实社会则更加复杂多样,存在着各种挑战和问题。五、情境默写1.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开头先写武陵人沿着溪水划船,接着以“
,
”两句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原因。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影视制作项目合作合同2篇
- 2025至2031年中国天然蚕丝枕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医用四肢夹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钻机气控制系统》课件
- 1 有个新目标 【知识精研】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油吸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如何提高执行力》课件
- 骨髓象检查课件
- 《零售技巧与方法》课件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ch课件
-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教学设计
- 高中英语元宵节猜灯谜活动英文课件
- 家校合作共育课件
- 2023年全国报关员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
- 春节后复产复工培训
- 新生儿气胸穿刺
- 《红楼梦》重点情节梳理
- 百货商场营销策略研究
- 中国56个少数民族服饰课件
- 喉癌气管套管护理课件
- 中医基础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