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介绍_第1页
广东省博物馆介绍_第2页
广东省博物馆介绍_第3页
广东省博物馆介绍_第4页
广东省博物馆介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博物馆历史沿革与概况广东省博物馆于1957年开始筹建,1959年10月1日,广东省博物馆及其所辖的广州鲁迅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旧馆馆址在广州市文明路215号中山大学旧址(即原广东贡院旧址),占地面积4.3万㎡筹建之初,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大楼设计原是“U”形的建筑物,主楼向东,右为南副楼,左为北副楼,规划建筑总面积1.4万㎡。南副楼于1959年上半年落成,楼高三层,面积3500平方米。主楼和北副楼后因经济困难,没有拨款建设。改革开放后,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广东省博物馆在原址上建设了新的陈列大楼。1992年10月新陈列大楼落成,总建筑面积18700㎡,其中新建陈列大楼12300㎡,陈列面积达6000㎡,为原楼1500㎡的4倍。自成立以来,广东省博物馆于2008年5月获评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截止2009年12月,通过考古发掘、收购、调拨、接收捐赠等方式,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已达16.6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404件,二级文物7284件,三级文物12639件,自然标本、化石4万余件(套)。馆藏中的古字画、古陶瓷两类传世文物,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全国博物馆中,均名列前茅,尤以“岭南画派”书画藏品丰富而闻名;端砚和潮州木雕独成系列,是极具特色的广东传统工艺收藏品;广东出土文物、广彩瓷器、石湾陶塑、广州牙雕、外销画等极富地方特色;自然标本中的“须鲸骨骼”、“巨型孔雀石”和五吨多重的“信宜玉石”等亦极其珍贵。此外,广东省博物馆还收藏有图书资料10余万册。丰富的藏品资源为广东省博物馆深入开展学术研究与陈列展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开馆至今,广东省博物馆举办了数百个高水平的陈列展览,先后推出了许多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基本陈列和临时性大型展览,如《广东历史大观》、《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广东出土文物展览》、《广东省改革开放成就展览》、《珠联璧合——泛珠三角文物精品展》、《荆楚辉煌——湖北省楚文物精华展》、《广东珍稀动物展览》、《广东省社会发展成就展览》、《国民党“一大”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史料陈列》等,共接待观众达千余万人次,充分展示了广东的历史发展进程和鲜明的地方文化艺术、自然资源特色,向国内外观众推介了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应。特别是自2008年3月28日起,广东省博物馆正式开始向社会免费开放,突出发挥了广东省博物馆的职能作用,开创了广东省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新局面。在做好收藏保管、陈列展示工作的同时,广东省博物馆还立足馆藏,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研讨,以科研活动推动专业人才成长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几十年来,广东省博物馆先后独自或与馆外合作出版了《广东省博物馆藏品选》、《广东省博物馆藏陶瓷选》、《中国历代陶瓷展》、《广彩瓷器》、《明清花鸟画》、《潮州木雕》、《考古人的兴奋》、《贞石之语—先秦玉器精品展图集》、《商承祚先生捐赠文物精品选》、《紫石凝英——历代端砚艺术》、《广东省博物馆藏法书选集》、《石湾窑大师作品选》等各类图文资料数百种,不仅使广东文博学术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得到延伸,而且培养出一支专业知识丰富、业务素质过硬的博物馆专业人才队伍,为满足现代化新型博物馆的功能需求,促进博物馆业务的创新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50余年来,作为广东地区唯一的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积极利用自身的馆藏优势和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在省内文博界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广东各地市很多博物馆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都得到过省博物馆的支持和帮助。2004年以来,广东省博物馆依托“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积极整合全省文博资源,在全省范围内举办巡回展览,不断推动博物馆藏品、人才、技术等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到2009年12月,“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成员单位已达72个,制作巡回展览42个,在全省举办展览163场次,参观人数高达471万人次,基本涵盖了广东大部分地区,极大地盘活了有限的文博展示资源。“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成功运作与发展,不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也受到中央领导和专家的肯定,2007年,“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与“广东流动图书馆网”及“广东流动演出网”一起获得了由文化部评选和颁发的文化工作创新奖中的唯一特等奖。进入新世纪,面对全国博物馆建设的高潮与广东省博物馆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200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投资8.842亿元兴建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并将其作为广东省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和建设文化大省三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同年,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建筑方案设计国际邀请竞赛举行,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奥地利、日本、荷兰、英国、比利时等8国共10家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单位参加。后经过专家技术审查、公众展示、网上投票、评委会评审,最终确定由香港许李严建筑师有限公司设计的方案“珍宝容器”为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方案。2004年12月12日,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的文化艺术广场奠基,规划总用地面积4.1万㎡,总建筑面积6.7万㎡,地下一层,地上五层,主要配置有展馆(20500㎡)、藏品保藏系统(8300㎡)、教育服务设施(3100㎡)、业务科研设施(4700㎡)以及安防、公共服务、综合管理系统等。展馆分为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和临展馆四大部分。新馆建筑结构新颖,设计独特,运用“宝盒”的设计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新馆的巨型屋面钢桁架整体滑移总重量达8700吨,是目前世界重量最大的钢结构高空滑移工程。由于展馆是由巨型钢桁架悬吊出来的,中间没有一根结构柱,为陈列展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新馆建筑设备先进,设施一流,实行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包括安全防范、设备管理、信息通信、网络应用和音视频等智能化系统。文物库房和部分展馆实现恒温恒湿和气体消防。新馆陈列展览以广东历史文化、艺术、自然为三大主要陈列方向,在展陈内容编写上遵循功能、经济、创新、信息、科技、艺术、合理的原则,充分反映了岭南文化的独特个性和广东省博物馆的馆藏水平。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以“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为建设目标,“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力争成为广东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心。新馆建成开放后,功能将更加完备、陈列展览更加丰富多彩、服务更加人性化,必将成为广州地区重要的旅游观光场所和全国乃至世界了解广东的重要窗口。这个“绿色飘带上盛满珍宝的容器”将与周边的文化艺术设施交相辉映,成为珠江新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广东省、广州市的文化形象、文化氛围、文化品位的进一步提升增添新的光彩。注解:岭南画派:是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熟体系,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它是岭南文化最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是中华民族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绘画流派。端砚:文房四宝,砚为其一。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端砚最为称著。端砚产自广东肇庆市。肇庆古称端州,所产的砚台因此叫“端砚”,最早产于唐代武德年间(618年-626年),至今已有一千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