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韩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C/2C/wKhkGWX6ZCSAd6EeAAGuCLgRwzk343.jpg)
![陕西省韩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C/2C/wKhkGWX6ZCSAd6EeAAGuCLgRwzk3432.jpg)
![陕西省韩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C/2C/wKhkGWX6ZCSAd6EeAAGuCLgRwzk3433.jpg)
![陕西省韩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C/2C/wKhkGWX6ZCSAd6EeAAGuCLgRwzk3434.jpg)
![陕西省韩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C/2C/wKhkGWX6ZCSAd6EeAAGuCLgRwzk34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韩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ɪ.下列有机物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淀粉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糖米中的淀粉水解后就酿成了酒
B.乙醇具有还原性,利用乙醇与酸性KQrzO,反应检验“酒驾”
C.CUSO&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
D.葡萄糖可以使新制的氢氧化铜转化成砖红色沉淀,可以用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
萄糖
【答案】A
【详解】A.淀粉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糖米中的淀粉水解得到的是葡萄糖而不是乙醇,
故A错误;
B.乙醇具有还原性,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利用乙醇与酸性K2CnO7反应来检
验“酒驾”,故B正确;
C.CUSO4能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于游泳池的消毒,故C正确;
D.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以使新制的氢氧化铜转化成砖红色沉淀,所以能用来检测病
人尿液中的葡萄糖,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2.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A.某些花岗石产生氢(222Rn),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煮Rn的质量数是222
B.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Se和1Se互为同位素
C.;C-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fc的中子数为6
D.原子结构示意图G,1既可以表示,6。,也可以表示除0
【答案】C
【详解】A.需Rn的质量数是222,故A正确;
B.器e和普S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C.黑:的中子数为13-6=7,故C错误;
D.俗。、核外都有8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既可以表示脩0,也可以表示
'8O,故D正确;
选C。
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
B.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找到做催化剂的材料
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VIil族,共16纵行
D.同一周期(第一周期除外)的元素,从左到右由金属逐渐过渡到非金属
【答案】D
【详解】分析:A、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的
活泼性增强;
B、根据周期表的结构分析;
C、Vlll族占3个纵行;
D、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逐渐增强。
详解:A、最活泼的金属是Cs,最活泼的非金属是F,A错误;
B、元素周期表中,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金属的性质又有非金属的
性质,能作半导体材料,B错误;
C、元素周期表共有18纵行其中7个主族,7个副族,1个。族,1个VlIl族,一个Vln族
占三个纵行,共18个纵行,C错误;
D、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逐渐增强,因此同一周期(第一周期除外)
的元素,从左到右由金属逐渐过渡到非金属,D正确;答案选D。
4.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I>HBr>HClB.原子半径大小:Na>S>O
C.碱性强弱:KOH>NaOH>LiOHD.金属性强弱:Na>Mg>Al
【答案】A
【详解】A.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因此热稳
定性:Hl<HBr<HCl,故A错误;
B.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多,因此原子
半径大小:Na>S>O,故B正确;
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因此
碱性强弱:KOH>NaOH>LiOH,故C正确;
试卷第2页,共19页
D.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金属性强弱:Na>Mg>Al,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5.W、X、Y、Z是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W、X形成的化合
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X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Z的电子层数与最
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Z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B.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不一定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一定能相互反应
D.W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一定强于W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
【答案】C
【分析】W、X、Y、Z是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已知W、X形成
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X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则W为H元
素,X为Cl元素,Z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应为Al元素,Y的原子半径比
AI小,比Cl大,应为第三周期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知
识解答该题。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X、Y、Z都为第三周期元素,故A正确;
B.Y可能是Si、P、S,当为P时,PCk为共价化合物,如果各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
构,则需满足I化合价1+最外层电子数=8,P:1+51+5=10,不满足,因此达不到8电子稳
定结构,故B正确;
C.如Y为Si,则硅酸为弱酸,与氢氧化铝不反应,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
物越稳定,故D正确;
故选Co
6.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8
化+
合+6
价+4
+2
O
原子序数
-2
A.简单离子半径:X>Y>Z
B.WX?能使石蕊溶液褪色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Y>Z
D.W、R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W
【答案】B
【分析】由短周期元素的化合价及原子序数可知,X位于第二周期,Y、Z、w、R位
于第三周期,X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X为0;Y的最高化合价为+1,且原子序数大于
0,则Y为Na;Z的最高化合价为+3,则Z为A1;W的最高化合价为+6,则W为S;
R的最高化合价为+7,则R为Cl。
【详解】A.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
O2->Na+>Al3+,故A正确;
B.SO,具有漂白性,可漂白品红溶液却漂白不了酸碱指示剂,故B错误;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Al,
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NaOH>Al(OH)3,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简单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S<C1,则简单氢化物的稳
定性:HCl>H2S,故D正确;
故选B。
7.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C
••
B.氮气的结构式:N≡N
>Na+
【答案】A
【详解】A.二氧化碳是每个氧与碳共用两对电子,其的电子式:fn:e::θ,故A
错误;
B.氮气是氮氮三键,其结构式:N≡N,故B正确;
C.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⅛2OH,其空间填充模型:故C正确;
D.Na最外层有1个电子,Cl最外层有7个电子,由Na和CI形成NaCl的过程:
试卷第4页,共19页
——>Na+μCk,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8.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ABCD
物质
MgCl2CO2HClNaOH
所含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共价键离子键离子键、共价键
所属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A.AB.BC.CD.D
【答案】B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含离
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以此来解答。
【详解】A.MgCI2中只含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
B.CO2中只含C、0之间的极性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B正确;
C.HCl中只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NaOH中含离子键和O-H极性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没有离子键。
9.下列4组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
组别c(HCl)(mol∕L)温度(℃)状态
12.025块状
22.530块状
32.550粉末状
42.530粉末状
A.4—3—2—1B.1—2—3—4C.3—4—2—1D.1—2—4—3
【答案】C
【分析】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反应,根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物的浓
度越大,实验温度越高,固体表面积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
【详解】1与2相比较,2浓度大,温度高,则反应速率2大于1;2与3相比较,3的
温度高,固体表面积大,则反应速率3大于2:2与4相比较,4的固体表面积大,则
反应速率4大于2,则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3—4—2—1,C选项是正确;
故答案选C。
10.对于可逆反应:4NH3(g)+5O2(g)催詈L∙4Nθ(g)+6Hzθ(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Vic(O2)=Vis(NO)
B.若生成XmoI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iE(NH3)=3VlE(HQ)
【答案】C
【详解】A.小,〃(O2)=5"NCW,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都表示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
D.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
(NH3>2VXH2O),故D错误;
故选C。
II.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试卷第6页,共19页
浸有淀粉-Kl溶液的棉球
浸有NaBr溶液的棉球
甲乙
FeCl3ttCuSO4
溶液\/溶液
丙
A.装置甲:证明氧化性:Cl2
B.装置乙:制取乙酸乙酯
C.装置丙:探究Fe3+、CUX对H2Oa分解速率的影响
D.装置丁:检验石蜡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燃
【答案】B
【详解】A.装置甲:氯气可以和碘化钾反应置换出碘,会干扰实验,故不能证明氧化
性:Cl2>Br2>I2,A错误;
B.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装置乙中的导管未插入饱和
碳酸钠溶液中可以防止倒吸,故装置乙可制取乙酸乙酯,B正确;
C.装置丙中双氧水的浓度不同:故该实验有2个变量,不能探究Fe'*、Cu"对H/)?
分解速率的影响,C错误;
D.装置丁中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只能说明从试管中出来的气体中含有不饱和崎,石
蜡是的成分是饱和烧,故可用装置丁检验石蜡的分解产物含有不饱和烧,D错误;
答案选B。
12.下列有关原电池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①、②中,SO;都向铜片移动
C.②可将2H++Zn=H2↑+Z/+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
D.当①、②中通过外电路的电子数相等时,正极生成物的质量比为32:1
【答案】B
【分析】Zn、CU和硫酸铜溶液构成原电池中,锌为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
Zn2+,负极反应式为Zn-2e=ZM+,铜为正极,正极上C/+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
Cu,正极反应式为Cu2++2e-=Cu;Cu-Zn与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Zn失电子生成Zn2+,
为负极,CU为正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上H+得电子生成H2,正极反应
式为2H++2e=H2↑,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详解】A.Zn比CU活泼,能与C/+,H+反应,则①、②原电池中,锌片都发生氧
化反应生成Zn?+,故A正确;
B.①、②中,都是锌为负极、铜为正极,工作时阴离子移向负极,SOj都向锌片移
动,故B错误;
C.CU-Zn与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反应实质是
2H++Zn=H2↑+Z∏2+,故C正确;
+
D.①、②原电池中正极反应式分别为Cu2++2e-=Cu、2H+2e=H2↑,当通过外电路的
电子均为2mol时,生成ImOICU和ImOlH2,二者质量之比为ImolX64g∕mol:
lmol×2g∕mol=32:1,故D正确;
故选:B0
13.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①天然气;②焦炉气;③酒精;④花生油;⑤裂化汽油;⑥聚乙烯
A.②③®⑤B.②④@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
【答案】A
【详解】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锯酸钾溶液褪色;
②焦炉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和甲烷,另外还含有乙烯,乙烯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③酒精是乙醇的俗称,能被酸性高镐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之褪色;
试卷第8页,共19页
④花生油中含有较多的油酸甘油酯,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锯酸钾溶液褪
色;
⑤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烧,烯煌为不饱和烧,能使酸性高镭酸钾溶液褪色;
⑥聚乙烯是乙烯的加聚产物,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锈酸钾溶液褪色;
综合以上分析,②③④⑤符合题意,故选A。
14.有4种碳骨架如下的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
abcd
①a和d是同分异构体②b和C是同系物③a和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④只有b和C
能发生取代反应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A
【详解】由碳骨架结构可知,a为(CH3)2C=CH2,b为CH3CH2CH2CH3,c为C(CH3)4,
d为环丁烷;
①a和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题,①项正确;
②b和C都属于烷烧,分子式相差一个CH2,互为同系物,②项正确;
③a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b为正丁烷,饱和烷烧,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③项错误;
④都属于烧,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④项错误;
因此①②正确,答案选A。
15.用括号内试剂和分离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错误的是
A.乙醇中混有水(生石灰,蒸储)B.甲烷中混有乙烯(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C.苯中混有溪(NaoH溶液,分液)D.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饱和碳酸钠溶
液,分液)
【答案】B
【详解】A.乙醇中混有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储,A正确;
B.乙烯和酸性高镒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B错误;
C.漠单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淡化钠和次溟酸钠,两者溶于水,苯不溶于水,分
液进行分离,C正确;
D.饱和碳酸钠能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再进行分液可将二者分离,D正
确;
故答案选B。
16.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H2/Ni^@
液溟/FeBn浓硝酸,浓硫酸/50〜60。G
"φ∖=/@'
酸性KMnO4②
A.反应①需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B.反应②不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
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烬的衍生物
D.反应④能发生,但不能证明苯中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答案】A
【详解】A.常温下,苯与液澳在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反应①常温下能进
行,A错误;
B.苯不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苯密度比水小,有机层在上面,B正确;
C.苯的硝化反应是取代反应,生成的硝基苯是一种炫的衍生物反应,C正确;
D.反应④能发生,但是苯中的键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特殊键,D正确;
故选Ao
二、多选题
17.根据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原子半径∕l(Γκ⅛0.661.361.231.100.991.540.701.24
最高价或最低价-2÷2÷1+5,-3+7,—1÷1+5,-3+3
A.元素④⑤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B.非金属性强弱为:①>⑦>④
C.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
【答案】BC
试卷第10页,共19页
【分析】①号元素的化合只有-2价,可知为O元素;②号元素化合价只有+2价,半径
又较大,可知为Mg元素;③号和⑥号元素化合价只有+1价,再根据半径③<⑥,即
③为Li,⑥为Na;④号元素和⑦号元素化合价为+5和-3,既为N或P,由于半径⑦<④,
所以为④P元素,⑦为N元素;⑤号元素化合价为+7和-1,为氯元素;⑧号元素的化合
价为+3,即为Al元素。
【详解】A.元素④⑤形成的化合物是PCb,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共价化合物,A错误;
B.根据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越来越强,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越来越弱可推知非金属性
强弱为:O>N>P,B正确;
C.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是Al2。3,是两性氧化物,具有两性,C正确;
D.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氢氧化锂,其碱性弱于氢氧化钠,D错误;
故选BCo
18.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
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项
相同条件下,将同等大小的钠分别加入无水乙醇和水中,钠乙醇中氢的活泼
A
与水反应更剧烈性比水中氢的弱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加热,冷却后加入过量NaOH
B淀粉完全水解
溶液至碱性,再加少量碘水,溶液不变蓝
向ImLo.0ImOI/LFeCL,溶液中加入几滴0.0ImOl/LKI溶液,再
C此反应存在限度
加入几滴0。Imol/LKSCN溶液,溶液变红
在烧杯中将氢氧化钢晶体和氯化镀晶体混合搅拌,片刻后用此反应为吸热反
D
手触摸烧杯底部感到冰凉应
A.AB.BC.CD.D
【答案】AD
【详解】A.相同条件下,将同等大小的钠分别加入无水乙醇和水中,钠与水反应更剧
烈,则水中氢比乙醉中氢的活泼性强,A正确;
B.碘能和强碱溶液反应,应向水解液中直接加少量碘水来检验淀粉是否有剩余、不能
在中和液中加碘水,B错误;
C.向ImL0。ImoI/LFeCh溶液中加入几滴0.0ImOI/LKI溶液,铁离子与少量碘离子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后有剩余,再加入几滴0.0ImOl/LKSCN溶液,溶液变红不能说明反应存
在限度,C错误:
D.在烧杯中将氢氧化钢晶体和氯化镀晶体混合搅拌,片刻后用手触摸烧杯底部感到冰
凉,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D正确;
故选ADo
三、单选题
19.一定温度下,关于可逆反应A(g)+3B(g).4C(g)+2D(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外界条件,可逆反应的限度一定会发生变化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IA的同时消耗XmolB,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恒容条件下,反应体系中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D.恒容条件下,反应体系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到达了平衡状态
【答案】D
【详解】A.改变外界条件,如等体积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可逆反
应的限度一定不会发生改变,故A错误: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IA的同时消耗3xmolB,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恒容条件下,对于等体积反应体系中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的标志,故C错误;
D.容器容积不变,D物质为固体,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则混合气
体的密度减小,当反应体系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故D正确;
故选D。
20.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某科
研小组用电化学方法将CO2转化为CO实现再利用,转化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1负载I—
紫外光
稀硫酸交暖膜稀受酸
A.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试卷第12页,共19页
B.M上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Hq-4e-=C½T+4H
C.工作一段时间后,N电极室中的溶液PH减小
D.当转化ImoICo2时,外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C
【分析】该图为原电池装置,M为原电池的负极:2H2O-4e=O2↑+4H-;N为正极:
+
C02+2H+2e=C0+H20,据此回答。
【详解】A.由图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
B.M为电池的负极,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水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02,电极反应
方程式为2H2θ-4e=O2f+4H+,B正确;
C.N为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C>2+2H++2e∙=CO+H2θ,当外电路转移4mol电子时,
有4molH+从左室穿过交换膜到达右室,然后被CCh消耗,但溶液中水的量增加,因此
N电极室的溶液PH增大,C错误;
D.电极反应式为Cθ2+2H++2e=CO+H2θ,当转化ImolCo2时,外电路转移2mol电子,
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正确;
故选C。
四、多选题
21.松香中含有松香酸和海松酸,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二者所含官能团的种类相同,数目不相同
C.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二者均能与H2发生反应,消耗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答案】AC
【详解】A.二者均含有竣基,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A正确;
B.二者所含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相同,均含有1个竣基和2个碳碳双键,故B错误;
C.二者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竣基不能与氢气加成,碳碳双键与氢气加成,消耗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
D错误;
故选AC0
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字母a~j代表10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请用相应的
(2)b的一种同位素含有8个中子,可用于考古时测定文物的年代,则该同位素的原子符
号为。
(3)在e、f、h、i、j五种元素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大的是(填离子符号)。
(4)e、f、g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
(5)c、i、j分别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填化学式),还原性最强
的是(填化学式)。
(6)元素a与e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ea,请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答案】(1)第二周期VnA族
(2)'4C(或,:C)
(3)P3-
(4)NaOH
(5)H2SH2S
⑹NaVʌH—>Na'[:H]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a是H,b是C,c是O,d是F,e是Na,f是
Mg,g是Al,h是P,i是S,j是Cl,据此回答。
【详解】(1)d是F元素,在周期表位置是第二周期VnA族;
(2)b为C元素,它的质子数为6,它的一种同位素含有8个中子,质量数为6+8=14,
可用于考古时测定文物的年代,则该同位数的符号为WC(或,:C);
试卷第14页,共19页
(3)在Na、Mg、P、S、Cl四种元素中,简单离子P∖S"和Cr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
构,离子半径随着核电荷的递增而减小,则离子半径P3>S2>C1-,同理Na+和Mg2+也具
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随着核电荷的递增而减小,则离子半径Na+>Mg2+,由
于P∖S2∖Cr电子层有三层,Na+、Mg?+电子层是二层,所以离子半径
P3>S2>Cl->Na+>Mg2+,离子半径最大的是P3;
(4)Na、Mg、Al三种元素处于同一周期,从左至右,金属性依次减弱,其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依次减弱,故碱性NaOH>Mg(OH)2>Al(OH)3,碱性最强的为
NaOH;
(5)0、S、CI三种元素,非金属性0>S(同主族性质递变),C1>S(同周期性质递变),
则S的非金属性在三种元素中最弱,因而氢化物最不稳定,其还原性最强;
(6)元素H与Na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NaH,用电子式表示出其形成过程为:
Na∙^÷a^∙H->Na-[:H[°
六、填空题
23.1.在lxl()5pa、298K时,将ImoI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
要的能量称为键能(kJ∙moL)。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已知氨分子中有三个等价的氮
氢共价键):
共价键H-HN≡NN-H
键能(kJ∙moL)436945391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⑵在298K时,取ImOlN2和3molH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理论上
完全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则Ql为O
(3)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Qi与。2的大小关系为(填字母)。
A.Q1>Q2B.QI<Q2C.Q1=Q2
II.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已知某种甲醇
微生物燃料电池(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呈酸性,回答下列问题。
(4)该电池中外电路电子的流动方向为(填“A到B”或“B到A”)。
(5)工作结束后,B电极室溶液的PH与工作前相比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6)A电极附近甲醇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答案】(1)放热
(2)93kJ
⑶A
⑷从A到B
(5)不变
+
(6)CH30H+H20-6e-6H+C02↑
【详解】(1)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lmolN≡N键、3molH-H键共吸收的能
量为:945kJ+3×436kJ=2253kJ,生成2molNH3,共形成6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
6x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根据(1)中分析生成2molNH3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3kJ=93kJ,则Q∣=93kJ;
(3)Q.的数值是按完全转化计算出来的,而合成氨是可逆反应,开始时加入的1molN2
和3mol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所以Q∣>Q2,故答案为:A;
(4)在该微生物电池中,电极A为电池的负极,电极B为电池的正极。外电路电子的
流动方向为由电极A经用电器流向电极B;
(5)正极上Ch得电子和H+反应生成HzO,反应消耗H+,同时负极区产生的H+又通过
离子交换膜进入到正极区,所以B电极室溶液的PH与工作前相比,溶液的PH不变;
(6)A电极上CH3OH失电子和H2O反应生成H+和CO2,电极反应式为:
CH3OH+H2O-6e-6H++CO2t。
24.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0(g)+02(g)=2N0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
变化如表:
时间⑸O12345
试卷第16页,共19页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I)A点处,v(正)v(逆),A点正反应速率B点正反应速率(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2)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用。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及时分离出NCh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02的浓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答案】⑴大于大于
(2)b0.0015mol∕(L∙s)
(3)bc
(4)bcd
【详解】(1)根据图象分析,A点处以后,反应物C的浓度仍在减小,生成物a的浓度
仍在增大,反应正在向右进行,v(正)大于v(逆);根据图象分析,A点的斜率大于B点
的斜率,所以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正反应速率;
(2)根据一氧化氮的变化量可知,该反应正向进行,二氧化氮的量不断增大,且同一
时间段内,一氧化氮减少的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氮增加的物质的量,所以图中表示NO2
的变化的曲线是b;根据表格数据可知,O〜2s内,Δn(NO)=0.020-0.008=0.012mol,变
化的浓度AC(NO)==OOO6mol∕L,V(No)=O.003mol∕(L∙s);根据速率之比和系
数成正比可知,用Ch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0.5V(NO)=OOO15mol∕(L∙s);
(3)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研人员个人工作计划模板
- 教育局德育科工作计划范文
- 知识付费产业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 电子商务与线下实体店的协同发展
- 物业项目外包服务协议书范本
- 房屋售卖委托合同范本
- 社交平台在产品推广中的作用及消费者反应
- 环保材料在生产中的应用及前景
- 机电技术在未来城市规划中运用的前景展望
- 并购居间协议书范本(居间人)
- 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400道及答案
- 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两课时学习任务单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 生产清场管理制度课件
- 小学科学质量分析报告
- 口腔医院客服培训课件
- 04G325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
- 2024年金城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皮下注射的并发症及预防
- 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演示稿件
- 混凝土搅拌站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模版
- 苯板厂应急预案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