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讲 盐类的水解(讲义)-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_第1页
第24讲 盐类的水解(讲义)-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_第2页
第24讲 盐类的水解(讲义)-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_第3页
第24讲 盐类的水解(讲义)-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_第4页
第24讲 盐类的水解(讲义)-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讲盐类的水解

考纲要求:

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3.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考点一盐类的水解及其规律

夯基点一夯实基础争上一本

一、盐类的水解

1.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或0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条件:

可溶性盐中必须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

3.实质:

弱酸的阴离子一>结合H-

盐电离一―>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一>水的电离程度增

弱碱的阳离子一>结合OH

大一>c<H)A(OH)―>溶液呈碱性、酸性或中性

4.特点:

一可逆: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T吸热: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一微弱:水解反应一般很微弱

—»动态:平衡时中枷和

5.规律:

有弱就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是否水溶液的酸碱溶液的pH

盐的类型实例水解的离子

解性(25℃)

NaCkKNO3、

强酸强碱盐否―中性._pH=7_

Na2sO4

NHQ、

强酸弱碱盐是NH;、Cu2+_酸性__pH<7_

CU(NO3)2

弱酸强碱盐CH3coONa、是CH3coeT、_碱性—_pH>7_

Na2cO3cor

CH3co0一、

弱酸弱碱盐CHCOONH是中性pH=7

34NH;

6.表示方法——水解离子方程式

(1)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应该用表示。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

体,所以不用符号“广和"T”表示水解产物。如:CuC12、NH4N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u2+

++

+2H2O.——•CU(OH)2+2H,NH4+H2O;NH3H2O+H»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要分步表示。如Na2c03水解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Cor+H2o.HCO7+OH\HC0;+H20H2CO3+OH«

3+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简化成一步完成,如FeCb溶液中:Fe+3H2O;=-Fe(0H)3+

3H+o

(4)能完全水解的离子组是由于水解相互促进的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广”广等,如

NaHCCh与AlCb混合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I^+SHCO;-Al(OH)31+3CO2t«

二、水解平衡常数(能水解的盐表示为MA)

(1)表达式:若MA为强碱弱酸盐Kh='°HJHA,如醋酸钠溶液CH3co0+H20;——-

cCH3coOHxcOH

-

CH3COOH+OH,Kh=

cCH3COO

⑵Kh与Kw、Ka、%之间的关系

①盐的水解平衡常数与对应的一元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的乘积等于Kw,则人=哈

Ka

或&=普。

②多元弱酸强碱盐,如983的可=绘、机=管

③一元弱酸-元弱碱盐,如醋酸银K产袅。

圄基础通关练

1.水溶液呈碱性的正盐是

A.NaHCO,B.CH3coONaC.KOHD.H2SO4

【答案】B

【解析】A.NaHCCh是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水溶液由于碳酸氢根水解大于电离而呈碱性,

A不合题意;

B.CH3coONa是强碱弱酸的正盐,水溶液由于醋酸根离子水解而呈碱性,B符合题意;

C.KOH是强碱,水溶液由于KOH=K++OH-呈碱性,C不合题意;

D.HAO」是强酸,水溶液由于H2so4=2H++SO:而呈酸性,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cCh溶液中CO;的水解:CO^+H2O=HCO3+OH

B.向FeCb溶液中通入CI2:2Fe2++Ch=2Fe3++2Cl-

C.向C11SO4溶液中通入H2s气体:Cu2++S2=CuSl

D.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f

【答案】B

【解析】A.Na2cO3溶液中CO:的水解分两步进行,第一步CO;+H2O.•HCO;+OHr第

二步HCO/HzO.H,CO,+OH,故A项错误;

B.向FeCh溶液中通入Ch,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两者可以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Fe2+被氧化为Fe,+,而氯气被还原为C1,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2++Cb=2Fe3++2Cr,

故B项正确;

C.向CuSCU溶液中通入H2s气体,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CU2++H2S=CUSJ+2H*,H2s是气

体,书写离子方程式不能拆,CuS是沉淀,也不能拆,故C项错误;

+2+

D.浓盐酸与铁屑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H2t,选项中有Fe,+生成,不符合反

应客观事实规律,故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3.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O.lOmoLLT的NaHCCh和Na2co3溶液中存在的粒子种类不相同

B.某溶液由水电离出c(H+)为1.0xl(y5moi.LL则该溶液可能是酸,也可能是盐

C.ILO.SOmolL-'NH4Cl溶液与2L0.25moiLNH4cl溶液含NH;物质的量不相同

D.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答案】C

【解析】A.浓度均为O.lOmol-L-1的NaHCCh和Na2c。3溶液中都存在

Na*、HCO3、CO;、H2cO3、H\OH\Hq等粒子,粒子种类相同,故A错误;

B.酸、碱抑制水电离,某溶液由水电离出c(H+)为1.0xl(y5mo[.L",水的电离受到促进,则

该溶液不可能是酸,可能是盐,故B错误;

C.lL0.50molL'NH4CI溶液与2L0.25moiL」NH4cl溶液中NH4C1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

NH4cl浓度不同,NH:水解程度不同,所以含NH;物质的量不相同,故C正确;

D.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H2A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

弱酸,如亚硫酸是弱酸,NaHSCh溶液的pHV7,故D错误;

选Co

4.已知:二元酸(H?A)在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H2A=H*+HA\HAH*+A>。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Na2A溶于水能促进水的电离,溶液呈碱性

B.Na2A溶液中c(Na*)=2c()+2c(HA)

c(0H)

C.将0.1mol/L的Na,A溶液加水稀释,其水解常数和'?\均不变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A和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a+)>c(HA)>c(H+)>c(A2')>c(OH)

【答案】C

【解析】A.由H2A的第二步电离为HA--H*+A?:说明HA-是弱酸,Na2A溶液存在水

2

解反应:A+H2O/HA+OH,能促进水的电离,溶液呈碱性,A正确;

B.Na2A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2c(A2j+2c(HA),B正确;

C.温度不变其水解常数不变,将0.1mol/L的Na2A溶液加水稀释,c(HA-)减小,

c(OH)

百荷则增大,c错误;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和NaOH溶液混合后生成NaHA,只存在HA的部分电离:

HA-H++A2',则所得溶液中:c(Na+)>c(HAj>c(H+)>c(A2j>c(OHj,D正确;

故选:Co

■;力打盲点——查球补漏奋进双一流

(l)Kh只受温度影响。它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的越大,表示水解程度越大。

(3)发生水解的盐溶液不一定呈酸性或碱性,也可能呈中性,如CH3co0NH4溶液呈中性。

(4)(NH4)2CC)3溶液和NH4HCO3溶液显碱性,虽然阴、阳离子都能发生水解,但既无气体产

生,也无沉淀生成,所以NH;和COM、NH;和HCO:在溶液中仍可大量共存

查缺补漏练

5.常温下,以酚献作指示剂,用O.l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0.1mol/L的二元酸

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数6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A2-的分布系数为8(A2-)=/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2A)+C(HA)+C(A)

FTNaOHVmL

A.当V(NaOH)=OmL时,c(HA-)+c(A2')=O.ImoVL

B.当V(NaOH)=20.00mL时,c(Na+)>c(HA-)+2c(A2-)

C.常温下,A?-的水解常数值为1.0x10"

D.当V(NaOH)=30.00mL时,c(HA)+c(H+)=c(A2)+c(OH)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分布系数的表达式,分母中c(H2A)+c(HA-)+c(A2)为定值,即分布系数大

小与离子浓度呈正比例。二元酸H2A在水溶液中第一步电离生成HA,第二步电离生成A?

;以此解答。

A.当V(NaOH)=OmL时,20.00mL0.1mol/L的二元酸H2A溶液中H2A的第一步电离为完

全电离,溶液中不存在H2A,根据物料守恒c(HA-)+c(A2-)=0.1mol/L,故A正确;

B.当V(NaOH)=20.00mL时,得到的溶液是NaHA溶液,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c(HA

3+2c(A2-)+c(OH),由pH曲线可知,此时溶液呈酸性,即c(H+)>c(OH),则c(Na+)<c(HA

)+2c(A2),故B错误;

C.当V(NaOH)=OmL时,由于H2A第一步完全电离,则HA-的起始浓度为O.lOOOmol/L,

根据图像,HA-的分布系数为0.9,溶液的pH=l,A?-的分布系数为().1,则HA-的电离常数

为得到的溶液是Y2A溶液,年喻詈0.1000mol/LX0.1X0.1000mol/L

=1.0xl0-2,

0.1000mol/Lx0.9

则A2的水解常数值为巫="=1.0X10」2,故c错误;

KaICT?

D.当V(NaOH)=30.00mL时,得到的溶液相当于NaHA和Na2A以1:1混合的溶液,根据

物料守恒2c(Na+)=3[c(A2-)+c(HA-)],电荷守恒c(Na+)+c(H+)=2c(A2-)+c(HA-)+c(OH),得质

子守恒:c(HA)+2c(H+)=c(A23+2c(OH),故D错误;

故选A。

6.常温时,向20.00mL0.1molL'C6Hsec>OH(苯甲酸)溶液中滴力口0」mol/LNaOH溶液,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溶液对应的pH为3.2

B.b点对应的NaOH溶液体积为10.00mL

++

C.c点溶液中:c(C6H5COO)>c(Na)>c(H)>c(OH)

D.常温时,C6Hsec)0的水解常数K/lO^molL"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b点1g及寸£221=(),溶液中<:(C6H5coOH)=c(C6H5cOQ),溶液

C(C6H5C(J(JH)

C(CHCOO)C(H+)

pH为4.2,则电离常数K,产65=c(H+)=l()7;

C(CHCOOH)

65,点、啜粽H

KUC(C6H5COOH)c(CHCOO)

则溶液中c(H+)==10-32mol/L;c点lg65=2,则溶液中c(H+尸

C(CHCOO)

65C(C6H5COOH)

“(C6H5coOH)

-52

=10mol/La

c(C6H5COO)

A.由分析可知,a点溶液中氢离子为10—3-2mol/L,则溶液的pH为3.2,故A正确;

B.说明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10.00mL,苯甲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等浓度的苯

甲酸和苯甲酸钠混合溶液,由苯甲酸根离子的水解常数=可知,苯甲

酸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苯甲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溶液中苯甲酸的浓度小于苯甲酸根离

子,由分析可知,b点溶液中c(C6H5coOH)=c(C6H5coe)-),则对应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应

小于10.00mL,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c点溶液中氢离子为10-52moI/L,溶液中c(H+)>c(OH—),由电荷守恒c(H+)+

c(Na+)=c(C6H5coO)+c(OH)可得c(C6H5coO)>c(Na+),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

为c(C6H5coO—)>c(Na+)>c(H+)>c(OH-),故C正确;

K

D.由分析可知,苯甲酸的电离常数K“为1L-2,则苯甲酸根离子的水解常数改产/=

-14

E1UOXx11U0

=10-^mol/L,故D正确;

1.0X1(1

故选B。

7.25℃时,向20mL0.2molL“MOH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2mol-L”的盐酸,溶液中1g

当翳、pOH[pOH=-lgc(OH)],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B.b点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为c(MOH)>c(Cl-)>c(M+)>c(OH)

C.a、b、c、d四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D.d点溶液中满足c(MOH)+c(OH>c(H+)

【答案】B

【解析】A.但,翳;)=0时,c(MOH)=c(M+),此时pOH=4.2,则c(Oir)=10-42moiL]

根据Kb(MOH)=c(O?)可知此时Kb(MOH>c(OH-)=10-42,MCI的水解常数为

c(MOH)

K黑^产,数量级为1(尸。,A正确。

Ab(IVlUri)1U

B.b点溶质为等量的MOH和MCI,溶液呈碱性,c(OH)>c(H-),则MOH的电离程度大

于M-水解程度,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M')>c(Cl)>c(MOH)>c(OH)>c(H'),B错

误。

C.开始未加入HC1溶液,原碱溶液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抑制水的电离,加入HC1溶液到中

和率100%时生成可以水解的MCI,促进水的电离,即中和率从0至100%的过程水的电离

程度一直增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a<b<c<d,C正确。

D.d点溶质为MCI,此关系式为质子守恒,D正确。

故答案为:Bo

8.根据pH的计算方法,可定义pOH=-lgc(OH)。常温下,向20mL0.1mol/L的氨水中滴加

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pOH随加入稀硫酸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该稀硫酸的pH=2

B.a点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01mol/L

C.c点对应溶液中存在c(M)=c(OH)+C(NH:)+2C(NH3-HQ)

D.a、b、c三点对应NH:的水解平衡常数:Kh(c)>Kh(b)>Kh(a)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加入20mL稀硫酸时溶液的温度最高,说明氨水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b点为硫酸镀溶液,则稀硫酸的浓度为丝上吧喳=0.05mol/L;a点为一水合氨和硫

0.02L

酸镀的混合溶液,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001mol/L,c点为等浓度的硫酸铁和稀硫酸的

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

A.由分析可知,稀硫酸溶液的浓度为().05mo1/L,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0.1mol/L,溶

液pH为1,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a点为一水合筑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001mol/L

说明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大于钱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抑制水的电离,则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

氧根离子浓度为I"1。"=lxlO-』mol/L,故B错误;

0.001mol/L

C.由分析可知,c点为等浓度的硫酸镀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存在质

子守恒关系c(H+)=c(OH)+c(NH;)+2c(NH3凡0),故C正确;

D.钱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

解常数增大,由图可知,反应温度的大小顺序为b>a>c,则水解常数的大小顺序为

Kh(b)>Kh(a)>Kh(c),故D错误;

故选Co

&急攻重点一现律方法征战985

一、书写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3个原则

一般来说,由于水解程度微弱

①需标可逆符号“”

②气体、沉淀不标"广"1”

特殊情况——存在相互促进水解的阴阳离子:水解程度较大时,书写时要用“一”、“甘、“广

3+

如:A1+3A1O2+6H2O=4AI(OH)3X

③易分解产物不写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例:NH3H2O不写成NH3和H2O

(2)2种情况

①多元弱酸阴离子的水解

分步进行:

2

S"+H2O.■HS+0H^

HS-+H2O-H2S+OH

②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

一步书写:

3++

Fe+3H2O;——-Fe(OH)3+3H

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辨析Kw、Ka(Kb)、Kh三者关系

(1)定性:Kw、&(降)、心三者都是平衡常数,都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

变。

(2)定量:Kw、兄(代)、心三者定量关系为:Kw=KaK、Kw=KbK。

三、盐类水解程度大小比较的规律

(1)组成盐的弱碱阳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组成盐的弱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2)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或酸性)越强。

(3)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比相应的酸式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得多。如相同浓度时,CO1比

HCO3的水解程度大。

(4)相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

①正盐>相应酸式盐,如cor>Hcor»

②水解相互促进的盐>单独水解的盐〉水解相互抑制的盐。如相同条件下NH;的水解程度:

(NH4)2CO3>(NHQ2SO4>(NH4)2Fe(SO4)2。

四、弱酸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

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1)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如NaHCCh溶液中:HCO;=-H^+COf

(次要),HCO3+H20:------H2CO3+OH(主要)。同类离子还有HS、HPOF»

⑵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如NaHSCh溶液中:HSO5.-H'+SOf

(主要),HSO?+H2O.'H2so3+OH-(次要)。同类离子还有HzPOf。

(3)弱酸弱碱盐阴、阳离子都水解,其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弱酸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水解程

度的相对强弱。

当为电离常数)时,溶液显中性,如CH3COONH4;当K救〉K碱时,溶液显酸性,

如HC00NH4;当K(K<K碱时,溶液显碱性,如NH&CN。

A能力提升练

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钢铁的吸氧腐蚀电极总反应:2Fe+O2+2H2O=2Fe(OH)2

B.醋酸钱的水解反应:CH3COO+NH:+H2OCH3COOH+NH3H2O

C.AgCl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Cl(aq)=Ag+(aq)+C1(aq)

D.氨在水中反应:NHs+H2O.NH3H2O=NH^+0H-

【答案】D

【解析】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2Fe-4e=2Fe2+,正极O2+4e+2H2。=40h,电极总

反应:2Fe+O2+2H2O=2Fe(OH)2,A正确;

B.醋酸镀为弱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水解反

应:CHsCOO-+NH*+H2O,CH3COOH+NH3H2O,B正确;

C.AgCl难溶于水,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但AgCl为强电解质,溶于水的部分发生完全电

离,所以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为:AgC1(s)r,AgCI(aq)=Ag+(aq)+Cr(叫),C正确;

D.氨在水中溶解时存在溶解平衡,一水合氨为弱碱,发生电离时,也存在电离平衡,所以

氨在水中发生反应:NH3+H2O.-NHJHJONH:+OH,D错误;

故选D。

10.298K下,将V/,mL0.1molL'MOH溶液与V^LO.lmoIL'HR溶液按匕+%=100混合,

测得%、必,与混合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代表匕变化的是曲线n

B.电离平衡常数:K从MOH)>K“(HR)

C.pH=7的混合溶液中存在:3c(M+)+c(H+)=3c(R>c(OH-)

D.N点溶液中存在:c(HR)=c(OH)+c(MOH)+c(H*)

【答案】D

【解析】A.横坐标的起点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此时只加入•种溶液,应为酸溶液,

曲线II表示HR溶液,故代表%变化的是曲线II,故A正确;

B.由图像可知,曲线的交点表示酸溶液和碱溶液的体积相等,此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MR

溶液,此时溶液显碱性,故电离平衡常数:K〃(MOH)>K“(HR),故B正确;

C.pH=7的混合溶液显中性,则c(H+)=c(OH),乂存在电荷守恒c(M+)+c(H+)=c(R-)+c(OH),

故c(M+)=c(R),则3c(M+)+c(H+)=3c(R-)+c(0H),故C正确;

D.当L=100mL时,溶液的pH小于13,故MOH为弱碱,由B项分析可知,两曲线的

交点为N点,此时为MR溶液,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HR)+c(H+)=c(OH)+c(MOH),故D

错误;

故选D。

11.通过以下实验操作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有淡黄色

A将CL通入Na2s溶液中非金属性:C1>S

沉淀生成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MgSO4和CuSO4混先有蓝色Kv[Mg(OH)2]<

B

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沉淀生成

^,[CU(OH)2]

溶液红色加水稀释,Na2cCh的水

C将滴有酚猷的Na2co3溶液加水稀释

变浅解程度变小

向Fe(NC)3)2溶液中滴入稀H2s酸化后的溶液颜色

3+

D氧化性:H2O2>Fe

H2O2溶液变黄

A.AB.BC.CD.D

【答案】A

【解析】A.将Cb通入Na2s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CL+Na2s=2NaCI+Sl,证明氧化性:

C12>S,故可以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1>S,A正确;

B.向浓度均为0.1mol/L的MgSCh和CuSCU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先有蓝色

沉淀生成,说明KMCu(OH)2]<KMMg(OH)2],B错误;

C.将滴有酚酰的Na2c03溶液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使Na2cCh的水解程度变大,

但稀释使式0H)减小的影响大于平衡移动使c(0H)增大的影响,因此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

c(OH)减小,溶液的碱性减弱,故滴有酚醐的红色变浅,C错误;

D.在酸性条件卜,NO;与H+起硝酸的作用,表现强氧化性,会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

导致溶液变为黄色,而不是H2O2将Fe2+氧化为Fe3+,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2.下列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石灰石作燃煤的脱硫剂B.煮沸法除氯化钠中的氯化铁杂质

C.热纯碱除去机器表面的油污D.四氯化碳除去澳化氢中的漠蒸气

【答案】D

【解析】A.石灰石分解生成的CaO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被氧气氧

化生成硫酸钙,所以石灰石可用作燃煤的脱硫剂,有化学变化发生,故A不选;

B.氟化铁溶液中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煮沸相当于加热,促进水解正向移动

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可与NaCl分离,有化学变化发生,故B不选;

C.纯碱水解呈碱性,油污是有机酸,两者反应生成可溶水的物质,所以热的纯碱溶液可以

除去机器表面的油污,有化学变化发生,故c不选;

D.浪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可除去澳化氢中的溪蒸气,是物理变化,故D选;

故选:D。

考点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标:夯基点——夯实基础争上一本

1.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形成盐的酸或碱越弱,其对应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能力就越大,溶液的碱性或

酸性就越强。如酸性:CH3coOH>H2co3,则同浓度的NaHC03、CH3coONa溶液pH:

pH(NaHCO3)>pH(CH3coONa)。

(2)外因

因素水解产生离

水解平衡水解程度

条件变化子的浓度

温度升高_右移一增大一增大.

增大_右移__减小_增大

浓度

减小(即稀释)_右移一增大_减小_

f足进弱酸阴离子水解

外加酸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减小

或碱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减小

促进弱碱阳离子水解

水解结

外加其抑制,水解程度减小

果相同

他能水

水解结

解的盐促进,水解程度增大(甚至彻底水解)

果相反

例如,不同条件对FeCb水解平衡的影响见下表

3+

Fe+3H2O:•Fe(OH)3+3H+(填写空格中内容)

条件移动方向H,数PH现象

升高温度向右增多降低颜色变深

通HC1向左增多降低颜色变浅

加H2O向右增多升高颜色变浅

产生红褐色淀沉

力口NaHCCh向右减小升高

及无色气体

2.盐类水解的应用

应用举例

判断溶液

FeCb溶液显酸性,原因是Fe3++3H2。7=iFe(OH)3+3H'

的酸碱性

判断酸相同浓度NaX、NaY、NaZ三种盐溶液pH分别为8、9、10,则酸性

性强弱HX>HY>HZ

配制或贮配制Cu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硫酸防止CM+水解;配制FeCb溶液,

存易水解加入少量盐酸;贮存Na2co3溶液、NazSiOa溶液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的盐溶液NaF、NEUF要用塑料瓶保存。

制取Fe(OH)3胶体的离子反应:

胶体的制取

Fe3++3H2O2-Fe(OH)3(胶体)+3H'

3+

泡沫灭火成分为NaHCCh与Ab(SO4)3,发生反应为Al+3HCO7=A1(OH)3;+

器原理3co2T

明机可作净水剂,原理为

作净水剂

3+

A1+3H2O:----A1(OH)3(胶体)+3H+

俊态氮肥与草木灰不得混用:COf+HzOHCO?+OH

化肥的使用

NH1+OH=NH3t+H2O_

除锈剂

NH4C1与ZnCb溶液可作焊接时的除锈剂

除去MgCL溶液中的氯化铁,可以加入MgO或Mg(OH)2反应掉部分H

物质提纯

+,促进铁离子的水解,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

硫化铝、氮化镁在水溶液中强烈水解,只能通过单质间化合反应才能制

无机物

得:用TiCL»制备TiCh,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14+(x+2)H2O(过量)

的制备

;——TiO2xH2O+4HCl

A13+与HCO晨COf>A1O;>SiOf>HS\S2-,Fe3+与HCOj\COf>

离子的共存AIO2、SiO?、CIO,NH;与SiOW、AIO2等因水解相互促进而不能大

量共存

【易错警示】:

:稀溶液中,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但由于溶液体积的增大是主要的,故水解产生

:的H+或0H一的浓度是减小的,则溶液酸性(或碱性)越弱。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圜基础通关练

1.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A溶液与NaOH溶液按物质的量1:1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酸碱性无法判断

B.可溶性正盐BA溶液呈中性,可以推测BA对水的电离没有影响

C.醋酸的电离度:pH=3的醋酸溶液大于pH=4的醋酸溶液

D.pH=2的HC1和pH=12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答案】A

【解析】A.H2A溶液与NaOH溶液按物质的量1:1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是NaHA,

但是H2A的电离常数不知道,所以该溶液酸碱性无法判断,A正确;

B.可溶性正盐BA溶液呈中性,只能说明HA和BOH的强弱相同,但是如果都是弱酸,

且电离常数相同,则BA的阴阳离子水解程度相同,促进水的电离,B错误;

C.醋酸是弱电解质,稀释促进电离,稀释后水的PH增大,PH越大说明越稀,水的电离程

度越大,C错误;

D.pH=2的HC1和pH=12的Ba(OH”当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溶液等体积混

合后,溶液显中性,D错误;

故选Ao

2.有研究认为,强碱性溶液中反应r+cio=io+cr分三步进行。下列说法不比砸的是

第一步:CIO+H2O——>HOC1+OHK[=3.3xl(X'°

第二步:……

3

第三步:HOI+OH——>IO+H,OK3=2.3X10

A.HOC1分子的构型为V型B.升高温度可以使K增大

C.反应的第二步为HOC1+I—>HOI+C1D.由K可知,第三步不是整个过程的决速步

【答案】D

【解析】A.HOC1分子的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是处詈=4,是sp3杂化,含有2个。

健和2对孤电子对,分子构型为V型,A正确;

B.第一步表示的是。。的水解,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则K,增大,

B正确;

C.从第一步和第三步看,第二步的过程是HOC1转化为HOI,结合总反应,反应物还缺少

I-,生成物缺少C1-,故反应的第二步为Hoci+r—>Hoi+cr,c正确;

D.反应机理中的决速步是反应速率最慢的一步,看的是反应的速率,不是反应的程度,不

能由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D不正确;

故选D。

3.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取补铁口服液的上层清液,滴加酸性KMnO,溶液,溶液紫色褪去,证明口服液中含有Fe?,

B.向盛有O.OlmobL」的CH3coONa溶液的小试管中滴加酚献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少

量CHQOONa固体,溶液红色加深,证明CHCOONa水解程度增大

C.向滴有酚酬的NaOH溶液中加入H。?,溶液红色褪去,可证明Hq?具有酸性

D.向BaC1溶液中通人S0?,再通入X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则X可能为碱性气体

【答案】D

【解析】A.亚铁离子、氯离子等均可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则溶液紫色褪去,不能证

明口服液中含有Fe2+,故A错误;

B.再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溶液红色加深,但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减小,故B错误:

C.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溶液红色褪去,不能证明H2O2具有酸性,故C错误:

D.X可能为氨气,白色沉淀为亚硫酸钦,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知X可能为碱性气体,故

D正确;

故选:D。

4.25℃时,关于下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c(Cl-)>

c(NH")>c(H+)>c(OH)

B.浓度相同的①NFUCl、②CH3coON%、③NH4HSO4,三种溶液中的c(NH;):①>③>

C.pH=a的氨水稀释10倍后,其pH=b,则24+1

D.将amolL」CH3coOH溶液与b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溶液pH为7,则a

与b的关系:a<b

【答案】A

【解析】A.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物完全中和,溶质只剩NH4C1,

NH;水解,使溶液中c(H+)>c(OH),同时c(Cl)>c(NH:),NH:溶质电离,H+水电离,所

以c(NH:)>c(H+),不等式关系正确,符合题意;

B.①中NH;正常水解,②中CHCOO与NH:互促水解,NH;水解程度更高,③中H+会抑

制NH:水解,所以三个溶液中NH;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③②,描述错误,不符题意;

c.NH3・H2O是弱电解质,稀释过程中会有更多的OH•电离,稀释十倍虽然溶液体积增大到

原有十倍,但由于OH-物质的量增多,故c(OH)大于原溶液的十分之一,所以稀释后溶液

pH值b>a-l,描述错误,不符题意;

D.等浓度等体积的CH3co0H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物完全中和,溶

质只剩CH3coONa,CH3co0水解溶液显碱性,故要使溶液呈中性,CH3co0H需有一定

的过量,所以CH3co0H溶液浓度应更高,描述错误,不符题意;

综上,本题选Ao

,nI打盲点——查球补漏奋进双一流

一、盐类水解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误认为水解平衡向正向移动,离子的水解程度一定增大。如向FeCL溶液中,加入

少量FeCb固体,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但Fe3+的水解程度减小。

误区二:误认为弱酸强碱盐都因水解而显碱性。如NaHSCh溶液显酸性。

误区三:误认为可水解的盐溶液在蒸干后都得不到原溶质。

对于水解程度不大且水解产物不离开平衡体系的情况[如A12(SO4)3]来说,溶液蒸干仍得原溶

质。

二、与水解有关的离子共存

熟记下列因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

⑴A13+与HCOj\cor、[A1(OH)4「、SiOf>HS>S2->CIO。

(2)Fe3+与HCO5、8歹、[Al(0H)4「、SiO歹、CIO«

(3)NH:与SiOj\[A1(OH)4]..

(4)NH;与CH3coeT、HCO3虽能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但能大量共存。

(5)Fe3+在中性条件下已完全水解。

三、水解中的特殊情况

(1)配制FeSC)4溶液要加入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配制SnCb溶液要加入盐酸,是

为了防止Sr?+水解,二者原理不相同。

(2)除去MgCL溶液中的Fe3+,其原理是Fe3+的水解程度比Mg?+的水解程度大,加入Mg、

MgO、MgCC)3等物质,导致Fe3++3H2Oj=-Fe(OH)3+3H,平衡右移,生成Fe(0H)3沉淀

除去。

‘查缺补漏练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B.将KC1溶液从常温加热至100℃,溶液的pH变小但仍保持中性

C.常温下,NaCN溶液呈碱性,说明HCN是弱电解质

D.常温下,pH为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pH增大

【答案】A

【解析】A.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小于1x10-5,A说法错误;

B.将KC1溶液从常温加热至100℃,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增大,则溶液的pH变小但

仍保持中性,B说法正确;

C.常温下,NaCN溶液呈碱性,说明CN-水解产生HCN和氢氧根离子,则HCN是弱电解

质,C说法正确;

D.常温下,pH为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导致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醋

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则溶液pH增大,D说法正确。

故选A。

6.对于O.lmol/LNa2sCh溶液,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与c(Na+)均增大

C.c(Na+)+c(H+)=2c(SO;)+2c(HSO,)+c(OH)

D.c(Na+)=2c(SO;)+c(HSOj+c(H2so3)

【答案】B

【解析】O.lmol/L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H2O.-HSO;+OH',该过程是吸热

过程,

A.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溶液的pH升高,A错误;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S0;+H2。.-HSO}+OH,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

c(SO:)与c(Na+)均增大,B正确;

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2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