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总编苫:第一课时年__月日星期主备人
课题红烛闻一多
1.诵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
教学2.概括作品内容,把握托物言志的手法和意象意境,品味古典意象“红烛”的新含义,体
目标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3.感知诗人的报国志向和奉献精神,理解青春的困惑与希望。
教学1、把握整首诗歌的情感结构,体会闻一多的诗歌艺术。
重点2、理解红烛这一意象的内涵。
教学1、把握整首诗歌的情感结构,体会闻一多的诗歌艺术。
难点2、理解红烛这一意象的内涵。
教学
自读法、讨论探究法、了解情节结构,进而把握情感和主旨。
方法
课时
一课时
安排
1、了解新月诗派”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
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
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为了实现这一理论原则,新月派诗人在诗歌艺术上
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作,即变"直抒胸脸”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
观对象化。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物影像的轮席,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反对遭情
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后期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
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静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但诗的艺术表现、抒
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2.了解三美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
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精神:坚持执着奉献
红烛形象
火——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牺牲自我
泪一一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忍受被摧残的痛苦
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
作者闻一多和他笔下的红烛有何联系?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红烛》。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
闻一多(1899—1946),汉族,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友三。我国著名的诗
人、学者、斗士。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早年参
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
烛》、《死水》,具有沉郁瑰丽的艺术风格,影响颇大。
1922年,诗人远赴美国留学,身在远离祖国的大洋彼岸,这个被五四运动的
洪流冲激过的、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里挣脱的书生,与当时千千万万的青年
知识分子一样,面临历史的选择,思考着人生和自我的价值。一颗赤子之心跳荡
在他的胸腔,迸发出炽烈的爱国热情。
1923年,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诗人写下《红烛》,
作为诗集《红烛》的序诗。
三.写作背景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许
多篇爱国诗篇。1926年他怀若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
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攻治腐败、经济调弊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
他痛呼我米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
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首诗的深层根基。
《红烛》是闻一多的第一木诗集(红烛)的序诗。这本诗集编入了他从“五
四运动到留美初期的部分作品,于1923年9月出版。序诗的写作是在这个
时间以前。其时,诗人身在远离祖国的大洋彼岸,这个被”五四”运动的洪流
冲激过的、从“世家望族、书香门弟”里挣脱的书生,与当时千千万万的青
年知识分子一样,面临若历史的抉择,思考者人生和自我的价值。
三、互动研讨、理解诗意。
第一诗节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诗意转化:红烛,是这么的红,诗人(我)的内心赤诚如红烛之光。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如同赤子之心。
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火热的内心,将所咏之物和所言之志自然地联系起来。并
深情地发问。
自问
第二诗节交待烛的特征:成灰、放光、烧
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一一点着灵魂?为何
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一误再误;矛盾!冲突!
诗人采用设问的手法,自问自答,对红烛的自我牺牲精神提出疑问,表
示不解。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
第三节:交待烛的特征:成灰、放光、烧
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一一这正是自然的方
法。
诗人否定了自己的疑问,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理解了
红烛,由衷地赘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二、三这两节诗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
的过程。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
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自悟一►“然后才放光出?”
第四节:交待烛的特征:可烧。
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一
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活着要让生命之火燃烧。也是诗人的自勉自
励。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当时,民众
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
存,然而麻木不仁,犹如身陷囹圄受着禁锢。
诗人要如红烛照亮沉睡的中国,使民众觉悟、奋起,从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获得解放。
自励一^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第五节:交待烛的特征:发光伴随着泪流。(承上启下)
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注意力转移:发光—一泪流(蜡炬成灰泪始干)
自答
第六节交待烛的特征:烧的不稳一一导致泪流。
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
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残风”暗指反动势力。
诗人一番求索,得知:红烛泪流,是因为“烧的不稳”而“急得泪
流”,而不是怕牺牲。“急”强调诗人因不能充分地梅牲自己后,不能给
世人创造更多的光明,所以感到壮志难酬,故而痛苦泪流。体现了诗人自
己怀着拯救祖国的美好愿望,因受到黑暗反动势力的阻挠感到壮志难酬,
为世人而痛哭流涕的情感。体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自答
第七诗节诗人对红烛流泪的劝慰。
红烛啊!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
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尽管有“残风”,诗人依然鼓励红烛泪流,不要矛盾痛苦。红烛的泪
不会白流,因为泪流也是有助于世人的:它能“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
乐的果子!”诗人借此表明自己的心志,即为祖国奉献的决心。
自答
第八节烛的特征:泪流、灰心。
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
“灰心流泪”,这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造成的。表现出既看清现实,又甘
于奉献的崇高精神。体现对红烛的同情。
自勉
第九节烛的特征:无。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卒章显志。道出红烛闪光的品格精髓:默默无闻地烧,明知最终会化
为灰烬,却依然矢(sh।)志不移,忠贞不贰。
这是红烛精神的本质和灵魂。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
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
这也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为理想而奋斗,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
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与开头李商隐的诗句相呼应,并卒章显志。表明诗人愿牺牲自己,创
造光明未来的美好愿望。
自勉
四、探究诗歌的主旨
1、诗体:咏物诗——托物言志
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
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
旨。
2、托“红烛”言何志?如何言志?
诗人托物言志,借用红烛精神的提炼,勉励自己保有不怕牺牲,无私
奉献,将自己投身于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爱国斗争中的崇高志向。诗句对
“烛灰”和“烛泪”进行生动地描绘,蕴含了诗人强烈地爱国之情,忧国
之心。它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也能唤起他们的爱
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
五、归纳概括文本特色
(1)抒情脉络清晰
本诗一共有9节。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
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扣住“火”与“泪”,分两层展开抒情。最后一节
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一哲理上,将红烛精神归结为一种彻底
奉献的人生哲学,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
(2)抒情方式多样。
每节都以“红烛啊”作为开头,用了呼告的修辞手法。诗人对红烛呼
告,倾诉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作拍摄合同范本
- 债务变更合同范本
- 代销汽车合同范本
- 二手车合同范本商家自己写
- 分阶段付款合同范本
- 华帝橱柜合同范本
- 农村建房主体合同范本
- 单位门合同范本
- 医疗美容转让合同范例
- 产品设计开发合同范本
-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病媒生物防治操作规程
- 2024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考试真题必考题
- 德育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书
- (高清版)JTG 3810-2017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文件管理导则
-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题及答案
- 《ISO31000:2024风险管理指南》指导手册(雷泽佳译2024-04)
- 学前儿童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学前儿童游戏课件)
- 建筑用真空陶瓷微珠绝热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高清版)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
- 《拒绝校园欺凌 防霸凌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