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性的苏醒西厢记中崔莺莺人物形象分析一、本文概述《西厢记》作为中国古典戏剧的瑰宝,其深邃的情感描绘和鲜明的人物塑造一直为世人所称颂。崔莺莺,这一作品中的核心女性形象,以其复杂的性格、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经历,成为了历代读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对崔莺莺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其在《西厢记》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形象如何反映出作者对于人性、情感和社会伦理的深刻洞察。我们将从崔莺莺的性格特点、情感世界和人生选择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经典人物形象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二、崔莺莺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人物形象被赋予了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色彩。她不仅是一个美丽聪慧的少女,更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复杂人物。她的形象塑造既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入洞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限制。崔莺莺的塑造首先体现在她的外貌和才情上。她天生丽质,才情出众,这与张生的初见时的惊艳描绘相呼应。然而,她的美貌和才情并没有让她成为一个单纯的花瓶角色。相反,她的内心世界远比外表更为复杂。她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也有着难以言说的苦衷和无奈。崔莺莺的性格塑造更是深入人心。她既有着少女的羞涩和纯真,又有着对爱情的坚定和执着。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挑战封建礼教的束缚。然而,她的性格中也充满了矛盾和挣扎。她既想追求自由的爱情,又无法摆脱家族和传统的压力。这种矛盾和挣扎使得她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在崔莺莺的形象塑造中,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通过对话、动作和内心独白等方式,作者深入展现了崔莺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这些手法不仅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也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塑造是《西厢记》中的一大亮点。她的形象既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入洞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限制。通过她的形象塑造,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美丽聪慧的少女形象,更可以感受到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复杂人物内心世界。这使得崔莺莺成为了《西厢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之一。三、崔莺莺人物形象与人性的苏醒在《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人物形象不仅是一个爱情至上、追求自由的女性,更是一个在封建礼教束缚下逐渐苏醒、寻找自我人性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与人性苏醒的过程,既体现了作者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也展现了人性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成长。崔莺莺的出身背景决定了她必须遵循封建礼教的规范,然而她的内心却充满了对于爱情的渴望。这种矛盾让她在面临爱情与礼教的冲突时,显得异常挣扎。然而,正是这种挣扎,让她开始反思自己的命运,开始追求真正的自我。在与张生的交往中,崔莺莺逐渐认识到,爱情并非是封建礼教所禁止的,而是人性中最自然、最美好的部分。她开始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不再被封建礼教所束缚。这种对于爱情的追求,不仅让她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也让她的人性得到了苏醒。崔莺莺的形象塑造,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的主角,更是一个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寻找自我、追求自由的过程。她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性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成长,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苏醒与觉醒。这种苏醒与觉醒,不仅对于崔莺莺个人来说是一次重生,也对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女性来说,是一种启示和鼓舞。崔莺莺的人物形象与人性的苏醒,是《西厢记》中最具深度和感染力的部分之一。她的形象不仅展现了女性的坚韧与勇敢,也揭示了人性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成长。通过崔莺莺的形象塑造,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西厢记》的主题与意义,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与启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四、结论通过对《西厢记》中崔莺莺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在人性的苏醒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崔莺莺不仅仅是一个陷入爱情困境的女性,更是一个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努力寻找自我、追求真实情感的勇敢者。她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人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觉醒与抗争,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个体人性的压迫与束缚。崔莺莺的形象塑造,不仅仅是对一个女性角色的刻画,更是对整个封建时代人性状态的一种反思。她的经历与内心挣扎,既是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也是对人性自由与真实的渴望。她的觉醒与抗争,虽然最终未能完全摆脱封建枷锁,但她的勇气与坚持,无疑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看来,崔莺莺的形象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她提醒我们,在任何时代,人性的苏醒与自我追求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当我们勇敢地面对内心的真实,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才能真正实现人性的解放与升华。因此,崔莺莺的形象不仅是一个历史角色,更是一个永恒的象征,她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在追求人性自由与真实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参考资料:崔莺莺出身名门贵族,是个美丽而有才情的少女,父亲崔相国生前已将她许配给郑尚书的儿子。在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中,她内心强烈地追求着爱情和幸福。她和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中相遇,张生的痴情和才华博得她的爱慕,但相国小姐的身分和她所受的教养,使她感到不能自由表达爱情的苦恼。张生解普救寺之围,本应与她结为夫妻,但老夫人的变卦,给她以沉重的打击,反抗的意识开始觉醒。她逐渐从犹豫动摇、怯弱和顾虑中解放出来,终于突破束缚,和张生美满结合。她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典型形象之一,聪慧机敏、美丽多情,具有顽强的反封建斗争精神。不说张生所见的崔莺莺“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边。未语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出自《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前朝的崔相国病逝了,他的夫人和女儿崔莺莺护送他的灵柩回河北安葬,但因前方路途有阻只好暂时寄宿在普救寺的西厢。而此时进京赶考的张生也恰好路过普救寺,进寺游玩的时候偶遇了闭月羞花的崔莺莺,并对她一见钟情。张生决定暂缓赶考的行程,留在寺中以便能够接近莺莺。某日,张生遇到了莺莺的丫鬟红娘,他趁机主动接近红娘,并要打探莺莺的消息,红娘看穿他的心思,指责他不懂礼数。回到西厢,红娘把遇到张生的细节如实地向莺莺做了汇报,发现莺莺对张生也是心存好感的。孙飞虎得知了崔莺莺的美貌,便率兵包围了普救寺,准备强娶莺莺为妻。情急之下,老夫人昭告众人,如能有人帮她解围,不让孙飞虎抢走莺莺,她就愿把莺莺嫁给此人。张生得此消息,决定替老夫人和莺莺解围。他写了封信给好友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收到信后,马上领兵前来,抓住了孙飞虎,解了普救寺之围。事后,老夫人请张生赴宴,酒席间却悔了婚事,让莺莺与张生结为兄妹。红娘便偷偷告诉张生小姐夜里要去拜月,让他看准时机弹琴。月夜,莺莺正在焚香时,忽然听到张生的琴声,勾出她无限思绪。自从拜月那晚之后,张生突然病倒了,莺莺派红娘去探望,张生请红娘捎信给莺莺。莺莺见到张生的来信十分高兴,又觉得这不合乎礼数,便故作姿态训斥了红娘。但仍旧写下回信,让红娘送给张生,莺莺在信中写下了约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张生见信后十分欣喜。可待到二人见面时,莺莺违心地指责了张生一番,说他的行为不端。此后,张生的病愈发地严重起来,老夫人又派红娘去探病,红娘此去也带去了莺莺的书信。这天晚上,红娘陪着崔莺莺来到张生房里。张生见到崔莺莺,病立刻好了,两人度过了甜蜜的一夜。崔莺莺派红娘送去书信后,心里一直焦躁不安,行为也表现得较为反常,警觉的老夫人发现了两人的所作所为,便拷问红娘。红娘说出了小姐和张生的感情,并与老夫人据理力争,最后老夫人无奈只得同意了他们的婚事。不过她也提出了附加条件,如果张生想娶莺莺为妻,必须考中状元。张生得此消息,欣喜不已,立刻准备动身去赶考。长亭送别时二人更是依依不舍,互叙相思之情。张生一举高中了状元,他马上派人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莺莺。莺莺对张生日夜思念,收到了张生的来信,万分欣喜,马上写了回信。莺莺担心张生中举之后,变心负了自己,便随信送上了相思物。张生看到回信,看到了妻子的牵挂之语与相思物,幸福溢于言表。此时,郑恒(崔老妇人的侄儿,崔莺莺原来的订婚对象)来到I普救寺,谎称张生已经另娶新欢,骗老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张生得官衣锦还乡,及时赶到,携杜确将军与郑恒当堂对峙,真相大白。郑恒当场感到羞愧难当,主动退亲,撞树而死。张生与崔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莺莺秀外慧中,颇具诗才。莺莺一上场,唱了一曲【仙吕·赏花时】: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以残春萧瑟的景象表现了内心的种种闲愁,铺叙委婉,词彩华美。在第一本第三折中,当张生隔墙高吟一诗时,莺莺不禁依韵和上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词清句丽,婉转地表达出她内心寂寞闲苦,莺莺的才情可见一斑。莺莺有胆有识,顾全大局。莺莺看似弱柳扶风,娇柔羞怯,但在孙飞虎兵围普救寺的危急关头,莺莺并未瞻前顾后,只求自保,而是挺身而出,力劝老夫人“休爱惜莺莺这一身”,主动要求把自己“与贼汉为妻”,只为“第一来免摧残老太君;第二来免堂殿作灰烬;第三来诸僧无事得安存;第四来先君灵柩稳;第五来欢郎虽是未成人,须是崔家后代孙”,而后又怕辱没相国家门,希望能“白练套头儿寻个自尽”,把尸体献给孙飞虎,最后献计“不拣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兵……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莺莺在生死关头,不计个人安危,识大体、顾大局,救众生于水火之中,展现出光彩夺目的人性之美。崔莺莺既被封建礼教束缚着,又被自由意识的光辉所照耀着。崔莺莺与她的母亲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她的身上由有着母亲的影子。在崔莺莺的身上,可以看到她有宰相之女的教养与修为,有名门闺秀,封建女子的懦弱,胆小,她的内心深处深受封建礼教阴影的笼罩。她从小就生活在囚笼一样的宅子里,受的是封建礼教的教育,所以她的思想被封建禁锢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中禁锢和阴影就像是一张血盆大口,吞噬着她那颗想要自由恋爱和追求幸福的心,使得她在离幸福越来越近的时候推开了它。这种人物的性格冲突在《西厢记》中《闹简》和《赖简》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说《闹简》是怕母亲发现端倪,怕红娘到处乱说,那么《赖简》里就更加突出了自身的性格的矛盾,偷偷约了张生,却变了卦,想写张生的书简,却把张生当成盗贼一样抓了起来。在崔莺莺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思想里,她还是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见不得人的,所以她才会闹出这样一场剧来。从着两个片段中,可以充分看出,崔莺莺在对爱情的渴望,对礼教的敬畏,对封建环境的压力的胆怯下的矛盾性格。由于莺莺是相国之女,身份地位令她每天只能在墙垣之内,她要做的就是按照父母之言,受封建的教育,做女子该做的事情。她甚至知道她的命运,早已被安排好。她无力反抗,也不得反抗。然而当她已经认定自己的命运会被安排的时候,张生出现在了她的生命中。张生为寻老友杜确,去到普救寺,也正是在那,莺莺与张生相遇,两人一见钟情。然而封建教育的禁锢使莺莺不敢大胆表明自己的感情,两人只得眉目传情。此时莺莺心中是混乱且矛盾的。她知道自己的命运被安排,但是由于喜欢张生,渐渐出现了反抗心理,于是陷入深深的矛盾与苦闷之中。而此时孙飞虎听闻莺莺美丽,便兵围普救寺,娶莺莺做压寨夫人。情急之下,老夫人答应“但有退得贼兵的,将小姐与他为妻”。听闻此言,张生立即写信给杜确,请他派兵解围。杜确接信,率兵打败了孙飞虎,解救了崔氏一家和全寺僧侣。然而,当事情结束,张生和莺莺等待老夫人的消息时,老夫人却绝口不提,反而让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内心是惶恐的、失落的,然而在当时情况下,他也是无法反抗的。同样的,莺莺更无法反抗,他们能做的只有相互思念。但是,此时莺莺发现自己已深深爱上了张生,所以她性格中隐性的诚挚热烈的一面开始显现。当莺莺知道张生也在思念她时,她便想尽办法与他相遇。从此刻开始,拥有自主的爱情和可掌控的人生成为莺莺生活的梦想,也成为其忤逆封建束缚的原动力。其实,在书中可以看出,莺莺在还没有遇到张生之前,就已经“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了,她骨子里是要冲破这种封建礼教束缚的,但是却又没有一个明确的点让她可以这样做。于是她也一直沉默与接受。张生的出现,让莺莺心中隐性的热烈找到一个点。她开始明白,自己的幸福是要追寻的,被困囿住的命运并不是她想拥有的。所以她瞒着老夫人开始和张生幽会,并且私订了终身。这里的莺莺开始瞒着老夫人进行一系列事情,表面上是对家长的隐瞒,实质是对封建礼教束缚的一种反抗。莺莺与张生见面困难重重,但她没有退缩,这也体现了莺莺对爱情的坚定、执着。然而此刻,老夫人开始发现莺莺的恍惚异常。其实,莺莺在追求爱情时,内心也是惶恐的,因此她与以往有了不同的表现,这也体现了莺莺犹豫、怯弱的一面。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莺莺肯定了自己是深爱张生,于是坚定地走上反抗道路。《西厢记》的故事取材于唐朝元稹创作的一部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莺莺传》问世后广为流传,王实甫便在此基础上创作了《西厢记》。元代的戏剧家王实甫在元稹的《莺莺传》的故事基础上,对该小说进行再次创作,对人物进行重新塑造,从而演变成了后来在戏曲舞台上所欣赏到的《西厢记》,而《西厢记》的创作与《莺莺传》的故事及人物有了很大的区别。特别是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崔莺莺,张生,红娘等人的人物形象都变得更加鲜明,更加丰满。邵阳学院中文系教授傅治同:在《西厢记》中,作者描写莺莺作假共有七处之多,十分生动真实地表现了莺莺性格特征和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从而使《西厢记》的人物描写摆脱了脸谱化、公式化的套子,而进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对后世的戏剧和小说创作,无疑是一个良好启迪。崔莺莺这个形象的出现,使《西厢记》成为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争自由、求幸福、追求爱情的宣言书,使它比以往任何时期的这类题材的戏剧具有更加强烈的社会意义。《西厢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北方《西厢记》的天下”,其描绘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为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斗争的故事。而崔莺莺,作为《西厢记》的女主角,更是以其聪慧机敏、美丽多情、顽强的反封建斗争精神,深受读者喜爱。崔莺莺,出身于名门贵族,是个美丽而有才情的少女,父亲崔相国生前已将她许配给郑尚书的儿子。然而,生活在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中的她,内心却强烈地追求着爱情和幸福。在普救寺中,崔莺莺与书生张君瑞相遇,张生的痴情和才华博得了她的爱慕,但相国小姐的身分和她所受的教养,使她感到不能自由表达爱情的苦恼。尽管崔张二人的爱情道路并不平坦,但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真爱。张生解普救寺之围,本应与崔莺莺结为夫妻,但老夫人的变卦,给他们的爱情以沉重的打击。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摧毁崔莺莺的意志,反而使她逐渐从犹豫动摇、怯弱和顾虑中解放出来,最终突破束缚,和张生美满结合。崔莺莺对爱情的追求,体现了人性的苏醒。她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貌,更有坚强的内心和不屈的精神。她所经历的苦难和挫折,无一不是对人性的考验。然而,她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勇敢地面对封建礼教的压迫和束缚,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和爱情的自由。《西厢记》问世以来,影响非常深远。它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价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载体。崔莺莺这一人物形象,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她勇敢、坚定地追求自由和幸福,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价值。在当今社会,我们仍需要像崔莺莺一样,勇敢地追求真爱和幸福。尽管社会环境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已经不再存在,但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仍需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只有通过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才能最终实现我们的梦想和目标。《西厢记》是一部深刻揭示人性的作品,而崔莺莺则是其中的灵魂人物。她的形象不仅令人倾倒,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仍需要学习崔莺莺勇敢坚定、追求真爱的精神品质,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幸福。《西厢记》是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品,其故事主要描写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其中崔莺莺的形象成为了这部戏曲中的核心人物。在明刊版本中,崔莺莺的人物形象也被广泛地描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明刊《西厢记》是明代万历年间刊印的版本,是现存最早的《西厢记》版本之一。在该版本中,崔莺莺的人物形象被精心描绘,通过插图的方式呈现出了其婉约、端庄的形象。在明刊《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被描绘得端庄贤淑,符合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她的形象身材修长,容貌美丽,神态端庄,眉宇之间透露出聪慧和灵气。这种形象特点也符合崔莺莺在剧中的身份,她是一位相国小姐,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高贵的气质和娴静的举止。崔莺莺的性格婉约含蓄,她在表达感情时非常内敛,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心声。在明刊《西厢记》的插图中,崔莺莺的形象也体现了这种特点。她的表情不会过于张扬,而是含蓄内敛,通过细腻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崔莺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是《西厢记》故事的核心。在明刊版本中,崔莺莺的形象也体现出了这种追求。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不畏封建礼教的束缚,敢于挑战世俗的偏见。她的形象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勇敢的气息,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明刊《西厢记》插图崔莺莺人物形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插图的方式,将崔莺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她的婉约、端庄和勇敢。这种形象的塑造不仅符合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也展现出了崔莺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明刊《西厢记》插图崔莺莺人物形象还具有历史价值。通过对崔莺莺形象的描绘,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观念,也可以窥见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限制。同时,崔莺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由和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明刊《西厢记》插图崔莺莺人物形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通过对崔莺莺形象的描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女性的地位和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崔莺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启示着我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虚构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该剧取材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和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该剧具有较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作者写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写情与欲的不可遏制与正当合理,写青年人自身的愿望与家长意志的冲突,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具有诗情画意。《西厢记》突破了元杂剧每剧四折的体例,文辞优美生动,在中国文学史、戏剧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历来《西厢记》都是元杂剧中最受人喜爱的一部作品。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从明代开始便出现《西厢记》风靡的情况,明代《西厢记》的刊本便有六十几种。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不料崔母却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表白,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死,崔、张完婚。《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故事虽本唐代元稹《莺莺传》,实际却是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曾任陕西县令、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后来由于他不满当时官场的龌龊,愤而辞官,决心以写戏抒发心中之郁懑。于是他回到出生地中山府,开始了杂剧创作。金代的一位姓董的读书人,依据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改编成《诸宫调西厢记》,把原来故事中的主人公莺莺写成是博陵郡人。定州在隋代就称博陵郡,所以在博陵一带莺莺和张生的故事流传相当广泛。相传在定州崔沿士一带曾有过崔莺莺的墓冢。王实甫正是根据这一点,在中山府开始了他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写作。该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相较于《莺莺传》简单描述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情节,《西厢记》的情节无疑要丰富得多,人物形象也立体生动得多,更容易博取读者的好感。《莺莺传》里的张生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不敢反抗崔夫人这种封建家长,甚至对莺莺始乱终弃,令人厌恶。但《崔莺莺待月西厢记》里的张生却勇于追求爱情,且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既可爱又感人。莺莺对爱情的追求更是强烈,在与张生互生情愫后,她全然不顾世人的眼光,主动接近张生。送张生进京赶考时,她对张生能否高中毫不介意,只盼他早日考完,早日归来。这种毫不掺杂物质诱惑的纯洁爱情观,令人动容。除了男女主角外,《崔莺莺待月西厢记》里的红娘形象也相当突出,她本受崔夫人之命,去监视小姐的一举一动,结果却成了帮助小姐追求自由爱情的好帮手。她聪明机灵,有智有谋,周旋在张生和崔夫人之间,每每都会将强横的崔夫人逼得无言以对,说她是张生和莺莺的爱情军师,一点儿都不为过。两人最后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实在要多谢红娘从中穿针引线。除了饱满的故事、立体的人物和明确的主旨外,《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唱词也十分突出,极富诗意,读起来就如同一首首曼妙至极的抒情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陈志伟、韩建立的《〈西厢记〉版本述要》把《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版本分为三种:校注本。今存最早的、完整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刊本是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金台岳家刻本《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奇妙注释西厢记》(简称弘治本)。弘治本后有影响有代表性的校注本有王骥德的《新校注古本西厢记》、凌濛初刻本《西厢记》及《五本解证》、毛奇龄的《论定西厢记》等。题评本。能见到的最早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题评本是明万历八年(1580年)徐士范刊《重刻元本题评音释西厢记》。万历二十年(1592年)熊龙峰和万历间刘龙田亦有同名刻本。徐士范本之后,出现了众多的《西厢记》评本,明清许多文学家、剧作家和戏曲评论家,诸如王世贞、李蛰、徐渭、沈撮、汤显祖、陈继儒、王骥德、凌檬初、金圣叹、毛奇龄等都参加了《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评论,且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评本或刊本问世,有的还不止一种而是有多种评本面世。插图本。今天所见全本插图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以弘治本为最早,此书每页皆有插图,上图下文,插图线条粗犷,且多有文字说明,是当时北京版画的代表作。《西厢记》稿本,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创作的原作稿本,简称《王实甫稿本》。该手稿本书边微卷泛黄残旧,是一部写满21个筒子页行草墨迹的原稿(内含2片散页)。原为清初王府旧藏,书上钤有三阿哥胤祉“诚府珍赏”藏印。黄麻纸,每半页纵2厘米,横8厘米,书法墨迹行云流水,风神潇洒,颇有文人风范。更为可贵的是,稿本中还夹带着两片宝贵的铅山纸残页,小楷笔迹娟秀古雅,笔墨精妙,同为王实甫当时自己执笔所写。经统计,这部珍贵的《西厢记》手稿共有二十二折,比现存版本(二十折)多出两折。《西厢记》文化学者、山西普救寺文化顾问雷建德表示,“这是目前国内唯一发现的王实甫戏曲创作手迹,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重要意义,更是海内外珍贵的元曲原作孤本。”新西兰中国国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新西兰孔子学堂校长王義之面对《王实甫稿本》表示:“王实甫手迹书法行中带草,不但风神潇洒,而且钩乙涂抺信手拈来,增删修正自然流畅,表现出作者王实甫当年非凡的书法功底和深厚超众的文学修养!”《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对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词警芳心”即直接关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异黄樟素生物合成机制-洞察分析
- 元宇宙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洞察分析
- 《熔体破裂现象》课件
- 性激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洞察分析
- 疫情期间的健康防护-洞察分析
- 办公环境下的食品安全培训课程设计
- 玩具设计师职责描述
- 内容创新推动下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 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应用研究
- 2025购销合同解除协议书
- 工业循环水处理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鹭翔杯物理体验卷
- 标准查新报告
- 2025公司集团蛇年新春年会游园(灵蛇舞动共创辉煌主题)活动策划方案-31P
- 2024年高考历史必修部分重点必考知识点总结(经典版)
- 《计算机视觉》教学课件-第08章1-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1
- 人教版2024年小学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往年真题
- 2024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招聘3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月度例会汇报材料模板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130题)
- 山东法院服务保障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白皮书2019-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