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科学之(中医正骨)-培训课件_第1页
中医伤科学之(中医正骨)-培训课件_第2页
中医伤科学之(中医正骨)-培训课件_第3页
中医伤科学之(中医正骨)-培训课件_第4页
中医伤科学之(中医正骨)-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伤科学之(中医正骨)

骨伤教研室学习目标:通过对《中医正骨》的系统学习,使同学们掌握中医正骨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及运用传统的正骨手法治疗疾病的方法。使之学会能正确运用正骨手法,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学习要求:1.课前预习2.课堂认真听讲3.课后复习4.勤于思考、善于模仿、不懂就问5.反复操作练习、熟能生巧6.查找资料、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成绩考核:1.平时成绩(30%)包括:作业、单元测验、实训报告、手法考核。参考成绩:作业、出勤。2.期末考试(70%)绪论学习目标知识:1、掌握中医伤科学与中医正骨的定义;2、了解中医正骨的发展简史。3、知道中医正骨现在面临的种种挑战与机遇。绪论中医骨伤科学的定义: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和经络损伤疾患的科学。它包括中医骨伤科基础、中医正骨、中医筋伤、中医骨病、创伤急救、骨科手术等)。中医正骨的定义:中医正骨是专门研究骨折和关节脱位的病因病机、临床诊断、辨证治疗的一门学科。中医正骨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古代医学文献对中医正骨的记载(一)最早对骨折的描述公元前16世纪(疾骨等)。(二)最早的分科周代(疡医中金疡与折疡)。(三)中医正骨理论基础的形成

1.《五十二病方》

对骨折有明确记载。

2.《黄帝内经》⑴解剖学

⑵基本理论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气伤痛、形伤肿等。

3.《吕氏春秋·季春记》“流水不腐,户枢不蠧,动也;形气亦然。”为骨科练功提出了理论依据。3.华佗麻沸散与五禽戏(四)中医正骨学诊疗技术的进步

1.《肘后救卒方》

在世界上最早记载颞颌关节脱位的整复方法。2.《诸病源候论》

全面记载了当时的骨科技术与成就。特别在骨科手术有较大的进步:诸如清创、缝合、内固定等。3.《本草拾遗·赤铜屑》

发现铜类药在接骨中的作用,从此铜类药在接骨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药物。4.《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其中有菌观念无菌操作等值得后世学习。5.其他

《备急千金要方》等。(五)中医正骨学的发展

1.宋代从宋代开始,政府医院均设有骨科。张杲的《医说》在练功方面有贡献。

《夷坚志》记录了同种异体接骨术。

2.元代

(1)李仲南《永类钤方》创制了手术缝合的“曲针”

。(2)《世医得效方》

在世界上最早采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3.明代

(1)薛己《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阐明了骨科疾病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2)《金疮秘传禁方》:记载了用骨擦音检查骨折的方法。4.清代

吴谦等《医宗金鉴》:(1)图文并茂(2)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二、中医正骨学的新生与发展(一)成就

1.成立中医骨伤科医院或中医院内设中医骨伤科。

2.成立中医骨伤科研究所

3.中西医结合骨科的的发展(二)现代骨伤面临的问题与机遇

1.现代化工农业生产、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伤层出不穷。

2.体育比赛和锻炼造成的运动损伤。

3.社会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骨关节损伤。复习思考题:1.中医骨伤科学与中医正骨学的定义?2.中医正骨学发展各阶段的主要贡献、成就、著述?3.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正骨有那些重大发展?4.中医正骨现在面临的挑战有那些?你如何去抓住这些机遇?课后预习:骨折总论第一节~第三节第一章骨折总论第一~三节学习目标知识:1.掌握骨折的定义2.掌握骨折的病因病机、分类3.熟悉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定义

由于外力的作用,使骨的完整性破坏或连续性中断称为骨折。

骨折名称最早见于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卷二十九。

第一节骨折的病因病机一、骨折的病因(一)外因

(1)直接暴力临床特点:①发生部位

②局部损伤

③骨折类型

④并发症(2)间接暴力(传达和扭转)临床特点:①发生部位

②局部损伤

③骨折类型(3)肌肉牵拉暴力临床特点:①发生部位

②愈合与预后(4)累积性暴力临床特点:①骨折特点②局部损伤③愈合与预后(二)内因

1.年龄、健康状况、体质、解剖部位、结构

2.骨骼本身病变任何骨折的发生离不开外力,内因则是导致骨折轻重程度、发生部位的重要因素,所以骨折受伤机理是外因和内因的综合作用。

二、骨折的病机

当人体骨骼遭受外力的作用后,如果超过了该骨骼所能承受的应力,即会导致骨折的发生。骨折后,其产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骨折的移位。1.引起因素:外因:暴力、搬运与体位内因:肌肉肢重2.常见移位:(1)成角移位(2)侧方移位(3)短缩移位(4)分离移位(5)旋转移位几种移位同时出现是常见形式3.受伤体位是使同一骨折产生不同类型的骨折的关键。4.并发症是骨折后产生的除骨折外的重要病理改变。第二节骨折的分类1.根据骨折断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1)闭合骨折(2)开放骨折2.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类(1)橫形骨折(2)斜形骨折(3)螺旋形骨折(4)粉碎性骨折(5)嵌插骨折(6)青枝骨折(7)压缩骨折(8)裂纹骨折(9)骨骺分离3.根据骨折的损伤程度分类(1)完全骨折(2)不完全骨折(3)单纯性骨折(4)复杂性骨折4.根据骨折整复后的稳定程度分类(1)稳定性骨折(2)不稳定性骨折5.根据骨折后的就诊时间分类(1)新鲜骨折(伤后2~3周内)(2)陈旧骨折(伤后2~3周后)6.根据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分类(1)外(创)伤性骨折(2)病理性骨折骨囊肿合并骨折:第三节骨折的并发症一、早期并发症(一)全身并发症

1.休克

2.脂肪栓塞(二)局部并发症

1.感染

2.血管损伤3.骨筋膜室综合征(1)定义(2)早期表现4.四肢主要神经损伤4.四肢主要神经损伤5.脏器损伤二、晚期并发症(一)全身并发症

1.坠积性肺炎

2.压疮

3.泌尿系感染和结石(二)局部并发症

1.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

2.关节僵硬3.创伤性关节炎4.缺血性骨坏死5.迟发性畸形复习思考题1.骨折的定义?2.引起骨折的外因有那些?各有何特点?3.引起骨折移位的因素有那些?常见有那几种移位?4.骨折的分类有那些?怎样确定为粉碎骨折?新鲜与陈旧骨折的时间?5.骨折的早、晚期并发症有那些?6.何谓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有何表现?7.神经干损伤后各有哪些临床表现?课后预习:骨折总论第四节~第六节第一章骨折总论第四节~第六节学习目标知识:1.掌握骨折的诊断2.熟悉骨折的治疗原则3.掌握骨折的整复第四节骨折的诊断诊断注意—

局部与整体外伤与内伤单处与多处一、病史(一)了解暴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部位(二)了解受伤的时间(三)了解伤后的全身情况及变化(四)询问伤后肢体的功能情况(五)了解伤后处理情况(六)了解既往重要疾患(七)了解治疗情况二、临床表现(一)全身情况

1.发热多为瘀积化热,38.5°以下;可兼热证。2.休克多因失血、剧痛、重要脏器损伤等。

3.白细胞及血沉注意有感染血像变化。(二)局部情况1.一般症状(1)疼痛与压痛(2)局部肿胀(3)功能障碍2.骨折特征(1)畸形(2)异常活动(假关节现象)(3)骨擦音三、临床检查(一)望诊(二)触诊(摸诊)(三)测量(四)血管神经检查四、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2.CT(电子计算机X线横断体层扫描)检查3.MRI(磁共振)检查第五节骨折的治疗原则四项基本措施:整复、固定、功能锻炼和内外用药治疗的总原则:固定与活动统一(动静结合)、骨与软组织并重(筋骨并重)、局部与整体兼顾(内外兼治)、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医患合作)。一、早期正确复位(一)时间宜早力争伤后1~4小时以内成功(二)力争复位一次性成功(三)尽量采用手法复位二、局部外固定(一)石膏固定(二)夹板固定三、及时恰当的功能锻炼(一)功能锻炼对骨生理及骨折愈合的影响(二)功能锻炼对肢体血运的影响(三)功能锻炼对关节的影响(四)功能锻炼对骨折端的影响四、内外辨证用药(一)内服药(二)外用药第六节骨折的整复目的:使移位的骨折端恢复正常,或近于正常的解剖位置。方法: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一、骨折复位标准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对线:指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一)解剖复位:定义及要求(二)功能复位

1.定义及要求:

2.对特殊人群的最低要求:老人与儿童二、骨折整复时间强调早,但有休克等宜处理后再手法三、麻醉的选择上肢:臂丛麻醉下肢:单腰麻轻者:局部浸润麻醉四、合理应用X线尽量不在X线下整复五、整复方案具体手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六、整复手法手法原则:多为远端(子骨)去对近端(母骨)(一)手摸心会

1.方法:整复前先触摸骨折部,要先轻后重、由浅及深、从远到近、两头相对。

2.作用:使术者脑中构成一个骨折移位的立体图像(二)拔伸牵引

1.方法:沿肢体纵轴由远近端对抗牵引

2.作用:矫正重叠(短缩)移位其它手法基础(三)成角折顶

1.方法:

2.作用:矫正严重重叠(短缩)移位。(四)旋转回绕

1.方法:

2.作用:旋转——

矫正断端间的旋转移位回绕——矫正背向移位的断端或断端间有软组织嵌入的骨折(五)屈伸收展

1.方法:牵引下,采用屈、伸、收、展关节

2.作用:矫正靠近关节附近的成角移位(六)三点板顶

1.方法:以肢体的一点放在骨折端凸起处,另外两点放在骨折远近端对侧,三点对向用力。

2.作用:矫正骨干的成角(特别是青枝骨折)(七)端挤提按

1.方法:①端——

双手拇指在骨折的一端,其余四指在骨折的另一端对向用力。②挤——两手分别置于上下端对向用力。

③一手提下陷一端向上,另一手按突起一端向下。

2.作用:矫正侧方移位。(八)对扣捏合

1.方法:横向对扣与纵向对扣骨折端

2.作用:矫正骨折的分离移位或粉碎(九)夹挤分骨

1.方法:

2.作用:矫正两骨并列部位的骨折发生靠拢移位。(十)摇摆触碰

1.方法:

2.作用:矫正整复后尚未嵌插紧密的横断骨折。七、切开复位应用原则:不适合手法整复或手法整复失败者复习思考题:1.骨折的一般症状与骨折的特征各有那些?何谓“骨擦音”?何谓“异常活动”?2.说说骨折治疗原则的四项基本措施与治疗的总原则?怎样做好早期正确复位?3.何谓“对位”?何谓“对线”?并举例说明。4.骨折的整复手法有那些?如何正确操作?各有何治疗作用?课后预习:骨折整复10种手法的操作方法第一章骨折总论第七节骨折的固定第八节骨折的功能锻炼第一章骨折总论第七节~第八节学习目标知识:1.掌握骨折外固定的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及皮肤牵引固定2.熟悉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3.了解其它固定方法第七节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一)夹板固定何谓夹板?夹板固定的原理?夹板固定是从肢体的生理功能出发,通过扎带对夹板的约束力;固定垫对骨折断端防止或矫正成角畸形和侧方移位的效应力;充分利用肢体肌肉收缩活动时的内在动力,使肢体内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不平衡重新恢复到平衡。夹板固定的优点?夹板固定具有固定确实,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患者痛苦轻等的优点。1.常用局部外固定形式(1)夹板局部外固定(2)超关节夹板固定(3)夹板局部外固定或超关节夹板固定结合骨牵引(4)活动夹板弹性抱膝带或抱膝圈固定(5)木板分骨垫固定(6)小竹片或小木板或吕板固定(7)弹力带骨盆兜固定2.夹板材料与制作要求三性:①可塑性②一定的韧性③弹性

3.固定垫固定垫的作用:利用它所产生的加压或杠杆作用以维持骨折断端在整复后的良好位置。选材与制作要求:固定垫必须质软,有一定的支持力,能吸水,可散热,对皮肤无刺激。常用固定垫:(1)平垫(2)塔形垫(3)梯形垫(4)高低垫(5)抱骨垫(6)葫芦垫(7)横垫(8)合骨垫(9)分骨垫压垫放置方法:一垫,用于有一骨折块分离的骨折。二垫,用于有侧方移位的骨折。三垫,用于有成角移位的骨折。4.扎带松紧度:在夹板上上下移动1㎝为宜5.夹板固定的操作部步骤:

⑴外敷药物⑵缠绷带

⑶放压垫⑷放夹板⑸扎带6.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二)石膏固定何谓石膏固定?石膏固定的优点与缺点?

1.优点:可塑性强

2.缺点(1)强调超关节固定,增加了骨折的剪力,骨折往往容易在石膏固定内变位。(2)石膏硬结后,就形成一个坚硬的外壳。当肿消或肌肉萎缩后,外壳和肢体形成间隙,使固定不够稳实。(3)影响功能锻炼1.石膏管形操作技术及步骤(1)放置好患者体位(2)清洁皮肤(3)放置衬垫与袜套(4)浸泡石膏(30°~40°C)(4)叠瓦状包扎(5)修整与标记2.石膏托3.固定后注意事项(三)牵引固定

1.皮肤牵引这是利用胶布条或泡沫塑料条粘贴于伤肢皮肤并予绷带包扎的一种牵引,其牵引力直接加于皮肤以牵开紧张的肌肉,使骨折移位得到复位。皮肤牵引只能承受较轻的牵引力,最多不超过5kg操作步骤:(1)剃毛,清洁皮肤(2)涂复方安息香酸酊(3)测量所需胶布长度与宽度并撕下(长度为骨折线至肢体远端平面下5~10cm及扩张板的宽度)。

(4)把扩张板放在胶布中间(5)把胶布两端分别撕开2个10~30cm口(6)把胶布粘贴在患肢上(7)成叠瓦状缠绷带(8)悬挂重物2.骨牵引:这是用不锈钢针或牵引钳穿过骨骼进行的牵引,它能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3.布托牵引(四)外固定器固定

1.外固定器固定的特点

2.操作的基本要求二、内固定第八节骨折的功能锻炼一、功能锻炼的分类(一)徒手锻炼(二)器械锻炼二、功能锻炼的作用三、功能锻炼的术式及步骤(一)自主锻炼

1.第一阶段(外伤性炎症恢复期)骨折后1~2周。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肌肉收缩锻炼。2.第二阶段(骨痂形成期)伤后3~4周。除继续更有力行肌肉收缩锻炼外,做一定范围内的关节活动练习。3.第三阶段(骨痂成熟期)伤后5~6周。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方向关节活动仍须限制外,可加大活动次数和范围,固定下逐渐作负重练习。

4.第四阶段(临床愈合期)伤后7~10周。解除外固定,逐渐进行负重练习。(二)被动运动四、功能锻炼注意事项复习思考题:1.夹板的固定的优点有哪些?夹板的固定垫有那些?如何应用?2.叙述夹板固定的操作步骤与扎带的松紧度?3.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有那些?4.浸泡石膏绷带的水温是多少?皮肤牵引的重量是多少?5.自主锻炼分为几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及功能锻练的重点是什么?课后预习:夹板固定、皮牵引、石膏固定的方法第九节药物治疗

第一章骨折总论第九节学习目标知识:1.掌握骨折的药物的三期内治法2.了解药物的外治方法第九节药物治疗治疗原则:贯彻内外兼治、局部与整体兼顾。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在辩证施治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内治法与外治法两类一、内治法(一)初期治法时间:伤后1~2周证侯:局部肿胀疼痛病机:气滞血瘀治则:攻利治法:

1.攻下逐瘀法

2.行气消瘀法(主法)

3.清热凉血法(二)中期治法时间:伤后3~4周证侯:局部肿痛减轻病机:瘀未净、正气渐虚;骨在接续中治则:和与接治法:

1.和营止痛法

2.接骨续筋法(主法)

3.舒筋活络法

(三)后期治法时间:伤后1月以后证侯:局部肿痛消失病机:骨接未坚,正气已虚治则:补益治法:

1.补气养血法

2.健脾益胃法

3.补益肝肾法(主法)

4.温经通络法二、外治法(一)敷贴法

1.药膏

2.膏药

3.撒药(二)熏洗法(三)热熨法(四)搽擦法(二)熏洗法(三)热熨法(四)搽擦法复习思考题:1.骨伤内治三期的时间如何划分?各有那些治法?每个治法的代表方?每期的主法?2.外治法有那几类?课后预习:第十节~第十二节第一章骨折总论第十节~第十二节学习目标知识:1.了解骨折的愈合过程2.熟悉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3.熟悉骨折的骨折的异常愈合处理方法第十节骨折的愈合过程“瘀去、新生、骨合”一、炎症期大约在一周左右(清除骨折处瘀血瘀坏死组织)二、修复期第一阶段:一般需要2~3周时间(新鲜骨折期)第二阶段:一般需要4~8周时间(骨折临床愈合)三、塑型期(一)第一阶段:一般需要8~12周时间(骨性愈合)(二)第二阶段:一般需要2~4年时间(骨折痕迹消失)四、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

1.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1)局部无压痛,无纵轴叩击痛。(2)局部无异常活动。(3)x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4)功能标准:解除外固定后上肢能平举1kg重物达1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5)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一天即为骨折临床愈合日期。2.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2)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第十一节影响骨折的愈合因素一、全身因素

1.年龄

2.健康情况二、局部因素

1.损伤程度2.骨折断面的接触3.固定情况4.特殊暴力5.不正确的功能锻炼

6.折端的血供不足7.感染8.病理骨折9.运动和骨折的局部应力状态10.电流作用第十二节骨折的异常愈合一、骨折的畸形愈合(一)成因(二)治疗原则(三)治疗方法二、骨折迟缓愈合(一)成因(二)辨证施治(三)预防方法三、骨折不愈合(一)成因(二)辨证施治(三)预防方法第十三节开放感染骨折的处理二、开放感染骨折的处理(一)治疗原则

(二)治疗方法复习思考题1.骨折的愈合过程分为几期?每期的时间及意义?2.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有那些?3.影响骨折的愈合因素有那些?4.何谓畸形愈合?骨折迟缓愈合?骨折不愈合?并简述其处理原则。课后预习:第二章上肢骨折第一节锁骨骨折第三节肱骨外科颈骨折第二章上肢骨折第一节锁骨骨折

第二章上肢骨折上肢骨的组成:上肢骨折的发病特点:1.肌肉多移位复杂;2.神经离骨干近易损伤上肢骨折的治疗注意:1.儿童与青少年勿漏、误诊;2.防止血管神经损伤;3.宜用手法复位;4.常采用夹板固定;5.强调早期功能锻练。第二章上肢骨折第一节锁骨骨折第三节肱骨外科颈骨折学习目标知识:1.掌握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辨证治疗的手法复位和固定方法2.熟悉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病因病机与诊断3.了解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概述及其它内容第一节锁骨骨折一、概述1.定位:2.局部解剖特点:

⑴锁骨骨骼结构

⑵关节:胸锁关节肩锁关节

⑶肌肉:内侧外侧

⑷血管、神经: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3.发病特点:多中1/3和中外1/3交界处。青壮年及幼儿多二、病因病机(一)病因:

1.直接暴力:多外1/3,多为横断或粉粹。

2.间接暴力(多见):多中1/3或中外1/3交界,多为短斜形。(二)病机

1.骨折的移位及机理:(1)无移位骨折:横断、粉粹及青枝骨折(2)移位骨折:①侧方:近端—后上,远端—前下。②重叠③成角(向上)。

2.骨折的并发症:神经损伤、血管损伤气胸、血胸三、诊断

1.外伤史:上肢或肩部受伤史。

2.临床表现:一般症状;伤后姿势与特有体征

3.诊断注意:幼儿勿漏诊。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4.影像学检查儿童成人成人成角儿童青枝四、辨证治疗治疗原则:1.无移位骨折

2.移位骨折

3.粉粹骨折治疗方法:(一)手法复位:

移位种类:侧方与重叠采用手法:拔伸牵引—端挤提按成角采用手法:三点板顶操作方法:(1)年龄较小有移位骨折(2)膝顶复位法(3)外侧牵引复位法(4)仰卧复位法(5)兜肩按压法(二)固定方法

1.横“8”字绷带固定法

2.斜“8”字绷带固定法

3.双圈固定法(三)功能锻炼(四)药物治疗(五)其它疗法第三节肱骨外科颈骨折一、概述1.定位:解剖颈下2~3㎝2.局部解剖特点:

⑴肱骨外科颈的骨骼结构

⑵肌肉

⑶血管、神经3.发病特点:占全身骨折的1.9﹪肩部骨折的22﹪;多发于中老年人。二、病因病机(一)病因

1.直接暴力:较少见。

2.间接暴力:肩外展肩内收(二)病机

1.分型及机理(1)裂缝骨折:直接暴力,多无明显移位。(2)嵌插骨折:传达暴力,断端嵌插或有轻度成角。

(3)外展型骨折:传达暴力,断端外侧嵌插内侧分离,向前内突起成角、严重者重叠(含侧方)。常伴大结节撕脱骨折。(4)内收型骨折:传达暴力,断端内侧嵌插外侧分离,向外侧突起成角、严重者重叠(含侧方)。(5)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外展外旋传达暴力,先裂缝骨折,再导致肩关节盂下脱位;常引起肱骨头关节面向内下,近端骨折面向上,远端骨折向上肱骨头位于骨折远端的内侧。2.并发症: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岗上肌腱、肩周炎。三、诊断1.外伤史:手掌或肘部着地受伤史。2.临床表现:一般症状、特有体征3.诊断注意:外展型骨折有类似肩关节脱位的“方肩畸形”,而合并肩关节脱位则有“方肩畸形”;有无血管神经损伤。5.影像学检查嵌插骨折外展型骨折内收型骨折6.鉴别诊断:无移位的应与肩部挫伤鉴别四、辨证治疗治疗原则:1.无移位骨折

2.移位骨折要求尽量达到解剖复位治疗方法:移位种类:成角、严重者重叠、侧方采用手法:顺势拔伸牵引、端挤提按合屈伸收展操作方法:(一)手法复位:顺势拔伸牵引

1.外展型骨折:端挤提按合屈伸收展

2.内收型骨折端挤提按合屈伸收展3.合肱骨外科颈骨折并肩关节脱位先纠正骨折:当骨折远端对肱骨头有挤压时:顺势拔伸牵引—还纳肱骨头(助手捻转、摇晃患肢,并逐渐内收患肢)—再纠正残余骨折移位。先纠正脱位:当骨折远端未对肱骨头有挤压时:纳肱骨头—再纠正残余骨折移位。(二)固定方法

1.外展型骨折:保持在内收位

2.外展型骨折:保持在外展位(三)功能锻炼(四)药物治疗(五)其它疗法复习思考题或作业:1.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发病特点?2.锁骨骨折有那些移位3.简述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分型及移位?4.锁骨与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治疗各分为几步?每步手法的名称及矫正那种移位?5.锁骨骨折的固定方法?外展型骨折与内收型外科颈骨折的固定方法有那些不同?课后预习:锁骨、肱骨外科颈的手法复位与固定方法手法复位与固定方法第二章上肢骨折第五节肱骨干骨折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第四节肱骨大结节骨折一、概述1.定位:2.局部解剖特点:

⑴骨骼结构

⑵肌肉:岗上肌、岗下肌、小圆肌3.发病特点:约占肩部骨折的4~5%。多见于成人,单独发生者少。二、病因病机1.病因:(1)直接暴力:(2)肌肉牵拉暴力(多见):2.骨折的移位及机理:(1)无移位骨折:粉粹(2)有移位骨折:骨折块常向上、向内移位至肩峰下三、诊断1.外伤史:明显受伤史。2.临床表现:一般症状、特有体征、合并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3.诊断注意:肩关节脱位或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应考虑该骨折的可能。4.X线检查:四、辨证治疗治疗原则:1.无移位骨折

2.移位骨折

3.合并肩关节脱位或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移位种类:分离治疗方法:(一)手法复位:对扣捏合(二)固定方法(三)功能锻炼(四)药物治疗(五)其它疗法五、注意事项复习思考题或作业:1.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发病特点?2.锁骨骨折有那些移位3.简述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分型及移位?4.如何用手法治疗锁骨、肱骨外科颈骨折?5.锁骨骨折的固定方法?外展型骨折与内收型外科颈骨折的固定方法有那些不同?课后预习:锁骨、肱骨外科颈的手法复位与固定方法手法复位与固定方法第二章上肢骨折第五节肱骨干骨折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第二章上肢骨折第五节肱骨干骨折

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学习目标知识:1.掌握肱骨干与肱骨髁上骨折的辨证治疗的手法复位和固定方法。2.熟悉肱骨干与肱骨髁上骨折的病因病机与诊断。3.了解肱骨干与肱骨髁上骨折的概述及其它内容。第五节肱骨干骨折一、概述(一)定位:肱骨外科颈下1~2㎝至肱骨髁上2㎝处(二)局部解剖特点:

1.骨骼结构

2.肌肉:三角肌、胸大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

3.血管、神经(三)发病特点:好发于肱骨干中部,约占全身骨折的1.3%,多见于成人。二、病因病机(一)病因: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1)传导暴力(2)旋转暴力(二)骨折的部位及移位:1.胸大肌止点处骨折近端—向外旋转远端---向上向前移位(旋转、重叠、侧方)2.三角肌与胸大肌止点间骨折近端—向前向内远端---向上向外移位(重叠、侧方)3.三角肌止点以下骨折近端—向外向前远端---向上移位(重叠、侧方)4.肱骨干下1/3骨折(三)并发症:桡神经、肱动脉、滋养动脉三、诊断1.外伤史:跌倒或打击受伤史。2.临床表现:一般症状、特有体征;血管、神经损伤;旋转暴力损伤。3.影像学检查四、辨证治疗治疗原则:1.无移位骨折

2.移位骨折

3.注意:勿过度牵引,防止分离移位。移位种类:重叠、侧方、旋转采用手法:拔伸牵引、旋转回绕、端挤提按治疗方法:(一)手法复位:1.胸大肌止点处骨折拔伸牵引—远端助手外旋(旋转回绕)—端挤提按—摇摆触碰2.三角肌与胸大肌止点间骨折(上1/3)拔伸牵引—向内推远端,向外提近端(端挤提按)—摇摆触碰2.三角肌止点以下骨折(中1/3)骨折拔伸牵引—向内推近端,向外拉远端(端挤提按)—摇摆触碰3.下段(下1/3)骨折拔伸牵引—旋转回绕—端挤提按—三点板顶等注意:下段牵引力要小,粉碎则不牵引;分离则对扣捏合(二)固定方法

1.小夹板外固定

2.“U”形石膏固定(三)功能锻炼:防止骨折断端分离(四)药物治疗(五)其它疗法第六节肱骨髁上骨折一、概述1.定位:肱骨髁上

2~3㎝内2.局部解剖特点:(1)肱骨髁上骨折的骨骼结构(2)前倾角与携带角:

(3)血管、神经:肱动脉、正中神经等3.发病特点:占全身骨折的7.48﹪;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5~8岁尤多。二、病因病机(一)病因1.直接暴力:较少见。2.间接暴力:(二)分型及机理1.伸直型:约占90%以上伸肘位跌到---远端:后上近端:前下(重叠.侧方)。向前成角2.屈曲型:屈肘位跌到---远端:前上近端:后下

(重叠.侧方)

向后成角

3.尺偏型与桡偏型(侧方)4.旋转(体位)

(三)并发症:易合并血管神经伤(伸直型)、肘内翻畸形,骨筋膜室综合征。三、诊断1.外伤史:手掌或肘部着地受伤史。2.临床表现:一般症状、特有体征。3.诊断注意:“靴状”与肘关节后脱位鉴别;有无血管神经损伤。4.影像学检查四、辨证治疗治疗原则:1.无移位骨折

2.移位骨折移位种类:重叠、旋转、侧方、成角采用手法:拔伸牵引、旋转回绕、端挤提按、屈伸收展治疗方法:(一)手法复位:1.伸直型骨折复位(1)三人复位法:拔伸牵引---旋转回绕—内外相对挤压---推远端向前,拉近端向后(端挤提按)---屈曲肘关节、内收外展(屈伸收展)(2)二人复位法:少一远端助手,方法同上。2.屈曲型骨折复位(1)伸直复位法:拔伸牵引---旋转回绕—内外相对挤压---推远端向后,拉近端向前(端挤提按)---伸直肘关节、内收外展(屈伸收展)

(2)屈曲复位法:3.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的处理(二)固定方法体位:伸直型-屈肘90—110度屈曲型-屈肘40—60度(三)功能锻炼(四)药物治疗(五)其它疗法复习思考题或作业:1.简述肱骨干、肱骨髁上骨折的位置及发病特点?2.携带角与前倾角各为多少度?何谓肘内翻、肘外翻畸形?3.肱骨干、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的分型与移位?4.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如何与肘关节后脱位鉴别?5.何谓“5P”征?出现后将产生什么后果?6.肱骨干与肱骨髁上骨折治疗各分为几步?每步手法的名称及矫正那种移位?如何固定?课后预习:第二章上肢骨折肱骨干、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与固定方法第十节尺骨鹰嘴骨折第十二节桡尺骨干双骨折第二章上肢骨折第十节尺骨鹰嘴骨折第十二节桡尺骨干双骨折学习目标知识:1.掌握桡尺骨干双骨折与的手法复位和固定方法。2.熟悉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法复位。第十节尺骨鹰嘴骨折一、概述1.定位:2.局部解剖特点:(1)骨骼结构(2)肌肉3.发病特点:约占全身骨折的1.6%。多见于成年人,多属关节内骨折。二、病因病机(一)病因:

1.肌肉牵拉暴力(间接暴力):

2.直接暴力:(二)骨折的移位及机理:

1.直接暴力:多为无移位骨折

2.肌肉牵拉暴力:骨折块向上移位。(三)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肘关节前脱位。三、诊断1.外伤史:有跌倒或撞击受伤史。2.临床表现:一般症状、特有体征;3.诊断注意:肘后三点关系发生改变;尺神经损伤;骨骺未闭者要健患侧对比。4.影像学检查:四、辨证治疗治疗原则:要求达到解剖复位1.无移位骨折2.移位骨折移位种类:分离采用手法:对扣捏合治疗方法:(一)手法复位:对扣捏合+屈伸肘关节(二)固定方法无移位骨折20°~60°。.移位骨折0°~20°。(三)功能锻炼(四)药物治疗(五)其它疗法第十二节桡尺骨干双骨折一、概述1.定位:2.局部解剖特点(1)骨骼结构(2)骨间膜(3)前臂的功能(4)肌肉3.发病特点:约占全身骨折的6%。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多发生于中1/3和下1/3。二、病因病机(一)病因:

1.直接暴力:多横断、粉碎,两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2.间接暴力:(1)传达暴力:多为短斜形桡骨在上,尺骨在(2)扭转暴力:多螺旋形尺骨在上,桡骨在下(二)骨折的移位及机理:重叠旋转侧方成角(三)并发症:骨筋膜室综合征(前臂筋膜间区综合征)。三、诊断1.外伤史:有跌倒或打击受伤史。2.临床表现:一般症状、特有体征。3.诊断注意:前臂筋膜间区综合征。4.影像学检查:四、辨证治疗治疗原则: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1.无移位骨折2.移位骨折移位种类:重叠、旋转、侧方、成角采用手法:三点板顶、拔伸牵引、成角折顶、旋转回绕、端挤提按、夹挤分骨、摇摆触碰、按摩推拿治疗方法:(一)手法复位:(1)青枝成角:三点板顶(2)横形骨折:

拔伸牵引(上1/3旋后、中1/3中立)

或成角折顶—端挤提按—夹挤分骨—摇摆触碰—按摩推拿(3)斜形或螺旋形:拔伸牵引(上1/3旋后、中1/3中立)—旋转回绕—端挤提按—夹挤分骨—按摩推拿(二)固定方法(1)压垫:分骨垫等(2)体位:屈肘90度,前臂中立位。。(三)功能锻炼(四)药物治疗(五)其它疗法复习思考题或作业:1.尺骨鹰嘴骨折的移位?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分为几步?每步手法的名称及矫正那种移位?其固定体位是怎样的?2.桡骨绕尺骨的旋转度数是多少?3.不同病因引起的桡尺骨骨折线位置是怎样的?4.桡、尺骨干双骨折手法治疗分为几步?每步手法的名称及矫正那种移位?其固定体位是怎样的?最重要的压垫是什么?课后预习:第二章上肢骨折尺骨鹰嘴骨折、桡尺骨干双骨折的手法复位与固定方法。第十七节桡骨下端骨折第十八节腕舟骨骨折第二章上肢骨折第十七节桡骨下端骨折第十八节腕舟骨骨折学习目标知识:1.掌握桡骨下端骨折的病因病机与诊断及辨证治疗。2.熟悉指骨骨折与指骨骨折的病因病机与诊断及辨证治疗。3.了解二类骨折的概述及其它内容第十七节桡骨下端骨折一、概述1.定位:桡骨下端关节面以上3厘米内2.局部解剖特点:(1)骨骼结构:①下端四个面②是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的部位,此处最容易发生骨折。(2)掌倾角--10°~15°

尺倾角--20°~25°

桡侧缘较尺侧缘长

1~1.5㎝3.发病特点:约占全身骨折的10%。多发于青壮年和老年人。二、病因病机(一)病因:

1.间接暴力(多见):

2.直接暴力:(二)骨折的分型与移位机理:

1.伸直型(Colles)骨折轻者无移位远端向背侧和桡侧移位(侧方)严重者重叠,出现“餐叉”样畸形向掌侧成角掌倾角变小或成负角,尺倾角变小或消失。严重者还可导致尺骨茎突骨折、三角纤维软骨盘撕裂。2.屈曲型(Smith骨折)远端向掌侧和桡侧移位严重者重叠,出现“锅铲样”畸形向背侧成角并分为Ⅰ型(横型)与Ⅱ型(斜型)两型均使掌倾角与尺倾角该变3.掌侧缘劈裂骨折

4.背侧缘劈裂骨折(Barton骨折)三、诊断1.外伤史:有跌倒或打击受伤史。2.临床表现:一般症状特有体征:桡骨远端向背侧移位时,可见“餐叉”样畸形(侧位)向桡侧移位时,可见“枪刺状”畸形(正位)。屈曲型远端向掌侧时,可见“锅铲样”畸形。3.诊断注意:与腕部软组织损伤相鉴别。4.影像学检查:Colles骨折Smith骨折掌侧缘劈裂骨折Barton骨折四、辨证治疗治疗原则:1.无移位骨折2.移位骨折移位种类:重叠、侧方、成角(掌或尺倾角改变)。采用手法:拔伸牵引、端挤提按、屈伸收展治疗方法:(一)手法复位:1.伸直型(Colles骨折)(1)手掌向下一人复位法(2)牵抖复位法(3)提按复位法2.屈曲型(Smith骨折)(1)一人复位法(2)三人复位法3.掌侧缘劈裂骨折

4.背侧缘劈裂骨折5.陈旧性伸直型(Colle骨折)畸形愈合(二)固定方法注意各型的压垫与夹板的应用。(三)功能锻炼(四)药物治疗(五)其它疗法第十八节腕舟骨骨折一、概述1.定位:2.局部解剖特点(1)骨骼结构(2)血供(3)剪力3.发病特点:占腕部骨折的71.2%,多发于青壮年。二、病因病机(一)病因:多为间接暴力加直接暴力(二)骨折的分型:

1.舟骨结节骨折(远端骨折)

2.舟骨腰部骨折:愈合慢,易坏死。

3.舟骨近端骨折:愈合慢,易坏死。(三)并发症:缺血性骨坏死。三、诊断1.外伤史:有腕极度背伸、桡偏手掌受伤史。2.临床表现:一般症状,疼痛在阳溪穴部,特有体征。3.诊断注意: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与先天性双舟骨。4.影像学检查:早期易漏诊。四、辨证治疗治疗原则:

1.无移位骨折

2.移位骨折移位种类:侧方采用手法:拔伸牵引、端挤提按治疗方法:(一)手法复位:(二)固定方法固定腕关节于背伸30°、尺偏10°、拇指对掌和前臂中立位。或掌屈30°、尺偏10°位。(三)功能锻炼(四)药物治疗(五)其它疗法复习思考题或作业:1.桡骨下端骨折的位置?掌、尺倾角正常值?2.桡骨下端骨折的分型及移位?“餐叉”样畸形“锅铲样”分别见于哪型?3.腕舟骨骨折的分型与坏死的关系?骨折后压痛点的位置?4.桡骨下端骨折、腕舟骨骨折的手法治疗各分为几步?每步手法的名称及矫正那种移位?其固定体位?第二十节指骨骨折一、概述(一)定位:(二)局部解剖特点:

1.骨骼结构

2.肌肉(三)发病特点:占四肢骨折之首,常见于成年人。二、病因病机(一)病因:1.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二)骨折分部及移位:1.末节指骨骨折(分离)2.中节指骨骨折:重叠、侧方、成角(掌或背)3.近节指骨骨折:干部-重叠、侧方、成角(掌);颈部-旋转三、诊断1.外伤史:手指被打击或撞击受伤史。2.临床表现:一般症状特有体征。

3.影像学检查诊断注意:儿童近节指基底部骨折多为骨骺分离。四、辨证治疗治疗原则:

尽量达到解剖复位1.闭合性骨折2.开放性移位骨折移位种类:重叠、侧方、成角、旋转、分离采用手法:拔伸牵引、端挤提按、对扣捏合、旋转回绕、三点板顶治疗方法:(一)手法复位:1.末节指骨骨折对扣捏合2.中节指骨骨折拔伸牵引、端挤提按、三点板顶3.近节指骨骨折拔伸牵引、端挤提按、三点板顶或旋转回绕(二)固定方法(三)功能锻炼(四)药物治疗(五)其它疗法复习思考题或作业:1.桡骨下端骨折的位置?掌、尺倾角正常值?2.桡骨下端骨折的分型及移位?“餐叉”样畸形“锅铲样”分别见于哪型?3.桡骨下端骨折、腕舟骨骨折的手法治疗与固定方法?4.腕舟骨骨折的分型与坏死的关系?骨折后压痛点的位置?课后预习:第二章上肢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腕舟骨骨折、指骨骨折的手法复位与固定方法第三章下肢骨折第一节股骨颈骨折第八节胫腓骨干骨折第三章下肢骨折第一节股骨颈骨折第八节胫腓骨骨折学习目标知识:1.掌握胫腓骨干骨折辨证治疗的手法复位和固定方法及股骨颈骨折的病因病机与诊断。2.熟悉股骨颈骨折的辨证治疗的手法复位和固定方法与胫腓骨干骨折的病因病机与诊断。3.了解股骨颈骨折与胫腓骨干骨折概述及其它内容。第三章下肢骨折一、下肢骨的组成二、下肢的主要功能负重和行走三、下肢骨折的治疗注意

1.复位要求:骨干与关节内

2.固定要求:多配合牵引,且时间较上肢长

3.积极进行功能锻练

4.并发症多且严重第一节股骨颈骨折一、概述1.定位:2.局部解剖特点:

①头颈与髋关节②颈干角与前倾角A.颈干角B.前倾角C.股骨距③股骨头和颈的血液供应3.发病特点:约占全身骨折的3.6%。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二、病因病机1.病因:间接暴力(老年人较轻微即致)2.分型与愈合的关系①按骨折部位不同分

A.囊内骨折(头下、头颈型、颈中型):愈合率较低、头坏死率较高

B.囊外骨折(基底型):愈合率较高、头坏死率较低②按X表现不同分

A.外展型(Linton氏角小于30°):愈合率较高、头坏死率较低

B.內收型(Linton氏角大于50°):愈合率较低、头坏死率较高

C.中间型(Linton氏角在30°~50°之间)

3.骨折的移位:重叠、成角、侧方、外旋

4.骨折的并发症:骨的缺血性坏死三、诊断1.外伤史:明显滑倒或跌落外伤史。

2.临床表现:一般症状特有体征(1)有移位的骨折可见患肢缩短、外旋、屈曲畸形(髋膝关节轻度屈曲)(2)腹股沟附近有压痛和纵轴叩击痛,并可摸到股骨大粗隆上移。3.诊断注意

(1)有时疼痛沿大腿内侧向膝部放射。

(2)注意嵌插骨折勿漏诊

(3)注意与髋关节前脱位相鉴别4.影像学检查:头下型内收型外展型头颈型颈中型基底型四、辨证治疗治疗原则:1.无移位骨折

2.移位骨折移位种类:重叠、旋转、侧方、成角采用手法:拔伸牵引、旋转回绕、端挤提按、屈伸收展治疗方法:(一)整复方法:1.骨牵引逐步复位法2.手法复位法一法:顺势拔伸牵引—旋转回绕(内旋)—屈伸收展(外展)—伸直下肢二法:拔伸牵引(屈髋膝90°)—旋转回绕(45°后内旋)—屈伸收展(外展)—伸直下肢对远端向后移位的纠正:对折端向前成角的纠正:3.骨折整复台快速牵引复位法二)固定方法

1.持续牵引固定外展中立位或稍内旋位。

2.外展夹板固定外展中立位3.手术内固定(三)功能锻炼(四)药物治疗(五)其它疗法第八节胫腓骨干骨折一、概述(一)定位:(二)局部解剖特点:

1.骨骼结构

2.血管神经:(1)胫前与胫后动脉(2)滋养血管(3)腓总神经

3.肌肉与骨筋膜室:(三)发病特点:约占全身骨折的13.7%,10岁以下儿童多见或壮年人,多见于中下1/3交界处。二、病因病机(一)病因:1.直接暴力:骨折线在同一平面上2.间接暴力:腓骨骨折线较胫骨骨折线为高(胫下腓上)(二)骨折的移位:由于暴力的方向—多向内成角肉的收缩—近端向前内、远端向后外移位并重叠足的重力—远端外旋。(三)并发症:

1.血管损伤

2.神经损伤

3.骨筋膜室综合征

4.创伤性关节炎

5.缺血性骨坏死三、诊断1.外伤史:有下肢碰撞、扭转等受伤史。2.临床表现:一般症状、特有体征。3.诊断注意:并发症。4.影像学检查:四、辨证治疗治疗原则:治疗要求——恢复小腿的长度和负重功能重点处理胫骨骨折移位种类:重叠、旋转、侧方、成角采用手法:拔伸牵引、旋转回绕、端挤提按、三点板顶治疗方法:无移位骨折稳定与不稳定骨折开放性骨折骨折畸形愈(一)手法复位:

1.青枝成角:三点板顶

(2)移位骨折:拔伸牵引—端挤提按—旋转回绕—摇摆触碰(横断)(二)固定方法

1.夹板固定

2.持续牵引

3.石膏固定

4.夹钳固定(三)功能锻炼(四)药物治疗(五)其它疗法复习思考题或作业:1.下肢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颈干角与前倾角分别为多少?何谓髋内翻、髋外翻畸形?3.试述股骨颈骨折与胫腓骨干骨折的发病特点?4.试述股骨颈骨折的分型与愈合的关系?5.有移位股骨颈骨折的表现?6.应将股骨颈骨折固定在什么体位?7.胫腓骨干骨折的移位及引起移位的因素有那些?8.那些骨折可出现筋膜室综合症?9.胫腓骨干骨折有那些并发症?10.试述胫腓骨干骨折手法复位分为几步?每步手法的名称及矫正那种移位?11.在临床上,那些骨折可由肌肉牵拉暴力引起?12.那些骨折可能出现骨筋膜室综合症?课后预习:第三章下肢骨折股骨颈、胫腓骨干骨折手法复位与固定方法第五章脱位总论第一节~第六节第四章躯干骨折第二节肋骨骨折第四节胸腰椎体骨折学习目标知识:1.掌握肋骨骨折与胸腰椎体骨折的辨证治疗的手法复位和固定方法。2.熟悉躯干骨的组成。3.了解胸骨骨折胸腰椎体骨折的概述及其它内容。概述躯干骨的组成:脊柱、肋骨、胸骨和骨盆。最为重要的是脊柱,脊柱的组成:1.脊柱的四个生理弧度2.椎骨的结构3.第一、二颈椎的形态4.椎体组成的关节突关节5.第二颈椎以下脊柱的稳定6.脊髓与脊神经7.脊髓的两个膨大部第二节肋骨骨折一、概述(一)定位:(二)局部解剖特点:

1.骨骼结构

2.作用:(三)发病特点:约占全身骨折的1.4%,多发于成年人和老年人;骨折多发于4~9肋。二、病因病机(一)病因:

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

3.混合暴力

4.肌肉收缩(二)骨折的移位:直接暴力致骨折向内塌陷;间接暴力骨端向外突出;混合暴力多造成一肋多处骨折;肌肉收缩多造成下方肋骨骨折或疲劳性骨折以及病理性骨折。(三)并发症:反常呼吸、气胸、血胸。三、诊断

1.外伤史:有明显的胸部受伤史。

2.临床表现:一般症状、特有体征;特殊检查:胸廓挤压试验阳性。

3.合并损伤(1)多肋双处骨折(2)闭合性气胸(3)开放性气胸(4)张力性气胸(5)血胸(6)腹内脏器损伤4.影像学检查、超声波检查。四、辨证治疗治疗原则:治疗方法:无移位骨折无并发症的移位骨折移位种类:成角采用手法:三点板顶(一)手法复位:

1.仰卧复位法

2.坐位复位法(二)固定方法

1.宽绷带固定法

2.胶布固定法

3.肋骨牵引固定法(三)功能锻炼(四)药物治疗(五)其它疗法第四节胸腰椎体骨折一、概述1.定位:2.局部解剖特点:骨骼结构与损伤的关系3.发病特点:发病率约占胸部损伤的4.8%~6.6%,好发于胸12~腰1。二、病因病机(一)病因:间接暴力引起

1.前屈间接暴力

2.垂直间接暴力椎体被压扁,高度降低(二)骨折的分型损伤情况:1.单纯椎体压缩骨折:椎体的前部压扁而成楔形,较稳定。或椎体被压扁,高度降低2.椎体粉碎性骨折:椎体终板破裂,椎间盘挤入椎体内,而引起椎体粉碎骨折。3.老年人单纯椎体压缩骨折:多现鱼椎骨样的双凹形改变。4.稳定与不稳定性骨折(1)稳定性骨折:凡单纯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压缩不超过1/2,不合并附件骨折或韧带撕裂),或单纯附件骨折(横突、棘突或椎板)骨折。(2)不稳定性骨折:椎体压缩超过1/2或椎体粉碎,或骨折伴脱位、附件骨折或韧带撕裂,易造成脊髓神经损伤。三、诊断1.外伤史:除老年人外,有明显的受伤史。2.临床表现:一般症状,腑实或蓄血症状。特有体征。3.影像学检查。三、诊断1.外伤史:除老年人外,有明显的受伤史。2.临床表现:一般症状,腑实或蓄血症状;特有体征。3.X线检查,CT检查或MRI检查。4.鉴别诊断:(1)青年性椎体骨骺炎(2)椎体代偿性变形四、辨证治疗治疗原则:治疗方法轻微与老年人骨折椎体压缩1/2以上骨折(一)手法复位:原理:使已压缩的椎体与皱折的前纵韧带重新过伸及张开而复位。1.牵引过伸按压法

2.二桌复位法

3.双踝悬吊复位法4.肾托法

5.自身复位功能疗法(二)固定方法(三)功能锻炼(四)药物治疗(五)其它疗法复习思考题或作业:1.躯干骨的组成?2.脊髓的两个膨大部分别在哪里?3.肋骨骨折的发病特点有那些?4.不同的病因可导致那些移位?5.肋骨骨折有那些并发症?6.肋骨骨折的手法复位方法?7.胸腰椎体骨折的发病特点?8.胸腰椎体骨折的分型与损伤情况?9.自身复位功能疗法的部骤与时间?课后预习:第五章脱位总论第一节~第六节第五章脱位总论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学习目标知识:1.掌握脱位的病因病机与诊断。2.熟悉脱位的分类与治疗。3.了解关节稳定性的维持与脱位的并发症。脱位概述:1.脱位的定义:凡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导致关节功能障碍者,称脱位。

2.多见部位:肩、肘、髋及颞颌关节。

3.诊治脱位的历史沿革:(1)成就(2)不足第一节关节稳定性的维持关节的构成:1.关节面2.关节囊3.关节腔一、骨骼因素

1.骨骼稳定关节:杵臼关节与屈戌关节。

2.骨骼不稳定关节的稳定:必须借助韧带、肌肉等使其稳定。二、韧带因素其作用为:

1.连接骨端

2.维持关节动态稳定

3.拮抗作用三、肌肉因素

1.肌肉的一般作用(1)静力作用(2)动力作用2.连接双关节(或多关节)的肌肉作用一个关节的运动方式与另一个关节相反,以达到其特殊运动关节的目的。结论:关节稳定性是上述综合作用的结果,某方面不足必由另一些结构使其加强,从而使各关节维持在相对稳定中。第二节脱位的病因病机一、病因(一)外因

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多见)包括传达、杠杆、扭转当外力超过关节所承受应力,则使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而脱位。(二)内因

1.生理因素(1)性别、年龄、体质(2)生理异常、局部解剖结构异常

2.病理因素(1)先天骨骼发育不良(2)骨骼病变(3)全身病变3.职业因素二、病机第三节脱位的分类一、按脱位的病因分类(一)外伤性脱位(二)病理性脱位(三)先天性脱位(四)习惯性脱位(习惯性脱位双侧髌骨脱位)二、按脱位方向分类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下脱位及中心性脱位。三、按脱位的时间分类(一)新鲜脱位:伤后2~3周内(二)陈旧性脱位:伤后超过2~3周四、按脱位程度分类(一)完全脱位(二)不完全脱位(三)单纯性脱位(四)复杂性脱位五、按脱位是否有创口与外界相通分(一)开放性脱位(二)闭合性脱位第四节脱位的诊断一、外伤史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二、临床表现(一)疼痛和压痛(二)肿胀(三)功能障碍三、专科检查及特有体征

1.关节畸形

2.关节盂空虚

3.弹性固定

4.脱出的骨端四、影像学检查第五节脱位的并发症一、早期并发症(一)骨折(二)神经损伤(三)血管损伤(四)感染二、晚期并发症(一)关节僵硬(二)骨化性肌炎(三)缺血性骨坏死(四)创伤性关节炎(五)腱鞘炎第六节脱位的治疗一、新鲜脱位的治疗(一)治疗原则

1.明确诊断

2.早期治疗

3.巧妙复位

4.先复位关节脱位,再处理骨折

5.充分固定

6.功能锻炼(二)辨证治疗

1.麻醉

2.复位原则:早期、正确、无损伤的手法复位。要求:手法动作宜缓慢、轻柔、持续,避免粗暴、反复的手法复位。方法:(1)牵引复位法(2)原路返回法(3)杠杆复位法(4)肌肉松弛复位法手法失败的原因:手术复位的适应证:3.固定上肢脱位固定2~3周,下肢脱位固定3~4周。

4.药物治疗(1)初期:伤后1~2周内(2)中期:伤后2~3周内(3)后期:伤后3周以后

5.功能锻炼二、陈旧性外伤性脱位的治疗(一)闭合手法复位的适应症(二)闭合整复的禁忌症(三)闭合手法整复前的准备(四)闭合手法整复操作步骤

1.充分麻醉

2.松解粘连

3.整复脱位(五)固定与功能锻炼复习思考题或作业:1.解释:①脱位②习惯性脱位2.脱位最多见那个关节?3.关节由那几个方面构成?维持关节稳定性的因素有那些?4.引起关节脱位的内外因素有那些?5.按发病原因分,脱位分为那几种类型类型?6.新鲜与陈旧性脱位的时间?7.脱位的特有体征有那些?8.脱位的早晚并发症各有那些?9.新鲜脱位的治疗原则有那些?10.脱位手法复位的常用方法有那些?11.脱位的应固定多久为好?课后预习:第六章脱位各论第一节颞颌关节脱位第四节肩关节脱位第六章脱位各论第一节颞颌关节脱位第五节肘关节脱位学习目标知识:1.掌握颞颌关节与肩关节脱位的病因病机、诊断与辨证治疗。2.了解颞颌关节与肩关节脱位的其它内容。第一节颞颌关节脱位一、概述1.定位:2.局部解剖特点:(1)关节的运动(2)关节的稳定性3.发病特点:好发于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二、病因病机(一)外因

1.张口过大

2.外来暴力

3.杠杆作用(二)内因(三)分类三、诊断(一)外伤史:患者有张口过大或暴力打击外伤史(二)临床表现

1.单侧前脱位

2.双侧前脱位诊断要点:找出脱位的特有体征,抓住单双侧脱位的特征即可确诊。

四、辨证治疗(一)手法复位

1.口腔内复位法2.单侧脱位口腔外复位法3.点穴复位法

4.软木垫复位法5.口腔外复位法(二)固定方法(三)药物治疗(四)功能锻炼(五)其它疗法第四节肩关节脱位一、概述

1.定位:

2.局部解剖特点(1)骨骼、关节囊(2)韧带、肌肉(3)关节的运动3.发病特点:多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占全身关节脱位近50%。二、病因病机(一)新鲜外伤性肩关节脱位

1.直接暴力外展背伸肩后受力:前脱位内收内旋肩前受力:后脱位高度外展肩上受力:盂下脱位

2.间接暴力(多见)

(1)传达暴力体位一:外展、外旋手掌着地脱位:喙突下(多见)、锁骨下、胸腔内体位二:内收内旋手掌着地脱位:后脱位(2)杠杆作用体位:过度上举、外旋、外展脱位:先盂下后滑至喙突下。3.并发症以肱骨大结节骨折较为常见,约有30%~40%。其余见诊断。(二)陈旧性肩关节脱位复位困难的主要原因:

1.关节粘连

2.关节囊封闭

3.肌肉阻碍

4.大结节骨折畸形愈合及广泛骨化

(三)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形成的主要原因:

1.先天发育不良

2.首次治疗失当(主因)

3.关节囊撕裂或盂、唇、头骨折未得到很好修复(四)肩关节后脱:位于肩峰下或肩胛岗下三、诊断(一)外伤史:有明显的外伤史;但习惯性脱位外力较小。(二)临床表现:一般症状特有体征(三)分型检查

1.前脱位

2.后脱位

3.陈旧性肩关节脱位

4.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四)影像学检查

1.前脱位2.后脱位(五)并发症

1.肱骨大结节骨折

2.肱骨外科颈骨折

3.岗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