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高考冲刺模拟(一)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高考冲刺模拟(一)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高考冲刺模拟(一)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高考冲刺模拟(一)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高考冲刺模拟(一)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广东高考冲刺模拟卷(一)(本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距今约4700年的浙江钱山漾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篓、篮、簸箕等竹编用具,饰有人字纹、梅花眼、菱形格等花纹。这体现了(

)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B.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C.生产劳动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社会分工与权力斗争的复杂2.据秦简记载,秦代君主下“制书”或臣下“受制”问询、议论,都要制作“簿”书,写明制书“初到初受”的部门以及“上”的年月日、官府“别留”的天数、“传留”情况,并与回复的“对”一起呈上。据此可知秦代(

)A.户籍管理十分严格 B.官僚体系效率低下C.基层治理流于形式 D.行政运作趋于规范3.北魏孝明帝以考试选拔御史,同时射策者800余人,高第者24人;孝庄帝时朝廷动荡不安,仍以考试选任散骑常侍、散骑侍郎;北朝的考试动辄数百、数千人,吏部任官除察举之外仍需考试。这有助于(

)A.创新政治制度 B.消弭民族隔阂 C.巩固国家统一 D.提高军事实力4.下表是部分文献记述的明朝时期某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当时(

)文献记述嘉靖时期《吴邑志》卷首江南商品经济繁荣的苏州,“洞庭之民,鲜务农耕,多商于远。”万历时期《福州府志·土风》福建福州“间巷少年仰机利,泛淇渤危身取给,不避刀锯之诛。”清初孙之騄《二申野录》卷四“弘治时,世臣富;正德时,内臣富;嘉靖时,南贾富;隆、万时,游侠富。然流寓盛,土著贫矣。”A.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B.新型经营方式广泛出现C.传统社会结构面临冲击 D.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5.明朝在奴儿干都司地区除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修驿路、建船厂、派员巡视外,“朝廷尤虑未善,更命造寺,使柔化之”。永乐年间,朝廷兴建永宁寺,寺旁立有《敕建永宁寺记》石碑,用汉、蒙、女真、西藏文体书写,记录了经营该地事迹。这体现了明政府(

)A.“政教兼举,教化为先”思想 B.“外儒内法,儒法兼施”思想C.“制国有常,利民为本”思想 D.“以夷制夷,因俗而治”思想6.甲午战争后,清廷多次大量举借英镑、法郎等外债,用以筹措赔款。面对国际银价下跌的趋势,有官员上书提出,“借款一项,吃亏尤巨而久”,且“耗物力于无形之中”,中国应铸造自己的“英镑”和“先令”。这一观点提出的原因是(

)A.币制差异加剧了债务危机 B.通货膨胀导致国家财富流失C.清朝的贸易逆差不断增加 D.列强资本输出威胁民族工业7.下图为法国某杂志发表于1898年1月的政治漫画,画中“Chine”意为中国,桌前由左至右依次为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德皇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代表法国的玛丽安娜及代表日本的武士。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面饼被列强分割,意指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B.中国官员指甲尖利,显现其妖魔化中国的倾向C.英德怒目相视而法俄暗通款曲,表明两大军事集团已形成D.日本退居桌旁,暗喻其试图借列强无暇东顾之机独霸中国8.1895年10月,孙中山在广州发起成立农学会,并在农学会成立宣言中称“且以化学详核各处土产物质,阐明相生相克之理,著成专书,以教农民,照法耕植”。这表明孙中山(

)A.提出民生主义基本原则 B.重视发挥近代科技作用C.尚在革命与改良间摇摆 D.贯彻落实扶助农工理念9.1937年底,根据党的指示,新成立的中共江苏省委不按地区而以职业和产业设立了军事、工人、职员、学生、妇女、文化界运动委员会等6个系统党委,并直属领导教育、巡警、海关的党支部。这一做法(

)A.汲取了城市工人运动的教训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完成C.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新形势 D.扩大了民主政权的基础10.1963年至1965年,我国城市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2.3%上升到2.9%,超过“一五”期间的投资比例。非生产性投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14.6%上升到20.6%。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C.国内基本矛盾出现变化 D.将建设重点放在三线地区11.考古学家在西亚黎巴嫩毕布鲁斯废墟发掘中发现了很多带有古埃及国王名字的物品。黎巴嫩盛产的雪松木经常被古埃及用于建造棺木、神社和船。这反映出(

)A.古代文明的多元一体特性 B.农耕文明具备扩张性C.区域性交流推动文明进步 D.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12.英王爱德华三世通过颁发《1327年特许状》,向伦敦让渡了多项权力。同时,伦敦为爱德华三世提供的贷款常达到王室所获贷款总额的一半以上,伦敦的富商与自治市官吏在这时期成为了王室的财政官员。这说明(

)A.特许状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理念 B.城市自治激化了王权与教权的矛盾C.城市成为王权强化的依靠力量 D.市民阶层的壮大催生君主立宪制度13.宗教改革之前,英国主教群体在国家世俗和宗教事务上拥有诸多特权,如司法豁免等;宗教改革之后,主教的职能被限制在宗教领域,并被取消了一系列宗教特权。这一变化(

)A.破坏了天主教会的信仰基础 B.勾勒了理性王国的发展蓝图C.推动了英国的近代国家建构 D.催生了英国君主的世俗权力14.幕府末期,幕府最早派遣的访美使节团中一位仙台藩士在目睹了美国官兵上下级关系后,说道:“彼素来疏于礼让,然其患难相扶、祸福与共,再则彼此上下无别……故亦有其国昌。”上述材料表明日本(

)A.幕藩秩序走向崩溃 B.身份秩序开始打破C.部分藩士开始觉醒 D.倒幕运动迫在眉睫15.1931年,一位美国男子写信给国会议员指出:“在我国,如果少雇佣妇女,就会给许多闲散的男人腾出地方……女性不回家我们就无法恢复正常和繁荣的时代。”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A.战争造成男女比例失衡 B.经济问题造成就业危机C.工业化提高了女性地位 D.政府干预就业性别选择16.20世纪70年代后,很多独立的非洲国家面临着本国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成本上涨、外债急剧上升等危机,这些国家努力寻求全球财富的公平分配,尤其是保证商品价格和市场的公平。据此可知,非洲国家的应对之道是(

)A.切断与西方国家的经济联系 B.加入联合国以争取经济援助C.抵制美苏两大国的霸权主义 D.谋求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2分)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①1800年以前的两个世纪里,中国从日本和欧洲获得近48000吨白银,还从马尼拉获得10000吨白银,加上东南亚地区和自身获得的白银,共计60000吨,占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美]弗兰克《白银资本》②(徽商陈拱明)赍二百金,抵清(水)江,买山砍之,得数十巨木以归。……提二万金,……直趋清(水)江,……木簰筏相接以万万计。——[明]张大复《梅花草堂集·光禄陈公传》③自清(水)江以下至茅坪二百里,两岸……栋梁之材,靡不备具。坎坎之声,铿訇空谷。商贾络绎于道,编巨筏放之大江,转运于江淮间者,……商旅几数十万。——据[清]爱必达《黔南识略》④中国古代大象活动区域的变化——[英]伊懋可《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⑤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清水江流域宋墓,出土的发簪、条脱等随葬品,均为铜质而非银质。这也为苗族银饰始于明代,作了一个重要旁证。⑥在银饰的使用上,黔东南或清水江流域最为厚重,台江、凯里、雷山等地区银饰种类纷杂,盛装银饰甚至高达五十余种。——⑤⑥整理自台北辅仁大学制品服装研究所《苗族纹饰》(1)利用材料②到⑤,阐释材料①与材料⑥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8分)(2)若要使上述内在联系逻辑更加严密,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的史料?(6分)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永乐元年,获取帝位不久的朱棣,因古今事物散于众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下令解缙等翰林学士编修《永乐大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编纂完成后,朱棣亲撰序文:“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募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著为典奥。”——据《明太宗实录》等整理材料二

1860年,翰林院遭到列强洗劫,加上一些官员监守自盗,《永乐大典》破坏严重。1894年清点时已不足800册。庚子事变,翰林院遭到围攻使馆的国人的焚烧,其所藏《永乐大典》一部分毁于大火,一部分被劫掠他乡。1909年,藏书家董康携17册东渡日本贩卖。——摘编自张升《〈永乐大典〉遭劫难的真相》等材料三

表3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永乐大典》回流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情况(部分)。年份参与者回流情况1951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将11册归还中国。周叔弢家藏1册,无偿捐献。商务印书馆将收藏的21册无偿捐赠。1955年民主德国民主德国总理访华,将菜比锡大学图书馆所藏3册送还。2013年全国古籍普查督导组从加拿大华裔袁女士处购得1册。——摘编自陈红彦《〈永乐大典〉的收藏及流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永乐大典》的价值。(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永乐大典》在晚清散佚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加速国宝回流”话题提出你的建议。(4分)19.(1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战后期,盟国各方都期望新的国际组织权力大于国联,效率高于国联。联合国议事依其性质不同,分别采用三分之二票和简单多数票通过,同时设立安全理事会并全权赋予其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责。对于侵略国掠夺的领土,盟国采取了坚决的剥夺措施。除了对侵略国施以惩罚之外,盟国还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改造措施:一是对德、日领土实施暂时占领与改造,二是实施了对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最后必须指出,盟国在战时所勾画的战后秩序与战后实际形成的秩序有着相当的不同。这是因为构建这一体系的大国之间的关系在战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概括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设计意图,并进行简要评述。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回溯历史,来自北、西两个方向的其他民族陆陆续续进入中原,与中原的原住民——华夏族交往、通婚,为华夏文明注入新鲜精悍的血液,丰富了中国人的生物学基因,也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根据材料,围绕“文化基因”,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2024年广东高考冲刺模拟卷(一)答案解析(本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距今约4700年的浙江钱山漾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篓、篮、簸箕等竹编用具,饰有人字纹、梅花眼、菱形格等花纹。这体现了(

)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B.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C.生产劳动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社会分工与权力斗争的复杂【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公元前270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篓、篮、簸箕属于生产工具,上面饰有人字纹、梅花眼、菱形格等花纹,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反映了生产劳动与艺术审美的结合,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历史的传承,无法得出“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到权力斗争,无法得出“社会分工与权力斗争的复杂”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2.据秦简记载,秦代君主下“制书”或臣下“受制”问询、议论,都要制作“簿”书,写明制书“初到初受”的部门以及“上”的年月日、官府“别留”的天数、“传留”情况,并与回复的“对”一起呈上。据此可知秦代(

)A.户籍管理十分严格 B.官僚体系效率低下C.基层治理流于形式 D.行政运作趋于规范【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古代)。根据材料可知,秦朝皇帝下达诏令或者大臣问询、议论,都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规定,这体现了秦朝行政运作趋于规范,D项正确;材料反映行政运作,与户籍管理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秦朝行政运作的规范,未体现官僚体系效率低下,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基层治理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北魏孝明帝以考试选拔御史,同时射策者800余人,高第者24人;孝庄帝时朝廷动荡不安,仍以考试选任散骑常侍、散骑侍郎;北朝的考试动辄数百、数千人,吏部任官除察举之外仍需考试。这有助于(

)A.创新政治制度 B.消弭民族隔阂 C.巩固国家统一 D.提高军事实力【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据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孝明帝、孝庄帝时期和北朝时期都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这有利于改变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创新政治制度,A项正确;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无法体现消弭民族隔阂,排除B项;材料强调考试方式选拔官员,有利于选官制度的革新,魏晋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无法体现巩固国家统一,排除C项;选拔官员方式无法提高军事实力,排除D项。故选A项。4.下表是部分文献记述的明朝时期某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当时(

)文献记述嘉靖时期《吴邑志》卷首江南商品经济繁荣的苏州,“洞庭之民,鲜务农耕,多商于远。”万历时期《福州府志·土风》福建福州“间巷少年仰机利,泛淇渤危身取给,不避刀锯之诛。”清初孙之騄《二申野录》卷四“弘治时,世臣富;正德时,内臣富;嘉靖时,南贾富;隆、万时,游侠富。然流寓盛,土著贫矣。”A.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B.新型经营方式广泛出现C.传统社会结构面临冲击 D.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明朝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繁荣,民众甚至官员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数众多,这就对传统的农耕社会结构带来了冲击,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数众多,并不能体现区域经济联系是否紧密,排除A项;从事商业活动并不是新型的经营方式,排除B项;从事商业活动的民众众多并不能说明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排除D项。故选C项。5.明朝在奴儿干都司地区除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修驿路、建船厂、派员巡视外,“朝廷尤虑未善,更命造寺,使柔化之”。永乐年间,朝廷兴建永宁寺,寺旁立有《敕建永宁寺记》石碑,用汉、蒙、女真、西藏文体书写,记录了经营该地事迹。这体现了明政府(

)A.“政教兼举,教化为先”思想 B.“外儒内法,儒法兼施”思想C.“制国有常,利民为本”思想 D.“以夷制夷,因俗而治”思想【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朝(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朝对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管理不仅有设立机构、修建驿路、派遣官员巡视、建船厂等措施,还有兴建佛教寺庙,用四种文字记录经营该地事迹,体现出政府更强调对当地百姓用宗教进行教化的措施,A项“政教兼举,教化为先”思想正确,A项正确;材料涉及宗教,未涉及儒法思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民本思想,排除C项;“以夷制夷,因俗而治”思想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6.甲午战争后,清廷多次大量举借英镑、法郎等外债,用以筹措赔款。面对国际银价下跌的趋势,有官员上书提出,“借款一项,吃亏尤巨而久”,且“耗物力于无形之中”,中国应铸造自己的“英镑”和“先令”。这一观点提出的原因是(

)A.币制差异加剧了债务危机 B.通货膨胀导致国家财富流失C.清朝的贸易逆差不断增加 D.列强资本输出威胁民族工业【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5年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甲午战争后,清廷多次大量举借英镑、法郎等外债,但由于国际银价下跌的趋势,中国归还的借款实际上增多,导致加剧了中国的债务危机,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国借款导致中国债务危机的加剧,而非通货膨胀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贸易问题,排除C项;清政府官员代表的是地主阶级,其观点提出是从维护自身阶级统治的角度来看的,威胁民族工业的发展不是其提出观点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7.下图为法国某杂志发表于1898年1月的政治漫画,画中“Chine”意为中国,桌前由左至右依次为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德皇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代表法国的玛丽安娜及代表日本的武士。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面饼被列强分割,意指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B.中国官员指甲尖利,显现其妖魔化中国的倾向C.英德怒目相视而法俄暗通款曲,表明两大军事集团已形成D.日本退居桌旁,暗喻其试图借列强无暇东顾之机独霸中国【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漫画反映的内容是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此时中国处于被侵略和被掠夺的地位。所以中国官员的指甲尖利,明显是对中国的妖魔化,B项正确;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排除A项;1898年,两大军事集团尚未形成,排除C项;日本借列强无暇东顾之机独霸中国是在一战期间,排除D项。故选B项。8.1895年10月,孙中山在广州发起成立农学会,并在农学会成立宣言中称“且以化学详核各处土产物质,阐明相生相克之理,著成专书,以教农民,照法耕植”。这表明孙中山(

)A.提出民生主义基本原则 B.重视发挥近代科技作用C.尚在革命与改良间摇摆 D.贯彻落实扶助农工理念【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且以化学详核各处土产物质,阐明相生相克之理,著成专书,以教农民,照法耕植”可知,孙中山认为可以通过将化学等近代科技的相关知识教给农民,以提高农业生产,反映了孙中山重视发挥科技作用,B项正确;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平均地权、核定地价,与材料中通过化学推动农业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孙中山已经转向革命,且材料内容与革命和改良没有关系,排除C项;扶助农工的理念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9.1937年底,根据党的指示,新成立的中共江苏省委不按地区而以职业和产业设立了军事、工人、职员、学生、妇女、文化界运动委员会等6个系统党委,并直属领导教育、巡警、海关的党支部。这一做法(

)A.汲取了城市工人运动的教训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完成C.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新形势 D.扩大了民主政权的基础【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从材料可知题干所述时间为全面抗战初期,此时日军侵占中国华东地区,新成立的中共江苏省委以职业和产业设立党委,而非按照地区设立党委,显然是为了适应日军全面侵华、华东地区沦陷的严峻形势,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工人运动,排除A项;此时土地革命并未完成,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将江苏省委机关按职业和产业进行划分,并非扩大人员构成的不同成分,不能得出民主政权基础的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10.1963年至1965年,我国城市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2.3%上升到2.9%,超过“一五”期间的投资比例。非生产性投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14.6%上升到20.6%。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C.国内基本矛盾出现变化 D.将建设重点放在三线地区【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3-1965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建设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比例都有所上升。这正是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表现,A项正确;这个时候还没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排除B项;题目中所给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国内基本矛盾,排除C项;材料没有突出建设的重点在那一个地区,排除D项。故选A项。11.考古学家在西亚黎巴嫩毕布鲁斯废墟发掘中发现了很多带有古埃及国王名字的物品。黎巴嫩盛产的雪松木经常被古埃及用于建造棺木、神社和船。这反映出(

)A.古代文明的多元一体特性 B.农耕文明具备扩张性C.区域性交流推动文明进步 D.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可知,古埃及的物品在西亚黎巴嫩毕布鲁斯废墟发掘中发现,而黎巴嫩盛产的雪松木经常被古埃及用于建造棺木、神社和船,这说明古埃及与黎巴嫩之间存在交流,不同文明之间存在联系,D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古埃及与黎巴嫩之间的交流,不能体现多元一体特性,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古埃及与黎巴嫩之间的交流,不能体现农耕文明的扩张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古代西亚与古埃及文明之间的联系,但不能得出区域文明交流对文明进步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2.英王爱德华三世通过颁发《1327年特许状》,向伦敦让渡了多项权力。同时,伦敦为爱德华三世提供的贷款常达到王室所获贷款总额的一半以上,伦敦的富商与自治市官吏在这时期成为了王室的财政官员。这说明(

)A.特许状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理念 B.城市自治激化了王权与教权的矛盾C.城市成为王权强化的依靠力量 D.市民阶层的壮大催生君主立宪制度【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的英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伦敦通过提供大量贷款给王室,同时获得了王室的特许权,这表明城市在经济上对王室的支持有助于王权的强化,此外,伦敦的富商和自治市官吏成为王室的财政官员,也进一步体现了城市在王权强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C项正确;特许状通常是君主授予城市或团体某种特权或自治权的文件,它更多体现的是君主与城市之间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城市自治与教权之间的矛盾,而是强调了城市(特别是伦敦)对王室财政的支持和王室对城市的权力让渡,排除B项;君主立宪制是在近代时期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C项。13.宗教改革之前,英国主教群体在国家世俗和宗教事务上拥有诸多特权,如司法豁免等;宗教改革之后,主教的职能被限制在宗教领域,并被取消了一系列宗教特权。这一变化(

)A.破坏了天主教会的信仰基础 B.勾勒了理性王国的发展蓝图C.推动了英国的近代国家建构 D.催生了英国君主的世俗权力【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主教在宗教改革前后权力的演变。宗教改革前,英国主教在国家世俗和宗教事务上拥有诸多特权,弱化了王权;而宗教改革后,英国主教的权力受限,王权得到强化。这有利于英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国家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所涉及的是英国主教权力的变化,并未涉及民众的信仰问题,排除A项;理性主义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时间不相符,并且材料所涉及的是宗教改革的影响,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宗教改革前,英国就已经完成了封建化,由此可知英国君主的世俗权力并不是由宗教改革催生的,排除D项。故选C项。14.幕府末期,幕府最早派遣的访美使节团中一位仙台藩士在目睹了美国官兵上下级关系后,说道:“彼素来疏于礼让,然其患难相扶、祸福与共,再则彼此上下无别……故亦有其国昌。”上述材料表明日本(

)A.幕藩秩序走向崩溃 B.身份秩序开始打破C.部分藩士开始觉醒 D.倒幕运动迫在眉睫【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日本)。依据所学知识,幕府末期日本面临着各种社会和政治问题,包括与西方列强的关系、国内的不满和反抗等。材料中的仙台藩士对美国官兵关系的观察可能反映了他对日本社会内部等级制度的反思,这也可能促进了倒幕运动的兴起,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直接提及幕藩秩序的崩溃,只是描述了一位藩士对美国军队的观察和评论,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到日本身份秩序的打破,且“开始”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仅根据一个藩士的观察和感悟并不能说明部分藩士开始觉醒,排除C项。故选D项。15.1931年,一位美国男子写信给国会议员指出:“在我国,如果少雇佣妇女,就会给许多闲散的男人腾出地方……女性不回家我们就无法恢复正常和繁荣的时代。”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A.战争造成男女比例失衡 B.经济问题造成就业危机C.工业化提高了女性地位 D.政府干预就业性别选择【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31年美国。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造成大量人口失业,因此才会有人主张少雇佣妇女,为男性腾出就业机会,B项正确;1931年前后美国并未卷入大规模战争,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非工业化促使女性走出家门参加工作,而是说有人主张少雇佣妇女,排除C项;材料只提及一位美国男子的主张,没有说政府采纳了该男子的建议,排除D项。故选B项。16.20世纪70年代后,很多独立的非洲国家面临着本国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成本上涨、外债急剧上升等危机,这些国家努力寻求全球财富的公平分配,尤其是保证商品价格和市场的公平。据此可知,非洲国家的应对之道是(

)A.切断与西方国家的经济联系 B.加入联合国以争取经济援助C.抵制美苏两大国的霸权主义 D.谋求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后的非洲。依据材料概括可知:非洲国家在对外贸易中,由于不工正的国际秩序,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这些国家努力寻求全球财富的公平分配,尤其是保证商品价格和市场的公平,主要方式是寻找相同境遇的国家谋求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D项正确;切断与西方国家的经济联系,这种方式不会使国家得到发展,排除A项;经济援助,只能缓解一时之需,不是发展的长久之道,排除B项;抵制美苏两大国,不能完全解决发展问题,反而容易陷入困境,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2分)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①1800年以前的两个世纪里,中国从日本和欧洲获得近48000吨白银,还从马尼拉获得10000吨白银,加上东南亚地区和自身获得的白银,共计60000吨,占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美]弗兰克《白银资本》②(徽商陈拱明)赍二百金,抵清(水)江,买山砍之,得数十巨木以归。……提二万金,……直趋清(水)江,……木簰筏相接以万万计。——[明]张大复《梅花草堂集·光禄陈公传》③自清(水)江以下至茅坪二百里,两岸……栋梁之材,靡不备具。坎坎之声,铿訇空谷。商贾络绎于道,编巨筏放之大江,转运于江淮间者,……商旅几数十万。——据[清]爱必达《黔南识略》④中国古代大象活动区域的变化——[英]伊懋可《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⑤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清水江流域宋墓,出土的发簪、条脱等随葬品,均为铜质而非银质。这也为苗族银饰始于明代,作了一个重要旁证。⑥在银饰的使用上,黔东南或清水江流域最为厚重,台江、凯里、雷山等地区银饰种类纷杂,盛装银饰甚至高达五十余种。——⑤⑥整理自台北辅仁大学制品服装研究所《苗族纹饰》(1)利用材料②到⑤,阐释材料①与材料⑥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8分)(2)若要使上述内在联系逻辑更加严密,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的史料?(6分)【答案】(1)联系: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使大量美洲白银流入中国,这为黔东南或清水江流域盛装的银饰提供不了重要基础;明代徽商抵清(水)江,买山砍树,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2)补充:不同的银饰器物、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状况、明清时期的货币制度等内容。【详解】(1)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以来的中国。根据材料“①1800年以前的两个世纪里,中国从日本和欧洲获得近48000吨白银,还从马尼拉获得10000吨白银,加上东南亚地区和自身获得的白银,共计60000吨,占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⑥在银饰的使用上,黔东南或清水江流域最为厚重,台江、凯里、雷山等地区银饰种类纷杂,盛装银饰甚至高达五十余种。”“②(徽商陈拱明)赍二百金,抵清(水)江,买山砍之,得数十巨木以归。……提二万金,……直趋清(水)江,……木簰筏相接以万万计。”“③自清(水)江以下至茅坪二百里,两岸……栋梁之材,靡不备具。坎坎之声,铿訇空谷。商贾络绎于道,编巨筏放之大江,转运于江淮间者,……商旅几数十万。”“⑤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清水江流域宋墓,出土的发簪、条脱等随葬品,均为铜质而非银质。这也为苗族银饰始于明代,作了一个重要旁证。”及所学可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使大量美洲白银流入中国,这为黔东南或清水江流域盛装的银饰提供不了重要基础;明代徽商抵清(水)江,买山砍树,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2)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以来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需要补充不同的银饰器物、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状况、明清时期的货币制度等内容。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永乐元年,获取帝位不久的朱棣,因古今事物散于众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下令解缙等翰林学士编修《永乐大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编纂完成后,朱棣亲撰序文:“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募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著为典奥。”——据《明太宗实录》等整理材料二

1860年,翰林院遭到列强洗劫,加上一些官员监守自盗,《永乐大典》破坏严重。1894年清点时已不足800册。庚子事变,翰林院遭到围攻使馆的国人的焚烧,其所藏《永乐大典》一部分毁于大火,一部分被劫掠他乡。1909年,藏书家董康携17册东渡日本贩卖。——摘编自张升《〈永乐大典〉遭劫难的真相》等材料三

表3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永乐大典》回流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情况(部分)。年份参与者回流情况1951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将11册归还中国。周叔弢家藏1册,无偿捐献。商务印书馆将收藏的21册无偿捐赠。1955年民主德国民主德国总理访华,将菜比锡大学图书馆所藏3册送还。2013年全国古籍普查督导组从加拿大华裔袁女士处购得1册。——摘编自陈红彦《〈永乐大典〉的收藏及流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永乐大典》的价值。(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永乐大典》在晚清散佚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加速国宝回流”话题提出你的建议。(4分)【答案】(1)传承了传统文化,赓续了民族精神;有助于巩固中央集权;促进了文献典籍的整理、分类、检索。(2)晚清国力衰弱;列强掠夺文物,民族危机深重;晚清吏治腐败;晚清国人文物保护意识缺失。(3)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促进国宝回流;成立专门的国宝保护督导组织,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完善文物回流的国际法,为流散文物返还贡献中国方案。【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募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可知,传承了传统文化,赓续了民族精神;据材料“因古今事物散于众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下令解缙等翰林学士编修《永乐大典》”可知,促进了文献典籍的整理、分类、检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永乐大典》的编纂有利于统一思想,进而有助于巩固中央集权。(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1860年,翰林院遭到列强洗劫……《永乐大典》破坏严重”及所学知识可知,晚清国力衰弱,受到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列强在侵略过程中掠夺文物;据材料“加上一些官员监守自盗,《永乐大典》破坏严重”可知,晚清吏治腐败;据材料“庚子事变,翰林院遭到围攻使馆的国人的焚烧”可知,晚清国人文物保护意识缺失。(3)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弱国无外交,外交事务受到中国综合国力影响,所以要想促进国宝回流,需要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速国宝回流还可以从成立专门的国宝保护督导组织,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完善文物回流的国际法,为流散文物返还贡献中国方案等角度进行说明。19.(1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战后期,盟国各方都期望新的国际组织权力大于国联,效率高于国联。联合国议事依其性质不同,分别采用三分之二票和简单多数票通过,同时设立安全理事会并全权赋予其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责。对于侵略国掠夺的领土,盟国采取了坚决的剥夺措施。除了对侵略国施以惩罚之外,盟国还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改造措施:一是对德、日领土实施暂时占领与改造,二是实施了对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最后必须指出,盟国在战时所勾画的战后秩序与战后实际形成的秩序有着相当的不同。这是因为构建这一体系的大国之间的关系在战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概括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设计意图,并进行简要评述。【答案】意图:反省一战后的秩序;强化联合国作用;维系战后世界和平;追究战争责任,后由于冷战需要而改变。评述: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设计是建立在盟国对法西斯胜利基础之上的,为了汲取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教训,对侵略国的惩戒采取更积极的改造措施,强化联合国的作用和效率,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但五大国的世界警察地位和一票否决特权,使联合国在冷战时期沦为美苏对峙和意识形态交锋的阵地,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设计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但其设计意图体现了大国意志,是多种国际力量合力的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