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2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1页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2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2页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2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3页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2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4页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2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尿过程。2.说出排尿的意义。3.描述其他的排泄途径。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尿液的形成和排尿过程。难点:尿液的形成和排尿过程。三、教学准备教师收集尿液的形成和排尿过程的相关视频、图片等,PPT。学生课前预习。四、相关资源《【教学图片】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图片资源、《【知识解析】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视频资源、《【教学图片】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片资源、《【教学图片】汗腺结构示意图》图片资源、《【生物世界】消防员与出汗》视频资源、《【知识解析】《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章后小结》思维导图。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温故知新:1.泌尿系统的组成。2.肾脏的结构。3.肾单位的组成。某人近来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医生为他开了一张化验单,要他检查尿液,以下是检查结果中的几项指标。红细胞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尿酸无机盐+301.02.00.059.0思考:此人身体正常吗?哪儿出了问题?现在我们可能无法回答,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将问题一一进行解答。【新知讲解】(二)尿的形成和排出展示【教学图片】《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上图为素材库中【教学图片】《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资料分析: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主要成分血浆中(克/100毫升)肾小囊中(克/100毫升)尿液中(克/100毫升)水909896蛋白质80.030葡萄糖0.10.10无机盐0.720.721.1尿素0.030.031.8讨论1.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讲解: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每毫升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量则略有增加。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讨论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讲解:同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质,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物质。讨论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讲解:这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肾小囊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展示【教学图片】《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教学图片】《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排尿时,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尿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讨论:排尿的生理意义。讲解: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三)其他排泄途径讨论:除了排尿,人体还有其他的排泄方式吗?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播放视频【生物世界】《消防员与出汗》。《消防员与出汗》(上图为素材库中【生物世界】《消防员与出汗》视频截图)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如氯化钠)等物质。展示【教学图片】《汗腺结构示意图》。《汗腺结构示意图》(上图为素材库中【教学图片】《汗腺结构示意图》)汗腺分布于人的全身皮肤,在腋窝、掌心、足底等处分布较多。汗腺分为分泌部和导管,分泌部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内,产生的汗液经导管排到皮肤的表面。人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不断产生各种废物,其中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尿素由皮肤通过汗腺排出体外。典型例题例1.人体的每个肾脏中大约包含100万个肾单位,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肾单位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肾单位由③④组成,其中②内的血细胞浓度明显升高B.③的两端分别与小动脉、小静脉相连,②的两端都连毛细血管C.④中的液体称为原尿,流经⑤后变为尿液D.肾单位内血液的流向是: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图中①为入球小动脉,②为出球小动脉,③为肾小球,④为肾小囊,⑤为肾小管。肾单位由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组成,A错误;③肾小球的两端分别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相连,B错误;血液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在④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⑤肾小管后,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C正确;肾单位中尿液的形成途径是:①入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而血液的流向是: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肾静脉,D错误。例2.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4]是动脉B.[2]内液体为原尿C.[5]能重吸收大部分尿素D.若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可能是[3]发生病变答案:C解析:图中1为入球小动脉、2为肾小囊、3为肾小球、4为出球小动脉、5为肾小管、6为肾小静脉。1入球小动脉和4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A正确;当血液流经肾小管时,经过3肾小球的滤过,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2肾小囊腔形成原尿,B正确;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饶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C错误;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若出现了,可能是3肾小球有炎症,通透性增强,D正确。例3.表中P和Q分别表示的物质是()单位:g/L物质血管内肾小囊腔内输尿管内P0.30.31.8Q110A.葡萄糖、无机盐B.氨基酸、葡萄糖C.尿素、无机盐D.尿素、葡萄糖答案:D解析:肾小球内是血液,输尿管中是尿液。根据葡萄糖在血液中的浓度为0.1%,可判断Q是葡萄糖,又根据原尿中有葡萄糖,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全部葡萄糖吸收回血液,可知尿中不含有葡萄糖。因此Q是葡萄糖。血液、原尿、尿液中都有尿素,而且浓度在尿液中含量最高,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由此可判断P是尿素。因此P是尿素,Q是葡萄糖。例4.下列不属于排尿意义的是()A.排出体内废物B.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C.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D.调节生长发育答案:D解析:排尿可以排出代谢废物,A不符合题意;排尿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B不符合题意;排尿可以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C不符合题意;调节生长发育不属于排尿的意义,D符合题意。例5.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A.肾盂有贮尿作用B.肾小球有滤过作用C.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D.膀胱有贮尿作用答案:D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物质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尿液。由于血液循环不停的流动,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膀胱有储尿作用。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尿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以及其他的排泄途径。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汇集血液原尿尿液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展示【知识解析】《人体内废物的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